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82424U - 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82424U
CN201682424U CN2010201807640U CN201020180764U CN201682424U CN 201682424 U CN201682424 U CN 201682424U CN 2010201807640 U CN2010201807640 U CN 2010201807640U CN 201020180764 U CN201020180764 U CN 201020180764U CN 201682424 U CN201682424 U CN 201682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hip
pin
resistanc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807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晓明
朱荣
冯钰麟
李忠
王培胜
包雪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RUITE ELECTRIC Co Ltd
CCCC Shanghai Dred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Ruite Electrical Apparatus Co Ltd
CCCC Shanghai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Ruite Electrical Apparatus Co Ltd, CCCC Shanghai Dred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Ruite Electrical Apparat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8076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82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82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824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包括输入滤波器,与输入电源连接;三相晶闸整流模块,与输入滤波器连接;DC滤波器,与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连接;DC/AC逆变器,与DC滤波器连接;输出滤波器,与DC/AC逆变器和电源输出连接;蓄电池组,与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和DC滤波器连接;检测报警电路,与蓄电池组、DC/AC逆变器、输出滤波器和电源输出连接;辅助电源,与输入电源和检测报警器连接,特点是:还包括三相晶闸管触发控制器,与输入滤波器、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连接。优点:当输入电源频率大范围波动,不用对蓄电池频繁的充放电,保证输出为恒定电压、恒定频率。

Description

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定电压、恒定频率输出的交流电源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挖泥船轴带发电机供电的恒压、恒频输出的交流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一般由辅机(柴油发电机)提供电力,也有利用主机推进主轴带动发电机组(即轴带发电机)提供电力的,以充分利用主机能量,节约能源。在有些工程船舶如挖泥船上,主机甚至同时用作推进系统、主要作业机械及轴带发电机的动力源:当船舶航行时,主机在提供航行动力的同时带动轴带发电机发电;当船舶到达目的地进行挖泥作业时,主机又用于向主要作业机械(泥泵)提供动力,同时带动轴带发电机发电。
在挖泥机作业时,泥泵离合器需要进行频繁的脱排和合排操作,而离合器合排时必须将主机转速降至额定转速的85%时才能进行,在离合排完毕后,主机又恢复到额定转速,因此在挖泥机作业期间,轴带发电机的转速也是频繁变化的,导致发电机的输出电压、频率也大范围变化(泥泵合排时,电压从额定值400V最低降至约340V、频率从额定值50Hz降至42.5Hz),这样的电力品质是无法满足用电负载要求的。为了改善供电品质,这种类型的船舶在轴带发电机输出与负载之间设有恒频恒压电源装置。一般的恒频恒压电源装置(主要是其内部的整流部分)对输入电源频率变化的适应范围有限(为50Hz±10%,即45~55Hz),尽管采用了蓄电池作为整流部分的补充,但由于泥泵离合器每次合排时蓄电池都要经历一次充放电,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后,会出现因蓄电池性能下降而导致恒频恒压电源装置无法正常工作,造成船舶电力系统失电的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应挖泥船轴带发电机供电电压、频率大范围波动,且不用对蓄电池频繁的充放电,保证输出为恒定电压、恒定频率的稳压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它包括输入滤波器1,与输入电源连接;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与输入滤波器1连接;DC滤波器4,与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连接;DC/AC逆变器5,与DC滤波器4连接;输出滤波器6,与DC/AC逆变器和电源输出端连接;蓄电池组7,与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和DC滤波器4连接;检测报警电路8,与蓄电池组7、DC/AC逆变器5、输出滤波器6和电源输出端连接;辅助电源9,与输入电源和检测报警器8连接,其特征还包括三相晶闸管触发控制器3,与输入滤波器1、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相晶闸管触发控制器3,包括三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31、三相同步信号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PID控制器35、六路双脉冲触发形成电路36和六路晶闸管驱动电路37,三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31与输入滤波器1、三相同步信号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和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连接,三相同步信号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与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和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连接,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与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连接,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与PID控制器35和六路双脉冲触发形成电路36连接,PID控制器35与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连接,六路双脉冲触发形成电路36与六路晶闸管驱动电路37连接,六路晶闸管驱动电路37与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31包括A相、B相和C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A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由变压器T1、电阻R4、二极管D1、D2和芯片U2A组成,变压器T1的1、5端分别与交流输入的VA、VB连接,变压器T1的7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D1的阴极和芯片U2A的3脚连接,芯片U2A的1脚与三相同步信号频率/电压转换电路和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连接,芯片U2A的4、11脚分别接直流电源+15、-15V,变压器T1的9端、二极管D2的阴极、D1的阳极和芯片U2A的2脚共同接地,B相、C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与A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相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由电阻R14-R19、电容C4-C7、晶振Y1、光耦O1、O2、O3、芯片U1、U2D、U3、U4、U7和复位按钮S1组成,电阻R14、R15、R16的一端OA、OB、OC分别与A相、B相、C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连接,电阻R14、R15、R16的另一端分别与光耦O1、O2、O3输入端的一端连接,光耦O1、O2、O3输出端的FA、FB、FC分别与电阻R17、R18、R19的一端连接,复位按钮S1的一端与芯片U1的1脚连接,芯片U1的8脚与芯片U4的9脚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晶振Y1的一端与芯片U4的18脚连接,电容C5的一端和晶振Y1的另一端与芯片U4的19脚连接,光耦O1、O2、O3输出端的FA、FB、FC分别与芯片U4的5、6、7脚连接,芯片U4的2、3、4脚分别与芯片U3的1、2、3脚连接,芯片U3的4脚与芯片U2D的12脚连接,芯片U3的6脚和电容C7的一端与芯片U7的2脚连接,芯片U3的8脚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芯片U2D的13、14脚与A相、B相、C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电阻R17、R18、R19的另一端、芯片U1的2脚、芯片U4的31脚、芯片U3的8脚和芯片U7的1脚共同接直流电源+5V,光耦O1、O2、O3输入端的另一端、光耦O1、O2、O3输出端的另一端、芯片U1的3、4脚、电容C4-C7的另一端、芯片U3的5脚和芯片U7的3脚共同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包括A相、B相、C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A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由电阻R5-R12、电位器W1和芯片U6组成,电阻R6的一端与三相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与芯片U6A的2脚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位器W1的一端连接,电位器W1的另一端和调节端、电阻R8的一端与芯片U6A的1脚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芯片U6A的3脚连接,芯片U6A的8脚接直流电源+15V,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阻R10的一端接芯片U6B的6脚,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与芯片U6B的7脚连接,电阻R9、R11的一端与芯片U6B的5脚连接,电阻R11、R12的另一端与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的A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芯片U6A的4脚共同接地,B相、C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与A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包括A相、B相、C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A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由电阻R2、R3、二极管D3、D4、电容C8、C9和芯片U5组成,电阻R3的一端与A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和A相同步信号频率/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阴极、D4的阳极和芯片U5的5脚连接,电阻R2的一端接芯片U5的6脚,电阻R2的另一端和芯片U5的13、16脚接直流电源+15V,电容C9的一端接芯片U5的12脚,电容C8的一端和芯片U5的10脚与A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芯片U5的11脚与PID控制器35连接,芯片U5的14、15脚与六路双脉冲触发形成电路36连接,电容C8、C9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阳极、D4的阴极和芯片U5的1脚共同接地,B相、C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与A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ID控制电路35由电阻R21-R24、R26-R30、电位器W2、电容C11、二极管D5和芯片U9组成,电阻R21的一端与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电阻R22、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与芯片U9的2脚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R26的一端与芯片U9的1脚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R28、R27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与芯片U9的6脚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接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8、R29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与芯片U9的7脚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和电阻R30的一端与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接电位器W2的调节端,电位器W2的一端和芯片U9的8脚接直流电源+15V,芯片U9的4脚接直流电源一15V,电阻R27、R30的另一端、电位器W2的另一端和芯片U9的3、5脚共同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了高性能单片机来检测和跟踪供电电源频率的变化,当输入交流电源频率变化时,同步锯齿波的频率跟踪输入交流电源频率,而锯齿波的幅值保持恒定不变,实现了同一移相控制电压下,晶闸管的触发控制角不随同步供电电压频率大范围变化而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宽频控制的晶闸管触发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宽频控制的晶闸管触发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三相交流输入电源经输入滤波器1滤波后,送入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变成脉动直流电压,该脉动直流电压一方面经DC滤波器4滤波后为DC/AC逆变器5提供输入,另一方面为蓄电池组7提供充电电源。DC/AC逆变器5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输出滤波器6滤除逆变后的交流成份,得到电压和频率稳定的正弦波交流电。辅助电源9将输入交流电源转换为装置内部控制电源。检测报警电路8对电源的电量参数进行检测报警及显示。三相晶闸管触发控制器3一方面采样经输入滤波器1后的三相同步电压信号,另一方面采样经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后的整流输出电压,经内部宽频跟踪处理后输出不随同步供电电压频率变化的驱动信号,控制三相晶闸管模块2导通,并通过电压反馈保持输出电压稳定。
参见图2,三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31采样输入滤波器1滤波后的三相同步电压信号,形成与该电压同频率的方波信号,这一方波信号分成两路,一路直接送入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这路信号的作用是同步跟踪,另一路经三相同步信号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及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处理后也送入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三相同步信号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的作用是检测送入的方波信号频率,并按比例转换为基准电压信号。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的作用是将三相同步信号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输出的基准电压信号转换为高精度的恒流源输出,为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提供给定的锯齿波充电恒流电流。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的另一路输入来自PID控制电路35,该电路采样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的整流输出电压,进行稳压控制,输出一移相控制电压。
当输入交流电源频率变化时,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中同步锯齿波的频率跟踪输入交流电源频率,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输出的对锯齿波形成电容充电的电流也跟随频率变化,使锯齿波的幅值保持恒定不变,实现了在PID控制电路35输出移相控制电压下,触发脉冲的触发控制角不随同步供电电源频率大范围变化而变化。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输出的三相触发脉冲信号经六路双脉冲触发形成电路36转换为六路相位互差60°的双窄脉冲信号,经六路晶闸管驱动电路37来触发三相晶闸管模块。
参见图3,三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31,这里以A相UA单元说明,B相UB单元、C相UC单元与A相单元相同,A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由变压器T1、电阻R4、二极管D1、D2和芯片U2A组成。其中芯片U2为LM324。
三相交流电经输入滤波器1后的A相交流输入首先经过变压器T1隔离变压,变为幅值较小的同步交流正弦波后送入芯片U2A的比较器与0电平比较,变为同频率的宽度为180。的方波信号V1。芯片U2A输入端二极管D1、D2起限幅作用,防止芯片U2A输入端电压过高。电阻R4起限流作用,B相(UB)、C相(UC)单元的同步信号检测电路与A相UA单元相同。
三相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中,O1、O2、O3,为光耦TLP521,芯片U4为单片机P89V51,Y1为芯片U4的外部晶振,电容C4、C5和晶振Y1为芯片U4提供外部振荡源,芯片U7为电压基准电路REF3040,芯片U3为D/A转换器TLV5618,芯片U2D为LM258,芯片U1为IMP708与复位按钮S1组成复位电路,电阻R14、R15、R16为光耦的输入限流电阻,R17、R18、R19为光耦的输出上拉电阻,C6、C7为滤波电容。
在三相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中,来自UA、UB、UC单元的方波信号OA、OB、OC经光耦O1、O2、O3隔离后变为幅值为5V的同频率方波信号FA、FB、FC,并送入芯片U4的引脚6、7、8(P14、P15、P16端口),芯片U4采样输入方波信号的频率,将此频率信号转换为电压值,在芯片U4的4脚(P13端口)输出,P11、P12、P13端口分别与芯片U3的3脚(选通信号CS)、2脚(时钟信号SCLK)、1脚(数据信号DIN)连接。芯片U3将1脚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压值V2,从此电压V2跟随芯片U4的P14、P15、P16端口输入方波频率FA、FB、FC变化而线性变化。D/A转换后的电压信号V2再经芯片U2D单位增益缓冲器后输出电压VT。此VT分别送入UA、UB、UC单元的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
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这里以A相UA单元说明,B相UB单元、C相UC单元与A相单元相同,A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由电阻R5-12、电位器W1和芯片U6组成,芯片U6是一双运放集成块LM258。芯片U6A与电阻R5、R6、R7和电位器W1构成一反向放大器,电位器W1用于调节芯片U6A的输出电压V3。芯片U6B和电阻R8、R9、R10、R11、R12构成一恒流源。
由三相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输出的电压VT将分别送入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其中送入A相的VT电压输入到UA单元的U6A集成运放,经U6A放大后变为电压V3。再经恒流源U6B后转换为电流信号I1输出。此恒流源输出的电流I1与三相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输出电压VT成正比,调节电位器W1可调整恒流源输出电流I1的大小。UB、UC单元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与UA单元相同。
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这里在以A相UA单元说明,B相、UB单元、C相UC单元与A相UA单元相同,A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由电阻R2、R3、二极管D3、D4、电容C8、C9及芯片U5组成,其中芯片U5为专用晶闸管单片移相触发集成电路TCA785,R2、R3为限流电阻,D3、D4为限幅二极管,C8为锯齿波形成电容,C9为触发脉宽调节电容。
芯片U5充当触发脉冲形成环节,它的引脚13接高电平,则引脚14与引脚15输出为窄脉冲,脉冲的宽度由引脚12所接的电容C9决定,引脚11为移相电压VR输入端,引脚5为同步电压输入端。引脚6为触发脉冲禁止端,不用时接高电平。引脚14与引脚15分别是对应同步电压正负半周的触发脉冲输出端,在芯片U5的内部集成了给引脚10外接电容C8充电的恒流源,该恒流源输出电流的大小由其引脚9所接的电阻大小决定,图中引脚9悬空,相当于内部恒流源输出电流为零,因而通过外部恒流源给电容C8充电形成锯齿波,该锯齿波与引脚11输入的移相控制电压VR进行比较,从而形成移相触发脉冲PA+、PA-。
由三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31输出的方波信号V1经R3送到U5的5脚,5脚检测到输入的方波信号,在U5内部产生锯齿波频率。在同步电压的半周期内,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恒流源输出电流I1对U5引脚10的外接电容C8进行充电,形成锯齿波。此锯齿波的频率随交流输入电压频率变化而变化。
由上可知当交流输入电压频率减小时,输入U5的方波信号频率也随之减小,而U6B输出的恒流源电流也按比例减小(因为恒流源输出电流I1与交流输入电压频率严格线性),当输入交流电源的频率减小一半,给C8充电的电流也减小一半,而充电时间则提高一倍(交流输入电压周期增加一倍),因此锯齿波的宽度变宽,但其幅值却未变化,这就实现了晶闸管触发控制器能自适应交流输入电压频率的大范围变化。
UB、UC单元的触发脉冲形成电路与UA单元相同。
PID控制电路35由电阻R21-24、R26-30、电位器W2、电容C11、二极管D5、芯片U9组成,其中芯片U9是集成双运放LM258,R21、R22是分压电阻,R23、R26、R27是限流电阻,R24是电压反馈电阻,电阻R28、R29和C11组成芯片U9B误差放大器的频率补偿网络,用于稳定芯片U9B输出。W2为电压反馈基准电压调节电位器,二极管D5用来隔离负电压,保证移相控制电压VR不为负值。R30为输出电阻。
PID控制电路35为输出电压反馈PI控制电路。它采样晶闸管模块输出直流电压后,通过PI控制,输出移相控制电压VR给UA、UB、UC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VR与A、B、C三相锯齿波比较后产生三相移相触发脉冲信号PA+、PA-、PB+、PB-、PC+、PC-。来自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输出端的直流反馈电压信号V+、V-通过电阻R21、R22分压后送入由芯片U9A和R23、R24组成的反向比例放大器。芯片U9A输出经过电阻R26送入芯片U9B的反相输入端,电位器W2调节电压反馈基准电压,电位器W2的输出电压通过电阻R27送入芯片U9B的反相输入端与芯片U9A输出电压相比较后在芯片U9B输出,其输出通过二极管D5后在电阻R30上形成移相控制电压VR。
六路双脉冲触发形成电路36由电阻R13及芯片U8组成,芯片U8的16脚接直流电源+15V,电阻R13的一端与芯片U8的7脚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和芯片U8的8脚共同接地,芯片U8的10-15脚接六路晶闸管驱动电路33,芯片U8的1-6脚接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其中芯片U8为6路双脉冲形成器KJ041,U8引脚7为封锁信号输入端,不用时接地。电阻R13为接地电阻。
来自UA、UB、UC单元的三相移相触发脉冲信号PA+、PA-、PB+、PB-、PC+、PC-送入六路双脉冲触发形成电路36形成相位互差60°的双窄脉冲输出给六路晶闸管驱动电路37。
六路晶闸管驱动电路37由六个晶闸管驱动电路UT1-UT6组成,每个驱动电路相同,这里以UT1说明。晶闸管驱动电路UT1由电阻R32、R34、R35、电容C12、二极管D10、D11、D12、变压器T2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Q1组成。电阻R32的一端与六路双脉冲形成电路36中芯片U8的15脚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与MOSFET管Q1的栅极连接,MOSFET管Q1的漏极和二极管D10的阳极与变压器T2的1端连接,二极管D10的阴极与电阻R34、电容C12的一端连接,电阻R34、电容C12的另一端、变压器T2的2端接直流电源+24V,MOSFET管Q1的源极接地,电阻R35的一端、二极管D12的阳极和变压器T2的4端接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2的阴极与二极管D1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1的阳极接变压器T2的3端。T2为驱动隔离变压器,MOSFET管Q1为驱动开关管,R32为MOSFET管Q1的栅极驱动电阻,电容C12、电阻R34和二极管D10构成驱动变压器T2原边吸收网络,用于在MOSFET管Q1截至期间吸收变压器T2上的感应电流。二极管D11、D12为变压器T2副边整流二级管,电阻R35为输出驱动电阻。UT1输出G1接对应晶闸管整流模块的的门极,K1接它的阴极。UT2、UT3、UT4、UT5、UT6与此类同
来自六路双脉冲触发形成电路36的6路双脉冲触发信号分别输入UT1-UT6,通过六路晶闸管驱动电路37形成G1、K1,G2、K2,G3、K3,G4、K4,G5、K5,G6、K6六路驱动信号用于触发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恒频恒压交流电源并不局限于挖泥船轴带发电机供电电压、频率大范围波动场合,同样也适用于其它任何输入电源波动大的场合。

Claims (7)

1.一种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入滤波器(1),与输入电源连接;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与输入滤波器(1)连接;DC滤波器(4),与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连接;DC/AC逆变器(5),与DC滤波器(4)连接;输出滤波器(6),与DC/AC逆变器和电源输出端连接;蓄电池组(7),与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和DC滤波器(4)连接;检测报警电路(8),与蓄电池组(7)、DC/AC逆变器(5)、输出滤波器(6)和电源输出端连接;辅助电源(9),与输入电源和检测报警器(8)连接,其特征还包括三相晶闸管触发控制器(3),与输入滤波器(1)、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相晶闸管触发控制器(3),包括三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31)、三相同步信号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PID控制器(35)、六路双脉冲触发形成电路(36)和六路晶闸管驱动电路(37),三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31)与输入滤波器(1)、三相同步信号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和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连接,三相同步信号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与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和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连接,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与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连接,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与PID控制器(35)和六路双脉冲触发形成电路(36)连接,PID控制器(35)与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连接,六路双脉冲触发形成电路(36)与六路晶闸管驱动电路(37)连接,六路晶闸管驱动电路(37)与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31)包括A相、B相和C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A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由变压器T1、电阻R4、二极管D1、D2和芯片U2A组成,变压器T1的1、5端分别与交流输入的VA、VB连接,变压器T1的7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D1的阴极和芯片U2A的3脚连接,芯片U2A的1脚与三相同步信号频率/电压转换电路和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连接,芯片U2A的4、11脚分别接直流电源+15、-15V,变压器T1的9端、二极管D2的阴极、D1的阳极和芯片U2A的2脚共同接地,B相、C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与A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相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由电阻R14-R19、电容C4-C7、晶振Y1、光耦O1、O2、O3、芯片U1、U2D、U3、U4、U7和复位按钮S1组成,电阻R14、R15、R16的一端OA、OB、OC分 别与A相、B相、C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连接,电阻R14、R15、R16的另一端分别与光耦O1、O2、O3输入端的一端连接,光耦O1、O2、O3输出端的FA、FB、FC分别与电阻R17、R18、R19的一端连接,复位按钮S1的一端与芯片U1的1脚连接,芯片U1的8脚与芯片U4的9脚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晶振Y1的一端与芯片U4的18脚连接,电容C5的一端和晶振Y1的另一端与芯片U4的19脚连接,光耦O1、O2、O3输出端的FA、FB、FC分别与芯片U4的5、6、7脚连接,芯片U4的2、3、4脚分别与芯片U3的1、2、3脚连接,芯片U3的4脚与芯片U2D的12脚连接,芯片U3的6脚和电容C7的一端与芯片U7的2脚连接,芯片U3的8脚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芯片U2D的13、14脚与A相、B相、C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电阻R17、R18、R19的另一端、芯片U1的2脚、芯片U4的31脚、芯片U3的8脚和芯片U7的1脚共同接直流电源+5V,光耦O1、O2、O3输入端的另一端、光耦O1、O2、O3输出端的另一端、芯片U1的3、4脚、电容C4-C7的另一端、芯片U3的5脚和芯片U7的3脚共同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33)包括A相、B相、C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A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由电阻R5-R12、电位器W1和芯片U6组成,电阻R6的一端与三相频率/电压转换电路(32)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与芯片U6A的2脚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位器W1的一端连接,电位器W1的另一端和调节端、电阻R8的一端与芯片U6A的1脚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芯片U6A的3脚连接,芯片U6A的8脚接直流电源+15V,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阻R10的一端接芯片U6B的6脚,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与芯片U6B的7脚连接,电阻R9、R11的一端与芯片U6B的5脚连接,电阻R11、R12的另一端与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的A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芯片U6A的4脚共同接地,B相、C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与A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包括A相、B相、C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A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由电阻R2、R3、二极管D3、D4、电容C8、C9和芯片U5组成,电阻R3的一端与A相同步信号检测电路和A相同步信号频率/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阴极、D4的阳极和芯片U5的5脚连接,电阻R2的一端接芯片U5的6脚,电阻R2的另一端和芯片U5的13、16脚接直流电源+15V,电容C9的一端接芯片U5的12脚,电 容C8的一端和芯片U5的10脚与A相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芯片U5的11脚与PID控制器(35)_连接,芯片U5的14、15脚与六路双脉冲触发形成电路(36)连接,电容C8、C9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阳极、D4的阴极和芯片U5的1脚共同接地,B相、C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与A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ID控制电路(35)_由电阻R21-R24、R26-R30、电位器W2、电容C11、二极管D5和芯片U9组成,电阻R21的一端与三相晶闸管整流模块(2)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电阻R22、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与芯片U9的2脚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R26的一端与芯片U9的1脚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R28、R27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与芯片U9的6脚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接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8、R29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与芯片U9的7脚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和电阻R30的一端与三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34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接电位器W2的调节端,电位器W2的一端和芯片U9的8脚接直流电源+15V,芯片U9的4脚接直流电源-15V,电阻R27、R30的另一端、电位器W2的另一端和芯片U9的3、5脚共同接地。 
CN2010201807640U 2010-04-28 2010-04-28 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82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807640U CN201682424U (zh) 2010-04-28 2010-04-28 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807640U CN201682424U (zh) 2010-04-28 2010-04-28 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82424U true CN201682424U (zh) 2010-12-22

Family

ID=4334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80764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82424U (zh) 2010-04-28 2010-04-28 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82424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746A (zh) * 2011-11-18 2012-05-2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单电源误差放大器在负高压电源控制电路中的应用方法
CN103986347A (zh) * 2014-05-12 2014-08-13 东南大学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三相桥式半控整流触发电路
CN104377801A (zh) * 2014-11-18 2015-02-25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能量补偿的x射线机供电装置
CN105634371A (zh) * 2016-03-30 2016-06-01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用多相变流器
CN111384838A (zh) * 2018-12-27 2020-07-07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变频率同步信号实时追踪处理系统及方法
TWI777454B (zh) * 2020-03-16 2022-09-11 加拿大商萬國半導體國際有限合夥公司 數位可程式設計的全微分誤差放大器及應用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746A (zh) * 2011-11-18 2012-05-2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单电源误差放大器在负高压电源控制电路中的应用方法
CN103986347A (zh) * 2014-05-12 2014-08-13 东南大学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三相桥式半控整流触发电路
CN103986347B (zh) * 2014-05-12 2016-09-14 东南大学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三相桥式半控整流触发电路
CN104377801A (zh) * 2014-11-18 2015-02-25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能量补偿的x射线机供电装置
CN104377801B (zh) * 2014-11-18 2017-12-01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能量补偿的x射线机供电装置
CN105634371A (zh) * 2016-03-30 2016-06-01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用多相变流器
CN111384838A (zh) * 2018-12-27 2020-07-07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变频率同步信号实时追踪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384838B (zh) * 2018-12-27 2023-05-16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变频率同步信号实时追踪处理系统及方法
TWI777454B (zh) * 2020-03-16 2022-09-11 加拿大商萬國半導體國際有限合夥公司 數位可程式設計的全微分誤差放大器及應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82424U (zh) 船用恒压恒频交流电源装置
CN109921671B (zh) 单相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逆变器
CN104953686B (zh) 一种电动汽车储能充放电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CN109638889B (zh) 海岛柴储混合供电系统的直流侧惯性增强控制方法
CN201466775U (zh) 蓄电池充放电装置
CN106787088A (zh) 应用于非连续压电能量采集系统的自供电电源管理电路
CN109501635B (zh) 串联混合动力系统或复合电源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9390960A (zh) 一种配电网电压暂降实时在线式综合补偿装置及其方法
CN103748777B (zh) 电力变换装置
CN108879765A (zh) 防止微电网交流母线电流畸变的双向功率变换器控制方法
CN105591459A (zh) 一种基于单相逆变的电压跟踪保持器
CN205693374U (zh) 一种电网与电动汽车能量交互的双向充放电装置
CN104167783A (zh) 一种电池持续供电的直流电源低纹波实现方法与电路
CN103269068A (zh) 一种光电直流微网电源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5305553A (zh) 一种在线式不间断电源及利用该电源的电能质量治理方法
CN103117662A (zh) Pwm斩波数控交流电源
CN102312737B (zh) 一种内燃机驱动发电机的倍频逆变方法和装置
CN205195417U (zh) 微电网型不间断电源系统
CN206481220U (zh) 双向dc‑dc变换器
CN109193842A (zh) 一种直流双向变换装置对蓄电池充放电的控制方法
CN109951098B (zh) 一种快速隔离断路器及其控制算法
CN201570894U (zh) 一种小型应急电源
CN108270347B (zh) 数字充电机的直流输出低频纹波补偿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1122859Y (zh) 机车车辆用直流24v充电机
CN206117270U (zh) 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02 No. 13, Dong Yi Road, Shanghai, Zhongshan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Waterway Bureau Co., Ltd., China Traffic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Ruite 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02 No. 13, Dong Yi Road, Shanghai, Zhongshan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Waterway Bureau Co., Ltd., China Traffic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Ruite Electrical Apparatus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