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7270U - 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 - Google Patents

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7270U
CN206117270U CN201621147261.7U CN201621147261U CN206117270U CN 206117270 U CN206117270 U CN 206117270U CN 201621147261 U CN201621147261 U CN 201621147261U CN 206117270 U CN206117270 U CN 206117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output
resistance
connects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472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成宪
赵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un Cheng Industrial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un Cheng Industri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un Cheng Industrial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un Cheng Industri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472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7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7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7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包括控制器、整流电路、全桥开关电路、同步整流输出电路和电压电流反馈电路;整流电路对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并输出初始直流至全桥开关电路,全桥开关电路对初始直流进行移相PWM处理并输出耦合电压至同步整流输出电路,同步整流输出电路接收控制器输出的整流驱动信号对耦合电压进行同步整流,输出充电用直流电至充电负载及电压电流反馈电路,电压电流反馈电路输出反馈信号至控制器,使控制器输出PWM驱动信号调节全桥开关电路的移相PWM处理,使充电用直流电稳定输出。如此,可减少开关损耗,电能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
背景技术
电池的充电机基本上都是用开关电源来实现,包括控制部分、功率开关管部分和整流输出部分。功率开关管部分通常采用硬开关技术,其开关损耗将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而成正比地增加,制约了充电机的供电效率,使充电机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造成电能的浪费。
为减小开关损耗,传统的充电机中的功率开关管部分多采用基于桥式移相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桥式开关电路,通过控制器控制功率开关管实现ZVS(Zero Voltage Switch,零电压开关),实现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可降低功率开关管的开关损耗。然而,传统的这种充电机,整流部分仍然采用硬开关技术的整流二级管,存在较大的损耗,电能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损耗少、电能利用率高的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
一种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包括控制器、整流电路、全桥开关电路、同步整流输出电路和电压电流反馈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全桥开关电路,所述全桥开关电路连接所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和所述控制器,所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电压电流反馈电路和所述控制器,且用于连接充电负载,所述电压电流反馈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
整流电路接收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后输出初始直流至全桥开关电路,全桥开关电路接收控制器输出的PWM驱动信号对初始直流进行移相PWM处理后输出耦合电压至同步整流输出电路;同步整流输出电路接收控制器的整流驱动信号对耦合电压进行同步整流后输出充电用直流电至供电负载和电压电流反馈电路;电压电流反馈电路接收充电用直流电后输出反馈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反馈信号后输出PWM驱动信号至全桥开关电路。
上述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整流电路对交流电进行整流并输出初始直流至全桥开关电路,全桥开关电路对初始直流进行移相PWM处理并输出耦合电压至同步整流输出电路,同步整流输出电路接收控制器输出的整流驱动信号对耦合电压进行同步整流,输出充电用直流电至充电负载及电压电流反馈电路,电压电流反馈电路根据充电用直流电输出反馈信号至控制器,使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输出PWM驱动信号调节全桥开关电路的移相PWM处理,使充电用直流电稳定输出。通过控制器控制全桥开关电路实现移相PWM,并且控制同步整流输出电路进行同步整流,可减少开关损耗,电能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的结构框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的电路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电压比较电路和电流比较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一实施例中的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包括控制器110、整流电路120、全桥开关电路130、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和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整流电路120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整流电路120的输出端连接全桥开关电路130,全桥开关电路130连接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和控制器110,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连接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和控制器110,且用于连接充电负载(图未示),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连接控制器110。
整流电路120接收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后输出初始直流至全桥开关电路130,全桥开关电路130接收控制器110输出的PWM驱动信号对初始直流进行移相PWM处理后输出耦合电压至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接收控制器110的整流驱动信号对耦合电压进行同步整流后输出充电用直流电至供电负载和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接收充电用直流电后输出反馈信号至控制器110,控制器110接收反馈信号后输出PWM驱动信号至全桥开关电路130。
本实施例中,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为AC180V-265V(伏),整流电路120输出到全桥开关单路的初始直流为DC250-375V。其中,反馈信号用于指示充电用直流电的电压或电流是否需要调整;反馈信号可以是电压信号,控制器110可以根据电压信号的大小判断充电用直流电的电压或电流是否需要调整,例如,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大于预设值,则表示充电用直流电的电压或电流过高,需要降低;否则表示充电用直流电的电压或电流过低,需要调高。控制器110根据反馈信号输出PWM驱动信号,用于控制全桥开关电路130进行移相PWM处理,实现软开关以减小开关损耗;具体地,若反馈信号对应的信息为充电用直流电的电压或电流过高,则控制器110输出的PWM驱动信号控制全桥开关电路130减小脉宽,使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输出的充电用直流电的电压或电流降低从而稳定输出;否则,控制全桥开关电路130增大脉宽。整流驱动信号用于驱动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对耦合电压进行同步整流,实现整流部分的软开关。
上述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整流电路120对交流电进行整流并输出初始直流至全桥开关电路130,全桥开关电路130对初始直流进行移相PWM处理并输出耦合电压至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接收控制器110输出的整流驱动信号对耦合电压进行同步整流,输出充电用直流电至充电负载及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根据充电用直流电输出反馈信号至控制器110,使控制器110根据反馈信号输出PWM驱动信号控制全桥开关电路130的移相PWM处理,使充电用直流电稳定输出。通过控制器110控制全桥开关电路130实现移相PWM,并且控制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进行同步整流,可减少开关损耗,电能利用率高。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控制器110包括ISL6752芯片U1,ISL6752芯片U1连接全桥开关电路130、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和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ISL6752芯片U1同时具备移相PWM控制技术及同步整流控制技术,使得采用一个控制芯片即可实现全桥开关电路130的移相PWM和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的同步整流,可减小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的体积且结构简单,可降低成本。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110还可以包括6754芯片。
具体地,控制器110包括外围电路和ISL6752芯片U1,外围电路用于支持ISL6752芯片U1工作,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ISL6752芯片U1有16个引脚,分别为第1脚(同步整流相位延时脚VADJ)、第2脚(5V基准电压输出VREF)、第3脚(PWM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VERR)、第4脚(斜率补偿脚CTBUF)、第5脚(定时电容放电脚RTD)、第6脚(全桥上下管谐振延时周期控制脚RESDEL)、第7脚(振荡器定时电容脚CT)、第8脚(过流比较器输入端CS)、第9脚(接地脚GND)、第10脚(同步整流驱动脚OUTLRN)、第11脚(同步整流驱动脚OUTLLN)、第12脚(全桥右上管驱动脚OUTUR)、第13脚(全桥左上管驱动脚OUTUL)、第14脚(全桥右下管驱动脚OUTLR)、第15脚(全桥左下管驱动脚OUTLL)、第16脚(电源脚VDD)。ISL6752芯片U1通过第12脚、第13脚、第14脚和第15脚连接全桥开关电路130,通过第10脚和第11脚连接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通过第3脚连接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
在一实施例中,全桥开关电路130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一电感LR、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上管驱动芯片U5、下管驱动芯片U6、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
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串联,且第一电阻R1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两端;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容C2串联,且第三电阻R3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两端。
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且公共端连接整流电路120的输出端,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且公共端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T1A一端和控制器110。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第四电阻R4一端,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且公共端连接第四电阻R4另一端、第一电感LR一端和控制器110。第一电感LR另一端连接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T1A另一端,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T1B两端连接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公共端作为电流检测点通过端口CS+连接控制器110,具体为通过外围电路中的电阻R5和电阻R6接地,以及通过电阻R13连接ISL6752芯片U1的第8脚。
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和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分别通过下管驱动芯片U6连接控制器110,本实施例中下管驱动芯片U6具体为连接控制器110的第14脚和第15脚。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和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接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T2A一端连接上管驱动芯片U5,另一端通过第三电容C3连接上管驱动芯片U5,上管驱动芯片U5连接控制器110,本实施例中,上管驱动芯片U5具体连接控制器110的第12脚和第13脚。第二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T2C两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两端,第二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T2B两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两端。
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均为MOS(metal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开关管。
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用于对耦合电压进行同步整流和滤波。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包括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五电阻R25、第六电阻R26、第七电阻R23、第八电阻RL、第九电阻R24、第十电阻RS、第二电感L1、第四电容C18、第五电容C19、第六电容C23、第三变压器T3、第一反相模块U3和第二反相模块U4。
第一反相模块U3的输入侧连接控制器110,本实施例中,第一反相模块U3的输入侧分别连接ISL6752芯片U1的第10脚和第11脚;第一反相模块U3的输出侧连接第三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两端,第三变压器T3的次级线圈两端分别通过第五电阻R25和第六电阻R26连接第二反相模块U4的输入侧,第二反相模块U4的输出侧分别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和第六开关管Q6的控制端。本实施例中,第一反相模块U3由两个非门组成,两个非门的输入端作为第一反相模块U3的输入侧,两个非门的输出端作为第一反相模块U3的输出侧。第二反相模块U4的结构与第一反相模块U3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第四电容C18和第七电阻R23串联,且第四电容C18另一端连接全桥开关电路130,第七电阻R23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1一端,且公共端连接全桥开关电路130,本实施例中,第七电阻R23和第二电感L1的公共端连接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T1B。第二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和充电负载,且分别通过第五电容C19和第八电阻RL接地。
第六电容C23和第九电阻R24串联,且第六电容C23一端连接全桥开关电路130,本实施例中,第六电容C23一端具体连接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T1B。第九电阻R24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S一端,且公共端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输出端、第六开关管Q6的输出端和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第九电阻R24另一端接地,第五开关管Q5的输入端和第六开关管Q6的输入端连接全桥开关电路130,本实施例中,第五开关管Q5的输入端和第六开关管Q6的输入端具体连接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T1B。
开关管较二极管损耗降低很多,通过采用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进行整流处理,可进一步减少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的电能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且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对整流之后的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可提高电能质量。本实施例中,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均为MOS管。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包括电压比较电路151、电流比较电路152和反馈电路153,反馈电路153分别通过电压比较电路151、电流比较电路152连接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反馈电路153还连接控制器110。
电压比较电路151比较充电用直流电的电压与预设电压值的大小,在充电用直流电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时输出第一电压比较信号至反馈电路153,在充电用直流电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值时输出第二电压比较信号至反馈电路153。
电流比较电路152比较充电用直流电的电流与预设电流值的大小,在充电用直流电的电流大于预设电流值时输出第一电流比较信号至反馈电路153,在充电用直流电的电流小于预设电流值时输出第二电流比较信号至反馈电路153。
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输出的反馈信号包括过高反馈信号和过低反馈信号。反馈电路153接收第一电压比较信号或第一电流比较信号后输出过高反馈信号至控制器110,反馈电路153接收第二电压比较信号或第二电流比较信号后输出过低反馈信号至控制器110。
过高反馈信号用于指示当前输出的充电直流电的电压超出预设电压值,或指示当前输出的充电直流电的电流超出预设电流值,以使控制器110控制全桥开关电路130的脉宽变小,使输出的电压稳定。过低反馈信号用于指示当前输出的充电直流电的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或指示当前输出的充电直流电的电流低于预设电流值,以使控制器110控制全桥开关电路130的脉宽变大,使输出的电流稳定。
参考图3,为本实施例中电压比较电路151和电流比较电路152的具体电路图,其中,C点为电压检测点,用于连接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具体为连接第二电感L1;D点为电流检测点,用于连接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具体为连接第十电阻RS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输出端的一端;E点用于连接反馈电路153。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反馈电路153包括光耦U2和输入电阻R18,输入电阻R18的一端通过电压比较电路151和电流比较电路152连接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输入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2的控制端,光耦U2的受控端连接控制器110。
具体地,输入电阻R18连接光耦U2的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光耦U2的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端接地,光耦U2的受光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110,光耦U2的受光器的输出端接地。本实施例中,光耦U2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具体连接ISL6752芯片U1的第3脚。
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ISL6752芯片U1启动后首先通过第12脚和第13脚控制第一开关管Q1和第三开关管Q3按180°互补,50%的占空比固定不变,通过第14脚和第15脚控制第二开关管Q2和第四开关管Q4按PWM不停通断使初始直流被斩波,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TIA产生脉动电流,通过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T1A耦合到次级线圈T1B,产生耦合电压以传输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在上述调节过程中,ISL6752芯片U1通过控制第6脚上的电压,可实现全桥开关电路130第一开关管Q1与第二开关管Q2之间、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之间的导通延时,在延时过程中,通过第一电感LR与各开关管的谐振作用,在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上的漏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下降至0V时,再给导通信号,从而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ZVS)。
ISL6752芯片U1通过控制第1脚上的电压,控制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中的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在适当的延时后主动导通,实现同步整流,输出充电用直流电至充电负载和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
电压电流反馈电路150开始工作,一旦电压比较电路151检测到充电用直流电的电压超过预设电压值时,输出的第一电压比较信号使反馈电路153中光耦U2的发光二级管的导通电流增大,通过光电耦合,使光耦U2受光器的导通电流增加,进而拉低与光耦U2的受光器连接的ISL6752芯片U1的第3脚的电压;ISL6752芯片U1检测到第3脚上电压降低,通过内部电路调整第14脚和第15脚PWM驱动信号的输出,控制全桥开关电路130中第二开关管Q2和第四开关管Q4的导通时间减少,从而稳定充电用直流电的电压输出;当充电用直流电的电压比预设电压值小时,ISL6752芯片U1的调整相反,增加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4的导通时间,来稳定充电用直流电的电压输出。电流比较电路152工作原理与电压比较电路151的工作过程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上述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还包括输出开关电路160,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通过输出开关电路160连接充电负载。输出开关电路160断开时,充电负载与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断开连接。
输出开关电路160用于控制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与充电负载连接的通断,提高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使用的安全性。例如在充电负载正负极反接、充电负载未连接上或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输出的电压或电流过高时,可以断开输出开关电路160,对充电负载进行保护。输出开关电路160可以是由人工控制通过,也可以采用处理器实现自动通断。
在一实施例中,输出开关电路160包括处理器(图未示)和开断装置(图未示),开断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开断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充电负载,开断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处理器,处理器还连接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和充电负载。具体地,处理器连接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输出充电用直流电的一端,用于检测充电用直流电。本实施例中,开断装置为继电器。
处理器检测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是否有输出,以及检测充电负载是否异常连接,具体可以是通过检测连接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的端口是否有电压以检测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是否输出,通过检测连接充电负载的端口是否有电压以检测充电负载是否异常连接,异常连接指充电负载没接上、正负极短路或正负极反接。处理器在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无输出或充电负载异常连接时,控制开断装置关断。处理器检测同步整流输出电路140输出的充电用直流电的电流小于设定电流时,表示充电负载充满,处理器控制开断装置断开,以关断输出。
通过采用处理器和开断装置实现自动导通和关断,提高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的使用便利性和高效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上述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还包括隔离供电电路170,隔离供电电路170连接整流电路120的输出端和控制器110。
隔离供电电路170用于为控制器110提供启动电压。通过采用连接整流电路120的隔离供电电路170,无需再引入其他的供电装置为控制器110供电,使得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上述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还包括防浪涌电路180,整流电路120的输出端通过防浪涌电路180连接全桥开关电路130。通过在整流电路120和全桥开关电路130之间连接防浪涌电路180,可提高电能质量。
本实施例中,防浪涌电路180包括连接电阻RF和开关S1,连接电阻RF和开关S1并联后一端连接整流电路120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全桥开关电路130,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整流电路、全桥开关电路、同步整流输出电路和电压电流反馈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全桥开关电路,所述全桥开关电路连接所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和所述控制器,所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电压电流反馈电路和所述控制器,且用于连接充电负载,所述电压电流反馈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ISL6752芯片,所述ISL6752芯片连接所述全桥开关电路、所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和所述电压电流反馈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一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上管驱动芯片、下管驱动芯片、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
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串联,且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二电容串联,且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两端;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且公共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且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一端和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入端,且公共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另一端、所述第一电感一端和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感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另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两端连接所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分别通过所述下管驱动芯片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一端连接所述上管驱动芯片,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容连接所述上管驱动芯片,所述上管驱动芯片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两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两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包括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二电感、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三变压器、第一反相模块和第二反相模块;
所述第一反相模块的输入侧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反相模块的输出侧连接所述第三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两端,所述第三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模块的输入侧,所述第二反相模块的输出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四电容和所述第七电阻串联,且所述第四电容另一端连接所述全桥开关电路,所述第七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一端,且公共端连接所述全桥开关电路,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压电流反馈电路和所述充电负载,且分别通过所述第五电容和所述第八电阻接地;
所述第六电容和所述第九电阻串联,且所述第六电容一端连接所述全桥开关电路,所述第九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一端,且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电压电流反馈电路,所述第九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开关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开关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电流反馈电路包括电压比较电路、电流比较电路和反馈电路,所述反馈电路分别通过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电流比较电路连接所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所述反馈电路还连接所述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光耦和输入电阻,所述输入电阻的一端通过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和所述电流比较电路连接所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所述输入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的控制端,所述光耦的受控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开关电路,所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通过所述输出开关电路连接所述充电负载;
所述输出开关电路断开时,所述充电负载与所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断开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开关电路包括处理器和开断装置,所述开断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所述开断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负载,所述开断装置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还连接所述同步整流输出电路和所述充电负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供电电路,所述隔离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浪涌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防浪涌电路连接所述全桥开关电路。
CN201621147261.7U 2016-10-21 2016-10-21 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 Active CN206117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7261.7U CN206117270U (zh) 2016-10-21 2016-10-21 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7261.7U CN206117270U (zh) 2016-10-21 2016-10-21 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7270U true CN206117270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27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47261.7U Active CN206117270U (zh) 2016-10-21 2016-10-21 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72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6972A (zh) * 2017-09-30 2018-02-16 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充电装置的功率输出控制方法、电路及充电装置
CN109130916A (zh) * 2017-06-28 2019-01-04 李尔公司 用于对交通工具的车载充电器进行预充电的方法和系统
CN114142578A (zh) * 2022-01-30 2022-03-04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oc电流设置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0916A (zh) * 2017-06-28 2019-01-04 李尔公司 用于对交通工具的车载充电器进行预充电的方法和系统
CN109130916B (zh) * 2017-06-28 2021-06-11 李尔公司 用于对交通工具的车载充电器进行预充电的方法和系统
CN107706972A (zh) * 2017-09-30 2018-02-16 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充电装置的功率输出控制方法、电路及充电装置
US11404898B2 (en) 2017-09-30 2022-08-02 Anker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output power of a charging device, a circuit, and a charging device
CN114142578A (zh) * 2022-01-30 2022-03-04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oc电流设置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CN114142578B (zh) * 2022-01-30 2022-04-26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oc电流设置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07184B2 (en) SiC inverted plasma cutting power supply
CN103683982B (zh) 一种宽范围交流电压输入的Buck结构稳压电源
CN103248108B (zh) 带mos管切换和可复用dc-dc模块的led驱动器
CN106129509B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器集成蓄电池
CN103475061A (zh) 光伏智能控制器
CN104124748A (zh) 一种清洁能源补偿的公交站智能供电电源系统
CN102917503B (zh) 一种储能led驱动器系统
CN203225573U (zh) Mos管切换可复用dc-dc模块的储能led驱动器
CN206117270U (zh) 基于6752/6754芯片的数控动态输出充电机
CN103269105B (zh) 备用电源的自控制多电压输出系统
CN103441569A (zh) 一种电网电压瞬间抖动的监控装置及方法
CN204407987U (zh) 一种修复式脉冲充电机
CN103887864A (zh) 一种起重电磁铁配套蓄电池专用充电机
CN206673569U (zh) 开关电源的输出保护电路
CN202586463U (zh) 镍镉充电器控制电路
CN203166605U (zh) 电池充电电路
CN103490499A (zh) 电源模组与电池结合的不间断供电方法
CN203707843U (zh) 复合型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
CN203481901U (zh) 空载低损耗电池充电电路
CN201656537U (zh) 蓄电池充电器
CN104319862A (zh) 一种基于移相全桥的智能充电器
CN204559393U (zh)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及反激式ac-dc转换器
CN203062056U (zh) 逆变焊机过压欠压检测保护电路
CN203218943U (zh) 一种两路充电器
CN103600156A (zh) 一种自动识别转换双电压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