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45335U - 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及配合其使用的压辊 - Google Patents

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及配合其使用的压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45335U
CN201645335U CN2010201428841U CN201020142884U CN201645335U CN 201645335 U CN201645335 U CN 201645335U CN 2010201428841 U CN2010201428841 U CN 2010201428841U CN 201020142884 U CN201020142884 U CN 201020142884U CN 201645335 U CN201645335 U CN 201645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ct
shaping district
shaped
land
ditch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428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延军
王峰
王海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TOP-EASTERN DRIL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TOP-EASTERN DRIL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TOP-EASTERN DRIL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TOP-EASTERN DRIL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428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45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45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453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及配合其使用的压辊,砂轮的外缘包括如下结构:沟形前端成形区从第一侧面横向延伸;沟形底部成形区毗邻沟形前端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线延伸;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毗邻沟形底部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延伸;清背成形区从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向第二侧面延伸;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毗邻清背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延伸。压辊的结构与砂轮的结构正好相反,可以相互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单一的砂轮磨削过程替代了以两个独立的磨削过程加工双刃带刀具的传统方法,简化了加工双刃带刀具的操作过程,提高了刀具加工的精度,降低了刀具的废弃率及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及配合其使用的压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轮及配合其使用的压辊,尤其涉及一种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及制作和修整这种砂轮的压辊。使用本实用新型加工的刀具上具有沟槽和刃背,刃背上有两条或更多的刃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刀具,以麻花钻为例通常圆柱形轴上至少有一条沟槽和一条刃背,其中沟槽和刃背沿着一定的螺旋角度向前延伸到轴的前端的切削端刃。沟槽由沟形前端和相邻的沟形底部组成,刃背由清背和相邻的刃带组成,沟形前端和刃背上刃带相交定义了侧切削刃。切削刀具刃背上的刃带可能是一条,有些情况下是两条,分布在刃背的左右两边。过去,制作像这样的一条沟槽、一条刃背、一条刃带的刀具需要两个单独的磨削过程。第一个过程,用一个砂轮磨削沟槽;另一个过程,用第二个砂轮磨削刃背。
这种单独的磨削过程需要将刀具分两次安装在两个不同的磨削机器上。因此,刀具要精确的安装在每一台机器上以确保按照相同的螺旋轨迹磨削沟槽和刃背。另外,两台磨削机器要设置相同的引导角度以确保按照相同的螺旋角度磨削沟槽和刃背。如果刀具安装不合适,沟槽和刃背的磨削将不正确,刀具将会有缺陷而被废弃。而且,安装两次不仅费时又容易造成错误。因此,需要用两次磨削生产刀具时,使用一个单一的磨削过程将是最好的选择。
通过单一的砂轮磨削过程替代以两个独立的磨削过程加工具有多条刃带刀具的需求出现了,最终,这种砂轮可以使用单头修整工具或CNC设备生产。然而,这两种方法都费时且成本高。这就导致了人们想要找到更有效的方式生产多刃带刀具及相应的加工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单一的砂轮磨削过程加工双刃带刀具的砂轮以及制作或修整这种砂轮的压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由以下部分组成:砂轮为带有中心线和一定径向尺寸的圆盘,圆盘的两个侧面构成一定宽度的外缘,外缘采用具有磨削作用的材料制成,外缘的轮廓是这样定义的:
a、沟形前端成形区从第一侧面横向并同时以与刀具沟槽深相等的径向距离远离中心线延伸;
b、沟形底部成形区毗邻沟形前端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并同时靠近中心线延伸;
c、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毗邻沟形底部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延伸同时远离中心线;
d、清背成形区从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向第二侧面延伸;
e、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毗邻清背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并同时靠近中心线延伸。
所述的沟形前端成形区和沟形底部成形区相交点斜率不相等;沟形前端成形区毗邻第一侧面的部分平行于第一侧面。
所述的沟形前端成形区呈凸形或是直的,或者所述的沟形前端成形区半径是刀具外圆半径的30-60%;所述的沟形底部成形区呈凸形或是直的,或者所述的沟形底部成形区半径是刀具外圆半径的20-90%;
所述的沟形底部成形区和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之间有个过渡段,过渡段远离圆盘最外端点的距离大于刀具的沟槽的径深;所述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至少一条含有一个毗邻清背成形区呈凸状的圆角成形区。
所述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和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中至少一条呈凸形,或者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和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中至少一条半径大小是刀具外圆半径的80-160%;或者,所述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和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至少一条是直的,或者所述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和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至少一条是直线的,同时与平行于圆盘中心线的直线呈30°-90°角。
所述的清背成形区呈凸形或是直的;所述的清背成形区呈凸形时,清背成形区半径是刀具半径的8-50倍;所述的清背成形区是直的时,连接清背成形区两端点的直线与平行于圆盘中心线的直线成0-15°角。
一种配合砂轮使用的压辊,由以下部分组成:压辊是一个带有中心线和一定径向尺寸的圆盘,圆盘的两个侧面构成一定宽度和外围边缘,圆盘的外缘采用具有磨削作用的材料制成,用来修整砂轮,外缘的轮廓是这样定义的:
a、沟形前端成形区为凹形并从第一侧面横向并以与刀具沟槽深相等的径向距离靠近中心线延伸;
b、沟形底部成形区邻近沟形前端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延伸同时远离中心线延伸;
c、第一刃带成形区邻近沟形底部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并靠近中心线延伸;
d、清背成形区从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向第二侧面延伸;
e、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邻近清背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并远离中心线延伸。
所述的沟形前端成形区与沟形底部成形区相交点的斜率不相等;沟形前端成形区最靠近第一侧面的部分平行于第一侧面。
所述的沟形前端成形区呈凹形或是直的,或者所述的沟形前端成形区半径是刀具外圆半径的30-60%;所述的沟形底部成形区呈凹形或是直的,或者所述的沟形底部成形区半径是刀具外圆半径的20-90%;
所述沟形底部成形区与第一刃带成形区之间有一个过渡段,过渡段到圆盘最外端点的距离大于刀具的沟槽的径深;所述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第二侧面刃带成形区至少一条包括圆角成形区,圆角成形区呈凹形并毗邻清背成形区。
所述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呈凹形,或者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中至少一条半径是刀具外圆半径的80-160%;或者,所述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至少一条是直的,或者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至少一条是直线,同时与平行于圆盘中心线的直线成30°-90°角。
所述的清背成形区成凸形或是直的;所述的清背成形区成凸形时,清背成形区半径是刀具外圆半径的8到50倍;所述的清背成形区是直的时,连接清背成形区两端点的直线与平行于圆盘中心线的直线成角度,其大小在0-15°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单一的砂轮磨削过程替代了以两个独立的磨削过程加工双刃带刀具的传统方法,简化了加工双刃带刀具的操作过程,提高了刀具加工的精度,降低了刀具的废弃率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沿轴向观看本实用新型中双刃带切削刀具图;
图2正视图;
图3从顶端俯视图;
图4沿图2箭头IV-IV方向的截面图;
图5砂轮和成品麻花钻按磨削角度邻近但保留一定空间磨削的图;
图6砂轮侧视图;
图7砂轮、刀具按磨削角度但保留一定空间来突出它们的特征的图;
图8砂轮、刀具按磨削角度结合在一起的图;
图9压辊修整砂轮图;
图10砂轮、压辊保留一定距离来突出它们的特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切削刀具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加工刀具的砂轮以及配合砂轮使用的压辊,加工出的刀具具有一条螺旋沟槽、一条刃背,刃背上左右两边各一条刃带。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以麻花钻为例进行讨论,这种麻花钻在清背的两端各有一条刃带,是典型的双刃带麻花钻。但是,要明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其他的带有螺旋沟槽的切削刀具,例如铣刀、丝锥、铰刀、滚刀等,这样的刀具可以有或可以没有用于接触并切削工件的端刃。作为前提,图1展示的螺旋麻花钻10,带有典型的圆柱形轴15和纵向轴线20,轴15的前端25用以接触和切削工件(未显示)。轴外表面30,其中包括相互毗邻的沟槽35和刃背40。轴的后端27是用来固定到卡具上(未显示)的柄29,柄通常是圆柱形的,也有不是圆柱形的,图示的柄29是圆柱形的,但是也要清楚柄可能是方的、六边形的、锥柄或其它适合夹在卡具上的非圆柱形的形状。另外,圆柱形柄29的半径可能会比轴15的半径大或小。
沟槽35和刃背40按一定的螺旋角度沿轴15的纵向轴线20延伸。图1-4所示,含有径向深度97的沟槽35由外缘半径向内延伸的沟形前端50及与它相邻的沟形底部55组成。
刃背40靠近沟槽35,钻头10上的一段弧长LD按一定螺旋角度沿纵向轴线延伸形成刃背。这段弧对应角度在70°到110°之间,最好为大约90°。刃背40的第一刃带60,它的半径MR与外缘半径OR相等。刃背40的清背65靠近第一刃带60,它在外缘半径OR的包面内。如图1所示,清背65的半径比外缘半径OR小。但是清背65也可以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一定可变半径CR的锥度。第二条刃带70邻近清背65,这里描述了沟槽35和刃背40。越过清背65是另一条沟形前端50’,它连接钻头10沿柄29不同位置的另一条沟槽35’和刃背40,在本实用新型中钻头10只有一条沟槽,所以沟槽35’就是沟槽35随钻头旋转一整周。图4中,有两条沟槽35、35’和刃背40、40’,刃背40邻近沟形前端50’,沟形前端50’与邻近的沟槽35’交叉形成侧切削刃75’。
图1-4所示的钻头有两条分开的沟槽连接着刃背沿钻头长度延伸,值得注意的是它是一种双刃带切削工具,这种情况下双刃带钻头可能有一条沟槽或多条沟槽(如2条,3条,4条或更多)连接着刃背。
如图4所示,钻头10在纵向轴线上最小的芯厚W,小于临近清背65的刃带60、70之间所对应的弧长PD。沿着清背65的边缘弧长PD从第一刃带侧面82的边缘81开始到第二刃带侧面84的边缘83为止,对应了一段角度为60°的圆弧。
轴15上的最小芯厚W是沿清背65的边缘弧长PD的30%-70%;轴15上的最小芯厚W也可以是外缘半径OR的25%-70%,最好约为外缘半径OR的50%。
在最好的体现形式中,轴15上的最小芯厚W是第一刃带60与第二刃带70对应的清背边缘弧长PD的大约36%。
图4中沟形前端50呈凹形并具有半径LR,但是图3中从刀具前端25看,沟形前端50的投影85是条直线,在有些情况下,沟形前端50的投影85的轮廓可能是曲形,因此,使钻头10的切削刃75带有一个正前角。
回到图4,清背65的清背半径CR应与纵向轴20同心,因此,为位于刃带70后面的支削刃75给予了结构上的支持。这种结构例如抛物线钻头,它具有沿圆周远离切削刃75方向逐渐减小的清背半径。
第一刃带60和清背65之间的过渡部分82可以是直线的斜面,或者可以是个曲面。
第二刃带70和清背65之间的过度部分84可以是直线的斜面,或者可以是个曲面。
图1-4提到的麻花钻10有两条沟槽,它很好的体现了使用本实用新型加工麻花钻的方法和设备不止局限在一条沟槽的钻头,多条沟槽的钻头也可被加工。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包括额外的沟槽,所以这个麻花钻包括另一对沟槽和刃背,其中任何一对沟槽刃背按一定的螺旋角度HA沿纵向轴线20延伸,在轴15上形成多条彼此相邻的沟槽刃背。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法和设备制造典型的麻花钻,1/4英寸钻头具有如下尺寸:
螺旋角度(HA)=        32.35°
外圆半径(OR)=        0.125英寸
沟形底部半径(NR)=    0.216英寸
清背半径(CR)=        0.118英寸
第一刃带半径(MR)=    0.125英寸
第二刃带半径(MR)=    0.125英寸
沟形前端半径(LR)=    0.225英寸
芯厚(W)               0.064英寸
加工刀具的砂轮
过去,制作一条螺旋沟槽连接刃背的切削刀具通常运用两种不同的砂轮,涉及两个不同的磨削步骤。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两个步骤不但浪费时间,而且经过第一磨削过程之后完全对正刀具是至关重要的,那样螺旋沟槽以及与之相连的刃背才能互相平行,如果沟槽刃背不平行,刀具将被认为是有缺陷的而被废弃。
发明人设计了一种砂轮可以同时制造刀具的沟槽和刃背。这个设计不但加快了生产刀具的速度,更进一步改善了刀具的精确度,消除了沟槽和刃背不平行造成的废品问题。
图5所示是前文描述的生产螺旋切削刀具10使用的砂轮110,砂轮110包括圆盘115、中心线117、最大半径GR、以及纵向轴线118,最大半径GR也定义了平均径向尺寸。圆盘115的第一侧面120和第二侧面125之间形成一定宽度GW。圆盘的外缘130在120、125之间延伸。外缘130上具有磨削作用的材料用来磨削刀具10。这种磨削材料可以是那些典型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碳化硅,立方氮化硼,氧化铝或金刚石。一种典型的砂轮是用合成树脂制作的,例如碳化硅。合成树脂砂轮适合于那些涉及撞击和振动的应用场合。因此,结构须具有足以在平面磨床上以低速度、低功率有效工作的强度。也可以使用金属砂轮。
图6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具有代表性的砂轮的侧视图。
砂轮110的特定边缘130用来制造切削刀具10的沟槽35和刃背40。这些具体部位从刀具10的相关部分用100向上编码。
外缘130由沟形前端成形区150从第一侧面120横向并以定义为沟槽35径向深度97的径向距离GR远离圆盘中心线117延伸到最外端点157。
沟形底部成形区155邻近沟形前端成形区150,它朝第二侧面125横向并靠近中心线117延伸,点157就是沟形前端成形区150与沟形底部成形区155的相交点。
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160邻近沟形底部成形区155,向第二侧面125同时远离中心线117横向延伸。
清背形成区165从第一刃带侧面形成区160朝第二侧面125延伸。
最后,第二刃带侧面形成区170邻近清背形成区165,朝第二侧面125同时靠近中心线117延伸横向延伸。
一种情况,在相交点157上沟形前端成形区150的斜率与沟形底部成形区155斜率是不相等。
也有可能的是,最接近第一侧面120的沟形前端成形区150上的区域152平行于第一侧面。通常,像110这样的典型砂轮的第一侧面120和第二侧面125是直的并互相平行。
如图6所示,沟形前端成形区150呈凸形,它的半径LSR大约是钻头10外缘半径OR的30-60%;此外,沟形前端成形区150也可以是直的。
另外,如图6所示,沟形底部成形区155可以呈凸形,它的半径NSR大约是钻头10外缘半径的20-90%;此外,沟形底部成形区155也可以是直的。
回到图1,典型的切削刀具,例如麻花钻,第一刃带60和第二刃带70的半径比钻头10其他任何部分的半径都大,通常第一刃带60和第二刃带70的半径与轴15的半径半径,实质上就是初始圆棒的半径。因此,有可能在不接触刃带最外面的情况下,用接近刃带的成形区加工出第一刃带60和第二刃带70。
回到图6,过渡段180从沟形底部成形区155延伸到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160,过渡段180到圆盘115最外端点157的距离比钻头沟槽35径向深度97要大。采用这种方式,过渡段180和刀具10的外表面30有一定距离,不会接触。
如图6所示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160可能是直的。但是,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160也可能呈凸形,它的半径约是刀具10的外缘半径OR的80-160%。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170,如图6显示是直的,但是,它也可呈凸形,其半径是刀具10外缘半径OR的80-160%。
清背成形区165连接着167和169两点,将点167、169连接成线,它与另一条平行与中心线117的直线185成一定角度,这个角度被定义为清背角CA,清背角CA最好在0-15°,若砂轮半径GR是9英寸,典型清背角CA应该为10°。
清背形成区165可能是直的也可能是弯曲的。本实用新型中它是弯曲的,呈凸形,其半径是钻头10外缘半径OR的8到50倍。
图6所示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160和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170与中心线117呈一定角度,具体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160同中心线117的平行线185成角度MA,其大小为30°-90°。同样,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170同中心线117的平行线185成角度MA,其大小为30°-90°。刃带成形区160、170形成各自刃带的侧面,所以要选取合适的角度使得两刃带的侧面是对称的。然而这里要指出,刃带成形区160、170可能呈凸形、凹形或是直的,主要取决于各自的过渡段。
另外一点,圆盘外缘130可能还包括一个在清背成形区两端点167、169中间的圆角成形区,其中圆角成形区可能呈凸形,并在清背成形区165和两刃带成形区160、170之间延伸。
本实用新型中声明,磨制1/4英寸的钻头,使用的砂轮110,其半径GR为8英寸,厚度GW为0.375英寸。沟形前端成形区150从第一侧面120并远离纵向轴线118延伸,呈凸形,其半径LSR为0.135英寸。沟形前端成形区150起始部分与砂轮110第一侧面120相切。沟形前端成形区150从第一侧面120横向延伸0.114英寸。沟形底部成形区155邻近沟形前端成形区150并向第二侧面125延伸。沟形底部成形区155呈凸形,其半径为0.136英寸。沟形底部成形区155远离第一侧面120横向延伸0.179英寸。过渡段180呈直线,从沟形底部成形区155延伸至清背成形区160,过渡段180毗邻沟形底部成形区155,并且以远离第一侧面120的方向横向延伸0.018英寸。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160毗邻过渡段180并且以远离第一侧面120的方向横向延伸0.026英寸,同时以远离中心线117的方向径向延伸0.020英寸。清背成形区165一远离第一次面120的方向从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160横向延伸0.109英寸,同时以远离中心线117的方向径向延伸0.004英寸。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170毗邻清背成形区165,并且以远离第一侧面120的方向横向延伸0.043英寸,同时与平行于中心线117的直线185成角MA 34°。
图1所示的钻头透视图就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方法和砂轮制作的。图7展示同一个钻头10及用于加工沟槽35和刃背40的砂轮110。为便于说明,这个图展示的砂轮110和钻头10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图上的钻头是准确对齐的,砂轮110移动一定的位移将正好处于相对钻头10的准确位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砂轮110会沿着图7中箭头A的方向进入到钻头10的外表面。然而,应该充分认识的是,在进入动作之前,钻头10的沟槽35和刃背40并没有形成,类似于图7中右侧的圆柱轴15。
图8显示砂轮110完全接触并磨削沟槽35和刃背40,在这个过程中,轴15随着箭头R方向旋转同时伴随着砂轮110的旋转,钻头沿箭头T指示的方向平移,从而通过砂轮110在轴15中磨出沟槽35和刃背40。
制作刀具的方法
不同于以往的利用两个不同的砂轮制造螺旋沟槽和刃背的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体现,是利用一个砂轮加工刃带的同时加工沟槽和刃背。
特别的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体现了一种修整方法。再次参考图1以及进一步注意图9-10,对加工带有轴15和纵向轴线20的刀具10的方法进行说明。刀具10还是图1中展示的钻头。加工这种刀具的方法包括使用砂轮110对轴15进行至少一次的磨削加工出沟槽35和刃背40的过程。
在操作中,半径8英寸的砂轮用来磨削外缘半径为0.25英寸的刀具。在这种情况下,砂轮转速在1500-4000RPM之间,当砂轮转速2000RPM时,钻头大约每分钟轴向进料4-6英寸。通常,螺旋角是基于进料率被设定在不同的磨床上,并且它是在钻头向砂轮进料时钻头转速的一个函数,然而不同的磨床需要调整来适应螺旋角HA。根据磨床的功率,磨削过程由砂轮对总深度的一次磨削或逐次加大深度的多次磨削组成。
接下来所要说明的是,压辊410上具有砂轮110的边缘130的镜像,此镜象应与砂轮110完全相反,从而将压辊410的形状挤压到砂轮110上。如果砂轮110是一个树脂结合砂轮将会非常有利,因为它比较柔软,更适合经常性的重复修整。
再看图5,沟槽35和刃背40沿着纵向轴线20延伸形成一个螺旋角度HA,角度最好在22°-38°范围内。如图5所示的,砂轮110的半径GR比刀具10对外缘半径OR大很多,这样砂轮110与刀具10接触在砂轮110与刀具10的切点上,然后进一步作用切点的前后位置。因此,为了更好的控制磨削过程,砂轮110相对砂轮110的纵向轴线118进行一定的偏移,这个偏移角度0A比刀具的螺旋角度HA大3°-4°。
刀具生产工序
目前为止一直描述的是使用砂轮制作带有沟槽的切削刀具,以及制造这样刀具的方法。
通常使用单一砂轮加工双刃带、螺旋状切削刀具的概念被认为是唯一的,因此,在此讨论的关于这样的刀具10,例如双刃带切削刀具,其生产过程也是唯一的。
压辊
在理想的情况下,最好的砂轮是具有自锐性,当起磨削作用的颗粒变钝了,它们会主动分裂,并且在磨削力的作用下离开砂轮,从而显露新的锋利的磨削颗粒。尽管使用高精度机器磨削,这种理想状态尽管有时部分实现,但几乎不能完全实现。通常砂轮安装到高精度机器主轴上之后需要周期性的修整。一种能提供这种功能的装置称为压辊。压辊可能是坚硬的钢或合金轮,也可以用内部含有金刚石的轮。压辊可以自由转动并且具有与砂轮相反的形状。压辊逐渐进入低速运行的砂轮,通过挤压动作在砂轮中做出一个相反的形状。压辊加工出含有尖锐颗粒的易切削砂轮。依照本实用新型首选的修整砂轮110的方法包括压辊410的使用,如图9-10所示。
正如看到的那样,压辊410的轮廓是砂轮110外边缘130的镜像。
再看图9-10以及图1关于刀具的细节,公开了一种用来修整砂轮110的压辊410,其中这个砂轮110用来生产前面提到的螺旋刀具10。
压辊410包括圆盘415、圆盘中心线417、平均径向尺寸CR。圆盘415有两个面,第一侧面420和第二侧面425,厚度为CW,侧面420,425之间形成圆盘外缘430。外缘430上具有磨削作用的材料用以修整砂轮110,并且具有一个成形轮廓。这个轮廓取决于沟形前端成形区450,450可能呈凹形,从第一侧面420横向延伸,并同时向中心线417纵向延伸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与沟槽35的径深97的径向距离相同。这个轮廓还包括邻近沟形前端成形区450的沟形底部成形区455,沟形底部成形区455向第二侧面425横向并同时远离中心线417延伸。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460毗邻沟形底部成形区455,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460向第二侧面425横向并同时向中心线417延伸。清背成形区465从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460向第二侧面425延伸。
第二刃带成形区470毗邻清背成形区465,朝第二侧面425横向并同时远离圆盘中心线417延伸。
如图10所示,压辊410的外缘430的轮廓是砂轮110的外缘130的镜像。在相交点457上,沟形前端成形区450的斜率与沟形底部成形区455的斜率可以不相等。
另外,沟形前端成形区450上离第一侧面420最近的一段452可以平行于第一侧面420。如图10所示,沟形前端成形区450呈凹形,具体的说,沟形前端成形区450的半径大约是刀具10外缘半径OR的30-60%;此外,沟形前端成形区450也可以是直的。
另外,图10中沟形底部成形区455可以呈凹形,那样的话,沟形底部成形区455的半径大约是刀具10的外缘半径OR的20-90%;此外,沟形底部成形区455也可以是直的。
如图10所示,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460、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470都是直的。此外,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460、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470也可以呈凹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460、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470的半径大约是刀具10的外缘半径OR的80-160%。
当刃带侧面成形区460、470中至少有一条是直的时,它们中的一个或全部会与平行于圆盘中心线的直线485成角MRA,其大小为30°-90°。
如图10所示,清背成形区465是直的。此外,清背成形区465也可以呈凸形,其半径是刀具10对外缘半径OR的8到50倍。另外,不论清背成形区465是直线形的还是曲线形的,一条连接清背成形区465两端点467、469的线规定了一个与圆盘415的中心线417平行的直线485夹角为清背角CRA,其大小为0°-15°。
如图10所示,压辊410也包括在沟形底部成形区455与第一刃带成形区460之间的过渡段480。其中,过渡段480与圆盘415的最外点的径向距离大于刀具10的沟槽35的径深97。
对于平均径向尺寸CRR为4英寸的压辊,首选清背角CRA为10°。
因为砂轮110有一个圆角成形区,所以压辊410也有一个圆角成形区,它呈凹形,在清背成形区465和两个刃带侧面成形区460、470之间延伸。
我们一直在描述的是使用单一砂轮制造切削刀具的方法,刀具有一条螺旋沟槽和双刃带。最后公开的是使用压辊修整砂轮。
本实用新型参考优选的结果进行描述,通过阅读和之前详细的描述可以进行明显的修改和选择。包括权利要求或与此同等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和选择,都意味着是本实用新型的创造。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由以下部分组成:砂轮为带有中心线和一定径向尺寸的圆盘,圆盘的两个侧面构成一定宽度的外缘,外缘采用具有磨削作用的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外缘的轮廓是这样定义的:
a、沟形前端成形区从第一侧面横向并同时以与刀具沟槽深相等的径向距离远离中心线延伸;
b、沟形底部成形区毗邻沟形前端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并同时靠近中心线延伸;
c、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毗邻沟形底部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延伸同时远离中心线;
d、清背成形区从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向第二侧面延伸;
e、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毗邻清背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并同时靠近中心线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形前端成形区和沟形底部成形区相交点斜率不相等;沟形前端成形区毗邻第一侧面的部分平行于第一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形前端成形区呈凸形或是直的,或者所述的沟形前端成形区半径是刀具外圆半径的30-60%;所述的沟形底部成形区呈凸形或是直的,或者所述的沟形底部成形区半径是刀具外圆半径的20-90%;
所述的沟形底部成形区和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之间有个过渡段,过渡段远离圆盘最外端点的距离大于刀具的沟槽的径深;所述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至少一条含有一个毗邻清背成形区呈凸状的圆角成形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和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中至少一条呈凸形,或者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和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中至少一条半径大小是刀具外圆半径的80-160%;或者,所述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和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至少一条是直的,或者所述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和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至少一条是直线的,同时与平行于圆盘中心线的直线呈30°-90°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背成形区呈凸形或是直的;所述的清背成形区呈凸形时,清背成形区半径是刀具半径的8-50倍;所述的清背成形区是直的时,连接清背成形区两端点的直线与平行于圆盘中心线的直线成0-15°角。
6.一种配合砂轮使用的压辊,由以下部分组成:压辊是一个带有中心线和一定径向尺寸的圆盘,圆盘的两个侧面构成一定宽度和外围边缘,圆盘的外缘采用具有磨削作用的材料制成,用来修整砂轮,其特征在于外缘的轮廓是这样定义的:
a、沟形前端成形区为凹形并从第一侧面横向并以与刀具沟槽深相等的径向距离靠近中心线延伸;
b、沟形底部成形区邻近沟形前端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延伸同时远离中心线延伸;
c、第一刃带成形区邻近沟形底部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并靠近中心线延伸;
d、清背成形区从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向第二侧面延伸;
e、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邻近清背成形区,朝第二侧面横向并远离中心线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合砂轮使用的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形前端成形区与沟形底部成形区相交点的斜率不相等;沟形前端成形区最靠近第一侧面的部分平行于第一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合砂轮使用的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形前端成形区呈凹形或是直的,或者所述的沟形前端成形区半径是刀具外圆半径的30-60%;所述的沟形底部成形区呈凹形或是直的,或者所述的沟形底部成形区半径是刀具外圆半径的20-90%;
所述沟形底部成形区与第一刃带成形区之间有一个过渡段,过渡段到圆盘最外端点的距离大于刀具的沟槽的径深;所述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第二侧面刃带成形区至少一条包括圆角成形区,圆角成形区呈凹形并毗邻清背成形区;或者,所述的第一刃带成形区、第二刃带成形区至少一条是直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合砂轮使用的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呈凹形,或者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中至少一条半径是刀具外圆半径的80-160%;或者第一刃带侧面成形区、第二刃带侧面成形区至少一条是直线,同时与平行于圆盘中心线的直线成30°-90°角。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合砂轮使用的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背成形区成凸形或是直的;所述的清背成形区成凸形时,清背成形区半径是刀具外圆半径的8到50倍;所述的清背成形区是直的时,连接清背成形区两端点的直线与平行于圆盘中心线的直线成角度,其大小在0-15°之间。
CN2010201428841U 2010-03-25 2010-03-25 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及配合其使用的压辊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45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428841U CN201645335U (zh) 2010-03-25 2010-03-25 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及配合其使用的压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428841U CN201645335U (zh) 2010-03-25 2010-03-25 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及配合其使用的压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45335U true CN201645335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1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42884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45335U (zh) 2010-03-25 2010-03-25 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及配合其使用的压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453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3208A (zh) * 2019-12-25 2020-05-08 贵阳航发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空心涡轮导向叶片径向圆弧槽加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3208A (zh) * 2019-12-25 2020-05-08 贵阳航发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空心涡轮导向叶片径向圆弧槽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90438B1 (en) Reaming tool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RU2175592C2 (ru) Режущ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днутренных пазов режущим инструментом
JP6128997B2 (ja) ミーリングインサート
JP5220979B2 (ja) 切削工具とこの切削工具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622097A (zh) 制造铣刀的方法
US20190283150A1 (en) Rotary cutting tool
CN110121393A (zh) 用于对齿形齿轮装置、具体来说内部齿形部分进行硬表面加工的方法和适合该方法的机床
CN101389436B (zh) 用于螺纹铣削的cbn铣削刀片和铣刀
CN201645336U (zh) 用于加工螺旋沟槽刀具的砂轮及配合其使用的压辊
US641956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cutting tool having a plurality of margins
US64319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cutting tool having a flute
CN201613382U (zh) 改良沟形的螺旋刀具
KR20150030613A (ko) 반경 방향 런아웃 공구의 제조 방법 및 반경 방향 런아웃 공구
CN201645335U (zh) 用于加工双刃带螺旋槽刀具的砂轮及配合其使用的压辊
CN102335760B (zh) 用于端面圆弧形深槽加工的切断刀及加工方法
CN103111820B (zh) 波形刃铣刀齿形的加工工艺
CN110370104B (zh) 制造切削刀具的方法和切削刀具
JP2007313590A (ja) ねじ切り加工用チッ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74550B2 (ja) エンドミル
CN106346030B (zh) 一种双圆弧车刀片
US6709318B2 (en) Dual-grinding method for bar blades and grinding disc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TWI253362B (en) Ball end mill
JPH03169B2 (zh)
CN209998981U (zh) 一种金刚石成型刀
JPH02250706A (ja) エンドミ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