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17911U - 便携式终端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17911U
CN201717911U CN2010202241546U CN201020224154U CN201717911U CN 201717911 U CN201717911 U CN 201717911U CN 2010202241546 U CN2010202241546 U CN 2010202241546U CN 201020224154 U CN201020224154 U CN 201020224154U CN 201717911 U CN201717911 U CN 201717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ortable terminal
cam
rotatable parts
termina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241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允喆
安成浩
刘重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17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1791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25Rotatable telephones, i.e. the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33Including a rotatable display body par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33Hand-held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 H04M1/0243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using the relative angle between 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一对壳体和用于可转动地连接一对壳体的铰链装置,其中铰链装置包括:铰链托架,固定在一对壳体中的第一壳体;转动部件,连接在一对壳体中的第二壳体,同时可转动地连接于铰链托架;凸轮表面,位于转动部件上,沿着铰链轴的周围形成,包括至少一对槽部;凸轮部件,以垂直于铰链轴的方向可进退运动地容纳在铰链托架;在转动部件转动时,凸轮部件滑动接触于凸轮表面,并且在凸轮部件与凸轮表面的槽部中的一个相吻合,从而使一对壳体相互叠置或处于以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时,保持静止状态。根据所述便携式终端,用户可方便地享受多媒体功能,而且在操作终端时,也能够方便地把显示装置的画面调节至用户的视线方向。

Description

便携式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终端,尤其涉及具有可转动地连接一对壳体的铰链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背景技术
通常,便携式终端是使得用户随身携带的同时利用其移动通信功能的设备。便携式终端根据其外形可以分为直板型(bar type)、旋转型(flip type)以及翻盖型(folder type)等。 
直板型终端在一个主体的壳体(housing)上安装有数据输入输出装置及发信部和收信部。由于作为数据输入装置的键盘(keypad)始终露于外部,因此可能会引起误操作,而且还需要确保发信部与收信部之间的距离,因此限制了产品的小型化。 
旋转型终端包括主体、旋转盖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主体与旋转盖的铰链模块(hinge module)。在所述主体设有数据输入输出装置及发信部和收信部。所述旋转盖可以覆盖作为数据输入装置的键盘而防止误操作,但由于需要确保发信部与收信部之间的距离,因此限制了产品的小型化。 
翻盖型终端包括主体、翻盖以及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主体与翻盖的铰链模块,并通过所述翻盖的转动进行开闭。在所述翻盖紧贴于主体的待机模式下,可以防止键盘的误操作,而在通话模式下,由于所述翻盖被打开,可以充分确保发信部与收信部之间的距离,因此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 
另外,随着对便携式终端进行多样化的设计,还出现了滑动型便携式终端。该种终端包括两个壳体,其中一个壳体相对于另一个壳体做滑动移动。 
利用了这些便携式终端的移动通信服务,最初仅限于语音通话或发送短信息等。而如今,游戏、大容量文件的传送、互联网连接等服务项目处于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视频文件的播放等多媒体功能也在逐渐加强。通过便携式终端所体现的多媒体功能包括音频文件播放、广播视听、视频文件播放等。当播放广播视听或视频文件的情况下,大体上横向布置显示装置时,能够提 供更宽的画面。另外,若能把显示装置相对于底板倾斜布置,则用户无需手握终端,也能够舒服地享受多媒体功能。 
对于翻盖型终端而言,当开启设有显示装置的翻盖时,翻盖能够相对于主体倾斜布置,因此可简便地将显示装置倾斜地布置于底板。但是,对于直板型终端或滑动型终端而言,由于只具有一个壳体,或即使由一对壳体构成,也由于各壳体在保持相互平行的状态下进行移动,因此难以将显示装置倾斜地布置于底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地利用多媒体功能的便携式终端。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地撰写信函或文件的便携式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终端,包括一对壳体和用于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一对壳体的铰链装置,其中所述铰链装置包括:铰链托架,固定在所述一对壳体中的第一壳体;转动部件,连接在所述一对壳体中的第二壳体,同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铰链托架,以铰链轴为中心转动;凸轮表面,位于所述转动部件上,沿着所述铰链轴的周围形成,并包括至少一对槽部;以及凸轮部件,以垂直于所述铰链轴的方向可进退运动地容纳在所述铰链托架;在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时,所述凸轮部件滑动接触于所述凸轮表面,并且在所述凸轮部件与所述凸轮表面的槽部中的某一个相吻合,从而使所述一对壳体相互叠置或处于以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时,保持静止状态。 
所述铰链托架具有向所述铰链轴的垂直方向延伸的凸轮孔,所述凸轮部件容纳在所述凸轮孔内。 
所述凸轮孔的一端与所述凸轮表面相面对。 
所述凸轮部件包括:柱塞球,在所述凸轮孔内进行进退移动,且一部分凸出于所述凸轮孔的一端;弹性部件,一端支撑在所述柱塞球,从而向一个方向加压所述柱塞球;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凸轮孔的一端,并支撑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其中,根据所述弹性部件的加压,所述柱塞球的一部分向所述凸轮孔的一端凸出而接触到所述凸轮表面。 
所述凸轮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柱塞球与所述弹性部件之间的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终端还包括:引导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相连,以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叠置或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倾斜布置;滑动部件,结合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引导部件可滑动移动地结合;其中,根据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一同在所述引导部件上进行滑动移动,以此来开闭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 
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被开放的状态下,通过转动所述转动部件,使得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倾斜布置。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键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的第一区域,根据所述第二壳体进行开闭;容置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转动部件,在叠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状态下,容纳在所述容置槽内。 
即使所述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所述第二区域始终被所述第二壳体遮蔽。 
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容置槽的底板面凹陷而形成的安装孔,所述铰链托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引导部件具有引导肋,该引导肋由所述引导部件的两侧端以包住所述滑动部件的两侧端的形式弯折而构成。 
所述第二壳体在一面设有沿滑动移动方向延伸的回避槽,所述引导肋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回避槽内。 
所述引导部件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引导肋的内侧面而位于所述引导肋与所述引导部件之间的润滑部件,所述润滑部件由合成树脂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终端还包括:第一转动孔,沿着所述铰链轴的方向贯通形成在所述铰链托架的一端部;第二转动孔,沿着所述铰链轴的方向贯通形成在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部;转动销,贯穿结合所述第一转动孔与所述第二转动孔;其中,所述转动部件被所述转动销支撑而以所述铰链轴为中心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终端还包括:第一引导孔,形成在所述铰链托架的一端部,在与所述第一转动孔相间隔的位置,以所述铰链轴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延伸;第二引导孔,形成在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部;引导销,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孔,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引导孔的内部;其中,根据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所述引导销沿着所述第一引导孔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终端还包括以相面对而形成在所述铰链托架上的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用于包住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部两侧面,并且在所述支撑部 件上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一引导孔。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便携式终端,相对于一个壳体能够倾斜地布置另一个壳体,因此当把一个壳体放置于底板上时,另一个壳体可倾斜地布置于底板。若将显示装置设置在倾斜地布置于底板的壳体,则用户可方便地享受多媒体功能。并且,用户在操作终端的过程中,也能够把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方向调节至用户的视线方向,因此在撰写信函或文件,以及连接互联网等时,用户也能够方便利用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便携式终端的第二壳体滑动移动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便携式终端的第二壳体转动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图3所示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的侧面图; 
图6为图4所示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的侧面图; 
图7为图2所示铰链装置的另外形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铰链装置的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铰链装置的转动部件转动状态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0:便携式终端      101:第一壳体 
102:第二壳体        103:铰链托架 
104:转动部件        105:凸轮部件 
201:引导部件        202:滑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若认为对相关的公知常识或构成的详细说明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宗旨,则省略相关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100的分解立体图,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图1所示的便携式终端100的第二壳体102滑动移动的状态和在滑动移动的状态下进行转动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在滑动型终端设置铰链装置,并相对于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进行转动的结构。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当利用该种铰链装置将平板形式或棒形式的支撑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到直板型终端时,直板型终端也可以倾斜地布置于底板。 
所述第一壳体101具有:在其一面中设置在第一区域的键盘111,以及形成在剩余区域即第二区域的一部分上的容置槽117和安装孔119。在此,所述第一区域为根据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而被开闭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与否无关地始终处于关闭状态的区域。所述键盘111可以设置为与一般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键盘相同的数字键排布,也可以设置为与个人电脑的键盘布局相同的标准键盘(qwerty)排布。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102沿着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宽度方向做滑动移动,在所述键盘111被开放的状态下,可将所述终端100横向放置而方便地进行操作。因此,所述键盘111优选地构成为标准键盘排布的按键形式。 
所述容置槽117在所述第一壳体101的一面凹陷一定深度而形成,以用于容纳后述的引导部件201。所述安装孔119用于提供所述铰链装置中后述的铰链托架103的安装空间。即,所述容置槽117的形状与所述引导部件201对应,所述安装孔119的形状与所述铰链托架103对应。此时,所述安装孔119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从所述容置槽117的底板面凹陷而形成。所述容置槽117和安装孔119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因此始终处于被所述第二壳体102遮蔽的状态。 
所述第二壳体102的一面设有显示装置121。当利用触摸屏制作所述显示装置121时,即使在所述第二壳体102遮蔽所述键盘111的状态下,用户也可以操作通过所述显示装置121表示出的菜单。另外,虽然没有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121的两侧可以设置用于语音通话的发信部和收信部。 
所述第二壳体102通过滑动部件202、所述引导部件201、转动部件104以及铰链托架103而结合到所述第一壳体101。此时,所述滑动部件202和引导部件201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而所述转动部件104和铰链托架104使得所述第二壳体10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01进行转动。 
进一步参照图2可知,所述铰链托架103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1,具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19,并具有相对于沿所述第一壳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铰链轴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凸轮孔139。并且,在所述铰链托架103 的一端部形成有向所述铰链轴A的方向贯通的第一转动孔135。此时,所述铰链托架103的一端部设有相互面对布置的支撑部件133,而所述第一转动孔135形成在各所述支撑部件133。所述凸轮孔139的一端位于各支撑部件133之间,另一端位于所述支撑托架103的另一端。构成所述凸轮孔139的部位形成为平板状,以用于提供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连接部件。 
所述转动部件104,其一端可转动地结合在所述支撑部件133之间。即,所述支撑部件133包住所述转动部件104的一端部两侧面而连接。虽然没有给出符号,但在所述转动部件104的一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转动孔135处于一条直线上的,具体而言对齐在所述铰链轴A上的第二转动孔。在所述第一、第二转动孔对齐的状态下,转动销131从一侧的所述支撑部件133贯穿所述转动部件104和另一侧的所述支撑部件133,以结合到所述第一、第二转动孔。所述转动销131的一端,其直径大于其他部分,因此能够被所述支撑部件133所支撑,而另一端通过结合如E-环(E-ring)137等连接部件来将所述转动销131结合到所述支撑部件133。由此,所述转动部件104以所述铰链轴A为中心可转动的状态连接到所述铰链托架103。 
在所述凸轮孔139可以设置凸轮部件105。所述凸轮部件105具有柱塞球(ball plunger)151、弹性部件153以及螺钉(screw)155等连接部件。所述弹性部件153的一端支撑在所述柱塞球151,另一端支撑在所述螺钉155。此时,所述螺钉155连接到所述铰链托架103,具体而言连接到所述凸轮孔139的另一端,从而防止所述弹性部件153等脱离所述凸轮孔139。所述柱塞球151接受所述弹性部件153的弹力,因此其一部分向所述凸轮孔139的一端凸出。 
在设置所述凸轮部件105时,依次将所述柱塞球151、弹性部件153插入到所述凸轮孔139的另一端,之后只需连接所述螺钉155即可,因此组装简便。 
参照图5及图6,在所述转动部件104的一端部上,以与所述铰链轴A相间隔的形式,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包括第一槽部(recess portion)141和第二槽部143的凸轮表面。当所述转动部件104结合到所述铰链托架103时,所述凸轮表面与所述凸轮孔139相面对。若所述转动部件104和所述凸轮部件105均设置到所述铰链托架103,则向所述凸轮孔139的一端凸出的所述柱塞球151的一部分与所述凸轮表面接触。进而,当所述转动部件104转动 时,所述柱塞球151会滑动接触于所述凸轮表面,有时还会旋转。为了防止由于这种旋转所引起的所述柱塞球151与弹性部件153之间的不必要的摩擦,在所述柱塞球151与弹性部件153之间可以设置垫圈159。 
另外,在所述转动部件104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柱塞球151接触到所述第一槽部141与第二槽部143之间的凸出部分时,柱塞球151会后退到所述凸轮孔139的内侧。即,所述柱塞球151在所述凸轮孔139的内侧做进退运动。 
图5示出了所述转动部件104完全被叠置到所述铰链托架103的状态。此时,所述柱塞球151与所述第二槽部143接触,从而所述转动部件104可以保持稳定的静止状态。此时,由于所述柱塞球151并非完全与所述第二槽部143吻合而位于倾斜面上,因此可以提供向使得所述第二壳体更加紧贴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作用的力。由此,所述第二壳体能够更稳定地保持与所述第一壳体平行的状态。 
图6示出了所述转动部件104转动后对于所述铰链托架103倾斜布置的状态。此时,所述柱塞球151与所述第一槽部141相吻合,因此所述转动部件104保持相对于所述铰链托架103倾斜的状态。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便携式终端100,在所述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相叠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壳体102只做滑动移动。这是因为所述铰链轴A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接的同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以所述第二壳体102的两侧端分别在所述铰链轴A的两侧受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干涉而不能转动。即,当所述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相互叠置时,以所述铰链轴A为基准所述第二壳体102的两侧均受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干涉而不能转动。为了所述第二壳体102能够转动,需要至少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某一侧不受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干涉。 
当所述第二壳体102在所述第一壳体101做滑动移动时,设有所述键盘111的区域会被开放,在所述第二壳体102做滑动移动的过程中,在所述键盘111之上移动的所述第二壳体102的一侧端可以位于所述铰链轴A上。当所述第二壳体102的一侧端位于所述铰链轴A上时,所述第二壳体102以所述铰链轴A为基准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键盘111完全被开放。进而,所述第二壳体102以位于所述铰链轴A上的一侧端为中心可以转动。 
当所述第二壳体10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01倾斜布置时,即使用户把 所述终端100放置于书桌等底板面上,所述显示装置121也会倾斜地布置于底板面,因此可以舒服地欣赏广播视听或视频。另外,用户利用所述终端100撰写信函或文件时,可以将所述显示装置121的画面显示方向调节为适合用户的视线。 
图7至图9示出了表示在图1等的铰链装置的另外形态。图7至图9示出的铰链装置与前述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铰链托架204和转动部件205上分别形成了引导孔243、253。在此,图7至图9虽然没有示出,但前述实施例的凸轮表面或凸轮部件也可以设置到本实施例的铰链装置上。 
在说明本实施例时,对于通过前述实施例能够容易理解的构成,没有赋予符号。 
所述铰链托架204包括在相互面对的一对支撑部件上分别所形成的第一转动孔241和第一引导孔243。若将所述铰链托架204设置到所述第一壳体101,则所述第一转动孔241位于所述铰链轴A上。所述第一引导孔243形成在与所述第一转动孔241相间隔的位置,并且为以所述铰链轴A为中心沿圆周方向以曲线形式延伸的长孔。 
所述转动部件205具有第二转动孔251和第二引导孔253。当所述转动部件205,以其两侧面被所述支撑部件包住的形式结合到所述铰链托架204时,所述第二转动孔251与所述第一转动孔241对齐在一条直线上,转动销261贯穿所述第一、第二转动孔241、251而结合,以此将所述转动部件205连接到所述铰链托架204。在所述第一、第二引导孔243、253上结合引导销263。所述引导销263固定在所述第二引导孔253,且其至少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引导孔243内。当所述转动部件205以所述铰链轴A为中心转动时,所述引导销263在所述第一引导孔243内盘旋所述铰链轴A的周围。此时,所述引导销263被所述第一引导孔243的两端中的某一侧内壁干涉时,所述转动部件205不能再转动而停止。即,所述转动部件205只可以在所述第一引导孔243所延伸的长度范围内转动。 
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利用所述引导销263和第一、第二引导孔243、253来可以限制所述转动部件205的转动范围,并且由于所述引导销263受所述第一引导孔243的引导,因此所述转动部件205的转动更加稳定。 
通常,所述引导部件201固定在滑动型终端的第一壳体,但在本实用新型中, 固定在所述转动部件104,从而随着所述转动部件104的转动,叠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1或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01倾斜布置。在与所述第一壳体101相叠置的状态下,所述引导部件201位于所述容置槽117内。 
所述滑动部件202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另一面,其两侧端被所述引导部件201所包住而做滑动移动。随着所述滑动部件202受所述引导部件201的引导做滑动移动,所述第二壳体102也会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01做滑动移动。所述引导部件201具有引导肋211,该引导肋211为引导部件201的两侧端以能够包住所述引导部件202的两侧端的形式弯折而形成。在所述引导肋211的内侧面可以分别设置润滑部件213。该润滑部件213用于缓解所述引导肋211与滑动部件202之间的摩擦,并防止滑动移动时所产生的噪音。该种润滑部件可以由耐磨性良好且具有润滑性的聚甲醛(POM:polyoxymethylene)或缩醛(acetal)等合成树脂制作。 
由于所述引导肋211包住所述滑动部件202,因此其一部分也可以直接接触到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另一面。为了防止所述引导肋211直接接触到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另一面而发生摩擦,在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另一面可以形成回避槽129。所述回避槽129沿着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滑动移动方向延伸而形成,并用于容纳所述引导肋211的一部分。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在所述引导部件201与滑动部件202之间可以设置另外的弹性部件,从而提供使得所述滑动部件202滑动移动的驱动力。用于提供使得所述滑动部件202移动的驱动力的弹性部件,可以采用扭簧(torsion spring),该扭簧具有线圈和从线圈的两端分别向远离的方向延伸的自由端。该种扭簧,在所述滑动部件202做滑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自由端会相互接近或远离,而所述线圈可以向所述自由端相互远离的方向提供弹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该种扭簧的工作过程。另外,还可以用如“之”字形的异形弹簧(wire spring)等各种形式的弹性部件来代替所述的扭簧。 
由此,所述第二壳体102结合到所述第一壳体101而可以沿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宽度方向做滑动移动,并且在所述键盘111被开放的状态下,以所述铰链轴A为中心转动而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01倾斜布置。 
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中,对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6)

1.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一对壳体和用于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一对壳体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包括:
铰链托架,固定在所述一对壳体中的第一壳体;
转动部件,连接在所述一对壳体中的第二壳体,同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铰链托架,以铰链轴为中心转动;
凸轮表面,位于所述转动部件上,沿着所述铰链轴的周围形成,并包括至少一对槽部;以及
凸轮部件,以垂直于所述铰链轴的方向可进退运动地容纳在所述铰链托架;
在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时,所述凸轮部件滑动接触于所述凸轮表面,并且在所述凸轮部件与所述凸轮表面的槽部中的某一个相吻合,从而使所述一对壳体相互叠置或处于以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时,保持静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托架具有向所述铰链轴的垂直方向延伸的凸轮孔,所述凸轮部件容纳在所述凸轮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孔的一端与所述凸轮表面相面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部件包括:柱塞球,在所述凸轮孔内进行进退移动,且一部分凸出于所述凸轮孔的一端;弹性部件,一端支撑在所述柱塞球,从而向一个方向加压所述柱塞球;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凸轮孔的一端,并支撑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
其中,根据所述弹性部件的加压,所述柱塞球的一部分向所述凸轮孔的一端凸出而接触到所述凸轮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柱塞球与所述弹性部件之间的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相连,以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叠置或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倾斜布置;滑动部件,结合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引导部件可滑动移动地结合;
其中,根据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一同在所述引导部件上进行滑动移动,以此来开闭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被开放的状态下,通过转动所述转动部件,使得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倾斜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键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的第一区域,根据所述第二壳体进行开闭;容置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的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转动部件,在叠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状态下,容纳在所述容置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即使所述第二壳体做滑动移动,所述第二区域始终被所述第二壳体遮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容置槽的底板面凹陷而形成的安装孔,所述铰链托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具有引导肋,该引导肋由所述引导部件的两侧端以包住所述滑动部件的两侧端的形式弯折而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在一面设有沿滑动移动方向延伸的回避槽,所述引导肋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回避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引导肋的内侧面而位于所述引导肋与所述引导部件之间的润滑部件,所述润滑部件由合成树脂材料制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动孔,沿着所述铰链轴的方向贯通形成在所述铰链托架的一端部;第二转动孔,沿着所述铰链轴的方向贯通形成在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部;转动销,贯穿结合所述第一转动孔与所述第二转动孔;
其中,所述转动部件被所述转动销支撑而以所述铰链轴为中心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引导孔,形成在所述铰链托架的一端部,在与所述第一转动孔相间隔的位置,以所述铰链轴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延伸;第二引导孔,形成在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部;引导销,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孔,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引导孔的内部;
其中,根据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所述引导销沿着所述第一引导孔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相面对而形成在所述铰链托架上的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用于包住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部两侧面,并且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一引导孔。
CN2010202241546U 2010-01-26 2010-06-08 便携式终端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179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00007162 2010-01-26
KR10-2010-0007162 2010-01-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17911U true CN201717911U (zh) 2011-01-19

Family

ID=43463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24154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17911U (zh) 2010-01-26 2010-06-08 便携式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2) KR20110088351A (zh)
CN (1) CN20171791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95427B1 (ko) * 2011-09-07 2018-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슬라이딩-틸트 기능을 갖는 전자 기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65719B2 (en) * 2008-03-04 2012-09-11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Link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68719B1 (ko) 2017-08-17
KR20110088351A (ko) 2011-08-03
KR20110088366A (ko) 201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3391B2 (en) Portable terminal
EP1988691B1 (en) Sliding-type portable terminal
US8738102B2 (en) Sliding type portable terminal
KR101139866B1 (ko) 폴딩 방식 휴대 단말기의 힌지 장치
EP1883207B1 (en) Swing hinge apparatus of portable terminal
EP2146488B1 (en) Biaxial hinge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JP2005210649A (ja) 携帯端末のスライド機構
CN101360402A (zh) 滑动和旋转组合的机构及应用此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631441A (zh) 便携式终端
US7953464B2 (en) Sliding-type portable terminal
CN101997943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KR101750117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거치 장치
CN201781704U (zh) 具有两个铰链轴的便携式终端
CN201717911U (zh) 便携式终端
KR101833544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및 그의 슬라이딩/회전 힌지 장치
KR100619270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슬라이딩-스윙 모듈
KR101756141B1 (ko) 슬림 틸팅 힌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KR101732736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거치 장치
KR20120008280U (ko) 휴대폰 폴더의 개폐장치
JP5135241B2 (ja) スライド回転ヒンジ
CN201789535U (zh) 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支撑装置
KR101153374B1 (ko) 바아 타입 휴대 단말기의 디스플레이 틸트 힌지 장치
KR101020934B1 (ko) 개인휴대단말기
KR101264732B1 (ko) 다중 개폐 가능한 개인휴대단말기
KR100697648B1 (ko) 개인휴대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