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78164U - 便携式保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保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78164U
CN201678164U CN2010202011633U CN201020201163U CN201678164U CN 201678164 U CN201678164 U CN 201678164U CN 2010202011633 U CN2010202011633 U CN 2010202011633U CN 201020201163 U CN201020201163 U CN 201020201163U CN 201678164 U CN201678164 U CN 201678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on device
cooling rod
shell fragment
portable heat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011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蔡德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2011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78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78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781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保温装置,由所述制冷棒通过卡扣部件与所述盖子卡合固定,在使用时先松开卡扣部件,使得制冷棒与上盖分离,将制冷棒放置在适当温度环境内,吸收热量或释放热量;再将制冷棒通过卡扣部件与上盖上的卡槽进行卡扣配合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所述制冷棒是通过学习卡扣部件与上盖配合固定的,因此方便用户操作,同时在固定制冷棒过程中不容易接触到,因而可以避免制冷棒污染主体内被保温的物质。还由于所述卡扣部件与所述制冷棒是密闭连接,可以避免制冷棒内的冷却液泻漏,造成被保温物质污染。

Description

便携式保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便携式保温装置,由于其方便携带,又可以保持一定温度,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现有的保温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保温主体和与该保温主体螺纹配合的盖子,所述盖子设有盛有冷却液的制冷棒,该制冷棒收纳在保温主体的空腔内,所述制冷棒通过螺丝与上盖固定。在使用前通常将制冷棒放置在适当温度空间,使该制冷棒吸收热量或释放热量,例如在要求保持较低温度时,需要先将制冷棒释放热量;保持较高温度时,先将制冷棒吸收热量。由于制冷棒通过螺丝与上盖固定,每次使用时都需要将其制冷棒拆下来,再装上去,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同时在安装时很容易接触制冷棒,造成保温主体内的液体被污染。所述制冷棒主要是通过吹塑成型的,其精度不高,在与上盖配合时接触不够紧密,放置在该制冷棒内的冷却液容易渗漏出来,污染保温主体内的液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冷却液泻漏的便携式保温装置,该保温装置结构简单,方便装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保温装置,该便携式保温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主体和与该主体螺纹配合的盖子,以及收纳在主本上的空腔内的制冷棒,所述制冷棒通过与之紧密连接的卡扣部件与盖子卡扣配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卡扣部件设有管状空腔体,该管状空腔体外侧设有弹片,该弹片上设有与上盖上设置的卡槽配合的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上盖设有可转动的把手。
优选地,所述弹片与所述制冷棒中心线形成夹角,该夹角为10度至30度之间。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沿制冷棒的轴向一侧面与弹片形成135-170度的夹角,另一与弹片形成10-90度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上盖和保温本体上分别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凸条。
优选地,所述弹片的数量至少两个,且均匀分布在管状空腔体周围。
优选地,所述管状空腔体设有至少一个与制冷棒配合固定的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制冷棒内设有盛有冷却液。
优选地,所述弹片的端部设有防滑部。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保温装置,由所述制冷棒3通过与之紧连接的卡扣部件4与所述盖子2卡合固定,在使用时先松开卡扣部件,使制冷棒与上盖分离,将盛有冷却液的制冷棒放置在适当温度环境内,吸收热量或释放热量;再将制冷棒通过卡扣部件与上盖上的卡位进行卡扣配合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所述制冷棒是通过卡扣部件与上盖配合固定的,因此方便用户操作,同时在固定制冷棒过程中不容易接触到,因而可以避免制冷棒污染主体内被保温的物质。还由于所述卡扣部件与所述制冷棒是密闭连接,可以避免制冷棒内的冷却液泻漏,造成被保温物质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保温装置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保温装置沿其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C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制冷棒卡件沿其轴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保温主体1;盖子2;制冷棒3;卡扣部件4;把手21;卡槽22;弹片42;凸起部43;管状空腔体44;固定部45;防滑部46;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保温装置实施例。
所述便携式保温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主体1和与该主体1螺纹配合的盖子2,以及收纳在主本1上的空腔内的制冷棒3,所述制冷棒3通过与之紧密连接的卡扣部件4与盖子2卡扣配合固定。
具体地说,所述卡扣部件4设有管状空腔体44,该管状空腔体44外侧设有弹片42,该弹片42上设有与上盖2上设置的卡槽配合的凸起部43。该弹片4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一个、两个或多个,所述盖子2上的卡槽与之对应即可,当所述弹片3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时,其均匀设置在管状空腔体44的外围。优选地,所述弹片42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由于所述制冷棒3通过卡扣部件4与所述盖子2卡合固定。使用时先松开卡扣部件4,使制冷棒3与上盖2分离,将盛有冷却液的制冷棒3放置在适当温度环境内吸收热量或释放热量;再将制冷棒3通过卡扣部件4与上盖2上的卡槽进行卡扣配合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所述制冷棒3是通过与之紧密固定的卡扣部件4与上盖2配合固定的,只需要单手就可以操作,因而方便用户操作;同时在固定制冷棒3过程中也不容易接触到制冷棒3的制冷棒,因而可以避免制冷棒3污染主体1内被保温的物质。还由于所述卡扣部件4与所述制冷棒3是密闭连接,可以避免制冷棒3内的冷却液泻漏,造成被保温物质污染。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设有可转动的把手21,该把手方便用户携带。所述弹片42与所述制冷棒3中心线形成夹角d,该夹角d为10度至30度之间,例如该夹角d的角度值可以是10度、15度、20度或30度等,所述夹角d的角度值越大,则弹片42占用的空间也越大。
如图5所示,所述凸起部43一侧面与弹片42形成145-170度的夹角e,另一侧面与弹片42形成10-90度的夹角f;例如所述夹角e可以是145度、145度、160度或170度等;所述夹角f可以是10度、30度、45度、60度或75度等。
如图6所示,所述管状空腔体44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与制冷棒3配合固定的固定部45,该固定部45可以使所述卡扣部件4与制冷棒3更紧密固定,使制冷棒3内的冷却液不能泻漏出来。所述弹片42的端部设有防滑部46,在将卡扣部件4与所述上盖2上的卡槽22配合时,可以防止操作时,手从弹片42上滑下,使手更容易将卡扣部件4与上盖2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便携式保温装置,其包括设有空腔的主体和与该主体螺纹配合的盖子,以及收纳在主本上的空腔内的制冷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棒通过与之紧密连接的卡扣部件与盖子卡扣配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部件设有管状空腔体,该管状空腔体外侧设有弹片,该弹片上设有与上盖上设置的卡槽配合的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设有可转动的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片与所述制冷棒中心线形成夹角,该夹角为10度至3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沿制冷棒的轴向一侧面与弹片形成145-170度的夹角,另一与弹片形成10-90度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和保温本体上分别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凸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片的数量至少两个,且均匀分布在管状空腔体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空腔体设有至少一个与制冷棒配合固定的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棒内设有盛有冷却液。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片的端部设有防滑部。
CN2010202011633U 2010-05-21 2010-05-21 便携式保温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78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011633U CN201678164U (zh) 2010-05-21 2010-05-21 便携式保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011633U CN201678164U (zh) 2010-05-21 2010-05-21 便携式保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78164U true CN201678164U (zh) 2010-12-22

Family

ID=43343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01163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78164U (zh) 2010-05-21 2010-05-21 便携式保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781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8659A (zh) * 2010-05-21 2010-12-01 李青 便携式保温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8659A (zh) * 2010-05-21 2010-12-01 李青 便携式保温装置
CN101898659B (zh) * 2010-05-21 2011-12-28 李青 便携式保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78164U (zh) 便携式保温装置
CN104780736A (zh) 电机控制器
CN101898659B (zh) 便携式保温装置
CN109132250B (zh) 一种化工材料低温冷藏储罐
CN101916747A (zh) 电动汽车控制器用igbt散热结构及相关部件
CN209492908U (zh) 一种环境检测样品存储装置
CN207202642U (zh) 一种稳定式陶瓷水杯
CN210532679U (zh) 一种方便安装电热管的热水器
CN201222424Y (zh) 一种壁部防爆的筒形电容器铝壳
CN203761739U (zh) 电机控制器
CN208387178U (zh) 一种工业巡检车的散热结构
CN202837184U (zh) 一种生物荧光检测仪的翻盖装置
CN208195556U (zh) 一种车轮铆钉取用装置
CN202752661U (zh) 一种改进的手电钻
CN206480471U (zh) 新型隔热变压器油箱
CN207074951U (zh) 一种易于拆装的变频器驱动板
CN206315808U (zh) 一种新型测定土壤速效氮的扩散皿
CN208889548U (zh) 一种用于机车或地面辅助设备线路的全密封钮子开关
CN201781640U (zh) 空气加热管
CN219201471U (zh) 一种中压制备液相色谱仪
CN202074783U (zh) 电力互感器专用仿形真空干燥罐
CN209067442U (zh) 一种缩短低温管道抽真空时间的装置
CN217187042U (zh) 一种可快速冲奶的容器瓶
CN220794481U (zh) 一种带有绝热屏固定装置的量热仪
CN203494532U (zh) 一种新型带箱体移液管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112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