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80292U -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 - Google Patents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80292U
CN201680292U CN2009202919778U CN200920291977U CN201680292U CN 201680292 U CN201680292 U CN 201680292U CN 2009202919778 U CN2009202919778 U CN 2009202919778U CN 200920291977 U CN200920291977 U CN 200920291977U CN 201680292 U CN201680292 U CN 201680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gp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led
typ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919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 Pi
Original Assignee
Jin P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 Pi filed Critical Jin Pi
Priority to CN2009202919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80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80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802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基本特征如下,导光板的侧面的顶部向导光板中间缩进形成倾斜的侧面,灯板(包括电路板及设置在其上的LED封装)设置在导光板的底部的下方与导光板的倾斜的侧面相对应,LED封装的出光表面被透明胶层粘结在导光板的底面上,LED封装的填充物、透明胶层和导光板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折射系数,减少光在填充物和透明胶层之间的界面处以及在透明胶层和导光板的入光表面之间的界面处的全内反射,LED封装所发的光通过底部进入导光板,射到倾斜的侧面上,由于全内反射或倾斜的侧面上的反射膜,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其在导光板内沿与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

Description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ED已经广泛用于液晶显示的背光源装置,LED背光源的传统的两种形式之一是侧入式(edge backlight)发光元件,侧入式发光元件的关键部件之一是导光板,LED背光源的侧入式发光元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较难应用于大尺寸的背光源,并且LED光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再提高。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侧入式发光元件,适用于大尺寸的LED背光源的发光元件,提高LED光源的利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基本特征如下,导光板的侧面的边缘的顶部向导光板中间缩进形成倾斜的侧面,导光板的底部上形成网点(dot pattern),至少一个灯板(包括电路板及设置在其上的LED封装)设置在导光板的底部的下方与导光板的倾斜的侧面相对应,灯板直接设置在发光元件的框架的底面上,LED封装的出光表面被透明胶层粘结在导光板的底面上,LED封装的填充物、透明胶层和导光板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折射系数(例如,差别是在0-10%),使得填充物的出光表面与导光板的入光表面之间没有空气,因此,减少光在填充物和透明胶层之间的界面处的全内反射,减少光在透明胶层和导光板的入光表面之间的界面处的全内反射,使得从LED芯片发出的到达LED封装的填充物的出光表面的光全部(或几乎全部)进入导光板,提高LED光源的利用效率。LED封装所发的光通过底 部进入导光板,射到倾斜的侧面上,由于全内反射或倾斜的侧面上的反射膜,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其在导光板内沿与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网点把射到其上的光向导光板的顶部(出光表面)反射。
一个优选实施例:导光板带有V型槽,至少一个灯板(包括电路板和LED封装)设置在导光板的底面与V型槽对应的位置,LED封装的出光表面被透明胶层粘结在导光板的底面上,使得填充物的出光表面与导光板的入光表面之间没有空气,因此,减少光在填充物和透明胶层之间的界面处的全内反射,减少光在透明胶层和导光板的入光表面之间的界面处的全内反射,使得从LED芯片发出的到达LED封装的填充物的出光表面的光全部(或几乎全部)进入导光板,提高LED光源的利用效率。LED封装所发的光通过底部进入导光板,射到V型槽的侧面上,由于全内反射或V型槽的侧面上的反射膜或V型槽内的反射物体,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其在导光板内沿与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网点把射到其上的光向导光板的顶部(出光表面)反射,适用于大尺寸背光源。
另外,通过在导光板中掺杂光散射粒子,可以使得导光板同时具有扩散的功能。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其中,
(A)导光板的倾斜侧面的截面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a)直线;(b)曲线;(c)折线。倾斜侧面的截面的形状可以是其他形状(没有在图中展示),只要倾斜侧面能把从导光板的底部进入而射向顶部的光的主要成分在导光板的内部导向导光板的另一侧面即可,即,倾斜侧面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其在导光板中沿与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
(B)倾斜侧面的分布是从一组分布中选出,该组分布包括,但不限于:(1)导光板的一个侧面倾斜;(2)导光板的两个侧面倾斜;(3)导光板的三个侧面倾斜;(4)导光板的四个侧面倾斜。
(C)倾斜侧面的设置包括,倾斜侧面上形成一层反射膜。
(D)透明胶层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该组材料包括,硅胶、硅酮胶、环氧树脂,等。透明胶层与LED封装有相同的分布,透明胶层与LED封装一一对应。一个实施例,不采用透明胶层,LED封装设置在导光板的底面。
(E)优选的实施例:填充物的折射系数等于或小于透明胶层的折射系数,光在填充物和透明胶层之间的界面处没有全内反射。
(F)优选的实施例:透明胶层的折射系数等于或小于导光板的折射系数,光在透明胶层和导光板的入光表面之间的界面处没有全内反射。
(G)优选的实施例:导光板的折射系数、LED封装的填充物的折射系数、透明胶层的折射系数均在n=1.47至n=1.53之间。即使LED封装的填充物、透明胶层和导光板的折射系数有差别,例如,差别是5%,光在填充物的出光表面与透明胶层之间的界面处或光在导光板的入光表面与透明胶层之间的界面处被全内反射的部分也是很小的。一实施例:透明胶层的折射系数是填充物的折射系数的95%,当填充物的折射系数是n=1.5,透明胶层的折射系数则是n=95%×1.5=1.425,光在填充物和透明胶层之间的界面处的全内反射角为72°,远大于光从填充物进入空气的全内反射角42°,因此,被全内反射的光通量很小。
(H)LED封装采用LED面发光(top view)封装,优选的实施例:贴片式(SMD)面发光封装。此后,简称LED封装。LED封装包括,支架(支架具有凹槽)、固定在支架上的至少一个LED芯片和填充物;填充物填充在凹槽中 并覆盖LED芯片。一个LED封装可以采用一个发单色光的芯片,也可以采用多个发单色光的芯片。单色光的芯片包括红光、蓝光、绿光芯片。LED封装也可以发白光。LED封装的填充物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每一层填充物的材料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该组材料包括,透明物质、混有荧光粉的透明物质。透明物质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该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胶、环氧树脂。
(I)导光板的设置是从一组设置中选出,该组设置包括::(1)透明的导光板;(2)导光板的内部掺杂光散射粒子(light-scattering particle);(3)导光板的顶部涂覆一层光散射粒子(diffusion particle);(4)导光板的内部掺杂光散射粒子并且顶部涂覆一层光散射粒子。导光板的不同设置决定了导光板有两种类型,导光板采用(1)的设置时,只具有导光功能。导光板采用(2)、(3)和(4)的设置时,同时还具有扩散功能(或称之为:扩散式导光板,scattering-type light-guide plate)。
(J)V型槽的截面的侧面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a)直线;(b)曲线;(c)。V型槽的截面的侧面的形状可以是其他形状(没有在图中展示),只要V型槽的侧面能把从导光板的底部进入而射向顶部的LED封装发出的光的主要成分在导光板的内部导向导光板的侧面即可,即,V型槽的侧面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其在导光板中沿与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
(K)V型槽的分布是从一组分布中选出,该组分布包括,但不限于:(1)与侧入式发光元件的倾斜侧面相平行的单条V型槽;(2)多条互相平行并与倾斜侧面相平行的V型槽;(3)互相垂直的并分别与倾斜侧面相平行的V型槽;(4)被分隔成至少两个子V型槽。
(L)V型槽中的设置是从一组设置中选出,该组设置包括:(1)V型槽中无填充物;(2)V型槽侧面上形成一层反射膜;(3)V型槽内设置一个与V型槽相同形状的反射物体,该反射物体的顶部与导光板的顶部基本相平;(4)V型槽内设置一个与V型槽相同形状的反射物体,该反射物体的顶部低于导光板的顶部,在反射物体的顶部填充与导光板的折射系数相近的材料,该材料的顶部与导光板的顶部基本相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能达到的各项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背光源的侧入式发光元件,保持LED背光源的侧入式发光元件的优点,即,薄型化和采用较少的LED封装。
(2)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背光源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减少光在LED封装的填充物和透明胶层之间的界面处的全内反射,提高LED封装的光提取效率,减少发热。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背光源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减少光在透明胶层和导光板的入光表面之间的界面处的全内反射,提高LED光源和导光板之间的耦合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侧入式发光元件,适用于大尺寸的背光源,即使对于大尺寸背光源,也能提供充分的亮度和优异的亮度均匀性。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背光源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可以使用亮度较低的LED芯片。
本实用新型和它的特征及效益将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更好的展示。
附图说明
图1a展示在先的侧入式LED背光源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1b展示在先的侧入式LED背光源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a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发光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2b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发光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c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发光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d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发光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2e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发光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f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发光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g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发光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h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发光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导光板的倾斜侧面的形状的一个实施例。
图3b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导光板的倾斜侧面的形状的一个实施例。
图3c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导光板的倾斜侧面的形状的一个实施例。
图4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导光板的倾斜侧面的设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5a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V型槽的截面的侧面的形状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b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V型槽的截面的侧面的形状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c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V型槽的截面的侧面的形状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6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V型槽的设置的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会在下面被描述,但下列各项描述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是局限本实用新型于下列各项实施例的描述。
注意:下列各项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的所有实施例:
(1)各个图中各部分的比例不代表实施例的各部分的真实比例。
(2)图2中没有画出LED背光源的发光元件的其他部件,其他部件包括,集光片、偏光片、反射片,等。为了简化画图,在图中的导光板的几个实施例中,均没有画网点。
(3)导光板的侧面的顶部向导光板的中间倾斜形成倾斜侧面,倾斜侧面把从导光板的底部进入而射向顶部的光的主要成分导向导光板的与其相对的另一侧面,即,入射光从底部进入导光板之后,射在倾斜侧面上,在其作用 下,光的主要成分在导光板的内部沿与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
(4)导光板的倾斜侧面的截面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a)直线;(b)曲线;(c)折线。倾斜侧面的截面的形状可以是其他形状(没有在图中展示),只要倾斜侧面能把从导光板的底部进入而射向顶部的光的主要成分在导光板的内部导向导光板的另一侧面即可,即,倾斜侧面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其在导光板中沿与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
(5)倾斜侧面的宽度大于等于LED封装的出光表面的最大线度(例如,对于圆形出光表面,其最大线度为其直径;对于长方形出光表面,其最大线度为其对角线)。
(6)倾斜侧面的分布是从一组分布中选出,该组分布包括,但不限于:(1)导光板的一个侧面倾斜;(2)导光板的两个侧面倾斜;(3)导光板的三个侧面倾斜;(4)导光板的四个侧面倾斜。
(7)倾斜侧面的设置包括,倾斜侧面上形成一层反射膜。
(8)透明胶层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该组材料包括,硅胶、硅酮胶、环氧树脂,等。透明胶层与LED封装有相同的分布,透明胶层与LED封装一一对应。一个实施例,不采用透明胶层,LED封装设置在导光板的底面。
(9)优选的实施例:填充物的折射系数等于或小于透明胶层的折射系数,光在填充物和透明胶层之间的界面处没有全内反射。
(10)优选的实施例:透明胶层的折射系数等于或小于导光板的折射系数,光在透明胶层和导光板的入光表面之间的界面处没有全内反射。
(11)优选的实施例:导光板的折射系数、LED封装的填充物的折射系数、透明胶层的折射系数均在n=1.47至n=1.53之间。即使LED封装的填充物、透明胶层和导光板的折射系数有差别,例如,差别是5%,光在填充物的出光表面与透明胶层之间的界面处或光在导光板的入光表面与透明胶层之间的界面处被全内反射的部分也是很小的。一实施例:透明胶层的折射系数是填充物的折射系数的95%,当填充物的折射系数是n=1.5,透明胶层的折射系数则是n=95%x 1.5=1.425,光在填充物和透明胶层之间的界面处的全内反射角为72°,远大于光从填充物进入空气的全内反射角42°,因此,被全内反射的光通量很小。
(12)LED封装采用LED面发光(top view)封装,优选的实施例:贴片式(SMD)面发光封装。此后,简称LED封装。LED封装包括,支架(支架具有凹槽)、固定在支架上的至少一个LED芯片和填充物;填充物填充在凹槽中并覆盖LED芯片。一个LED封装可以采用一个发单色光的芯片,也可以采用多个发单色光的芯片。单色光的芯片包括红光、蓝光、绿光芯片。LED封装也可以发白光。LED封装的填充物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每一层填充物的材料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该组材料包括,透明物质、混有荧光粉的透明物质。透明物质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该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胶、环氧树脂。
(13)V型槽的底面的宽度大于等于LED封装的出光表面的最大线度(例如,对于圆形出光表面,其最大线度为其直径;对于长方形出光表面,其最大线度为其对角线)。
(14)V型槽的截面的侧面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a)直线;(b)曲线;(c)折线。V型槽的侧面能把从导光 板的底部进入而射向顶部的光的主要成分在导光板的内部转变成射向导光板的侧面的光,即,使得入射光的主要成分进入导光板之后,V型槽的侧面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其在导光板中沿与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
(15)V型槽中的设置是从一组设置中选出,该组设置包括:(1)V型槽中无填充物;(2)V型槽侧面上形成一层反射膜;(3)V型槽内设置一个与V型槽相同形状的反射物体,该反射物体的顶部与导光板的顶部基本相平;(4)V型槽内设置一个与V型槽相同形状的反射物体,该反射物体的顶部低于导光板的顶部,在反射物体的顶部的上方填充与导光板的折射系数相近的材料,该材料的顶部与导光板的顶部基本相平。避免在反射物体的上方形成暗区。
(16)V型槽在导光板中的分布是从一组分布中选出,该组分布包括,但不限于:(1)与导光板的倾斜侧面相平行的单条V型槽;(2)多条互相平行并与导光板的倾斜侧面相平行的V型槽;(3)互相垂直的并分别与导光板的不同倾斜侧面相平行的V型槽;(4)被分隔成至少两个子V型槽;(5)分布(4)分别与分布(1)、分布(2)、分布(3)的组合。
(17)导光板的设置是从一组设置中选出,该组设置包括::(1)透明导光板;(2)导光板的内部掺杂光散射粒子;(3)导光板的顶部涂覆一层光散射粒子;(4)导光板的内部掺杂光散射粒子并且顶部涂覆一层光散射粒子。导光板的不同设置决定了导光板有两种类型,当导光板采用(1)的设置时,只具有导光功能。当导光板采用(2)、(3)和(4)的设置时,同时还具有扩散功能(也可称之为:扩散式导光板,以示区别)。
(18)光在扩散式导光板的内部传播时,同时受到散射和反射作用,而从导光板的顶部射出。
(19)配合采用的LED封装,选择导光板的V型槽的高度和底面的宽度,使得V型槽的侧面改变了光的主要成分的传播方向,使其在导光板中沿与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使得导光板的出光均匀。
(20)适当的设置导光板(扩散式导光板)的光散射比(optical diffusionratio)、光透射率(total optical transmission)、V型槽的设置和分布以及网点的形状和密度,以达到出射光的亮度均匀性。例如,光散射比可以选在5%至90%之间,光透射率可以选在40%至95%之间。例如,对于PMMA材料,当掺杂光散射粒子,使得光散射比约为45%时,其光透射率约为80%。
(21)适当的设置导光板(非扩散式导光板)的V型槽的设置和分布以及网点的形状和密度,以达到出射光的亮度均匀性。
(22)导光板的材料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该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脂(PC)、聚苯乙烯(PS)、MS(styrenemethacrylate)、MMA(methacrylacidmethyl)、环烯聚合物(COP)、环烯共聚物COC等。
图1展示在先的侧入式LED背光源的实施例。
图1a和图1b分别展示在先的侧入式LED背光源的实施例的顶视图和A-A截面图。。导光板101具有顶部101t和底部101b,设置在框架内部。框架包括框架底部102b和框架侧面102a。LED封装104固定在电路板103上构成灯板(lightbar),电路板103固定在框架侧面102a上,使得LED封装104发出的光的主要部分从导光板101的侧面进入导光板101。
图2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侧入式导光板的发光元件的几个实施例。注意,一个实施例,不采用透明胶层,LED封装设置在导光板的底部与倾斜侧面相对应的位置。
图2a至图2c分别展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A-A截面图和示意图。
导光板201的侧面的顶部向内缩进而形成倾斜侧面205。LED封装204a固定在电路板203a上,电路板203a固定在框架底部202b上,透明胶层206a把LED封装204a的出光表面粘结在导光板201的底面上与倾斜侧面205相对应的位置,使得倾斜侧面205把从导光板201的底部进入而射向顶部的光的主要成分210导向导光板201的与其相对的另一侧面,即,入射光从底部进入导光板201之后,射在倾斜侧面205上,在其作用下,光的主要成分210在导光板201的内部沿与导光板201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倾斜侧面205的宽度211是导光板201的侧面的顶部向导光板201内部缩进去的距离。在图2a中,没有画出透明胶层。图2c中,没有画出框架侧面。
图2d至图2f分别展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A-A截面图和示意图。
LED封装204a固定在电路板203a上,电路板203a固定在框架底部202b上,透明胶层206a把LED封装204a的出光表面粘结在导光板201的底面上与倾斜侧面205相对应的位置,使得倾斜侧面205把从导光板201的底部进入而射向顶部的光的主要成分210导向导光板201的与其相对的另一侧面,即,入射光从底部进入导光板201之后,射在倾斜侧面205上,在其作用下,光的主要成分210在导光板201的内部沿与导光板201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
导光板201的中间部分的内部的顶部形成V型槽207,V型槽207的长度方向与倾斜侧面205的长度方向相平行,LED封装204b固定在电路板203b上,电路板203b固定在框架底部202b上,透明胶层206b把LED封装204b的出光表面粘结在导光板201的底面上与V型槽207相对应的位置,使得V型槽207把从导光板201的底部进入而射向顶部的光的主要成分分成两部分230并分别导向导光板201的两个倾斜侧面205,即,入射光从底部进入导光板201之后,射在V型槽207上,在其作用下,光的主要成分在导光板201的内部沿与导光板201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传播。V型槽207是一个辅助光源,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元件适用于大尺寸的背光源。
为简化,在图2d中,没有画出透明胶层206a,在图2f中,没有画出框架和与倾斜侧面205相对应的LED封装和电路板。
图2g和图2h分别展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两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g展示的V型槽207的两个端面207d没有到达导光板201的侧面212,V型槽207的端面207d与导光板201的侧面212之间是导光板201的一部分201b,使得导光板201的强度增加。
图2g展示,在导光板201的内部的顶部形成V型槽,其特征在于,该V型槽包括设置在一条直线上的至少两个子V型槽207a和207b。子V型槽207a和207b被导光板隔开。其优点在于,这样的设置可以加强导光板的强度。与每个子V型槽对应的至少有一个LED封装。
图3展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倾斜侧面的截面的形状的实施例,如图2d的A-A截面的导光板201。
图3a展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倾斜侧面的截面的形状的一个实施例。导光板301具有顶部301t、底部301b和曲线侧面305q。
图3b展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倾斜侧面的截面的形状的一个实施例。导光板301具有顶部301t、底部301b和直线侧面305z。
图3c展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倾斜侧面的截面的形状的一个实施例。导光板301具有顶部301t、底部301b和折线侧面305t。
图4展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倾斜侧面的设置的实施例。导光板401的倾斜侧面上形成反射膜420,反射膜420的材料包括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图5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V型槽的截面的侧面的形状的实施例。
图5a展示V型槽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其特征在于,导光板501具有顶部501t和底部501b,在导光板501的内部的顶部形成V型槽507,V型槽507的截面的侧面507z为直线。
图5b展示V型槽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其特征在于,在导光板501的内部的顶部形成V型槽507,V型槽507的截面的侧面507q为曲线。
图5c展示导光板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其特征在于,在导光板501的内部的顶部形成V型槽507,V型槽507的截面的侧面507t为折线。
图6展示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的V型槽的设置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形成在导光板601内部的顶部的V型槽607的侧面上形成反射膜620。
上面的具体的描述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只是提供一些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化的例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应该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合法等同物决定,而不是由上述具体化的详细描述和实施例决定。

Claims (10)

1.一种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包括,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边缘的顶部向导光板中间缩进形成倾斜侧面,所述的导光板的底部上形成网点;至少一个灯板,所述的灯板包括电路板及设置在其上的LED封装;所述的灯板设置在所述的导光板的底部与所述的倾斜侧面相对应的位置。
2.权利要求1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的所述的倾斜侧面的截面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a)直线;(b)曲线;(c)折线。
3.权利要求1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侧面的分布是从一组分布中选出,该组分布包括:(1)所述的导光板有一个所述的倾斜侧面;(2)所述的导光板有两个所述的倾斜侧面;(3)所述的导光板有三个所述的倾斜侧面;(4)所述的导光板有四个所述的倾斜侧面。
4.权利要求1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侧面的设置包括,倾斜侧面上形成一层反射膜。
5.权利要求1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入式发光元件进一步包括透明胶层;其中,所述的透明胶层与所述的LED封装有相同的分布,所述的透明胶层与所述的LED封装一一对应,所述的透明胶层把所述的灯板上的所述的LED封装的出光表面粘结在所述的导光板的底面上与所述的倾斜侧面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的透明胶层的材料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该组材料包括,硅胶、硅酮胶、环氧树脂。
6.权利要求1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封装包括至少一个发单色光的芯片;其中,所述的单色光的芯片是从一组芯片中选出,该组芯片包括,红光、蓝光、绿光芯片;所述的LED封装的填充物具有单层或多层 结构,每一层填充物的材料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该组材料包括,硅胶、环氧树脂、混有荧光粉的硅胶、混有荧光粉的环氧树脂。
7.权利要求1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的材料是从一组材料中选出,该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脂、聚苯乙烯、MS、MMA、环烯聚合物、环烯共聚物。
8.权利要求1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V型槽;其中,所述的V型槽形成在所述的导光板的内部的顶部,所述的V型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的倾斜侧面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至少一个所述的灯板设置在所述的导光板的底面上与所述的V型槽相对应,使得所述的V型槽把从所述的导光板的底部进入而射向顶部的所述的灯板上的所述的LED封装发出的光的主要成分分成两部分并分别导向所述的导光板的两个倾斜侧面。
9.权利要求8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型槽的截面的侧面的形状是从一组形状中选出,该组形状包括:(a)直线;(b)曲线;(c)折线。
10.权利要求8的侧入式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型槽在所述的导光板中的分布是从一组分布中选出,该组分布包括,(1)与所述的导光板的所述的倾斜侧面相平行的单条V型槽;(2)多条互相平行并与所述的导光板的所述的倾斜侧面相平行的V型槽;(3)互相垂直的并分别与所述的导光板的不同的倾斜侧面相平行的V型槽;(4)被分隔成至少两部分的V型槽。 
CN2009202919778U 2009-12-12 2009-12-12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80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919778U CN201680292U (zh) 2009-12-12 2009-12-12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919778U CN201680292U (zh) 2009-12-12 2009-12-12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80292U true CN201680292U (zh) 2010-12-22

Family

ID=43345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9197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80292U (zh) 2009-12-12 2009-12-12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802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4009B (zh) * 2011-08-26 2015-10-11 Micron Technology Inc 具有覆晶式安裝固態輻射傳感器之固態輻射傳感器裝置及其關聯的系統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4009B (zh) * 2011-08-26 2015-10-11 Micron Technology Inc 具有覆晶式安裝固態輻射傳感器之固態輻射傳感器裝置及其關聯的系統及方法
US9647167B2 (en) 2011-08-26 2017-05-09 Micron Technology, Inc. Solid-state radiation transducer devices having flip-chip mounted solid-state radiation transducer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079333B2 (en) 2011-08-26 2018-09-18 Micron Technology, Inc. Solid-state radiation transducer devices having flip-chip mounted solid-state radiation transducer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541355B2 (en) 2011-08-26 2020-01-21 Micron Technology, Inc. Solid-state radiation transducer devices having flip-chip mounted solid-state radiation transducer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929456B2 (en) 2011-08-26 2024-03-12 Lodestar Licensing Group Llc Solid-state radiation transducer devices having flip-chip mounted solid-state radiation transducer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1547B2 (en) Slim waveguide coup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1680228U (zh)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v型槽的导光板的发光元件
US7218830B2 (en) Surface illuminator using point light source
CN100434988C (zh) 导光板
CN201593724U (zh)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凹部的直下式导光板的发光元件
CN201661930U (zh) 一种led侧光式背光源的发光元件
KR101789067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0587567C (zh) 一种led背光模块
CN101639181A (zh) 直下式背光系统
EP1493050A1 (en) Compact lighting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US7903199B2 (en)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light-mixing memb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CN201680225U (zh) Led背光源的混合式发光元件
CN201599653U (zh)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反光物体阵列的直下式导光板的发光元件
TWI286631B (en) Compact lighting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CN201739957U (zh) Led背光源的带有v型槽的导光板
US20210333459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1715364U (zh) Led背光源的具有结构的导光板的发光元件
CN201803317U (zh) Led背光模组的底部有凹槽的直下式导光板
CN201680292U (zh) Led背光源的采用带有倾斜侧面的导光板的侧入式发光元件
KR101651887B1 (ko) 색편차를 개선하는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백라이트 장치
CN102062355A (zh) Led背光源的直下式导光板
CN201795430U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的直下式导光板
TW202036123A (zh) 顯示用背光裝置
JP4221816B2 (ja) 導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面状発光装置、および、導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01206336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