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08635U - 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08635U
CN201708635U CN2010202214110U CN201020221411U CN201708635U CN 201708635 U CN201708635 U CN 201708635U CN 2010202214110 U CN2010202214110 U CN 2010202214110U CN 201020221411 U CN201020221411 U CN 201020221411U CN 201708635 U CN201708635 U CN 201708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m
gear
motor
small planetary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214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2214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08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08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086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包含有轮毂壳架、马达组及传动单元,马达组与传动单元设置于轮毂壳架中,其中轮毂壳架包含可与轮圈相互结合的轮毂压板,马达组用以驱动该传动单元中的大行星齿轮组及小行星齿轮组,进而带动轮毂壳架及轮圈转动,其中小行星齿轮组包含有多个装设有单向轴承的小行星齿轮,通过适当安排所述小行星齿轮与马达组与轮毂壳架的连结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藉由两段式减速机构获得更大扭力之外,更得到更佳运转稳定性,另外即使单一个单向轴承发生损坏,仍可藉由其它单向轴承使轮圈继续运转。

Description

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尤其是一种具有两段式减速机构并包含有多个单向轴承的机构,藉以提升运转稳定性、运转连续性及增强扭力的一种轮圈马达。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的轮圈马达构造的立体分解图。现有技术的轮圈马达构造主要包含有一轮圈1a及一马达2a,该轮圈1a可枢设于轮圈的轮轴处,且将马达2a配置于该轮圈1a之内,其中该轮圈1a包含有相互锁合固定的轮圈座11a及轮圈盖12a,该马达2a与轮轴10a固定,该马达2a的转轴设有一中心齿轮21a,并于周缘设置一内齿轮22a,该轮圈盖12a的内面枢设有一可单向带动的圆盘15a,该圆盘15a上固设有两行星齿轮13a、14a,该两行星齿轮13a、14a与中心齿轮21a及内齿轮22a啮合转动,以作为中心齿轮21a与内齿轮22a间的传动机构。
然而,现有技术的缺点是使用单一的单向轴承,导致轮毂马达的运转不稳定,且单向轴承一但损坏,导致轮毂马达无法继续正常运转,且现有轮圈马达其构成的组件多、复杂,致使整体构成的重量较重,故在拆装上较为困难,且制造生产时成本较高;其次,由于其仅藉由单一段减速,即中心动力齿轮啮合带动游星齿轮组的方式传动,无法提供更大的扭力输出,故实用价值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其中,本实用新型具有两段式减速机构,藉以提供轮圈拥有较大的扭力,并且本实用新型在两段式减速机构中进一步使用有多个单向轴承,藉以提升转动时的稳定性,即使两段式减速机构中任一个单向轴承损坏,仍可带动轮圈继续运转,使用上更具弹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手段为:
一轮毂壳架,该轮毂壳架至少由一轮毂壳体与两轮毂压板构成,该两轮毂压板分别固定于该轮毂壳体的两侧,其中,该轮毂壳体内一侧固设有一大齿轮环,并且该两轮毂压板并设置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供该轮圈的钢丝穿绕使用;一马达组,该马达组配置于该轮毂壳架之中且位于该大齿轮环的相对侧,该马达组对应于该大齿轮环的一面为一齿轮固定面,该马达组具有一传动轴,该传动轴经由该齿轮固定面穿伸出来;一传动单元,至少包含一传动固定座、一大行星齿轮组与一小行星齿轮组,该传动固定座装设于该齿轮固定面上,而该大行星齿轮组与该小行星齿轮组则枢设于该齿轮固定面与该传动固定座之间,其中该大行星齿轮组与该小行星齿轮组相连动,该大行星齿轮组位于靠该齿轮固定面的一侧并与该传动轴相连动,该小行星齿轮组则位于靠该传动固定座的一侧以与该大齿轮环相啮合。
其中,大行星齿轮组包含有多个大行星齿轮,该小行星齿轮组包含有多个小行星齿轮,每一大行星齿轮具有一凸部,每一小行星齿轮套设于该凸部上,该大行星齿轮内设有一固定销,该固定销的两端枢设于该齿轮固定面与该传动固定座之间,该大行星齿轮与该固定销之间设置有一轴承,其中,每一小行星齿轮与每一大行星齿轮之间进一步配置有一单向轴承,因此即使单一个单向轴承,藉以达成轮圈马达仍可保持既有功能的功效。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不仅可增加轮圈运转时的稳定性,也不因其中一个单向轴承损坏就影响轮圈的运转,且通过二段式减速机构更可提升扭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现有技术的轮圈马达构造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的组立剖视图。
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该轮圈马达1装置一轮圈中,藉以驱动该轮圈旋转,该轮圈可以是一电动自行车、一电动机车或其它电动车的轮圈,该轮圈马达1至少包含有一轮毂壳架10、一马达组30、及一传动单元50,该轮毂壳架10至少由一轮毂壳体101与两轮毂压板103构成,其中该轮毂壳体101内一侧固设有一大齿轮环1011,该两轮毂压板103分别固定于该轮毂壳体101的两端侧上,其中每一轮毂压板103并设有多个穿孔1031,所述穿孔1031供该轮圈的钢丝穿绕使用,并且该轮毂壳架10可进一步可包含有两轮毂罩盖105,该两轮毂罩盖105分别锁固于该两轮毂压板103上,且分别具有一开口部1051。
该马达组30配置于该轮毂壳架10之中且位于该大齿轮环1011的相对侧,该马达组30对应于该大齿轮环1011的一面为一齿轮固定面310,该马达组30对应于该大齿轮环1011的另一面具有一左固定轴320,该马达组30具有一传动轴301,该传动轴301可以以一体成形方式而形成,该传动轴301位于该马达组30的轴心位置并经由该齿轮固定面310穿伸出来,其中该传动轴301为滚齿形式,其中该马达组可以是一有刷马达组或一无刷马达组。
该传动单元50至少包含一传动固定座501、一大行星齿轮组与一小行星齿轮组,该传动固定座501装设于该齿轮固定面310上,而该大行星齿轮组与该小行星齿轮组则枢设于该齿轮固定面310与该传动固定座501之间,其中该大行星齿轮组与该小行星齿轮组相连动,该大行星齿轮组位于靠该齿轮固定面310的一侧并与该传动轴301相连动,该小行星齿轮组则位于靠该传动固定座501的一侧以与该大齿轮环1011相啮合,其中该传动固定座501靠该大齿轮环1011的一面具有一右固定轴5011,该左固定轴320及该右固定轴5011藉该开口部1051穿伸于轮毂壳架10外,在马达组30具有左固定轴320的一面及传动固定座501具有右固定轴5011的一面分别套设有一左轴承530与一右轴承531。
其中,该大行星齿轮组包含有多个大行星齿轮503,该小行星齿轮组包含有多个小行星齿轮505,每一大行星齿轮503具有一凸部507,每一小行星齿轮505套设于该凸部507上,该大行星齿轮503内设有一固定销509,该固定销509的两端枢设于该齿轮固定面310与该传动固定座501之间,其中该大行星齿轮503与该固定销509之间设置有一轴承(图面未显示),而该小行星齿轮505与该凸部507之间进一步配置有一单向轴承513,该单向轴承513仅能往单一方向传动,以使得动力只向某一特定方向输出,其中该单向轴承513可以是一滚柱轴承或一滚珠轴承的形式。
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示,大行星齿轮组503使用有三个大行星齿轮5031,小行星齿轮组505亦使用有三个小行星齿轮5051以与大行星齿轮5031配合,三个大行星齿轮5031均匀配置于传动轴301周边并皆与为滚齿形式的传动轴301互相啮合。
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的一实施例示意图,依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电动自行车6的轮圈上,将左固定轴320及右固定轴5011分别固定于电动自行车6的轮圈支架61上,而轮圈63的钢丝则与轮毂压板103的穿孔1031相结合,当马达组30运转时,其传动轴301将驱使三个大行星齿轮503转动,并连带驱使三个小行车齿轮505转动,因此使小行车齿轮505与大齿轮环1011产生相对运动,进而驱动该轮毂壳架10转动,如此一来则可带动轮圈63的旋转,达到将电动转换成机械能,进而传动自行车的功效。要注意的是,虽然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轮圈马达1装设于电动自行车6的前轮部份,但并不是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亦即电动自行车6的后轮或只要可转动轮体亦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Claims (5)

1.一种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该轮圈马达设于一轮圈中,藉以驱动该轮圈旋转,其特征在于,该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至少包含有:
一轮毂壳架,该轮毂壳架至少由一轮毂壳体与两轮毂压板构成,该两轮毂压板分别固定于该轮毂壳体的两侧,其中,该轮毂壳体内一侧固设有一大齿轮环,并且该两轮毂压板并设置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供该轮圈的钢丝穿绕使用;
一马达组,该马达组配置于该轮毂壳架之中且位于该大齿轮环的相对侧,该马达组对应于该大齿轮环的一面为一齿轮固定面,该马达组具有一传动轴,该传动轴经由该齿轮固定面穿伸出来;以及
一传动单元,至少包含一传动固定座、一大行星齿轮组与一小行星齿轮组,该传动固定座装设于该齿轮固定面上,而该大行星齿轮组与该小行星齿轮组则枢设于该齿轮固定面与该传动固定座之间,其中,该大行星齿轮组与该小行星齿轮组相连动,该大行星齿轮组位于靠该齿轮固定面的一侧并与该传动轴相连动,该小行星齿轮组则位于靠该传动固定座的一侧以与该大齿轮环相啮合;
其中,该大行星齿轮组包含有多个大行星齿轮,该小行星齿轮组包含有多个小行星齿轮,每一大行星齿轮具有一凸部,每一小行星齿轮套设于该凸部上,该大行星齿轮内设有一固定销,该固定销的两端枢设于该齿轮固定面与该传动固定座之间,其中,该大行星齿轮与该固定销之间设置有一轴承,而该小行星齿轮与该凸部之间进一步配置有一单向轴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毂壳架进一步包含有两轮毂罩盖,该两轮毂罩盖分别固定于该两轮毂压板上且分别具有一开口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以一体成形方式而形成,该传动轴为滚齿形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单向轴承为一滚柱轴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马达组是一有刷马达组或一无刷马达组的至少其中之一。
CN2010202214110U 2010-06-10 2010-06-10 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08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214110U CN201708635U (zh) 2010-06-10 2010-06-10 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214110U CN201708635U (zh) 2010-06-10 2010-06-10 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08635U true CN201708635U (zh) 2011-01-12

Family

ID=43445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2141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08635U (zh) 2010-06-10 2010-06-10 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086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851A (zh) * 2016-12-25 2017-04-26 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驱动轮及具有该驱动轮的电动自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851A (zh) * 2016-12-25 2017-04-26 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驱动轮及具有该驱动轮的电动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9116A (zh) 电动自行车用可变减速比的轮毂电机
CN201134723Y (zh) 外转子无齿啮合行星减速电动轮毂
CN101764463B (zh) 一种中轴式电动车电机
CN101327732A (zh) 一种电动车多电机驱动结构
CN201038911Y (zh) 外转子行星齿轮减速电动机
CN106697170B (zh) 减速轮毂电机
CN202147581U (zh) 简易式轮毂电机
CN204190553U (zh) 电动自行车用可变减速比的轮毂电机
CN201750281U (zh) 一种中轴式电动车电机
CN201708635U (zh) 轮圈马达的改良结构
TWM398728U (en) Reduction gear set hub motor
CN202268775U (zh) 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动力输出机构
CN201435649Y (zh) 一种新型电动马达
CN202484132U (zh) 电动车单向齿轮结构
CN202565097U (zh) 用于低启动电流电动机的减速机构
CN202978574U (zh) 电动车用行星传动组合电机
CN201268382Y (zh) 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
CN108242866B (zh) 轮毂电机
CN202156308U (zh) 电动车传动轴连动发电的装置
CN204674762U (zh) 一种两轴三级减速的中置力矩传动系统
CN201118352Y (zh) 电动车专用变速轴承减速轮毂电机
CN210927334U (zh) 一种三输出电机
CN202783685U (zh) 电助力自行车的后轮动力输出机构
CN203332337U (zh) 自行车驱动模块
CN101110537B (zh) 具单向齿轮的变速系统及带有该变速系统的轮圈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