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90099U - 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 - Google Patents

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90099U
CN201590099U CN2010201178973U CN201020117897U CN201590099U CN 201590099 U CN201590099 U CN 201590099U CN 2010201178973 U CN2010201178973 U CN 2010201178973U CN 201020117897 U CN201020117897 U CN 201020117897U CN 201590099 U CN201590099 U CN 201590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high frequency
passenger flow
antenna
passe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178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178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90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90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900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IC卡,特别是一种非接触IC卡。它包括天线、芯片组成的核心层与基材(1),核心层由高频芯片(2)、高频天线(3)及超高频芯片(4)、超高频天线(5)构成,IC卡其长为85.6mm,宽为54.0mm,厚为0.50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频段复合非接触IC卡,它专门用于持卡乘客出行数据(时间、地点等信息、收集场所不仅在进出站处,可以发展到换乘点处、乘车点乃至车厢中)的精确收集。

Description

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IC卡,特别是一种非接触IC卡。
背景技术
非接触IC卡,又名感应卡,由IC芯片及感应天线组成,并完全密封在一个标准塑质卡片中,无外露部分。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过程,通常由非接触型IC卡与读写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通常,依读写距离的不同,主要分成以下两类:
1.高频卡:它包括接近卡和中远距离卡,接近卡读写距离0~6cm,标准,ISO14443,工作频率13.56MHz,产品代表为Mifare卡,主要应用于门禁、公交收费等;中远距离卡,读写距离0~60cm,标准,ISO15693,工作频率13.56MHz,主要应用教育部学生购票优惠卡等;高频卡的特别是距离近,存储容量大,但安全性很高(可以作为门锁、金钱支付),且极难被伪造。
2.超高频卡,又称远距离卡,读卡距离可达7~10m,标准为ISO18000-X,工作频率862(902)MHz~928MHz,产品代表有UCODE卡,应用于管理仓库、车场收费等。超高频卡的特点是距离远,存储容量小,远距离只读等;
上述的超高频卡与高频卡分开使用,分别承担各自的功能,一卡多用、多频段兼容的IC卡并未出现,这给人们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很多的不便,并浪费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资源。
随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运营商急需掌握乘客在路网条件下的出行情况,这就需要客流调查,客流调查是编制旅客运输计划的基础,通过客流调查的资料采集,可掌握客运量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对大批客流和节假日客流,可通过专门的客流调查直接确定流量、流向和流程,从而为编制旅客运输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客流调查的主要手段是掌握乘客在换乘点的换乘情况,目前,一般都是通过人工点算、图像识别等方式统计出不同乘客流线的客流量。一般而言,上述统计方法的准确性不高,在70%至90%不等。
为此,人们考虑利用在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广泛使用的IC卡作为调查工具,以此替代人工点算,但在技术上还存在远距离识别问题亟待解决:现有的IC通常采用接近卡作用检票收费,而在经过换乘站时,现有的短距离IC卡票难以承担10米以上远距离读卡点算的任务;同时换乘通道每秒数十人的流通量也是现有IC卡技术难以识别的。
所以,目前的IC卡票尚不能实现一卡多频,也就无法实现电脑点算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IC卡,它可用于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同时也与轨道交通系统单程票卡兼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它包括天线、芯片组成的核心层与基材,核心层由高频芯片、高频天线及超高频芯片、超高频天线构成,IC卡其长为85.6mm,宽为54.0mm,厚为0.50mm。所述的核心层的分布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将超高频芯片、超高频天线置于高频天线内圈;另一种是高频芯片、高频天线及超高频芯片、超高频天线并列设置。所述的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的形状为信用卡状或钮扣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频段复合非接触IC卡,它能在多个频段、不同距离与读卡设备产生数据交换,实现一卡多用的功能,此卡设计规格为:长85.6mm;宽54.0mm;厚0.50mm,与大多数轨道交通系统单程票卡兼容,从而保证此实用新型可以无缝在既有系统中使用,专门用于持卡乘客出行数据(时间、地点等信息、收集场所不仅在进出站处,可以发展到换乘点处、乘车点乃至车厢中)的精确收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它包括天线、芯片组成的核心层与基材1,核心层由高频芯片2、高频天线3及超高频芯片4、超高频天线5构成,所述的核心层的分布形式有两种,一种如图1所示,是将超高频芯片4、超高频天线5置于高频天线3内圈;另一种如图2所示,是高频芯片2、高频天线3及超高频芯片4、超高频天线5并列设置。所述的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的形状为信用卡型状或钮扣状。
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的制备工艺是利用压力与温度将PVC、PET等塑料材质与附图所示的天线以及两个芯片复合,制成厚度为0.5mm的卡片,并利用UHF写卡设备将高频卡(13.56Mhz)的唯一序列号写入超高频卡(UHF)中。
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中的超高频芯片4通常是利用只读功能,只有高频芯片2在使用中可能被改写。两个芯片不同时工作,在远距离时使用超高频天线5;近距离使用高频天线3,双方不受影响。
使用之前,首先将高频芯片(传统收费使用)中的序列号信息写入UHF芯片中,完成初始化功能;之后用户在通过UHF读卡器可以远距离(6~10米)读出超高频芯片序列号等信息,从而完成客流统计的功能;用户正常刷卡进出站,使用高频芯片部分功能与传统单程票功能无区别。
下面以本实用新型多频段复合非接触IC卡在轨道交通客流调查中的应用作一个详细说明:
公交交通行业,对于乘客的出行信息非常敏感,在地铁实施了AFC系统之后,系统可以很准确地得到乘客的进、出站信息(简称OD)。对于通常应用基本得到满足。
但随着运营管理的科学化提高,对乘客信息的需求也不断深入,如需要乘客的实际乘车信息(用于计算列车满载率),了解乘客的真实出行路径(不仅仅是位移),传统非接触IC卡(AFC收费系统使用)使用13.56M,作用距离在10CM以下,不能用于乘客识别,因此在路网条件下,乘客实际发生的换乘,这在目前的AFC系统中是无法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外型与传统票卡完全一样,具体为长85.6mm;宽54mm;厚0.50mm,与大多数轨道交通系统单程票卡兼容,从而保证此实用新型可以无缝在既有系统中使用。且使用与传统单程票一样的非接触芯片(14443标准的);在本实用新型卡出厂时,时将传统票卡序列号写入UHF芯片中,这样,就同时通过超高频/UHF读卡器读出票卡的唯一序列号。
乘客购票、进站时,本实用新型与普通票卡完全一致,乘客作为一张单程票卡使用;乘客携带通过换乘地点时,通过设于此处的UHF读卡设备,可以得到该持卡乘客票卡序列号;乘客出站时,正常回收,返回系统。
后台系统通过收集乘客在换乘点的信息,可以掌握乘客整体出行路径。使用此实用新型,再加上后台数据采集,即完全取代传统的人口客流调查中路网条件下乘客路径调查工作。由于UHF识别技术准确性的保证,采用此种客流调查方法,采集换乘信息的准确性高于99%,远远高于传统客流调查的准确率。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环境中,每日使用需达到一定数量(如10万),才具备了统计的权威性,较为准确的得到乘客换乘选择的比例值。为此系统中本实用新型的比例不宜过低,否则偶然性会使结果偏离真实情况;同时由于成本较高,完全将单程票替换为本实用新型会增加系统成本。为此,在构建上此种自动客流调查系统时,需对系统投入的双频卡数量,进行认真核算。

Claims (3)

1.一种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它包括天线、芯片组成的核心层与基材(1),其特征在于:核心层由高频芯片(2)、高频天线(3)及超高频芯片(4)、超高频天线(5)构成,IC卡其长为85.6mm,宽为54.0mm,厚为0.5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心层的分布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将超高频芯片(4)、超高频天线(5)置于高频天线(3)内圈;另一种是高频芯片(2)、高频天线(3)及超高频芯片(4)、超高频天线(5)并列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的形状为标准信用卡尺寸或钮扣形状。
CN2010201178973U 2010-02-25 2010-02-25 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90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78973U CN201590099U (zh) 2010-02-25 2010-02-25 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78973U CN201590099U (zh) 2010-02-25 2010-02-25 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90099U true CN201590099U (zh) 2010-09-22

Family

ID=42749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1789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90099U (zh) 2010-02-25 2010-02-25 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9009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1071A (zh) * 2011-07-05 2011-09-28 上海复旦天臣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频率的射频识别标签芯片
CN106447803A (zh) * 2015-08-04 2017-02-22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二义性路径仲裁方法
CN114638603A (zh) * 2022-02-16 2022-06-17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票务计费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1071A (zh) * 2011-07-05 2011-09-28 上海复旦天臣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频率的射频识别标签芯片
CN102201071B (zh) * 2011-07-05 2014-02-26 上海天臣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频率的射频识别标签芯片
CN106447803A (zh) * 2015-08-04 2017-02-22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二义性路径仲裁方法
CN114638603A (zh) * 2022-02-16 2022-06-17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票务计费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7916B (zh) 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支付系统
CN100452097C (zh) 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及其方法
CN202995827U (zh) 用于多义性路径收费系统的读卡装置和系统
CN104867192A (zh) 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车辆行驶路径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1013511A (zh) 高速公路多功能通行卡及其在路径识别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CN102654925B (zh) 基于rfid技术的公共交通客流信息采集方法及系统
CN201590099U (zh) 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用双频非接触ic卡
Samadi Applic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echnology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 case study
CN203260056U (zh) 一种兼容高速公路收费的高频和超高频双频全功能卡技术
CN105006025A (zh) 长超站台的轨道列车自动售检票系统
CN1153176C (zh) 使用一种可再充电媒体的无触点付款方法和设备
CN102034282A (zh) 基于rfid技术的停车场自动收费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292979A (zh) 不停车收费方法及系统
CN107424232A (zh) 不停车收费方法及系统
CN107945371A (zh) 一种按路程收费的自动公交刷卡系统
Feng et al.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expressway vehicle path recognition and ETC system based on RFID
CN202373056U (zh) 基于rfid技术的高速公路二义性路径识别系统
CN201946021U (zh) 新型智能读写卡器
CN101567094A (zh) 利用电子标签在旅游点进行收费的方法
CN206292912U (zh) 公共交通收费装置
KR101214627B1 (ko) 교통카드 결제 처리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교통카드 단말기
KR101272395B1 (ko) 교통 요금의 자동 징수 시스템에 사용되는 교통 카드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통 카드 처리 장치
Rhee RFID-based cultural performance progress management system
CN201562303U (zh) 交通收费和管理系统
CN206133927U (zh) 一种基于无源uhf rfid停车场车辆感知定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ng X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2

Termination date: 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