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35175U - 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四)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35175U
CN201735175U CN2010202363929U CN201020236392U CN201735175U CN 201735175 U CN201735175 U CN 201735175U CN 2010202363929 U CN2010202363929 U CN 2010202363929U CN 201020236392 U CN201020236392 U CN 201020236392U CN 201735175 U CN201735175 U CN 201735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imal
head
main body
shank
t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363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新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ALI MED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ALI MED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ALI MED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ALI MEDI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363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35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35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351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包括躯干主体、小腿部及手臂组件,其中,所述躯干主体呈折叠形的第三动物玩具,所述躯干主体包括人形头部、身躯及大腿部,所述第三动物玩具具有动物头部、上肢、下肢、动物尾部及所述身躯,所述动物头部枢接于所述身躯的上端并包覆所述人形头部,正对所述动物头部下方的所述身躯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动物头部转动并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后打开所述人形头部,所述下肢中部设有转动关节,所述下肢沿所述转动关节转动并折合后形成所述大腿部,旋转并展开所述下肢、上肢、动物尾部及动物头部在所述身躯的位置时,所述躯干主体便形成独立形态的所述第三动物玩具。故增加了趣味性以满足小孩子的需求。

Description

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玩具,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机器人玩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机器人玩具正朝高质量、多款式及时尚化的目标发展以满足小孩子日益增长的物质的需求,而机器人玩具作为小孩子最为青睐的产品之一,它的趣味性和可变形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在市场的占有率,因此,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玩具生产厂家均对机器人玩具进行技术改造以便能制造出一种能进行多变形的机器人玩具出来以抢占市场的先机。
目前,现有的机器人玩具主要是由头部、躯干部、手部及腿部组成,该头部是连接在躯干部的上端的中间处,而手部通过螺栓连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与躯干部上端的两侧连接,而腿部也是通过螺栓连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与躯干部下端的两侧连接,当机器人玩具要变形时,协调地改变机器人玩具的头部、躯干部、手部及腿部的形态而实现机器人玩具变形。但是,当需要拆卸上述的机器人玩具的各组成部件时,却需要借助螺丝刀等工具,这使得机器人玩具的各组成部件的装拆极其不便。同时,机器人玩具的被拆后的各组部件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单独是没法形成一个独立形态的机器人,因此,降低了机器人玩具的趣味性,无法满足小孩子的需求。
因此,急需一种既能提高趣味性以满足小孩子的需求,又便于装拆的组合式机器人玩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机器人玩具,该组合式机器人玩具能提高趣味性以满足小孩子的需求的同时,还能降低其装拆难度以达到装拆简单方便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包括躯干主体、小腿部及手臂组件,所述手臂组件连接于所述躯干主体的上端,所述躯干主体的下端的左右侧分别与所述小腿部连接,其中,所述躯干主体呈折叠形的第三动物玩具,所述躯干主体包括人形头部、身躯及大腿部,所述第三动物玩具具有动物头部、上肢、下肢、动物尾部及所述身躯,所述人形头部连接于所述身躯的上端,所述上肢和下肢连接于所述身躯的左右侧,所述动物尾部连接于所述身躯下端,所述动物头部枢接于所述身躯的上端并包覆所述人形头部,正对所述动物头部下方的所述身躯具有容置空间,所述身躯前表面枢接有盖体,所述盖体打开后,所述动物头部转动并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后打开所述人形头部,所述下肢中部设有转动关节,所述下肢沿所述转动关节转动并折合后形成所述大腿部,所述大腿部与所述小腿部插接,旋转并展开所述下肢、上肢、动物尾部及动物头部在所述身躯的位置时,所述躯干主体便形成独立形态的所述第三动物玩具。
较佳地,所述手臂组件呈折叠形的第一动物玩具,所述手臂组件包括一对手臂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部及与所述支撑部的左右侧对接并枢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件呈扣合的抱合于所述躯干主体上,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躯干主体的左右侧,所述手臂分别与所述连接部枢接,旋转并折叠所述手臂及连接部在所述支撑部上的位置时,所述手臂组件便形成独立形态的所述第一动物玩具。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支撑部对接并枢接,手臂枢接于连接部的左右侧上,且连接部和支撑部组成的连接件呈扣合的抱合于所述躯干主体上,使得所述手臂组件极其简单地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机器人玩具的躯干主体上或从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机器人玩具的躯干主体上拆卸。同时,对于被拆卸后的手臂组件,只需旋转并折叠手臂及连接部在支撑部上的位置时,手臂组件便形成独立形态的第一动物玩具,从而增加了趣味性以满足小孩子的需求。
较佳地,所述组合式机器人玩具还包括铠甲,所述铠甲的左右侧与所述连接件的对应的连接部卡合,所述铠甲与所述连接件的卡合形成中空结构,所述躯干主体的上端卡合于所述中空结构中。通过上述的铠甲,使得连接件能更可靠地抱合于躯干主体上,从而为手臂组件的可靠工作提供优越的条件。具体地,所述支撑部设置有卡合块,所述连接部开设有卡合槽,所述躯干主体设置有与所述卡合块和卡合槽一一对应的卡接槽和卡接块,所述铠甲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凸块,所述连接部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凸块相卡合的第一卡扣凹槽;所述铠甲还设置有第二卡扣凸块,所述躯干主体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凸块相卡合的第二卡扣凹槽。其中,通过上述的卡合块、卡接块、卡合槽和卡接槽,使由连接部和支撑部组成的连接件极其方便简单地扣合于躯干主体上,同时,还便于连接件拆卸;通过上述的第一卡扣凸块、第二卡扣凸块、第一卡扣凹槽及第二卡扣凹槽,使得铠甲与连接件、铠甲与躯干主体之间的装拆更方便、更固定牢固,从而确保手臂组件能可靠工作。更具体地,所述铠甲呈折叠形的第二动物玩具,所述铠甲包括鸟头、翅膀及带有鸟尾的鸟本体,所述第一卡扣凸块和第二卡扣凸块设置于所述鸟本体上,且所述鸟本体具有供容置所述躯干主体的前表面的空腔,所述鸟头枢接于所述鸟本体的前端,所述鸟头沿竖直方向旋转并折合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翅膀枢接于所述鸟本体的左右侧上并沿水平方向旋转收容于所述空腔内,旋转并展开所述鸟头及翅膀在所述鸟本体的位置时,所述铠甲便形成独立形态的所述第二动物玩具。通过由上述的鸟头、翅膀及带有鸟尾的鸟本体组成的铠甲,在旋转并展开所述鸟头及翅膀在所述鸟本体的位置时,所述铠甲便形成独立形态的所述第二动物玩具,这增加了铠甲的趣味性,从而满足小孩子的需求。
较佳地,所述小腿部呈折叠形的第四动物玩具,所述小腿部包括小腿主体、小腿头部及小腿尾部,所述小腿尾部枢接于所述小腿主体的上端,所述小腿主体的上端还开设有供所述大腿部插接的插接槽,所述小腿头部枢接于所述小腿主体的下端,转动并展开所述小腿头部及小腿尾部在所述小腿主体上的位置时,所述小腿部便形成独立形态的所述第四动物玩具。通过由上述的小腿主体、小腿头部及小腿尾部组成的小腿部,在转动并展开所述小腿头部及小腿尾部在所述小腿主体上的位置时,所述小腿部便形成独立形态的第四动物玩具,增加了小腿部的趣味性。具体地,所述小腿部还包括小腿支腿,所述小腿支腿枢接于所述小腿主体的左右侧上,转动并展开所述小腿头部、小腿尾部及小腿支腿在所述小腿主体上的位置时,所述小腿部便形成独立形态的第五动物玩具。通过上述的小腿支腿,使小腿部进一步变形成第五动物玩具,从而能进一步地提高小腿部的趣味性以满足小孩子的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躯干主体的所述动物头部枢接于所述身躯的上端并包覆所述人形头部,并在所述身躯设置容置空间,使所述容置空间收容所述动物头部,从而打开所述人形头部,且在所述下肢中部设有转动关节,所述下肢沿所述转动关节转动并折合后形成所述大腿部,因此,在展开所述下肢、上肢、动物尾部及动物头部在所述身躯的位置时,所述躯干主体便形成独立形态的所述第三动物玩具,从而增加了趣味性以满足小孩子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机器人玩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1所示的手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手臂组件变形成第一动物玩具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铠甲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铠甲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a至图5b是图1所示的铠甲变形成第二动物玩具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躯干主体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躯干主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a至图8c是图1所示的躯干主体变形成第三动物玩具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的第一小腿部变形成第四动物玩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第二小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第二小腿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b是图10所示的第二小腿部变形成第五动物玩具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a和图2b,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机器人玩具1包括躯干主体11、第一小腿部12`、第二小腿部12、手臂组件13及铠甲14。所述手臂组件13连接于所述躯干主体11的上端,所述躯干主体11的下端的左右侧分别对应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小腿部12`和第二小腿部12连接。其中,所述手臂组件13呈折叠形的如图2b所示的第一动物玩具,所述手臂组件13包括一对手臂130及连接件131。所述连接件131包括支撑部1311及与所述支撑部1311的左右侧对接并通过转轴连接的连接部1312,所述连接件131呈扣合的抱合于所述躯干主体11上,所述连接部1312位于所述躯干主体11的左右侧,所述手臂130分别与所述连接部1312枢接,旋转并折叠所述手臂130及连接部1312在所述支撑部1311上的位置时,所述手臂组件13便形成独立形态的如图2b所述第一动物玩具。而所述铠甲14的左右侧与所述连接件131的对应的连接部1312卡合,所述铠甲14与所述连接件131的卡合形成中空结构,所述躯干主体11的上端卡合于所述中空结构中。结合图3、图4和图6,具体地,所述支撑部1311设置有卡合块1314,所述连接部1312开设有卡合槽1315,所述躯干主体11设置有与所述卡合块1314和卡合槽1315一一对应的卡接槽(图中未示)和卡接块111以实现连接部1312和支撑部1311呈扣合的抱合于躯干主体11上,从而使由连接部1312及支撑部1311组成的连接件131极其方便简单地扣合于躯干主体11上,同时,还便于连接件131拆卸。而所述铠甲14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凸块140a,所述连接部1312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凸块140a相卡合的第一卡扣凹槽1316;所述铠甲14设置有第二卡扣凸块140b,所述躯干主体11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凸块140b相卡合的第二卡扣凹槽112。通过上述的第一卡扣凸块140a、第二卡扣凸块140b、第一卡扣凹槽1316及第二卡扣凹槽112,使得铠甲14与连接件131、铠甲14与躯干主体11之间的装拆更方便、更固定牢固,从而确保手臂组件13能可靠工作。更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述铠甲14呈折叠形的如图5b所示的第二动物玩具,所述铠甲14包括鸟头141、翅膀142及带有鸟尾144的鸟本体143,所述第一卡扣凸块140a和第二卡扣凸块140b设置于所述鸟本体143上,且所述鸟本体143具有供容置所述躯干主体11的前表面的空腔145,所述鸟头141枢接于所述鸟本体143的前端,所述鸟头141沿竖直方向旋转并折合于所述空腔145内,所述翅膀142枢接于所述鸟本体143的左右侧上并沿水平方向旋转收容于所述空腔145内,旋转并展开所述鸟头141及翅膀142在所述鸟本体143的位置时,所述铠甲14便形成独立形态的如图5b所示的所述第二动物玩具。其中,通过由上述的鸟头141、翅膀142及带有鸟尾144的鸟本体143组成的铠甲14,在旋转并展开所述鸟头141及翅膀142在所述鸟本体143的位置时,所述铠甲14便形成独立形态的如图5b所示的所述第二动物玩具,这增加了铠甲14的趣味性,从而满足小孩子的需求。结合图5a至图5b,对铠甲14变形过程作详细的描述如下:
当鸟头141和翅膀142均收容腔于空腔145内并处于图4所示的位置状态时,此时的鸟头141和支膀142均呈垂直状态。接着,旋转并展开翅膀142,使其朝鸟本体143的左右两端往外伸出的同时,也旋转并展开鸟头141,使鸟头141朝鸟本体143的前端往外伸出且处于如图5a所示的鸟头141和翅膀142的位置状态。然后,再继续旋转翅膀142,使其朝鸟本体143的左右两端往外伸出到极限位置的同时,也使鸟头141朝鸟本体143的前端往外伸出到极限位置,而此时的鸟头141、翅膀142及鸟本体143正好形成如图5b所示的独立形态的第二动物玩具。
请参阅图1、图6、图7、图8a至图8c,所述躯干主体11呈折叠形的如图8c所示的第三动物玩具,所述躯干主体11包括人形头部113、身躯114及大腿部115,所述第三动物玩具包括动物头部116、上肢117a、下肢117b、动物尾部1172及所述身躯114,所述人形头部113连接于所述身躯114的上端,所述上肢117a和下肢117b连接于所述身躯114的左右侧,所述动物尾部1172连接于所述身躯114下端,所述动物头部116枢接于所述身躯114的上端并包覆所述人形头部113,正对所述动物头部116下方的所述身躯114具有容置空间118,所述身躯114前表面枢接有盖体119,所述盖体119打开后,所述动物头部116转动并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118后打开所述人形头部113,所述下肢117b中部设有转动关节1170,所述下肢117b沿所述转动关节1170转动并折合后形成所述大腿部115,所述大腿部115与所述第一小腿部12`和第二小腿部12插接,旋转并展开所述下肢117b、上肢117a、动物尾部1172及动物头部116在所述身躯114的位置时,所述躯干主体11便形成独立形态的如图8c的所述第三动物玩具。通过上述的人形头部113、身躯114、大腿部115、动物头部116、上肢117a及下肢117b之间的相互协调的变位,即能实现上述的躯干主体11的两次变形,第一次变形成人形机器人,第二次变形成如图8c所示的第三动物玩具,因而提高了躯干主体11的趣味性和用途。再结合图7、图8a至图8c,对躯干主体11变形过程作详细的描述如下:
在图7中,此时的躯干主体11处于原始状态,打开盖体119,将收容于容置空间118内的动物头部116往人形头部113处旋转的同时,同时旋转下肢117b和动物尾部1172,使动物头部116、盖体119、动物尾部1172及下肢117b处于如图8a所示的位置状态。接着,继续旋转动物头部116,使其包覆于人形头部113上,且使盖体119扣合于身躯114上、使下肢117b绕转动关节1170旋转至与水平地面平行及使动物尾部1172往下肢117b旋转至与水平地面接触,从而处于图8b所示的位置状态。最后,将上肢117a枢接在身躯14上,并使上肢117a和下肢117b旋转至与水平地面接触,处于如图8c所示的第三动物玩具。若将躯干主体11变形成人形机器人时,将动物头部116收容于容置空间118内,使动物尾部1172往人形头部113处摆放并紧贴于身躯114上,并拆卸上肢117a即可。
请参阅图1和图9,所述第一小腿部12`包括小腿主体121`、小腿头部122`及小腿尾部123`,所述小腿尾部123`枢接于所述小腿主体121`的上端,所述小腿主体121`的上端还开设有供所述大腿部115插接的插接槽(图中未示),所述小腿头部122`枢接于所述小腿主体121`的下端,转动并展开所述小腿头部122`及小腿尾部123`在所述小腿主体121`上的位置时,所述第二小腿部12`便形成独立形态的如图9所示的第四动物玩具,从而增加了第一小腿部12`的趣味性以满足小孩子的需求。
参阅图1、图10、图11、图12a至图12b,所述第二小腿部12包括小腿主体121、小腿头部122、小腿尾部123及小腿支腿124,所述小腿尾部123枢接于所述小腿主体121的上端,所述小腿主体121的上端还开设有供所述大腿部115插接的插接槽125,所述小腿头部122枢接于所述小腿主体121的下端,所述小腿支腿124枢接于所述小腿主体121的左右侧上,转动并展开所述小腿头部122、小腿尾部123及小腿支腿124在所述小腿主体121上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小腿部12便形成独立形态如图12b所示的第五动物玩具。通过由上述的小腿主体121、小腿头部122、小腿尾部123及小腿支腿124组成的第二小腿部12,在转动并展开所述小腿头部122、小腿尾部123及小腿支腿124在所述小腿主体121上的位置时,所述第二小腿部12便形成独立形态的第五动物玩具,增加了小腿部的趣味性。再结合图12a至图12b,对第二小腿部12变形成第五动物玩具的过程作详细的描述如下:
首先,分别驱动小腿头部122及小腿支腿124沿图9中箭头C所指的方向旋转的同时,同时驱动小腿尾部123沿图10中箭头C所指的相反方向转动,使小腿头部122及小腿支腿124及小腿尾部123处于图12a所示的状态。接着,继续驱动小腿头部122、小腿支腿124及小腿尾部123旋转,最终使得它们处于如图12b所示的状态,从而实现了第二小腿部12向第五动物玩具的变形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机器人玩具1通过将所述躯干主体11的所述动物头部116枢接于所述身躯114的上端并包覆所述人形头部113,并在所述身躯114设置容置空间118,使所述容置空间118收容所述动物头部116,从而打开所述人形头部113,且在所述下肢117b中部设有转动关节1170,所述下肢117b沿所述转动关节1170转动并折合后形成所述大腿部115,因此,通过相互协调所述下肢117b、上肢117a、动物尾部1172及动物头部116在所述身躯114的位置后,即能实现从躯干主体11到所述第三动物玩具之间的两次变形,从而增加了趣味性以满足小孩子的需求。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包括躯干主体、小腿部及手臂组件,所述手臂组件连接于所述躯干主体的上端,所述躯干主体的下端的左右侧分别与所述小腿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主体呈折叠形的第三动物玩具,所述躯干主体包括人形头部、身躯及大腿部,所述第三动物玩具具有动物头部、上肢、下肢、动物尾部及所述身躯,所述人形头部连接于所述身躯的上端,所述上肢和下肢连接于所述身躯的左右侧,所述动物尾部连接于所述身躯下端,所述动物头部枢接于所述身躯的上端并包覆所述人形头部,正对所述动物头部下方的所述身躯具有容置空间,所述身躯前表面枢接有盖体,所述盖体打开后,所述动物头部转动并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后打开所述人形头部,所述下肢中部设有转动关节,所述下肢沿所述转动关节转动并折合后形成所述大腿部,所述大腿部与所述小腿部插接,旋转并展开所述下肢、上肢、动物尾部及动物头部在所述身躯的位置时,所述躯干主体便形成独立形态的所述第三动物玩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组件呈折叠形的第一动物玩具,所述手臂组件包括一对手臂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部及与所述支撑部的左右侧对接并枢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件呈扣合的抱合于所述躯干主体上,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躯干主体的左右侧,所述手臂分别与所述连接部枢接,旋转并折叠所述手臂及连接部在所述支撑部上的位置时,所述手臂组件便形成独立形态的所述第一动物玩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铠甲,所述铠甲的左右侧与所述连接件的对应的连接部卡合,所述铠甲与所述连接件的卡合形成中空结构,所述躯干主体的上端卡合于所述中空结构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设置有卡合块,所述连接部开设有卡合槽,所述躯干主体设置有与所述卡合块和卡合槽一一对应的卡接槽和卡接块,所述铠甲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凸块,所述连接部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凸块相卡合的第一卡扣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铠甲还设置有第二卡扣凸块,所述躯干主体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凸块相卡合的第二卡扣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铠甲呈折叠形的第二动物玩具,所述铠甲包括鸟头、翅膀及带有鸟尾的鸟本体,所述第一卡扣凸块和第二卡扣凸块设置于所述鸟本体上,且所述鸟本体具有供容置所述躯干主体的前表面的空腔,所述鸟头枢接于所述鸟本体的前端,所述鸟头沿竖直方向旋转并折合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翅膀枢接于所述鸟本体的左右侧上并沿水平方向旋转收容于所述空腔内,旋转并展开所述鸟头及翅膀在所述鸟本体的位置时,所述铠甲便形成独立形态的所述第二动物玩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部呈折叠形的第四动物玩具,所述小腿部包括小腿主体、小腿头部及小腿尾部,所述小腿尾部枢接于所述小腿主体的上端,所述小腿主体的上端还开设有供所述大腿部插接的插接槽,所述小腿头部枢接于所述小腿主体的下端,转动并展开所述小腿头部及小腿尾部在所述小腿主体上的位置时,所述小腿部便形成独立形态的所述第四动物玩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部还包括小腿支腿,所述小腿支腿枢接于所述小腿主体的左右侧上,转动并展开所述小腿头部、小腿尾部及小腿支腿在所述小腿主体上的位置时,所述小腿部便形成独立形态的第五动物玩具。
CN2010202363929U 2010-06-24 2010-06-24 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四)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5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63929U CN201735175U (zh) 2010-06-24 2010-06-24 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63929U CN201735175U (zh) 2010-06-24 2010-06-24 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35175U true CN201735175U (zh) 2011-02-09

Family

ID=43550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3639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5175U (zh) 2010-06-24 2010-06-24 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351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8337A (zh) * 2018-09-11 2018-12-25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变形组件和组合变形玩具
CN112169348A (zh) * 2019-10-11 2021-01-05 株式会社万代 可动构造和组装玩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8337A (zh) * 2018-09-11 2018-12-25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变形组件和组合变形玩具
CN112169348A (zh) * 2019-10-11 2021-01-05 株式会社万代 可动构造和组装玩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40239U (zh) 一种柔性自适应机械手
CN106041995A (zh) 一种仿人机械手
CN201735175U (zh) 组合式机器人玩具(四)
CN204553530U (zh) 多段式顺序运动摩擦转轴铰链和移动电子产品终端
CN201735176U (zh) 组合式机器人玩具(三)
CN108421263A (zh) 一种变形机器人及其变形方法和组合舵机复位方法
CN208888687U (zh) 电子装置
CN201735173U (zh) 组合式机器人玩具(二)
CN201735174U (zh) 组合式机器人玩具(一)
CN203789571U (zh) 一种人体模特
CN206063784U (zh) 一种飞机变形玩具
CN203736838U (zh) 一种方形体变形玩具
CN205111867U (zh) 形状自适应的欠驱动机械手
CN204411699U (zh) 一种鹰形机器人变形玩具
CN207311001U (zh) 机器狗
CN205360589U (zh) 一种火车人组合玩具
CN203842303U (zh) 变形玩具
CN112589820A (zh) 一种机械手指指节、机械手指和机械手
CN207430579U (zh) 电机外壳的清洁化、自动化喷漆系统
CN203989849U (zh) 一种玩具车
CN204411695U (zh) 一种蜂形机器人变形玩具
CN206103316U (zh) 玩具公仔
CN205715241U (zh) 多段式顺序运动转轴铰链和移动终端
CN204411697U (zh) 一种羊形机器人变形玩具
CN204411698U (zh) 一种狐形机器人变形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