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45417U - 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 - Google Patents

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45417U
CN201645417U CN2010201723984U CN201020172398U CN201645417U CN 201645417 U CN201645417 U CN 201645417U CN 2010201723984 U CN2010201723984 U CN 2010201723984U CN 201020172398 U CN201020172398 U CN 201020172398U CN 201645417 U CN201645417 U CN 201645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g arm
interior pipe
pipe
draws
shaped pinc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723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凡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CC Shijiu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Shijiu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CC Shijiu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723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45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45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4541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具有可以快捷方便的将折断在外管内的内管取出的特点。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包括U形钳,所述U形钳包括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U形钳上设置有张紧装置,所述第一钳臂的前端和第二钳臂的前端通过所述张紧装置与所述内管的内壁紧连接。通过U形钳的不断旋转,可以带动内管旋转,进而将内管从外管里面取出。整个过程方便快捷,且不会破坏外管的内螺纹。

Description

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折断在外管里面的内管取出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一些器具的连接管折断在外管里面,形成由内管和外管组成的双层管,由于内管与外管连接紧密且常常是通过螺纹来连接,所以很难将内管从外管中取出。例如,水龙头的尾端为内管,在安装水龙头时,需要将水龙头的尾端安装在墙体内的外管中,但在安装时或安装完成后的使用阶段,由于外力过大,经常造成水龙头的尾端折断在墙体内的外管中,由于尾端和外管的结合十分紧密,通过普通工具很难将其取出,即便能取出也会将外管的内螺纹破坏,如果外管的内螺纹被破坏,就需要将墙体破坏,将整个外管更换,整个过程费时费力,效率很低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快捷方便的将折断在外管里面的内管取出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包括U形钳,所述U形钳包括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U形钳上设置有张紧装置,所述第一钳臂的前端和第二钳臂的前端通过所述张紧装置与所述内管的内壁紧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张紧装置包括所述U形钳为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调节螺栓,所述第一钳臂与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钳臂上设置有凹槽,上述调节螺栓的前端与所述凹槽底部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张紧装置包括调节螺栓,所述第一钳臂与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钳臂上设置有凹槽,上述调节螺栓的前端与所述凹槽底部配合;所述U形钳的底端为铰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调节螺栓的轴心线与第一钳臂垂直。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钳臂的前端和第二钳臂的前端分别设置有防滑结构,上述第一钳臂的前端和第二钳臂的前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其上的防滑结构与所述内管的内壁紧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滑结构为锯齿或波浪纹路。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钳臂的后端的外侧和第二钳臂的后端的外侧分别固接有扶手。
进一步的是:所述双层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U形钳的不断旋转,可以带动内管旋转,进而将内管从外管内取出。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如果内管与外管为螺纹连接,在将内管取出时由于为旋转方式,所以不会破坏外管的内螺纹。所述U形钳为弹性材料制成时,可以使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自然张紧并与内管的内壁紧连接,在此基础上,调节螺栓的设置可以将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之间的距离固定,这样在旋转U形钳时,第一钳臂不会向第二钳臂靠拢,因此可以使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与内管的内壁始终保持紧连接关系,从而便于将内管快速取出。所述U形钳为非弹性材料制成时,由于U形钳的底端为铰接,可以便于U形钳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插入内管中,另外,由于设置有调节螺栓,可以将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之间的距离固定且可以将第一钳臂的前端和第二钳臂的前端分别与内管的内壁紧连接,这样在旋转U形钳时,第一钳臂不会向第二钳臂靠拢,可以使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与内管的内壁始终保持紧连接关系。此外,防滑结构的设置也可以防止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与内管的内壁之间滑动,而扶手的设置,便于在旋转U形钳时用力,进而使内管更快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防滑结构,2-第二钳臂,3-内壁,4-第一钳臂,5-内管,6-外管,7-U形钳,8-扶手,9-调节螺栓,10-凹槽,11-凹槽底部,12-调节螺栓的前端,14-底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包括U形钳7,所述U形钳7包括第一钳臂4和第二钳臂2,所述U形钳7上设置有张紧装置,所述第一钳臂4的前端和第二钳臂2的前端通过所述张紧装置与所述内管5的内壁3紧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U形钳的不断旋转,可以带动内管旋转,进而将内管从外管里面取出。整个过程方便快捷。
实施例一:
由图1所示,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包括U形钳7,所述U形钳7包括第一钳臂4和第二钳臂2,所述U形钳7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钳臂4的前端和第二钳臂2的前端与所述内管5的内壁3紧连接。由于U形钳7为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只要U形钳7的第一钳臂4和第二钳臂2之间的距离大于内管的内径,则在使用时,第一钳臂4和第二钳臂2就会因为张力原因自然地与内管的内壁紧连接。
上述弹性材料可以为钢、铁或铜等可以发生弹性变形的材料。所述U形钳在没有使用时,U形钳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之间的距离要大于内管的内径,这样才能保证使用时第一钳臂的前端和第二钳臂的前端与所述内管的内壁紧连接。另外,由于U形钳为弹性材料制成,只要内管的内径小于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之间的距离,则该U形钳就可用于将该内管取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还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调节螺栓9,所述第一钳臂4与所述调节螺栓9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钳臂2上设置有凹槽10,上述调节螺栓9的前端与所述凹槽底部11配合。
调节螺栓的设置可以将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之间的距离固定,这样在旋转U形钳时,第一钳臂不会向第二钳臂靠拢,因此可以使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与内管的内壁始终保持紧连接,从而便于将内管快速取出。调节螺栓可以根据内管的内径的大小适当的调节,以使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上述调节螺栓优选实施方式是上述调节螺栓的轴心线与第一钳臂垂直,这样一方面便于加工,另一方面便于使用。当然,上述调节螺栓的轴心线还可以不与第一钳臂垂直,例如成30度角或60度角等。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包括U形钳7,所述U形钳7包括第一钳臂4和第二钳臂2,所述U形钳7为非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钳臂4的前端和第二钳臂2的前端与所述内管5的内壁3紧连接,还包括调节螺栓9,所述第一钳臂4与所述调节螺栓9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钳臂2上设置有凹槽10,上述调节螺栓的前端12与所述凹槽底部11配合;上述U形钳7的底端14为铰接。
上述U形钳7的底端14为铰接是为了方便由非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钳臂4和第二钳臂2插入内管5。当然,如果U形钳7为弹性材料制成时,其底端也可以为铰接,只是采用这种结构,就无法利用弹性材料固有的特性,即第一钳臂4和第二钳臂2较难自然张紧并与内管5的内壁3紧连接,此时往往需要借助调节螺栓9来实现与内管5的内壁紧连接。
另外,上述调节螺栓优选实施方式是上述调节螺栓的轴心线与第一钳臂垂直,这样一方面便于加工,另一方面便于使用。当然,上述调节螺栓的轴心线还可以不与第一钳臂垂直,例如成30度角或60度角等。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钳臂4的前端和第二钳臂2的前端分别设置有防滑结构1,上述第一钳臂4的前端和第二钳臂2的前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其上的防滑结构1与所述内管5的内壁3紧连接。上述防滑结构1可以是锯齿、波浪纹路或磨砂面等。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U形钳7的第一钳臂4的后端和第二钳臂2的后端位于所述外管6的外部,上述第一钳臂4的后端的外侧和第二钳臂2的后端的外侧分别固接有扶手8。上述扶手8可以是直杆或弯杆等。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所述的双层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可以为螺纹连接,也可以不为螺纹连接,当内管和外管为螺纹连接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将内管取出时,由于为旋转方式取出,所以不会破坏外管的内螺纹。当内管和外管不为螺纹连接时,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将内管取出时,可以采用旋转方式取出,也可以采用直接拉出的方式。

Claims (9)

1.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其特征是:包括U形钳(7),所述U形钳(7)包括第一钳臂(4)和第二钳臂(2),所述U形钳(7)上设置有张紧装置,所述第一钳臂(4)的前端和第二钳臂(2)的前端通过所述张紧装置与所述内管(5)的内壁(3)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其特征是:所述张紧装置包括所述U形钳(7)为弹性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其特征是:还包括调节螺栓(9),所述第一钳臂(4)与所述调节螺栓(9)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钳臂(2)上设置有凹槽(10),上述调节螺栓的前端(12)与所述凹槽底部(11)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其特征是:所述张紧装置包括调节螺栓(9),所述第一钳臂(4)与所述调节螺栓(9)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钳臂(2)上设置有凹槽(10),上述调节螺栓的前端(12)与所述凹槽底部(11)配合;所述U形钳(7)的底端(14)为铰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其特征是:所述调节螺栓(9)的轴心线与第一钳臂(4)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钳臂(4)的前端和第二钳臂(2)的前端分别设置有防滑结构(1),上述第一钳臂(4)的前端和第二钳臂(2)的前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其上的防滑结构(1)与所述内管(5)的内壁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其特征是:所述防滑结构(1)为锯齿或波浪纹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钳臂(4)的后端的外侧和第二钳臂(2)的后端的外侧分别固接有扶手(8)。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其特征是:所述双层管包括内管(5)和外管(6),所述内管(5)和外管(6)通过螺纹连接。
CN2010201723984U 2010-04-28 2010-04-28 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45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23984U CN201645417U (zh) 2010-04-28 2010-04-28 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23984U CN201645417U (zh) 2010-04-28 2010-04-28 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45417U true CN201645417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10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72398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45417U (zh) 2010-04-28 2010-04-28 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454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8081A (zh) * 2016-05-17 2016-08-03 丁雅 多用内接管子扳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8081A (zh) * 2016-05-17 2016-08-03 丁雅 多用内接管子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08481U (zh) 带电立杆作业用两相线撑开支杆
CN203367893U (zh) 电缆牵引头
CN201645417U (zh) 双层管的内管卸出器
CN206250684U (zh) 一种汽车线束装配用保护管套管装置
CN207929814U (zh) 一种空心管圆环弯折装置
CN208185682U (zh) 一种接管推进工具
CN206835709U (zh) 树枝折弯支架
CN201342644Y (zh) 一种管材固定用管钳
CN210131205U (zh) 一种医用呼吸机支架的管托装置
CN202681998U (zh) 胸外科手术用肋骨扩撑装置
CN207283056U (zh) 一种电缆连接辅助用牵拉固定装置
CN208622966U (zh) 双变单直引流式t型线夹
CN207625479U (zh) 一种光伏支架用的快速安装连接件
CN202266208U (zh) 非开挖施工钻杆快卸装置
CN206972676U (zh) 一种圆管连接装置
CN207848354U (zh) 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安装的齿轮箱紧配螺栓
CN201299643Y (zh) 髓内钉取出器
CN205074967U (zh) 一种套管
CN216555695U (zh) 一种可调式高强度管夹
CN201160206Y (zh) 地下缆线管引线装置
CN205371821U (zh) 固定装置
CN202402842U (zh) 一种管材连接件
CN212454778U (zh) 一种外抽泵在线监测用振动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CN203024910U (zh) 新型全密封抽油机井载荷传感器
CN21809378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膨胀螺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CC SHIJIU CONSTRUCTIO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3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617023 NO. 350, RENMIN STREET, PANZHIHUA CITY, SICHUAN PROVINCE TO: 617000 NO. 350, RENMIN STREET, EAST DISTRICT, PANZHIHUA CITY, SICHUAN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324

Address after: 617000 Panzhihua, Sichuan, East Street, No. 350

Patentee after: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617023 No. 350 Renmin Street, Sichuan, Panzhihua

Patentee before: MCC Shijiu Construction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