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20242U - 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42U
CN201720242U CN2009202719786U CN200920271978U CN201720242U CN 201720242 U CN201720242 U CN 201720242U CN 2009202719786 U CN2009202719786 U CN 2009202719786U CN 200920271978 U CN200920271978 U CN 200920271978U CN 201720242 U CN201720242 U CN 201720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eve
sieve aperture
leading portion
conveyer belt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719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市承
曾孟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2719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20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20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2024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是利用多个自动化设备如将生活垃圾储料于进料及储料平台并再以破袋装置破袋、以前段分离装置进行前段处理、以第一分离装置进行第一处理步骤、以第二分离装置进行第二处理步骤,最后将经第一及第二处理步骤的筛分物另以一磁选装置进行磁选步骤、以一后段风选装置进行后段风选步骤,使生活垃圾中各种物质依其不同大小、重量、比重、磁吸的特性而自动分类回收,使生活垃圾中能被区分为杂物(可燃杂物)、有机物、重物、磁性金属、轻物(扁平物软胶袋)等类别,然后将按属性归类好的物质进行后续的资源回收、再生及其它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最终完成生活垃圾成分的分解、减量、减碳和二次资源利用的目的。

Description

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生活垃圾资源分类回收的技术手段,尤指一种利用多个自动化设备依序对生活垃圾进行多次筛选、风选、水中沉浮、磁吸等分类,使生活垃圾中各种物质依其不同大小、重量、比重的特性而自动分类回收的高效率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 
背景技术
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要排放垃圾,但是城市生活垃圾作为环境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一直局限在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在消费水平不高的时期,在自然净化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一般不会带来对环境的危害和影响。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化学工业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不仅排放量猛增,而且难以自然分解的成分增多,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和影响日益显现。 
随着环境问题逐渐被重视,节能、环保成为各国的发展主题,已经开始为垃圾处理提供产业发展的机会。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在如此巨大的垃圾存量压力下,有理由相信,垃圾处理产业会成为未来各国内的明星产业。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而如今,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再生资源成为资源循环回收的新起点,同时成为资源循环回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利用加工过程中,不但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同时大幅降低了垃圾排放量,正可谓“一举两得”。我国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各国政府也开始高度重视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加大了投入,可以预测垃圾处理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目前现有的综合处理技术、回收设备及技术,并无法将混杂的生活垃圾成分予以有效的进行前处理,关键在于生活垃圾中的结构太复杂,通常无法藉由机械化设备直接有效的分类;而单纯以人力方式进行分拣,然而于量大、恶臭的工作环境、分类出错率高等问题始终无法妥善解决,且垃圾中常混杂有毒性的物质存在,人工分类的方式就会非常容易使分拣人员受到病毒感染,故实非长久的处理方式。 
有鉴于垃圾处理时经常会面临到垃圾中夹庞大能够回收再利用的资源物质,而这些物质又有着不同大小、重量、比重的特性,再者其间还夹杂包裹物、泥沙、尘垢、污水...甚至可能带有毒物等问题,因此,发明人积十数年从事垃圾处理经验,便着手研发相关垃圾的分类、分离、洗净等技术,以使生活垃圾能自动化的进行资源提取,经十数年研发与实作,而发明出一种利用筛分、旋流、磁选、风力、隔栅、浮力(气浮)及其它辅助分选等装置和措施,因而在不易中创造了一种生活垃圾资源物质的提取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关于一种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的技术,该技术藉由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来实现,其包括一进料及储料平台,以供生活垃圾汇集储放;一破袋装置,用以将由包裹物包裹的垃圾,由包裹物中分离;一前段分离装置,具有多个前段筛孔,以对物质进行筛离;一前段输送水槽,供小于前段筛孔的物质落入,通过水流将小于前段筛孔的物质导入一旋流沉砂装置进行沉砂分离,再将水流导入一前段隔栅装置隔除收集漂浮物和浮游物,再经过一前段气浮装置收集水中悬浮有机物;一前段输送带,接续于前段分离装置以输送大于前段筛孔的物质;一第一分离装置,接续于前段输送带且具有多个第一筛孔,供大于前段筛孔的物质筛留 后送入,并以第一筛孔对物质进行筛离,该第一筛孔大于前述前段筛孔;一第一输送水槽,位于第一分离装置的下方,供小于第一筛孔的物质落入,通过水流将小于第一筛孔的物质导入一第一旋流箱,该第一旋流箱利用旋流和浮力进行轻、重物质的分离,使比重大于水的物质沉积到第一旋流箱底部,由一第一螺杆装置将沉积于第一旋流箱底部的物质送至一重物输送带,以一磁选装置横跨于重物输送带上方收集磁性金属并将其回收至一金属回收区,不具磁性的重物则导向一重物回收区,比重小于水的物质漂浮于第一旋流箱的水面以进行漂浮物和浮游物的收集;一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接续于第一分离装置以输送及风选大于第一筛孔的物质,使重量较轻的物质筛离至一轻物回收区;一第二分离装置,接续于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且具有多个第二筛孔,供前述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筛留后重量较重的物质送入,并以第二筛孔对物质进行筛离,该第二筛孔大于前述第一筛孔;一第二输送水槽,位于第二分离装置的下方,供小于第二筛孔的物质落入,通过水流将小于第二筛孔的物质导入一第二旋流箱,该第二旋流箱利用旋流和浮力进行轻重垃圾的分离,使比重大于水的物质沉积到第二旋流箱底部,由一第二螺杆装置将沉积于第二旋流箱底部的物质送至前述重物输送带,由横跨于重物输送带上方的磁选装置收集磁性金属并将其回收至前述金属回收区,不具磁性的重物则导向前述重物回收区,比重小于水的物质漂浮于第二旋流箱的水面以进行漂浮物和浮游物的有机物收集;以及一第二逆风输送带装置,接续于第二分离装置以输送及风选大于第二筛孔的物质,将重量较轻的物质筛离至前述轻物回收区、重量较重的物质送入一杂物回收区。 
所述的前段筛孔呈长形态样,第一筛孔及第二筛孔呈圆形态样。 
所述的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进一步包含一承接于第一旋流箱的第一隔栅装置,以水流将比重小于水的物质导入第一隔栅装置中以进行漂浮物和浮游物的收集。 
所述的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进一步包含一承接于第二旋流箱的网格带,以供比重小于水的物质导入并以网格对物质进行筛离;一设置在网格带下方的第三输送水槽,通过水流将漏到网格带下方第三输送水槽的物质导入一第二隔栅装置进行漂浮物和浮游物的收集;一后段风选装置,包含一第三逆风输送带装置与一第四逆风输送带装置,该第三逆风输送带装置供大于网格的物质筛留后送入,将重量较轻的物质筛离至轻物回收区,该第四逆风输送带装置供经该第三逆风输送带装置筛留后较重的物质送入,且将其中重量较轻的物质筛离至轻物回收区,并使剩余杂物送至杂物回收区。
所述的前段筛孔的预设口径为4~8mm、第一筛孔的预设口径为20~60mm、第二筛孔的预设口径为80~135mm。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有别于现阶段生活垃圾分离的思考模式,藉由筛选、风选、水中沉浮等分类手段,使生活垃圾中各种物质依其不同大小、重量、比重的特性而自动分类回收提出,以有效达成快速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目的,而具有高效率和高准确性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程序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详细程序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局部立体外观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前段分离装置前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前段分离装置侧视剖视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前段分离装置局部前视剖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分离装置前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分离装置侧视剖视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分离装置及后续衔接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旋流箱剖视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立体外观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除去风罩组件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隔栅装置前视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隔栅装置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实用新型内容所揭示的技术手段,列举适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及图2A、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方法包含储料与破袋步骤100及前段处理步骤200、前段筛离物分离步骤210、第一处理步骤300、第一筛离物分离步骤310、第一筛留物风选步骤320、第二处理步骤400、第二筛离物分离步骤410、第二筛留物风选步骤420、磁选步骤500以及后段风选步骤600,且于各步骤中配合旋流分离、磁选、风选等过程,使生活垃圾进行多次筛选、风选、水中沉浮、磁选等分类,使生活垃圾中各种物质依其不同大小、重量、比重、磁吸的特性而自动分类出有机物、金属物、重物、轻物,俾利回收作业的进行,且于前段处理步骤200时,垃圾中所夹带的污水及污染物能够初步被洗出,而经污水处理手段后将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请同时参阅图2A、图2B、图3A、图3B、图3C所示,首先,将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汇集于进料及储料平台10,且供生活垃圾运载的车辆、机具倾倒及推动、分组、铺平之用,再以一进料输送带11将垃圾送往一破袋装置12。破袋装置12具有遇硬可弯的锤刀(图中未示)能够自动破碎大块有机物,并使无机物破碎率降到最低,以利分离。生活垃圾送入破袋装置12进行破袋处理,使由包裹物包裹的垃圾由包裹物中分离,并以一破袋输送带13将垃圾送往一前段分离装置20; 
所述前段分离装置20接续于破袋输送带13,并于下方设置一前段输送水槽21。前段分离装置20具有一前段中空滚筒22,前段中空滚筒22内部一部份内周面设有若干成排配置的多数垃圾破袋尖状体23及防止垃圾运行阻塞的多数垃圾导引体23A,能够将垃圾托起到高位再落下使其更好的分散和掉落,以进一步对尚未破袋完全的包裹垃圾顺利破袋处理。 
前段中空滚筒22的筒身上还设有若干前段筛孔221,以通过前段筛孔221对物质进行筛离分类,前段筛孔221的预设口径为4~8mm,以6mm为佳,由于前段分离装置20 中的垃圾密度较大,实施时该前段筛孔221为长形态样,以降低可能发生堵塞的机率至最低限度。前段分离装置20对应中空滚筒22筒身上的前段筛孔221设有毛刷222,毛刷222具有硬性刷毛,用以将于筛离过程中堵住前段筛孔221的物质刷离前段筛孔221,进一步降低前段筛孔221堵塞的机率。 
垃圾中大于前段筛孔221的前段筛留物由一前段输送带24送入一第一分离装置30;小于前段筛孔221的前段筛离物落入前段分离装置20下方的前段输送水槽21内,并通过水流将小于前段筛孔221的物质导入一旋流沉砂装置25进行沉砂分离,再将水流导入一前段隔栅装置26隔除收集漂浮物和浮游物,再经过一前段气浮装置27收集水中悬浮有机物802。 
前段分离装置20外周设有多数个环状凸缘28,分别由多数成对辊轮29(或滑轮)予以滚动式支持,由马达291予以驱动,并使前段分离装置20具有前高后低微小倾斜角度(约1-5度)特征,俾垃圾于前段中空滚筒22滚动时,能够自动由前端往后端移送而被顺利破袋处理。 
请同时参阅图2A、图2B、图4A、图4B所示,第一分离装置30供前段筛留物送入,并于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水槽31。第一分离装置30具有一第一中空滚筒301,第一中空滚筒301的筒身上还设有若干第一筛孔302,以通过第一筛孔302对物质进行筛离,第一筛孔302的预设口径为20~60mm,以50mm为佳,实施时该第一筛孔302为圆形态样。 
大于第一筛孔302的第一筛留物送入一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32;小于第一筛孔302的第一筛离物落入第一分离装置30下方所设置的一第一输送水槽31内; 
有关第一中空滚筒301的构造与上述前段中空滚筒22的区别在前段中空滚筒22更设有垃圾破袋尖状体23及垃圾导引体23A,其余构造均相同,有关说明从略。请参阅图2A、图2B、图4A、图5所示,第一筛离物落入第一分离装置30下方所设置的第一输送水槽31后,通过水流将第一筛离物导入一第一旋流箱311,该第一旋流箱311利用旋流和浮力进行轻重垃圾的分离,使比重大于水的物质沉积到第一旋流箱311底部,由一第一螺杆装置312将沉积于第一旋流箱311底部的物质送至一重物输送带313,以一磁选装置50横跨 于重物输送带313上方收集磁性金属,并将其回收至一金属回收区803,不具磁性的重物则导向一重物回收区804。 
而比重小于水的物质漂浮于第一旋流箱311的水面,第一旋流箱311下游设有一第一隔栅装置315第一隔栅装置315,以水流将比重小于水的物质导入第一隔栅装置315第一隔栅装置315中以进行漂浮物和浮游物的有机物802收集。 
请参阅图2A及图6A、图6B所示,第一筛留物送入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32,将重量较轻的物质(例如:软胶袋、扁平包装袋等)筛离至一轻物回收区805,其主要是以利用与输送方向相反的逆风来风选轻物,而使较轻的物质可以被吹出回收,此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32包含一进料带321、一短输送带322、一位于短输送带322下方的下输送带323、一接续于短输送带322下游的出料带324,其中短输送带322与进料带321保持一间距供重量较重物质落于下输送带323输送至第二分离装置40,于进料带321下方设有一风机325朝向该间距吹风,使重量较轻如扁平物软胶袋般的物质因逆风而向上吹起落于短输送带322后,由出料带324导出,实施时于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32罩设一风罩组件326以为使逆风效果更为显著。 
请同时参阅图2A及图4A、图4B所示,经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32筛留后重量较重的物质送入第二分离装置40内,由于第二分离装置40与第一分离装置30的结构及运作原理均相同者,因此为简化图式及说明起见,仍藉由图4A、图4B所示进行括号内所标示构件说明。 
该第二分离装置40下方的第二输送水槽41,并具有一第二中空滚筒401。第二中空滚筒401的筒身上还设有若干第二筛孔402,以通过第二筛孔402对物质进行筛离,第二筛孔402的预设口径为80~135mm,以120mm为佳,惟实施时由于第二筛孔402的预设口径较大较不会有堵塞的问题,因此也可以采用圆孔的态样实施。大于第二筛孔402的第二筛留物送入一第二逆风输送带装置42,小于第二筛孔402的第二筛离物落入下方所设置的一第二输送水槽41内。 
请参阅图2A、图2B、图4C及图5所示,经第二分离装置40处理后,第二输送水槽41 供第二筛离物落入,并通过水流将第二筛离物导入一第二旋流箱411,由于第二旋流箱411与第一旋流箱311的结构及运作原理均相同者,因此仍藉由图5所示进行括号内所标示构件说明。 
该第二旋流箱利511用旋流和浮力进行轻重垃圾的分离,使比重大于水的物质沉积到第二旋流箱411底部,由一第二螺杆装置412将沉积于第二旋流箱411底部的物质送至前述重物输送带313,磁选装置50横跨于重物输送带313上方收集磁性金属,并将其回收至前述金属回收区803,不具磁性的重物则导向前述重物回收区804。 
而比重小于水的物质漂浮于第二旋流箱411的水面,第二旋流箱411下游承接设置一网格带413,以供比重小于水的物质导入并以网格对物质进行筛离;网格带413下方设有一第三输送水槽414,使通过水流将漏到网格带413下方第三输送水槽414的物质导入一第二隔栅装置415进行漂浮物和浮游物的有机物802收集。 
大于网格带413的网格的物质筛留后送入一后段风选装置60,后段风选装置60包含一第三逆风输送带装置61与一第四逆风输送带装置62。第三逆风输送带装置61,将重量较轻如扁平物软胶袋的物质筛离至轻物回收区805;第三逆风输送带装置61筛留后较重的物质送入一第四逆风输送带装置62,且将其中重量较轻如扁平物软胶袋的物质筛离至轻物回收区805,并使剩余杂物送至杂物回收区801,于实施时还能够进一步对这些进行筛捡,以将混杂于其中的有机物802进行回收。 
由图4C中能够看出第二分离装置40筛离的物质,是先落入下方的第二输送水槽41后流入第二旋流箱411内进行比重分离,而比重轻于水的浮游物质会由第二旋流箱411顶部流向网格带413,网格带413是采倾斜向上的传输手段,使网格带413上的物质向上运输至第三逆风输送带装置61,而第四逆风输送带装置62承接于第三逆风输送带装置61下方的重物落料位置,其相关的进料带611也是采倾斜向上的传输手段。 
而经第二分离装置40处理后,大于第二筛孔402的第二筛留物会被送入一第二逆风输送带装置42,由于第二逆风输送带装置42与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32的结构及运作原理均相同者,因此为简化图式及说明起见仍藉由图6A、图6B所示进行括号内所标示构件 说明。 
第二筛留物藉由第二逆风输送带装置42利用与输送方向相反的逆风以将重量较轻如扁平物软胶袋的物质筛离至一轻物回收区805,此实施例所示的第二逆风输送带装置42包含一进料带421、一短输送带422、一位于短输送带422下方的下输送带423、一接续于短输送带422下游的出料带424,其中短输送带422与进料带421保持一间距供重量较重物质落于下输送带423输送至杂物回收区801,于进料带421下方设有一风机425朝向该间距吹风,使重量较轻的物质因逆风而向上吹起落于短输送带422后,由出料带424导出,实施时于第二逆风输送带装置42罩设一风罩组件426以为使逆风效果更为显著。 
请参阅图7A、图7B所示,前述前段隔栅装置26、第一隔栅装置315、第二隔栅装置415等隔栅装置,其结构及运作原理均相同者,故以前段隔栅装置26代表说明,该前段隔栅装置26具有若干栅网261以及用以带动栅网261进行网滤动作的带动装置262,而用来隔除收集漂浮物和浮游物,而漂浮物和浮游物所包含者大多为有机物,因此能够用于进行有机物802的回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提供关于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方法及系统,其主要是利用多个自动化设备来依序对生活垃圾进行多次筛选、风选、水中沉浮、磁选等分类,使生活垃圾中各种物质依其不同大小、重量、比重、磁吸的特性而自动分类回收,例如使生活垃圾中能被区分为杂物(可燃杂物)、有机物(包括厨余、瓜果皮、浮游有机物、悬浮有机物等)、重物(包括砂、石、砖、玻璃、陶瓷等无机重杂物)、磁性金属物、轻物(扁平物软胶袋)等五大类,然后将按属性归类好的物质进行后续的资源回收、再生及其它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最终完成生活垃圾成分的分解、减量和二次利用的目的。前揭具体实施方式及图式仅为举例说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举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为的等效方法及装置,均应属含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畴内。 

Claims (5)

1.一种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一进料及储料平台(10),以供生活垃圾汇集储放;
一破袋装置(12),用以将由包裹物包裹的垃圾,由包裹物中分离;
一前段分离装置(20),具有多个前段筛孔(221),以对物质进行筛离;
一前段输送水槽(21),供小于前段筛孔(221)的物质落入,通过水流将小于前段筛孔(221)的物质导入一旋流沉砂装置(25)进行沉砂分离,再将水流导入一前段隔栅装置(26)隔除收集漂浮物和浮游物,再经过一前段气浮装置(27)收集水中悬浮有机物;
一前段输送带(24),接续于前段分离装置(20)以输送大于前段筛孔(221)的物质;
一第一分离装置(30),接续于前段输送带(24)且具有多个第一筛孔(302),供大于前段筛孔(221)的物质筛留后送入,并以第一筛孔(302)对物质进行筛离,该第一筛孔(302)大于前述前段筛孔(221);
一第一输送水槽(31),位于第一分离装置(30)的下方,供小于第一筛孔(302)的物质落入,通过水流将小于第一筛孔(302)的物质导入一第一旋流箱(311),该第一旋流箱(311)利用旋流和浮力进行轻、重物质的分离,使比重大于水的物质沉积到第一旋流箱(311)底部,由一第一螺杆装置(312)将沉积于第一旋流箱(311)底部的物质送至一重物输送带(313),以一磁选装置(50)横跨于重物输送带(313)上方收集磁性金属并将其回收至一金属回收区(803),不具磁性的重物则导向一重物回收区(804),比重小于水的物质漂浮于第一旋流箱(311)的水面以进行漂浮物和浮游物的收集;
一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32),接续于第一分离装置(30)以输送及风选大于第一筛孔(302)的物质,使重量较轻的物质筛离至一轻物回收区(805);
一第二分离装置(40),接续于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32)且具有多个第二筛孔(402),供前述第一逆风输送带装置(32)筛留后重量较重的物质送入,并以第二筛孔(402)对物质进行筛离,该第二筛孔(402)大于前述第一筛孔(302);
一第二输送水槽(41),位于第二分离装置(40)的下方,供小于第二筛孔(402)的物质落入,通过水流将小于第二筛孔(402)的物质导入一第二旋流箱(411),该第二旋流箱(411)利用旋流和浮力进行轻重垃圾的分离,使比重大于水的物质沉积到第二旋流箱(411)底部,由一第二螺杆装置(412)将沉积于第二旋流箱(411)底部的物质送至前述重物输送带(313),由横跨于重物输送带(313)上方的磁选装置(50)收集磁性金属并将其回收至前述金属回收区(803),不具磁性的重物则导向前述重物回收区(804),比重小于水的物质漂浮于第二旋流箱(411)的水面以进行漂浮物和浮游物的有机物收集;以及
一第二逆风输送带装置(42),接续于第二分离装置(40)以输送及风选大于第二筛孔(402)的物质,将重量较轻的物质筛离至前述轻物回收区(805)、重量较重的物质送入一杂物回收区(8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前段筛孔(221)呈长形态样,第一筛孔(302)及第二筛孔(402)呈圆形态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承接于第一旋流箱(311)的第一隔栅装置(315),以水流将比重小于水的物质导入第一隔栅装置(315)中以进行漂浮物和浮游物的收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承接于第二旋流箱(411)的网格带(413),以供比重小于水的物质导入并以网格对物质进行筛离;一设置在网格带(413)下方的第三输送水槽(414),通过水流将漏到网格带(413)下方第三输送水槽(414)的物质导入一第二隔栅装置(415)进行漂浮物和浮游物的收集;一后段风选装置(60),包含一第三逆风输送带装置(61)与一第四逆风输送带装置(62),该第三逆风输送带装置(61)供大于网格的物质筛留后送入,将重量较轻的物质筛离至轻物回收区(805),该第四逆风输送带装置(62)供经该第三逆风输送带装置(61)筛留后较重的物质送入,且将其中重量较轻的物质筛离至轻物回收区(805),并使剩余杂物送至杂物回收区(8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前段筛孔(221)的预设口径为4~8mm、第一筛孔(302)的预设口径为20~60mm、第二筛孔(402)的预设口径为80~135mm。
CN2009202719786U 2009-12-24 2009-12-24 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20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719786U CN201720242U (zh) 2009-12-24 2009-12-24 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719786U CN201720242U (zh) 2009-12-24 2009-12-24 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20242U true CN201720242U (zh) 2011-01-26

Family

ID=43488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71978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20242U (zh) 2009-12-24 2009-12-24 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2024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7207A (zh) * 2009-12-24 2011-06-29 黄市承 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03302074A (zh) * 2012-03-15 2013-09-18 北京晓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
CN103998139A (zh) * 2011-09-06 2014-08-20 安纳科股份有限公司 固体废物分离和处理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7207A (zh) * 2009-12-24 2011-06-29 黄市承 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02107207B (zh) * 2009-12-24 2013-07-24 黄市承 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03998139A (zh) * 2011-09-06 2014-08-20 安纳科股份有限公司 固体废物分离和处理方法
CN103302074A (zh) * 2012-03-15 2013-09-18 北京晓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
CN103302074B (zh) * 2012-03-15 2016-08-10 晓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6586B (zh) 模块组装式生活垃圾分选装置
CN101069871B (zh)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自动分选系统及其设备
CN107344186B (zh) 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方法及分选一体机
CN105983474B (zh) 固体垃圾自动分选机
CN102107207B (zh) 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02219316B (zh) 垃圾的水处理系统
CN1280019C (zh) 一种垃圾分选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垃圾分选系统
CN217491199U (zh)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分类破碎一体化处理系统
CN1301807C (zh) 生活垃圾分选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1244571Y (zh) 水力垃圾处理系统
CN210876269U (zh) 便于垃圾分类的绿化垃圾的分拣装置
CN210700276U (zh) 一种水面垃圾污染物回收利用的破碎机
CN201720242U (zh) 生活垃圾资源物质提取系统
CN102179289A (zh) 垃圾的水中分离装置
CN103316758A (zh) 垃圾分选水池
CN201632321U (zh) 生活垃圾分选设备
CN211464258U (zh) 一种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系统
CN202741220U (zh) 生活垃圾破袋粗选机
CN202079075U (zh) 垃圾的水处理系统
CN102500598B (zh) 一种生活垃圾高效分选提取可发酵有机物的方法和装置
CN211464257U (zh) 一种面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系统
CN214107415U (zh) 一种移动式建筑垃圾精分除杂一体机
CN110899308B (zh) 一种面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02667119U (zh) 生活垃圾回收精选机
CN203389743U (zh) 垃圾分选水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122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