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64083U -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64083U
CN209364083U CN201821983563.7U CN201821983563U CN209364083U CN 209364083 U CN209364083 U CN 209364083U CN 201821983563 U CN201821983563 U CN 201821983563U CN 209364083 U CN209364083 U CN 209364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table
crossbeam
briquetting
lead screw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835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根
赖飞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Cheng Hongding Mechanical Technology Inc In Foshan
Original Assignee
New Cheng Hongding Mechanical Technology Inc In Fosh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Cheng Hongding Mechanical Technology Inc In Foshan filed Critical New Cheng Hongding Mechanical Technology Inc In Foshan
Priority to CN2018219835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64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64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64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刀件安装在横梁的右部上,而横梁的右部与转台连接,并且转台的另一侧设有配重梁,配重梁与横梁以转台的转动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在配重梁上安装有配重块来与横梁上的刀件平衡,从而可提高转台的平衡性,降低转台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防止工作台发生倾斜的现象,提高车铣机床加工的精度,增大加工范围,在机座的底部设置多个依次连接的底座,可根据不同高度的工件,来增加或者减少底座的数量,进而调节工作台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机床的适用范围,通过铣削传动机构、车削传动机构可单独驱动转台转动,从而实现机床的车削、铣削。本实用新型用于对工件车削和铣削的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加工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床功能单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床产品向高复合化、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用户可以在一种机床上得到多种机床的功能,一次装夹零件即可完成多种加工工序,车铣复合机床即是在一个机床上同时完成车削和铣削两种加工工序的机床。在加工、修复大型法兰端面、内孔时,现有的数控车铣复合机床很难保证对工件加工的精度,刀架通过刀臂安装在回转工作台上,然后在回转工作台在转动下对工件完成车削、铣削的加工,但是机床在车削时,回转工作台高速的转动,回转工作台受到很大的离心力作用,使得机床容易发现倾斜的现象,限定的车铣机床的尺寸,不可做到最大化,缩小了加工的范围,并且机床在铣削时,由于刀臂和刀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使得回转工作台发生倾斜,从而降低车铣机床加工的精度,也降低车铣机床的使用寿命,对回转工作台的转动结构的强度提高,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其可提高车铣加工的精度、增大加工范围,并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包括呈竖向设置的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的上部安装刀壁组件,所述的工作台包括呈竖向设置的机座、与机座上端转动连接的转台,在机座与转台之间设有驱动单元、锁紧机构,所述的驱动单元可驱动转台转动,所述的锁紧机构可锁紧转台,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铣削传动机构、车削传动机构,在机座的下端设有多个依次连接的底座,多个底座呈上下排列设置,所述的机座的下端面与最上端的底座连接,所述的刀壁组件包括左右延伸设置的横梁,所述的横梁的左部与转台连接,所述的横梁的右部安装有刀件,所述的转台的上壁面设有呈左右延伸设置的配重梁,所述的配重梁的右部与转台连接,所述的配重梁与横梁以转台的转动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配重梁的左部安装有配重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横梁安装有滑板,所述的滑板与横梁滑动连接,在滑板与横梁之间设有呈左右设置的第二丝杠,所述的第二丝杠的左端设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的第二丝杠的左端与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座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丝杠的右端设有第二传动座,所述的第二传动座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二丝杠的右端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可驱动第二丝杠在转动,所述的滑板设有第二螺母座,所述的第二螺母座固定安装在滑板上,所述的第二螺母座套装有与第二丝杠匹配的第二螺母,所述的第二螺母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在滑板上安装有Z轴机构,所述的Z轴机构包括呈竖向设置的滑枕,所述的滑枕与滑板之间设有滑座,所述的滑座与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枕与滑座滑动连接,在滑座与滑枕之间设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一丝杠,所述的第一丝杠的下端设有固定安装在滑枕上的第一支撑座,所述的第一丝杠的下端与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丝杠的上端设有固定安装在滑枕上的第一传动座,所述的第一传动座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一丝杠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可驱动第一丝杠转动,所述的滑座设有第一螺母座,所述的第一螺母座固定安装在滑座上,所述的第一螺母座套装有与第一丝杠匹配的第一螺母,所述的第一螺母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的刀件安装在滑枕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横梁设有截面呈T型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的第一定位槽呈左右延伸设置,所述的第一定位槽与横梁的前壁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板的左侧或右侧安装有第一锁紧块,所述的第一锁紧块连接有与第一定位槽匹配的第一定位螺栓,所述的第一定位螺栓可在第一定位槽内移动,并可通过第一定位螺栓锁紧滑板,所述的滑枕的侧壁设有截面呈T型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的第二定位槽呈竖向设置,所述的第二定位槽与滑枕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座安装有第二锁紧块,所述的第二锁紧块连接有与第二定位槽匹配的第二定位螺栓,所述的第二定位螺栓可在第二定位槽内移动,并可通过第二定位螺栓锁紧滑枕。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滑枕设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三导轨,所述的第三导轨与滑枕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座设有与第三导轨匹配的第三滑块,所述的滑座通过第三滑块与第三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的横梁设有呈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导轨,所述的第一导轨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板设有与第一导轨匹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与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板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削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座上的转动电机,所述的转台的下端面设有与转台同轴设置的齿圈,所述的齿圈与转台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电机连接有减速箱,所述的减速箱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的转动电机通过减速箱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与齿圈啮合连接,在机座的中部设有呈竖向设置的凹槽,所述的铣削传动机构包括套装在凹槽内的固定筒,所述的固定筒固定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的固定筒呈竖向设置,在固定筒内设有转筒、力矩电机,在转筒的外侧壁与固定筒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转动轴承,所述的转筒通过转动轴承安装在固定筒内,所述的转筒的外侧壁套装有涡轮,所述的涡轮与转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力矩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筒上,所述的力矩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所述的蜗杆与涡轮连接,所述的转筒套装有分度筒,所述的分度筒套装有编码轴,在凹槽的下端安装有回转气缸,所述的回转气缸可驱动分度筒沿转筒上下移动,所述的编码轴的上端与转台的转动中心连接,所述的编码轴的下端安装有编码器,所述的分度筒的上端套装有轴套,所述的轴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端齿盘,在转台的下端面连接有与第一端齿盘匹配的第二端齿盘,所述的分度筒向上移动到最高点时,所述的第二端齿盘与第一端齿盘啮合连接,所述的轴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环,所述的转筒上端的外侧壁套装有第二轴环,所述的第二轴环与转筒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轴环的内壁面设有内花键,所述的第二轴环的外壁面设有与内花键匹配的外花键,所述的第二轴环与第一轴环花键连接,当回转气缸驱动分度筒上下移动时,所述的第二轴环与第一轴环保持花键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台的下端面设有呈圆筒状的转动套,所述的转动套的上端与转台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台通过转动套与机座上端连接,所述的转动套的内壁面从上往下安装有第一滚子轴承、第二滚子轴承,所述的第一滚子轴承、第二滚子轴承均呈环状,所述的第一滚子轴承、第二滚子轴承与转台固定连接,在第一滚子轴承、第二滚子轴承之间设有转动间隙,所述的机座上端的外侧设有呈环状的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与机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环设置在转动间隙内,所述的转动套通过第一滚子轴承、第二滚子轴承与固定环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动套的外壁面设有呈环状的锁紧盘,所述的锁紧盘与转动套的外壁面固定连接,在转台与机座之间设有若干个锁紧机构,若干个锁紧机构呈圆周间隔排列设置在机座外侧壁上,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机座上的固定座,在固定座内设有呈竖向设置的丝杆,所述的丝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在丝杆的上部从上往下设有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所述的第一螺纹段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所述的第二螺纹段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母,所述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或者第三螺母与第四螺母的螺纹旋转反向相反,所述的第三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的第四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块,所述的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呈上下相对设置,在第一压块的下壁面与第二压块的上壁面之间设有锁紧间隙,所述的锁紧盘设置在锁紧间隙内,所述的固定座固定连接有滑架,所述的滑架设有呈竖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的滑槽与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匹配,所述的第一压块、第二压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可沿滑槽上下滑动,所述的丝杆的下部套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连接有与第二齿轮匹配的齿条,所述的齿条呈横向设置,所述的齿条与丝杆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的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的齿条的两端均连接有驱动气缸,两个驱动气缸安装在固定座上,两个驱动气缸同步地驱动齿条沿齿条延伸的方向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压块的下壁面连接有第一刹车块,所述的第二压块的上壁面连接有第二刹车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刀件安装在横梁的右部上,而横梁的右部与转台连接,并且转台的另一侧设有配重梁,配重梁与横梁以转台的转动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在配重梁上安装有配重块来与横梁上的刀件平衡,从而可提高转台的平衡性,降低转台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防止工作台发生倾斜的现象,提高车铣机床加工的精度,并且横梁的长度也可相应增加,从而可增大刀件转动轨迹的半径,增大加工范围,在机座的底部设置多个依次连接的底座,可根据不同高度的工件,来增加或者减少底座的数量,进而调节工作台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机床的适用范围,通过铣削传动机构、车削传动机构可单独驱动转台转动,从而实现机床的车削、铣削。
本实用新型用于对工件车削和铣削的加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梁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梁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Z轴机构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Z轴机构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台的主视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削传动机构与锁紧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铣削传动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的左视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的丝杆下部的仰视剖面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的丝杆上部的仰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14,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包括呈竖向设置的工作台1,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部安装刀壁组件2,所述的工作台1包括呈竖向设置的机座11、与机座11上端转动连接的转台12,在机座11与转台12 之间设有驱动单元、锁紧机构5,所述的驱动单元可驱动转台12转动,所述的锁紧机构5可锁紧转台12,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铣削传动机构、车削传动机构,在机座11的下端设有多个依次连接的底座 3,多个底座3呈上下排列设置,所述的机座11的下端面与最上端的底座3连接,所述的刀壁组件2包括左右延伸设置的横梁21,所述的横梁21的左部与转台12连接,所述的横梁21的右部安装有刀件,所述的转台12的上壁面设有呈左右延伸设置的配重梁22,所述的配重梁22的右部与转台12连接,所述的配重梁22与横梁21以转台 12的转动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配重梁22的左部安装有配重块23。刀件安装在横梁21的右部上,而横梁21的右部与转台 12连接,并且转台12的另一侧设有配重梁22,配重梁22与横梁21 以转台12的转动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在配重梁22上安装有配重块23来与横梁21上的刀件平衡,从而可提高转台12的平衡性,降低转台12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防止工作台1发生倾斜的现象,提高车铣机床加工的精度,并且横梁21的长度也可相应增加,从而可增大刀件转动轨迹的半径,增大加工范围,在机座11的底部设置多个依次连接的底座3,可根据不同高度的工件,来增加或者减少底座3的数量,进而调节工作台1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机床的适用范围,通过铣削传动机构、车削传动机构可单独驱动转台12转动,从而实现机床的车削、铣削。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横梁21安装有滑板26,所述的滑板26与横梁21滑动连接,在滑板26与横梁21之间设有呈左右设置的第二丝杠211,所述的第二丝杠211的左端设有第二支撑座 212,所述的第二丝杠211的左端与第二支撑座212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座212与横梁2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丝杠211的右端设有第二传动座213,所述的第二传动座213与横梁2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座213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14,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214与第二丝杠211的右端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214可驱动第二丝杠211在转动,所述的滑板26设有第二螺母座231,所述的第二螺母座231固定安装在滑板26上,所述的第二螺母座231 套装有与第二丝杠211匹配的第二螺母232,所述的第二螺母232与第二丝杠211螺纹连接,在滑板26上安装有Z轴机构24,所述的Z 轴机构24包括呈竖向设置的滑枕241,所述的滑枕241与滑板26之间设有滑座242,所述的滑座242与滑板26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枕 241与滑座242滑动连接,在滑座242与滑枕241之间设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一丝杠243,所述的第一丝杠243的下端设有固定安装在滑枕 241上的第一支撑座244,所述的第一丝杠243的下端与第一支撑座 244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丝杠243的上端设有固定安装在滑枕241 上的第一传动座245,所述的第一传动座245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 246,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246与第一丝杠243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246可驱动第一丝杠243转动,所述的滑座242设有第一螺母座247,所述的第一螺母座247固定安装在滑座242上,所述的第一螺母座247套装有与第一丝杠243匹配的第一螺母248,所述的第一螺母248与第一丝杠243螺纹连接,所述的刀件安装在滑枕241上。在机床加工时,刀件安装在滑枕241上,当需要调节刀件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时,可通过第二伺服电机214驱动第二丝杠211 自转,而滑板26通过第二螺母232与第二丝杠211螺纹连接,从而带动滑板26左右移动,进而带动Z轴机构24左右移动,当需要调节刀件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时,可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46驱动第一丝杠 243自转,而滑座242通过第一螺母248与第一丝杠243螺纹连接,滑座242固定安装在滑板26上,从而带动滑枕241上下移动,扩大加工范围,通过丝杠与螺母的传动连接来带动刀件移动,可提高刀件调节的精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横梁21设有截面呈T型的第一定位槽215,所述的第一定位槽215呈左右延伸设置,所述的第一定位槽215与横梁21的前壁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板26的左侧或右侧安装有第一锁紧块233,所述的第一锁紧块233连接有与第一定位槽215匹配的第一定位螺栓234,所述的第一定位螺栓234可在第一定位槽215内移动,并可通过第一定位螺栓234锁紧滑板26,所述的滑枕241的侧壁设有截面呈T型的第二定位槽25,所述的第二定位槽25呈竖向设置,所述的第二定位槽25与滑枕24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座242安装有第二锁紧块251,所述的第二锁紧块251 连接有与第二定位槽25匹配的第二定位螺栓252,所述的第二定位螺栓252可在第二定位槽25内移动,并可通过第二定位螺栓252锁紧滑枕241。当滑板26移动时,第一定位螺栓234松开状态,当需要锁紧滑板26时,将第一定位螺栓234锁紧,进而固定刀件的左右位置;当滑枕241移动时第二定位螺栓252松开状态,当需要锁紧滑枕241时,将第二定位螺栓252锁紧,进而固定刀件的上下位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滑枕241设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三导轨249,所述的第三导轨249与滑枕241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座242设有与第三导轨249匹配的第三滑块253,所述的滑座242通过第三滑块253与第三导轨249滑动连接,所述的横梁21设有呈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导轨216,所述的第一导轨216与横梁21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板26设有与第一导轨216匹配的第一滑块217,所述的第一滑块217与滑板26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板26通过第一滑块 217与第一导轨216滑动连接。滑枕241可沿第三导轨249上下滑动,滑板26可沿第一导轨216左右滑动,从而提高刀件调节的流畅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车削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座11上的转动电机111,所述的转台12的下端面设有与转台12同轴设置的齿圈121,所述的齿圈121与转台1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电机111连接有减速箱112,所述的减速箱112连接有第一齿轮113,所述的转动电机111通过减速箱112与第一齿轮113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113与齿圈121啮合连接,在机座11的中部设有呈竖向设置的凹槽114,所述的铣削传动机构包括套装在凹槽 114内的固定筒4,所述的固定筒4固定安装在凹槽114内,所述的固定筒4呈竖向设置,在固定筒4内设有转筒41、力矩电机42,在转筒41的外侧壁与固定筒4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转动轴承43,所述的转筒41通过转动轴承43安装在固定筒4内,所述的转筒41的外侧壁套装有涡轮44,所述的涡轮44与转筒4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力矩电机42固定安装在固定筒4上,所述的力矩电机42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45,所述的蜗杆45与涡轮44连接,所述的转筒41套装有分度筒46,所述的分度筒46套装有编码轴47,在凹槽114的下端安装有回转气缸115,所述的回转气缸115可驱动分度筒46沿转筒41上下移动,所述的编码轴47的上端与转台12的转动中心连接,所述的编码轴47的下端安装有编码器471,所述的分度筒46的上端套装有轴套461,所述的轴套46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端齿盘 462,在转台12的下端面连接有与第一端齿盘462匹配的第二端齿盘 122,所述的分度筒46向上移动到最高点时,所述的第二端齿盘122 与第一端齿盘462啮合连接,所述的轴套46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环463,所述的转筒41上端的外侧壁套装有第二轴环411,所述的第二轴环411与转筒4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轴环463的内壁面设有内花键,所述的第二轴环411的外壁面设有与内花键匹配的外花键,所述的第二轴环411与第一轴环463花键连接,当回转气缸115 驱动分度筒46上下移动时,所述的第二轴环411与第一轴环463保持花键连接。当车削加工时,首先回转气缸115驱动分度筒46沿转筒41向下移动,使得第二端齿盘122与第一端齿盘462脱开,然后转动电机111通过减速箱112与第一齿轮113传动连接,第一齿轮113 与齿圈121啮合连接,转动电机111驱动第一齿轮113转动,使得齿圈121带动转台12转动;当铣削加工时,回转气缸115驱动分度筒 46沿转筒41向上移动,使得第二端齿盘122与第一端齿盘462啮合连接,力矩电机42通过蜗杆45与涡轮44的传动结构来驱动转筒41 转动,转筒41通过第二轴环411与第一轴环463的花键连接来带动第一轴环463转动,第一轴环463带动轴套461转动,而轴套461通过第二端齿盘122与第一端齿盘462的啮合连接来带动第二端齿盘 122转动,进而带动转台12转动,同时转台12带动编码轴47转动,而安装在编码轴47下端的编码器471检测转台12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转台12的下端面设有呈圆筒状的转动套123,所述的转动套123的上端与转台1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台12通过转动套123与机座11上端连接,所述的转动套123的内壁面从上往下安装有第一滚子轴承124、第二滚子轴承125,所述的第一滚子轴承124、第二滚子轴承125均呈环状,所述的第一滚子轴承124、第二滚子轴承125与转台12固定连接,在第一滚子轴承124、第二滚子轴承125之间设有转动间隙,所述的机座11上端的外侧设有呈环状的固定环116,所述的固定环116与机座 11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环116设置在转动间隙内,所述的转动套 123通过第一滚子轴承124、第二滚子轴承125与固定环116转动连接。第一滚子轴承124与第二滚子轴承125在保证转台12流畅的转动下,第一滚子轴承124与第二滚子轴承125可固定转台12的上下位置,第一滚子轴承124与固定环116的上壁面抵接,第二滚子轴承 125与固定环116的下壁面抵接,从而可有效防止转台12上下的移动,提高第二端齿盘122与第一端齿盘462啮合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出现打滑的现象。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转动套123的外壁面设有呈环状的锁紧盘126,所述的锁紧盘126与转动套123的外壁面固定连接,在转台12与机座11之间设有若干个锁紧机构5,若干个锁紧机构5呈圆周间隔排列设置在机座11外侧壁上,所述的锁紧机构5包括安装在机座11上的固定座51,在固定座51内设有呈竖向设置的丝杆52,所述的丝杆5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固定座51转动连接,在丝杆52的上部从上往下设有第一螺纹段521、第二螺纹段522,所述的第一螺纹段521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523,所述的第二螺纹段522 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母524,所述的第一螺纹段521与第二螺纹段522 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或者第三螺母523与第四螺母524的螺纹旋转反向相反,所述的第三螺母523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525,所述的第四螺母524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块526,所述的第一压块525、第二压块 526呈上下相对设置,在第一压块525的下壁面与第二压块526的上壁面之间设有锁紧间隙,所述的锁紧盘126设置在锁紧间隙内,所述的固定座51固定连接有滑架511,所述的滑架511设有呈竖向设置的滑槽512,所述的滑槽512与第一压块525、第二压块526匹配,所述的第一压块525、第二压块526与滑槽512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压块525、第二压块526可沿滑槽512上下滑动,所述的丝杆52 的下部套装有第二齿轮529,所述的第二齿轮529与丝杆52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529连接有与第二齿轮529匹配的齿条53,所述的齿条53呈横向设置,所述的齿条53与丝杆52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的齿条53与第二齿轮529啮合连接,所述的齿条53的两端均连接有驱动气缸531,两个驱动气缸531安装在固定座51上,两个驱动气缸531同步地驱动齿条53沿齿条53延伸的方向移动。当需要锁紧转台12时,两个驱动气缸531同步地驱动齿条53沿锁紧的方向移动,齿条53与第二齿轮529啮合连接,齿条53带动丝杆52在第三螺母523、第四螺母524上转动,第一螺纹段521与第二螺纹段522 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或者第三螺母523与第四螺母524的螺纹旋转反向相反,使得第一压块525、第二压块526沿滑槽512相向移动,第一压块525与第二压块526夹紧锁紧盘126,实现转台12的锁紧固定,当需要松开转台12时,两个驱动气缸531同步地驱动齿条53反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压块525与第二压块526反向移动,转台12转动到任意的角度,都可锁紧转台12,从而提高转台12分度的精度,并且通过齿条53两端上的驱动气缸531同步地驱动齿条53移动,提高第一压块525与第二压块526之间的夹紧力,提高转台12锁紧的稳定性,气缸的快速性,从而提高转台12锁紧的效率。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压块525的下壁面连接有第一刹车块527,所述的第二压块526的上壁面连接有第二刹车块 528。第一刹车块527和第二刹车块528可采用软性的材料,提高第一压块525、第二压块526与回转工作台接触的摩擦力,从而提高锁紧机构的稳定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包括呈竖向设置的工作台(1),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部安装刀壁组件(2),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包括呈竖向设置的机座(11)、与机座(11)上端转动连接的转台(12),在机座(11)与转台(12)之间设有驱动单元、锁紧机构(5),所述的驱动单元可驱动转台(12)转动,所述的锁紧机构(5)可锁紧转台(12),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铣削传动机构、车削传动机构,在机座(11)的下端设有多个依次连接的底座(3),多个底座(3)呈上下排列设置,所述的机座(11)的下端面与最上端的底座(3)连接,所述的刀壁组件(2)包括左右延伸设置的横梁(21),所述的横梁(21)的左部与转台(12)连接,所述的横梁(21)的右部安装有刀件,所述的转台(12)的上壁面设有呈左右延伸设置的配重梁(22),所述的配重梁(22)的右部与转台(12)连接,所述的配重梁(22)与横梁(21)以转台(12)的转动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配重梁(22)的左部安装有配重块(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21)安装有滑板(26),所述的滑板(26)与横梁(21)滑动连接,在滑板(26)与横梁(21)之间设有呈左右设置的第二丝杠(211),所述的第二丝杠(211)的左端设有第二支撑座(212),所述的第二丝杠(211)的左端与第二支撑座(212)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座(212)与横梁(2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丝杠(211)的右端设有第二传动座(213),所述的第二传动座(213)与横梁(2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座(213)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14),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214)与第二丝杠(211)的右端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214)可驱动第二丝杠(211)在转动,所述的滑板(26)设有第二螺母座(231),所述的第二螺母座(231)固定安装在滑板(26)上,所述的第二螺母座(231)套装有与第二丝杠(211)匹配的第二螺母(232),所述的第二螺母(232)与第二丝杠(211)螺纹连接,在滑板(26)上安装有Z轴机构(24),所述的Z轴机构(24)包括呈竖向设置的滑枕(241),所述的滑枕(241)与滑板(26)之间设有滑座(242),所述的滑座(242)与滑板(26)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枕(241)与滑座(242)滑动连接,在滑座(242)与滑枕(241)之间设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一丝杠(243),所述的第一丝杠(243)的下端设有固定安装在滑枕(241)上的第一支撑座(244),所述的第一丝杠(243)的下端与第一支撑座(244)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丝杠(243)的上端设有固定安装在滑枕(241)上的第一传动座(245),所述的第一传动座(245)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46),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246)与第一丝杠(243)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246)可驱动第一丝杠(243)转动,所述的滑座(242)设有第一螺母座(247),所述的第一螺母座(247)固定安装在滑座(242)上,所述的第一螺母座(247)套装有与第一丝杠(243)匹配的第一螺母(248),所述的第一螺母(248)与第一丝杠(243)螺纹连接,所述的刀件安装在滑枕(2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21)设有截面呈T型的第一定位槽(215),所述的第一定位槽(215)呈左右延伸设置,所述的第一定位槽(215)与横梁(21)的前壁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板(26)的左侧或右侧安装有第一锁紧块(233),所述的第一锁紧块(233)连接有与第一定位槽(215)匹配的第一定位螺栓(234),所述的第一定位螺栓(234)可在第一定位槽(215)内移动,并可通过第一定位螺栓(234)锁紧滑板(26),所述的滑枕(241)的侧壁设有截面呈T型的第二定位槽(25),所述的第二定位槽(25)呈竖向设置,所述的第二定位槽(25)与滑枕(24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座(242)安装有第二锁紧块(251),所述的第二锁紧块(251)连接有与第二定位槽(25)匹配的第二定位螺栓(252),所述的第二定位螺栓(252)可在第二定位槽(25)内移动,并可通过第二定位螺栓(252)锁紧滑枕(2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枕(241)设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三导轨(249),所述的第三导轨(249)与滑枕(241)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座(242)设有与第三导轨(249)匹配的第三滑块(253),所述的滑座(242)通过第三滑块(253)与第三导轨(249)滑动连接,所述的横梁(21)设有呈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导轨(216),所述的第一导轨(216)与横梁(21)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板(26)设有与第一导轨(216)匹配的第一滑块(217),所述的第一滑块(217)与滑板(26)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板(26)通过第一滑块(217)与第一导轨(216)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削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座(11)上的转动电机(111),所述的转台(12)的下端面设有与转台(12)同轴设置的齿圈(121),所述的齿圈(121)与转台(1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电机(111)连接有减速箱(112),所述的减速箱(112)连接有第一齿轮(113),所述的转动电机(111)通过减速箱(112)与第一齿轮(113)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113)与齿圈(121)啮合连接,在机座(11)的中部设有呈竖向设置的凹槽(114),所述的铣削传动机构包括套装在凹槽(114)内的固定筒(4),所述的固定筒(4)固定安装在凹槽(114)内,所述的固定筒(4)呈竖向设置,在固定筒(4)内设有转筒(41)、力矩电机(42),在转筒(41)的外侧壁与固定筒(4)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转动轴承(43),所述的转筒(41)通过转动轴承(43)安装在固定筒(4)内,所述的转筒(41)的外侧壁套装有涡轮(44),所述的涡轮(44)与转筒(4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力矩电机(42)固定安装在固定筒(4)上,所述的力矩电机(42)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45),所述的蜗杆(45)与涡轮(44)连接,所述的转筒(41)套装有分度筒(46),所述的分度筒(46)套装有编码轴(47),在凹槽(114)的下端安装有回转气缸(115),所述的回转气缸(115)可驱动分度筒(46)沿转筒(41)上下移动,所述的编码轴(47)的上端与转台(12)的转动中心连接,所述的编码轴(47)的下端安装有编码器(471),所述的分度筒(46)的上端套装有轴套(461),所述的轴套(46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端齿盘(462),在转台(12)的下端面连接有与第一端齿盘(462)匹配的第二端齿盘(122),所述的分度筒(46)向上移动到最高点时,所述的第二端齿盘(122)与第一端齿盘(462)啮合连接,所述的轴套(46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环(463),所述的转筒(41)上端的外侧壁套装有第二轴环(411),所述的第二轴环(411)与转筒(4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轴环(463)的内壁面设有内花键,所述的第二轴环(411)的外壁面设有与内花键匹配的外花键,所述的第二轴环(411)与第一轴环(463)花键连接,当回转气缸(115)驱动分度筒(46)上下移动时,所述的第二轴环(411)与第一轴环(463)保持花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台(12)的下端面设有呈圆筒状的转动套(123),所述的转动套(123)的上端与转台(1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台(12)通过转动套(123)与机座(11)上端连接,所述的转动套(123)的内壁面从上往下安装有第一滚子轴承(124)、第二滚子轴承(125),所述的第一滚子轴承(124)、第二滚子轴承(125)均呈环状,所述的第一滚子轴承(124)、第二滚子轴承(125)与转台(12)固定连接,在第一滚子轴承(124)、第二滚子轴承(125)之间设有转动间隙,所述的机座(11)上端的外侧设有呈环状的固定环(116),所述的固定环(116)与机座(11)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环(116)设置在转动间隙内,所述的转动套(123)通过第一滚子轴承(124)、第二滚子轴承(125)与固定环(116)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套(123)的外壁面设有呈环状的锁紧盘(126),所述的锁紧盘(126)与转动套(123)的外壁面固定连接,在转台(12)与机座(11)之间设有若干个锁紧机构(5),若干个锁紧机构(5)呈圆周间隔排列设置在机座(11)外侧壁上,所述的锁紧机构(5)包括安装在机座(11)上的固定座(51),在固定座(51)内设有呈竖向设置的丝杆(52),所述的丝杆(5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固定座(51)转动连接,在丝杆(52)的上部从上往下设有第一螺纹段(521)、第二螺纹段(522),所述的第一螺纹段(521)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523),所述的第二螺纹段(522)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母(524),所述的第一螺纹段(521)与第二螺纹段(522)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或者第三螺母(523)与第四螺母(524)的螺纹旋转反向相反,所述的第三螺母(523)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525),所述的第四螺母(524)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块(526),所述的第一压块(525)、第二压块(526)呈上下相对设置,在第一压块(525)的下壁面与第二压块(526)的上壁面之间设有锁紧间隙,所述的锁紧盘(126)设置在锁紧间隙内,所述的固定座(51)固定连接有滑架(511),所述的滑架(511)设有呈竖向设置的滑槽(512),所述的滑槽(512)与第一压块(525)、第二压块(526)匹配,所述的第一压块(525)、第二压块(526)与滑槽(512)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压块(525)、第二压块(526)可沿滑槽(512)上下滑动,所述的丝杆(52)的下部套装有第二齿轮(529),所述的第二齿轮(529)与丝杆(52)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529)连接有与第二齿轮(529)匹配的齿条(53),所述的齿条(53)呈横向设置,所述的齿条(53)与丝杆(52)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的齿条(53)与第二齿轮(529)啮合连接,所述的齿条(53)的两端均连接有驱动气缸(531),两个驱动气缸(531)安装在固定座(51)上,两个驱动气缸(531)同步地驱动齿条(53)沿齿条(53)延伸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块(525)的下壁面连接有第一刹车块(527),所述的第二压块(526)的上壁面连接有第二刹车块(528)。
CN201821983563.7U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Active CN209364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3563.7U CN209364083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3563.7U CN209364083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64083U true CN209364083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34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83563.7U Active CN209364083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640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0601A (zh) * 2018-11-28 2019-03-22 佛山新成洪鼎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0601A (zh) * 2018-11-28 2019-03-22 佛山新成洪鼎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CN109500601B (zh) * 2018-11-28 2024-04-16 佛山新成洪鼎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4294B (zh) 一种摇臂钻床
CN105414998B (zh) 一种多功能回转工作台
CN104259538A (zh) 环形零件圆柱面上铣槽专用机床
CN209239498U (zh)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的回转工作台
CN106001619B (zh) 球面加工装置
CN1907615A (zh) 能虚拟中心距的环面蜗杆数控机床
CN102059402A (zh) 大型液压主驱动切削全闭环数控插齿机
CN102773719A (zh) 数控落地式镗铣床用回转工作台
CN206405801U (zh) 一种五轴联动摆角铣头
CN103481069A (zh) 回转式工作台及立式车铣复合机床
CN2270594Y (zh) 台式钻铣床
CN205414924U (zh) 一种齿轮钻中心油孔组合钻床
CN202655913U (zh) 回转式工作台及立式车铣复合机床
CN109500601A (zh)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CN209364083U (zh) 一种数控车铣复合加工设备
CN203556966U (zh) 全数控螺旋锥齿轮铣齿机
CN104259937B (zh) 一种复合加工中心
CN106002306A (zh) 一种大直径螺纹透镜模具加工超精密机床
CN209035975U (zh) 一种高精度的双轴卧式镗磨机床
CN104759930B (zh) 一种炮塔铣床z轴传动系统结构
CN203664733U (zh) 一种摇臂钻床
CN105642979B (zh) 一种用于端面单轴铣床加工内圆锥面的工装
CN110405286A (zh) 一种插齿机刀位自动调节结构及方法
CN206839611U (zh) 一种ac双摆头的a轴辅助支撑机构
CN202377584U (zh) 一种数控多功能铣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