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78818U - 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 - Google Patents
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78818U CN201678818U CN201020190882XU CN201020190882U CN201678818U CN 201678818 U CN201678818 U CN 201678818U CN 201020190882X U CN201020190882X U CN 201020190882XU CN 201020190882 U CN201020190882 U CN 201020190882U CN 201678818 U CN201678818 U CN 2016788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thread
- suture
- perforation
- overlap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所述交织结构包括一边重叠的至少两块并缝布、四条并排且等距间隔贯穿该并缝布重叠处的车缝线、与该车缝线交织并位于该并缝布上方的上饰线、以及与该车缝线交织并位于该并缝布下方的底线;其中,所述车缝线包括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与第四缝线,且该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以及第四缝线分别与该并缝布车缝形成连续且相互平行排列的第一行线穿孔、第二行线穿孔、第三行线穿孔与第四行线穿孔;而所述上饰线至少具有二条,其中至少一条为第一上饰线,且另外至少一条为第二上饰线;如此不但可在并缝布上形成颜色与花样多变的装饰效果,更可增加并缝布重叠处的车缝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缝布的交织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运用缝纫机加以车缝两块并缝布的重叠处的交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使得外表穿着合宜逐渐受到重视,造成人们崇尚流行与时尚;因此,纺织工业技术成熟及材料科技的发展,配合服装设计师多样复杂的设计,当然布料的车缝技术亦必须随之进步。
请参阅图1-1与图1-2所示,为现有交织结构局部平面与局部放大平面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地看出,缝纫机所车缝的现有交织结构1,其从头到尾仅出现一条上饰线3被四条车缝线2所压制车缝;因此存在下列的缺陷:
一、缝纫机在左并缝布4与右并缝布5重叠处所形成的现有交织结构1,其颜色仅可由一条上饰线3与车缝线2来变化,因此花样较为呆板。
二、现有交织结构1在左并缝布4与右并缝布5重叠处的接合强度较为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交织结构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交织结构不但可在并缝布上形成颜色与花样多变的装饰效果,更可增加并缝布重叠处车缝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所述交织结构包括一边重叠的至少两块并缝布、四条并排且等距间隔贯穿该并缝布重叠处的车缝线、与该车缝线交织并位于该并缝布上方的上饰线、以及与该车缝线交织并位于该并缝布下方的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缝线包括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与第四缝线,且该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以及第四缝线分别与该并缝布车缝形成连续且相互平行排列的第一行线穿孔、第二行线穿孔、第三行线穿孔与第四行线穿孔;而所述上饰线至少具有两条,其中至少一条为第一上饰线,该第一上饰线自第四行线穿孔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后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三缝线与第四缝线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与第二行线穿孔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二行线穿孔前方延伸而受压于该第二缝线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二行线穿孔与第一行线穿孔之间,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右侧延伸并受压于该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与第四缝线下方;且另外至少一条为第二上饰线,该第二上饰线自第四行线穿孔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后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三缝线与第四缝线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与第二行线穿孔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前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二缝线与第一缝线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左侧,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右侧延伸并受压于该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与第四缝线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下列实质有益的功效:
一、本实用新型的并缝布上的上饰线颜色可较为多变,因此所呈现的花样较具层次感。
二、本实用新型的并缝布重叠的车缝处,其车缝出的交织结构强度较好。
附图说明
图1-1为现有交织结构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优选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缝纫机局部构造外观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4-1~4-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俯视局部连续动作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同时参阅图2-1与图2-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平面与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所述交织结构10包括一边重叠的至少两块并缝布20(左并缝布21与右并缝布22)、四条并排且等距间隔贯穿该并缝布20重叠处的车缝线30、与该车缝线30交织并位于该并缝布20上方的上饰线40、以及与该车缝线30交织并位于该并缝布20下方的底线(由于底线在并缝布下方与车缝线交织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加以标号赘述。);其中,所述车缝线30包括第一缝线31、第二缝线32、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且该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以及第四缝线分别与该并缝布20车缝形成连续且相互平行排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第二行线穿孔52、第三行线穿孔53与第四行线穿孔54;而所述上饰线40至少具有两条,于优选实施例图中,该上饰线40为仅具有两条,其中一条为第一上饰线41,该第一上饰线41自第四行线穿孔541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后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与第二行线穿孔521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二行线穿孔521前方延伸而受压于该第二缝线32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二行线穿孔521与第一行线穿孔511之间,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542右侧延伸并受压于该第二缝线32、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且另外一条为第二上饰线42,该第二上饰线42自第四行线穿孔541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后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与第二行线穿孔521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1前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二缝线32与第一缝线31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21左侧,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542右侧延伸并受压于该第一缝线31、第二缝线32、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其中,该第一上饰线41与该第二上饰线42为不同颜色或不同材质,而该上饰线40与该车缝线30亦可为不同颜色或不同材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并缝布20上的上饰线40的颜色可较为多变,因此所可呈现的花样较具层次感;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并缝布20重叠的车缝处,其车缝出的交织结构10的强度亦可同时提高。
再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优选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缝纫机局部构造外观立体示意图,以及同时参阅图4-1~图4-3所示,为图3的俯视局部连续动作平面示意图。首先,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10是必须运用缝纫机车缝部60加以完成的,而该缝纫机车缝部60包括:一可上下车缝的织针组70,该织针组70至少有四支穿有车缝线30的织针(该织针并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且为现有技术,故不标号。);一穿有上饰线40的张力组件90;以及一控制该上饰线40与该车缝线30的交织位置的编织组80,而该编织组80由一导线块81与一钩线块82构成。再请看至图4-1~图4-3所示,当该织针组70由最下方往上开始位移时,该并缝布20则缓缓向前位移,同时该钩线块82是自最左方开始往右轴转位移,而该导线块81则是自最右方开始往左轴转位移如图4-1所示;由于该上饰线40的第一上饰线41与该第二上饰线42分别穿设于该导线块81上,因此该导线块81往左轴转位移则会带动该第一上饰线41与该第二上饰线42同步位移,而使正在向右轴转位移的该钩线块82可顺势钩住自该导线块81延伸至该并缝布20的第一上饰线41与第二上饰线42,该并缝布20仍持续缓缓向前位移,使该织针组70自该并缝布20上的第一行线穿孔511、第二行线穿孔521、第三行线穿孔531与第四行线穿孔541中移开如图4-2所示;此时该导线块81仍持续往左轴转位移,直至该导线块81顶制该第一上饰线41与第二上饰线42处可位于该织针组70前方,而该钩线块82亦持续往右轴转位移,直至靠近该织针组70右侧如图4-3所示,该织针组70则带着该车缝线30穿入该左并缝布21与右并缝布22后与底线交织(由于车缝线与底线交织为现有技术,故底线于图中未示。),而形成另一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2、第二行线穿孔522、第三行线穿孔532与第四行线穿孔542,该导线块81才又开始再向右轴转位移,以及该钩线块82才同步开始向左轴转位移而回到释放该第一上饰线41与第二上饰线42如图4-1所示的状态;如此,该缝纫机车缝部60反复不断地动作,即可形成交织结构10:一边重叠的左并缝布21与右并缝布22被四条并排且等距间隔的车缝线30贯穿重叠处,以及该第一上饰线41是自第四行线穿孔541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后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与第二行线穿孔521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二行线穿孔521前方延伸而受压于该第二缝线32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二行线穿孔521与第一行线穿孔511之间,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542右侧延伸并受压于该第二缝线32、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且该第二上饰线42是自第四行线穿孔541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后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与第二行线穿孔521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1前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二缝线32与第一缝线31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1左侧,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542右侧延伸并受压于该第一缝线31、第二缝线32、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的。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9)
1.一种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所述交织结构(10)包括一边重叠的至少两块并缝布(20)、四条并排且等距间隔贯穿所述并缝布(20)的重叠处的车缝线(30)、与所述车缝线(30)交织并位于所述并缝布(20)上方的上饰线(40)、以及与所述车缝线(30)交织并位于所述并缝布(20)下方的底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缝线(30)包括第一缝线(31)、第二缝线(32)、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且所述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以及第四缝线分别与所述并缝布(20)车缝形成连续且相互平行排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第二行线穿孔(52)、第三行线穿孔(53)与第四行线穿孔(54);而所述上饰线(40)至少具有两条,其中至少一条为第一上饰线(41),所述第一上饰线(41)自第四行线穿孔(541)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后方延伸且受压于所述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与第二行线穿孔(521)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二行线穿孔(521)前方延伸而受压于所述第二缝线(32)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二行线穿孔(521)与第一行线穿孔(511)之间,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542)右侧延伸并受压于所述第二缝线(32)、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且另外至少一条为第二上饰线(42),所述第二上饰线(42)自第四行线穿孔(541)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后方延伸且受压于所述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与第二行线穿孔(521)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1)前方延伸且受压于所述第二缝线(32)与第一缝线(31)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1)左侧,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542)右侧延伸并受压于所述第一缝线(31)、第二缝线(32)、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线(40)仅包括所述第一上饰线(41)和所述第二上饰线(42)两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饰线(41)与第二上饰线(42)为不同颜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饰线(41)与第二上饰线(42)为不同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饰线(41)与第二上饰线(42)为不同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线(40)与车缝线(30)为不同材质或不同颜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线(40)与车缝线(30)为不同材质或不同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线(40)与车缝线(30)为不同材质或不同颜色。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线(40)与车缝线(30)为不同材质或不同颜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90882XU CN201678818U (zh) | 2010-05-10 | 2010-05-10 | 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90882XU CN201678818U (zh) | 2010-05-10 | 2010-05-10 | 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78818U true CN201678818U (zh) | 2010-12-22 |
Family
ID=43343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19088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78818U (zh) | 2010-05-10 | 2010-05-10 | 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7881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32023A (en) * | 2014-11-05 | 2016-05-11 | Hsuan-Yi Wu | Six-needle eight-thread stitch configuration |
-
2010
- 2010-05-10 CN CN201020190882XU patent/CN20167881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32023A (en) * | 2014-11-05 | 2016-05-11 | Hsuan-Yi Wu | Six-needle eight-thread stitch configuration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52093B (zh) | 床墊布用緹花針織物的背景組織的製造方法及床墊布用緹花針織物 | |
CN101487164A (zh) | 一种经编提花无缝织物的编织方法 | |
CN1782156A (zh) | 间隔织物的制法及间隔织物 | |
CN109402854B (zh) | 一种全成型浮线提花的编织方法 | |
CN112481787B (zh) | 一种织带状流苏组织及其编织方法 | |
CN103628243B (zh) | 一种带有口袋的针织衫与编织用针织机及其编织方法 | |
CN103668731B (zh) | 一种织片结构与编织该织片的编织机以及编织缝合方法 | |
CN103668739B (zh) | 一种带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 |
CN103572494A (zh) | 经编无缝无底连裤袜的织造方法 | |
CN103668740B (zh) | 一种设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 |
CN201678818U (zh) | 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 | |
CN201512669U (zh) | 缝纫机车缝布正面形成一疏一密装饰线的导线结构 | |
KR100914762B1 (ko) | 니트 옷깃용 신축성 니트 직물, 그 니트 직물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니트 직물을 이용한 셔츠 옷깃 | |
CN101851827B (zh) | 双层半月型实芯型边花织带和编织方法及所用钩针组件 | |
CN102534977A (zh) |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 |
CN103849992B (zh) | 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及编织方法 | |
CN109652915B (zh) |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双面网孔织物的织造方法 | |
CN104452065A (zh) | 蜂窝布及其编织方法 | |
CN108813810B (zh) | 线纹布、鞋垫、线纹布的制作方法、鞋垫的制作方法 | |
CN114232188B (zh) | 一种全成型竖向流苏组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 |
CN209547127U (zh) | 线纹布以及采用该线纹布制作的鞋垫 | |
CN202849693U (zh) | 一种带有扣环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 | |
CN114232196A (zh) | 一种四色三贾卡提花立体透气经编双针床鞋面针织物 | |
CN202849694U (zh) | 一种织片结构与编织该织片的编织机 | |
CN105019130A (zh) |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丝袜的织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4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