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49201U - 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 Google Patents

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49201U
CN201749201U CN2010202658060U CN201020265806U CN201749201U CN 201749201 U CN201749201 U CN 201749201U CN 2010202658060 U CN2010202658060 U CN 2010202658060U CN 201020265806 U CN201020265806 U CN 201020265806U CN 201749201 U CN201749201 U CN 201749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ark brown
resin
retroreflection sheet
glass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658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松威夫
宫崎一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il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 Inc filed Critical 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 Inc
Priority to CN2010202658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49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49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492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该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在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中,具有比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更高的逆反射性能,并且能够粘贴于所希望的场所。本实用新型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具备:表面保护层(1)、保持层(3)、被保持层(3)所保持的多个微小玻璃球(4)、焦点形成层(5)、镜面反射层(6)和粘合剂层(7),其中,微小玻璃球(4)的平均粒径在70μm~100μm的范围内,并且粒度分布为粒子的75%以上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表面保护层(1)和保持层(3)中的至少一层被着色,且色相在XYZ表色系中处于连接(x,y)=(0.430,0.340)(0.430,0.390)(0.550,0.450)(0.610,0.390)这4点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enclosed-lensretroreflective sheeting),具体而言,涉及在道路标识、工程标识等的标识类,汽车和摩托车等车辆的牌照类,衣物、救生器具等的安全器材类,广告牌等的标记,各种认证标签类,以及可视光、激光或者红外线的反射型传感器类的反射板等中,具有令人满意的逆反射性能并且能够粘贴于所希望的场所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比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更高的逆反射性能并且能够粘贴于所希望的场所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向着光源反射已经入射的光的逆反射片是众所周知的,在道路标识、工程标识等的标识类,汽车和摩托车等车辆的牌照类,衣物、救生器具等的安全器材类,广告牌等的标记,各种认证标签类,以及可视光、激光或者红外线的反射型传感器类的反射板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这样逆反射片,已知有使用了逆反射元件的包封透镜型逆反射片(encapsulated-lens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和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中,该逆反射元件具备微小玻璃球和真空蒸镀有金属(基本上是铝)的镜面反射层。
作为包封透镜型逆反射片的例子,在Mckenzie的日本国特公昭40-7870号公报(专利文献1,对应美国专利第3,190,178号说明书)、Mcgrath的日本国特开昭52-110592号公报(专利文献2,对应美国专利4,025,159号说明书)、以及Bailey等的特开昭62-121043号公报(专利文献3,对应美国专利第5,064,272号说明书)中有详细公开。
作为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的例子,在Belisle的日本国特开昭59-71848号公报(专利文献4,对应美国专利第4,721,649号说明书)中有详细公开。
关于逆反射性能,由于通过观测角度和光入射角度的组合而对观测角度、入射角度所要求的角度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够一概而论,但是至少就在0.2度~0.5度左右的观测角度上的逆反射性能而言,一般的包封透镜型逆反射片具有比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更优异的逆反射性能。
然而,就作为显示在自然光下的白度的指标而运用的Y值而言,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通常比包封透镜型逆反射片高,进而涉及到生产性、操作性、以及施工后不产生褶皱等膜的稳定性,也是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比胶囊型逆反射片优异。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公昭40-78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昭52-11059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昭62-12104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昭59-7184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如上所述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由于具有高逆反射性能且反射光的Y值大,因此是具有优异性能的逆反射片,但进一步要求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具有优异的逆反射性能,并且能够粘贴于所希望的场所的被着色成茶色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该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能够具有比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更高的逆反射性能,并且能够粘贴于所希望的场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具备:表面保护层、保持层、被该保持层所保持的多个微小玻璃球、焦点形成层、镜面反射层和粘合剂层,该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在70μm~100μm的范围内,且粒度分布为粒子的75%以上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所述表面保护层以及所述保持层中的至少一层被着色,且色相在XYZ表色系中处于连接(x,y)=(0.430,0.340)(0.430,0.390)(0.550,0.450)(0.610,0.390)这4点的范围内。
根据该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由于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在70μm~100μm的范围内,且粒度分布为粒子的75%以上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因此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能够具有高逆反射性能。对于本发明人而言,通过使用如此的微小玻璃球从而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具有高逆反射性能的理由尚不明确,但是在平均粒径小于70μm的情况下,发现辉度会极端降低。另外,可以认为在平均粒径超过100μm的情况下,有必要形成厚的焦点形成层,此时由于有焦点形成层变歪的倾向,因此反射光发生散射,且相对于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的反射光的辉度发生降低。再有,如果处于平均粒径±10μm范围内的粒子的比例小于75%,那么由于微小玻璃球的偏差的比率增加,因此在从微小玻璃球射出的光的焦点上不形成镜面反射层的比率将变高。因此,认为反射光仍然要发生散射,且相对于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的反射光的辉度发生极端降低。于是,由于所述表面保护层和所述保持层中的至少一层被着色,且色相在XYZ表色系中处于连接(x,y)=(0.430,0.340)(0.430,0.390)(0.550,0.450)(0.610,0.390)这4点的范围内,因此即使不设置新的着色用的层,也可以将逆反射片制成茶色。进而,通过粘合剂层而能够粘贴在所希望的场所。
另外,在上述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中,优选该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为80μm~90μm,另外,该微小玻璃球的粒径的粒度分布优选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占80%以上。
根据该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就能够具有更高的反射性能。
另外,在上述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中,在观测角为0.2度且入射角为5度的条件下,逆反射性能优选为200cd/1x/m2以上,在观测角为0.2度且入射角为5度的条件下,逆反射性能更优选为250cd/1x/m2以上。
根据该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由于具有更高的反射性能,因此夜间的可视性比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有显著提高,并且可以被用于广泛的产品中。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能够具有比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更高的逆反射性能并且能够粘贴于所希望的场所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的截面结构概略图。
符号说明
1…表面保护层
2…印刷层
3…保持层
4…微小玻璃球
5…焦点形成层
6…镜面反射层
7…粘合剂层
8…剥离膜
9…光的入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就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以展示实施方式的形式更进一步详细地加以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的截面结构概略图。如图1所示,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具备:表面保护层1、印刷层2、保持层3、保持层3所保持的多个微小玻璃球4、焦点形成层5以及镜面反射层6作为主要构成,其中,表面保护层1和保持层3中的至少一层被着色。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保护层1是具有全光线透过率为20%以上的光透过性的层,只要是具有这样的光透过性的树脂,就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由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氟树脂、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聚碳酸酯树脂等的树脂或者这些树脂的组合加以构成。特别是从耐候性以及加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氯乙烯树脂,其中,如果考虑涂布适应性或者着色时着色剂的分散性等,则特别优选丙烯酸树脂。
在表面保护层1中,在不明显损害透明性的范围内,可以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稳定剂、可塑剂以及交联剂等各种添加剂。
在使表面保护层1中含有着色剂的情况下,相对于母体树脂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着色剂的含量优选为1~20重量份,更优选为2~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2~10重量份。着色剂的添加量只要在该下限值以上,则由于能够得到充分的着色,并且获得优异的可视性,因而优选,另外,着色剂的添加量只要在该上限值以下,则由于能够防止产生保持层过度变硬而变脆等不良状况,并且能够防止机械强度以及柔软性等特性被损害,因而优选。作为将表面保护层着色成茶色的着色剂,适宜使用氧化铁红类,此外,不仅使用单色,还可以并用例如异吲哚酮(isoindolinone)类的黄色着色剂或者苝(perylene)类的红色着色剂和酞菁类的茶色着色剂。
还有,因为如果表面保护层1的光透过性差,就会出现难以获得优异的逆反射性能的情况,所以表面保护层优选无着色或者用能够获得透明性的着色剂进行着色。
印刷层2是为了显示传达给观测者的信息或者显示图案的层。该印刷层2通过印刷而被设置于表面保护层1的保持层侧的表面。印刷层2由例如不会透过光的树脂构成。作为如此的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在着色剂的分散性和其稳定性、对于溶剂的溶解性、耐候性、印刷适应性以及与薄膜的紧密附着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的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乙烯树脂、聚酯树脂以及醇酸树脂等,可以单独使用这些树脂,或者使用将这些树脂组合2种以上并共聚而成的物质。
保持层3是保持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的微小玻璃球4的层,只要是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就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由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氟树脂、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聚碳酸酯树脂等的树脂或者这些树脂的组合加以构成。特别是从耐候性以及加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氯乙烯树脂,其中,如果考虑涂布适应性或者着色时着色剂的分散性等,特别优选丙烯酸树脂。
形成保持层3的树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以下略称为Mw)为5万以上,更优选为5万~40万的树脂,更优选该范围为10万~30万,并且通过使用与适当的固化剂反应的树脂,就能够使微小玻璃球4适度地沉降于树脂中。
保持层3所用的树脂的树脂固体成分通常为25~50%,优选为30~40%,更优选为33~38%。再有,保持层3的厚度为15μm~50μm。在保持层3是通过数层层叠而成的情况下,保持微小玻璃球4的保持层3的涂布厚度要结合微小玻璃球4的粒径等的条件来确定。
还有,为了提高逆反射性能,保持层3的全光线透过率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为80%以上,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
另外,在保持层3含有着色剂的情况下,只要与使表面保护层1含有着色剂的情况相同即可。于是,在将保持层着色成茶色的情况下,保持层的全光线透过率为5%以上,优选为10%以上,特别优选为15%以上。
另外,除了着色剂之外,保持层3中在无损于其物性的范围内还可以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稳定剂、可塑剂以及固化剂等的各种添加剂。
另外,必要时也可以含有烷基化氨基树脂、烷基化尿素树脂以及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等的固化剂;硅类剥离剂以及纤维素类剥离剂等的剥离剂;聚酯变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硅类表面活性剂以及丙烯酸类共聚物等的表面调整剂等的添加剂。
保持层3中保具有多个微小玻璃球4。该微小玻璃球4通过焦点形成层5与镜面反射层6进行协同,从而具有使光逆反射的功能,其中,该镜面反射层6与各个微小玻璃球4相对。微小玻璃球4的折射率通常为2.0~2.5,优选为2.0~2.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光进行逆反射的要素而使用的微小玻璃球4的平均粒径为70μm~100μm。通过如此增大微小玻璃球4的平均粒径,从而就能够比现有技术提高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的正面反射性能。另外,微小玻璃球4的平均粒径更优选为80μm~90μm。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微小玻璃球4的粒径的粒度分布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占75%以上。再有,该粒度分布更优选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占80%以上。通过使粒度分布如此狭窄,从而从正面入射到微小玻璃球4的光在经过后述的焦点形成层5并在镜面反射层6上进行反射的时候,在镜面反射层6上连接焦点并作逆反射的比例变大,逆反射性能也就变高。
另外,上述微小玻璃球4的平均粒径以及粒度分布的测定如下进行。首先,将成为测定试样的微小玻璃球10g投入到干燥的玻璃制容器中。接着,在该容器中放入大约230ml的BECKMAN公司制的电解液(商品名:Coulter Isoton III Diluent),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分散均匀为止,从而制作成微小玻璃球4的分散溶液。接着,将该分散溶液放置到BECKMAN公司制的库尔特计数仪(Coulter Counter)(Multisizer 2)中进行测定。
另外,焦点形成层5是用于将镜面反射层6配置在透过各个微小玻璃球4的光的焦点位置上的层,只要是光透过性的树脂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是由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氟树脂、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以及丁缩醛树脂等树脂或者这些树脂的组合来构成。特别是从耐候性、涂布适应性以及热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由丙烯酸树脂、丁缩醛树脂来构成。
在焦点形成层5中,在不明显损害透明性的范围内,可以添加着色剂或者紫外线吸收剂、稳定剂、可塑剂以及交联剂等各种添加剂。
形成焦点形成层5的树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形成焦点形成层5的树脂的Mw为10万以上,更优选Mw为10万~40万,更进一步优选Mw为15万~30万。通过在该范围内并且使用与适当的固化剂进行反应的树脂,从而就能够更确切地形成球面状的焦点形成层5。
在涂布形成焦点形成层5的树脂时的粘度通常为10~600cP,优选为30~600cP,更优选为50~200cP。另外,焦点形成层5的树脂的树脂固体成分通常为10~40%,优选为15~35%,更优选为15~25%。如果树脂固体成分高,那么气泡就容易卷入到树脂中,且变得容易发泡,如果固体成分小于10%,就会成为涂布量变成很多的原因。
焦点形成层5的厚度虽然是以入射了的光线在镜面反射层6上连接焦点的形式考虑树脂的折射率等来加以决定的,但通常为10μm~60μm,优选为15μm~50μm,特别优选为20μm~40μm。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逆反射性能而优选焦点形成层5的全光线透过率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特别优选为95%以上。
另外,镜面反射层6是用于反射光的层,通常由铝、银、铬、镍、镁、金以及锡等的金属构成。镜面反射层6是使用这些金属并通过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等的手段而形成的。还有,为了均匀地形成反映基底形状的金属薄膜而特别优选真空蒸镀法。另外,金属反射层的厚度通常为0.05μm~0.2μm,优选为0.05μm~0.15μm,特别优选为0.05μm~0.1μm。
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具有用于与铝板以及亚克力板等基材粘结的粘合剂层7。构成粘合剂层7的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是使用作为通常的粘合剂用树脂而被使用的树脂即可,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类树脂、硅类树脂、橡胶类树脂以及酚醛类树脂等。其中,优选在耐候性方面表现优异且粘结特性良好的丙烯酸类树脂或者硅类树脂。
作为构成粘合剂层7的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有分子量越高的树脂越容易获得适宜的保持力的倾向,所以通常优选使用Mw为50万以上的树脂,更优选使用Mw为50万~120万的树脂,进一步优选使用Mw为60万~100万的树脂。其中,如果使用利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等的交联剂来使具有官能团的Mw为50万以上的树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的树脂,那么就能够获得特别优异的保持力,因而最优选。
粘合剂层7可以设置在镜面反射层6侧,通过该粘合剂层7而能够将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粘贴到基板上,并且,将光透过性的粘合剂层设置在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的光入射侧(表面保护层1侧),通过该粘合剂层而能够将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粘贴到光透过性的基板上。
另外,在粘合剂层7的镜面反射层6侧的相反侧设置剥离膜8,以防止粘合剂层7附着于不期望的地方。
如此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的逆反射性能优选在观测角为0.2度以及入射角为5度的条件下的逆反射性能为9cd/1x/m2以上,更优选为12cd/1x/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6cd/1x/m2以上。通过具有如此的逆反射性能,从而与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相比,夜间的可视性得到显著提高。 
还有,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是按照以下所述的方法进行制造的。首先,涂布工程基材表面保护层用的树脂配合液并干燥,从而形成表面保护层1。还有,在对表面保护层1进行茶色的着色的情况下,将上述着色剂混合在表面保护层的树脂配合液中。工程基材只要是具有充分的强度并且在受热时膨胀以及收缩都非常小的物质,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以及氯乙烯等作为材质的基材,其中特别优选PET。
涂布方法只要是能够均匀地涂布规定厚度的方法,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优选使用逆转辊涂布法、逗号式直接涂布法(comma directcoating)等的方法。
接着,将保持层3用的树脂调配液涂刷到表面保护层1上并加以半干燥。还有,如果是在打算将茶色的着色施于保持层3的情况下,那么将上述的着色剂混合于表面保护层的树脂调配液中。接着,将微小玻璃球4散布到这个被半干燥的状态的树脂上并施以热处理。通过以成为各个保持层3的树脂为半干燥的程度将微小玻璃球4埋设到树脂中,从而就能够调节埋设率。作为在散布了微小玻璃球4之后的热处理温度例如在作为树脂而使用丙烯酸树脂的情况下通常为50℃~150℃,优选为70℃~130℃,特别优选为80℃~120℃,干燥大约5分钟,只要是达到容易埋设微小玻璃球4就可以。然后,通过干燥半干燥状态的树脂从而就形成保持微小玻璃球4的保持层3。
将微小玻璃球4埋设到保持层3中的埋设率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取决于保持层3的树脂的种类而有所不同,例如在作为保持层3的树脂而使用丙烯酸的情况下,相对于微小玻璃球4的直径,优选20%以上。
还有,在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中,对于微小玻璃球4埋设到保持层3中的埋设率为50%的程度而言,由于这能够提高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的正面反射性能,因而优选,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易于与微小玻璃球4的球面相配合而形成焦点形成层5,因此优选焦点形成层5薄,如上所述为了形成薄的焦点形成层5而优选微小玻璃球4的埋设率为50~90%,更优选为70~80%。还有,如果微小玻璃球4变大,则焦点形成层5的厚度将会有变厚的倾向。但是,通过以以上所述形式将微小玻璃球4的埋设率调整为50~90%,从而能够减薄焦点形成层5,并能够防止由于焦点形成层5变厚而造成的焦点形成层5的材料发泡等。
接着,在微小玻璃球4上以及在保持微小玻璃球4的保持层3上涂布焦点形成层5用的树脂配合液。涂布方法只要是能够均匀地涂布出规定厚度的方法,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优选使用逆转辊涂布法、逗号式直接涂布法等的方法。
焦点形成层5用的树脂配合液在室温下进行涂布,必要时进行加热处理以使树脂固化。固化温度根据树脂·固化剂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作为焦点形成层用树脂而使用丙烯酸树脂的情况下,通常为50℃~160℃,优选为70℃~155℃,加热时间可以是3分钟到10分钟。另外,必要时可以分数次涂布·固化焦点形成层5用的树脂配合液。由此通过固化树脂配合液,从而形成焦点形成层5。
接着,通过金属薄膜在焦点形成层5上形成镜面反射层7。作为金属薄膜的形成方法,可以是涂布法、真空蒸镀法等,为了均匀地形成反映基底形状的金属薄膜,特别优选真空蒸镀法。金属层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为0.05μm~0.2μm,优选为0.05μm~0.15μm,特别优选为0.05μm~0.1μm。
蒸镀的速度·温度·真空度等的条件只要根据机器来选择最适宜的条件即可,金属薄膜的厚度只要均匀地成为规定的厚度即可。
还有,在如图1所示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那样具有粘合剂层7的情况下,接着将粘合剂层7形成用的树脂配合液涂布于剥离膜8上并加以干燥,并将形成有镜面反射层6的中间产品的表面和粘合剂层的表面相贴合。贴合条件根据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而有所不同,在作为粘合剂而使用丙烯酸类树脂的情况下,优选例如一边加热到50~90℃左右一边施加压力。
最后,只要剥离工程基材,就能够获得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粘合剂层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10。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比较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还有,在实施例、比较例中所使用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逆反射性能)
作为逆反射性能测定器,使用Advanced RetroTechnology,INC.制的“Model 920”,100mm×100mm的逆反射片试样的逆反射光量是基于JISZ 9117,将入射角调整成5度,在观测角为0.2度以及观测角为0.5度的条件下分别对5个点加以测定,将这5个点的平均值作为逆反射性能的值。还有,在实际使用上一般入射角为5度比较接近逆反射片的正面且为小的入射角,观测角为0.2度则是比较小的观测角。再有,观测角为0.5度则并不那么接近逆反射片的正面且不是小的观测角。
<实施例1>
作为工程基材而使用帝人株式会社制的厚度为75μm的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商品名:帝人Tetoron Film S-75)。然后,相对于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丙烯酸树脂溶液(商品名:RS-1200)100重量份,添加TOKUSHIKI Co.,Ltd.制的发色母体(color base)(商品名:AR-9340)13重量份、SANWA CHEMICAL CO.,LTD.制的甲基化三聚氰胺树脂溶液(商品名:NIKALAC MS-11)16重量份、TOKUSHIKICo.,Ltd.制的纤维素衍生物(商品名:CAB)6重量份、SHIPRO KASEIKAISHA,LTD制的紫外线吸收剂(商品名:Seesorb 103)1.5重量份、BYK-Chemie Japan KK制的均化剂(商品名:BYK-300)0.05重量份、DIC株式会社制的催化剂(商品名:BECKAMINE P-198)0.12重量份、以及作为溶剂成为MIBK/甲苯=8/2之比16.7重量份,并搅拌混合,从而制成表面保护层形成用的树脂配合液,将该树脂配合液涂布在工程基材上并加以干燥,从而形成厚度大约为40μm的茶色表面保护层。
接着,相对于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丙烯酸树脂(商品名:RS-3000)100重量份,添加Sumika Bayer Urethane Co.,Ltd.制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Sumijoule N-75)12重量份、以及作为溶剂的甲苯21重量份和MIBK 14重量份,并搅拌混合,从而制成保持层形成用的树脂配合液,然后将该树脂配合液涂布于表面保护层上,之后在70℃下干燥5分钟,从而形成厚度大约为30μm的保持层。
将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NBK1028)附着于上述保护层,并加以热处理,以微小玻璃球从保持层露出的形式使微小玻璃球沉浸于保持层中。还有,在用显微镜观察截面的时候,微小玻璃球是接触于表面保护层,在保护层中保持着微小玻璃球直径的大致75%。
接着,添加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丙烯酸树脂溶液(商品名:RS-5000)100重量份、SANWA CHEMICAL CO.,LTD.制的甲基化三聚氰胺树脂溶液(商品名:NIKALAC MS-11)5.5重量份、以及作为溶剂按照MIBK/甲苯=4/6的比率为39.3重量份,并搅拌混合,从而制成焦点形成层用的树脂配合液,将该树脂配合液涂布于保持层以及微小玻璃球之上并加以干燥,从而形成平均厚度大约为25μm的焦点形成层。
接着,将铝真空蒸镀于焦点形成层之上,从而获得镜面反射层。
另外,使用LINTEC Corporation制的剥离纸(商品名:E2P-H(P))作为剥离膜,并且,添加BA/AA共聚物(重量比:BA/AA=90/10)的乙酸乙酯/甲苯(1/1)溶液(固体成分34%)100重量份、TOKUSHIKICo.,Ltd.制的白色着色剂(商品名:AR-9127W)9重量份、Nippon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制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CoronateL)0.5重量份、以及作为溶剂的乙酸乙酯16.1重量份,并搅拌混合,从而制成粘合剂层形成用的树脂配合液,将该树脂配合液涂布于剥离膜上并加以干燥,从而形成厚度大约为41μm的粘合剂层。
接着,在贴合镜面反射层和粘合剂层之后,剥离工程基材,从而获得具有粘合剂层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实施例2>
除了将在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微小玻璃球变更成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NBK0922-1)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具有粘合剂层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实施例3>
除了将在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微小玻璃球变更成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日本Union Co.,Ltd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UB-B)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实施例4>
除了将在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微小玻璃球变更成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日本Union Co.,Ltd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UB-C)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实施例5>
除了将在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微小玻璃球变更成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Asahi Techno Glass Co.,Ltd.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SK-80)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实施例6>
除了将在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微小玻璃球变更成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日本Asahi Techno Glass Co.,Ltd.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SK-73)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比较例1>
作为比较例1,采用了使用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NB45)来加以制造的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商品名:1500920AT,批次号Y722D),其中,该微小玻璃球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
<比较例2>
作为比较例2,采用了使用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微小玻璃球(商品名:NB34)来加以制造的恩希爱化工有限公司制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商品名:0810900PN,批次号Y774F),其中,该微小玻璃球具有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
<比较例3>
用筛子对比较例1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所用的微小玻璃球进行筛选,从而挑选出成为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微小玻璃球。于是,使用该微小玻璃球并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比较例4>
用筛子对用于比较例1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的微小玻璃球进行筛选,从而挑选出成为表1所示的平均粒径以及作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的粒子为表1所示的比例的粒度分布的微小玻璃球。于是,使用该微小玻璃球并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由上述的测定方法测定如上所述制得的实施例1~6以及比较例1~4的逆反射性能。其结果在表1中表示。
[表1]
Figure BSA00000199466400151
如表1所示,实施例1~6的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均在70μm~100μm的范围内,并且,粒度分布为75%以上的粒子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另外,比较例1、3中的微小玻璃球的粒径的粒度分布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小于75%。再有,比较例2中的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在70μm~100μm的范围之外。再有,比较例4中的微小玻璃球的粒径的粒度分布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小于75%,并且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在70μm~100μm的范围之外。
另外,如表1所示,实施例1~6在观测角为0.2度的时候,逆反射光的光量为14cd/1x/m2以上。相对于此,如表1所示,比较例1~4在观测角为0.2度的时候,逆反射光的光量成为11cd/1x/m2以下。因此,实施例1~6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显示出比比较例1~4更优异的逆反射性能。再有,如表1所示,在观测角为0.5度的时候,实施例1~6的逆反射光的光量为4cd/1x/m2以上,比较例1~4的逆反射光的光量则成为4cd/1x/m2以下。因此,实施例1~4与比较例1~4相比,在比较偏离正面的方向上显示出同程度以上的逆反射性能。
另外,实施例1~6的茶色逆反射片呈现鲜艳的茶色。因此,在测量实施例1~6的茶色逆反射片的色相的时候,在XYZ表色系中(x,y)=(0.4635,0.3756)。该值是在(x,y)=(0.430,0.340)(0.430,0.390)(0.550,0.450)(0.610,0.390)的范围内。
另外,实施例1~6以及比较例1~4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剥去剥离膜而可以粘贴于壁上。
从以上可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的实施例1~6比作为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的比较例1~4,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具有更高的逆反射性能,并且被着色成茶色,且能够粘贴于所希望的场所。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该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能够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具有比现有的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更高的逆反射性能,并且能够粘贴于所希望的场所。

Claims (5)

1.一种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
具备:表面保护层、保持层、被该保持层所保持的多个微小玻璃球、焦点形成层、镜面反射层和粘合剂层,
该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在70μm~100μm的范围内,且粒度分布为粒子的75%以上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
所述表面保护层以及所述保持层中的至少一层被着色,且色相在XYZ表色系中处于连接(x,y)=(0.430,0.340)(0.430,0.390)(0.550,0.450)(0.610,0.390)这4点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
该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为80μm~9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
该微小玻璃球的粒度分布为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占8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
在观测角为0.2度且入射角为5度的条件下,逆反射性能为200cd/1x/m2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
在观测角为0.2度且入射角为5度的条件下,逆反射性能为250cd/1x/m2以上。
CN2010202658060U 2010-07-19 2010-07-19 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49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58060U CN201749201U (zh) 2010-07-19 2010-07-19 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58060U CN201749201U (zh) 2010-07-19 2010-07-19 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49201U true CN201749201U (zh) 2011-02-16

Family

ID=43583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65806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49201U (zh) 2010-07-19 2010-07-19 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492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2001A (zh) * 2012-09-17 2013-01-30 恩希爱(杭州)化工有限公司 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
CN103033865A (zh) * 2012-12-06 2013-04-10 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微珠沉降型反光膜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2001A (zh) * 2012-09-17 2013-01-30 恩希爱(杭州)化工有限公司 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
CN103033865A (zh) * 2012-12-06 2013-04-10 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微珠沉降型反光膜的制造方法
CN103033865B (zh) * 2012-12-06 2015-07-29 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微珠沉降型反光膜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5514B2 (en) Retroreflective colored articles
US7303292B2 (en) Hue variable retroreflective sheet
US7547105B2 (en) Prismatic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with cross-linked image lay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0020037364A1 (en) Method of making a colored reflective article that has a dye covalently bonded to a polymer
JP2003502706A (ja) ポリマーに共有結合された染料を含有する着色層を有する再帰反射物品
CN105949384A (zh) 一种温敏变色光学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574993A (zh) 回射制品
CN109564304A (zh) 反射型显示装置用光漫射膜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反射型显示装置
JP2011508265A (ja) 球形コア及び2つの同心光学干渉層を含む、再帰反射性物品及び再帰反射素子
TW201315598A (zh) 反光物品製程
KR19980702078A (ko) 신호 물품을 제조하는데 사용되는 조성물 및 열체 전달 도너요소
CN109564303A (zh) 反射型显示装置用光漫射膜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反射型显示装置
CN1965251A (zh) 偏振镜、偏振片、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TW201030386A (en) Prismatic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bearing a graphic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1268151B (zh) 着色组合物以及感光性转印材料
CN201749201U (zh) 茶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CN201749203U (zh) 蓝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CN201749204U (zh) 黄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CN201749206U (zh) 橙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JP3881686B2 (ja) 色相可変型再帰性反射シート
CN201749202U (zh) 红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CN201749205U (zh) 绿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TWI688485B (zh) 復歸性反射性材料
TW202325538A (zh) 光學積層體及影像顯示裝置
CN109313293B (zh) 一种防伪反射片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1200 Zhejiang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outh Hongda Road No. 99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Film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1200 Zhejiang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outh Hongda Road No. 99

Patentee before: 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Hangzhou)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