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38844U - 一种多功能动力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动力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38844U CN201738844U CN2010202735955U CN201020273595U CN201738844U CN 201738844 U CN201738844 U CN 201738844U CN 2010202735955 U CN2010202735955 U CN 2010202735955U CN 201020273595 U CN201020273595 U CN 201020273595U CN 201738844 U CN201738844 U CN 2017388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cylinder
- valve
- reversal valve
- punch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动力钳,属于动力钳控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钳,包括基座、连接于基座上的伸缩机构、连接于伸缩机构上的钳头、旋扣机构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旋扣机构设置于钳头上,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伸缩回路和冲扣回路,所述伸缩回路包括设置于伸缩机构上伸缩油缸,所述冲扣回路包括设置于钳头上的至少两组冲扣油缸组,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随动回路,所述随动回路包括设置于旋扣机构上与钳头连接的随动油缸,所述伸缩油缸内设置有定位活塞。本实用新型具有旋扣机构液压油缸随动功能,能显示卸扣扭矩值,可以实现单次冲扣角度达60°,并能定位伸缩位置和观察定位活塞杆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钳控制技术,特别是一种动力钳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多功能动力钳是一种石油钻井或修井作业用动力机具,广泛应用于陆地、海上石油作业。
在现有技术中,多功能动力钳的旋扣机构,通过弹簧吊在紧扣机构或冲扣机构之上,旋扣过程中为了补偿管具的轴向位移必须压缩或拉长弹簧,使得动功能动力钳工作机构的受力情况变的更加恶劣,同时间接削弱了旋扣机构的旋扣扭矩,而且旋扣机构的夹持位置相对紧扣机构或冲扣机构的距离不能调整,不能完全满足钻井及修井过程中各种复杂工况的需要。在冲扣的时候,只能显示上扣扭矩值,而不能显示卸扣扭矩值;现有的钳头上,在支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冲扣油缸,所述的两个冲扣油缸组成一冲扣油缸组,由于仅有一组冲扣油缸组,使得该油缸组的冲扣行程短,单次冲扣只能旋转27°,造成工作效率低。伸缩机构把旋扣机构和钳头伸缩到井眼中心或小鼠洞时,需要操作人员微动调节对中,操作麻烦,效率低。
美国专利US 2008/0257607 A1公布了一种多功能动力钳,其通过在伸缩油缸内置浮动活塞环,通过调节浮动活塞环的位置来限制伸缩油缸的行程,使油缸移动到限制位置时刚好对中井眼中心或小鼠洞,但是该结构无法观察浮动活塞环的具体位置,无法精确地限制伸缩油缸的行程,从而无法达到精确定位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旋扣机构液压油缸随动功能,能显示卸扣扭矩值,可以实现单次冲扣角度达60°,并能定位伸缩位置和观察定位活塞杆位置的多功能动力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动力钳,包括基座、连接于所述基座上的伸缩机构、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上的钳头、旋扣机构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旋扣机构设置于所述钳头上,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伸缩回路和冲扣回路,所述伸缩回路包括设置于所述伸缩机构上伸缩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扣回路包括设置于所述钳头上的至少两组冲扣油缸组,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随动回路,所述随动回路包括设置于旋扣机构上与所述钳头连接的随动油缸,所述伸缩油缸内设置有定位活塞。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由于旋扣机构上设置有随动油缸,使得多功能动力钳的旋扣机构具有液压油缸随动功能,由于设置于伸缩机构上的伸缩油缸得内部设置有定位活塞,使得通过控制定伸缩油缸内的定位活塞的位置,能够精确地限制伸缩油缸的行程,从而达到精确定位的功能,同时通过观察定位活塞杆,能够轻易地观察到定位活塞在伸缩油缸内的位置。钳头上设置有两组及其以上的冲扣油缸组,使得两组冲扣油缸组同时工作,达到单次冲扣角度为60°。可以控制液压系统从而控制伸缩回路,达到控制伸缩油缸的目的,实现控制精确定位的目的;通过控制冲扣回路,从而达到控制钳头上的冲扣油缸的目的,使得该控制系统能够控制上口与卸扣的整个冲扣过程;通过控制随动回路,达到控制旋扣机构上的随动油缸的目的,使得该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旋扣机构实现旋扣机构液压油缸随动的功能,由于伸缩回路与冲扣回路、随动回路之间相互并联,从而使得相互的回路与部件之间的控制相互独立,互不干涉,能够同时控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动力钳,所述随动回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三联换向阀和第四联换向阀,所述第三联换向阀的一端同时与第一梭阀的一端、旋扣马达的进油口并接,第三联换向阀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梭阀的另一端、旋扣马达的出油口并接;所述第四联换向阀的一端串接第一液控换向阀后与随动油缸的有杆腔相连,所述第四联换向阀的另一端串接第二液控换向阀后与随动油缸的无杆腔相连;第一梭阀分别与第一液控换向阀控制油口、第二液控换向阀控制油口相连,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串接单向平衡阀后与油缸相连,所述第二控换向阀与油箱相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通过第一梭阀与第一液控换向阀、第二液控换向阀使随动油缸具有随动功能,第一单向平衡阀使随动油缸有杆腔产生背压以平衡旋扣机构重量,实现旋扣机构自动补偿管具的轴向位移,并且可以手动调整旋扣机构的夹持位置相对紧扣机构或冲扣机构的距离,从而使受力情况更好,工作稳定,满足钻井及修井过程中各种复杂工况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动力钳,所述冲扣回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联换向阀和第二联换向阀,所述第一联换向阀的一端同时与第四冲扣油缸的无杆腔、第三冲扣油缸的有杆腔并接后,与第一液压锁的第一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一联换向阀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四冲扣油缸的有杆腔、第三冲扣油缸的无杆腔并接后,与第一液压锁的第二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二联换向阀的一端同时与第三液控换向阀的一端、第一液压锁的第二进油口相并接后,与第二液压锁的第一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二联换向阀的另一端串接单向减压阀后,再与第三液控换向阀的另一端、第一液压锁的第一进油口并接后,与第二液压锁的第二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二液压锁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二冲扣油缸的无杆腔并接后,与第一冲扣油缸的有杆腔相连,所述第二液压锁的第二出油口与第二冲扣油缸的有杆腔并联后,与第一冲扣油缸的无杆腔相连,所述第三液控换向阀分别连接扭矩表和第二梭阀,所述第一冲扣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二梭阀与第四冲扣油缸的有杆腔相连,单向减压阀与油箱相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通过第二梭阀引入第一冲扣油缸与第四冲扣油缸中的压力油至第三控制液控换向阀,使上扣与卸扣的压力油均流到扭矩表,实现上扣与卸扣过程中均显示扭矩值,更直观的了解卸扣扭矩情况;冲扣由第一联换向阀与第二联换向阀控制,且由第一液压锁和第二隔开,由于第一冲扣油缸与第二冲扣油缸组成第一组冲扣缸,第三冲扣油缸与第四冲扣油缸组成第二组冲扣缸,任一组冲扣油缸单次冲扣角度为30°,通过两组冲扣油缸行程的叠加使单次冲扣角度达60°,并可实现主钳复位到对中位置操作,解决目前单次冲扣角度小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动力钳,所述伸缩回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五联换向阀和第六联换向阀,所述第五联换向阀的一端与第四单向平衡阀的一端连接后,串接第五单向平衡阀,再与伸缩油缸的伸缩有杆腔相连,所述第五联换向阀的另一端与第五单向平衡阀的一端连接后,串接第四单向平衡阀,再与伸缩油缸的无杆腔相连;所述第六联换向阀的一端与第二单向平衡阀的一端连接后,串接第三单向平衡阀,再与伸缩油缸的定位有杆腔相连,所述第六联换向阀的另一端与三单向平衡阀的一端连接后,串接第二单向平衡阀,再与伸缩油缸的无杆腔相连。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通过调节定位活塞在伸缩油缸内的位置,且通过第二、三、四、五单向平衡阀进行锁定,可以控制伸缩油缸的行程,只要预先调定定位活塞的位置,可使伸缩油缸移动到限制位置时刚好对中井眼中心或小鼠洞,采用双杆液压缸可以便于观察定位活塞环所处位置,通过控制定伸缩油缸内的定位活塞的位置,能够精确地限制伸缩油缸的行程,从而达到精确定位的功能,有利于便于操作与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具有旋扣机构液压油缸随动功能,工作稳定,满足钻井及修井过程中各种复杂工况的需要;
2、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伸缩油缸内增设定位推杆,可以便于观察定位活塞环所处位置,使得能够精确定位,有效提高可操作性与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能够显示上扣与卸扣时的扭矩值,更直观的了解卸扣扭矩情况;
4、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单次冲扣角度达60°,解决目前单次冲扣角度小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动力钳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钳头机构示意图;
图3是旋扣机构示意图;
图4是多功能动力钳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中标记:001-基座、100-伸缩机构、101-伸缩油缸、102-伸缩有杆腔、103-无杆腔、104-定位有杆腔、105-定位活塞、106-伸缩活塞、200-钳头、201-第一冲扣油缸、202-第三冲扣油缸、203-第二冲扣油缸、204-第四冲扣油缸、205-支架、300-旋扣机构、303-随动油缸、301-第一液控换向阀、302-第一单向平衡阀、304-第二液控换向阀、305-第一梭阀、306-旋扣马达、307-扭矩表、308-第一液压锁、309-第二梭阀、310-第二液压锁、311-第三液控换向阀、312-单向减压阀、313-第一联换向阀、314-第二联换向阀、315-第三联换向阀、316-第四联换向阀、317-第五联换向阀、318-第六联换向阀、319-第五单向平衡阀、320-第四单向平衡阀、321-第三单向平衡阀、322-第二单向平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动力钳,包括基座、伸缩机构100、钳头200和旋扣机构300,其中伸缩机构100的一端连接于基座上,所述钳头200连接于伸缩机构100的另一端,所述旋扣机构300设置在钳头200的上,所述钳头200的支架205上设置有第一冲扣油缸201、第二冲扣油缸203、第三冲扣油缸202和第四冲扣油缸204,所述第一冲扣油缸201与第三冲扣油缸202设置于支架205的一端,所述第二冲扣油缸203与第四冲扣油缸204设置于支架205的另一端,将第一冲扣油缸201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组成第一组冲扣油缸组,第三冲扣油缸202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组成第二组冲扣油缸组;所述旋扣机构300上设置有随动油缸303,使得多功能动力钳的旋扣机构具有液压油缸随动功能,在伸缩机构101上设置有的伸缩油缸101,在所述伸缩油缸10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活塞105,使得通过控制定伸缩油缸101内的定位活塞105的位置,能够精确地限制伸缩油缸101的行程,从而达到精确定位的功能,同时通过观察定位活塞杆的上的标记,能够轻易地观察到定位活塞105在伸缩油缸101内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动力钳的液压控制系统,它包括伸缩回路、冲扣回路和随动回路,所述伸缩回路包括设置于伸缩机构100上的伸缩油缸101,所述冲扣回路包括设置于钳头200上的冲扣油缸,所述随动回路包括设置于旋扣机构300上的随动油缸303,所述伸缩回路与冲扣回路、随动回路之间相互并联,即伸缩回路与冲扣回路、随动回路之间的并联是通过第一联换向阀313与第二联换向阀314、第三联换向阀315、第四联换向阀316、第五联换向阀317、第六联换向阀318之间的并联实现的。该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各回路中的工作油缸,从而实现对多功能动力钳的控制,由于伸缩回路与冲扣回路、随动回路之间相互并联,从而使得相互的回路与部件之间的控制相互独立,互不干涉,能够同时控制的目的。
所述随动回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三联换向阀315和第四联换向阀316,所述第三联换向阀315的一端与梭阀305的一端、旋扣马达306的进油口并接,第三联换向阀315的另一端与梭阀305的另一端、旋扣马达306的出油口并接;所述第四联换向阀316的一端串接第一液控换向阀301与随动油缸303的有杆腔相连,所述第四联换向阀316的另一端串接第二液控换向阀304与随动油缸303的无杆腔相连;梭阀305分别与第一液控换向阀301控制油口、第二液控换向阀301控制油口相连,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301串接单向平衡阀302与油缸相连,所述第二控换向阀301与油缸相连。所述冲扣回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联换向阀313和第二联换向阀314,所述第一联换向阀313的一端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无杆腔、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有杆腔并接后,与第一液压锁308的第一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一联换向阀313的另一端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有杆腔、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无杆腔并接后,与第一液压锁308的第二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二联换向阀314的一端与第三液控换向阀311的一端、第一液压锁308的第二进油口相并接后,与第二液压锁310的第一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二联换向阀314的另一端串接单向减压阀312后,再与第三液控换向阀311的另一端、第一液压锁308的第一进油口并接后,与第二液压锁310的第二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二液压锁310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的无杆腔并接后,与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有杆腔相连,所述第二液压锁310的第二出油口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的有杆腔并联后,与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无杆腔相连,所述第三液控换向阀311分别连接扭矩表307和第二梭阀309,所述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有杆腔通过第二梭阀309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有杆腔相连,单向减压阀312与油缸相连。所述伸缩回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五联换向阀317和第六联换向阀318,所述第五联换向阀317的一端与第四单向平衡阀320的一端连接后,串接第五单向平衡阀319与伸缩油缸101的伸缩有杆腔102相连,所述第五联换向阀317的另一端与第五单向平衡阀319的一端连接后,串接第四单向平衡阀320与伸缩油缸101的无杆腔103相连;所述第六联换向阀318的一端与第二单向平衡阀322的一端连接后,串接第三单向平衡阀321与伸缩油缸101的定位有杆腔104相连,所述第六联换向阀318的另一端与三单向平衡阀321的一端连接后,串接第二单向平衡阀322与伸缩油缸101的无杆腔103相连。
在上扣和卸扣前,先调节整个钳头200的伸出位置,使动力钳钳头的钳口对准井眼中心或小鼠洞的管具。伸缩油缸被定位活塞105、伸缩活塞106分为伸缩有杆腔102、无杆腔103、定位有杆腔104三个部分。操作第六联换向阀318,使压力油通过第三单向平衡阀321和第二单向平衡阀322流向伸缩油缸的无杆腔103和定位有杆腔104内,通过调节进入无杆腔103和定位有杆腔104的压力油,从而调节定位活塞105在伸缩油缸101内的位置,使伸缩油缸101的最大行程刚好到达井眼中心或小鼠洞;操作第五联换向阀317,使压力油通过单向平衡阀319和单向平衡阀320流向伸缩油缸101的伸缩有杆腔102和无杆腔103内,通过控制进入伸缩有杆腔102和无杆腔103内的压力油量,从而控制伸缩活塞106的运行位置,使得伸缩机构100伸缩旋扣机构300与钳头200精确地到达指定的位置。
在需要上扣时,操作第四联换向阀316,使压力油通过第一液控换向阀301或第二液控换向阀304流向随动油缸303的有杆腔或无杆腔,通过控制进入到随动油缸303内的压力油,使得随动油缸303在旋扣机构300上相对于钳头200上下移动,从而调整旋扣机构300相对于钳头200的上下位置;操作第三联换向阀315使其工作在上位,压力油通过梭阀305进入到第一液控换向阀301和第二液控换向阀304的控制腔内,使随动油缸303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液控换向阀304与油箱连接、随动油缸303的有杆腔通过第一单向平衡阀302连接油箱,第一单向平衡阀302使随动油缸303的有杆腔产生背压以平衡旋扣机构300重量,从而减少了对钳头200的影响,随动油缸303依靠管具螺纹间作用力缩回,实现冲扣过程中,调整旋扣机构300的夹持位置相对冲扣机构的距离,实现旋扣机构自动补偿管具的轴向位移;所述第一冲扣油缸201与第三冲扣油缸202设置于支架205的一端,所述第二冲扣油缸203与第四冲扣油缸204设置于支架205的另一端,将第一冲扣油缸201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组成第一组冲扣油缸组,第三冲扣油缸202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组成第二组冲扣油缸组;操作第二联换向阀314使其工作在上位,使得压力油通过第一液压锁308进入到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有杆腔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的无杆腔内,通过第二液压锁310进入到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无杆腔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有杆腔内,使两组冲扣油缸移动到极限位置,同时主钳逆时针旋转30°,再操作第二联换向阀314使其工作在下位,使得压力油通过第一液压锁308进入到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无杆腔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的有杆腔内,通过第二液压锁310进入到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有杆腔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无杆腔内,使两组冲扣油缸同时动作,第一组冲扣油缸使主钳与支架205一起顺时针方向转动了30°,第二组冲扣油缸使得主钳相对于支架205的支架转轴顺时针方向转动30°,从而使得整个冲扣角度由于两组冲扣油缸行程累加而能达到60°,即管具相对于原始状态下转动了60°。压力油进入到第二梭阀309时,第三液控换向阀311处于右位,在上扣冲扣时冲扣油缸的压力油通过第三液控换向阀311左位到达扭矩表307,从而显示上扣时的扭矩值;操作第一联换向阀313使其工作在上位,使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无杆腔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有杆腔进油,使第二组冲扣缸移动到极限位置,使得主钳逆时针转动30°复位到对中位置,第一液压锁308使第一组与第二组冲扣缸油路相互断开,避免复位时第一组冲扣缸动作,第二液压锁310锁住第一组油缸,避免其随意动作。
在需要卸扣时,操作第二联换向阀314使其工作在下位,通过第二液压锁310使得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无杆腔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的有杆腔进油,通过第一液压锁308使得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有杆腔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无杆腔进油,使两组冲扣油缸移动到极限位置,主钳顺时针旋转30°,再操作第二联换向阀314使其工作在上位,通过第二液压锁310使得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有杆腔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的无杆腔进油,通过第一液压锁308使得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无杆腔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有杆腔进油,两组冲扣油缸同时动作,第一组冲扣油缸使主钳与支架205一起逆时针方向转动了30°,第二组冲扣油缸使得主钳相对于支架205的支架转轴逆时针方向转动30°,从而使得整个冲扣角度由于两组冲扣油缸行程累加而能达到60°,即管具相对于原始状态下转动了60°。压力油进入梭阀309时,第三液控换向阀311处于右位,冲扣油缸的压力油通过第三液控换向阀311左位到达扭矩表307,扭矩表307显示卸扣时的扭矩值。操作第一联换向阀313使其工作在上位,使得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有杆腔与第四冲扣油缸四204的无杆腔进油,使第二组冲扣缸移动到极限位置,主钳顺时针转动30°复位到对中位置,第一液压锁308使第一组与第二组冲扣缸油路断开,避免复位时第一组冲扣缸动作,第二液压锁310锁住第一组油缸,避免其随意动作;操作第四联换向阀316,使压力油通过第一液控换向阀301或第二液控换向阀302流向随动油缸303,随动油缸303可上下移动,从而调整旋扣机构的上下位置;操作第三联换向阀315使其工作在下位,进行松扣过程,压力油通过第一梭阀305到达液第一控换向阀301的控制腔、第二液控换向阀304的控制腔,使随动油缸303的无杆腔与有杆腔连接油箱,随动油缸303依靠管具螺纹间作用力伸出,实现旋扣机构自动补偿管具的轴向位移。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多功能动力钳及其控制系统的原理,两组冲扣油缸的先后动作可以根据管具连接的螺纹方向而定,即在上扣的时候,可以操作第二联换向阀314使其工作在上位,使得压力油通过第一液压锁308进入到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无杆腔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的有杆腔内,通过第二液压锁310进入到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有杆腔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无杆腔内,使两组冲扣油缸移动到极限位置,同时主钳顺时针旋转30°,再操作第二联换向阀314使其工作在下位,使得压力油通过第一液压锁308进入到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有杆腔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的无杆腔内,通过第二液压锁310进入到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无杆腔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有杆腔内,使两组冲扣油缸同时动作,第一组冲扣油缸使主钳相对于支架205的支架转轴逆时针方向转动了30°,第二组冲扣油缸使得主钳相对于支架205的支架转轴逆时针方向转动30°,从而使得整个冲扣角度由于两组冲扣油缸行程累加而能达到60°,即管具相对于原始状态下转动了60°。
在卸扣时,操作第二联换向阀314使其工作在下位,通过第二液压锁310使得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有杆腔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的无杆腔进油,通过第一液压锁308使得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无杆腔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有杆腔进油,使两组冲扣油缸移动到极限位置,主钳逆时针旋转30°,再操作第二联换向阀314使其工作在上位,通过第二液压锁310使得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无杆腔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的有杆腔进油,通过第一液压锁308使得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有杆腔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无杆腔进油,两组冲扣油缸同时动作,第一组冲扣油缸使主钳相对于支架205的支架转轴顺时针方向转动了30°,第二组冲扣油缸使得主钳相对于支架205的支架转轴顺时针方向转动30°,从而使得整个冲扣角度由于两组冲扣油缸行程累加而能达到60°,即管具相对于原始状态下转动了60°。
依据上述原理,可以采用两台多功能动力钳同时工作,提高了可操作性与工作效率,解决目前单次冲扣角度小的问题,简化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多功能动力钳,包括基座(001)、连接于所述基座(001)上的伸缩机构(100)、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100)上的钳头(200)、旋扣机构(300)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旋扣机构(300)设置于所述钳头(200)上,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伸缩回路和冲扣回路,所述伸缩回路包括设置于所述伸缩机构(100)上伸缩油缸(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扣回路包括设置于所述钳头(200)上的至少两组冲扣油缸组,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随动回路,所述随动回路包括设置于旋扣机构(300)上与所述钳头(200)连接的随动油缸(303),所述伸缩油缸(101)内设置有定位活塞(1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动力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回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三联换向阀(315)和第四联换向阀(316),所述第三联换向阀(315)的一端同时与第一梭阀(305)的一端、旋扣马达(306)的进油口并接,第三联换向阀(315)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梭阀(305)的另一端、旋扣马达(306)的出油口并接;所述第四联换向阀(316)的一端串接第一液控换向阀(301)后与随动油缸(303)的有杆腔相连,所述第四联换向阀(316)的另一端串接第二液控换向阀(304)后与随动油缸(303)的无杆腔相连;第一梭阀(305)分别与第一液控换向阀(301)控制油口、第二液控换向阀(301)控制油口相连,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301)串接单向平衡阀(302)后与油缸相连,所述第二控换向阀(301)与油箱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动力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扣回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联换向阀(313)和第二联换向阀(314),所述第一联换向阀(313)的一端同时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无杆腔、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有杆腔并接后,与第一液压锁(308)的第一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一联换向阀(313)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有杆腔、第三冲扣油缸(202)的无杆腔并接后,与第一液压锁(308)的第二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二联换向阀(314)的一端同时与第三液控换向阀(311)的一端、第一液压锁(308)的第二进油口相并接后,与第二液压锁(310)的第一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二联换向阀(314)的另一端串接单向减压阀(312)后,再与第三液控换向阀(311)的另一端、第一液压锁(308)的第一进油口并接后,与第二液压锁(310)的第二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二液压锁(310)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的无杆腔并接后,与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有杆腔相连,所述第二液压锁(310)的第二出油口与第二冲扣油缸(203)的有杆腔并联后,与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无杆腔相连,所述第三液控换向阀(311)分别连接扭矩表(307)和第二梭阀(309),所述第一冲扣油缸(201)的有杆腔通过第二梭阀(309)与第四冲扣油缸(204)的有杆腔相连,单向减压阀(312)与油箱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动力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回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五联换向阀(317)和第六联换向阀(318),所述第五联换向阀(317)的一端与第四单向平衡阀(320)的一端连接后,串接第五单向平衡阀(319),再与伸缩油缸(101)的伸缩有杆腔(102)相连,所述第五联换向阀(317)的另一端与第五单向平衡阀(319)的一端连接后,串接第四单向平衡阀(320),再与伸缩油缸(101)的无杆腔(103)相连;所述第六联换向阀(318)的一端与第二单向平衡阀(322)的一端连接后,串接第三单向平衡阀(321),再与伸缩油缸(101)的定位有杆腔(104)相连,所述第六联换向阀(318)的另一端与三单向平衡阀(321)的一端连接后,串接第二单向平衡阀(322),再与伸缩油缸(101)的无杆腔(103)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735955U CN201738844U (zh) | 2010-07-28 | 2010-07-28 | 一种多功能动力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735955U CN201738844U (zh) | 2010-07-28 | 2010-07-28 | 一种多功能动力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38844U true CN201738844U (zh) | 2011-02-09 |
Family
ID=43554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7359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8844U (zh) | 2010-07-28 | 2010-07-28 | 一种多功能动力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3884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05038A (zh) * | 2011-09-08 | 2012-01-04 | 天津弗兰克科贸有限公司 | 一种油井套管钳扭矩监测自动控制系统 |
CN105401898A (zh) * | 2015-12-09 | 2016-03-16 | 湖南三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石油钻采设备、铁钻工及其上卸扣装置 |
CN111236865A (zh) * | 2020-01-17 | 2020-06-05 |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 一种可实现抽油杆自动上卸扣的卸扣钳及方法 |
-
2010
- 2010-07-28 CN CN2010202735955U patent/CN2017388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05038A (zh) * | 2011-09-08 | 2012-01-04 | 天津弗兰克科贸有限公司 | 一种油井套管钳扭矩监测自动控制系统 |
CN105401898A (zh) * | 2015-12-09 | 2016-03-16 | 湖南三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石油钻采设备、铁钻工及其上卸扣装置 |
CN105401898B (zh) * | 2015-12-09 | 2018-01-02 | 湖南三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石油钻采设备、铁钻工及其上卸扣装置 |
CN111236865A (zh) * | 2020-01-17 | 2020-06-05 |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 一种可实现抽油杆自动上卸扣的卸扣钳及方法 |
CN111236865B (zh) * | 2020-01-17 | 2021-11-02 |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 一种可实现抽油杆自动上卸扣的卸扣钳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38844U (zh) | 一种多功能动力钳 | |
CN103939405B (zh) | 一种潜孔钻机快速自动调平液压控制回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692266B (zh) | 起重臂伸缩缓冲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 |
CN201106590Y (zh) | 控制双油缸同步伸缩的装置 | |
CN204200730U (zh) | 一种插销式升降装置的液压系统 | |
CN102979772A (zh) | 油缸锁紧装置、双缸液控系统及起重设备 | |
US20170184136A1 (en) | Hydraulic drive system for operation table | |
CN204041574U (zh) | 一种拉矫机压下油缸液压控制系统 | |
CN202247831U (zh) | 锁紧装置及其液压控制系统 | |
CN106246632A (zh) | 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的桩腿快速升降液压回路 | |
CN106704313A (zh) | 旋挖钻机及桅杆液压控制系统和桅杆起升/下降控制方法 | |
CN202402386U (zh) | 平衡阀、液压缸控制回路和起重机 | |
CN105422022A (zh) | 一种石油钻机自动排管装置 | |
CN102912778A (zh) | 锁紧装置及其液压控制系统 | |
CN202290751U (zh) | 一种立辊平衡液压缸控制系统 | |
CN104828702A (zh) | 起重机、换向控制系统及其供油装置 | |
CN208221215U (zh) | 一种插销式海洋升降平台同步液压系统 | |
CN205937272U (zh) | 布料器溜槽倾动液压闭环比例控制系统 | |
CN205383139U (zh) | 一种电液泵控差动缸装置 | |
CN202971368U (zh) | 油缸锁紧装置、双缸液控系统及起重设备 | |
EP2853755B1 (en) | Energy recycling system for working device | |
CN107366649A (zh) | 一种大吨位塔机双缸顶升装置及电液控制系统 | |
CN103061693B (zh) | 可增力的油缸对顶式夹持器 | |
CN205918670U (zh) | 打码油压机液压控制系统 | |
CN202381432U (zh) | 一种调平过载阀及高空作业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