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29242U - 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29242U
CN201729242U CN2010201518759U CN201020151875U CN201729242U CN 201729242 U CN201729242 U CN 201729242U CN 2010201518759 U CN2010201518759 U CN 2010201518759U CN 201020151875 U CN201020151875 U CN 201020151875U CN 201729242 U CN201729242 U CN 201729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tube
bicycle
connection pipe
cambered surface
centr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518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宜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518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29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29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2924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包括一立管束套、一手把束套及一连接管,该立管束套供套设于一自行车的前叉立管上,该手把束套供与一竖管套结合以供套设在该自行车的手把的中段上,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立管束套及该手把束套,且该连接管以车削加工的方式形成,其周面具有至少一偏心弧面,该偏心弧面的圆心轴线平行或斜向偏离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藉上述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竖管具有造型多变化、制作简单快速及制作成本低廉的功效。

Description

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零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造型多变化、制作简单快速及制作成本低廉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现有习知自行车的竖管皆是利用锻造加工的方式制作,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一立管束套10可供套设于该自行车的前叉立管上,一手把束套11可供与一竖管套(图中未示)结合以供套设在该自行车的手把上,以及一连接管12两端分别连接该立管束套10及该手把束套11。
然而,该利用锻造加工方式所制作的竖管,其模具费用高昂,而且制作上亦非常的费时费力,而无法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其所能锻造出的连接管12的造型亦较为简单及单调。尤其是要制作出具不同连接管12造型的竖管,便需订制各种不同的锻造模具,而如此则势必会大幅增加制作成本,而不符合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自行车的竖管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自行车的竖管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自行车的竖管,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现有习知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于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自行车的竖管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具有造型多变化、制作简单快速及制作成本低廉的功效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包括:一立管束套,套设于一自行车的前叉立管上;一手把束套,与一竖管套结合以套设在该自行车的手把的中段上;以及一连接管,两端分别连接该立管束套及该手把束套,且以车削加工的方式形成的该连接管其周面具有至少一偏心弧面,该偏心弧面的圆心轴线偏离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中所述的偏心弧面的圆心轴线平行偏离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一距离。
前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中所述的偏心弧面的圆心轴线斜向偏离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一距离,致使该偏心弧面的圆心轴线与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一夹角。
前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中所述的连接管周面具有至少一中心弧面,该中心弧面的圆心轴线与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重合。
前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中所述的偏心弧面上具有多个凸出部。
前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中所述的该些凸出部呈片状。
前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中所述的该些凸出部呈弧面状。
前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中所述的中心弧面上具有多个凸出部。
前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中所述的该些凸出部呈片状。
前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中所述的该些凸出部呈弧面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造型多变化、制作简单快速及制作成本低廉的功效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该自行车的竖管结构包括一立管束套、一手把束套及一连接管。其中,该立管束套供套设于一自行车的前叉立管上。该手把束套供与一竖管套结合以套设在该自行车的手把的中段上。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立管束套及该手把束套。且该连接管以车削加工的方式形成,其具有至少一偏心弧面,该偏心弧面的圆心轴线平行或斜向偏离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
如此,藉由不同偏心量及偏心角度的车削加工可于该连接管的周面形成一个或多个偏心弧面,所以该连接管的造型可因此而能较现有习知锻造加工所制成者具有较多的变化。而且,该车削加工只需利用车床即可达成,因此加工上非常的简单、方便及快速。尤其是利用偏心车削加工形成偏心弧面的方式,只需要改变该竖管在该车床的夹爪上的夹持位置即可轻易达成。因此其于制作上不但简单、快速,而且制作成本亦较现有习知锻造加工所制成者更为低廉。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连接管的周面更可利用车削加工形成至少一中心弧面,该中心弧面的圆心轴线与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重合。特别是,车削时可在该偏心弧面或中心弧面上形成多个凸出部。该凸出部可为片状、弧面状、三角形或梯形……等形状,以进一步增加该竖管的造型变化。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造型多变化、制作简单快速及制作成本低廉的功效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非常适于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包括一立管束套、一手把束套及一连接管,该立管束套供套设于一自行车的前叉立管上,该手把束套供与一竖管套结合以供套设在该自行车的手把的中段上,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立管束套及该手把束套,且该连接管以车削加工的方式形成,其周面具有至少一偏心弧面,该偏心弧面的圆心轴线平行或斜向偏离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藉上述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竖管具有造型多变化、制作简单快速及制作成本低廉的功效。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习知自行车竖管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习知自行车竖管的连接管的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管的断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管的断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管的断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连接管的断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连接管的断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连接管的示意图。
10:立管束套                11:手把束套
12:连接管
20:立管束套                30:手把束套
40:连接管                  41:中心弧面
42:偏心弧面                43:穿孔
44、45:凸出部              A:中心轴线
B:圆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表示。
请参阅图3~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的第一实施例。其中指出该自行车的竖管结构包括一立管束套20、一手把束套30及一连接管40。其中:
该立管束套20供套设于一自行车的前叉立管上。
该手把束套30供与一竖管套(图中未示)结合以供套设在该自行车的手把的中段上。
该连接管40两端分别连接该立管束套20及该手把束套30。该连接管40以车削加工的方式形成,其周面具有两中心弧面41及两偏心弧面42。该两中心弧面41的圆心轴线与该连接管40的中心轴线A重合。该两偏心弧面42的圆心轴线B位在平行偏离该连接管40的中心轴线A左、右一距离处。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连接管40为一中空管体,其中具有一穿孔43贯通到该立管束套20及该手把束套30。而且,该连接管40的外径由连接该手把束套30的一端向连接该立管束套20的一端逐渐缩小;当然该连接管40的从头到尾的外径亦可为设为相同,此并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7~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的第二实施例,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在于该第二实施例的偏心弧面42上可利用车削方式形成多个凸出部44,且该凸出部44呈片状。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凸出部44亦可车削形成弧面、三角形或梯形……等形状,此不再加以赘述。
请参阅图11、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的第三、四实施例,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在于该第三、四实施例的偏心弧面42的数量分别设为三个及四个,其中心弧面41的数量亦相对分别设为三个及四个。而且,该偏心弧面42的圆心轴线B亦分别具有不同的偏心位置及偏心量。
请参阅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的第五实施例,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在于该第五实施例的中心弧面41上可利用车削方式形成多个凸出部45,且该凸出部45呈片状。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凸出部45亦可车削形成弧面、三角形或梯形……等形状,此不再加以赘述。
请参阅第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的第六实施例,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在于该第六实施例的偏心弧面42的圆心轴线B斜向偏离该连接管40的中心轴线A,致使该偏心弧面42的圆心轴线B与该连接管40的中心轴线A之间形成一夹角。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40利用车削加工而成,因此可轻易的利用不同偏心量及偏心角度的车削加工即可于该连接管40的周面形成一个或多个中心弧面41及偏心弧面42,而且利用车削的加工方式形成上述的凸出部44、45亦是非常的简单,所以该连接管40的造型可因此而能具有较多的变化。而且,该车削加工只需利用车床即可达成,因此加工上非常的简单、方便及快速。尤其是利用偏心车削加工形成偏心弧面的方式,只需要改变该竖管在该车床的夹爪上的夹持位置即可轻易达成。因此其于制作上不但简单、快速,而且制作成本亦非常的低廉,生产效率亦非常高。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实用新型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例如中心弧面与偏心弧面的数量、偏心量及偏心位置等的改变,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立管束套,套设于一自行车的前叉立管上;
一手把束套,与一竖管套结合以套设在该自行车的手把的中段上;以及
一连接管,两端分别连接该立管束套及该手把束套,且以车削加工的方式形成的该连接管其周面具有至少一偏心弧面,该偏心弧面的圆心轴线偏离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偏心弧面的圆心轴线平行偏离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一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偏心弧面的圆心轴线斜向偏离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一距离,致使该偏心弧面的圆心轴线与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一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接管周面具有至少一中心弧面,该中心弧面的圆心轴线与该连接管的中心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偏心弧面上具有多个凸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凸出部呈片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凸出部呈弧面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中心弧面上具有多个凸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凸出部呈片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些凸出部呈弧面状。
CN2010201518759U 2010-03-23 2010-03-23 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9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518759U CN201729242U (zh) 2010-03-23 2010-03-23 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518759U CN201729242U (zh) 2010-03-23 2010-03-23 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29242U true CN201729242U (zh) 2011-02-02

Family

ID=43520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5187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9242U (zh) 2010-03-23 2010-03-23 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292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9296A1 (ja) * 2017-03-30 2018-10-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ホル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9296A1 (ja) * 2017-03-30 2018-10-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ホルダ
JPWO2018179296A1 (ja) * 2017-03-30 2020-01-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ホル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29242U (zh) 自行车的竖管结构改良
CN201863981U (zh) 一种分接式的自行车曲柄
CN202934015U (zh) 一种冲头
CN203637928U (zh) 易于加工的机械转向器壳体
CN201988669U (zh) 锻压锥形筒体用的砧子
CN201722008U (zh) 分丝卷绕机用面板
CN203610504U (zh) 一种t铁成型模具
CN204686350U (zh) 汽车主轴同心焊接结构
CN205006310U (zh) 一种可折叠的金属货架
CN202344228U (zh) 高刚性焊接机床床身
CN203674845U (zh) 一种双出轴外转子电机固定支架
CN204137258U (zh) 能够调整车把手高度的自行车车架
CN203886989U (zh) 一种用于螺旋体加工的支撑组件
CN202418099U (zh) 油缸的新型油嘴
CN202054218U (zh) 可以用作漏斗的饮料瓶
CN202657797U (zh) 分段式电梯绳头杆
CN202023017U (zh) 一种羊毛条圈条机
CN203460154U (zh) 一种轴类工件的周转架
CN202826867U (zh) 一种圆规头的改进结构
CN205237361U (zh) 一种铜丝热焊机
CN206689237U (zh) 一种卷筒正圆装置
CN204679690U (zh) 一种全钨钢并带模
CN203110759U (zh) 雕刻机尾架的手柄系统
CN203955923U (zh) 一种椭圆形不锈钢管生产模具
CN203695749U (zh) 一种制作球型封头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