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15447U - Led背光源的带有阵列式的反光物体的直下式导光板 - Google Patents

Led背光源的带有阵列式的反光物体的直下式导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15447U
CN201715447U CN2009202704865U CN200920270486U CN201715447U CN 201715447 U CN201715447 U CN 201715447U CN 2009202704865 U CN2009202704865 U CN 2009202704865U CN 200920270486 U CN200920270486 U CN 200920270486U CN 201715447 U CN201715447 U CN 201715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reflective object
type light
direc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704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 Pi
Original Assignee
Jin P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 Pi filed Critical Jin Pi
Priority to CN2009202704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15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15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154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带有阵列式的反光物体的直下式导光板的基本特征如下,反光物体阵列由多个反光物体与反光墙按预定方式连接组成,反光物体阵列设置在导光板中,在导光板的底部上形成网点。其中,反光物体阵列把导光板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导光板单元,每个导光板单元以反光墙界定,导光板单元的顶点是反光物体。采用直下式发光元件的方式设置LED封装并使其与每一个反光物体相对应,LED封装所发的光的主要成分通过底部进入导光板,射到反光物体上,反光物体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其在导光板中沿与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每个导光板单元的反光墙把光的主要成分反射回本导光板单元,直至光从导光板的顶部射出。

Description

LED背光源的带有阵列式的反光物体的直下式导光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兼备LED背光源的侧光式发光元件的导光板和直下式发光元件的扩散板双方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LED背光源的带有阵列式的反光物体的直下式导光板,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ED已经广泛用于液晶显示的背光源装置,LED背光源的商业化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LED背光源的侧光式(edge backlight)发光元件,一是LED背光源的直下式(direct backlight)发光元件。LED背光源的侧光式发光元件的主要缺点是不能进行光局域控制(local dimming)、较难适用于任意尺寸的背光源和散热较差。直下式发光元件的主要缺点是不易薄型化和采用较多的LED封装。 
因此,需要一种既没有LED背光源的侧光式发光元件和直下式发光元件两者的主要缺点,又保持侧光式发光元件和直下式发光元件两者的主要优点(即,薄型化、采用较少的LED封装、光局域控制、散热好、适用于任意尺寸的背光源)的LED背光源的发光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LED背光源的侧光式发光元件的主要缺点是不能进行光局域控制、较难适用于任意尺寸的背光源和散热较差;直下式发光元件的主要缺点是不易薄型化和采用较多的LED封装。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带有阵列式的反光物体的直下式导光板提供一种既没有LED背光源的侧光式发光元件和直下式发光元件两者的主要缺点,又保持侧光式发光元件和直下式发光元件两者的主要优点(即,薄型化、采用较少的LED封装、光局域控制、散热好、适用于任意尺寸的背光源)的LED背光源的发光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带有阵列式的反光物体的直下式导光板(以下简称直下式导光板),包括,,底面有网点的导光板,发光物体阵列,发光物体阵列设置在所述的导光板的内部;其中,导光板包括至少一个导光板单元;反光物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反光物体单元;导光板单元中设置一个反光物体单元;反光物体单元包括反光物体与反光墙,反光物体位于反光物体单元的顶点,反光墙按预定方式把反光物体连接;导光板单元由反光物体单元界定。 
LED背光源的带有阵列式的反光物体的直下式导光板(以下简称直下式导光板),基本特征如下,反光墙把多个反光物体按预定方式连接组成反光物体阵列。在制造直下式导光板的过程中,把反光物体阵列设置在直下式导光板中,在直下式导光板的底部上形成网点(dot pattern)。其中,反光物体阵列把直下式导光板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导光板单元,每个导光板单元以反光墙界定,其顶点是反光物体。LED封装按照直下式发光元件的方式设置在直下式导光板的底部,并使其与反光物体一一对应。LED封装所发的光通过底部进入导光板,射到反光物体上,反光物体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光在直下式导光板中沿与其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每个导光板单元的反光墙把光的主要成分反射回本导光板单元,直至光从直下式导光板的顶部射出。每个导光板单元中的亮度均匀性主要取决于位于单元顶点的反光物体下面的LED封装的均匀性和网点设计,除了直下式导光板边缘的导光板单元之外,其它导光板单元都是相同的,因此,控制整个直下式导光板的亮度均匀性转变成主要是控制每个导光板单元中的亮度均匀性。 
一方面,网点把射到其上的光向直下式导光板的顶部(出光表面)反射,具有导光板的功能,另一方面,LED封装是按照直下式发光元件的方式设置在直 下式导光板的底部与每一个反光物体一一对应而形成平面排列,因此,称其为直下式导光板。 
优选的实施例:设定反光物体的侧面的形状,使其改变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光的主要成分在直下式导光板中沿与直下式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同时,光的主要成分并不直接照射到其它反光物体上。 
优选的实施例:在反光墙上设定遮挡凸起,使得光的主要成分并不直接照射到与它相邻的反光物体上。遮挡凸起的表面有结构(图中未展示),使得照射在其上的光漫反射。 
优选的实施例:在导光板单元中央设定遮挡物,使得光的主要成分不直接照射到与它不相邻的反光物体上。遮挡物的表面有结构(图中未展示),使得照射在其上的光漫反射。 
优选的实施例:通过对导光板掺杂光散射粒子,可以使得直下式导光板同时具有扩散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导光板,其中, 
(一)反光物体阵列包括反光物体和反光墙。反光物体和反光墙的材料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该组材料包括:(a)高反射率的金属,包括,铝,银,等; 
(b)与导光板相同的材料;(c)热涨系数等于或小于导光板材料的热涨系数,并且,熔点等于或高于导光板材料的熔点的材料。采用(b)和(c)材料制造出反光物体阵列的成品后,在其表面镀高反射率的金属。 
(二)反光墙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a)反光墙的不与反光物体触的部分的截面是矩形(图1e);(b)反光墙的不与反光物体触的部分的截面是倒三角形(图1g);(c)反光墙的主表面是波纹形状(图1f),使光漫反射;(d)上述形状的组合。 
(三)反光物体的底面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a)圆形(图1e)和椭圆形;(b)多边形(图1k、1m、1n、1p)。 
(四)反光物体的截面的侧面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 
(a)直线(图1k);(b)曲线(图1h);(c)折线(图1j)。反光物体的截面的侧面的形状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反光物体的侧面能把从直下式导光板的底部进入而射向反光物体的光的主要成分在直下式导光板的内部导向直下式导光板的侧面即可,即,反光物体的侧面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其在直下式导光板中沿与直下式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 
(五)反光物体在直下式导光板中的分布是从一组分布中选出,该组分布包括,但不限于:周期性的正多边形的顶点(包括,周期性的正三角形的顶点(图1b)、周期性的正方形的顶点(图1a)和周期性的正六边形(图1c)的顶点)、非周期性分布(例如,在小尺寸背光源中的应用)。 
(六)反光物体的底面的最小线度大于等于LED封装的出光表面的最大线度。 
(七)反光物体和反光墙在直下式导光板中的设置是从一组设置中选出,该组设置包括:(1)反光物体和反光墙的顶部与直下式导光板的顶部基本相平(图2a);(2)反光物体和反光墙的顶部低于直下式导光板的顶部,在反光物体和反光墙的顶部的上方是直下式导光板的一部分(图2b)。 
(八)反光墙的主表面设置遮挡凸起,使得从一个反光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的主要成分并不直接照射到与它相邻的其它反光物体上。 
(九)导光板单元中设置遮挡物。 
(十)直下式导光板的设置是从一组设置中选出,该组设置包括::(1)透明的直下式导光板;(2)直下式导光板的内部掺杂光散射粒子(light scattering particle);(3)直下式导光板的顶部涂覆一层光散射粒子(diffusionparticle);(4)直下式导光板的内部掺杂光散射粒子并且顶部涂覆一层光散射粒子。 
直下式导光板的不同设置决定了直下式导光板有两种类型,直下式导光板采用(十)(1)的设置时,不具有扩散功能。直下式导光板采用(十)(2)、(十)(3)、和(十)(4)的设置时,具有扩散功能(或称之为:扩散式-直下式导光板,scattering-type light-guide plate)。 
以下,统称为直下式导光板,除非特殊注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能达到的各项效果如下: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导光板的发光元件,保持LED背光源的侧光式发光元件的优点,即,薄型化和采用较少的LED封装。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导光板的发光元件,保持LED背光源的直下式发光元件的优点:光局域控制、散热好,并且适用于大尺寸的背光源,即使对于大尺寸背光源,也能提供充分的亮度和优异的亮度均匀性。 
(3)采用本实用新型直下式导光板的发光元件,可以使用亮度较低的LED芯片。 
(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导光板的发光元件,把控制整个面板的亮度均匀性转变成主要是控制每个导光板单元中的亮度均匀性。 
(5)因为导光板的底部有LED封装支持,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导光板不易弯曲。 
(6)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导光板,易于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和它的特征及效益将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更好的展示。 
附图说明
图1a-1p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导光板和反光物体阵列的几个实施例。 
图2a-2b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导光板的两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会在下面被描述,但下列各项描述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是局限本实用新型于下列各项实施例的描述。 
注意:下列各项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导光板的所有实施例: 
(1)各个图中各部分的比例不代表实施例的各部分的真实比例。 
(2)采用单个或多个直下式导光板组成的发光元件构成液晶显示器的LED背光源。 
(3)反光物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反光物体单元。对于有多个反光物体单元的反光物体阵列,反光物体单元重复排列组成较大的反光物体阵列。反光物体单元包括反光物体与反光墙,反光物体位于反光物体单元的顶点,反光墙按预定方式把反光物体连接,除了反光物体单元的顶点之外,反光物体单元的其它部分不包括反光物体。 
(4)在制造导光板的过程中,把反光物体阵列设置在导光板中,成为直下式导光板。在直下式导光板的底部上形成网点(dot pattern)。反光物体阵列中的反光物体的形状为倒锥体。把直下式导光板中包含一个反光物体单元的部分称为一个导光板单元,因此,直下式导光板被分割成单个或多个导光板单元,每个导光板单元以反光物体单元界定,即,导光板单元的边界由反光墙界定,导光板单元的顶点由反光物体界定。 
(5)反光物体和反光墙的材料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该组材料包括:(a)高反射率的金属,包括、铝、银等;(b)与导光板相同的材料;(c)热涨系数等于或小于导光板材料的热涨系数,并且,熔点等于或高于导光板材料的熔点的材料。采用(b)和(c)材料制造出反光物体和反光墙的成品后,在其表面镀高反射率的金属。 
(6)采用直下式发光元件的方式设置LED封装并使其与反光物体一一对应,LED封装所发的光通过底部进入直下式导光板,射到反光物体上,反光物体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其在直下式导光板中沿与直下式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每个导光板单元的反光墙把光的主要成分反射回本导光板单元。除了直下式导光板边缘的导光板单元之外,其它导光板单元都是相同的,每个导光板单元中的亮度均匀性主要取决于位于单元顶点的反光物体下面的LED封装的亮度的均匀性和网点设计,因此,控制整个直下式导光板的亮度均匀性转变成主要是控制每个导光板单元中的亮度均匀性。 
(7)在导光板单元中设置遮挡物,使得从一个反光物体反射出来的LED封装的光的主要成分不直接照射到与它不相邻的反光物体上。遮挡物的表面有结构(图中未展示),使得照射在其上的光漫反射。 
(8)在反光墙的主表面上设置遮挡凸起,使得从一个反光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的主要成分并不直接照射到与它相邻的反光物体上。遮挡凸起的表面有结构(图中未展示),使得照射在其上的光漫反射。 
(9)反光墙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a)反光墙的截面为矩形;(b)反光墙的截面为倒三角形;(c)反光墙的表面为波纹形状,使得从反光物体照射到反光墙的光的主要成分并不直接反射回该反光物体,同时,使得从反光物体照射到反光墙的光的主要成分并不直接反射到另一反光物体;(d)上述形状的组合。 
(10)反光物体的底面的最小线度(例如,对于圆形底面,其最小线度为其直径;对于长方形底面,其最小线度为其短边的边长。)大于等于LED封 装的出光表面的最大线度(例如,对于圆形出光表面,其最大线度为其直径;对于长方形出光表面,其最大线度为其对角线)。 
(11)反光物体的形状为倒锥体。反光物体的底面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a)圆形或椭圆形;(b)多边形,包括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 
(12)反光物体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直下式导光板的厚度。 
(13)反光物体的截面的侧面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a)直线;(b)曲线;(c)折线。反光物体的侧面需能把从直下式导光板的底部进入而射向顶部的光的主要成分在直下式导光板的内部转变成射向直下式导光板的侧面的光,即,使得入射光的主要成分进入直下式导光板之后,反光物体的侧面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其在导光板中沿与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同时,反光物体的截面的侧面的形状使得一个反光物体反射的LED封装的光的主要成分不能直接照射到另一个反光物体。 
(14)反光物体阵列在直下式导光板中的设置是从一组设置中选出,该组设置包括:(1)反光物体阵列的顶部与直下式导光板的顶部基本相平;(2)反光物体阵列的顶部低于直下式导光板的顶部,在反光物体阵列的顶部的上方是直下式导光板的一部分,避免在反光物体的上方形成暗区。 
(15)直下式导光板中的反光物体的分布是从一组分布中选出,该组分布包括,但不限于,周期性排列的多边形的顶点(包括周期性排列的正六边形的顶点、周期性排列的正方形的顶点、周期性排列的正三角形的顶点)、非周期性分布(未在图中展示)(例如,在小尺寸背光源中的应用)。 
(16)直下式导光板的设置是从一组设置中选出,该组设置包括::(1)透明的直下式导光板;(2)直下式导光板的内部掺杂光散射粒子;(3)直下式导光板的顶部涂覆一层光散射粒子;(4)直下式导光板的内部掺杂光散射粒子并且顶部涂覆一层光散射粒子。 
(17)直下式导光板的不同设置决定了直下式导光板有两种类型,当直下式导光板采用(16)(1)的设置时,不具有扩散功能。当直下式导光板采用(16)(2)、(16)(3)、和(16)(4)的设置时,具有扩散功能(也可称之为:扩散式-直下式导光板,以示区别)。光在扩散式-直下式导光板的内部传播时,同时受到散射和反射双重作用,而从直下式导光板的顶部射出。 
(18)适当的设置直下式导光板(扩散式-直下式导光板)的光散射比(optical diffusion ratio)、光透射率(total optical transmission)、反光物体的特征及分布以及网点的形状和密度,以达到出射光的亮度均匀性。例如,光散射比可以选在5%至90%之间,光透射率可以选在40%至95%之间。例如,对于PMMA材料,当掺杂光散射粒子,使得光散射比约为45%时,其光透射率约为80%。 
(19)适当的设置直下式导光板(非扩散式-直下式导光板)的反光物体的特征及分布以及网点的形状和密度,以达到出射光的亮度均匀性。 
(20)直下式导光板的材料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该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脂(PC)、聚苯乙烯(PS)、MS(styrenemethacrylate)、MMA(methacrylacidmethyl)、环烯聚合物(COP)、环烯共聚物COC等。 
(21)配合采用的LED封装,选择直下式导光板的反光物体的高度和底面的尺寸,使得反光物体的侧面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其在直下 式导光板中沿与直下式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使得直下式导光板的出光均匀。 
(22)固定在电路板上的LED封装的出光表面可以接触到直下式导光板的底部,因此,采用直下式导光板和LED封装组成的LED背光源的发光元件的厚度为直下式导光板的厚度加LED封装的厚度,无需在直下式导光板和LED封装之间保留很大的空间,实现了薄型化,并且可以实行光局域控制。 
(23)直下式导光板的厚度取决于LED封装的出光表面的线度。 
(24)在与反光物体相对应的位置上,即,在与LED封装的相对应的位置上,对直下式导光板的底面进行粗化处理,减少入射光的反射。 
(25)制造反光物体、反光墙和遮挡凸起的工艺的一个实施例,将反光物体、反光墙和遮挡凸起一次注塑成型,然后,镀上高反射率的金属,金属包括,银、铝,等。 
图1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导光板和反光物体的几个实施例。直下式导光板的底面具有网点,但为了简化画图,在图1和图2中的直下式导光板的几个实施例中,均没有画网点。每一个反光物体有一个LED封装与之相配合,作为光源。 
图1a至图1c分别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导光板的三个实施例的顶视图。在直下式导光板101的内部设置反光物体102和反光墙103.反光物体102的形状为倒锥体。反光墙103把反光物体102连接成反光物体阵列,每个导光板单元包含一个反光物体单元,因此,直下式导光板被分割成数个导光板单元110,每个导光板单元110以一个反光物体单元界定,导光板单元的顶点是反光物体102,导光板单元的边以反光墙103界定,导光板单元110的内部不包括反光物体。 
图1a展示直下式导光板101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直下式导光板101包括多个周期性排列的正方形的导光板单元110。形状为正方形的导光板单元110b的四个反光物体102w、102x、102y、102z分别分布在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反光墙103分别把反光物体102w、102x、102y、102z连接,构成导光板单元110b。导光板单元110b和导光板单元110a共享反光物体102w、反光物体102y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反光墙,导光板单元110b和导光板单元110c共享反光物体102z、反光物体102y以及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反光墙,依次类推。反光物体102是底面为正方形的锥体,底面正方形的每一个边对应的锥体的侧面向一个不同的导光板单元内反射光的主要成分,因此,每一个导光板单元的亮度来自四个LED封装,每个LED封装贡献它的亮度的四分之一给一个导光板单元。 
在导光板单元110中设置遮挡物130,使得从一个反光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的主要成分不直接照射到与它相对的反光物体上,例如,反光物体102w反射的光的主要成分不能直接照射到与它相对的反光物体102z上,反光物体102x反射的光的主要成分不能直接照射到与它相对的反光物体102y上。每个导光板单元110中都可以设置遮挡物130(为简化画图,只在一个导光板单元110b中画出遮挡物130)。 
反光墙103上设置遮挡凸起120,使得从一个反光物体反射出来的LED封装的光的主要成分并不直接照射到与它相邻的其他反光物体上。 
注意,不论导光板单元110是什么形状,都可以在其中设置遮挡物130。为了简化,下面不再讨论遮挡物130。反光墙103上都可以设置遮挡凸起120,为了简化,下面不再讨论遮挡凸起120。 
图1b展示直下式导光板101中的一个形状为正三角形的导光板单元110的实施例的顶视图。反光物体102分布在周期性排列的正三角形的顶点,由反光墙 103把它们连接。反光物体102是底面为正六边形的锥体,底面正六边形的每一个边对应的锥体的侧面向一个不同的导光板单元内反射光的主要成分,因此,每一个导光板单元的亮度来自二分之一个LED封装。直下式导光板101包括多个形状为正三角形的导光板单元110。 
图1c展示直下式导光板101中的一个形状为正六边形的导光板单元110的实施例的顶视图。反光物体102分布在周期性排列的正六边形的顶点,由反光墙103把它们连接。反光物体102是底面为正三角形的锥体,底面正三角形的每一个边对应的锥体的侧面向一个不同的导光板单元内反射光的主要成分,,因此,每一个导光板单元的亮度来自两个LED封装。直下式导光板101包括多个形状为正六边形的导光板单元110。 
注意,图1a至图1c中的任意一个导光板单元中的反光物体的底面的形状可以从一组形状中选出,包括,但不限于,圆形和多边形。反光物体的底面的形状与导光板单元的形状无关。 
图1d展示一个形状为正方形的反光物体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反光物体阵列由反光物体单元140重复排列构成。四个反光物体102w、102x、102z、102y分别分布在一个正方形的反光物体单元140的顶点,由反光墙103w、103x、103z、103y分别把反光物体102w、102x、102z、102y连接形成反光物体单元140。反光物体102的底面是圆形。 
图1e展示反光物体102、反光墙103和遮挡凸起12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遮挡凸起120设置在反光墙103的主表面103a上,主表面103a是平面。反光墙103从4个方向与倒圆锥型的反光物体102相连接。每个反光墙的另一端与其它反光物体相连接。反光墙103的不与反光物体接触的部分的截面103b的形状是矩形。 
图1f展示反光物体102和反光墙103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反光墙103把两个反光物体102相连接。反光墙103的主表面103a为波纹形状。 
图1g展示反光物体102和反光墙103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反光墙103的主表面103a是平面,反光墙103的不与反光物体接触的部分的截面103b的形状是倒三角形状。 
图1h至图1k分别展示圆形底面的反光物体102的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反光物体102的高102e为其顶点102f到底面102a的距离。反光物体102的截面是通过顶点102f并与底面102a垂直的平面。图1h展示的反光物体102的截面的侧面是曲线102h。图1j展示的反光物体102的截面的侧面是折线102j。图1k展示的反光物体102的截面的侧面是直线102k。 
注意,上述反光物体102的底面也可以是多边形。 
图1m至图1p展示反光物体102的不同底面的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m、图1n、图1p分别展示底面102a(有斜线的部分)为正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的反光物体102的倒锥体形状。 
图2a和图2b展示图1a的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导光板的两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考虑到反光物体在直下式导光板中的设置,图1a展示的顶视图对应于两个实施例,图2a展示一个实施例的A-A截面,图2b展示另一个实施例的A-A截面。 
图2a展示在导光板201内设置反光物体阵列,包括反光物体202和反光墙203,反光物体202的顶部202a和反光墙203的顶部203a与导光板201的顶部206基本相平。 
图2b展示在导光板201内设置反光物体阵列,包括反光物体202和反光墙203,反光物体202的顶部202a和反光墙203的顶部203a比导光板201的顶部206低,反光物体202的顶部202a和反光墙203的顶部203a与导光板201的顶部 206之间的部分201a是导光板201的一部分。可以避免反光物体202和反光墙203上方的暗区。 
在组装时,可以使LED封装的出光表面紧贴直下式导光板的底部,使得LED背光源的发光元件达到:实现薄型化、实行光局域控制、散热效果好、采用较少LED封装、成本降低,由于LED封装是设置在直下式导光板的下方,因此,适用于大尺寸的LED背光源。 
上面的具体的描述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只是提供一些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化的例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应该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合法等同物决定,而不是由上述具体化的详细描述和实施例决定。 

Claims (9)

1.一种LED背光源的带有阵列式的反光物体的直下式导光板,包括,
一导光板;所述的导光板的底面有网点;
一发光物体阵列;所述的发光物体阵列设置在所述的导光板的内部;
其中,所述的导光板包括至少一个导光板单元;所述的反光物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反光物体单元;所述的导光板单元中设置一个所述的反光物体单元;
所述的反光物体单元包括反光物体与反光墙,所述的反光物体位于所述的反光物体单元的顶点,所述的反光墙按预定方式把所述的反光物体连接;所述的导光板单元由所述的反光物体单元界定。
2.权利要求1的直下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的设置是从一组设置中选出,该组设置包括:透明导光板、所述的导光板的内部掺杂光散射粒子、所述的导光板的顶部涂覆一层光散射粒子、所述的导光板的内部掺杂光散射粒子并且顶部涂覆一层光散射粒子。
3.权利要求1的直下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单元中设置遮挡物。
4.权利要求1的直下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物体与反光墙在直下式导光板中的设置是从一组设置中选出,该组设置包括:(1)所述的反光物体与反光墙的顶部与所述的导光板的顶部基本相平;(2)所述的反光物体与反光墙的顶部低于所述的导光板的顶部,所述的反光物体与反光墙的顶部的上方是所述的导光板的一部分。
5.权利要求1的直下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墙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a)所述的反光墙的不与所述的反光物体触的部分的截面是矩形;(b)所述的反光墙的不与所述的反光物体触的部分的截面是倒三角形;(c)所述的反光墙的主表面是波纹形状。 
6.权利要求1的直下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墙的主表面有遮挡凸起。
7.权利要求1的直下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物体的形状为倒锥体;所述的反光物体的底面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a)圆形;(b)多边形。
8.权利要求1的直下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物体的形状为倒锥体;所述的反光物体的截面的侧面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a)直线;(b)曲线;(c)折线。
9.权利要求1的直下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物体在所述的导光板中的分布是从一组分布中选出,该组分布包括,周期性排列的多边形的顶点、非周期性分布。 
CN2009202704865U 2009-11-24 2009-11-24 Led背光源的带有阵列式的反光物体的直下式导光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15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704865U CN201715447U (zh) 2009-11-24 2009-11-24 Led背光源的带有阵列式的反光物体的直下式导光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704865U CN201715447U (zh) 2009-11-24 2009-11-24 Led背光源的带有阵列式的反光物体的直下式导光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15447U true CN201715447U (zh) 2011-01-19

Family

ID=43461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7048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15447U (zh) 2009-11-24 2009-11-24 Led背光源的带有阵列式的反光物体的直下式导光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154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3819A (zh) * 2017-01-12 2018-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及其制造方法、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3819A (zh) * 2017-01-12 2018-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及其制造方法、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303819B (zh) * 2017-01-12 2020-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及其制造方法、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8795B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US9684119B2 (en) Lightguide
CN100434988C (zh) 导光板
CN105911637B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2884365A (zh) 背光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1593724U (zh)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凹部的直下式导光板的发光元件
CN102011978A (zh) 具有包含漫射元件的连接夹的背光照明装置
CN107667255B (zh) 使用光导的照明系统和照明方法
CN201599653U (zh)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反光物体阵列的直下式导光板的发光元件
CN104613373A (zh) 发光二极管灯箱
CN201680225U (zh) Led背光源的混合式发光元件
CN201851960U (zh) 薄型直下式led背光模组
CN204494198U (zh) 光源模组及导光板
JP2010218693A (ja) 点状光源用導光板
TW201213973A (en) Diffusion bar with spacer collar ring
CN201126482Y (zh) 光学扩散片的构造
JP2005285702A (ja) 導光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CN103363443B (zh) 一种全反射透镜及其成型方法
US20180101061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1803313U (zh)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
CN201803317U (zh) Led背光模组的底部有凹槽的直下式导光板
CN102563466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1739957U (zh) Led背光源的带有v型槽的导光板
JP2012169144A (ja) 導光板および照明装置
CN202521382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