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04930U - 一种排烟道风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烟道风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04930U
CN201704930U CN2010202313243U CN201020231324U CN201704930U CN 201704930 U CN201704930 U CN 201704930U CN 2010202313243 U CN2010202313243 U CN 2010202313243U CN 201020231324 U CN201020231324 U CN 201020231324U CN 201704930 U CN201704930 U CN 201704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smoke vent
base plate
smoke
sid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313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2313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04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04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049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排烟道风帽,属于建筑物构件领域。其包括顶板、侧面板、底板,底板上开设烟道口,顶板、底板和侧面板围成通风口,通风口和烟道口相连通,特征在于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挡风板,挡风板与底板之间形成通风口,底板上设置导风凸台,导风凸台内开设排烟口,排烟口与烟道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H”形结构侧面板,底板上沿排烟口设置了导风凸台。自然风刮入风帽内,一部分风直接通向对面的通风口,在此过程中将一部分烟抽走;另一部分风被挡风板分流沿导风凸台上行后形成竖直向上的抽力,将烟道口处的烟抽走,加大了排烟效果。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住宅楼、食堂、饭店等需要排油烟的场所,也可以用于工厂车间等需要换气通风的场所。

Description

一种排烟道风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构件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排烟道的终端部件。
背景技术
住宅楼、食堂等场所都装有排烟道用来排除油烟,排烟道的末端伸出楼顶,在排烟道的末端加装风帽是通行的一种做法。加装的风帽利用风压的作用加强排烟能力,同时可以防止雨雪流入烟道内。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风帽一般由顶板、底板和侧面板构成,底板上开设排烟口与烟道相连通,顶板、底板和侧面板之间围成四个方形通风口。自然风从其中的一个通风口刮向相对的那个通风口,将烟道口处的油烟带动排出。实践中存在的一个弊端是风在刮动时可能会将部分烟压住,风对烟的抽力不足,达不到理想的排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烟道风帽,能加大自然风对烟的抽力,增强排烟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排烟道风帽,包括顶板、侧面板、底板,底板上开设烟道口,顶板、底板和侧面板围成通风口,通风口和烟道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挡风板,挡风板与底板之间形成通风口,底板上设置导风凸台,导风凸台内开设排烟口,排烟口与烟道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凸台可以按如下设置:自排烟口开始导风凸台高度逐渐降低。导风凸台的顶端高于挡风板的底面。导风凸台靠近侧面板的那一面为内凹弧面。挡风板侧面板为一体式“H”形结构。顶板、侧面板和底板之间通过销钉联接固定。其中的一块“H”形侧面板与顶板通过销钉联接、相邻的另一块“H”形侧面板与底板通过销钉联接,两块相邻的“H”形侧面板之间通过销钉联接。挡风板和侧面板呈一体式“H”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凸台靠近侧面板的那一面可以为内凹弧面,还可以为斜面、凸面等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侧面板采用了“H”形结构,底板上沿排烟口设置了导风凸台。自然风刮入风帽内,一部分风直接通向对面的通风口,在此过程中将一部分烟抽走;另一部分风被挡风板分流沿导风凸台上行后形成竖直向上的抽力,将烟道口处的烟抽走,加大了排烟效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略加改动便产生了优异的排烟效果,成本很低,通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住宅楼、食堂、饭店等需要排油烟的场所,也可以用于工厂车间等需要换气通风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板,2.销钉,3.侧面板,4.挡风板,5.底板,6.上通风口,7.下通风口,8.排烟口,9.导风凸台,10.烟道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排烟道风帽由顶板1、四块H形侧面板3、底板5组成。其中的一块“H”形侧面板3与顶板1通过销钉2联接、相邻的另一块“H”形侧面板与底板5通过销钉联接,两块相邻的“H”形侧面板之间通过销钉联接。H形侧面板3和顶板1、底板5之间分别形成上通风口6和下通风口7,H形侧面板3的中下部位置为挡风板4。在底板5上设置导风凸台9,在导风凸台9上开设排烟口8,排烟口8的形状为喇叭口。导风凸台9的顶端高于挡风板4的底面。导风凸台9靠近侧面板3的那一面为内凹弧面。
将风帽置于楼房排烟道的上方,排烟口8与烟道口10相连通。如图2所示,自然风刮向风帽,经挡风板4的分流,一部分风经上通风口6进入风帽内,从排烟口8上升的烟自然上升无压力很容易地就被风带走对面上从通风口排出,在此过程中,风的气压会将部分烟压住,造成排烟不通畅。另一部分风经下通风口7进入风帽内并沿导风凸台9上升,在排烟口8处形成向上的分力,带动排烟口8处的烟向上抽,然后被风带走从对面上通风口排出。
由于采用了导风凸台9,导风凸台9将部分风改变风向,在排烟口8处对烟施加了向上的分力,从而能将排烟道内的烟向上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风压烟的缺陷,大大增强了排烟效果。
排烟口8的形状为喇叭口的设计,加大了排烟口处的排烟面积,风对烟施加的抽力也更大,进一步增强了排烟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风凸台9靠近侧面板3的那一面为凸面。下部风在排烟口8处形成斜向上的抽力。即给烟施加了向上的抽力,又给烟施加了向前刮的力量,排烟效果也非常优异。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风凸台9靠近侧面板3的那一面为斜面。与凸面和内凹弧面相比,下部风沿斜面上升的速度更快,风力更强,排烟效果同样非常优异。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排烟口8为直口。即使不采用喇叭口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排烟效果依然优异。排烟口8为直口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侧面板3不采用H形结构。设计方式为在相对的两个侧面板3之间直接固定挡风板4,此种结构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中,侧面板3的上部与顶板1之间可以不开上部通风口。如图7所示,风直接从下部通风口中刮进风帽,再从对面的下部通风口中将烟排出。此方案中,挡风板和侧面板实际上是一体的。在对通风口和导风凸台的尺寸进行合理优化后,排烟效果也相当优异。
上述实施例仅是列举了部分可实施的方案。在具体使用实践中,还可以变通采用其他方案。例如,不采用底板,直接将侧面板固定在楼顶上,沿楼顶上排烟口的一周设置导风凸台。在此种情况下,楼板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板,这种设计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导风凸台9的顶端也可以低于挡风板4的底面,还可以与挡风板4的底面持平。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导风凸台设置在底板的上部,而下通风口是位于底板和挡风板之间,因而导风凸台的顶端必然高于下通风口的底部。自排烟口开始导风凸台高度逐渐降低的好处在于平滑过渡,制作导风凸台可以一次成型。如果自排烟口开始导风凸台高度不是逐渐降低,而是存在弯折的情况,则导风凸台的制作难以实现一次成型。若采用这种弯折式的导风凸台,客观上也能起到风在排烟口处形成向上分力而抽烟的效果。但由于从制作上较平滑过渡更为困难,所以这种改进属于改劣发明。采用这种弯折式的导风凸台,实际上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排烟口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等任意截面形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排烟口形状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排烟道风帽,包括顶板、侧面板、底板,底板上开设烟道口,顶板、底板和侧面板围成通风口,通风口和烟道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挡风板,挡风板与底板之间形成通风口,底板上设置导风凸台,导风凸台内开设排烟口,排烟口与烟道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烟道风帽,其特征在于导风凸台按如下设置:自排烟口开始导风凸台高度逐渐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烟道风帽,其特征在于导风凸台的顶端高于挡风板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排烟道风帽,其特征在于导风凸台靠近侧面板的那一面为内凹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烟道风帽,其特征在于挡风板和侧面板呈一体式“H”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烟道风帽,其特征在于顶板、侧面板和底板之间通过销钉联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烟道风帽,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一块“H”形侧面板与顶板通过销钉联接、相邻的另一块“H”形侧面板与底板通过销钉联接,两块相邻的“H”形侧面板之间通过销钉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排烟道风帽,其特征在于导风凸台靠近侧面板的那一面为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排烟道风帽,其特征在于导风凸台靠近侧面板的那一面为凸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排烟道风帽,其特征在于排烟口为喇叭口。
CN2010202313243U 2010-06-07 2010-06-07 一种排烟道风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04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13243U CN201704930U (zh) 2010-06-07 2010-06-07 一种排烟道风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13243U CN201704930U (zh) 2010-06-07 2010-06-07 一种排烟道风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04930U true CN201704930U (zh) 2011-01-12

Family

ID=43442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3132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04930U (zh) 2010-06-07 2010-06-07 一种排烟道风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049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2441A (zh) * 2010-06-07 2010-10-06 张忠 一种增强排烟道排烟效果的方法、风帽及排烟道
WO2018058981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高庆文 一种住宅排气道混凝土防风帽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2441A (zh) * 2010-06-07 2010-10-06 张忠 一种增强排烟道排烟效果的方法、风帽及排烟道
WO2018058981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高庆文 一种住宅排气道混凝土防风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77901U (zh) 无动力高效排烟气风帽
CN201704930U (zh) 一种排烟道风帽
CN2807040Y (zh) 排烟道的防风、防雨帽
CN101852441B (zh) 一种风帽
CN209720548U (zh) 一种集装箱通风器
CN203050936U (zh) 具有二次排水的高位进气管
CN101660830A (zh) 无动力抽气帽
CN201463041U (zh) 油烟分离组件及采用该油烟分离组件的一种吸油烟机
CN201555328U (zh) 一种强排风通风器
CN207113126U (zh) 一种建筑用通风罩结构
CN205399891U (zh) 装配式幕墙板固定结构
CN202350241U (zh) 屋顶自然排风器
CN206572722U (zh) 空气净化器导流罩总成
CN201476126U (zh) 一种抽油烟机挡板
CN201119312Y (zh) 新型粮食储存箱
CN205857522U (zh) 一种自然温控通风钢板
CN206959047U (zh) 一种防倒烟串味的吸油烟机出风罩
CN206950849U (zh) 一种脱硫塔高效平板除雾器
CN2555466Y (zh) 防风排气帽
CN203320832U (zh) 屋面采光通风器
CN212870069U (zh) 采用高效节能鼓风系统的空气加湿器
CN204163567U (zh) 一种防台风的推拉门或推拉窗
CN1306220C (zh) 导烟机结构
CN209213951U (zh) 一种排油烟机的吸气罩结构
CN210316380U (zh) 一种地下室通风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