CN201751648U - 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51648U
CN201751648U CN2010202593475U CN201020259347U CN201751648U CN 201751648 U CN201751648 U CN 201751648U CN 2010202593475 U CN2010202593475 U CN 2010202593475U CN 201020259347 U CN201020259347 U CN 201020259347U CN 201751648 U CN201751648 U CN 201751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t
water
pipe
type pip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593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荣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DEYIDA TOILET AND BATHRO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DEYIDA TOILET AND BATHRO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DEYIDA TOILET AND BATHRO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DEYIDA TOILET AND BATHRO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593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51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51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516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其混水管芯至少包括可连接热水管的一第一分体管、可连接冷水管的一第二分体管、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的一出水管座;其中,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经二次注塑形成,包裹一次注塑并作为镶件的所述出水管座,且与其连接成一体。由于采用了整体式混水管芯,通过先分体制出出水管座后一体制出其余分体管的技术手段;将传统的采用密封圈密封进行人工组装的生产方式,改进为在模具中通过设备完成制出和无缝连接的生产方式;从而彻底消除了传统的分体式混水管芯存在的渗漏水隐患;不仅如此,还节约了材料成本,缩短了组装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混水功能的水龙头及其零部件领域,更具体的说,改进涉及的是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厨卫设备中较为常用的产品之一,有些水龙头还具有混合冷热水的功能,例如,安装在洗脸盆或洗菜池上的双把水龙头就具有混合冷水和热水的功能,如附图1所示,传统水龙头中的混水管芯为分体式结构,经组装而成;具体的,先分别制出用于连接热水管的第一分体管110、用于连接冷水管的第二分体管120和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的出水管座130,再将所述第一分体管110和所述第二分体管120分别组装到所述出水管座130上。
但是,由于各个零件的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制造误差,以及部件的组装也存在着一定的装配误差,所以在所述第一分体管110与所述出水管座130的接头处,以及在所述第二分体管120与所述出水管座130的接头处,都必须采用O型密封圈140进行密封;尽管如此,还是给客户在将来的使用中留下了渗漏水的隐患。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可消除传统的分体式混水管芯存在的渗漏水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至少包括可连接热水管的一第一分体管、可连接冷水管的一第二分体管、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的一出水管座;其中,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经注塑形成,与作为镶件的所述出水管座连接成一体。
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中,在所述出水管座上设置一出水管接头;所述出水管接头与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连接成一体;所述出水管座和所述出水管接头作为镶件包裹在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的连接处。
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中,在所述出水管座上设置一出水管接头;所述出水管接头与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连接成一体;所述出水管接头在二次注塑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的过程中形成。
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中,在所述出水管接头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出水管的螺纹结构。
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中,所述第一分体管与所述第二分体管平行设置;所述出水管座横跨在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之间。
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中,在所述第一分体管上设置热水阀芯,用于调节进入所述出水管座的热水流量。
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中,在所述第二分体管上设置冷水阀芯,用于调节进入所述出水管座的冷水流量。
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中,在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或所述第二分体管上设置有螺纹结构,用于连接热/冷水管。
一种水龙头,用于调节混合冷热水,其包括一热水阀芯、一冷水阀芯、一出水管、连接热水管的一第一分体管、连接冷水管的一第二分体管、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的一出水管座;所述热水阀芯设置在第一分体管上;所述冷水阀芯设置在第二分体管上;所述出水管设置在出水管座上;其中,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经注塑形成,与兼做镶件的所述出水管座连接成一体。
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出水管包括一管体、以及兼做镶件的左瓣管芯和一右瓣管芯;所述管体经注塑形成,与所述左瓣管芯和所述右瓣管芯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由于采用了整体式混水管芯,通过先分体制出出水管座后一体制出其余分体管的技术手段;将传统的采用密封圈密封进行人工组装的生产方式,改进为在模具中通过设备完成制出和无缝连接的生产方式;从而彻底消除了传统的分体式混水管芯存在的渗漏水隐患;不仅如此,还节约了材料成本,缩短了组装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水龙头中的混水管芯分解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一中的出水管接头立体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一中的出水管座立体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一中的混水管芯立体图;
图2d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一中的混水管芯局部剖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二中的出水管座立体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二中的混水管芯立体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二中的混水管芯局部剖视图;
图4a1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四中的右瓣管芯图;
图4a2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四中的左瓣管芯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四中的出水管立体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四中的出水管剖视图;
图5a1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五中的右瓣管芯图;
图5a2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五中的左瓣管芯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五中的出水管立体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五中的出水管剖视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三中的出水管座立体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三中的混水管芯立体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实施例三中的混水管芯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可用于混合多个管路中的水流,其具体实施方式之一,以混合冷热水的双头管芯为例,如附图6c所示,包括用于连接热水管的一第一分体管610、和用于连接冷水管的一第二分体管620、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分体管610和所述第二分体管620的一出水管座630;其中,经一次注塑出的所述出水管座630作为镶件设置在所述混水管芯的模具中;所述第一分体管610和所述第二分体管620通过该模具经二次注塑形成,将所述出水管座630包裹在其连接处,并与该出水管座630连接成一体。
与现有技术的混水管芯相比,本实用新型先一次注塑出所述出水管座630,如附图6a所示;再二次注塑出所述第一分体管610和所述第二分体管620,如附图6b所示;从而既节约了用于密封的密封圈的材料成本,又缩短了组装水龙头的工序和时间;与此同时,更消除了因零件制造误差以及装配误差导致的渗漏水隐患。
实施例一,如附图2d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的混水管芯中,包括一出水管座230和一出水管接头250,与连接热水管的第一分体管210和连接冷水管的第二分体管220连接成一体;其中,所述出水管接头250在成为混水阀芯的一部分之前如附图2a所示,为一单独零件;所述出水管座230在成为混水阀芯的一部分之前如附图2b所示,也为一单独零件;所述混水管芯如附图2c所示,先一次注塑出所述出水管座230,再将所述出水管接头250组装在该出水管座230上,共同作为镶件设置在该混水管芯的注塑模具中,通过注塑机二次注塑出所述第一分体管210和所述第二分体管220,将所述出水管座230与所述出水管接头250包裹住,从而消除了所述出水管接头250与所述出水管座230衔接处的渗漏水隐患;实施例一可适合所述出水管接头250的材料与所述出水管座230的材料不相同时使用,还可适合所述出水管接头250难以在二次注塑过程中出模的情况下采用。
实施例二,如附图3c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的混水管芯中,与所述出水管座330一体连接的出水管接头350还可以在二次注塑连接热水管的第一分体管310和连接冷水管的第二分体管320的过程中一同形成;所述混水管芯如附图3c所示,可先一次注塑出所述出水管座330,再将该出水管座330作为镶件设置在所述混水管芯的注塑模具中,通过注塑机二次注塑出所述第一分体管310和所述第二分体管320,将所述出水管座330包裹住,从而消除了所述第一分体管310和所述第二分体管320与所述出水管座330衔接处的渗漏水隐患;实施例二可适合所述出水管接头250的材料与所述出水管座230的材料相同时使用。
实施例三,如附图6c所示,与实施例二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的混水管芯中,在所述出水管座65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出水管的螺纹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混水管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体管210(、310或610)与所述第二分体管220(、320或620)平行设置;所述出水管座230(、330或630)横跨在所述第一分体管210(、310或610)与所述第二分体管220(、320或620)之间;其中,在所述第一分体管210(、310或610)上设置热水阀芯,用于调节进入所述出水管座230(、330或630)的热水流量;在所述第二分体管220(、320或620)上设置冷水阀芯,用于调节进入所述出水管座230(、330或630)的冷水流量;较好的是,在所述第一分体管210(、310或610)和/或所述第二分体管220(、320或620)上设置有螺纹结构,用于连接热/冷水管;较好的是,在实施例三中,所述出水管座650上螺纹结构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分体管610和所述第二分体管620上螺纹结构的设置方向平行设置,以便于产品出模。
实施例四,如附图4b所示,一种水龙头上的出水管,用于设置在一出水管座230上;所述出水管座230至少可连通阀芯控制下的热水管和冷水管;其中,所述出水管包括一管体440、以及兼做镶件的一左瓣管芯440a和一右瓣管芯440b,如附图4a1和4a2所示;所述管体440经注塑形成,与所述左瓣管芯440a和所述右瓣管芯440b一体连接设置。具体的,先一次注塑出所述左瓣管芯440a和所述右瓣管芯440b,再将所述左瓣管芯440a和所述右瓣管芯440b作为镶件设置在所述出水管的模具中,通过设备二次注塑出所述出水管的管体440,如附图4c所示;与传统的一次注塑出出水管的管体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出水管可满足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弯度要求。
实施例五,如附图5b所示,一种水龙头上的出水管,用于设置在一出水管座230上;所述出水管座230至少可连通阀芯控制下的热水管和冷水管;其中,所述出水管包括一管体550、以及兼做镶件的一左瓣管芯550a和一右瓣管芯550b,如附图5a1和5a2所示;所述管体550经注塑形成,与所述左瓣管芯550a和所述右瓣管芯550b一体连接设置。具体的,先一次注塑出所述左瓣管芯550a和所述右瓣管芯550b,再将所述左瓣管芯550a和所述右瓣管芯550b作为镶件设置在所述出水管的模具中,通过设备二次注塑出所述出水管的管体550,如附图5c所示;与实施例三所不同的是,实施例四的出水管具有一个弧度较大的弯度,同样也是传统的一次注塑不能制作的出水管。
基于上述经二次注塑的混水管芯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龙头,用于调节混合冷热水,其包括一热水阀芯、一冷水阀芯和一出水管440(或550);所述热水阀芯设置在可连接热水管的一第一分体管210上;所述冷水阀芯设置在可连接冷水管的一第二分体管220上;所述出水管440(或550)设置在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分体管210和所述第二分体管220的一出水管座上230;其中,所述第一分体管210和所述第二分体管220经注塑形成,与兼做镶件的所述出水管座一体连接设置;与装有传统的混水管芯的水龙头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消除了客户对将来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水的顾虑,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较好的是,所述出水管440(或550)包括一管体、以及兼做镶件的左瓣管芯440a(或550a)和一右瓣管芯440b(或550b);所述管体经注塑形成,与所述左瓣管芯440a(或550a)和所述右瓣管芯440b(或550b)一体连接设置;与传统水龙头上的出水管相比,本实用新型水龙头上的出水管可以满足一个弧度较大的弯度,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弯度要求,解决了同一平面上任意弯度的出水管的生产工艺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包括连接热水管的一第一分体管、连接冷水管的一第二分体管、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的一出水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与所述出水管座连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管座上设置一出水管接头;所述出水管接头与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连接成一体;所述出水管座和所述出水管接头作为镶件包裹在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管座上设置一出水管接头;所述出水管接头与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连接成一体;所述出水管接头在二次注塑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的过程中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管接头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出水管的螺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管与所述第二分体管平行设置;所述出水管座横跨在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体管上设置热水阀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分体管上设置冷水阀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水龙头上的混水管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体管或所述第二分体管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热水管或冷水管的螺纹结构。
9.一种水龙头,包括一热水阀芯、一冷水阀芯、一出水管、连接热水管的一第一分体管、连接冷水管的一第二分体管、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的一出水管座;所述热水阀芯设置在第一分体管上;所述冷水阀芯设置在第二分体管上;所述出水管设置在出水管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管和所述第二分体管与所述出水管座连接成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包括一管体、一左瓣管芯和一右瓣管芯;所述管体与所述左瓣管芯和所述右瓣管芯连接成一体。
CN2010202593475U 2010-07-15 2010-07-15 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1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93475U CN201751648U (zh) 2010-07-15 2010-07-15 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93475U CN201751648U (zh) 2010-07-15 2010-07-15 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51648U true CN201751648U (zh) 2011-02-23

Family

ID=43602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5934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1648U (zh) 2010-07-15 2010-07-15 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5164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7183A (zh) * 2010-07-15 2010-12-08 江门市德邑大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
CN102221105A (zh) * 2011-05-17 2011-10-19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龙头的塑料水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7040A (zh) * 2014-08-12 2014-12-10 鹏威(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双联水龙头内芯的出水口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7183A (zh) * 2010-07-15 2010-12-08 江门市德邑大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
CN102221105A (zh) * 2011-05-17 2011-10-19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龙头的塑料水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7040A (zh) * 2014-08-12 2014-12-10 鹏威(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双联水龙头内芯的出水口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51648U (zh) 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
CN202914840U (zh) 具铜接脚的塑料龙头本体构件
CN201475416U (zh) 一种新型的龙头内芯本体结构
CN101907183A (zh) 一种水龙头及其上的混水管芯
CN202674389U (zh) 三通阀门
CN204784850U (zh) 四通混合切换阀
CN204692689U (zh) 一种分体式恒温龙头
CN201202841Y (zh) 一种柱式塑料水龙头
CN204176036U (zh) 水龙头组件
CN204004584U (zh) 水龙头组件
CN204358267U (zh) 出水装置过水管结构
CN206608569U (zh) 一种调温水龙头的塑料本体结构
CN101985994A (zh) 一种塑料嵌件
CN109210240B (zh) 给水栓的活塞组件结构
CN102192351A (zh) 一种无驳接口的塑胶双联水龙头水道及其制造方法
CN204176035U (zh) 水龙头组件
CN204239809U (zh) 水龙头组件
CN220622826U (zh) 一种通用式暗埋安装体
CN210600424U (zh) 一种水龙头配件
CN203162278U (zh) 具铜接脚的塑料龙头本体构件
CN202360848U (zh) 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
CN204267826U (zh) 一种分离式水龙头阀体结构
CN219992618U (zh) 一种预埋盒水道可互换的平台装置及淋浴装置
CN204004583U (zh) 水龙头组件
CN216590097U (zh) 一种分体式暗装龙头阀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