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39494U - 电源供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供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39494U
CN201639494U CN2009201791298U CN200920179129U CN201639494U CN 201639494 U CN201639494 U CN 201639494U CN 2009201791298 U CN2009201791298 U CN 2009201791298U CN 200920179129 U CN200920179129 U CN 200920179129U CN 201639494 U CN201639494 U CN 201639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ower supply
supply devi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791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哲维
林建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1791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39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39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394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包括控制器、数字-模拟转换器、第一比较器、D型正反器、及闸以及电压转换器。控制器用以产生数字信息与脉宽调变信号。数字-模拟转换器用以将数字信息转换成可变动参考电压。第一比较器用以比较可变动参考电压与电源供应装置所输出的直流电压,并据以产生比较信号。D型正反器在比较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将闩锁信号切换至第一电平,并在比较信号为一第二电平时,参照脉宽调变信号调整闩锁信号。及闸参照闩锁信号与脉宽调变信号来提供调变控制信号。电压转换器用以参照调变控制信号而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

Description

电源供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供应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的电源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轻、薄、短、小的可携式电子产品因应而生,并成为人们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其中,可携式电子产品大多是利用干电池或是其他能源(少数)来维持运作。对于仰赖干电池来维持运作的电子产品来说,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必须搭配不同的充电器与变压器。然而,此种情况无异是增加使用者的困扰。因为,使用者必须携带相应的充电器与变压器才能满足各类型的电子产品,且还需避免因插错充电器与变压器而造成电子产品的毁损。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对于现有变压器来说,其可通过调整回授的串联电阻的比值,来将交流电压调变至合适的直流电压。因此,当使用者要对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时,其可通过手动的方式来还改串联电阻的比值,进而将现有变压器的直流电压调整至合适的电平。然而,此种方式依旧会造成使用者的困扰。因为,使用者必须了解所携带的电子产品的工作电压,才可对现有变压器进行调整。此外,使用者也必须负担因人为疏失而调整至错误电平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可依据负载的操作电压做适应性的调整,以符合各种类型的电子产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具有一输入接脚,以接收一交流电压,并具有一输出接脚,以产生一直流电压,且所述电源供应装置包括一控制器、一数字-模拟转换器、一第一比较器、一D型正反器、一及闸以及一电压转换器;其中,控制器具有一第一通讯端口与一第二通讯端口,以分别传送一数字信息与一脉宽调变信号;数字-模拟转换器电性连接至第一通讯端口,以将数字信息转换成一可变动参考电压;第一比较器电性连接数字-模拟转换器与输出接脚,且第一比较器用以参照可变动参考电压与直流电压而产生一比较信号。
此外,D型正反器具有一输入端、一触发端、一清除端以及一输出端,其中输入端与清除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比较器,且触发端电性连接至第二通讯端口;D型正反器在比较信号为一第一电平时,将一闩锁信号切换至第一电平,并在比较信号为一第二电平时,参照脉宽调变信号调整闩锁信号的电平;另一方面,及闸电性连接至D型正反器的输出端与第二通讯端口,并参照闩锁信号与脉宽调变信号来提供一调变控制信号;电压转换器电性连接输入接脚、输出接脚与及闸,并用以参照调变控制信号而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源供应装置还包括一第一电阻与一电流感测器;其中,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电压转换器,且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电源供应装置的输出接脚;电流感测器电性连接至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并依据流经第一电阻的电流而产生一感测电压;其中,电源供应装置参照感测电压的大小,来判别输出接脚是否外接一负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源供应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比较器;其中,第二比较器电性连接至电流感测器与一参考电压,并用以比较感测电压与参考电压;此外,控制器还通过一第三通讯端口电性连接至第二比较器,以在感测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通过第一通讯端口输出数字信息,并参照一第一设定值逐步增加数字信息的数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器还通过一第四通讯端口电性连接至电流感测器,以记录感测电压;控制器并在感测电压的上升幅度大于一预设范围时,参照一第二设定值逐步增加第一通讯端口所传送的数字信息的数值,以将数字信息的数值调整至多个预设值的其一,其中第二设定值小于第一设定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感测电压的下降幅度大于预设范围时,上述的控制器还参照来自第三通讯端口的信号,而锁定第一通讯端口所传送的数字信息或是停止输出数字信息;此外,电源供应装置还包括一第三比较器;其中,第三比较器电性连接至电流感测器与一额定电压,并用以比较感测电压与额定电压;此外,上述的控制器还通过一第五通讯端口与一第六通讯端口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三比较器与及闸,以在感测电压大于额定电压时,通过第六通讯端口输出一过电流保护信号,进而致使及闸所输出的调变控制信号切换至第一电平。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控制器调整电源供应装置内部的可变动参考电压,进而达到直流电压的动态调整,以符合各种类型的电子产品。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控制器去记录并读取感测电压的相关信息,以致使电源供应装置可侦测出负载的有无、并在侦测出负载时提供最佳化的操作电压、以及在负载被抽离时即时降至最低供电电压与降低功耗。藉此,本实用新型将有助于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便利性,并减少电子产品因错误电压源而造成的损害。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还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一信号时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另一信号时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的操作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源供应装置;    PN1:输入接脚;
PN2:输出接脚;        Vac:交流电压;
Vdc:直流电压;        101:负载;
110:控制器;          VCC:电源电压;;
120:数字-模拟转换器; 131~133:比较器;
140:D型正反器;       150:及闸;
160:光耦合器;        170:电压转换器;
180:电流感测器;      R1~R4:电阻;
C1:电容;             D1:二极管;
IM1:数字信息;        PWM:脉宽调变信号;
VMD:可变动参考电压;  S11:调变控制信号;
S12:比较信号;        S13:闩锁信号;
S14:过电流保护信号;  VSEN:感测电压;
VREF:参考电压;       VLIM:额定电压;
PT1:第一通讯端口;    PT2:第二通讯端口;
PT3:第三通讯端口;    PT4:第四通讯端口;
PT5:第五通讯端口;    PT6:第六通讯端口;
D:输入端;            CLK:触发端;
CLR:清除端;          Q:输出端;
S410~S460、S471~S474、S481~S483:用以说明图4的各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示意图。参照图1,电源供应装置100具有一输入接脚PN1以及一输出接脚PN2。其中,电源供应装置100通过输入接脚PN1接收一交流电压Vac,并通过输出接脚PN2产生一直流电压Vdc。此外,电源供应装置100包括一控制器110、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0、一比较器131、一D型正反器140、一及闸150、一光耦合器160、一电阻R1、一电容C1、以及一电压转换器170。
电压转换器170电性连接在电源供应装置100的输入接脚PN1与输出接脚PN2之间,并进一步地电性连接至及闸150。藉此,电压转换器170主要是用以参照及闸150所输出的一调变控制信号S11,而将交流电压Vac转换成直流电压Vdc。需要说明的是,电压转换器170可以采用变压器架构或是单纯的电晶体架构来进行电压的转换。其中,本实施例是以变压器架构的电压转换器170为例来进行说明。因此,在本实例中,电压转换器170还包括一变压器(未绘示出),且电压转换器170还是通过光耦合器160电性连接至及闸150,以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
在此,光耦合器160的输入侧的一端电性连接至及闸150,且其输入侧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电性连接至地端。此外,光耦合器160的输出侧的第一端通过电容C1电性连接至地端,其输出侧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电压转换器170,且其输出侧的第三端电性连接至地端。藉此,光耦合器160的输入侧的发光二极管将依据调变控制信号S11产生对应的光源。另一方面,光耦合器160的输出侧的光电晶体将感应其输入侧的信号电压的变化(例如:高电压或是低电压)来产生相应的信号。其中,光耦合器160的输出侧的第一端也会产生相应的工作电压,且电容C1则是用以滤波之用。换而言之,调变控制信号S11将可通过光耦合器160耦合至电压转换器170,以供电压转换器170使用。
相对地,电源供应装置100也可采用单纯的电晶体架构来实现电压转换器170。此时,电源供应装置100将无须配置光耦合器160,且电压转换器170将可直接利用及闸150所产生的调变控制信号S11进行电压的转换。换而言之,以下实施例所述的关于电压转换器170的控制电路将不局限在具有特定架构的电压转换器170。
请继续参照图1,控制器110具有一第一通讯端口至一第六通讯端口PT1~PT6。其中,控制器110通过第一通讯端口PT1与第二通讯端口PT2,分别传送一数字信息IM1与一脉宽调变信号PWM。其中,脉宽调变信号PWM具有固定的工作周期(duty cycle),例如:40%。此外,数字-模拟转换器120电性连接至第一通讯端口PT1,并用以将数字信息IM1转换成相应的可变动参考电压VMD。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数字信息IM1的数值的改变,可变动参考电压VMD会产生相应的变动。也就是说,可变动参考电压VMD为可变动的一电压。
另一方面,比较器131电性连接数字-模拟转换器120与电源供应装置100的输出接脚PN2。藉此,比较器131将对可变动参考电压VMD以及直流电压Vdc的电平进行比较,并依据比较结果而据以产生一比较信号S12。举例来说,当可变动参考电压VMD小于直流电压Vdc时,比较信号S12将为一第一电平,例如:逻辑0。相对地,当可变动参考电压VMD大于直流电压Vdc时,比较信号S12将为一第二电平,例如:逻辑1。
D型正反器140具有一输入端D、一触发端CLK、一清除端CLR以及一输出端Q。其中,D型正反器140的输入端D与清除端CLR电性连接至比较器131,以接收比较信号S12。D型正反器140的触发端CLK电性连接至控制器110的第二通讯端口PT2,以接收脉宽调变信号PWM。此外,及闸150电性连接至D型正反器140的输出端Q与第二通讯端口PT2,以接收脉宽调变信号PWM以及D型正反器140所输出的一闩锁信号S13。
图2为图1实施例的一信号时序图,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来看电压转换器170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在图2中,由于可变动参考电压VMD大于直流电压Vdc,因此,比较器131所输出的比较信号S12将维持在第二电平(逻辑1)。此外,当比较信号S12为第二电平(逻辑1)时,D型正反器140的清除功能将不会被启动。此时,D型正反器140会依据脉宽调变信号PWM的上升缘读取比较信号S12,并据以输出具有第二电平(逻辑1)的闩锁信号S13。相对地,由于闩锁信号S13被维持在第二电平(逻辑1),因此及闸150所输出的调变控制信号S11相等于脉宽调变信号PWM。
换而言的,当可变动参考电压VMD大于直流电压Vdc时,也就是比较信号S12为第二电平时,及闸150所产生的调变控制信号S11将相等于控制器110所产生的脉宽调变信号PWM。藉此,电压转换器170所产生的直流电压Vdc将会不断地向上提升。另一方面,当可变动参考电压VMD小于直流电压Vdc时,比较信号S12将被切换至第一电平(逻辑0)。此时,D型正反器140的清除功能将被启动,并致使闩锁信号S13被切换至第一电平(逻辑0)。相对地,由于闩锁信号S13被维持在第一电平(逻辑0),因此及闸150所输出的调变控制信号S11也将被维持在第一电平(逻辑0)。此外,电压转换器170所产生的直流电压Vdc将会被维持在目前的电平,并会随着负载101的消耗而下降。
在实际应用上,控制器110会控制数字信息IM1的数值,以致使可变动参考电压VMD逐渐上升至负载101所需的最佳的操作电压。在可变动参考电压VMD逐渐上升的过程中,由于可变动参考电压VMD大于直流电压Vdc,因此调变控制信号S11会被切换至脉宽调变信号PWM,并致使直流电压Vdc不断地向上提升。相对地,当可变动参考电压VMD上升至负载101所需的最佳的操作电压时,直流电压Vdc也会被调整至趋近于负载101所需的最佳的操作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上,虽然电源供应装置100的输出接脚PN2会外接一个至数个大电容,但是直流电压Vdc上的涟波(ripple)还是无法完全被滤除。图3为图1实施例的另一信号时序图,如图3所示,当直流电压Vdc趋近于可变动参考电压VMD时,直流电压Vdc因涟波所导致的电平变化将回授至比较器131。此时,比较器131所输出的比较信号S12将会因应直流电压Vdc上的涟波,而在第一电平与第二电平间来回地切换,进而致使及闸150所输出的调变控制信号S11由多个微小脉冲所组成。
换言之,可变动参考电压VMD在逐渐上升至最佳操作电压的过程中,一开始,调变控制信号S11会被切换至脉宽调变信号PWM,以参照脉宽调变信号PWM的工作周期开启(turn on)电压转换器170中的交换元件。之后,当可变动参考电压VMD上升至最佳操作电压,且直流电压Vdc接近可变动参考电压VMD时,电压转换器170将参照由微小脉冲所组成的调变控制信号S11,缩短电压转换器170中交换元件被开启的时间,以将直流电压Vdc微调至最佳操作电压。相对地,当直流电压Vdc大于可变动参考电压VMD时,调变控制信号S11将被维持在第一电平(逻辑0),进而关闭(turn off)电压转换器170中的交换元件。
如此一来,由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可变动参考电压VMD可通过控制器110进行最佳化的调整,因此直流电压Vdc的电压能够较准确地被调整至负载101所需的最佳的操作电压。此外,电源供应装置100还可侦测负载101的有无,并在侦测到负载101时提供最佳化的操作电压。因此,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100可应用在各种类型的电子产品,进而有助于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便利性,并减少电子产品因错误电压源而造成的损害。
以下将更进一步叙明控制器110是如何进行最佳化的调整。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供应装置100还包括多个电阻R2~R4、一电流感测器180、一比较器132、一比较器133、以及一二极管D1。其中,电阻R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电压转换器170,且其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输出接脚PN2。此外,电流感测器180电性连接至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电流感测器180用以依据流经电阻R2的电流而据以产生一感测电压VSEN
另一方面,比较器132电性连接至电流感测器180与一参考电压VREF,且比较器133电性连接至电流感测器180与一额定电压VLIM。其中,参考电压VREF是由串接的电阻R3与R4分压而来,且额定电压VLIM是由顺向偏压的二极管D1所产生。因此,在电性连接上,电阻R3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一电源电压VCC,且其第二端用以产生参考电压VREF。电阻R4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比较器132以及电阻R3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至地。二极管D1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电源电压VCC,且其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比较器133。再者,控制器110的第三通讯端口PT3电性连接至比较器132、其第四通讯端口PT4电性连接至电流感测器180、其第五通讯端口PT5电性连接至比较器133、且其第六通讯端口PT6电性连接至及闸150。
在此,比较器133用以比较感测电压VSEN与额定电压VLIM,其中额定电压VLIM是用以界定电源供应装置100所能供应的最高电流。其中,感测电压VSEN是由流经电阻R2的电流转换而来,且电阻R2的电流越大,感测电压VSEN也就越大。因此,感测电压VSEN可用以界定电源供应装置100的最高电流,以达到电流限制的功用。在整体操作上,当感测电压VSEN大于额定电压VLIM时,控制器110会通过第六通讯端口PT6输出一过电流保护信号S14至及闸150。此时,及闸150所输出的调变控制信号S11将被切换至第一电平(逻辑0),以阻止直流电压Vdc上升,进而保护电源供应装置100并达到过电流的保护机制。至于直流电压Vdc是如何上升至负载101所需的操作电压,以下将搭配图4作更进一步地说明。
图4为图1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的操作流程图,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4来看电源供应装置的工作原理。在整体操作上,首先,如图4的步骤S410所示,控制器110会先预设数字信息IM1的初始值,以设定直流电压Vdc的初始电压。之后,如步骤S420,控制器110会参照比较器132所输出的信息来判别电源供应装置100的输出接脚PN2是否外接一负载。
举例来说,当电源供应装置100的输出接脚PN2外接负载101时,流经电阻R2的电流将导致电流感测器180所输出的感测电压VSEN上升。相对地,此时的比较器132会比较感测电压VSEN与参考电压VREF,并迅速取得感测电压VSEN大于参考电压VREF的信息。藉此,控制器110将可通过第一通讯端口PT1取得输出接脚PN2已外接一负载101的信息。
当电源供应装置100外接一负载101时,控制器110会开始通过第四通讯端口PT4记录感测电压VSEN的电压值(步骤S430)。接着,如步骤S440所示,控制器110还会参照一第一设定值逐步增加数字信息IM1的数值,以大幅度地提升直流电压Vdc的电压值,并通过第四通讯端口PT4不断地记录感测电压VSEN的电压值。
需要说明的是,直流电压Vdc在提升的过程中,当直流电压Vdc趋近于负载101的操作电压时,负载101将会受到操作电压的驱动而有大量的电流消耗。相对地,此时流经电阻R2的电流将大幅度地提高,进而致使感测电压VSEN也大幅度地提升。因此,为了确切掌握负载101的工作电压,如步骤S450所示,控制器110会判别感测电压VSEN的上升幅度是否大于一预设范围,以判定感测电压VSEN是否有剧烈变大。
当感测电压VSEN剧烈变大时,如步骤S460所示,控制器110将参照一第二设定值逐步增加第一通讯端口PT1所传送的数字信息IM1的数值。其中,第二设定值小于第一设定值,因此可以小幅度地提升直流电压Vdc的电压值,且此时的控制器110仍会持续的记录感测电压VSEN。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控制器110主要是用以微调电源供应装置100的直流电压Vdc。相对地,在微调直流电压Vdc的过程中,当直流电压Vdc越趋近于负载101的操作电压,感测电压VSEN的变动幅度将逐渐越趋。
因此,如步骤S471~S474所示,控制器110会通过判别感测电压VSEN的变动幅度是否逐渐越趋,以将直流电压Vdc调整至多个常用电压之其一。举例来说,控制器110中存有多个预设值,且所述多个预设值与多个常用电压相互对应。藉此,在微调直流电压Vdc的过程中,控制器110若发现感测电压VSEN的变动幅度逐渐趋缓,其将把数字信息IM1的数值调整至所个多个预设值之其一。换而言之,在实际应用上,如步骤S472~S474所示,电源供应装置100会先判别直流电压Vdc是否在某一常用电压之上,若判定为不是,则于步骤S473将直流电压Vdc提升至常用电压并记录感测电压VSEN,若判定为是,则于步骤S474将直流电压Vdc下降至常用电压并记录感测电压VSEN。藉此,电源供应装置100所输出的直流电压Vdc将可被最佳化。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供应装置100外接的负载101可能随时被抽离。为了避免电源供应装置100在无负载状态下持续工作,因此当感测电压VSEN的下降幅度大于预设范围时,也就是感测电压VSEN剧烈变小时,控制器110还参照来自第三通讯端口PT3的信号,来锁定第一通讯端口PT1所传送的数字信息IM1或是停止输出数字信息IM1。
举例来说,如步骤S481~S483所示,控制器110会通过步骤S481判别感测电压VSEN的下降幅度是否大于预设范围,以判定感测电压VSEN是否有剧烈变小。当感测电压VSEN没有剧烈变小时,则执行步骤S483,以锁定第一通讯端口PT1目前所传送的数字信息IM1,进而将直流电压Vdc锁定在常用电压。反之,当感测电压VSEN剧烈变小时,则代表负载101可能已被抽离或是负载101已进入休眠状态,故此时的控制器110会执行S482,以参照来自第三通讯端口PT3的信号来判别负载101是否不在。
当负载101不在时,则代表负载101已被抽离,故此时将重回步骤S410。相对地,当感测电压VSEN剧烈变小且负载101还存在时,则代表负载101已进入休眠状态,故此时的控制器110将执行步骤S483,以锁定第一通讯端口PT1目前所传送的数字信息IM1,进而将直流电压Vdc锁定在常用电压。需要说明的是,负载101的状态是随时在变动的,因此执行完步骤S483之后,会再次回到步骤S481,以致使控制器110持续监控负载101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通过控制器调整电源供应装置内部的可变动参考电压,进而达到直流电压的动态调整,以符合各种类型的电子产品。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控制器去记录并读取感测电压的相关信息,以致使电源供应装置可侦测出负载的有无。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在侦测出负载时,还可通过感测电压的变动提供最佳化的操作电压,并在负载被抽离时即时停止供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具有一输入接脚,以接收一交流电压,并具有一输出接脚,以产生一直流电压,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控制器,具有一第一通讯端口与一第二通讯端口,以分别传送一数字信息与一脉宽调变信号;
一数字-模拟转换器,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通讯端口,以将该数字信息转换成一可变动参考电压;
一第一比较器,电性连接该数字-模拟转换器与该输出接脚,且该第一比较器用以参照该可变动参考电压与该直流电压而产生一比较信号;
一D型正反器,具有一输入端、一触发端、一清除端以及一输出端,其中该输入端与该清除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比较器,且该触发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通讯端口,该D型正反器在该比较信号为一第一电平时,将一闩锁信号切换至该第一电平,并在该比较信号为一第二电平时,参照该脉宽调变信号调整该闩锁信号的电平;
一及闸,电性连接至该D型正反器的该输出端与该第二通讯端口,并参照该闩锁信号与该脉宽调变信号来提供一调变控制信号;以及
一电压转换器,电性连接该输入接脚、该输出接脚与该及闸,并用以参照该调变控制信号而将该交流电压转换成该直流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一电容,其第一端耦接至地;
一第二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至地;以及
一光耦合器,其输入侧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电性连接至该及闸与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且该光耦合器的输出侧的第一至第三端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电容的第二端、该电压转换器、以及地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一第一电阻,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电压转换器,且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输出接脚;以及
一电流感测器,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并依据流经该第一电阻的电流而产生一感测电压,
其中,该电源供应装置参照该感测电压的大小,来判别该输出接脚是否外接一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一第二比较器,电性连接至该电流感测器与一参考电压,并用以比较该感测电压与该参考电压,
其中,该控制器还通过一第三通讯端口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比较器,以在该感测电压大于该参考电压时,通过该第一通讯端口输出该数字信息,并参照一第一设定值逐步增加该数字信息的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器还通过一第四通讯端口电性连接至该电流感测器,以记录该感测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一第三电阻,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至一电源电压,且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用以产生该参考电压;以及
一第四电阻,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比较器以及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且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耦接至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一第三比较器,电性连接至该电流感测器与一额定电压,并用以比较该感测电压与该额定电压,
其中,该控制器还通过一第五通讯端口与一第六通讯端口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第三比较器与该及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二极管,其中该二极管的第一端用以接收一电源电压,该二极管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三比较器,并用以产生该额定电压。
CN2009201791298U 2009-09-24 2009-09-24 电源供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39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791298U CN201639494U (zh) 2009-09-24 2009-09-24 电源供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791298U CN201639494U (zh) 2009-09-24 2009-09-24 电源供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39494U true CN201639494U (zh) 2010-11-17

Family

ID=43084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7912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39494U (zh) 2009-09-24 2009-09-24 电源供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3949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54020A1 (zh) * 2013-03-28 2014-10-02 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规格混用的发光二极管芯片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CN105281377A (zh) * 2014-07-16 2016-01-27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讯号处理电路与输入/输出讯号处理方法
CN106796254A (zh) * 2014-08-22 2017-05-31 伊顿保护系统Ip有限两合公司 供电电压探测装置和用于探测供电电压的方法
CN109842089A (zh) * 2017-11-24 2019-06-04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入保护电路
TWI788945B (zh) * 2021-08-05 2023-01-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測試電源供應電路的電流負載電路與晶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54020A1 (zh) * 2013-03-28 2014-10-02 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规格混用的发光二极管芯片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CN105281377A (zh) * 2014-07-16 2016-01-27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讯号处理电路与输入/输出讯号处理方法
CN105281377B (zh) * 2014-07-16 2018-08-28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讯号处理电路与输入/输出讯号处理方法
CN106796254A (zh) * 2014-08-22 2017-05-31 伊顿保护系统Ip有限两合公司 供电电压探测装置和用于探测供电电压的方法
CN106796254B (zh) * 2014-08-22 2024-02-02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供电电压探测装置和用于探测供电电压的方法
CN109842089A (zh) * 2017-11-24 2019-06-04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入保护电路
TWI788945B (zh) * 2021-08-05 2023-01-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測試電源供應電路的電流負載電路與晶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1000B (zh) 开关电源集成电路
CN102263508B (zh) 谐振型转换系统以及过电流保护方法
CN101105697B (zh)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及装置
CN104600813B (zh) 自适应输入电流限制的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10984B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CN201639494U (zh) 电源供应装置
CN102624254A (zh) 一种具有改进的负载调节的恒压恒流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87776B (zh) 一种混合控制的llc谐振变换器
CN101610024B (zh) 具频率抖动的频率发生器及脉宽调制控制器
CN107196499A (zh) 一种图腾柱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269159B (zh) 一种电压模控制dc-dc模式自动转换电路
CN102237812A (zh) 原边反馈开关电源控制器和开关电源系统
CN106712511A (zh) 超音频模式控制电路、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CN103715899A (zh) 反激转换器、控制反激转换器的控制器及方法
CN104167923A (zh) 一种开关电源的动态快速响应电路
CN107959421A (zh) Buck-boost型直流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295925A (zh) 直流/直流转换系统
CN109004840A (zh) 一种提高开关电源输出精度的控制方法
CA2784963A1 (en) Ac diversion mode controller
TWI394357B (zh) Phase shift full bridge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CN102013820B (zh) 交流-直流转换器、方法以及控制器
CN106169869B (zh) 一种伪pwm控制电路
CN101552547A (zh) 伪连续工作模式开关电源功率因数校正方法及其装置
CN107508349A (zh) 一种充放电专用线束的状态检测及控制系统
CN204046415U (zh) 变换器的快速启动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Termination date: 201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