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6619U - 电子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76619U CN206976619U CN201720366531.1U CN201720366531U CN206976619U CN 206976619 U CN206976619 U CN 206976619U CN 201720366531 U CN201720366531 U CN 201720366531U CN 206976619 U CN206976619 U CN 2069766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ck
- electronic card
- buttcover plate
- card coupler
-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对接组件及连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绝缘本体及第一、第二对接端子组,所述对接组件与连接组件分开设置后插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绝缘基座及与第一、第二对接端子组接触的第一、第二连接端子组,所述第一、第二连接端子组具有延伸出绝缘基座的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一、第二焊接脚位于同一水平面,如此,简化了电子卡连接器结构,降低成型难度,容易保证第一、第二连接端子组的第一、第二焊接脚的共面度,第一、第二焊接脚的共面稳定性佳,避免发生虚焊及空焊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手机已经越来越普及,其使用数量不断增加,安装于手机内用于连接SIM卡的电子卡连接器也被广泛使用。然而随着双卡双待技术的推广,可插入多张SIM卡的连接器也被广泛使用。
本案相关的现有技术可以参照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第CN103457078A号揭露的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第一对接端子组、第二对接端子组及金属外壳,绝缘本体包括第一平板、位于第一平板下方的第二平板及位于第一、第二基板左右两侧的两侧墙,一第一卡槽形成在第一基板与两侧墙之间,一第二卡槽形成在第一、第二基板与两侧墙之间,第一卡槽位于第二卡槽的上方,第一对接端子组插入成型于第一基板,第一对接端子组包括位于第一卡槽内的第一接触部及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第一焊接脚,第二对接端子组插入成型于第二基板,第二对接端子组具有位于第二卡槽内的第二接触部及向前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第二焊接脚,第一、第二焊接脚各自排成一排,用以表面焊接于电路板上。金属外壳组装于绝缘本体上,遮盖第一卡槽的顶部。
该电子卡连接器结构复杂,导电端子数量众多,成型难度高,很难保证第一、第二焊接脚的共面度,第一、第二焊接脚的共面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虚焊及空焊,影响电子卡连接器与电路板间电性连接。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子卡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端子焊接脚共面度的电子卡连接器。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对接组件及连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第二对接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一卡槽及位于第一卡槽下方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对接端子组设有第一接触部及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二对接端子组设有第二接触部及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延伸入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接触部延伸入第二卡槽,所述对接组件与连接组件分开设置后插接在一起,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向后延伸的对接板,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部排布在对接板的上下表面,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绝缘基座及收容于绝缘基座的第一、第二连接端子组,所述绝缘基座设有供对接板插入的插槽,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组具有延伸入插槽的第一抵接部及延伸出绝缘基座的第一焊接脚,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组具有延伸入插槽的第二抵接部及延伸出绝缘基座的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一、第二抵接部与第一、第二对接部接触在一起,所述第一、第二焊接脚位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对接组件与连接组件分开设置后插接在一起,对接组件用以供电子卡插接,连接组件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如此,简化了电子卡连接器结构,降低成型难度,比较容易保证第一、第二连接端子组的第一、第二焊接脚的共面度,第一、第二焊接脚的共面稳定性佳,避免发生虚焊及空焊的风险,保证电子卡连接器与电路板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与电子卡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对接组件与连接组件分离开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对接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一端子模组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二端子模组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连接组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连接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包括分开设置后再相互插接在一起的对接组件100与连接组件200,对接组件100用来供两个电子卡300插接,连接组件200焊接于电路板(未图示)上。
对接组件100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第一对接端子组30、第二对接端子组40、第一金属壳体50及第二金属壳体60。第一、第二本体10、20共同组成对接组件100的绝缘本体。第一本体10位于第二本体20上方,第一、第二本体10、20上下组装在一起。
第一本体10包括水平的第一基板11、自第一基板11左右两侧向上凸伸的两第一侧墙12、自第一基板11向后凸伸的第一对接板13及自每一第一侧墙12向后凸伸的限位墙14,第一基板11与第一侧墙12的前端平齐,一第一卡槽15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与两第一侧墙12之间,两限位墙14与第一对接板13的后端平齐,两限位墙14向上凸出于第一对接板13。第一对接板13的后端面设有上下贯穿第一对接板13的若干定位缺口130。两第一侧墙12内侧面设有前后间隔开的两第一凹槽121,其中一个第一侧墙12内侧面还设有位于两第一凹槽121之间的第一凹陷部122,第一凹槽121与第一凹陷部122还上下贯穿第一侧墙112。第一基板11左右两侧还设有上下贯穿的两第一固定槽111,每一第一固定槽111与每一第一凹槽121上下贯通。
第一对接端子组30插入成型于第一本体11形成第一端子模组,其包括向上凸出第一基板11后进入第一卡槽15的弧形第一接触部31及排布在第一对接板13上表面的第一对接部32,第一对接部32为水平板状,左右间隔排列成一排,与定位缺口130一一前后错开。
第二本体20包括水平的第二基板21、自第二基板21左右两侧向下凸出的两第二侧墙22及自第二基板21向后延伸的水平第二对接板23,第二对接板23向后凸伸超过第二侧墙22,在左右方向上,第二对接板23的宽度小于第二基板21。一第二卡槽25形成在第二基板21与第二侧墙22之间。两第二侧墙22内侧面设有前后间隔开的两第二凹槽221,其中一个第二侧墙22内侧面还设有位于两第二凹槽221之间的第二凹陷部222,第二凹槽221与第二凹陷部222上下贯穿第二侧墙112。第二基板21与第二侧墙22的前端平齐,第二基板21左右两侧还设有上下贯穿的两第二固定槽211,每一第二固定槽211与每一第二凹槽221上下贯通。第二对接板23后端设有左间隔开的若干定位凸部230,定位凸部230与第一本体10的定位缺口130一一对应。
第二对接端子组40插入成型于第二本体20形成第二端子模组,其包括向下凸出第二基板21后进入第二卡槽25的弧形第二接触部41及排布在第二对接板23下表面的第二对接部42,第二对接部42为水平板状,左右间隔排列成一排。
第一、第二本体10、20组装在一起之后,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上下叠合在一起,第二对接板23的宽度小于第一对接板13,两者叠合在一起,形成绝缘本体的对接板,定位凸部230一一定位于定位缺口130内,限制第一、第二对接板13、23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移动,定位凸部230顶面不高于第一对接板23的下表面。
第一金属壳体50向下组装于第一本体10上,其包括遮盖第一卡槽15顶部的顶壁51、自顶壁51左右两端向下弯折延伸的两第一固定片52及自顶壁51后端向下弯折延伸的若干第一挡片53,第一挡片53位于第一对接板13前方,并且遮挡于第一插槽15后方,用以限制电子卡300向后移动。顶壁51上冲设有向下、侧向延伸的第一弹片55,第一弹片55伸入第一卡槽15,末端位于第一凹陷部122,能够在第一凹陷部222内上下浮动。第一固定片52经由第一凹槽121插入在第一固定槽111内固定。
第二金属壳体60向上组装于第二本体20上,其包括遮盖第二卡槽25底部的底壁61、自底壁61左右两端向上弯折延伸的两第二固定片62及自底壁61后端向上弯折延伸的若干第二挡片63,第二挡片63位于第二对接板23前方,并且遮挡于第二插槽25后方,用以限制电子卡300向后移动。底壁61上冲设有向上、侧向延伸的第二弹片65,第二弹片65伸入第二卡槽25,末端位于第二凹陷部222,能够在第二凹陷部222内上下浮动。第二固定片62经由第二凹槽221插入在第二固定槽211内固定。
连接组件200包括绝缘基座70及收容于基座70内的第一、第二连接端子组81、82。绝缘基座70包括基部73、自基部73向前凸伸的第一边71、第二边72及位于第一边71与第二边72之间的插槽75,第一边71位于第二边72上方,两者上下间隔开,插槽75左右贯穿绝缘基座70。第一边71的宽度小于第二边71,第一边7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711,限位槽711上下贯穿第一边711。第一边71内侧设有与插槽75贯通的若干第一端子槽712,第二边72设有与插槽75贯通的若干第二端子槽722,第一、第二端子槽712、722还向后贯穿基部73。
第一连接端子组81包括第一抵接部811、第一焊接脚812及连接第一抵接部811与第一焊接脚812的第一主体部813,第二连接端子组82包括第二抵接部821、第二焊接脚822及连接第二抵接部821与第二焊接脚822的第二主体部823,第一抵接部811设置为自第一主体部813前端向下、向后弯折延伸入插槽75内的弧形结构,第二抵接部821也设置为自第二主体部823前端向上、向后弯折延伸入插槽75的弧形结构,第一、第二抵接部811、821排布成上下两排。
第一主体部813包括前后相连的第一前主体部8131与第一后主体部8132,第一前主体部8131固定于第一端子槽712,第一后主体8132为倒L形,向后延伸出基部73。第二主体部823包括前后相连的第二前主体部8231与第二后主体部8232,第一前主体部8231固定于第二端子槽722内,第二后主体8132为倒U形,也向后凸伸出基部73。第一、第二焊接脚812、822左右排成一排,位于同一水平面,采用表面焊接技术焊接于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使用时,连接组件200焊接于电路板上,与对接组件100插接在一起,对接组件100绝缘本体的对接板插入在连接组件200绝缘座体70插槽75内,第一本体10的限位墙14进入绝缘座体70限位槽711,导引对接板插入,同时限制对接板左右移动,第一、第二对接端子组30、40的第一、第二对接部32、42与第一、第二连接端子组81、82的第一抵接部811、821一一弹性接触在一起,建立电性导通,当电子卡300插入在第一、第二卡槽15、25时,电子卡300上的金手指301与第一、第二对接端子组30、40的第一、第二接触部31、41接触,使得电子卡300通过第一、第二连接端子81、82与电路板实现电性导通,达成信号传输。
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对接组件100与连接组件200分开设置后,再对接在一起,简化结构,降低成型难度,比较容易保证第一、第二连接端子组81、82的第一、第二焊接脚812、822的共面度,第一、第二焊接脚812、822的共面稳定性佳,避免发生虚焊及空焊的风险,保证电子卡连接器100与电路板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12)
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对接组件及连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第二对接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一卡槽及位于第一卡槽下方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对接端子组设有第一接触部及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二对接端子组设有第二接触部及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延伸入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接触部延伸入第二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与连接组件分开设置后插接在一起,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向后延伸的对接板,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部排布在对接板的上下表面,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绝缘基座及收容于绝缘基座的第一、第二连接端子组,所述绝缘基座设有供对接板插入的插槽,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组具有延伸入插槽的第一抵接部及延伸出绝缘基座的第一焊接脚,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组具有延伸入插槽的第二抵接部及延伸出绝缘基座的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一、第二抵接部与第一、第二对接部接触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对接端子组插入成型于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第二焊接脚沿左右方向排成一排,且所述第一、第二焊接脚位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下组装在一起的第一、第二本体,所述第一对接端子组插入成型于第一本体,所述第二对接端子组插入成型于第二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一对接板,所述第二本体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二对接板,所述第一、第二对接板叠合在一起组成对接板,所述第一对接部排布在第一对接板上表面,所述第二对接部排布在第二对接板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板后端面设有左右间隔开的若干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上下贯穿第一对接板,所述第二对接板设有向上凸出的若干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一一嵌入于对应定位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还包括组装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金属壳体,所述第一金属壳体包括遮盖第一卡槽顶部的顶壁,所述顶壁冲设有向下、侧向延伸入第一卡槽的第一弹片,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基板及自第一基板左右两端向上延伸的两第一侧墙,所述第一卡槽形成在第一基板与该两第一侧墙之间,所述第一侧墙内侧面设有与第一卡槽贯通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弹片的末端上下浮动在第一凹陷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组装于第二本体上的第二金属壳体,所述第二金属壳体包括遮盖第二卡槽底部的底壁,所述底壁冲设有向上、侧向延伸入第二卡槽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二基板及自第二基板左右两端向下延伸的两第二侧墙,所述第二卡槽形成在第二基板与该两第二侧墙之间,所述第二侧墙内侧面设有与第二卡槽贯通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弹片的末端上下浮动在第二凹陷部内,所述第一、第二基板叠合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第一、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位于第二边上方,所述插槽位于第一边与第二边之间,所述第一边左右两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上下贯穿第一边,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对接板左右两端向上凸伸的限位墙,所述限位墙插入于限位槽,用以限制对接板左右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内侧设有与插槽贯通的若干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二边设有与插槽贯通的若干第二端子槽,第一、第二端子槽还向后贯穿基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组还包括连接第一抵接部与第一焊接脚的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组还包括连接第二抵接部与第二焊接脚的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为自第一主体部前端向下、向后弯折延伸入插槽,所述第二抵接部也设置为自第二主体部前端向上、向后弯折延伸入插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前后相连的第一前主体部与第一后主体部,所述第一前主体部固定于第一端子槽,第一后主体为倒L形,向后凸伸出基部;第二主体部包括前后相连的第二前主体部与第二后主体部,第二前主体部固定于第二端子槽内,第二后主体为倒U形,也向后凸伸出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壳体设有自顶壁后端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遮挡于第一卡槽后方,所述第二金属壳体设有自底壁后端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遮挡于第二卡槽后方,所述第一、第二挡片位于对接板的前方。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内侧设有与第一卡槽贯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下贯穿第一侧墙,所述第一基板设有自第一凹槽向下贯穿第一基板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金属壳体设有自顶壁左右两端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经过第一凹槽向下插入于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侧墙内侧设有与第二卡槽贯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上下贯穿第二侧墙,所述第一基板设有自第二凹槽向上贯穿第二基板的第二固定槽,所述 第二金属壳体设有自底壁左右两端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经过第二凹槽向上插入于第二固定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66531.1U CN206976619U (zh) | 2017-04-09 | 2017-04-09 | 电子卡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66531.1U CN206976619U (zh) | 2017-04-09 | 2017-04-09 | 电子卡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76619U true CN206976619U (zh) | 2018-02-06 |
Family
ID=61414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66531.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76619U (zh) | 2017-04-09 | 2017-04-09 | 电子卡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7661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04300A (zh) * | 2017-04-09 | 2017-08-29 |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 电子卡连接器 |
CN111029818A (zh) * | 2019-12-19 | 2020-04-1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可插拔的卡座模组及电子设备 |
-
2017
- 2017-04-09 CN CN201720366531.1U patent/CN20697661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04300A (zh) * | 2017-04-09 | 2017-08-29 |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 电子卡连接器 |
CN111029818A (zh) * | 2019-12-19 | 2020-04-1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可插拔的卡座模组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60978Y (zh) | 板对板连接器 | |
CN2917027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1944192B (zh) | 电子卡 | |
CN201741832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390853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733893B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6976619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2145500U (zh) |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3633488B (zh) |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4190022U (zh) | 电连接器 | |
TWM399512U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CN203135057U (zh) |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 |
CN205122899U (zh) | 插座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107394479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07643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736829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2934930U (zh) | 超薄型电子卡连接器 | |
US8388373B2 (en) | Connector with movable soldering attachments | |
CN107104300A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5724217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659621B (zh) | 卡连接器及其托盘 | |
CN201829653U (zh) | 卡缘连接器 | |
US7632154B1 (en) | Receptacle connector | |
CN201112662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1117850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314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314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