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20977U - 车辆燃料燃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燃料燃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77U
CN201620977U CN2009202679933U CN200920267993U CN201620977U CN 201620977 U CN201620977 U CN 201620977U CN 2009202679933 U CN2009202679933 U CN 2009202679933U CN 200920267993 U CN200920267993 U CN 200920267993U CN 201620977 U CN201620977 U CN 201620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ck
oil pipe
motor vehicle
layers
electro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679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仁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KANG GREEN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KANG GREEN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KANG GREEN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KANG GREEN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679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20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20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209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包括瞬间恒温加热器及磁化助燃器,瞬间恒温加热器包括油管、加热单元及二夹持弹片,加热单元包括二压贴于油管外表面的电极板、一设于二电极板间的电热陶瓷、一包覆电极板及电热陶瓷的绝缘片,及二用以提供电极板电流的电源线,电极板用以将电流传导至电热陶瓷使其可对油管加热,夹持弹片包括一邻近于第一自由端的扣孔,及一设于第二自由端的扣接片部,一夹持弹片的扣接片部用以穿设于另一夹持弹片的扣孔并扣接第一自由端,磁化助燃器包括一邻近于油管外表面且对油管内油料产生磁力作用的永久磁铁,借此,在热胀冷缩的状态下,夹持弹片皆能稳固地将绝缘片所包覆的电极板及电热陶瓷的绝缘组合夹持于油管外表面。

Description

车辆燃料燃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持续性地对汽、柴油等燃料瞬间达成完全燃烧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及图2所示,是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179347专利案(申请号为80200363)所揭露的一种车辆燃料系统高效能装置,其包括一瞬间恒温加热器1,及一设置于瞬间恒温加热器1上的磁化助燃器2。瞬间恒温加热器1的加热区11的顶面111设有两片电极板12,及一设于两片电极板12间的电热陶瓷13,透过两导线14分别提供两电极板12电源以使电热陶瓷13加热,使得电热陶瓷13发热能提供热源传导至加热区11。电极板12及电热陶瓷13是透过一夹具15组装定位在加热区11上,夹具15断面呈方形并套设于加热区11外周围,夹具15的顶壁151抵压在电极板12顶面,夹具15的底壁152的多数个螺孔153分别螺接多数个螺丝16,透过向右旋转各螺丝16使其向上凸伸出底壁152并顶抵于加热区11的底面112,使得电极板12及电热陶瓷13能被夹持在夹具15的顶壁151与加热区11间。
然而,瞬间恒温加热器1时常在加热状态与冷却状态间变换,使得加热区11、电极板12及电热陶瓷13时常热胀冷缩,由于在组装时螺丝16是紧抵于加热区11的底面112,并无法满足前述构件在热胀冷缩时,螺丝16及夹具15能随时将电极板12及电热陶瓷13紧密贴附在加热区11顶面,,因此,当前述构件在热胀状态时,加热区11的底面112会受螺丝16抵压而产生凹陷,当前述构件在冷缩状态时,螺丝16与夹具15即无法稳固地夹持前述构件,进而造成夹具15产生松脱现象,所以,透过螺丝16进行的夹持的固定方式并不适合长久使用。
另外,由于车辆在低速运转时需油量较少,而高速运转时需油量较多,当车辆在高速运转时,只透过单一个电热陶瓷13所提供的热量对加热区11加热,会因加热量不足而无法达到良好的加热效果。再者,由于加热区11与两油管17共同构成图3所示的双Z型通路设计,使得油的流动路径较长,所以需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油的加热,在使用上效率较为不佳。
如图1及图4所示,磁化助燃器2包括一C型夹具套21,C型夹具套21的两相反内侧分别设有二个永久磁铁22,两相反侧的永久磁铁22用以夹持于油管17外壁。然而,使用C型夹具套21易使得永久磁铁22的磁力线由开口211外泄,进而造成永久磁铁22所产生的磁力的使用时间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在热胀冷缩的状态下,其夹持弹片皆能稳固地将绝缘片所包覆的电极板及电热陶瓷的绝缘组合夹持于油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燃料燃烧装置,透过多数个电热陶瓷对油管加热的设计,不论进油量多寡电热陶瓷均能提供良好的加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油管是呈特殊排列的单Z型通路,能缩短油料的流动路径,并能达到顺畅稳定流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燃料燃烧装置,透过磁化助燃器的围绕环状第一层夹套设计,使得永久磁铁的磁力线不易外泄,能延长磁力的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包括一瞬间恒温加热器,及一磁化助燃器。
瞬间恒温加热器包括一用以供油料流通的油管、一加热单元,及一夹持弹片。加热单元包括至少二压贴于油管外表面的电极板、至少一设于二电极板间的电热陶瓷、至少一包覆二电极板及电热陶瓷的绝缘片,及二分别用以提供二电极板电流的电源线,二电极板用以将电流传导至电热陶瓷使其可对油管加热。夹持弹片用以夹持并包覆绝缘片所包覆的二电极板及电热陶瓷的绝缘组合于油管上,夹持弹片包括一邻近于一第一自由端的扣孔,及一设于一第二自由端的扣接片部,扣接片部用以穿设于扣孔并扣接第一自由端。磁化助燃器包括至少一邻近于油管外表面且对油管内油料产生磁力作用的永久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夹持弹片的第一自由端呈倾斜状,借此,夹持弹片被外撑时,第一自由端能施予扣接片部第一分力及第二分力使扣接片部弯折,以提供热膨胀时所需的裕度空间。
加热单元包括多数对设于油管外表面的电极板、多数个电热陶瓷,及多数个绝缘片,各电热陶瓷设于各对电极板间,二电源线用以提供各对电极板电流,各绝缘片包覆各对电极板及各电热陶瓷,夹持弹片用以夹持并包覆各绝缘片所包覆的各对电极板及各电热陶瓷于油管上,借此,不论进油量多寡电热陶瓷均能提供良好的加热量。
油管包括一方柱形管体,及二分别穿设于方柱形管体内并与其连通的圆柱形管体,各对电极板设于方柱形管体外表面,方柱形管体及二圆柱形管体共同构成一呈特殊排列的单Z型通路,借此,能缩短油料的流动路径。
磁化助燃器包括二相连接且呈围绕环状地位于方柱形管体外周围的第一层夹套,及二永久磁铁,二永久磁铁磁吸于二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并邻近于方柱形管体外表面。二第一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开口相向,二永久磁铁分别磁吸于该二第一层夹套的连接处,各第一层夹套具有二相向的侧壁,各侧壁内表面凸设有二相间隔用以供各永久磁铁抵接的定位凸块,使得永久磁铁的磁力线能在二第一层夹套内对流而不易外泄,能延长磁力的使用时间。
另一种实施方式是磁化助燃器还包括二呈碗筒形且开口相向并分别供二永久磁铁容置的承载件,各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凸设有二相间隔用以抵接各承载件的定位凸块,二永久磁铁透过二承载件磁吸于二第一层夹套的连接处。磁化助燃器还包括二分别贴附于二第一层夹套内侧的第二层夹套,二第二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抵接于二承载件外表面,借此,能增加永久磁铁的磁力线流通的路径,且磁力线能快速地在两第一、第二层夹套内流通。
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包括一瞬间恒温加热器,及一磁化助燃器。瞬间恒温加热器包括一用以供油料流通的油管、一加热单元,及二夹持弹片。加热单元包括至少二压贴于油管外表面的电极板、至少一设于二电极板间的电热陶瓷、至少一包覆二电极板及电热陶瓷的绝缘片,及二分别用以提供二电极板电流的电源线,二电极板用以将电流传导至电热陶瓷使其可对油管加热。二夹持弹片用以夹持并包覆绝缘片所包覆的二电极板及电热陶瓷的绝缘组合于油管上,各夹持弹片包括一邻近于一第一自由端的扣孔,及一设于一第二自由端的扣接片部,二夹持弹片其中一夹持弹片的扣接片部用以穿设于另一夹持弹片的扣孔并扣接第一自由端。磁化助燃器包括至少一邻近于油管外表面且对油管内油料产生磁力作用的永久磁铁。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透过夹持弹片的设计,在热胀冷缩的状态下皆能稳固且紧密地将绝缘片所包覆的电极板及电热陶瓷的绝缘组合夹持于油管的方柱形管体外表面。透过多数个电热陶瓷对油管的方柱形管体加热的设计,不论进油量多寡均能提供良好的加热量并能迅速地将油料加热至预定温度,使得油管在设计上能设计成单Z型通路,以缩短油料的流动路径并提升使用上的效率。再者,透过磁化助燃器的二第一层夹套被永久磁铁磁吸在一起后是呈围绕环状,使得永久磁铁的磁力线能在二第一层夹套内对流而不易外泄,能延长磁力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179347专利案的剖视图。
图2是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179347专利案的剖视图。
图3是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179347专利案的加热区及油管的剖视图。
图4是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179347专利案的磁化助燃器安装于油管上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车辆燃料燃烧装置适于组装在外壳内。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说明瞬间恒温加热器与磁化助燃器间的组装关系及配置的位置。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说明瞬间恒温加热器与磁化助燃器间的组装关系及配置的位置。
图8是沿图6中的8-8剖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油管的方柱形管体与圆柱形管体共同构成单Z型通路,以及油料的流动路径。
图9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说明应用于汽油化油器引擎燃料系统时电源线与各对电极板的连接方式。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说明应用在汽油喷射引擎燃料系统时电源线与各对电极板的连接方式。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说明应用在柴油引擎燃料系统时电源线与各对电极板的连接方式。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说明两夹持弹片紧密地夹持及包覆各绝缘片所包覆的各对电极板及电热陶瓷并压贴于方柱形管体上。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说明方柱形管体、各对电极板及电热陶瓷在热膨胀时会将两夹持弹片向外撑开,并显示作用力的方向。
图14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说明方柱形管体、各对电极板及电热陶瓷在冷缩时两夹持弹片能内缩。
图15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说明磁化助燃器的永久磁铁容置于承载件内,且磁吸于两第一、第二层夹套并邻近于方柱形管体外表面。
图16是沿图15中的16-16剖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永久磁铁磁吸于两第一层夹套的连接处,且两对第二层夹套抵接于承载件相反侧。
图17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的局部剖视图,说明磁化助燃器的永久磁铁容置于承载件内,且磁吸于两第一层夹套并邻近于方柱形管体外表面。
图18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的局部剖视图,说明磁化助燃器的永久磁铁抵接于两第一层夹套的定位凸块间,且磁吸于两第一层夹套并邻近于方柱形管体外表面。
图19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说明单一夹持弹片紧密地夹持及包覆各绝缘片所包覆的各对电极板及电热陶瓷并压贴于方柱形管体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二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只是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车辆燃料燃烧装置300是应用于汽油化油器引擎燃料系统(图未示)上,并设于汽油过滤器及汽油泵后,且连接于汽油泵与化油器间,当车辆引擎启动后,车辆燃料燃烧装置300瞬间能提供对油料持续性达完全燃烧的特性,透过在单位时间内,由冷油的冷燃烧速度转换为热油的爆炸燃烧速度,能把以往将在触媒转化器内作二次净化燃烧的高污染且未燃烧完全的混合油气一次在汽缸内完成燃烧,所以,能有效提升输出的马力及类似柴油特性的低转速高扭力。当然,在实际应用时,车辆燃料燃烧装置300也可应用在汽油喷射引擎燃料系统或是柴油引擎燃料系统上。
如图6、图7及图8所示,车辆燃料燃烧装置300包括一瞬间恒温加热器3,及一设置于瞬间恒温加热器3上且与其并列的磁化助燃器4。瞬间恒温加热器3包括一连接于汽油泵与化油器间用以供油料流通的油管31,油管31是由导热性良好且具有被油料撞击后不产生火花的安全特性的红铜质所制成,其包括一方柱形管体311,及二分别穿设于方柱形管体311内并与其连通的圆柱形管体312、312’,二圆柱形管体312、312’分别凸伸出方柱形管体311的前后两端,借此,二圆柱形管体312、312’能分别与汽油泵及化油器相连接,以将由汽油泵输出的油料经由本油管31传递至化油器。
瞬间恒温加热器3还包括一用以对油管31的方柱形管体311加热的加热单元32,加热单元32包括多数对电极板321,及多数个电热陶瓷322,各对电极板321对应地压贴于方柱形管体311的各侧外表面313上,而各电热陶瓷322是被夹于各对电极板321间。加热单元32的一正极电源线323是连接于各对电极板321其中的一个与一电源供应单元324间,用以传导正极电流,而另一负极电源线325则是连接于各对电极板321其中另一个与电源供应单元324间,用以传导负极电流,借此,电源线323、325能将电源供应单元324所提供的电流传递至各对电极板321上,各对电极板321能将电流传递至所夹持的电热陶瓷322,使电热陶瓷322可对油管31的方柱形管体311加热,以将由汽油泵输出的冷油料经由本油管31的加热而成为游离态且内外均热的热油料后,再传递至化油器。
由于车辆在高速运转时,流通油管31的油量较多,透过多数组电热陶瓷322同时对方柱形管体311加热的设计,不仅能将油管31内的油料瞬间地加热到预定温度,以缩短加热的时间,并且能提升加热的温度,使得流通油管31的油料皆能被充分地加热而达到良好内外均热的加热效果。再者,由于电热陶瓷322的特性,当车速由高速运转降为低速运转且油料因被加热而温度升高至超过预定温度时,则电热陶瓷322的电阻立即无限增大,而减少电流进入电热陶瓷322并达到停止加温的状态,当油料温度降低至低于预定温度时,则电热陶瓷322的电阻自动降低而电流继续增大导通加热,因而达到恒温加热的效果。
较佳地,本实施例的加热单元32还包括多数个绝缘片326,各绝缘片326用以包覆于各对电极板321及其所夹持的电热陶瓷322上,绝缘片326的包覆方式是其一部份位于一电极板321与方柱形管体311的外表面313间,而另一部份则盖覆于另一电极板321外表面,借此,能避免电极板321将电流传递至方柱形管体311上,除了能防止电极板321被直接触碰外,还能防止电极板321的电源直接传导至瞬间恒温加热器3的二夹持弹片33、330上,以提升本车辆燃料燃烧装置300使用上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电热陶瓷322的数量是以四个为例作说明,而电极板321是以四对为例作说明,四对电极板321与两电源线323、325的连接方式是如图9所示地将其中三对电极板321先并联后,再与另一对电极板321串联,借此,能提供各电热陶瓷322电源使其能将方柱形管体311加热到预定温度,当然,在设计上可视需求增加或减少电热陶瓷322及电极板321的数量,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四个电热陶瓷322及四对电极板321为限。再者,预定温度的设定可视应用场合的不同而调整,例如,车辆燃料燃烧装置300应用在汽油喷射引擎燃料系统,或是柴油引擎燃料系统时的预定加热温度会与应用在汽油化油器引擎燃料系统时有所不同。其中,当车辆燃料燃烧装置300应用在汽油喷射引擎燃料系统时,四对电极板321是如图10所示地将两对电极板321并联后,再与另外两对并联后的电极板321串联。当车辆燃料燃烧装置300应用在柴油引擎燃料系统时,四对电极板321是如图11所示地互相并联在一起。透过电极板321间不同的连接方式提供各电热陶瓷322电源,能针对不同性质的油料加热到适当的预定温度。
如图6、图7及图8所示,为了将各对电极板321及其所夹持的电热陶瓷322,以及包覆在前述元件上的绝缘片326定位并压贴在方柱形管体311上,瞬间恒温加热器3还包括二夹持弹片33、330,由于两夹持弹片33、330的结构及材质均相同,以下只针对一个夹持弹片33作说明。夹持弹片33由金属材质所制成并呈L形,在本实施例中,夹持弹片33为钢所制成,其包括一呈倾斜状的第一自由端331、一第二自由端332、二邻近于第一自由端331的扣孔333,及二凸设于第二自由端332的扣接片部334。
欲将两夹持弹片33、330组装以夹持及包覆各对电极板321、电热陶瓷322与绝缘片326时,同时将其中一夹持弹片33的扣接片部334穿设于另一夹持弹片330的扣孔333中,以及另一夹持弹片330的扣接片部334穿设于该夹持弹片33的扣孔333中,并使两夹持弹片33、330紧密地抵压于绝缘片326上,接着,将各扣接片部334沿图12所示的箭头方向向外弯折并扣接于第一自由端331,此时,即完成两夹持弹片33、330的组装,且两夹持弹片33、330能紧密地夹持及包覆各对电极板321、电热陶瓷322及绝缘片326于方柱形管体311上,使得各对电极板321、电热陶瓷322及绝缘片326能定位在方柱形管体311上而不会产生移位或晃动的情形。当然,在设计上,各夹持弹片33、330的扣孔333及扣接片部334的数量也可各为一个或二个以上,在油管31热胀冷缩的状态下,同样能达到扣接的功效。
如图12及图13所示,瞬间恒温加热器3会随着车辆的启动及关闭而在加热状态与冷却状态间变换,使得油管31、电极板321及电热陶瓷322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前述被两夹持弹片33、330所夹持并包覆的元件在热膨胀的状态下,会将两夹持弹片33、330往外撑开,透过两夹持弹片33、330的第一自由端331呈倾斜状的设计,各第一自由端331能施予各扣接片部334一第一分力F1及一与第一分力F1垂直的第二分力F2,因此,能将各扣接片部334弯折使其变形(如图13所示),使得两夹持弹片33、330能被略为撑开而向外扩,以提供被两夹持弹片33、330所夹持并包覆的元件在热膨胀时所需的裕度空间。如图13及图14所示,另外,被两夹持弹片33、330所夹持并包覆的元件在冷缩的状态下,透过各扣接片部334施予各第一自由端331的复位弹力F3,使得两夹持弹片33、330能内缩并将绝缘片326、电极板321及电热陶瓷322紧密地夹持在油管31的方柱形管体311上。借此,不论在热胀或冷缩的状态下,两夹持弹片33、330皆能稳固且紧密地将绝缘片326、电极板321及电热陶瓷322夹持在油管31的方柱形管体311的外表面313上。
如图7、图15及图16所示,磁化助燃器4包括二分别呈U形且开口相向的第一层夹套41,及二永久磁铁421、422,两第一层夹套41可相连接在一起而呈围绕环状,并能将两永久磁铁421、422定位在上、下两相反侧,使得永久磁铁421、422的磁力线能在两第一层夹套41内对流而不易外泄。较佳地,磁化助燃器4还包括二分别呈碗筒形用以供永久磁铁421、422容置的承载件43,两第一层夹套41能将两承载件43卡接定位在上、下两相反侧,透过承载件43呈碗筒形且开口相向的设计,能更增强永久磁铁421、422的磁力线及防止直接外泄,避免永久磁铁421、422的磁力线减弱的情形产生。由于两第一层夹套41的结构及材质均相同,以下只针对一个第一层夹套41作说明,各第一层夹套41是金属材质所制成用以设于方柱形管体311外周围且卡固在外壳5(如图5)内侧,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层夹套41为软铁材质,各第一层夹套41具有二相向的侧壁411,各侧壁411内表面凸设有二相间隔用以供各承载件43抵接的定位凸块412,各承载件43的一半能凸伸出各第一层夹套41的开口,借此,各承载件43能卡接定位在两第一层夹套41的定位凸块412间,以限制各承载件43在两第一层夹套41连接处的位置,使得置于承载件43内的两永久磁铁421、422分别位于上、下两相反侧且位置相对应,并且透过永久磁铁421、422的磁吸作用能将两第一层夹套41吸附在一起。
为了进一步地增加永久磁铁421、422的磁力线流通的通路,在本实施例中,磁化助燃器4还包括二对分别用以设于承载件43左、右侧的第二层夹套44。第二层夹套44的材质与第一层夹套41相同,且外形与第一层夹套41相同,各第二层夹套44尺寸小于各第一层夹套41并能贴附于各第一层夹套41内侧,各第二层夹套44的宽度为各第一层夹套41宽度的一半,二对第二层夹套44能分别抵接在两承载件43外表面的左、右侧,借此,能增加一倍永久磁铁421、422的磁力线流通的路径,且磁力线能快速地在第一、第二层夹套41、44内流通,能有效增强磁力的强度及使用时间。
欲将第一、第二层夹套41、44、承载件43及永久磁铁421、422组装在方柱形管体311时,先将各对的二第二层夹套44并排地贴附在各第一层夹套41内侧,并将永久磁铁421、422分别置入两承载件43内。由于各承载件43同样为软铁材质,因此,永久磁铁421、422能透过承载件43磁吸在一个第一层夹套41的各侧壁411内表面,并使各承载件43抵接在各侧壁411的定位凸块412上,此时,一对第二层夹套44会抵接在承载件43外表面。
接着,将该第一层夹套41的两侧壁411移动到方柱形管体311的上、下两侧,使各永久磁铁421、422邻近于方柱形管体311的外表面313并且对方柱形管体311产生磁力作用。之后,将另一第一层夹套41的侧壁411与该第一层夹套41的侧壁411对接,各承载件43会抵接在另一第一层夹套41的定位凸块412上并透过永久磁铁421、422磁吸另一第一层夹套41与另一对第二层夹套44,也就是说,各永久磁铁42会磁吸于两第一层夹套41的定位凸块412间,以及两对第二层夹套44间,此时,两第一层夹套41及两对第二层夹套44分别呈围绕环状地定位于方柱形管体311外周围。需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的第二层夹套44数量是以二对为例作说明,但在应用上,若各第二层夹套44的宽度设计成与各第一层夹套41宽度相同,则第二层夹套44的设计数量可为两个。当油料流经油管31且通过两永久磁铁421、422间时,透过永久磁铁421、422的磁力作用使得油料中的水分子、油分子以及其它杂质的内聚力与附着力降到最低,并且呈现游离状态,以持续与稳定地达成油料净化助燃的功效,使油料雾化状态能改善而达到完全燃烧的目的。其中,透过第一、第二层夹套41、44被永久磁铁421、422磁吸在一起后是呈围绕环状的设计,使得永久磁铁421、422的磁力线能如图15所示地在两第一、第二层夹套41、44内流通而不易外泄,能延长磁力的使用时间,并且透过可供磁力线流通的多通路设计,能有效增强磁力的强度及达到深度磁化的效果。
特别说明的是,磁化助燃器4在设计时,也可如图17及图18所示只单独设计第一层夹套41,同样能达到增加磁化效果及增长使用时间的功效,但是,以多层夹套提供较多磁力线流通通路的设计,能达到最佳的磁化效果及增长更长的使用时间。再者,也可如图18所示地省略承载件43,但永久磁铁421、422的外型大小需与图17所示的承载件43大小相同,使得永久磁铁421、422能抵接在两第一层夹套41的定位凸块412间,且二永久磁铁421、422磁吸于第一层夹套41内表面并邻近于方柱形管体311的外表面313。
如图6、图8及图12所示,由于本实施例是透过多数个电热陶瓷322对油管31的方柱形管体311加热,能快速地将油料加热到预设的温度,因此,油管31能设计成其方柱形管体311及二圆柱形管体312、312’共同构成一呈特殊排列的单Z型通路(如图8所示),借此,能缩短油料的流动路径,提升使用上的效率。以下,将针对车辆燃料燃烧装置300的作动方式进行说明:
当车辆启动时,油料经由汽油泵的推送压力流入一圆柱形管体312的入口314并经由出口315喷出且撞击方柱形管体311的一直立壁316,油料在该圆柱形管体312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磁化助燃器4的永久磁铁421、422磁力作用的影响而呈现游离状态,并且吸收热量。当油料撞击到直立壁316后,油料的油分子会变成更细小粒径并开始翻滚,使得细小粒径油分子表层带负电且核心带正电而达到更细微的游离状态。油料流入方柱形管体311的一加热空间317内,并且透过电热陶瓷322对方柱形管体311加热,使得翻滚且彼此撞击的游离化的细小粒径油分子内外均能快速且均匀地吸收热量,进而达到内外均热的加热效果。接着,细小粒径油分子会经由入口314’流入用以导出油料的圆柱形管体312’内而形成有被压缩的现象,内外均热的油分子会快速地经由出口315’流入化油器内。由于本实施例是透过多数个电热陶瓷322对油管31的方柱形管体311加热,同时搭配磁化助燃器4的磁力作用,使得油料中的水分子、油分子以及其它杂质的内聚力与附着力降到最低,并且呈现游离状态,同时能快速地将油料的细小粒径油分子内外均匀加热至预定的温度,借此,能达成最佳的雾化状态以及在万分之七秒内达成完全燃烧的效果。进一步说明的是,一般经由直通式油管流通的油料因无法撞击变成细小粒径油分子并产生翻滚,因此油料的油分子加热后通常是呈外热内冷的状态,且无法达到瞬间完成均匀加热的功效。再者,先前技术所揭露的双Z型通路的油管设计,由于能提供油料撞击及翻滚的空间不足,因此,加热效率较差。故本案的油管31采单Z型通路的设计方式,与前述两习知相较下,能大幅提升加热效率并达到瞬间完成均匀加热的功效。
如表1及表2所示,表1及表2所示的检验记录表的CEFILO车种是使用本车辆燃料燃烧装置300后在两个不同的测试时间下进行废气排放的测试,由检验结果与合格标准相比较后可得知在使用车辆燃料燃烧装置300后CO值、HC值皆会比合格标准值低并趋近于零,而CO2值会比合格标准值高很多,借此证明,确实能达到减少空气污染的功效。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160114300031
表1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160114300041
表2
如图19及图2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料燃烧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车辆燃料燃烧装置310的整体构造与作动方式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夹持弹片33,数量为一个且呈方形围绕状,其包括一呈倾斜状的第一自由端331、一第二自由端332、二邻近于第一自由端331的扣孔333,及二凸设于第二自由端332的扣接片部334,将各扣接片部334穿设于各扣孔333并沿图20所示的箭头方向向外弯折并扣接于第一自由端331后,夹持弹片33’即能稳固且紧密地将绝缘片326、电极板321及电热陶瓷322夹持于油管31的方柱形管体311的各侧外表面313上。
归纳上述,两实施例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300、310,透过夹持弹片33、330、33’的设计,在热胀冷缩的状态下皆能稳固且紧密地将绝缘片326所包覆的电极板321及电热陶瓷322的绝缘组合夹持于油管31的方柱形管体311外表面313上。另外,透过多数个电热陶瓷322对油管31的方柱形管体311加热的设计,不论进油量多寡均能提供良好的加热量并能迅速地将油料加热至预定温度,使得油管31在设计上能设计成单Z型通路,以缩短油料的流动路径并提升使用上的效率。再者,透过磁化助燃器4的两第一层夹套41被永久磁铁421、422磁吸在一起后是呈围绕环状,同时搭配承载件43、两对第二层夹套44的设计,使得永久磁铁421、422的磁力线能在第一、第二层夹套41、44内流通而不易外泄,能延长磁力的使用时间,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诉求的目的。

Claims (24)

1.一种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包括一瞬间恒温加热器,及一磁化助燃器,该瞬间恒温加热器包括一用以供油料流通的油管,及一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单元包括至少二设置于该油管外表面的电极板、至少一设于该二电极板间的电热陶瓷、至少一包覆该二电极板及该电热陶瓷的绝缘片,及二分别用以提供该二电极板电流的电源线,该二电极板用以将电流传导至该电热陶瓷使其可对该油管加热,该瞬间恒温加热器还包括一夹持弹片,该夹持弹片用以夹持并包覆该绝缘片所包覆的该二电极板及该电热陶瓷的绝缘组合于该油管上,该夹持弹片包括一邻近于一第一自由端的扣孔,及一设于一第二自由端的扣接片部,该扣接片部用以穿设于该扣孔并扣接该第一自由端,该磁化助燃器包括至少一邻近于该油管外表面且对该油管内油料产生磁力作用的永久磁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弹片的该第一自由端呈倾斜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单元包括多数对设于该油管外表面的电极板、多数个电热陶瓷,及多数个绝缘片,各该电热陶瓷设于各该对电极板间,该二电源线用以提供各该对电极板电流,各该绝缘片包覆各该对电极板及各该电热陶瓷,该夹持弹片用以夹持并包覆各该绝缘片所包覆的各该对电极板及各该电热陶瓷于该油管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管包括一方柱形管体,及二分别穿设于该方柱形管体内并与其连通的圆柱形管体,各该对电极板设于该方柱形管体外表面,该方柱形管体及该二圆柱形管体共同构成一单Z型通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化助燃器包括二相连接且呈围绕环状地位于该方柱形管体外周围的第一层夹套,及二永久磁铁,该二永久磁铁磁吸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并邻近于该方柱形管体外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开口相向,该二永久磁铁分别磁吸于该二第一层夹套的连接处,各该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凸设有二相间隔用以抵接各该永久磁铁的定位凸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开口相向,该磁化助燃器还包括二呈碗筒形且开口相向并分别供该二永久磁铁容置的承载件,各该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凸设有二相间隔用以抵接各该承载件的定位凸块,该二永久磁铁透过该二承载件磁吸于该二第一层夹套的连接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化助燃器还包括二分别贴附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内侧的第二层夹套,该二第二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抵接于该二承载件外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化助燃器包括二相连接且呈围绕环状地位于该油管外周围的第一层夹套,及二永久磁铁,该二永久磁铁磁吸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并邻近于该油管外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开口相向,该二永久磁铁分别磁吸于该二第一层夹套的连接处,各该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凸设有二相间隔用以抵接各该永久磁铁的定位凸块。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开口相向,该磁化助燃器还包括二呈碗筒形且开口相向并分别供该二永久磁铁容置的承载件,各该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凸设有二相间隔用以抵接各该承载件的定位凸块,该二永久磁铁透过该二承载件磁吸于该二第一层夹套的连接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化助燃器还包括二分别贴附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内侧的第二层夹套,该二第二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抵接于该二承载件外表面。
13.一种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包括一瞬间恒温加热器,及一磁化助燃器,该瞬间恒温加热器包括一用以供油料流通的油管,及一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单元包括至少二设置于该油管外表面的电极板、至少一设于该二电极板间的电热陶瓷、至少一包覆该二电极板及该电热陶瓷的绝缘片,及二分别用以提供该二电极板电流的电源线,该二电极板用以将电流传导至该电热陶瓷使其可对该油管加热,该瞬间恒温加热器还包括二夹持弹片,该二夹持弹片用以夹持并包覆该绝缘片所包覆的该二电极板及该电热陶瓷的绝缘组合于该油管上,各该夹持弹片包括一邻近于一第一自由端的扣孔,及一设于一第二自由端的扣接片部,该二夹持弹片其中一夹持弹片的该扣接片部用以穿设于另一夹持弹片的该扣孔并扣接该第一自由端,该磁化助燃器包括至少一邻近于该油管外表面且对该油管内油料产生磁力作用的永久磁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夹持弹片的该第一自由端呈倾斜状。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单元包括多数对设于该油管外表面的电极板、多数个电热陶瓷,及多数个绝缘片,各该电热陶瓷设于各该对电极板间,该二电源线用以提供各该对电极板电流,各该绝缘片包覆各该对电极板及各该电热陶瓷,该二夹持弹片用以夹持并包覆各该绝缘片所包覆的各该对电极板及各该电热陶瓷于该油管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管包括一方柱形管体,及二分别穿设于该方柱形管体内并与其连通的圆柱形管体,各该对电极板设于该方柱形管体外表面,该方柱形管体及该二圆柱形管体共同构成一单Z型通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化助燃器包括二相连接且呈围绕环状地位于该方柱形管体外周围的第一层夹套,及二永久磁铁,该二永久磁铁磁吸于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并邻近于该方柱形管体外表面。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开口相向,该二永久磁铁分别磁吸于该二第一层夹套的连接处,各该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凸设有二相间隔用以抵接各该永久磁铁的定位凸块。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开口相向,该磁化助燃器还包括二呈碗筒形且开口相向并分别供该二永久磁铁容置的承载件,各该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凸设有二相间隔用以抵接各该承载件的定位凸块,该二永久磁铁透过该二承载件磁吸于该二第一层夹套的连接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化助燃器还包括二分别贴附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内侧的第二层夹套,该二第二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抵接于该二承载件外表面。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化助燃器包括二相连接且呈围绕环状地位于该油管外周围的第一层夹套,及二永久磁铁,该二永久磁铁磁吸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并邻近于该油管外表面。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开口相向,该二永久磁铁分别磁吸于该二第一层夹套的连接处,各该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凸设有二相间隔用以抵接各该永久磁铁的定位凸块。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开口相向,该磁化助燃器还包括二呈碗筒形且开口相向并分别供该二永久磁铁容置的承载件,各该第一层夹套内表面凸设有二相间隔用以抵接各该承载件的定位凸块,该二永久磁铁透过该二承载件磁吸于该二第一层夹套的连接处。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化助燃器还包括二分别贴附于该二第一层夹套内侧的第二层夹套,该二第二层夹套分别呈U形且抵接于该二承载件外表面。
CN2009202679933U 2009-10-29 2009-10-29 车辆燃料燃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20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79933U CN201620977U (zh) 2009-10-29 2009-10-29 车辆燃料燃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79933U CN201620977U (zh) 2009-10-29 2009-10-29 车辆燃料燃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20977U true CN201620977U (zh) 2010-11-03

Family

ID=43024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6799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20977U (zh) 2009-10-29 2009-10-29 车辆燃料燃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209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1049B2 (en)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emissions of combustion
US2006017981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vehicle emissions and/or generating hydrogen
CN207766072U (zh) 一种相变散热电机定子组件及其应用的风冷电机
TWI330222B (zh)
Presti et al. 2013-24-0158 Cold Start Thermal Management with Electrically Heated Catalyst: A Way to Lower Fuel Consumption
US20150060028A1 (en) Heat exchanger
AU2011279087A1 (en) Coolant-to-catalyst fuel mod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474441B2 (en) Automobile fuel pretreatment device
CN101944867A (zh) 一种圆筒式温差发电器
CN201620977U (zh) 车辆燃料燃烧装置
US20130291826A1 (en) Systems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improved engine cooling and energy generation
CN201539327U (zh) 油管及具有该油管的车辆燃料燃烧装置
CN206513489U (zh) 发动机进气预热器
CN205605282U (zh) 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
KR20070097272A (ko) 고주파 유도 가열 전기보일러
CN109855465A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发动机余热回收的离子风热交换器
JP3165383U (ja) 油管、及びその油管を備えた車燃料前処理装置
CN207725186U (zh) 电池包加热装置及动力电池组
US20110079203A1 (en) Fuel tube and fuel tube contained automobile fuel pretreatment device
CN206790376U (zh) 一种水冷式汽车尾气温差发电换热器
CN107013364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废热发电系统
CN20667003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水侧ptc加热总成
CN209523796U (zh) 一种内燃机热能回收发电装置
CN2577227Y (zh) 蜂窝管壁热交换装置
CN117489455A (zh) 一种采用交错式热管的汽车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