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23792U - 止逆元件及具有该止逆元件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止逆元件及具有该止逆元件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23792U
CN201723792U CN2010202087670U CN201020208767U CN201723792U CN 201723792 U CN201723792 U CN 201723792U CN 2010202087670 U CN2010202087670 U CN 2010202087670U CN 201020208767 U CN201020208767 U CN 201020208767U CN 201723792 U CN201723792 U CN 201723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 element
face
contact
outer shroud
retain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087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育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BECCA LIN INT`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BECCA LIN INT`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BECCA LIN INT`L CORP filed Critical REBECCA LIN INT`L CORP
Priority to CN2010202087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23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23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237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逆元件及具有该止逆元件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所述止逆元件是以质地较硬但稍具弹性的塑料制成,其设置于内部具有一开口与一环形挡垣的座体中,且位于液体的流动路径上。该止逆元件具有一分流肋,及分别连接于分流肋相对应两侧的一内环与一外环。其中,内环具有一第一接触面于贴抵该座体挡垣的一第一抵面时,造成阻断液体的流动路径;外环具有一第二接触面与多个进流孔,在该第二接触面贴抵该座体挡垣的一第二抵面时,该些进流孔供液体通过并循流动路径前进。

Description

止逆元件及具有该止逆元件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流向控制结构,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止逆元件及具有该止逆元件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
背景技术
现有应用于管路中的液体流向控制的结构是在一控制阀中装设有一止逆元件,利用止逆元件的位置变化以达到控制液体单向流动的目的。前述控制阀结构经常应用于冷热水混搭使用的场合中,并在单独使用冷水或热水的情况下,可避免来自不同管路的冷水或热水窜流至相对管路中。
图1揭示一种现有止逆元件的应用。该止逆元件1设置在控制阀当中的一螺套2中,且与螺套2内壁保有间隙。该止逆元件1受到一弹簧3顶抵而保持在抵住螺套2的肩部2a。在出水侧S1的水压大于进水侧S2的水压时,该止逆元件1封住进水口2b以阻断液体流动路径;而在出水侧S1的水压小于进水侧S2的水压时,止逆元件1将被上推并压缩该弹簧3,使得进水侧S2的水能通过该进水口2b续往出水侧S1方向窜流。
上述止逆元件1虽可达成控制水以单向流动的目的,惟因止逆元件1必须受到弹簧3的作用始能稳定维持移动,并在出水侧S 1的水压大于进水侧S2的水压时,借助弹簧3顶推方能确实压贴螺套2肩部2a。然而,在弹簧3因长期作动致生弹性疲乏及结构老化时,将导致止逆元件1难以维持在稳定移动的状态,并且无法紧密压贴螺套2的肩部2a以封住进水口2b,因此容易造成不同管路的冷水或热水有相互窜流的可能。
图2揭示另一种现有止逆元件的应用。该止逆元件4为具有一遮面4a与一延伸条4b且剖面概呈“T”型的塑料件。止逆元件4的延伸条4b穿过控制阀当中一进水座5的一穿孔5a,且延伸条4b上形成有一截面大于穿孔5a面积的鼓起部4c,鼓起部4c抵于进水座5底面,使得止逆元件4固结于进水座5。止逆元件4的遮面4a具有可挠性且贴附于进水座5内面5b,在出水侧S1的水压大于进水侧S2的水压时,该遮面4a遮蔽进水座5的多个进水孔5c,以阻断液体流动路径;而在出水侧S1的水压小于进水侧S2的水压时,进水侧S2的水将从各进水孔5c窜入并冲击遮面4a变形而续往出水侧S1方向窜流。
上述止逆元件4虽可达成控制水以单向流动,惟止逆元件4呈固定不动,仅在遮面4a受有来自进水侧S2的强大水流冲击时方会形变,在长时间的强大水流冲击下,易造成遮面4a与延伸条4b的连接部位产生裂缝,终有剥离致失阻断水流动路径功能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逆元件,具有稳定移动并确实阻断液体流动路径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止逆元件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可确实达成液体的单向流动控制目的。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止逆元件应用于一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中,该止逆元件以质地较硬但稍具弹性的塑料制作,其设置于内部具有一开口与一环形挡垣的座体中,且位于液体的流动路径上,前述挡垣具有一第一抵面及相对该第一抵面的一第二抵面。该止逆元件包含有一分流肋、一内环与一外环。其中,分流肋具有相对的两侧;内环设于分流肋的一侧,且具有一表面及一第一接触面,该第一接触面面对该挡垣的第一抵面;外环设于分流肋的另一侧,且具有一表面及一第二接触面,该第二接触面面对该挡垣的第二抵面,又,外环具有多个进流孔贯穿其表面与第二接触面。通过此,于内环的第一接触面贴抵挡垣的第一抵面时,该止逆元件阻断液体的流动路径;于外环的第二接触面贴抵挡垣的第二抵面时,该止逆元件的该些进流孔供液体通过并循流动路径前进。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补强环结合于该内环的表面,该补强环的外径相当于该座体的开口直径,具有强化内环对抗剪力破坏的效。
一种止逆元件,设置于内部具有一开口与一环形挡垣的座体中,且位于液体的流动路径上,前述挡垣具有一第一抵面及相对该第一抵面的一第二抵面;其中,该止逆元件包含有:
一分流肋,具有相对的两侧,且对应位于该座体的开口处;
一内环,设于该分流肋一侧,且具有一表面及相对该表面的一第一接触面,该第一接触面面对该挡垣的第一抵面;以及
一外环,设于该分流肋另一侧,且具有一表面及相对该表面的一第二接触面,该第二接触面面对该挡垣的第二抵面;另,外环具有多个进流孔贯穿其表面与第二接触面。
所述的止逆元件,其中,所述的止逆元件还有一补强环,该补强环结合于该内环的表面。
所述的止逆元件,其中,该补强环的外径相等于该座体的开口直径。
所述的止逆元件,其中,该分流肋由二支肋交错构成,相邻支肋之间形成一开放槽;该外环的该些进流孔各别对应一该开放槽,且与开放槽相连通。
所述的止逆元件,其中,该分流肋的该二支肋呈垂直交错设置。
所述的止逆元件,其中,该分流肋具有一中心点及三支肋,该三支肋一端连接于该中心点,且彼此间以等间距方式设置,相邻支肋之间则形成一开放槽;该外环的该些进流孔各别对应一该开放槽,且与开放槽相连通。
一种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安装于一管路中且区分成一出水侧与一进水侧,该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用以控制液体以单向流动,其包括有:
一中空座体,该座体内壁形成有一挡垣及一开口位于液体流动路径上,该挡垣具有一第一抵面及相对该第一抵面的一第二抵面;
一止逆元件,可移动地与该座体结合,该止逆元件具有相隔固定距离的一内环与一外环,该固定距离大于该挡垣厚度,该内环具有一第一接触面面对该挡垣的第一抵面;该外环具有一第二接触面面对该挡垣的第二抵面,且外环具有多个贯穿的进流孔。
所述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其中,该止逆元件包括有一分流肋,分流肋的两侧各别连接该内环与该外环。
所述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其中,该外环具有一相对该第二接触面的表面,该些进流孔贯穿该表面与第二接触面;该分流肋由二支肋交错构成,且相邻支肋之间形成一开放槽与对应的进流孔相连通。
所述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其中,还包括有一补强环;该内环具有一相对该第一接触面的表面,该表面供该补强环结合。
所述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其中,该补强环的外径等于该座体的开口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一种止逆元件,具有稳定移动并确实阻断液体流动路径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止逆元件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现有止逆元件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止逆元件应用于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半剖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与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止逆元件立体图;
图8为图3的剖面示意图,揭示止逆元件阻断出水侧与进水侧之间的连通路径;
图9类同图8,揭示止逆元件未阻断出水侧与进水侧之间的连通路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止逆元件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
10止逆元件
12分流肋    12a支肋        12b支肋
12c开放槽   13分流肋       13a中心点
13b支肋     13c开放槽      14内环
14a表面     14b第一接触面  16补强环
18外环      18a表面        18b第二接触面
18c进流孔   19外环         19a进流孔
20座体
22挡垣    22a第一抵面    22b第二抵面
24开口
S1出水侧
S2进水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
请配合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止逆元件10为一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100的构成之一,该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100安装于供液体流动的管路中(图未示)。在本实施例中,止逆元件10设置于一中空座体20中,且位于液体的流动路径上,如图8所示,该流动路径更以该止逆元件10所在位置区分成一出水侧S1与一进水侧S2。
请配合图5及图8,前述座体20具有一自内壁朝中心延伸形成环状的挡垣22,及由该环状挡垣22所围绕形成的圆形开口24,该开口24连通该出水侧S1与该进水侧S2;该挡垣22具有一第一抵面22a及相对该第一抵面22a的一第二抵面22b。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止逆元件10是以质地较硬但稍具弹性的塑料经一体成型制作有一分流肋12、一内环14、一补强环16与一外环18,请配合图6、图7所示,其中:
分流肋12由支肋12a与支肋12b以垂直夹角方式交错构成,亦即交错呈“十”字状。于每一相邻支肋之间则形成一开放槽12c。在止逆元件10完成组装后,该分流肋12对应位于该座体20的开口24处,另,分流肋12的两侧距离大于该挡垣22的厚度;
内环14为一外径大于该座体20开口24直径的圆盘体,且连接于分流肋12的一侧。内环14具有一表面14a及相对该表面14a的一第一接触面14b,在止逆元件10完成组装后,该第一接触面14b面对该挡垣22的第一抵面22a;
补强环16亦呈圆盘状,且一体成型于内环14的表面14a。该补强环16的外径以介于内环14外径与座体20开口24直径之间为佳,于本实施例中,补强环16的外径是以相当于该座体20开口24直径的方式制作;
外环18同样为外径大于座体20开口24直径的圆盘体,且连接于分流肋12的另一侧,并与内环14呈平行设置。该外环18具有一表面18a、相对该表面18a的一第二接触面18b,以及多个进流孔18c贯穿其表面18a与第二接触面18b,各进流孔18c并分别对应每一形成于相邻支肋之间的开放槽12c,且与开放槽12c相连通。在止逆元件10完成组装后,该外环18的第二接触面18b面对该挡垣22的第二抵面22b。
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止逆元件10结构说明,兹叙述其使用于后:
图8表示,在出水侧S1水压大于进水侧S2水压时,该内环14的第一接触面14b贴抵于该挡垣22的第一抵面22b,此时,止逆元件10阻断出水侧S1与进水侧S2之间的连通,亦即造成液体的流动路径被阻断。该情形表示不同管路的冷水或热水将不会窜流至相对管路中。
图9表示出水侧S1水压小于进水侧S2水压,此时,进水侧S2的水将推动止逆元件10位移,并造成该外环18的第二接触面18b贴抵该挡垣22的第二抵面22b,在此情况下,位于进水侧S2的水将持续从各进流孔18c循开放槽12c进入该出水侧S1以利使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止逆元件10因分流肋12的设置而可稳定地移动,确实改善现有止逆元件因移动不稳定造成阻断液体流动路径不确实的情形;其次,止逆元件10因以质地较硬但稍具弹性的塑料制作而成,不论在承受出水侧S1或进水侧S2较高水压作用,致内环14的第一接触面14b贴抵挡垣22的第一抵面22a,或外环18的第二接触面18b贴抵挡垣22的第二抵面22b时,皆能获得良好的密贴效果,尤其是在内环14的第一接触面14b贴抵挡垣22的第一抵面22a时,更可确保出水侧S1的水不会通过该开口24,以确实达成水的单向流动控制目的;再者,止逆元件10因其补强环16的设置而增加该处厚度,且因补强环16外径相当于座体20开口24直径,使得该内环14在出水侧S 1水压大于进水侧S2水压时,不至于受到剪力破坏而导致止逆元件10丧失阻断水流动路径的功能。
最后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止逆元件10是以“十”字形的分流肋12作为支撑并连接内环14与外环18,惟可达成前述目的,尚有如图10所示形状的分流肋13,亦即该分流肋13具有一中心点13a及一端共同连接于该中心点13a的三支肋13b,该三支肋13b彼此间是以等间距方式设置,且相邻支肋13b之间亦形成开放槽13c,开放槽13c并与外环19的进流孔19a各别对应且相连通。所述分流肋13同样具有稳定维持止逆元件移动的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止逆元件,设置于内部具有一开口与一环形挡垣的座体中,且位于液体的流动路径上,前述挡垣具有一第一抵面及相对该第一抵面的一第二抵面;其特征在于,该止逆元件包含有:
一分流肋,具有相对的两侧,且对应位于该座体的开口处;
一内环,设于该分流肋一侧,且具有一表面及相对该表面的一第一接触面,该第一接触面面对该挡垣的第一抵面;以及
一外环,设于该分流肋另一侧,且具有一表面及相对该表面的一第二接触面,该第二接触面面对该挡垣的第二抵面;另,外环具有多个进流孔贯穿其表面与第二接触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逆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逆元件还有一补强环,该补强环结合于该内环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逆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环的外径相等于该座体的开口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逆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分流肋由二支肋交错构成,相邻支肋之间形成一开放槽;该外环的该些进流孔各别对应一该开放槽,且与开放槽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逆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分流肋的该二支肋呈垂直交错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逆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分流肋具有一中心点及三支肋,该三支肋一端连接于该中心点,且彼此间以等间距方式设置,相邻支肋之间则形成一开放槽;该外环的该些进流孔各别对应一该开放槽,且与开放槽相连通。
7.一种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安装于一管路中且区分成一出水侧与一进水侧,该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用以控制液体以单向流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中空座体,该座体内壁形成有一挡垣及一开口位于液体流动路径上,该挡垣具有一第一抵面及相对该第一抵面的一第二抵面;
一止逆元件,可移动地与该座体结合,该止逆元件具有相隔固定距离的一内环与一外环,该固定距离大于该挡垣厚度,该内环具有一第一接触面面对该挡垣的第一抵面;该外环具有一第二接触面面对该挡垣的第二抵面,且外环具有多个贯穿的进流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止逆元件包括有一分流肋,分流肋的两侧各别连接该内环与该外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外环具有一相对该第二接触面的表面,该些进流孔贯穿该表面与第二接触面;该分流肋由二支肋交错构成,且相邻支肋之间形成一开放槽与对应的进流孔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补强环;该内环具有一相对该第一接触面的表面,该表面供该补强环结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环的外径等于该座体的开口直径。
CN2010202087670U 2010-05-24 2010-05-24 止逆元件及具有该止逆元件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3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087670U CN201723792U (zh) 2010-05-24 2010-05-24 止逆元件及具有该止逆元件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087670U CN201723792U (zh) 2010-05-24 2010-05-24 止逆元件及具有该止逆元件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23792U true CN201723792U (zh) 2011-01-26

Family

ID=43492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0876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3792U (zh) 2010-05-24 2010-05-24 止逆元件及具有该止逆元件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237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7215B (zh) 一种节水止逆阀
CN203421182U (zh) 多级降压调节阀
CN205064947U (zh) 排水控制阀结构
CN103821201A (zh) 带清洁功能的出水装置
CN201679975U (zh) 水龙头的旋转改良结构
CN201723792U (zh) 止逆元件及具有该止逆元件的流体单向流动控制阀
WO2008122710A8 (fr) Ensemble de vidange a ouverture vers le haut et a siege plat sans zones de retention pour reacteur chimique emaille
CN202162094U (zh) 花洒的止逆节水结构
CN201875208U (zh) 一种新型分水器龙头
CN204420194U (zh) 一种三档分水阀
CN203855462U (zh) 一种新型橡胶膜片曝气器
CN204213393U (zh) 一种厨房用侧联阀芯
CN204692635U (zh) 新型球阀球体密封结构
CN201180803Y (zh) 可换阀座旋塞阀
CN202251998U (zh) 带有加强板阀芯的笼式调节阀
CN202768925U (zh) 一种单流向浮动球金属硬密封球阀
CN204554162U (zh) 水龙头360度旋转连接结构
CN201326753Y (zh) 单座调节阀
CN206246745U (zh) 一种喷水织布机用单向阀
CN201934653U (zh) 密封圈
CN204573251U (zh) 一种球阀
CN104879545B (zh) 自闭节水阀
CN2327854Y (zh) 水龙头用陶瓷密封片
CN204344087U (zh) 大泵抽油作业系统
CN218913712U (zh) 一种密封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