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78569U - 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78569U
CN201678569U CN2009202926606U CN200920292660U CN201678569U CN 201678569 U CN201678569 U CN 201678569U CN 2009202926606 U CN2009202926606 U CN 2009202926606U CN 200920292660 U CN200920292660 U CN 200920292660U CN 201678569 U CN201678569 U CN 201678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rrel
valve
pressure release
stir shaft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926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自立
赵传军
迟向磊
孟大为
谭俊健
王国章
穆红岩
刘勇
高云峰
Original Assignee
BM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M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M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926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78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78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785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驱动装置由电机连接减速装置并通过皮带轮和皮带将转动传送给搅拌轴;出料阀和搅拌轴的密封装置安装在内筒体上,泄压装置安装在内筒体上;内筒体蒸汽进口、进料阀安装在内筒体上;夹套蒸汽进口、夹套蒸汽冷凝水出口安装在夹套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水平安装的搅拌轴,可对加入内筒体中含水80%左右处于半固态的污泥进行充分搅拌,使污泥与加入内筒体中的加热蒸汽充分接触换热,完成水热反应。与现有立式反应釜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将污泥稀释至含水90%左右成完全流动状态,从而增加了反应釜的有效处理量,减少了加热蒸汽的消耗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属于环保固废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环保领域投入,污水处理量大幅增加。污水处理的末端产物污泥的产生量随着污水处理量增加也迅速增长。如何合理有效的处理这些污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前国内处理污泥主要采用填埋、堆肥和焚烧等方法,这些处理方法虽然应用普遍,但都存在着各自不易克服的问题。而造成前述各种处理方法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污泥含水率太高。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细胞质和胶体物质,这些物质具有牢固的持水结构,因此造成污泥脱水困难,通过一般机械脱水只能将含水率降至80%左右。进一步降低含水率通常采用热力干化法,即通过加热污泥使其水分蒸发以降低含水率的方法。虽然热力干化法具有工艺和设备成熟的特点,但采用这种方法会消耗大量能源,运行成本较高。为了克服以前常用污泥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解决污泥脱水难的问题,水热干化法污泥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方法的核心是使用水热反应装置加热污泥,并在一定温度下保温适当时间以破坏污泥的持水结构,从而提高污泥的机械脱水率。
目前工程上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装置主要是立式反应釜。由污水处理厂产生经初步脱水的污泥一般含水率为80%左右,呈半固态。在加入立式反应釜前需加水稀释至含水90%左右使其成完全流动状态。由泵将稀释后的污泥打入立式反应釜中,从釜的下部通入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加热蒸汽。立式反应釜上部设有垂直的机械搅拌装置。在加热蒸汽和机械搅拌装置的联合作用下对污泥进行搅拌加热。当达到一定温度并保温适当时间后水热反应完成。水热反应完成后污泥从带有一定压力的立式反应釜中经出料阀门排入闪蒸罐。其特点是在加热蒸汽和机械搅拌装置的联合作用下对污泥进行搅拌加热,污泥升温速度快,但由于将含水80%左右的污泥稀释为含水90%左右的污泥后,其体积和重量都会增至原来的2倍左右,这不仅降低了立式反应釜的有效处理量也加大了加热蒸汽的消耗量。虽然污泥从带有一定压力的立式反应釜中经出料阀门排入闪蒸罐时通过闪蒸可回收一部分能量,但由于污泥中含有较多泥沙,闪蒸时污泥从立式反应釜中高速排出会使阀门、管道磨损严重,加大了设备维护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该反应釜可直接对含水80%左右的半固态污泥进行水热反应,与使用立式反应釜相比可提高反应釜的有效处理量,减少加热蒸汽的消耗量。该反应釜进出料均可在常压下进行,可减少对阀门管道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包括内筒体,位于内筒体外部的夹套,位于内筒体内部的搅拌轴,搅拌轴的驱动装置,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数个耙;
驱动装置由电机连接减速装置并通过皮带轮和皮带将转动传送给搅拌轴;
出料阀和搅拌轴的密封装置安装在内筒体上,泄压装置安装在内筒体上;
内筒体蒸汽进口、进料阀安装在内筒体上;
夹套蒸汽进口、夹套蒸汽冷凝水出口安装在夹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水平安装的搅拌轴3,可对加入内筒体1中含水80%左右处于半固态的污泥进行充分搅拌,使污泥与加入内筒体1中的加热蒸汽充分接触换热,完成水热反应。与现有立式反应釜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将污泥稀释至含水90%左右成完全流动状态,从而增加了反应釜的有效处理量,减少了加热蒸汽的消耗量。
由于耙5上的刮板6与搅拌轴3的轴线成某一角度,当搅拌轴3以某一方向旋转时,刮板6可将污泥推向出料阀8,便于污泥排出。
与现有立式反应釜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泄压装置10,由泄压装置10将内筒体1中的压力降至常压后,将污泥从出料阀8排出。由于是在常压下排出,污泥流经出料阀8的速度大大降低,减小了对出料阀8的磨损,从而减少了设备维护工作量。由于增加了泄压装置10,减少了泄压气流中夹带的污泥固体颗粒,减小了对主泄压阀101的磨损,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设备维护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包括内筒体1,位于内筒体1外部的夹套2,位于内筒体1内部水平安装的搅拌轴3,搅拌轴的驱动装置4,安装在搅拌轴3上的数个耙5,耙5上装有与搅拌轴3轴线成某一角度的刮板6,有夹套蒸汽冷凝水出口7,出料阀8,搅拌轴3的密封装置9,安装在内筒体1上的泄压装置10,夹套蒸汽进口11,内筒体蒸汽进口12,进料阀13。其中泄压装置10由主泄压阀101,主泄压阀101的旁路阀102,蒸汽吹扫阀103,泄压筒节104,安装在泄压筒节104上的数块挡料板105,焊接在挡料板105上的数块加强筋板106组成。
工作时,污泥由泵经进料阀13送入处于常压状态的内筒体1中,由内筒体蒸汽进口12向内筒体1中加入具有一定压力、温度的加热蒸汽,驱动装置4驱动搅拌轴3带动耙5旋转搅拌,使污泥与加热蒸汽充分接触换热,同时由夹套蒸汽进口11在内筒体1和夹套2之间形成的夹层中加入一定压力、温度的加热蒸汽,对内筒体1中的污泥进行辅助加热以进一步加快内筒体1中污泥的升温速度,夹层中的蒸汽与内筒体1换热后由夹套蒸汽冷凝水出口7排出。在内筒体1中的污泥被加热到预定温度并保温适当时间后,水热反应完成,此时泄压装置10开始泄压。当内筒体1中的压力降至常压后,完成水热反应的污泥从出料阀8排出。由于耙5上的刮板6与搅拌轴3的轴线成某一角度,当搅拌轴3以某一方向旋转时,刮板6可将污泥推向出料阀8,便于污泥排出。为减少内筒体1内物质的泄漏,在搅拌轴3的两端设置了密封装置9,水平安装搅拌轴3。
由于本实用新型用于污泥水热反应,而污泥中含有较多泥沙等固体颗粒,为防止泄压时高速流动的气体将污泥带出,对阀门造成严重磨损,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泄压装置10。需泄压时为防止泄压气流过强导致气流中携带大量污泥,首先打开小口径的旁路阀102,当内筒体1中的压力降至适当值时再打开主泄压阀101。为了进一步减少泄压时气流带出的污泥,在泄压筒节104上设置了数块挡料板105。由于挡料板105的遮挡,泄压气流只能被迫沿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流动,气流中夹带的污泥中的固体颗粒被挡料板105阻挡,从而减少了流经主泄压阀101气流中固体颗粒的含量,防止了对主泄压阀101的过快磨损。当挡料板105处聚集污泥的固体颗粒过多时,可通过蒸汽吹扫阀103通入一定压力的蒸汽进行吹扫。为防止泄压时泄压气流引起挡料板105产生过大震动噪声,在挡料板105上焊接了数块加强筋板106。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水平安装的搅拌轴3,可对加入内筒体1中含水80%左右处于半固态的污泥进行充分搅拌,使污泥与加入内筒体1中的加热蒸汽充分接触换热,完成水热反应。与现有立式反应釜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将污泥稀释至含水90%左右成完全流动状态,从而增加了反应釜的有效处理量,减少了加热蒸汽的消耗量。
由于耙5上的刮板6与搅拌轴3的轴线成某一角度,当搅拌轴3以某一方向旋转时,刮板6可将污泥推向出料阀8,便于污泥排出。
与现有立式反应釜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泄压装置10,由泄压装置10将内筒体1中的压力降至常压后,将污泥从出料阀8排出。由于是在常压下排出,污泥流经出料阀8的速度大大降低,减小了对出料阀8的磨损,从而减少了设备维护工作量。由于增加了泄压装置10,减少了泄压气流中夹带的污泥固体颗粒,减小了对主泄压阀101的磨损,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设备维护工作量。

Claims (4)

1.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是:包括内筒体,位于内筒体外部的夹套,位于内筒体内部的搅拌轴,搅拌轴的驱动装置,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数个耙;
驱动装置由电机连接减速装置并通过皮带轮和皮带将转动传送给搅拌轴;出料阀和搅拌轴的密封装置安装在内筒体上,泄压装置安装在内筒体上;
内筒体蒸汽进口、进料阀安装在内筒体上;
夹套蒸汽进口、夹套蒸汽冷凝水出口安装在夹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是:
泄压装置包括主泄压阀,主泄压阀的旁路阀,蒸汽吹扫阀阀,泄压筒节,安装在泄压筒节上的数块挡料板;
主泄压阀通过管道与泄压装置的泄压筒节连接,旁路阀通过管道与主泄压阀并联;蒸汽吹扫阀安装在泄压装置的泄压筒节顶部;
在搅拌轴的两端设置了密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是:在挡料板上焊接数块加强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其特征是:搅拌轴水平安装。
CN2009202926606U 2009-12-29 2009-12-29 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78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926606U CN201678569U (zh) 2009-12-29 2009-12-29 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926606U CN201678569U (zh) 2009-12-29 2009-12-29 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78569U true CN201678569U (zh) 2010-12-22

Family

ID=43343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92660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78569U (zh) 2009-12-29 2009-12-29 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7856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7491A (zh) * 2011-01-30 2011-08-31 北京绿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处理活化釜
CN102167483A (zh) * 2011-01-30 2011-08-31 北京绿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处理稳定釜
CN102381820A (zh) * 2011-09-20 2012-03-21 福州开发区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水热改性技术的污泥处理工艺
CN102557384A (zh) * 2011-12-28 2012-07-11 北京科力丹迪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污泥水热干化处理装置及其浆化反应器
CN102108002B (zh) * 2009-12-29 2012-10-10 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8002B (zh) * 2009-12-29 2012-10-10 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
CN102167491A (zh) * 2011-01-30 2011-08-31 北京绿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处理活化釜
CN102167483A (zh) * 2011-01-30 2011-08-31 北京绿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处理稳定釜
CN102167491B (zh) * 2011-01-30 2012-12-26 北京绿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处理活化釜
CN102381820A (zh) * 2011-09-20 2012-03-21 福州开发区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水热改性技术的污泥处理工艺
CN102381820B (zh) * 2011-09-20 2012-12-05 福州开发区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水热改性技术的污泥处理工艺
CN102557384A (zh) * 2011-12-28 2012-07-11 北京科力丹迪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污泥水热干化处理装置及其浆化反应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8002B (zh) 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
CN201678569U (zh) 一种用于污泥水热反应的卧式反应釜
CN108503176A (zh) 微波调理脱水干化污泥处理方法
CN203128593U (zh) 一种高效的高炉inba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
WO2022116633A1 (zh) 一种有机固废湿式氧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105536276B (zh) 一种mvr多级蒸发装置
CN202688157U (zh) 城市污泥连续式水热-闪蒸装置
WO2012048504A1 (zh) 对污泥进行机械预脱水的高浓度污泥厌氧消化处理工艺
CN102603144B (zh)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亚临界水热设备
CN106630523B (zh) 一种水力空化减泥机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2173556A (zh) 一种适用于市政生物污泥脱水的细胞破壁的装置及方法
CN109368981A (zh) 一种污泥半干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8249733B (zh) 一种低能耗市政污泥热处理脱水装置及方法
CN207362022U (zh) 一种城市生活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
CN102815848A (zh) 一种剩余污泥高效干化工艺
CN107585982A (zh) 城市生活污泥中蛋白和磷的回收及还原糖转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2531314B (zh) 一种污泥水热干化处理装置及其闪蒸反应器
CN102115289B (zh)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分离的装置
CN203284246U (zh)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厌氧反应器
CN102976569A (zh) 一种水源热泵和污泥消化集成系统
CN107900088B (zh) 餐厨垃圾制作饲料添加剂系统及制作工艺
CN207254918U (zh) 一种土壤修复装置
CN207831652U (zh) 一种节能型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
CN207435293U (zh) 污泥环保处理装置
CN201581031U (zh) 污泥深度脱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ng Zili

Inventor after: Zhao Chuanjun

Inventor after: Chi Xianglei

Inventor after: Meng Dawei

Inventor after: Tan Junjian

Inventor after: Wang Guozhang

Inventor after: Mu Hongyan

Inventor after: Liu Yong

Inventor after: Gao Yunfe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Zili

Inventor before: Zhao Chuanjun

Inventor before: Chi Xianglei

Inventor before: Meng Dawei

Inventor before: Tan Junjian

Inventor before: Wang Guozhang

Inventor before: Mu Hongyan

Inventor before: Liu Yong

Inventor before: Gao Yunfeng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BME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IGH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ELECTROMECHANICAL ACADEM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27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Gongti North Road No. 4

Patentee after: BMEI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27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Gongti North Road No. 4

Patentee before: High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Electromechanical Academy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