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83765U - 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83765U
CN201683765U CN2010202177592U CN201020217759U CN201683765U CN 201683765 U CN201683765 U CN 201683765U CN 2010202177592 U CN2010202177592 U CN 2010202177592U CN 201020217759 U CN201020217759 U CN 201020217759U CN 201683765 U CN201683765 U CN 201683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curved body
disturbing
reducing mechanism
bre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177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霞
李前荣
吴明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Priority to CN2010202177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83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83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837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包括粉碎刀具以及顶端与杯体盖相连的扰流曲面体,该扰流曲面体伸入杯体内,且位于粉碎刀具上方,该扰流曲面体上沿粉碎刀具轴向方向至少设有一个缺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采用了在绕流曲面体上设置缺口的结构,增强了导流效果,使得扰流效果大大加强,同时也方便了清洁工具通过该缺口结构进入绕流曲面体和刀具形成的空间内,更加便于清洗。

Description

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的扰流粉碎装置,特别是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豆浆机或料理机中,采用了扰流网或扰流曲面体进行扰流以进行粉碎的结构较多,但这种结构的扰流曲面体大多为一体的结构,其和粉碎刀具的距离比较近,因而在制浆结束后清洗极为不便,尤其是在刀具平面和扰流曲面体顶部形成的空间内,普通的清洁工具无法直接对其进行清洗。
针对这一缺陷,许多厂家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案,如中国专利ZL200920021857.6,其公开了一种豆浆机扰流粉碎装置,将扰流曲面体设置在粉碎刀具的上部,但是,即使是设计这种结构,出于对粉碎效果的考虑,粉碎刀具旋转平面和扰流曲面体之间的距离还是要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于其清洗来说,仍然是个难题。同时这种一体的扰流曲面体的结构由于其上设置的导流孔尺寸有限,在粉碎过程中,不能充分的起到导流和扰流的作用,使得扰流效果也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问题而提供一种扰流效果好的、便于清洗的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包括粉碎刀具以及顶端与杯体盖相连的扰流曲面体,该扰流曲面体伸入杯体内,且位于粉碎刀具上方,该扰流曲面体上沿粉碎刀具轴向方向至少设有一个缺口。设有的缺口结构,这样在制浆结束后,可以方便的使用清洁工具穿过该缺口结构对扰流曲面体内部进行清洗,非常方便,同时,由于增加了缺口结构,也使得扰流曲面体的导流作用大大加强,扰流效果更好。
该缺口在垂直于粉碎刀具轴向的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粉碎刀具轴向均匀分布。均匀分布,使得不同缺口导流的液体可以相互抵消一部分作用力,达到减少泡沫产生的目的。
该缺口个数为4个。这样,便于生产加工制造过程,同时也使得导流液柱均衡和相互作用,使得扰流效果更好。
每个缺口的表面积小于每个与其相邻的扰流曲面体的表面积,这样设计,是为了保证整个扰流曲面体的扰流效果,在缺口导流的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程度的扰流曲面体的实体部分作为扰流过程的有效作用面。
每个缺口从扰流曲面体底部延伸至上部,该缺口沿粉碎刀具轴向方向的长度和整个绕流曲面体沿粉碎刀具轴向方向长度的比小于4/5。从底部延伸,从而使得扰流和导流效果都达到最佳,延伸至上部,但并未贯穿整个扰流曲面体,是为了加工和机械强度上的需要。
该扰流曲面体上还设有起扰流作用的扰流曲面体凸起。
该杯体和扰流曲面体之间还设有一个连接体。这样设置,为了方便扰流曲面体的安装,同时,如果没有连接体而直接将扰流曲面体设置在盖体上,则为了将扰流曲面体和粉碎刀具尽量设置在杯体的底部,扰流曲面体的沿粉碎刀具轴向尺寸将会加大,这使得扰流效果大打折扣。因而,加入了连接体结构后,使得扰流曲面体的尺寸大大减小,扰流效果也更完美。
该连接体外表面还设有连接体凸起。连接体凸起可以起到辅助扰流的效果。
连接体外轮廓为非回转体。这样可以减弱浆液的切向流,使得扰流效果更好。
该扰流曲面体上还设有导流孔。除了缺口作为导流作用之外,额外增加的导流孔结构,使得导流效果更好。
该扰流曲面体沿粉碎刀具轴向投影的外轮廓为多边形或椭圆形。这样的非回转体的结构,起到了削弱切向流的辅助的作用,很好的解决了对切向流的浆液的扰流混合问题,使得扰流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扰流曲面体上设置缺口的结构,不仅使得清洗变得极为方便,也增加了导流的效果,同时,这种结构也便于削弱切向流的辅助的作用,使得扰流效果大大加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结构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绕流曲面体结构主视图。
图6为实施例2的设有导流孔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绕流曲面体主视图。
图8为实施例3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的设有导流孔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4的设有导流孔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5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5的设有导流孔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6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6的设有导流孔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7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7的设有导流孔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8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8的设有导流孔的绕流曲面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包括粉碎刀具1、绕流曲面体2,这里绕流曲面体2通过连接体3(这里的外轮廓为回转体的情况)和杯盖4相连,而绕流曲面体2伸入杯体内,且位于粉碎刀具1上方。如图2所示:在扰流曲面体3外表面上还设有起扰流作用的扰流曲面体凸起5,这里的扰流曲面体凸起5可以为扰流筋、扰流片、扰流块或扰流柱,图中所示是扰流筋的情况。此外,扰流曲面体凸起5也可以单独设置在绕流曲面体2内表面上,或者内外表面上均有设置。同时,在扰流曲面体上沿粉碎刀具轴向方向至少设有一个缺口6,这里扰流曲面体沿粉碎刀具轴向投影的外轮廓为多边形或椭圆形(图略)。
绕流曲面体2通过连接体3和杯盖4相连,此外,也可以设置为使得绕流曲面体2顶端与杯体盖4直接相连的结构(图略)。
更进一步的,这里的绕流曲面体2位于粉碎刀具1上方,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如图1所示的情况,粉碎刀具1整个被罩在绕流曲面体2内,另一种是绕流曲面体2在粉碎刀具轴向方向上整体位于粉碎刀具1上方(图略)。
同时,为了得到更好的绕流效果,还可以在连接体3外表面上设有连接体凸起。(图略)
如图3所示,为设有四个缺口6的情况,且这些缺口6在垂直于粉碎刀具轴向的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粉碎刀具轴向均匀分布,当然这里的缺口6的个数也可以为其它数字。每个缺口6的表面积小于每个与其相邻的扰流曲面体的表面积。
此外,缺口6从扰流曲面体底部延伸至上部,这里缺口6沿粉碎刀具轴向方向的长度和整个绕流曲面体沿粉碎刀具轴向方向长度的比小于4/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为绕流曲面体2的俯视图的情况,此实施例中,缺口6的个数为三个,且在绕流曲面体2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有绕流曲面体凸起5(如图5所示);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绕流曲面体上设有导流孔7,图7是其主视图。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2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其俯视图上各边均在一条直线上。图9所示,是添加了导流孔的情况。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缺口6为四个,且整个绕流曲面体呈一花瓣形。图11所示,是本实施例中加了导流孔7的情况。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4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2所示,缺口6的深度比图10所示大些。图13所示,是本实施例中加了导流孔7的情况。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4所示,缺口6为两个,且整个绕流曲面体俯视图上呈一椭长形。图15所示,是本实施例中加了导流孔7的情况。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6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6所示,缺口6为四个,且整个绕流曲面体俯视图上呈一椭长形。图17所示,是本实施例中加了导流孔7的情况。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8所示,缺口6为六个,且整个绕流曲面体俯视图上呈一爪形。图19所示,是本实施例中加了导流孔7的情况。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如缺口的个数,可以大于六个;实施例1中,连接体的外轮廓为回转体,也可以为非回转体(图略),这样的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包括粉碎刀具以及顶端与杯体盖相连的扰流曲面体,该扰流曲面体伸入杯体内,且位于粉碎刀具上方,其特征在于:该扰流曲面体上沿粉碎刀具轴向方向至少设有一个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缺口在垂直于粉碎刀具轴向的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粉碎刀具轴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缺口个数为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缺口的表面积小于每个与其相邻的扰流曲面体的表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缺口从扰流曲面体底部延伸至上部,该缺口沿粉碎刀具轴向方向的长度和整个绕流曲面体沿粉碎刀具轴向方向长度的比小于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扰流曲面体上还设有起扰流作用的扰流曲面体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杯体盖和扰流曲面体之间还设有一个连接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体外表面还设有连接体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体外轮廓为非回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扰流曲面体上还设有导流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扰流曲面体沿粉碎刀具轴向投影的外轮廓为多边形或椭圆形。
CN2010202177592U 2010-06-02 2010-06-02 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83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77592U CN201683765U (zh) 2010-06-02 2010-06-02 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77592U CN201683765U (zh) 2010-06-02 2010-06-02 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83765U true CN201683765U (zh) 2010-12-29

Family

ID=43372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17759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83765U (zh) 2010-06-02 2010-06-02 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837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1063A (zh) * 2017-08-04 2019-02-26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食品混合机及其电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1063A (zh) * 2017-08-04 2019-02-26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食品混合机及其电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88789U (zh) 一种电饭煲专用大米自动蒸笼
CN204618027U (zh) 两用沥水篮
CN204318683U (zh) 一种用于洗碗机的过滤系统及洗碗机
CN201683765U (zh) 一种家用食品料理器粉碎装置
CN205144381U (zh) 改进的食物料理机搅拌杯
JP2019528932A (ja) 食物調理器
CN105249854B (zh) 一种豆浆机
CN107296532B (zh) 杯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5107448U (zh) 一种改进的食物料理机用的搅拌杯
CN201528990U (zh) 蒸锅
CN205107451U (zh) 一种食物料理机用的搅拌杯
CN202665348U (zh) 一种新型砧板
CN202515358U (zh) 一种榨汁机的排渣结构
CN207574169U (zh) 一种真姬菇栽培瓶
CN201213691Y (zh) 一种流食机的搅打杯结构
CN201055289Y (zh) 一种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
CN205285940U (zh) 榨汁杯及榨汁机
CN208510534U (zh) 一种新型的壶式盖碗
CN205144392U (zh) 手摇淘米器
CN103652772A (zh) 一种料酒
CN202426129U (zh) 沙漏茶水杯
CN215959414U (zh) 一种蒸煮一体式茶壶的内胆结构
CN211534044U (zh) 一种防溅煮茶壶壶盖
CN201691695U (zh) 咖啡机或冰茶机的漏斗结构
CN203015788U (zh) 一种制备东北红焖酱的系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MIDEA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MEIDI GROUP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8311 Guangdong, Foshan, Beijiao,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avenu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building B floor, District, 26-28

Patentee after: MIDEA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Penglai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province Midea Group Co., 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