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04483U -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04483U
CN201604483U CN2010201330260U CN201020133026U CN201604483U CN 201604483 U CN201604483 U CN 201604483U CN 2010201330260 U CN2010201330260 U CN 2010201330260U CN 201020133026 U CN201020133026 U CN 201020133026U CN 201604483 U CN201604483 U CN 201604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pressure
mounted device
pressure car
mouth
monitor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330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植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teelmate Secur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teelmate Secur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teelmate Secur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teelmate Secur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330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04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04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044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其中的胎压车载装置集成了现有技术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中的中央监控器和信号匹配装置,并进一步在物理结构上与点烟口取电接口相结合,为该胎压车载装置独立配备电池,甚至该电池可由该点烟口取电接口充电从而实现最基本的电气上的进一步集成等。通过此一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更易于使用,特别易于安装和调试,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有利于突破其销售模式的瓶颈,预期能取得商业上的巨大进步。

Description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电子安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技术背景】
本申请人在2009年5月31日提交的CN200910039869.6号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信号匹配装置,其中,将车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分为三大功能模块,即一般装设在驾驶室内的中央监控器、装设在汽车轮胎内的传感发射器以及在中央监控器和传感发射器之间作为学习设备使用的信号匹配装置,关于三大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中信号匹配装置的学习方法,已在该申请中详述,本申请将不行赘述。同理,在同一技术领域所检索到的其它在先国内外在先申请中,也均采用了这种结构设计车胎压力监测系统,使其中三大功能模块在空间上彼此独立地予以应用。
其中,在每一轮胎中独立装设一个传感发射器是最为基础的必备技术要素,而中央监控器由于需要较大的电源支持而不能脱离驾驶室,故其必须局限安装于汽车驾驶室内,唯独信号匹配装置(通俗地也称之为学习机)由于可自带电池且采用无线方式与中央监控器和传感发射器电性连接,故而是可活动的。使用者可以将之置于汽车驾驶室内或者随身携带均可,仅在需要进行信号学习时才需要用到该信号匹配装置。相较于信号匹配装置使用轻巧的电池而言,中央监控器由于配备有耗电较大的部件--显示器,故一般的电池不足以支持其工作,而必须与汽车内电瓶建立某种电性连接关系以便取电。
由此,中央监控器、信号匹配装置以及传感发射器的安装和调试是其被应用的初步。在安装阶段,中央监控器的取电连接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普通车主不能自行安装,需要有专业人士参与;在调试阶段,首先需要将信号匹配装置靠近相应的轮胎通过操作相应按键激发该轮胎内的传感发射器向其发射身份特征信息,然后将相应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行标识和存储;当所有传感发射器的身份特征信息均被识别和存储后,进一步将信号匹配装置挪至驾驶室内靠近该中央监控器,通过相应按键控制方可将信号匹配装置中存储的传感发射器的身份特征信息传输给该中央监控器,从而完成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的初始调试工作。可以看出,虽然理论上该产品可以通过多种代理渠道进行销售,但是,其安装和调试的不便利性,对用户的时间造成浪费,直接影响了用户的购买欲,反而降低了该产品的销售效果。
中央监控器与学习机的分离式设计,由于学习机不经常使用,也经常出现用户遗失学习机的情况,产生诸多不便。
2009年1月16日公开的CN200910036711.3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设备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一端制备成与点烟口相连接以便取电,另一端可以装设电子设备,典型地揭示了装设一显示器的结构,因此同理可由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推知该中央监控器的显示器可以被以同样的方式与该连接结构相安装,貌似这样仅仅是解决了中央监控器的显示器的取电方式的问题,但实际上,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揭示将能看出该车载设备连接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功运用。
因此,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的功能模块的组成关系,即其结构关系,其结构关系上的合理组合会影响其应用,主要表现在安装过程和调试过程中,进而,也会影响商业上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的胎压车载装置,集成车胎压力监测系统中传感发射器之外的其它功能模块,使得其安装和应用均趋于简便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胎压力监测系统,优化其结构,使其更便于安装,满足消费者对便利的要求,刺激其购买欲,以取得商业上的具大进步。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胎压车载装置,其接收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的传感发射器所发送的高频信号,其包括:电源单元,其通过电池独立为本装置供电或通过点烟口取电接口从汽车取电以为本装置供电;控制芯片,识别电源单元为以电池供电时,受控于用户操作,读出所接收的高频信号中各传感发射器与相应身份特征码的对应关系并予以存储;识别电源单元为通过点烟口取电接口供电时,读出所接收的高频信号中的胎压数据与身份特征码,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传感发射器及其相应胎压数据对应输出;低频唤醒单元,仅由电源单元的电池供电,受控于控制芯片,在信号匹配装置工作状态下发送低频的诱导信号以使传感发射器感应后发射所述高频信号;高频收发单元,受控于控制芯片,用于接收所述高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受控于控制芯片,用于提供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以实现用户操作和告警。
所述电源单元的电池的电压与通过点烟口取电接口所接入电源的电压不同,两者均通过一电源控制电路为本装置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揭示,所述电池可以采用充电电池,其经一充电电路与点烟口取电接口相连接以便为充电电池充电;也可直接采用干电池。
所述输入输出装置包括触摸显示屏。或者,所述输入输出装置包括分别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的按键、显示屏和扬声器。
此外,所述点烟口取电接口装设在本胎压车载装置之外,本胎压车载装置的其余部件均被封装在同一盒体中。所述点烟口取电接口与该盒体间具有可枢转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包括装设于汽车各轮胎内的若干个传感发射器,还包括前述的胎压车载装置,当该胎压车载装置处于未装设在汽车驾驶室点烟口由电池独立供电的状态时,用户通过操纵该胎压车载装置的输入输出装置触发低频唤醒单元发送诱导信号给单个传感发射器,该传感发射器发送出高频信号,该胎压车载装置据该高频信号所包含的身份特征码与该传感发射器建立对应关系并存储;当该胎压车载装置处于装设在汽车驾驶室点烟口由点烟口取电接口供电的状态时,胎压车载装置通过其高频收发单元接收各传感发射器发送的高频信号,据该高频信号所包含的胎压数据和身份特征码,对照所述对应关系,通过其输入输出装置将传感发射器与其相应的胎压数据对应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包括中央监控器、信号匹配装置以及传感发射器,中央监控器与信号匹配装置共同组装构成胎压车载装置,该胎压车载装置设有点烟口取电接口以通过接入汽车点烟口电源为所述中央监控器供电,所述信号匹配装置自带电池以便为自身供电。所述信号匹配装置自带的电池为充电电池,其与点烟口取电接口电性连接以实现为充电电池充电,或者,所述信号匹配装置自带的电池为干电池。此外,所述点烟口取电接口与胎压车载装置之间设有可枢转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
首先,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中的中央监控器和信号匹配装置至少在空间上合二为一,作为一个整体与点烟口取电接口连接集成,成为一独立装置,由于该装置能与汽车驾驶室内的点烟口便捷安装和拆卸,不必破坏仪表台进行电瓶或总线取电,直接利用点烟口的12伏(仅举例)电压,能大大节省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时间;
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胎压车载装置内实现了中央监控器和信号匹配装置两种传统功能模块的功能,等同于该传统两种功能模块共用物理结构和硬件电路,可以降低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的整体成本;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胎压车载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只需经插拔操作即可简单,异常简单迅捷,故使产品的销售方式不必依赖于传统的层层代理渠道,转而可以将产品经从事四轮定位之类轮胎相关维护商处推销,利用司机维修汽车轮胎之机向其推销本实用新型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由于其安装和调试过程非常便捷迅速,拖延用户维修时间方面的因素几可忽略,从而易于激发用户购买欲,由此而论,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均可预期本实用新型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将突破销售瓶颈,取得商业上的巨大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的物理结构示意图,其中胎压车载装置的盒体被部分揭开,传感发射器未装设在轮胎中;
图2与本实用新型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相配合的公知的传感发射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该图适用于各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采用的公知的中央监控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采用的公知的信号匹配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胎压车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物理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胎压车载装置内的一种电源单元的电路原理示意图,该图适用于各实施例;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胎压车载装置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其改进完全取之于公知的由信号匹配装置、中央监控器及若干传感发射器三大功能模块所构成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典型地如前述CN200910039869.6号专利申请,也可参阅CN101241633A号专利公告,其公开一种“具设定及收发储存无线电子传感器数据的系统装置”,实质上也为被本实用新型所称车胎压力监测系统所包括,同理,还可参阅CN1994765A号专利公告所揭示的“轮胎压力测量系统”,尽管此处所引用的三件专利文献中所披露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在具体电路实现上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却均公开了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由三大功能模块构成这一技术特征。因此,足以说明,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均已知晓,本实用新型所称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由前述三大功能模块构成、该三大功能模块在电气上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灵活变化这一类现有技术。
此处,将以两个基于本实用新型同一构思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在此两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央监控器和信号匹配装置被上位化为一胎压车载装置,其与若干个传感发射器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所称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需要先行指出的是,所述上位化的胎压车载装置,其既可以是指在物理空间上共同组装中央监控器和信号匹配装置两大功能模块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指不仅在物理空间上,而且在电气上也一并集成了中央监控器和信号匹配装置的技术方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基础思想,其中的重点是指物理空间上的一体组装。这样的概括不能尽言,请详细参阅如下两种实施例以更清楚地揭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请先结合图1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首要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包括装设在各汽车轮胎内的若干个传感发射器11和插装在汽车驾驶室内点烟口上的胎压车载装置2。所述的胎压车载装置2则包括中央监控器21、信号匹配装置22,及用于封装中央监控器21和信号匹配装置22的盒体23,以及用于从汽车驾驶室点烟口取电的点烟口取电接口24。
请参阅图2,所述的传感发射器11主要用于感测汽车轮胎内的气压,公知地,传感发射器11至少设有控制芯片110、压力感测电路112、高频收发电路114以及低频收发电路116,其通过压力感测电路112获知胎内压力后,以电信号形式发送给控制芯片110,控制芯片110再将该电信号经高频收发电路114向外空间发射,以便由胎压车载装置2内的中央监控器21或与之相同的控制逻辑控制,由中央监控器21对接收到的包含胎压数据和身份特征码的高频信号做进一步的处理。至于胎压是否超过预设的值,既可以在传感发射器11中做出判断,判断后以无线告警信号的方式发给中央监控器21,也可直接在胎压车载装置2的中央监控器21做出判断,可以灵活设计。传感发射器11的低频收发电路116用于接收由用户操作胎压车载装置2所属信号匹配装置22所产生的低频诱导信号,然后交由控制芯片110处理,控制芯片110据该低频信号激活一个包含该传感发射器11身份特征码的信号,将之经高频收发电路向外空间发射,并为胎压车载装置2的信号匹配装置22所存储,以便提供给所述中央监控器21使用。所述传感发射器11所产生的向外发射的信号,均经高频收发电路114发射,该信号一般均包含本传感发射器11的身份特征码和当前胎压数据。
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因为胎压车载装置2内部的中央监控器21和信号匹配装置22在程序逻辑上是相互独立的,两者只是在物理空间上组装同一盒体23中,故信号匹配装置22接收了包含身份特征码的高频信号后,仍需接收用户指令(可以为一按键,由用户手动触发)方能将各个传感发射器11的身份特征码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送给所述中央监控器21。
请参阅图3,所述胎压车载装置2的中央监控器21,其至少设置有高频收发电路212、控制芯片210、输入输出装置214以及电源单元219,其控制逻辑由控制芯片210实现,其输入输出装置214即包括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在传统的实现方式中,输入装置以键盘实现,输出装置采用显示屏、扬声器等实现,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输出装置作为一个整体,优先采用触摸显示屏实现。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输出装置进行输入以完成各种设置,由控制芯片210接收并执行用户通过操作而产生的指令予以实现。所述高频接收电路212用于接收各个传感发射器11发送来的包含胎压数据和身份特征码的高频信号,并由控制芯片210进一步将该包含胎压数据和身份特征码的高频信号做进一步处理,据此通过输入输出装置214进行某种形式的输出,使每一传感发射器11的胎压数据均能得到正确清楚的反映,例如予以将传感发射器11与其所对应的胎压数据对应输出显示或者发声告警等。高频收发电路212还可以用于接收信号匹配装置22发送来的包含身份特征码的高频信号,然后将该高频信号传送给控制芯片210,由控制芯片210识别后,在中央监控器21中对各个传感发射器11的方位予以识别、标记并存储,建立每一传感发射器11的方位与其身份特征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在中央监控器21接收到任意一个传感发射器11的包含胎压数据和身份特征码的高频信号后,其控制芯片210能对照之前已存储并标记的方位与身份特征码间的对应关系,以便如前所述以明确无误的方式输出,令驾驶员准确地了解各个轮胎的内部气压。更具体的实现方式,因如前所述,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已公知,故不行赘述。
请参阅图4,所述胎压车载装置的信号匹配装置22,其至少设有控制芯片220、低频唤醒电路221、高频收发电路222及输入输出装置224(也可仅设输入装置),并配备独立的电池229分别为控制芯片220、低频唤醒电路221、高频收发电路222及输入输出装置224供电。其使用信号匹配的操作较为灵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用户将该信号匹配装置22靠近某装有传感发射器11的车胎旁边,通过输入输出装置224触发某一按键(未图示),使其控制芯片220识别后产生一诱导信号,经低频唤醒电路221以低频无线信号的形式发送给所述传感发射器11的低频收发电路116,传感发射器116的控制芯片110据此低频信号即可经其高频收发电路114发射出包含身份特征码的高频信号,该高频信号被信号匹配装置22的高频收发电路222所接收并记载到与该按键相应的存储空间中,以便进一步在信号匹配装置22受控向中央监控器21传输各传感发射器11的身份特征码时能以较简便的方式被识别。由于如前所述,信号匹配装置22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故此处也不行赘述。
至于如何信号匹配装置22获取传感发射器11的身份特征码后如何加以标识并存储形成何种对应关系,以及信号匹配装置22将这种建立有对应关系的身份特征码信息发送给中央监控器21时,中央监控器21如何识别并将之与相应的胎压数据格式化以用于输出,可以灵活设计,均为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也见于本实用新型所引用的背景技术中,不应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同理不行赘述。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关于胎压车载装置2内的中央监控器21和信号匹配装置22本身的结构组成及相互间电气原理的描述,仅为后述说明的方便,也为便于读者理解本文的陈述,而不得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中央监控器21和信号匹配装置22的结构组成和电气原理的实现依然是非常灵活的,其涵盖了现有技术中的所有具有不同结构组成和电气原理的中央监控器和信号匹配装置,只要其所属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本来在物理空间上是以这种方式划分三大功能模块的,都可以在本实施例中将其中央监控器21和信号匹配装置22以相同的方式予以共同组装成本实用新型所称的胎压车载装置2。
请结合图1和图5,所述的盒体23,即为一外壳,既可如图1所示的结构,也可如图5所示的结构,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盒体23用于将中央监控器21和信号匹配装置22在物理空间上一体组装,如中央监控器21组装在盒体23的一面,信号匹配装置22组装在盒体23的另一面。在图5中表现为两个对向互相扣合的槽形件231,232,其内还包括有用于固定中央监控器21和信号匹配装置22的框架结构230,盒体23本身的实现方式非常灵活,为机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故也不行赘述。
请结合图1和图5,所述的点烟口取电接口24,即为前述CN200910036711.3号专利申请所揭示的车载设备连接结构,点烟口取电接口24以该种连接结构与该盒体23相连接,形成一可枢转结构25,以便于盒体23进行角度调节。由此可知,点烟口取电接口24可插置于汽车驾驶室内的点烟口中,并从其中取电获得12V汽车电源(视汽车设计而定),其电源经盒体23预设的走线结构(未图示)直接提供给盒体23内的中央监控器21使用。中央监控器21设置有一触摸显示屏作为其输出装置,其设置在该盒体23的一面,盒体23该面相应设计为透明效果或不设置遮罩面,则该显示屏即可供正常使用。同理,中央监控器21还可以设置除显示屏之外的其它输出装置,例如扬声器、震动电路等。
由于将胎压车载装置2内的信号匹配装置22在与诱导传感发射器11发射包含身份特征码的高频信号时,也即发射诱导信号时是以低频信号的方式发射的,而低频信号的有效范围有限,故需要将胎压车载装置2整体靠近相应的轮胎方可实现。考虑到此一特征,必须如前所述,在胎压车载装置2的盒体23内独立配备一供信号匹配装置22使用的电池229,该电池229独立为胎压车载装置2内的信号匹配装置22供电,故其既可为干电池,也可为充电电池,当其为充电电池时,可以与点烟口取电接口24相连接以便在电量较低时自动充电,关于连接于电池229与点烟口取电接口24之间的充电电路20(参阅图6)的实现,为电学领域所公知,故不行赘述。
为进一步改进信号匹配装置22与中央监控器21所构成的胎压车载装置2的电源供应方式,请进一步结合图6所示改进后的电源单元29,该电源单元29由所述点烟口取电接口24和一保护电路26、一电源控制电路27、一稳压电路28及一充电电池229构成,点烟口取电接口24与保护电路26电性连接,保护电路26则和充电电池229一起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27电性连接,电源控制电路27进而与稳压电路28电性连接,此外,充电电池229还如前所述通过充电电路20与保护电路26电性连接以便充电。事实上,电源单元29的实现是非常灵活的,并不局限于该种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此已通晓。同理,本电源单元29也可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被直接应用。
当胎压车载装置2被插置于点烟口中时,由于电源单元29会通过电源控制电路27导通点烟口取电接口24进行供电,进入中央监控器21工作状态,而信号匹配装置22此时没有必要工作,故其充电电池229的供电功能会被电源控制电路27所关断。同理,当胎压车载装置2被拔离点烟口时,电源控制电路27会自动导通充电电池229对信号匹配装置22的供电,进入信号匹配装置22工作状态,注意此时会连低频唤醒电路221也一并导通,低频唤醒电路221是由充电电池229直接供电的,不经过稳压电路28,当然也可由稳压电路28供电。电源控制电路27的实现也是非常灵活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普通电路或逻辑控制电子电路予以实现,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点烟口取电的电源和电池29的电源存在电压差,故利用此一电压不同的性质即可轻易实现。如在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电路27与控制芯片30直接电性连接,由此,可以通过受控于控制芯片30,令该电源控制电路27实现在点烟口供电、电池供电、充电等状态中自由切换。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将传统的中央监控器21和信号匹配装置22通过先仅在物理空间上采用一盒体23封装,再行与一点烟口取电接口24相结合,形成胎压车载装置2,其中中央监控器21由点烟口取电接口24取电,而信号匹配装置22配备电池229独立供电,而电池229当为充电电池229时又可由点烟口取电接口24,从而实现了有机集成,信号匹配装置22不易丢失,当胎压车载装置2插置于驾驶室内点烟口时,能正常实现对各轮胎的胎压进行监测,而当需要调试以校正各传感发射器所处方位及其显示效果时,则可以将胎压车载装置2拔离点烟口,逐一靠近各轮胎进行调试即可。其操作简便快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胎压车载装置2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显然具有更易被用户接受的优点。
进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的电气结构进行优化,以便进一步获得成本上的优势。
请结合图1、图2、图5和图7,本实施例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同理包括胎压车载装置2和传感发射器11,传感发射器11的结构组成及电气原理同于前一实施例,而胎压车载装置2则由相当于前一实施例的中央监控器21和信号匹配装置22(参阅图3和图4)的两部分控制逻辑组成,由此,前一实施例中的中央监控器21和信号匹配装置22在本实施例中实质上已被从物理空间上和从电气上一体化集成,从而形成本实施例所述的胎压车载装置2。
本实施例的胎压车载装置2,包括控制芯片30和分别与控制芯片30电性连接的输入输出单元31、高频收发单元32、低频唤醒单元33以及电源单元29。
如前所述,前述实施例的电源单元29(参阅图6)适用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电源单元29包括点烟口取电接口24,其具体结构及电气原理与前一实施例可以完全相同,主要在于提供一种能插置于汽车驾驶室内点烟口实现从汽车发动机间接取电的装置,以便该点烟口取电接口24插置于汽车点烟口后,能为与其连接的电气部件供电。电源单元29的保护电路26连接后,进一步通过电源控制电路27继而稳压电路28向分别与稳压电路28相连接的所述高频收发单元32、输入输出单元31、控制芯片30供电。为了在胎压车载装置2从点烟口拔出后仍具有电源支持,设置一充电电池229,该充电电池229与该电源控制电路27电性连接,并单独且排它地与所述低频唤醒单元33电性连接以便为其供电。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27,除了与点烟口取电接口24通过保护电路26电性连接,还与该充电电池229电性连接,以便电源控制电路27能自动切换电源支持模式(或在另一实施例中由控制芯片控制切换),选择是否从点烟口取电接口24或者充电电池229取电,以便为控制芯片30根据当前供电支持模式切换工作状态提供依据。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电源单元29可以采用与前一实施例的电源单元29完全相同的结构,并且其具体实现方式也是灵活的。
所述的控制芯片30,合成了前一实施例所述的中央监控器21和信号匹配装置22两部分控制逻辑,其以编程的方式实现,可以通过检测电源单元29的供电支持模式设置自身的工作状态,即中央监控器工作状态和信号匹配装置工作状态。因无论是由点烟口取电接口24还是由充电电池229向控制芯片30供电,都必须通过所述稳压电路28,而点烟口取电接口24一般为12伏电压,充电电池229则与前者不同如3.6伏,故控制芯片30可以通过检测当前电压大小确定判断当前的供电支持模式,从而设置进入执行相应工作状态的程序。当胎压车载装置2被插置于点烟口时,控制芯片30执行中央监控器工作状态的程序逻辑,可以利用高频收发单元32和输入输出装置31实现与前一实施例中中央监控器21完全相同的功能,前高频收发单元32获得来自传感发射器11的包含胎压数据和身份特征码的高频信号时,通过与控制芯片30内置的存储单元(未图示)中关于各传感发射器11(表现为身份特征码)与方位(可以约定以某种数据表征并被程序所识别)间对应关系的标识信息,即可将相关传感发射器11及其相应胎压数据经输出装置输出;当胎压车载装置2被拔离点烟口时,控制芯片30执行信号匹配装置22工作状态的程序逻辑,则可以利用高频收发单元32、输入输出装置31以及低频唤醒单元33实现与前一实施例中信号匹配装置22完全相同的功能,其从某传感发射器11获得的包含身份特征码的信号被控制芯片30解析后形成身份特征码与方位的对应关系,完成各传感发射器11的标识,并存储在控制芯片30内置的存储单元(未图示)中,以备中央监控器21工作状态下使用。
由此可见,高频收发单元32同时充当了前一实施例中中央监控器21的高频收发电路212和信号匹配装置22中的高频收发电路222的功能,由控制芯片30决定该高频收发单元32何时充当前者或后者。同理,所述低频唤醒单元33实质上充当了前一实施例中信号匹配装置22的低频唤醒电路221完全相同的功能,同样受控于控制芯片30的调度。
而所述的输入输出装置31,也可以采用在功能和结构上,完全与前一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方案,使得其既具有输入装置所应有的输入功能,也具有输出装置所应有的输出功能。如前所述,可以优选一与控制芯片30电性连接的触摸显示屏加以实现,也可以分别采用按键组结合普通显示屏、扬声器的方式予以实现。
相对于前一实施例,本实施例除了在物理结构上将传统的中央监控器21与信号匹配装置22与点烟口取电接口24相结合组装,而且进一步简化电气结构,使中央监控器21与点烟口取电接口24实现了输入输出装置31、高频收发单元32以及控制芯片30的共用,从而可以节省成本。
至于本实施例中胎压车载装置2用于实现组装关系的物理结构,由于与前一实施例存在共性,故可采用与前一实施例完全相同的方案,通过盒体23之类的结构进行整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仅给出的以上两种优选实施例,均可实现将传统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进行优化,将其中的中央监控器与信号匹配装置结合点烟口取电接口进行不同深度的融合,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述胎压车载装置,而关于中央监控器、信号匹配装置及点烟口取电接口本身的物理和电气结构和及其工作逻辑则均为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且点烟口取电接口与用于封装中央监控器和信号匹配装置的盒体也能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灵活实现,故本实用新型独特之处在于如何将以上三者进行灵活的结合,使得这种结合能带来用户安装和调试上的便利,增强购买欲以促成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需要更进一步声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仅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胎压车载装置,其接收车胎压力监测系统的传感发射器所发送的高频信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电源单元,其通过电池独立为本装置供电或通过点烟口取电接口从汽车取电以为本装置供电;
控制芯片,识别电源单元为以电池供电时,受控于用户操作,读出所接收的高频信号中各传感发射器与相应身份特征码的对应关系并予以存储;识别电源单元为通过点烟口取电接口供电时,读出所接收的高频信号中的胎压数据与身份特征码,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传感发射器及其相应胎压数据对应输出;
低频唤醒单元,仅由电源单元的电池供电,受控于控制芯片,在信号匹配装置工作状态下发送低频的诱导信号以使传感发射器感应后发射所述高频信号;
高频收发单元,受控于控制芯片,用于接收所述高频信号;
输入输出装置,受控于控制芯片,用于提供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以实现用户操作和告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压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的电池的电压与通过点烟口取电接口所接入电源的电压不同,两者均通过一电源控制电路为本装置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压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其经一充电电路与点烟口取电接口相连接以便为充电电池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压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干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胎压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装置包括触摸显示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胎压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装置包括分别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的按键、显示屏和扬声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胎压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烟口取电接口装设在本胎压车载装置之外,本胎压车载装置的其余部件均被封装在同一盒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胎压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烟口取电接口与该盒体间具有可枢转连接结构。
9.一种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包括装设于汽车各轮胎内的若干个传感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胎压车载装置,当该胎压车载装置处于未装设在汽车驾驶室点烟口由电池独立供电的状态时,用户通过操纵该胎压车载装置的输入输出装置触发低频唤醒单元发送诱导信号给单个传感发射器,该传感发射器发送出高频信号,该胎压车载装置据该高频信号所包含的身份特征码与该传感发射器建立对应关系并存储;当该胎压车载装置处于装设在汽车驾驶室点烟口由点烟口取电接口供电的状态时,胎压车载装置通过其高频收发单元接收各传感发射器发送的高频信号,据该高频信号所包含的胎压数据和身份特征码,对照所述对应关系,通过其输入输出装置将传感发射器与其相应的胎压数据对应输出。
10.一种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包括中央监控器、信号匹配装置以及传感发射器,其特征在于,中央监控器与信号匹配装置共同组装构成胎压车载装置,该胎压车载装置设有点烟口取电接口以通过接入汽车点烟口电源为所述中央监控器供电,所述信号匹配装置自带电池以便为自身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匹配装置自带电池为充电电池,其与点烟口取电接口电性连接以实现为充电电池充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匹配装置自带电池为干电池。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烟口取电接口与胎压车载装置之间设有可枢转连接结构。
CN2010201330260U 2010-02-10 2010-02-10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04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30260U CN201604483U (zh) 2010-02-10 2010-02-10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30260U CN201604483U (zh) 2010-02-10 2010-02-10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04483U true CN201604483U (zh) 2010-10-13

Family

ID=42949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3302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04483U (zh) 2010-02-10 2010-02-10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0448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7519A (zh) * 2010-02-10 2010-07-07 广东铁将军防盗设备有限公司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WO2013037162A1 (zh) * 2011-09-13 2013-03-21 广东铁将军防盗设备有限公司 车载取电接口监视组件天线安装结构
CN105539027A (zh) * 2015-12-21 2016-05-04 江苏博锐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胎压监测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7519A (zh) * 2010-02-10 2010-07-07 广东铁将军防盗设备有限公司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WO2011097845A1 (zh) * 2010-02-10 2011-08-18 广东铁将军防盗设备有限公司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CN101767519B (zh) * 2010-02-10 2013-05-01 广东铁将军防盗设备有限公司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WO2013037162A1 (zh) * 2011-09-13 2013-03-21 广东铁将军防盗设备有限公司 车载取电接口监视组件天线安装结构
EP2757638A4 (en) * 2011-09-13 2015-08-19 Steelmate Co Ltd ANTENNA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A VEHICLE-ASSISTED ELECTRICAL CONSUMER INTERFACE SURVEILLANCE ASSEMBLY
CN105539027A (zh) * 2015-12-21 2016-05-04 江苏博锐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胎压监测装置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7519B (zh)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CN102714422B (zh) 电池模拟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1746233B (zh) 胎压监控与汽车防盗一体化系统及胎压监控方法
US9216659B2 (en) Providing battery charge state inform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US7999665B2 (en) Plug-in vehicle having a recharging port with a state of charge indicator
US20130110340A1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nd,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the electric vehicle
CN105620377B (zh) 车辆内置型obu终端的防拆系统及方法
CN205540264U (zh) 一种整车控制器测试装置
CN207250095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远程移动显示装置
CN201604483U (zh) 车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胎压车载装置
CN106772086A (zh) 一种车载蓄电池状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579953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476785A (zh)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CN106585407A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集成度交流充电桩控制板
CN207647308U (zh) 一种智能汽车钥匙装置
CN113415161B (zh) 用于车辆的仪表组件和车辆
CN207216371U (zh) 一种智能汽车钥匙控制系统
CN201623521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装置
CN206790748U (zh) 一种具有红外和无线电通讯功能的自发电式灯具无线控制装置
CN203158125U (zh) 一种摩托车人脸识别系统
CN102854825A (zh) 汽车智能地锁控制系统
CN206481091U (zh) 充电桩智能充电控制系统
CN205565824U (zh) 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11377620U (zh) 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bms刷写装置
CN201446937U (zh) 汽车电子防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Termination date: 201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