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23329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23329U
CN201623329U CN2009202379144U CN200920237914U CN201623329U CN 201623329 U CN201623329 U CN 201623329U CN 2009202379144 U CN2009202379144 U CN 2009202379144U CN 200920237914 U CN200920237914 U CN 200920237914U CN 201623329 U CN201623329 U CN 201623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module
housing
contact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379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麻园园
张凯翔
林国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379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23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23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233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端子模组、若干接触片及一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顶壁、两侧壁及一底壁,顶壁、两侧壁及底壁围设成一套筒体,顶壁、两侧壁及底壁上分别开设有开槽,且开槽的前部开设有贯穿绝缘本体的开孔。端子模组组装于绝缘本体内。若干接触片具有一第一接触片及一第二接触片,第一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均具有弹臂及设于弹臂前端的凸包,弹臂置于开槽中,凸包穿过开孔而伸入绝缘本体的套筒体内。遮蔽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其包括一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三接触片,第三接触片前端亦向上凸设有一凸包,该凸包穿过底壁上的开孔伸入绝缘本体的套筒体内。从而通过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若干接触片以增强对插入的对接连接器的弹性夹持力。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59110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100’,如图1所示,该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0’、一端子模组20’及一壳体31’。壳体31’包括一顶壁311’、两侧壁312’及一底壁(图中未标注),顶壁311’、两侧壁312’及底壁围设成一套筒体32’,套筒体32’的顶壁311’、两侧壁312’及底壁上均向内部冲切形成有若干弹片321’,该等弹片321’可弹性夹持与该电连接器100’对接的连接器(图中未示)。
但是,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100’的壳体31’为节约成本和减少空间占用,通常采用厚度较小、弹性较差的材料,由于弹片321’是在壳体31’上裁切制成,其对对接连接器提供的弹性力较小且容易损坏变形,而且弹片321’发生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壳体31’,从而维修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对接连接器提供较大和较可靠的夹持力,可降低维修成本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端子模组、若干接触片及一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顶壁、两侧壁及一底壁,顶壁、两侧壁及底壁围设成一套筒体,顶壁、两侧壁及底壁上分别开设有开槽,且开槽的前部开设有贯穿绝缘本体的开孔。端子模块组装于绝缘本体内。若干接触片具有一第一接触片及一第二接触片,第一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均具有弹臂及设于弹臂前端的凸包,弹臂置于开槽中,凸包穿过开孔而伸入绝缘本体的套筒体内。遮蔽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其包括一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三接触片,第三接触片前端亦向上凸设有一凸包,该凸包穿过底壁上的开孔伸入绝缘本体的套筒体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若干接触片采用厚度较大、弹性较好的材料,接触片上的凸包对对接连接器提供的弹性力较大且不容易损坏变形,而且接触片发生损坏时只需要更换接触片,从而维修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绝缘本体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6为图2所示绝缘本体之剖面图。
图7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第一端子模组的立体图。
图8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第二端子模组的立体图。
图9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10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定位座的立体图。
图11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端子模组与绝缘本体组装时的立体图。
图12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之端子模组与绝缘本体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1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电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0
顶壁            11          第一开槽        111
第一固定槽      112         第一开孔        113
导引槽          114         侧壁            12
第二开槽        121         第二固定槽      122
第二开孔        123         凹槽            124
承载部            125        挡块            126
卡持块            127        卡持槽          128
凹块              1281       连接槽          129
底壁              13         第三开槽        131
第三固定槽        132        第三开孔        133
套筒体            14         连接部          15
逃料孔            151        定位柱          152
弹臂槽            151        伸出孔          152
对接部            153        端子槽          154
组装空间          16         唇边            17
端子模组          20         第一端子模组    21
第一基体          211        主体部          2111
导引块            2112       延伸部          2113
组装孔            2114       第一卡块        2115
第一端子          212        第一接触部      2121
第一插接部        2122       第一焊接部      2123
辅助块            213        辅助部          2131
第二端子模组      22         第二基体        221
第二卡块          2211       组装柱          2212
第二端子          222        第二接触部      2221
第二插接部        2222       定位座          23
插接槽            231        组装块          232
第一接触片        31         第一基部        311
第一弹臂          312        第一插片        313
第一凸包          314        第二接触片      32
第二基部          321        第二弹臂        322
第二插片          323        第二凸包        324
遮蔽壳体          40         第一壳体        41
基板              411        卡持板          412
卡孔              4121       接连部          413
焊脚              414        底板            415
弹片槽      416        第三接触片    417
第三凸包    418        固定板        419
第二壳体    42         顶板          421
第一卡槽    4211       第一卡片      4212
侧板        422        第二卡槽      4221
第二卡片    4222       卡扣孔        4223
卡固块      4224       后板          423
固定脚      424        卡固孔        42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請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0、一端子模组20、若干接触片及一遮蔽壳体40。
请参阅图3至图6,所述绝缘本体10具有一顶壁11、两侧壁12及一底壁13,绝缘本体10的顶壁11、两侧壁12的前部及底壁13围设成一套筒体14。一呈阶梯状的连接部15接设于底壁13后端并向下延伸至两侧壁12后部的下端,连接部15上端与顶壁11大致中部连接,从而顶壁11、两侧壁12、及连接部15共同围成一容纳所述端子模组20的组装空间16,该组装空间16后端与外界连通。
所述顶壁1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第一开槽111,第一开槽111后端的两侧处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槽112,绝缘本体10于第一开槽111的前端并排开设有一对贯穿顶壁11的第一开孔113,顶壁11内表面的后部凹设有一前后延伸的导引槽114。
所述两侧壁12的上端中部处分别开设有一第二开槽121,第二开槽121的后端两侧处分别开设有一第二固定槽122,第二开槽121的前端开设有一第二开孔123。两侧壁12的后部内表面的下端处分别开设有一向前延伸的凹槽124,两侧壁12的内表面于凹槽124下端凸设有一承载部125,两侧壁12的后部内表面的中部凸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长条形的挡块126。两侧壁12外表面大致中部处分别凸设有一卡持块127,两侧壁12外表面于卡持块127下部凹设有一卡持槽128,卡持槽128前端中部处向外凸设有一凸块1281,两侧壁12外表面于卡持槽128下方凹设有一连接槽129。
所述底壁13上开设有一第三开槽131,第三开槽13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延伸至两侧壁12外表面前部下端的第三固定槽132,底壁13于第三开槽131的前端中部开设有一第三开孔133。
所述套筒体14前端面均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板状的唇边17,遮蔽壳体40的前端边缘抵顶于唇边17上,而遮蔽壳体40的前端与唇边17可方便地形成紧密配合关系,因此可防止灰尘进入电子产品内,提高电子产品性能。
所述连接部15上开设有若干用于节省材料的逃料孔151,且连接部15下底面向下凸设有若干定位柱152。
所述连接部15的上部向前凸设有一扁平状的对接部153,对接部153的上下表面分别凹设有一组水平排列的端子槽154,该等端子槽154向后延伸并贯穿绝缘本体10的连接部15而与所述组装空间16连通。
请参阅图3、图7及图9,所述端子模组20包括一第一端子模组21及一第二端子模组22。第一端子模组21包括一第一基体211及部分地镶埋成型在第一基体211内的若干第一端子212。第一基体211具有一主体部2111,主体部2111的顶面的中部凸设一导引块2112,该导引块2112的宽度与绝缘本体10的导引槽114的宽度相匹配。主体部2111的底面的前端凸伸一厚度较薄的延伸部2113,延伸部2113的底面上开设有两个组装孔2114,延伸部2113的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一第一卡块2115。第一端子212具有一条形的第一接触部2121、一从第一接触部2121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插接部2122及一从第一插接部2122的末端向后弯折形成的第一焊接部2123,第一焊接部2123焊接于一外部电路板(图中未示)上。由于所述第一端子212的第一插接部2122较长,为防止在组装过程中发生弯折等变形,第一端子212的第一插接部2122的大致中部被部分地镶嵌成型在一辅助块213上。该辅助块213呈长方形体,其两侧面分别向外侧凸设有一辅助部2131。
请参阅图3、图8及图9,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2包括一第二基体221及部分地镶埋成型在第二基体221内的若干第二端子222。第二基体221大致呈长形块状,其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一第二卡块2211,第二基体221的顶面凸设有两个组装柱2212。第二端子222包括一条形的第二接触部2221及一从第二接触部2221的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插接部2222。第二插接部2222末端供焊接于一外部电路板(图中未示)上。为增大第二端子222与所述外部电路板之间的保持力,第二插接部2222分为前后两排排列。
请参阅图7、图8及图9,所述端子模组20组装时,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2组装于第一端子模组21的下方,通过第二基体221顶面的组装柱2212插设于第一基体211底面的组装孔2114而实现组装。所述第一卡块2115与第二卡块2211上下对齐而形成一卡块。组装完后,第一端子212的第一接触部2121及第二端子222的第二接触部2221分上下两排设置,第一插接部2122及第二插接部2222分三排呈前后排设。为了进一步防止在组装中第一插接部2122及第二插接部2222发生弯折变形,另设有一定位座23。对应第一插接部2122及第二插接部2222分三排前后排设的方式,定位座23上开设有三排上下贯穿该定位座23的插接槽231,分别供第一插接部2122及第二插接部2222插设。定位座23的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一组装块232(如图10)。
请参阅图3,所述若干接触片包括一第一接触片31及两第二接触片32。第一接触片31具有一水平板状的第一基部311、从第一基部311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弹臂312及从第一基部311后端的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插片313,第一弹臂312前端底面向下凸设有一大致呈球冠状的第一凸包314。第二接触片32具有一竖直板状的第二基部321、一从第二基部321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二弹臂322及从第二基部321后端的两侧分别向绝缘本体10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插片323,第二弹臂322前端内侧表面向内凸设有一大致呈球冠状的第二凸包324。
请参阅图3及图13,所述遮蔽壳体40包括一第一壳体41及一第二壳体42。第一壳体41具有一板状的基板411、两分别从基板411一侧缘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的板状的卡持板412、两分别从一卡持板412下端边缘处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连部413、两分别从接连部413下端大致中部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焊脚414及一从基部411上端边缘向前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底板415,底板415的两侧边缘处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固定板419。卡持板412上开设有一卡孔4121,底板415中部开设一前后延伸的弹片槽416,弹片槽416后端边缘处向前延伸出一第三接触片417,第三接触片417前端向上凸设有一大致呈球冠状的第三凸包418。
第二壳体42包括一顶板421、两分别从顶板421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侧板422及一从顶板421后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后板423。顶板421前端开设有一第一卡槽4211,第一卡槽4211后端边缘向前延伸形成两第一卡片4212;侧板422上端前部开设有一第二卡槽4221,第二卡槽4221后端边缘向前延伸形成一第二卡片4222,两侧板422大致中部处开设有一卡扣孔4223,两侧板422下部后端处分别凸设有一卡固块4224;后板423两侧下端处分别向前弯折延伸形成一固定脚424,固定脚424上开设有一卡固孔4241。
请参阅图3至图13,端子模组20组装于绝缘本体10内时,可将端子模组20由后向前插设于绝缘本体10的组装空间16内,先将第一插接部2122及第二插接部2222对应插设于定位座23的插接槽231中,然后将端子模块20的第一接触部2121及第二接触部2221分别插置于绝缘本体10的对接部153的上下表面的端子槽154内。端子模组20的导引块2112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导引槽114中,辅助块213两侧的辅助部2131分别抵靠于绝缘本体10的两挡轨126的下侧,第一卡块2115与第二卡块2211上下对齐而形成的卡块置于挡块126上方。定位座23置于绝缘本体10后端的凹槽124处,定位座23的组装块232抵于绝缘本体10的承载部125上方。
第一壳体41从下方覆盖于绝缘本体10的底壁13上,第一壳体41的基板411盖合于连接部15下部的前表面上,底板415盖合于绝缘本体10的底壁13上,卡持板412置于卡持槽128中,凸块1281卡扣于卡孔4121中,接连部413置于连接槽129中,焊脚414用以与外部的接地电路(图中未示)连接。第三接触片417置于绝缘本体10的第三开槽131中。
第一接触片31置于绝缘本体10的第一开槽111内,第一插片313插设于第一固定槽112中。第二接触片32置于绝缘本体10的第二开槽121内,第二插片323插设于第二固定槽122中,第一凸包314、第二凸包324及第三凸包418分别穿过第一开孔111、第二开孔121及第三开孔131而伸入绝缘本体10的套筒体14内用于与配对的连接器(图中未示)相接触。
第二壳体42从上方盖合于绝缘本体10上,并由点焊的方式与第一接触片31的第一基部311、第二接触片32的第二基部322及第一壳体41焊接在一起,第一卡槽4211及第二卡槽4212对应于绝缘本体10的第一开孔113及第二开孔123处,绝缘本体10的卡持块127卡扣于卡扣孔4223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通过若干接触片31、32、417采用厚度较大、弹性较好的材料,若干接触片31、32、417上的凸包314、324、418对对接连接器提供的弹性力较大且不容易损坏变形,而且若干接触片31、32、417发生损坏时只需要更换若干接触片31、32、417,从而维修成本较低。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端子模组、若干接触片及一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顶壁、两侧壁及一底壁,顶壁、两侧壁及底壁围设成一套筒体,端子模组组装于绝缘本体内;遮蔽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其包括一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顶壁、两侧壁及底壁上分别开设有开槽,且开槽的前部开设有贯穿绝缘本体的开孔;若干接触片具有一第一接触片及一第二接触片,第一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均具有弹臂及设于弹臂前端的凸包,弹臂置于开槽中,凸包穿过开孔而伸入绝缘本体的套筒体内;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三接触片,第三接触片前端亦向上凸设有一凸包,该凸包穿过底壁上的开孔伸入绝缘本体的套筒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体前端面均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板状的唇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组包括一第一端子模组及一第二端子模组,第一端子模组包括一第一基体及部分地镶埋成型在第一基体内的若干第一端子;第二端子模组包括一第二基体及部分地镶埋成型在第二基体内的若干第二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的底面上开设有组装孔,第二基体的顶面凸设有组装柱,组装柱插设于所述组装孔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壁外表面下部凹设有一卡持槽,卡持槽前端中部处向外凸设有一凸块,两侧壁外表面于卡持槽下方凹设有一连接槽,所述遮蔽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一卡持板及一接连部,卡持板上开设有一卡孔,卡持板置于卡持槽中,接连部置于连接槽中,凸块卡扣于卡孔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还包括一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包括一顶板、从顶板两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侧板及顶板后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侧板及顶板后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后板,顶板前端开设有一第一卡槽,两侧板上端前部开设有一第二卡槽,两侧板下部后端处分别凸设有一卡固块,后板两侧下端处分别向前弯折延伸形成一固定脚,固定脚上开设有一卡固孔,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对应于开孔处,卡固块卡固于卡固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壁外表面中部处分别凸设有一卡持块,两侧板中部处开设有一卡扣孔,卡持块卡扣于卡扣孔中。
CN2009202379144U 2009-10-23 2009-10-23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23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379144U CN201623329U (zh) 2009-10-23 2009-10-23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379144U CN201623329U (zh) 2009-10-23 2009-10-23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23329U true CN201623329U (zh) 2010-11-03

Family

ID=43026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3791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23329U (zh) 2009-10-23 2009-10-23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233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3600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3600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35087U (zh) 电连接器
CN201741832U (zh) 电连接器
CN202856042U (zh) 电连接器
CN2365776Y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1323274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440492U (zh) 电连接器
CN202856076U (zh) 卡缘连接器
CN102280792B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4190022U (zh) 电连接器
CN201623329U (zh) 电连接器
CN206976619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076437U (zh) 电连接器
CN102904095B (zh) 电连接器
CN202363647U (zh) 卡缘连接器组件
CN201185253Y (zh) Sim卡连接器
CN204243256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3813146U (zh) 带led的连接器结构
CN202189922U (zh) 电连接器
CN201638967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678586U (zh) 垫高型电连接器
CN202103219U (zh) 电连接器
CN201323277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638993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042665U (zh) 电连接器
CN202695785U (zh) Sim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