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42552U - 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42552U
CN201742552U CN2010202556226U CN201020255622U CN201742552U CN 201742552 U CN201742552 U CN 201742552U CN 2010202556226 U CN2010202556226 U CN 2010202556226U CN 201020255622 U CN201020255622 U CN 201020255622U CN 201742552 U CN201742552 U CN 201742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acoustic resistance
hole
main circuit
wir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556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显彬
王玉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Micr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0202556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42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42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4255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进声孔;主线路板,所述主线路板上还设置有主线路板通孔;电容组件;声阻形成装置,为线路板结构,包括声阻线路板,所述声阻线路板与所述极板之间设有隔离部,所述声阻线路板上设有声阻通孔,所述声阻通孔与所述极板通孔交错设置;电连接装置,一端电连接所述极板,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主线路板;绝缘腔体,设置在所述电容组件与所述主线路板形成的两电路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传统技术,可以改善以往结构中存在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缺陷,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缩小产品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向性麦克风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大量的微型电容式麦克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对某一方向声音信号的拾取有所选择,如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一般在电容式麦克风的主线路板上设置有通孔,并在电容式麦克风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声阻形成装置,使电容式麦克风的由主线路板通孔和由外壳上的进声孔进入的声音信号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相位差,进而形成具备指向性的电信号,使电容式麦克风主要对其进声孔前方的声音信号进行拾取,从而实现单指向功能。
目前,传统的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的声阻形成装置主要通过在电容式麦克风单元的内部设置一独立的阻尼,阻尼的材料可以根据电容式麦克风单元的结构选择泡棉、金属网等,通过设立独立的声阻形成装置来使麦克风单元形成单指向;这种设计产品部件较多,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并且产品的一致性较差。
对上述结构的改进中,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在麦克风单元极板上设置的连接部件设置为一定的形状,使其与极板之间形成间隔,并形成声阻从而构成声阻形成装置,通过这种设计来使电容式麦克风具备单指向功能。但这种结构的电容式麦克风,连接件一般是采用不锈钢等材料通过冲裁等工艺进行加工,加工难度大,工艺复杂,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所以,有必要对上述结构的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避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改进了声阻形成装置的结构,可以改善以往结构中存在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缺陷,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缩小产品体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包括: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盆状结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进声孔;主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开口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形成麦克风的保护装置,位于所述保护装置内的主线路板的一侧设有处理电信号的电子装置,所述主线路板上还设置有主线路板通孔;电容组件,对应所述进声孔设置,包括靠近所述进声孔设置的振膜,与所述振膜自下而上组装的隔离片和极板,所述极板上设有极板通孔,所述振膜电连接所述主线路板;声阻形成装置,为线路板结构,包括声阻线路板,所述声阻线路板与所述极板之间设有隔离部,所述声阻线路板上设有声阻通孔,所述声阻通孔与所述极板通孔交错设置;电连接装置,一端电连接所述极板,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主线路板;绝缘腔体,设置在所述电容组件与所述主线路板形成的两电路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腔体包括第一绝缘腔体和第二绝缘腔体,所述第一绝缘腔体对应容纳所述电容组件和所述声阻形成装置,所述第二绝缘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腔体上方,且所述第二绝缘腔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腔体的厚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腔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声阻形成装置的上表面平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声阻形成装置电连接所述极板和所述电连接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声阻线路板上设置有金属化孔;所述声阻线路板靠近所述主线路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化孔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极板,另一端通过所述金属层电连接所述电连接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部为在所述声阻线路板上设置的突起金属层,所述突起金属层使所述声阻线路板和所述极板形成间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部为在所述声阻线路板上叠放的环状线路板,所述环状线路板使所述声阻线路板和所述极板形成间隙,所述环状线路板上设有金属化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装置为弹性电连接部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装置为一金属筒。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所述振膜通过所述外壳电连接到所述主线路板上。
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包括: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盆状结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进声孔;主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开口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形成麦克风的保护装置,位于所述保护装置内的主线路板的一侧设有处理电信号的电子装置,所述主线路板上还设置有主线路板通孔;电容组件,对应所述进声孔设置,包括靠近所述进声孔设置的振膜,与所述振膜自下而上组装的隔离片和极板,所述极板上设有极板通孔,所述振膜电连接所述主线路板;声阻形成装置,为线路板结构,包括声阻线路板,所述声阻线路板与所述极板之间设有隔离部,所述声阻线路板上设有声阻通孔,所述声阻通孔与所述极板通孔交错设置;电连接装置,一端电连接所述极板,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主线路板;绝缘腔体,设置在所述电容组件与所述主线路板形成的两电路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传统技术,可以改善以往结构中存在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缺陷,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缩小产品体积。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声阻形成装置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声阻形成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述的实施方案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相同的部分。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声阻形成装置水平方向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主体形状为圆柱形,包括金属外壳1,外壳1为一端开口的盆状结构,并且在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进声孔11,在进声孔11外部还设置有防尘网7;主线路板2设置在外壳1开口的一端,并与外壳1形成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的保护装置,外壳1的开口端通过卷边与主线路板2固定结合,主线路板2上还设置有主线路板通孔21,并且主线路板2位于所述保护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处理电信号的电子装置6;在所述保护装置的内部对应进声孔11还设置有电容组件,电容组件包括紧邻所述进声孔11的振膜31(公知的振膜31一般还结合有支撑振膜的金属坏),以及与振膜31自上而下顺序组装的隔离片32和极板33,极板33上设置有极板通孔331,振膜31作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一个电极通过金属外壳1电连接到所述主线路板2上;在极板33的上方还设置有声阻形成装置,声阻形成装置为线路板结构,包括声阻线路板,所述声阻线路板一侧的线路板基材42上的金属层加工成一环形的突起金属层作为隔离部41。本实施例中的线路板材质是由绝缘部分和金属部分层叠而成,线路板基材42为绝缘材料,一般可以选择树脂材料,也可以为陶瓷等其他材料,隔离部41为金属材料,一般是铜或者一些合金金属层。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声阻形成装置4的仰视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隔离部41为在线路板基材42下表面周围设置的一环形的金属层,线路板基材42上表面设置有金属层43,隔离部41和金属层43之间通过设置在线路板基材42内部的金属化孔422电连接,隔离部41与极板33接触电连接。线路板基材42上设置有声阻通孔421,声阻通孔421与极板通孔331交错设置,二者通过隔离部41形成的在极板33和线路板基材42之间的狭缝联通形成声音阻尼通道。线路板基材42上表面设置的金属层43通过电连接装置44电连接到主线路板2上,从而极板33作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一个电极电连接到主线路板2,所述电连接装置44为弹性电连接部件,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装置44设置为弹簧,电容组件的两个极与主线路板2形成的两个电路通过绝缘腔体5绝缘。
在本实施例中,声阻形成装置可以利用线路板制作工艺制作,隔离部41的厚度以及形状可以控制声阻,这在线路板制作的过程中非常容易控制其一致性,从而提高产品整体的一致性。并且声阻形成装置为单一的零件,容易装配到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内部,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并且缩小产品体积。
实施例二:
下面,参照图4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涉及的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的具体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隔离部41的结构不同,本实施过程中的隔离部41为一层环状线路板,并且在隔离部41上设有金属化孔422,隔离部41上设置的金属化孔422与线路板基材42上设置的金属化孔422相通,并且电连接到极板33上。
本实施例中的这种改进设计同样可以实现上述实施过程的技术效果,并且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尺寸结构和性能需求等调节隔离部的厚度,满足更多的生产实际需求。
实施例三:
下面,参照图5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涉及的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的具体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绝缘腔体的结构不同,本实施过程中绝缘腔体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绝缘腔体51的高度优选的与线路板基材42的高度一致,第二绝缘腔体52安装在第一绝缘腔体51上,并且其厚度大于第一绝缘腔体51,并将线路板基材42挤压固定。
这种设计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同时通过将绝缘腔体分为独立的两部分,并利用其中的一部分将声阻形成装置和电容组件固定,防止其产生倾斜,保证了产品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
下面,参照图6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涉及的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的具体结构。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电连接装置44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电连接装置44为一金属筒,电连接装置44电连接声阻形成装置与主线路板2,并设置在声阻形成装置与主线路板2之间,同时将声阻形成装置压住,使其固定。
这种设计,也可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同时可以使产品更加牢固,保证产品结构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涉及的上述结构的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中,圆形结构的单指向麦克风仅为本发明创造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结构形状可以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来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和变形,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包括:
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盆状结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进声孔;
主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开口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形成麦克风的保护装置,位于所述保护装置内的主线路板的一侧设有处理电信号的电子装置,所述主线路板上还设置有主线路板通孔;
电容组件,对应所述进声孔设置,包括靠近所述进声孔设置的振膜,与所述振膜自下而上组装的隔离片和极板,所述极板上设有极板通孔,所述振膜电连接所述主线路板;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声阻形成装置,为线路板结构,包括声阻线路板,所述声阻线路板与所述极板之间设有隔离部,所述声阻线路板上设有声阻通孔,所述声阻通孔与所述极板通孔交错设置;电连接装置,一端电连接所述极板,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主线路板;绝缘腔体,设置在所述电容组件与所述主线路板形成的两电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腔体包括第一绝缘腔体和第二绝缘腔体,所述第一绝缘腔体对应容纳所述电容组件和所述声阻形成装置,所述第二绝缘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腔体上方,且所述第二绝缘腔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腔体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腔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声阻形成装置的上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阻形成装置电连接所述极板和所述电连接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阻线路板上设置有金属化孔;所述声阻线路板靠近所述主线路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化孔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极板,另一端通过所述金属层电连接所述电连接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为在所述声阻线路板上设置的突起金属层,所述突起金属层使所述声阻线路板和所述极板形成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为在所述声阻线路板上叠放的环状线路板,所述环状线路板使所述声阻线路板和所述极板形成间隙,所述环状线路板上设有金属化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装置为弹性电连接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装置为一金属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所述振膜通过所述外壳电连接到所述主线路板上。 
CN2010202556226U 2010-07-02 2010-07-02 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42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56226U CN201742552U (zh) 2010-07-02 2010-07-02 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56226U CN201742552U (zh) 2010-07-02 2010-07-02 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42552U true CN201742552U (zh) 2011-02-09

Family

ID=43557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55622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42552U (zh) 2010-07-02 2010-07-02 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425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8585A (zh) * 2010-07-02 2010-11-1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8585A (zh) * 2010-07-02 2010-11-1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CN101888585B (zh) * 2010-07-02 2013-09-11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8528B (zh) 新型声电转换器及一种传声器
CN102075838B (zh) 驻极体传声器
CN201197188Y (zh) 减少寄生电容的电容麦克风组装件
CN201210744Y (zh) 微型电容式麦克风
CN101888585B (zh) 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CN201742552U (zh) 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CN201042076Y (zh) 电容式麦克风
CN102075841A (zh) 驻极体传声器
CN201054788Y (zh) 驻极体麦克风
CN201639774U (zh) 一种单指向麦克风
CN202395984U (zh) 电容式驻极体传声器
CN201054789Y (zh) 驻极体麦克风
CN213403502U (zh) Mems芯片
CN201869360U (zh) 电容式麦克风
CN205454092U (zh) 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结构
CN201138858Y (zh) 单指向微型麦克风
CN101257737B (zh) 微型电容式麦克风
CN202103844U (zh) 电容式驻极体传声器
CN201898611U (zh) 微型驻极体传声器
CN202395980U (zh) 电容式驻极体传声器
CN201657311U (zh) 一种单指向电容式麦克风
CN201657312U (zh) 电容式麦克风
CN201383872Y (zh) 电容式麦克风的隔离片
CN201167414Y (zh) 微型电容式麦克风
CN201418146Y (zh) 微型电容式传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after: Goertek Inc.

Address before: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5

Address after: 266104 room 103, 396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oer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