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34525U - 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34525U
CN201634525U CN2010201177491U CN201020117749U CN201634525U CN 201634525 U CN201634525 U CN 201634525U CN 2010201177491 U CN2010201177491 U CN 2010201177491U CN 201020117749 U CN201020117749 U CN 201020117749U CN 201634525 U CN201634525 U CN 201634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enrichment region
supporting integrated
flocculation
slud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177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余凯
姜学文
邬扬善
于海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Oil-Tech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tc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tc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tc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177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34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34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3452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曝气池混合液提升泵、一体化设备、出水井兼消毒反应池。本装置采用悬浮污泥过滤法(SSF)和化学除磷技术,在新建污水处理厂中能替换二沉池、混凝设备、过滤设备、化学除磷设备、回流泵房、剩余污泥浓缩设备、消毒设备以及可能使用的回用提升泵房等八项设备;对于已建活性污泥系统的升级改造,可在原有工艺强化脱氮后,再附加本实用新型装置,能替换混凝、过滤、化学除磷、消毒以及可能使用的回用提升泵房等五项设备。不设滤料,无填料补充和反洗操作,工艺流程简化,解决了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各自对泥龄要求不同的矛盾,出水可稳定地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能够减少占地,降低工程造价和系统运行费用。

Description

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脱氮除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在污水生物脱氮之后附加化学除磷和悬浮污泥过滤深度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存在效率低,运行不稳定的缺点。往往由于原水碳源不足或者进水中磷的含量过高,以及生物脱氮与生物除磷在泥龄要求不同的矛盾等原因造成生物除磷不稳定,以及COD与SS的去除受工艺本身能力所限,使出水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A排放要求。为了提高常规脱氮除磷活性污泥工艺的出水水质,一般均需对活性污泥过程强化脱氮功能使总氮首先达标,后续补充化学除磷、混凝、过滤等工艺设备进行深度处理,如要求出水直接回用,还需增加消毒和回用提升泵房。目前新建或旧工艺改造,其流程复杂,设备多,其中滤池的滤料需反洗和补充,不仅处理成本高而且操作复杂。尤其是已建污水厂限于土地紧张,空间不足,使升级改造带来较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系统在升级、改造过程中,由于土地紧张、空间不足而带来的高成本问题,同时保证有好的出水水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曝气池混合液提升泵、一体化设备、出水井兼消毒反应池,所述一体化设备包括立式罐,其内部从底部至顶部依次包括中心混凝反应筒、锥形旋流絮凝段、悬浮污泥过滤层、清水整流段;所述悬浮污泥过滤层外周设置有堰板形成回流污泥浓缩区并与回流污泥出口相接;清水整流段上部设置有堰板作为清水出口与所述出水井兼消毒反应池相接。
所述一体化设备底部中心混凝反应筒、锥形旋流絮凝段外围与罐壁空间由环形堰板分隔为剩余污泥絮凝反应区和剩余污泥浓缩区,空间上部设置有挡气板,顶部设置有出气管与外界相通;所述剩余污泥絮凝反应区通过管道与所述回流污泥浓缩区相连,并设置有杀菌剂和絮凝剂投料口。
所述曝气池混合液提升泵前面设置有除磷剂和絮凝剂投料口,后面设置有助凝剂投料口。
所述出水井兼消毒反应池内部设置有折流挡板。出水井进行消毒反应并留住一体化装置出水可用水头,以节省能耗,如水头满足回用要求则可免提升。
所述回流污泥浓缩区和所述剩余污泥浓缩区均沿立式罐外壁环向设置多个出口。
本实用新型是用一套装置与脱氮活性污泥工艺系统相结合,在新建污水处理厂中能替换:二沉池、混凝设备、过滤设备、化学除磷设备、回流泵房、剩余污泥浓缩设备、消毒设备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使用的回用提升泵房等八项设备。对于已建活性污泥系统的升级改造,可在原有工艺强化脱氮后,再附加本实用新型装置,能替换混凝、过滤、化学除磷、消毒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使用的回用提升泵房等五项设备。在该设备中不设滤料,无填料补充和反洗操作。整套装置是通过一体化的设计达到简化工艺流程,不仅工艺流程简化,解决了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各自对泥龄要求不同的矛盾,稳定地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可达到简化操作,减少占地,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的目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曝气池混合液提升泵;2、中心混凝反应筒;3、锥形旋流絮凝段;4、泥面堰板;5、悬浮污泥过滤层;6、斜板清水整流段;7、回流污泥浓缩区;8、出水堰板;9、折流挡板;10、出水井兼消毒反应池;11、环形堰板;12、剩余污泥絮凝反应区;13、挡气板;14、出气管;15、除磷剂投料口;16、备用药投料口;17、杀菌剂和絮凝剂投料口;18、剩余污泥浓缩区出口;19、回流污泥浓缩区出口;20、剩余污泥浓缩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曝气池混合液提升泵1、一体化设备、出水井兼消毒反应池10,所述一体化设备包括立式罐,其内部从底部至顶部依次包括中心混凝反应筒2、锥形旋流絮凝段3、悬浮污泥过滤层5、斜板清水整流段6;所述悬浮污泥过滤层5外周设置有泥面堰板4、与罐壁之间形成回流污泥浓缩区7并与回流污泥出口19相接;清水整流段上部设置有出水堰板8作为清水出口与所述出水井兼消毒反应池10相接。
所述一体化设备底部中心混凝反应筒2、锥形旋流絮凝段3外围与罐壁空间由环形堰板11分隔为剩余污泥絮凝反应区12和剩余污泥浓缩区20,空间上部设置有挡气板13,顶部设置有出气管14与外界相通;所述回流污泥出口19通过管道与所述剩余污泥絮凝反应区相连,并设置有杀菌剂和污泥絮凝剂投料口17。
所述曝气池混合液提升泵1前面设置有除磷剂投料口15,后面设置有备用药投料口16。
所述出水井兼消毒反应池10内部设置有折流挡板9。出水井进行消毒反应并留住一体化装置出水可用水头,以节省能耗,如水头满足回用要求则可免提升。
所述回流污泥浓缩区7和所述剩余污泥浓缩区20均沿立式罐外壁环向设置多个出口。
本装置采用悬浮污泥过滤法(SSF)和化学除磷技术进行处理,活性污泥絮体在锥形旋流絮凝段逐步凝聚成大块密实的絮体;再依据同向凝聚和过滤水力学等流体力学原理,在一体化设备内使絮体和水快速分离。当悬浮泥层达到一定量后,依靠点涡流动形成的向心力、过滤水头形成的牵引力和自身的重量,被快速引入回流污泥浓缩区沉降分离。进入回流污泥浓缩区的大部分污泥由回流污泥管进入活性污泥系统,部分污泥通过连接管路进入剩余污泥絮凝反应区,通过絮凝反应后进入浓缩区。当剩余污泥浓缩区蓄满时可定期排出。化学除磷技术是使用药剂将溶解性磷酸盐转化成固体磷酸盐,然后通过活性污泥絮凝,经悬浮污泥过滤来分离。
本实用新型是用一套装置与脱氮活性污泥工艺相结合,在新建污水处理厂中能替换:二沉池、混凝设备、过滤设备、化学除磷设备、回流泵房、剩余污泥浓缩设备、消毒设备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使用的回用提升泵房等八项设备;对于已建活性污泥系统的升级改造,可在原有工艺强化脱氮后,再附加本实用新型装置,能替换混凝、过滤、化学除磷、消毒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使用的回用提升泵房等五项设备。在该设备中不设滤料,无填料补充和反洗操作。整套装置是通过一体化的设计达到简化工艺流程,不仅工艺流程简化,解决了脱氮除磷各自对泥龄要求不同的矛盾,稳定地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可达到简化操作,减少占地,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的目标。

Claims (5)

1.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曝气池混合液提升泵、一体化设备、出水井兼消毒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设备包括立式罐,其内部从底部至顶部依次包括中心混凝反应筒、锥形旋流絮凝段、悬浮污泥过滤层、清水整流段;所述悬浮污泥过滤层外周设置有堰板形成回流污泥浓缩区并与回流污泥出口相接;清水整流段上部设置有堰板作为清水出口与所述出水井兼消毒反应池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设备底部中心混凝反应筒、锥形旋流絮凝段外围与罐壁空间由环形堰板分隔为剩余污泥絮凝反应区和剩余污泥浓缩区,相接空间上部设置有挡气板,顶部设置有出气管与外界相通;所述剩余污泥絮凝反应区通过管道与所述回流污泥浓缩区相连,并设置有杀菌剂和絮凝剂投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混合液提升泵前面设置有除磷剂和絮凝剂投料口,后面设置有助凝剂投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井兼消毒反应池内部设置有折流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污泥浓缩区和所述剩余污泥浓缩区均沿立式罐外壁环向设置多个出口。
CN2010201177491U 2010-02-23 2010-02-23 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4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77491U CN201634525U (zh) 2010-02-23 2010-02-23 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77491U CN201634525U (zh) 2010-02-23 2010-02-23 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34525U true CN201634525U (zh) 2010-11-17

Family

ID=43079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17749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4525U (zh) 2010-02-23 2010-02-23 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3452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5197A (zh) * 2014-01-16 2014-05-14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浆料高效浓密装置及浓密方法
CN103848534A (zh) * 2014-03-17 2014-06-11 碧海舟(北京)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含油污水超声磁电絮凝悬浮过滤净化工艺
CN104973716A (zh) * 2015-07-06 2015-10-14 重庆泰克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含磷污水净化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5197A (zh) * 2014-01-16 2014-05-14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浆料高效浓密装置及浓密方法
CN103848534A (zh) * 2014-03-17 2014-06-11 碧海舟(北京)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含油污水超声磁电絮凝悬浮过滤净化工艺
CN103848534B (zh) * 2014-03-17 2015-08-26 碧海舟(北京)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含油污水超声磁电絮凝悬浮过滤净化工艺
CN104973716A (zh) * 2015-07-06 2015-10-14 重庆泰克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含磷污水净化装置
CN104973716B (zh) * 2015-07-06 2017-12-05 重庆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磷污水净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2050B (zh) 一种立式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1106008Y (zh) 一元化多功能污水生物净化回用装置
CN210915752U (zh) 一种紧凑型mbbr与超效分离耦合的深度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CN106116045A (zh) 一种高效村镇污水处理回用装置及其工艺
CN206512058U (zh) 一种高效村镇污水处理回用装置
CN101955302A (zh) 一种耦合过滤间歇曝气生物反应器
CN101746931A (zh) 一种脱氮除磷生物处理与过滤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9368925A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1634525U (zh) 活性污泥系统多功能配套一体化装置
CN105668947A (zh) 一种污水净化过滤系统
CN110590077A (zh) 一种紧凑型mbbr与超效分离耦合的深度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CN202881052U (zh) 基于a2o-膜分离-滤布滤池过滤的化学强化除磷装置
CN103570124A (zh) 一种水气流化生物载体膜分离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
CN203238141U (zh) 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膜过滤系统
CN205188085U (zh) 地埋式医院污水处理设备
CN105693036A (zh) 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CN103508557B (zh) 活性污泥床反应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75936A (zh) 一种低能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8408907A (zh) 一种配置氮气分离装置的立塔式生物脱氮处理器及应用
CN103466835B (zh) 一种一体化澄清池
CN105084662B (zh)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方法
CN211497306U (zh) 深床反硝化滤池
CN207775018U (zh) 一种用于有机合成的废水处理系统
CN209759234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7091245U (zh) 一种生物处理结合涡流絮凝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6 Beijing,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No. 1210,, building information room, room 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Oil-Tech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6 Beijing,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No. 1210,, building information room, room 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OTC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