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51243U - 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51243U
CN201651243U CN2010200029651U CN201020002965U CN201651243U CN 201651243 U CN201651243 U CN 201651243U CN 2010200029651 U CN2010200029651 U CN 2010200029651U CN 201020002965 U CN201020002965 U CN 201020002965U CN 201651243 U CN201651243 U CN 201651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shaft
locating piece
belt wheel
base
control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0029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美青
Original Assignee
陈文满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文满 filed Critical 陈文满
Priority to CN2010200029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51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51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512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带轮的调节装置不具有调节从动轮周向转动的机构的问题。本带轮的调节装置,包括底座和垂直设于底座上的立轴,在立轴上沿垂直于立轴的方向设置转轴,在所述的转轴上套接带轮,立轴与底座之间设有能够使立轴沿着底座作直线平移和/或转动调节并能够在调节完成后对立轴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本带轮的调节装置的立轴作直线平移或转动调节及转轴能够沿着立轴轴向移动,三者单独调节或共同调节都能够使带轮移动,使带轮更方便的调至一个合适的位置,具有调节方便、准确且调节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砂带抛光机中,砂带是套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砂带抛光机在对物件进行抛光时,依靠电机带动主动轮,使砂带高速转动,摩擦物件表面,完成抛光工序。在抛光机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件表面抛光的位置不同、工件的大小不同、工件抛光的要求不同而需要砂带对工件的切削角度有一定的变化。在现有的抛光机中,机身和主动轮、从动轮都是固定不动的,因此无法调节砂带的切削角度,给形状各异的工件加工带来难度。
为此,本发明人曾提出了一种砂带抛光机的从动轮调节装置,并申请了中国专利,中国专利号ZL02261106.1;授权公告号:CN2581116Y。它设置于抛光机的底座上,抛光机的从动轮套接于从动轴上,在底座上开有一条凹槽,凹槽与从动轴垂直,凹槽上设有底板,凹槽与底板之间设有一个位底板只能在凹槽上滑动并可使底板固定于底座上的限位装置,一根立轴垂直固定于底板上,从动轴通过一个联接件与立轴联接。它是通过调节底座在凹槽上的位置和通过调节联接件在立轴轴向上的位置来调节从动轮的位置,以适合不同的工件抛光需要。上述结构虽然能够调节砂带的角度,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1、本装置中不具有调节从动轮周向转动的机构,即无法调节从动轮和主动轮或涨紧轮之间的平衡度,这必然提高了安装所达到要求。2、底座为抛光机的机架,使之加工凹槽较为不方便且也限制了从动轮被固定范围的局限性。3、联接件需沿立轴轴向滑动时无辅助机构推动,导致联接件滑动不稳定及滑动距离与位置无法确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固定范围广和能够使带轮做直线平移或周向转动或轴向移动的带轮的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包括底座和垂直设于底座上的立轴,在立轴上沿垂直于立轴的方向设置转轴,在所述的转轴上套接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轴与底座之间设有能够使立轴沿着底座作直线平移和/或转动调节并能够在调节完成后对立轴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在上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位于底座上的直线导向槽和固连在立轴下端面上的定位件,在底座上设有依次穿过导向槽和定位件的锁紧件。
在上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固连在底座上的定位件,上述的立轴下端活动连接在定位件上且在立轴和定位件之间设有能够将立轴固定在定位件上的紧固件。
在上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位于立轴和底座之间的定位件,上述的底座上开有直线导向槽且在底座设有依次穿过导向槽和定位件的锁紧件;上述的立轴下端活动连接在定位件上且在立轴和定位件之间设有能够将立轴固定在定位件上的紧固件。
在上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锁紧件包括一根穿过定位件与导向槽的螺栓和通过螺纹与螺栓联接的螺帽,螺帽位于导向槽的下部且具于侧翼,螺栓的头部位于定位件上。
在上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立轴下端穿入定位件且两者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紧固件为与立轴螺纹联接的紧固螺母,该紧固螺母能够沿着立轴轴向运动且其下端面能够抵靠在定位件。
在上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立轴下端具有环形凸环且立轴下端抵靠在定位件上,所述的紧固件为套设在立轴上的紧固套,该紧固套的下端面能够抵靠在环形凸环上端面上且紧固套能够固定在定位件上。
在上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定位件上设有定位帽且定位帽轴向开有开口,在开口处设有连接开口两侧的紧固螺栓,上述的立轴的下端穿设在定位帽内。
在上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立轴上套设有能够沿着立轴轴向运动且能够固定于立轴上的联接件,上述的转轴固定在联接件上。
在上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立轴内轴向设有轴向固定的丝杆,丝杆的上端穿出立轴的顶面,在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周向固定的滑套,所述的滑套的一侧穿出立轴与联接件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带轮的调节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立轴能够沿着底座作直线平移和/或转动调节,显然立轴单独作直线平移或转动调节或两者共同调节都能够使带轮移动,使带轮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从而改变砂带与工件之间的切削角度。同时增大了带轮的可调节性,特别是立轴的转动调节能够更方便的使带轮与其他带轮保持平衡。
2、转轴能够沿着立轴轴向移动,从而进一步增大了带轮的可调节性,使带轮更容易的被调节至合适的位置,从而改变砂带与工件之间的切削角度。
3、转轴和立轴之间通过联接件连接,能够方便转轴被固定在立轴上,立轴上的丝杆和滑套能够使联接件沿着立轴滑动更平稳且能够更方便的控制联接件所处的位置,使其调节更为精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带轮的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带轮的调节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带轮的调节装置中立轴与定位件之间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a、固定孔;1b、导向槽;2、定位件;2a、定位帽;3、立轴;31、导向口;32、环形凸环;4、联接件;41、开口;42、锁紧螺栓;5、转轴;6、带轮;7、手轮;8、丝杆;9、滑套;10、导向销;11、紧固螺母;12、螺栓;13、螺母;13a、侧翼;14、紧固套;15、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带轮的调节装置包括底座1、定位件2、立轴3、转轴5、带轮6和联接件4。本调节装置应用于调节各种类型的带传动,一般来说其应用于砂带抛光机上。
具体来说,底座1呈长条状,一般在其两端均设有固定孔1a;螺栓12等连接件穿过固定孔1a将底座1固定在抛光机的机架或机座或地面上,砂带套设在带轮6上,由此得出,本调节装置被固定方式具有多样性且固定位置的广泛性。
底座1采用槽钢制成且在腰面上其直线导向槽1b,立轴3垂直于底座1的腰面。在立轴3的下端面设有呈片状的定位件2,在底座1上设有依次穿过导向槽1b和定位件2的锁紧件。锁紧件为一根穿过导向槽1b与定位件2的螺栓12和通过螺纹与螺栓12联接的螺帽,螺栓12的头部位于导向槽1b的下部,螺帽位于定位件2上。显然,螺栓12的头部在底座1内是无法做周向转动的,同时能够起导向作用,使定位件2沿着凹槽前后滑动。在调整好立轴3位置后,只要拧紧螺帽,就可使定位件2、立轴3、带轮6等固定于底座1上。通常在底座1上设置两个螺栓12和对应的螺帽,两个螺栓12分别位于定位件2的两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变换方案为:锁紧件包括一根穿过定位件2与导向槽1b的螺栓12和通过螺纹与螺栓12联接的螺帽,螺帽位于导向槽1b的下部且具有侧翼13a,螺栓12的头部位于定位件2上。显然,螺帽在底座1内是无法做周向转动的。
定位件2的上表面固连有定位帽2a,立轴3下端穿入定位件2的定位帽2a且立轴3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在定位帽2a上,显然立轴3能够周向转动的。在立轴3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11,由此紧固螺母11能够在立轴3上轴向移动且当紧固螺母11一直向下移动时紧固螺母11的下端面能够抵靠在定位件2的定位帽2a上端面上,再拧紧紧固螺母11便能够将立轴3固定在定位件2上。
作为上述能够实现将立轴3固定在定位件2上的第二方案:立轴3下端具有环形凸环32,立轴3下端抵靠在定位件2的上端面上。立轴3上套设有紧固套14,紧固套14通过紧固螺栓15固定在定位件2上,紧固套14下端面内缘具有与上述环形凸环32形状相匹配的环形凹肩,且当紧固套14被螺栓12固定在定位件2上时,紧固套14环形凹肩的底面抵靠在环形凸环32的顶面上,并将立轴3压紧固定在定位件2上。
作为上述能够实现将立轴3固定在定位件2上的第三方案:定位件2的定位帽2a上轴向开有开口41,在开口41处设有连接开口41两侧的紧固螺栓15,且当拧紧紧固螺栓15使其开41间隙变小时,立轴3能够被夹紧固定在定位件2。且当松开紧固螺栓15使开41间隙恢复至自然大小时,立轴3在受外力作用时能够周向转动。
立轴3上套设有联接件4,转轴5固定在联接件4上且转轴5的轴心垂直于立轴3的轴心,带轮6套接在转轴5上。联接件4在轴向方向上开有开口41,在开41处设有连接开41两侧的锁紧螺栓42,且当拧紧锁紧螺栓42使其开41间隙变小时,联接件4被固定在立轴3上;且当松开锁紧螺栓42使开口41间隙恢复至自然大小时,联接件4在受外力作用时能够沿着立轴3轴向滑动。
立轴3上具有内腔和具有一条内腔相连通的导向口31,导向口31位于立轴3的侧壁上且呈条形并轴向分布。在立轴3的内腔内轴向设有丝杆8,该丝杆8轴向固定在立轴3上且其上端穿出立轴3的顶面设有着力部,方便扳手等施力工具转动丝杆8;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在着力部上可以设置手轮7,以更方便的转动丝杆8。在丝杆8上螺纹连接有滑套9,滑套9的外壁上设有导向销10,导向销10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在滑套9上,另一端从导向口31穿出并固定在联接件4上,由此滑套9被周向固定,由此丝杆8的周向转动能够转化为滑套9的轴向移动。当丝杆8周向转动时滑套9能够相对于立轴3作轴向运动,若此时上述的联接件4的锁紧螺栓42未处于锁紧状态,滑套9轴向运动便能够带动联接件4的轴向运动且两者轴向移动距离相等。每周向转动一圈丝杆8滑套9轴向移动的距离即为螺纹螺距,由此滑套9轴向运动平稳且每单位内滑动距离小的特点,即能使联接件4滑动更平稳且能够更方便的控制联接件4所处的位置、调节更为精确。
采用本带轮的调节装置后,抛光机的砂带调节过程为:首先通过调节轴和调节轮松开砂带。1、拧动螺栓12或螺帽使螺栓12和螺帽松开,并能使定位件2能够沿着导向槽1b自由滑动,接着通过移动定位件2使带轮6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从而改变砂带与工件之间的切削角度;最后拧紧螺栓12或螺帽。2、松开紧固螺母11或紧固螺栓15使立柱能够自由转动,接着转动立柱使带轮6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从而改变砂带与工件之间的切削角度;最后拧紧紧固螺母11或紧固螺栓15。3、松开锁紧螺栓42使联接件4能沿着立轴3滑动,接着用扳手转动丝杆8或直接转动手轮7带动丝杆8转动,使带轮6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从而再次改变砂带与工件之间的切削角度;最后拧紧锁紧螺栓42。在上述调节过程的三个步骤中,只要能够使砂带与工件之间处于最佳的切削角度,也可以只操作1、2、3步骤中的一个或两个步骤。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定位件2固连在底座1上或上述的定位帽2a固连在底座1上。由此上述的调节过程的三个步骤中,只能够操作其中的2和3步骤。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立轴3的下端固连在定位件2上。由此上述的调节过程的三个步骤中,只能够操作其中的1和3步骤。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座1;固定孔1a;导向槽1b;定位件2;定位帽2a;立轴3;导向口31;环形凸环32;联接件4;开口41;紧固螺栓15;转轴5;带轮6;手轮7;丝杆8;滑套9;导向销10;紧固螺母11;螺栓12;螺母13;侧翼13a;紧固套14;轴承15;紧固螺栓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包括底座(1)和垂直设于底座(1)上的立轴(3),在立轴(3)上沿垂直于立轴(3)的方向设置转轴(5),在所述的转轴(5)上套接带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轴(3)与底座(1)之间设有能够使立轴(3)沿着底座(1)作直线平移和/或转动调节并能够在调节完成后对立轴(3)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位于底座(1)上的直线导向槽(1b)和固连在立轴(3)下端面上的定位件(2),在底座(1)上设有依次穿过导向槽(1b)和定位件(2)的锁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固连在底座(1)上的定位件(2),上述的立轴(3)下端活动连接在定位件(2)上且在立轴(3)和定位件(2)之间设有能够将立轴(3)固定在定位件(2)上的紧固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位于立轴(3)和底座(1)之间的定位件(2),上述的底座(1)上开有直线导向槽(1b)且在底座(1)设有依次穿过导向槽(1b)和定位件(2)的锁紧件;上述的立轴(3)下端活动连接在定位件(2)上且在立轴(3)和定位件(2)之间设有能够将立轴(3)固定在定位件(2)上的紧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件包括一根穿过定位件(2)与导向槽(1b)的螺栓(12)和通过螺纹与螺栓(12)联接的螺帽,螺帽位于导向槽(1b)的下部且具于侧翼(13a),螺栓(12)的头部位于定位件(2)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轴(3)下端穿入定位件(2)且两者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紧固件为与立轴(3)螺纹联接的紧固螺母(11), 该紧固螺母(11)能够沿着立轴(3)轴向运动且其下端面能够抵靠在定位件(2)。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轴(3)下端具有环形凸环(32)且立轴(3)下端抵靠在定位件(2)上,所述的紧固件为套设在立轴(3)上的紧固套(14),该紧固套(14)的下端面能够抵靠在环形凸环(32)上端面上且紧固套(14)能够固定在定位件(2)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件(2)上设有定位帽(2a)且定位帽(2a)轴向开有开(41),在开(41)处设有连接开口(41)两侧的紧固螺栓(15),上述的立轴(3)的下端穿设在定位帽(2a)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轴(3)上套设有能够沿着立轴(3)轴向运动且能够固定于立轴(3)上的联接件(4),上述的转轴(5)固定在联接件(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轴(3)内轴向设有轴向固定的丝杆(8),丝杆(8)的上端穿出立轴(3)的顶面,在丝杆(8)上螺纹连接有周向固定的滑套(9),所述的滑套(9)的一侧穿出立轴(3)与联接件(4)相连。 
CN2010200029651U 2010-01-16 2010-01-16 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51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0029651U CN201651243U (zh) 2010-01-16 2010-01-16 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0029651U CN201651243U (zh) 2010-01-16 2010-01-16 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51243U true CN201651243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16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00296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51243U (zh) 2010-01-16 2010-01-16 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512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7304A (zh) * 2010-01-16 2010-07-07 陈文满 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
CN105757415A (zh) * 2016-05-09 2016-07-13 徐存然 一种旋转齿轮维修调节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7304A (zh) * 2010-01-16 2010-07-07 陈文满 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
CN105757415A (zh) * 2016-05-09 2016-07-13 徐存然 一种旋转齿轮维修调节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7304B (zh) 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
CN102744663B (zh) 平转动抛光光顺装置
US20070157774A1 (en) Tool head as seat and drive for a tool and tool for use in the tool head
CN107598632A (zh) 一种汽车刹车鼓加工定位装置
CN201651243U (zh) 一种带轮的调节装置
CN202655913U (zh) 回转式工作台及立式车铣复合机床
CN202428292U (zh) 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和锁口的磨削装置
CN100421845C (zh) 数控车床气动尾座
CN201217169Y (zh) 平面磨床
CN105397406A (zh) 一种滚压机床及其应用
US864717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nish machining ball tracks in a nut of a ball drive
CN203003649U (zh) 在线磨削主轴端面、锥孔及顶尖装置
CN101704136B (zh) 齿轮端面仿形倒棱机的工作头装置
CN102632437B (zh) 一种磨削凸圆弧面的装置及方法
CN201157988Y (zh) 顶尖可调的磨床尾架
JP2014504216A (ja) 動作シリンダを研削機械に配置するための方法と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研削機械
CN104526421A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机壳加工的涨胎定位装置
CN102009347B (zh) 对光学变焦凸轮进行双端销定位的数控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04295378U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机壳加工的涨胎定位装置
CN204471070U (zh) 一种丝杆传动转换结构
CN202752959U (zh) 圆锥滚子无心磨床专用导轮架机构
CN101704137B (zh) 齿轮端面仿形倒棱机
CN204772184U (zh) 梯形螺纹电动锁球夹紧支撑结构
CN206952182U (zh) 一种用于自动车床的主轴夹紧机构
CN209364083U (zh)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