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05343U - 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05343U
CN201605343U CN 201020032750 CN201020032750U CN201605343U CN 201605343 U CN201605343 U CN 201605343U CN 201020032750 CN201020032750 CN 201020032750 CN 201020032750 U CN201020032750 U CN 201020032750U CN 201605343 U CN201605343 U CN 201605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connecting rod
steel band
lead fram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200327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振荣
吕海波
黄利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yang Semiconductor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yang Semiconductor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yang Semiconductor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yang Semiconductor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200327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05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05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053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第一转轮安装于第一轴上,第一转轮可转动地固定;第二转轮安装于第二轴上,第二转轮可转动地固定,第一转轮上设置有定位销,第二转轮上设置有凹槽,定位销与凹槽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既方便调节高度以适应不同的钢带,又方便对钢带定位并支撑其运转,可以防止钢带晃动或上下移动。

Description

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电镀引线框架时,使用钢带1悬挂多个引线框架2进行电镀。钢带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1。钢带1仅画出一段,引线框架2仅画出两个。为均匀电镀及连续大规模电镀,钢带携带引线框架直线运动或圆周运动,以将多个引线框架带入不同的电镀槽内。在使用时,电镀槽的数目很多,往往超过十个。多个电镀槽沿引线框架的运动轨迹排列。在电镀时,由于钢带会携带引线框架从一个电镀槽内进入下一电镀槽内。而且,钢带只需进行水平运动,而无需进行上下运动。传输钢带的动力来源于带轮,带轮转动驱动钢带运转并支撑带轮。为大规模电镀,钢带长度往往较长,在靠近带轮处,钢带位置能够保持一致。但在远离带轮处,由于重力作用等因素,将会导致钢带偏离位置,如向上偏移或向下偏移。钢带偏移后会对引线框架的电镀均匀性及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钢带进行定位并能够支撑钢带的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第一转轮安装于第一轴上,第一转轮可转动地固定;第二转轮安装于第二轴上,第二转轮可转动地固定,第一转轮上设置有定位销,第二转轮上设置有凹槽,定位销与凹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钢带位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定位销穿过钢带的通孔后插入凹槽内。定位销插入凹槽内时,凹槽可限制定位销的位置。定位销与凹槽可防止钢带上下移动,共同起到对钢带的定位和支撑作用。两个转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转动。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均为圆柱形,定位销设置于第一转轮侧面上,定位销数目为两个以上,沿第一转轮圆周方向分布。
优选地是,所述的凹槽设置于第二转轮侧面上,凹槽数目与定位销数目相同,沿第二转轮圆周方向分布。
优选地是,所述的凹槽沿第二转轮圆周方向设置一圈。
凹槽沿第二转轮圆周方向开设一周,凹槽可防止定位销上下位移(即转轮轴向位移),可避免凹槽卡住定位销。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一轴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二轴与第二连杆连接;弹性复位装置一端与第一轴或第一连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轴或第二连杆连接。
使用弹性复位装置,可使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相对位置相对固定,在其远离或靠近时,弹性复位装置可使两者恢复设置的距离。弹性复位装置优选采用拉伸弹簧。
优选地是,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与基板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至少一个与基板活动连接。
至少一个连杆活动连接,可以方便使用。在使用时,方便调节两个转轮的距离。
优选地是,所述的基板上设置有通槽,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上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和通槽并与螺母相配合将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与基板活动连接。这样设置,方便调节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是,第一轴与第一连杆的连接方式为高度可调节地连接;第二轴与第二连杆的连接方式为高度可调节地连接。
对于不同规格的钢带,其通孔位置可能会有不同,为适应不同的工作要求,将连杆的连接方式设置为高度可调节,方便调节转轮轴向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钢带。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轴上设置有螺纹,第一连杆设置第一通孔,第一轴穿过第一通孔,第一轴上的螺纹与第一螺母配合;所述第二轴上设置有螺纹,第二连杆设置第二通孔,第二轴穿过第二通孔,第二轴上的螺纹与第二螺母配合。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一轴与第一转轮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套,第一轴套与第一轴间隙配合,第二轴与第二转轮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与第二轴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即可以设置使转轮与轴固定连接,使用时使轴旋转;也可以设置成转轮与轴转动连接,轴相对固定。采用轴套后,可使轴固定,转轮安装于轴套上,使用过程中,转轮与轴套旋转,轴可不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即方便调节高度以适应不同的钢带,又方便对钢带定位并支撑其运转,可以防止钢带晃动或上下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引线框架电镀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转轮301和第二转轮302,第一转轮301通过轴套305安装于第一轴303上,轴套305与第一轴303间隙配合,以使轴套305能够旋转。第一转轮可与轴套同步或不同步旋转。
第二转轮302通过轴套306安装于第二轴304上,轴套306与第二轴304间隙配合,以使轴套能够旋转。第二转轮302可与轴套306同步或不同步旋转。
第一转轮301和第二转轮302均为圆柱形。
第一转轮301侧面设置有定位销307,定位销307数目为两个以上,沿第一转轮301圆周方向排列。定位销307具体数目可根据钢带上的多个通孔11之间的距离及第一转轮301直径大小确定。
第二转轮302侧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凹槽308。
定位销307与凹槽308相配合。
第一轴303上设置有螺纹309,第一连杆313设置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一轴303设置螺纹309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使用第一螺母311配合螺纹309将第一连杆313和第一轴303连接。
调节第一转轮沿轴向的位置时,旋转第一螺母311,使第一轴带动第一转轮向上或向下移动,即可调节转轮的高度。
第二轴304上设置有螺纹310,第二连杆314设置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二轴304设置螺纹310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使用第二螺母312配合螺纹310将第二连杆314和第二轴304连接。调节第二转轮高度的原理与第一转轮相同。
拉伸弹簧315一端与第一连杆31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14连接。
第一连杆313与基板316通过第一螺栓317和螺母(图中未示出)配合连接。基板316上设置有通槽318,第二连杆314上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二螺栓319穿过通孔和通槽318并与螺母(图中未示出)相配合将第二连杆314与基板316活动连接。松动螺母和螺栓后,可以调节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距离。
使用时,使钢带1位于第一转轮301和第二转轮302之间,定位销307穿过钢带的通孔11插入第二转轮302的凹槽308内。钢带1移动过程中,拉动定位销307从而带动第一转轮301旋转。旋转过程中,前方的定位销从通孔内退出,后面的定位销穿过后面的通孔,依此类推。随着第一转轮301旋转,不断的有定位销穿过通孔11。
实施例2:
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凹槽数目与定位销数目相同,凹槽沿第二转轮圆周方向排列。凹槽的形状和尺寸保证定位销可插入并能自如的退出即可。
以上实施例中,各部分结构可以进行另外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第一转轮安装于第一轴上,第一转轮可转动地固定;第二转轮安装于第二轴上,第二转轮可转动地固定,第一转轮上设置有定位销,第二转轮上设置有凹槽,定位销与凹槽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均为圆柱形,定位销设置于第一转轮侧面上,定位销数目为两个以上,沿第一转轮圆周方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设置于第二转轮侧面上,凹槽数目与定位销数目相同,沿第二转轮圆周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沿第二转轮圆周方向设置一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轴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二轴与第二连杆连接;弹性复位装置一端与第一轴或第一连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轴或第二连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与基板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至少一个与基板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上设置有通槽,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上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和通槽并与螺母相配合将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与基板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轴与第一连杆的连接方式为高度可调节地连接;第二轴与第二连杆的连接方式为高度可调节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上设置有螺纹,第一连杆设置第一通孔,第一轴穿过第一通孔,第一轴上的螺纹与第一螺母配合;所述第二轴上设置有螺纹,第二连杆设置第二通孔,第二轴穿过第二通孔,第二轴上的螺纹与第二螺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轴与第一转轮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套,第一轴套与第一轴间隙配合,第二轴与第二转轮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与第二轴间隙配合。
CN 201020032750 2010-01-05 2010-01-05 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05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032750 CN201605343U (zh) 2010-01-05 2010-01-05 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032750 CN201605343U (zh) 2010-01-05 2010-01-05 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05343U true CN201605343U (zh) 2010-10-13

Family

ID=42950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20032750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05343U (zh) 2010-01-05 2010-01-05 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053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7612A (zh) * 2015-07-21 2015-12-23 安徽江威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校正机构
CN109652848A (zh) * 2018-12-27 2019-04-19 惠州市慧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旋转导电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7612A (zh) * 2015-07-21 2015-12-23 安徽江威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校正机构
CN105177612B (zh) * 2015-07-21 2018-07-10 南通市恒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校正机构
CN109652848A (zh) * 2018-12-27 2019-04-19 惠州市慧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旋转导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05343U (zh) 引线框架传输钢带支撑定位装置
CN204569004U (zh) 线缆放线装置
CN102795446A (zh) 一种单独调整辊
CN103042337A (zh) 一种罐式集装箱角柱组装系统
CN203382179U (zh) 循环施釉线托盘找正装置
CN203921961U (zh) 用于支承带式输送机中传输带的结构
CN204182826U (zh) 一种结晶罐周向紧固用钢条弯曲装置
CN102436875B (zh) 铝漆包线生产中裸铝线转向导轮防掉轮装置
CN104030001B (zh) 用于支承带式输送机中传输带的结构
CN203998396U (zh) 一种可减小振动幅度的锭子机构
CN207142175U (zh) 一种皮带自动纠偏装置
CN202434267U (zh) 铝漆包线生产中裸铝线转向导轮防掉轮装置
CN205571093U (zh) 一种圆形槽体的成型机
CN206782722U (zh) 一种用于调整皮带机跑偏的托辊支架
CN201010344Y (zh) 便于更换托辊的托辊支架装置
CN203343605U (zh) 一种方桩钢筋骨架滚焊机前输送装置
CN204324363U (zh) 提高斜蓖条衬板使用寿命的装置
CN203345563U (zh) 一种方桩钢筋骨架滚焊机前输送装置
CN203857131U (zh) 一种嵌入式鞍座
CN202953433U (zh) 圆管连接v型下托辊架
CN208570712U (zh) 一种模块组装外搭扣结构
CN206126082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的皮带调偏装置
CN202321752U (zh) 手动纠偏器的出纸角度调节装置
CN206392581U (zh) 一种高速线材精轧机前飞剪前转辙器增设固定调节装置
CN205110641U (zh) 一种滚丝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