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96754U - 一种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96754U
CN201596754U CN200920272283XU CN200920272283U CN201596754U CN 201596754 U CN201596754 U CN 201596754U CN 200920272283X U CN200920272283X U CN 200920272283XU CN 200920272283 U CN200920272283 U CN 200920272283U CN 201596754 U CN201596754 U CN 201596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grated
die casting
oil circuit
casting machine
pat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722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2722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96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96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9675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通过合理的布置,能根据大部分国产压铸机射料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将所有液压元件(快速排油控制部分除外)集中安装在一块集成油路板上,改变了传统的国产压铸机射料液压系统需要集成安装在二块、三块油路板的结构,使国产压铸机的射料液压系统的集成油路板节省了原材料及加工费用,同时也避免了油路板之间连接容易漏油的问题,缩短了关键流道(如快速射料通道和增压射料通道)的长度,减小了流体的阻力,进一步提高了射料系统的关键性能。该集成油路板还能将所有需要调节的液压元件集中布置在同一面(冷室压铸机的操作侧或反操作侧),方便使用者操作,更加人性化。

Description

一种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室压铸机射料部分液压系统的集成油路板。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冷室压铸机的射料部分液压系统的集成油路板都是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即需要几块油路板组装在一起以达到集成安装射料部分液压元件的目的,通常为三板组合式结构和二板组合式结构。此种结构存在如下不足:①集成油路板分为几块加工,加工量较大,加工成本高;②集成油路板由几块组成,材料浪费较大,材料成本较高;③几块油路板之间存在连接面,漏油机会较多;④集成油路板分为几块结构,装配时容易产生累计误差,对增压油缸与射料油缸的缸筒同轴度有不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增压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在国产冷室压铸机的现有的射料液压系统的基础上,在不需改变液压系统原理的前提下,将射料集成油路板设计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即射料部分液压元件(快速排油控制插装阀单元除外)全部或者大部分都能安装在一块集成油路板上,此种结构的集成油路板相比上述分体式结构的集成油路板具有如下优点:①减小了集成油路板的加工量,节约了加工成本;②减少了集成油路板间的连接面,漏油机会减少;③由于增压缸缸筒与射料油缸安装定位面都集成在此集成油路板上,能构一次装夹加工成型,射料油缸与增压油缸缸筒同轴度会更好,有利于提高增压性能;④整体结构的集成油路板比分体式结构的集成油路板更节省原材料;⑤可将射料部分需要调节的液压元件统一布置在压铸机的操作侧或反操作侧,操作更方便,外观更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由集成油路板(1)和增压缸尾盖(2)组成。其特征在于:集成油路板(1)集成了射料液压缸的定位连接口(C)和射料增压缸缸筒(B),同时也集成了快速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的安装孔组M2′和增压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的安装孔组M3′,能直接安装快速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和增压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
如上所述的集成油路板(1),其特征在于:它可同时集成冷室压铸机射料液压系统大部分液压控制元件的安装孔组或安装孔,可直接安装相应的液压控制元件;对于液压控制元件采用安装到过渡油路板或插装阀盖上再与集成油路板(1)连接的方式,则这些与集成油路板(1)直接连接的过渡油路板或插装阀盖,单件重量都不超过集成油路板(1)重量的1/4。
如上所述的集成油路板(1),其特征在于:它将射料液压系统中包括快速射料插装阀、增压射料插装阀、一速射料插装阀、快速射料储能减压阀、增压射料储能减压阀等这些需要调节的液压元件集中布置在冷室压铸机的操作侧或者集中布置在冷室压铸机的反操作侧。
如上所述的集成油路板(1),其上布置射料系统液压控制元件的具体方式是:①集成油路板(1)中间具有一个贯穿油路板的多台阶孔,其中一端的圆柱面C用于与射料油缸连接定位,另一端的一个或几个台阶圆柱面构成增压缸缸筒B及尾盖密封定位面;②快速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增压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一速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布置在集成油路板(1)的前视面或者后视面,增压射料插装阀的先导控制部分如果是单一的方向阀(采用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开关发讯触发增压动作的方式),可布置在其相应的插装阀盖上,增压射料插装阀的先导部分如果是液动换向阀加顺序阀或者储能器(采用液压流体传递触发增压动作的方式),先导部分可安装在集成油路板(1)上,或者另外安装在一个过渡油路板上布置在增压缸尾盖的方向面;③集成油路板的俯视面用于安装快速射料储能器和增压射料储能器;④集成油路板的仰视面用于连接系统压力油路和回油管路;⑤慢压射方向阀、快速射料储能单向阀、增压射料储能单向阀布置在集成油路板的后视面或者前视面,并与快速射料插装阀及增压射料插装的安装面相对;⑥快速排油控制插装阀单元安装布置在射料油缸的有杆腔出油口,保持原设计方案不变;⑦射料部分各液压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可通过设计油路板内工艺孔和外接管道进行合理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1.集成油路板    2.增压缸尾盖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油路板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油路板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油路板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油路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油路板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油路板的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油路板的左视图上的剖视图
图9为国产冷室压铸机典型的射料部分液压原理图1
图10为国产冷室压铸机典型的射料部分液压原理图2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射料集成油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传统三板组合式射料集成油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3、4、5分别为组成三板组合式射料集成油路板的三块油路板
图13为传统二板组合式射料集成油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6、7分别为组成二板组合式射料集成油路板的二块油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以国产中小型冷室压铸机(采用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开关发讯触发增压动作的方式)为例,其射料部分的液压原理如附图9所示,图中所述的液压元件的功能如下:
V5为慢速射料方向阀,用于控制冷室压铸机射料部分的慢压射和回锤动作,通常速度在0.5m/s左右;
M1为一速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用于控制冷室压铸机射料部分的过渡加速动作,此动作随着慢压射动作的结束而产生,使射料慢压射速度略有提高,通常不超过1m/s;
M2为快速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用于控制冷室压铸机射料部分的高速射料动作,此动作随着过渡加速动作的结束而产生,使射料速度达到最高;
M3为增压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此动作随着快速射料动作的结束而产生,将使射料油缸产生比系统压力更大的压力,从而提高铸造压力;
V11为快速储能减压阀,用于控制快速射料储能器的储能压力;
V12为增压储能减压阀,用于控制增压射料储能器的储能压力;
A1为快速射料储能器,用于为快速射料动作储存压力油;
A2为增压射料储能器,用于为增压射料动作储存压力油;
V10为增压回油控制阀,用于增压活塞复位时排出增压油缸无杆腔的油液;
V8为增压触发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开关,用于当快速射料动作结束时,射料油缸压力上升至设定压力,此时发出控制信号触发增压动作;
V13快速储能控制单向阀,用于隔离快速射料储能器的压力油,以减少泄漏;
V14增压储能控制单向阀,用于隔离增压射料储能器的压力油,以减少泄漏;
V9慢速射料隔离单向阀,用于快速射料动作时,射料油缸有杆腔油液仅由M4单元控制,而不会经慢压射方向阀排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射料集成油路板由集成油路板(1)和增压缸尾盖(2)组成。根据附图8所示液压原理图,所对应的液压元件分别按如下方式布置:
如附图2所示,M1′孔组用于安装一速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M1,M2′孔组用于安装快速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M2,M3′孔组用于安装增压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M3,V11′孔组用于安装快速储能减压阀V11,V12′孔组用于安装增压储能减压阀V12。如此布置,则射料部分所有需调节的液压元件统一布置于在主视面,即冷室压铸机的操作侧,用户操作更方便。
如附图3所示,图中的螺纹孔用于连接射料液压缸。
如附图4所示,图中的螺纹孔用于连接射料部分的压力油供油管,回油管,增压油缸有杆腔排气管,以及射料升降装置的升降油缸。
如附图5所示,A1′孔组用于安装快速射料储能器A1,A2′孔组用于安装增压射料储能器A2。
如附图6所示,图中的螺纹孔用于安装增压油缸尾盖(2)。
如附图7所示,V10′孔组用于安装增压回油控制阀V10,V5′孔组用于安装慢速射料方向阀V5,V8′孔用于安装增压触发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开关V8,V14′孔组用于安装增压储能控制单向阀V14,V13′孔组用于安装快速储能控制单向阀V13,V9′孔组用于安装慢速射料隔离单向阀V9。
如附图8所示,圆柱面B为增压油缸缸筒内壁,圆柱面C用于与射料油缸缸筒连接定位,以达到射料油缸缸筒与增压油缸缸筒中心线同轴的效果。
通过上述方法的布置,冷室压铸机射料部分液压系统具有如下优点:①所有液压控制元件(快速排油控制阀组M4除外)均安装在集成油路板(1)上,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的射料集成油路板结构相比传统的二板组合或三板组合方式更节省材料,比传统结构节省材料1/4至1/2;②所有需调节的液压元件统一布置在操作侧或反操作侧,使压铸机操作使用更方便;③所有液压元件均布置在易于折装的操作侧,反操作侧以及集成油路板上表面,彼此之间无遮拦,方便维修折装;④射料集成油路板相比传统的二板或三板结构,减少了零配件间的接合面,漏油的机会减少,且由于零件数量减少,因此也节约了加工成本;⑤射料集成油路板相比传统的二板或三板结构,快速射料充油通道更短,因此快速射料充油时阻力更小,充油速度即快速射料速度可适当提高。

Claims (3)

1.一种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由集成油路板(1)和增压缸尾盖(2)组成,其特征在于:集成油路板(1)集成了射料液压缸的定位连接口(C)和射料增压缸缸筒(B),同时也集成了快速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的安装孔组(M2′)和增压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的安装孔组(M3′),能直接安装快速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和增压射料控制插装阀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液压控制元件可直接安装在集成油路板(1)上或者采用安装到过渡油路板或插装阀盖上再与集成油路板(1)连接的方式,对于液压控制元件采用安装到过渡油路板或插装阀盖上再与集成油路板(1)连接的方式,则这些与集成油路板(1)直接连接的过渡油路板或插装阀盖,单件重量都不超过集成油路板(1)重量的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其特征在于:集成油路板(1)将射料液压系统中包括快速射料插装阀、增压射料插装阀、一速射料插装阀、快速射料储能减压阀、增压射料储能减压阀这些需要调节的液压元件集中布置在冷室压铸机的操作侧或者集中布置在冷室压铸机的反操作侧。
CN200920272283XU 2009-11-18 2009-11-18 一种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96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72283XU CN201596754U (zh) 2009-11-18 2009-11-18 一种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72283XU CN201596754U (zh) 2009-11-18 2009-11-18 一种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96754U true CN201596754U (zh) 2010-10-06

Family

ID=42807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7228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96754U (zh) 2009-11-18 2009-11-18 一种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967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5451A (zh) * 2011-05-12 2011-08-17 济南巨能液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Dg250通径高压大流量二通插装阀安装机构
CN104948512A (zh) * 2015-07-07 2015-09-30 佛山联升压铸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的压铸机建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5451A (zh) * 2011-05-12 2011-08-17 济南巨能液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Dg250通径高压大流量二通插装阀安装机构
CN104948512A (zh) * 2015-07-07 2015-09-30 佛山联升压铸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的压铸机建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4120A (zh) 活塞式蓄能器控制液压系统
CN102518609A (zh) 高速冲床液压系统
CN201596754U (zh) 一种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
CN1871440B (zh) 传动装置
CN101837441A (zh) 一种冷室压铸机射料集成油路板
CN101893017B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液压缸
CN201702344U (zh) 压铸机用压力补偿装置
CN203770266U (zh) 一种泵送液压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
CN100443294C (zh) 用于粉末精密成型液压机的比例控制液压系统
CN101224625A (zh) 双动板直压式注塑机高压锁模回路
CN108167256A (zh) 一种插装式缓冲阀
CN109501339B (zh) 双层轮胎硫化机加压油缸液压控制系统
CN109630488A (zh) 一推多级保证同步的液压执行分配器
CN202539247U (zh) 用于多油缸联动液压控制装置的油路块结构
CN201851421U (zh) 一种快速注射油缸
CN202108631U (zh) 大功率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轨压增强泵
CN202028755U (zh) 一种压铸机的增压缸油路板
CN105003473B (zh) 一种高压液压增压装置
CN207437487U (zh) 负载敏感多路阀和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CN210501134U (zh) 一种注塑机的注射油路
CN201851428U (zh) 带溢流结构的超高压油泵
CN108223900B (zh) 一种双向缓冲阀
CN105864138A (zh) 快速回锤装置
CN102454567A (zh) 低噪音大功率液压柱塞泵
CN207687107U (zh) 端盖总成、液压设备及工程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

Termination date: 20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