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82318U - 一种摩擦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擦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82318U
CN201582318U CN2010200328085U CN201020032808U CN201582318U CN 201582318 U CN201582318 U CN 201582318U CN 2010200328085 U CN2010200328085 U CN 2010200328085U CN 201020032808 U CN201020032808 U CN 201020032808U CN 201582318 U CN201582318 U CN 201582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leeve
friction
output shaft
flange plate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0328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恒珍
庞伟
马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ingsun Pack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ingsun Pack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ingsun Pack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ingsun Pack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0328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82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82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823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摩擦离合器,包括外套筒,第一、第二内套筒,第一、第二摩擦盘,中间盘、碟形弹簧组件,第一内套筒与输入轴连接,输出轴通过滚珠轴承以及推力轴承安装在第一内套筒内的输出轴安装中心孔内;在第一内套筒外筒壁上设置有第一摩擦法兰盘,在第一摩擦法兰盘与外套筒螺纹连接并与第一摩擦盘摩擦接触;第二内套筒套在第一内套筒上,其上设置有与第一、第二摩擦盘摩擦接触的第二摩擦法兰盘,第二内套筒的第二端与输出轴固接;中间盘套在第二内套筒上,中间盘与第二摩擦盘和碟形弹簧组件接触。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位于同一轴线上,其同心度很好,该摩擦离合器过载值的调节只需要旋转第一内套筒即可,调节起来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摩擦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擦离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擦离合器一般采用摩擦传动动力,其结构上有各种结构,各有优缺点,但基本上都是低速传动,不太适合用于包装机械中使用。而且现有的摩擦离合器的摩擦力不能调节,即使调节,调节起来也不方便。再者现有摩擦离合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同心度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摩擦离合器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合包装机械使用的摩擦离合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擦离合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其输入轴的第一端连接动力,输出轴的第二端连接负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筒、第一内套筒、第二内套筒、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中间盘、碟形弹簧组件,所述第一内套筒的第一端与输入轴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内套筒内还设置有输出轴安装中心孔,所述输出轴的第二端通过滚珠轴承以及推力轴承安装在所述的输出轴安装中心孔内;在第一内套筒外筒壁上设置有第一摩擦法兰盘,在第一摩擦法兰盘与外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摩擦盘与所述第一摩擦法兰盘面摩擦接触;所述的第二内套筒套在所述的第一内套筒上,在第二内套筒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摩擦法兰盘,第二摩擦法兰盘面向第二内套筒第一端方向的盘面与第一摩擦盘摩擦接触,第二摩擦法兰盘面向第二内套筒第二端方向的盘面与第二摩擦盘摩擦接触,第二内套筒的第二端与所述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中间盘套在所述第二内套筒上,所述中间盘朝向第二内套筒第一端方向的盘面与第二摩擦盘摩擦接触,所述中间盘朝向第二内套筒第二端方向的盘面与所述的碟形弹簧组件的第一端侧接触;外套筒包围于第一内套筒的第一摩擦法兰盘、第一摩擦盘、第二内套筒的第二摩擦法兰盘、第二摩擦盘、中间盘以及碟形弹簧组件的外围,在外套筒的第二端设置有承接所述碟形弹簧组件第二端侧的法兰盘。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并紧盘,所述并紧盘与所述的外套筒螺纹连接,该并紧盘位于所述的第一摩擦法兰盘的上方。
所述第一内套筒的第一端与输入轴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的滚珠轴承、推力轴承通过设置在所述的输出轴安装中心孔一端的止口凸环和卡于所述的输出轴安装中心孔另一端的卡簧以及旋与所述输出轴第一端端部的螺栓和设置在输出轴中部的台阶限制轴向串动。
所述的第一摩擦法兰盘设置在靠近第一内套筒第一端位置处。
在该第一摩擦法兰盘上周向均布有导柱孔,在所述的中间盘上均布有若干向第一摩擦法兰盘方向延伸并插入到对应的导柱孔内的导柱。
在所述的第一摩擦法兰盘面向第一内套筒第二端方向的盘面上设置有容纳第一摩擦盘环状的摩擦槽,所述的第一摩擦盘放置在该摩擦槽内并与该摩擦槽摩擦接触。
所述的第二内套筒的内筒面与所述第一内套筒的外筒壁之间间隙配合且在第二内套筒的内筒面与第一内套筒的外筒壁之间设置有一滑环。
所述的第二内套筒的第二端与所述的输出轴之间通过传动销连接。
所述的中间盘与所述的第二内套筒间隙配合。
所述的输入轴与第一内套筒的第一端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动力由输入轴输入,输入轴带动第一内套筒转动,而第一内套筒又通过第一内套筒的第一摩擦法兰盘、第一摩擦盘、导柱、中间盘、第二摩擦盘、第二内套筒的第二摩擦法兰盘驱动第二内套筒转动,而第二内套筒又通过传动销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负载工作。卸下并紧盘,旋转第一内套筒,第一内套筒将沿整个摩擦离合器的轴线移动,进而通过碟形弹簧组件的协同作用,来改变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一内套筒的第一摩擦法兰盘、第二内套筒的第二摩擦法兰盘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改变本摩擦离合器的过载值。调节好以后,重新旋上并紧盘即可。如果过载时,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一内套筒的第一摩擦法兰盘、第二内套筒的第二摩擦法兰盘之间的摩擦力小于过载,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一内套筒的第一摩擦法兰盘、第二内套筒的第二摩擦法兰盘之间将打滑,即使输入轴旋转,但输出轴是不会旋转的,从而保护了输入轴端的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位于同一轴线上,其同心度很好,该摩擦离合器过载值的调节只需要旋转第一内套筒即可,调节起来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摩擦离合器适合包装机械中的高速传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明白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摩擦离合器,包括输入轴100和输出轴200,其输入轴100的第一端110连接动力,如电动机的转轴。输出轴200的第二端220连接负载。该摩擦离合器还包括外套筒300、第一内套筒400、第二内套筒500、第一摩擦盘600、第二摩擦盘700、中间盘800、碟形弹簧组件900、并紧盘1000。
第一内套筒400的第一端410与输入轴100的第二端120螺纹连接,这样动力就能由输入轴100传递到第一内套筒400。
在第一内套筒400内还设置有输出轴安装中心孔420,输出轴200的第二端210通过2个滚珠轴承230、240以及推力轴承250安装在输出轴安装中心孔420内,其中2个滚珠轴承230、240之间采用隔环260隔开,滚珠轴承240与推力轴承250之间采用隔套270隔开。在输出轴安装中心孔420一端设置有止口凸环421,另一端卡有一卡簧422,止口凸环421和卡簧422的作用是共同限定滚珠轴承230、240以及推力轴承250在输出轴安装中心孔420内的位置,以防止它们在输出轴安装中心孔420轴向串动。在输出轴200的第一端210的中心开有一螺栓孔211,螺栓212套上垫圈213后旋入该螺栓孔211内,在输出轴200中部设有一台阶280,螺栓212、垫圈213和台阶280的作用是共同限定滚珠轴承230、240以及推力轴承250在输出轴200上的位置,以防止它们在输出轴200轴向串动。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在止口凸环421、卡簧422、螺栓212、垫圈213、台阶280共同作用下,输入轴100与输出轴200之间是不会有轴向串动的,这样动力由输入轴100传递到输出轴200的过程中,会很平稳。
在第一内套筒400外筒壁上、靠近第一内套筒400的第一端410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摩擦法兰盘430,在第一摩擦法兰盘430的外圆面设置有与外套筒300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并在该第一摩擦法兰盘430上周向均布有若干导柱孔431,在第一摩擦法兰盘430面向第一内套筒400第二端440方向的盘面431上开有一条摩擦槽432,第一摩擦盘600放置在该摩擦槽432内,使之与第一摩擦法兰盘430面摩擦接触。
第二内套筒500套在第一内套筒400上,第二内套筒500的内筒面与第一内套筒400的外筒壁之间间隙配合,并在第二内套筒500的内筒面与第一内套筒400的外筒壁之间设置有一滑环510,采用这样的结构只需要更换滑环510即可。
在第二内套筒500的第一端520设置有第二摩擦法兰盘530,第二摩擦法兰盘530面向第二内套筒500第一端520方向的盘面与第一摩擦盘600摩擦接触,第二摩擦法兰盘530面向第二内套筒500第二端540方向的盘面与第二摩擦盘700摩擦接触,第二内套筒500的第二端540与输出轴200之间通过传动销290连接。
中间盘800套在第二内套筒500上并与第二内套筒500间隙配合,中间盘800朝向第二内套筒500第一端520方向的盘面与第二摩擦盘700摩擦接触,在中间盘800上均布有若干向第一摩擦法兰盘430方向延伸并插入到对应的导柱孔431内的导柱810;中间盘800朝向第二内套筒500第二端540方向的盘面与碟形弹簧组件900的第一端侧910接触;外套筒300的第一端310设置有一段内螺纹311,该内螺纹311一部分与第一内套筒400的第一摩擦法兰盘430的外圆面上的外螺纹连接,另一部分与并紧盘1000螺纹连接,并紧盘1000位于第一摩擦法兰盘430的上方。
外套筒300包围于第一内套筒400的第一摩擦法兰盘430、第一摩擦盘600、第二内套筒500的第二摩擦法兰盘530、第二摩擦盘700、中间盘800以及碟形弹簧组件900的外围,在外套筒300的第二端320设置有承接所述碟形弹簧组件900第二端侧920的法兰盘32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摩擦离合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其输入轴的第一端连接动力,输出轴的第二端连接负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筒、第一内套筒、第二内套筒、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中间盘、碟形弹簧组件,所述第一内套筒的第一端与输入轴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内套筒内还设置有输出轴安装中心孔,所述输出轴的第二端通过滚珠轴承以及推力轴承安装在所述的输出轴安装中心孔内;在第一内套筒外筒壁上设置有第一摩擦法兰盘,在第一摩擦法兰盘与外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摩擦盘与所述第一摩擦法兰盘面摩擦接触;所述的第二内套筒套在所述的第一内套筒上,在第二内套筒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摩擦法兰盘,第二摩擦法兰盘面向第二内套筒第一端方向的盘面与第一摩擦盘摩擦接触,第二摩擦法兰盘面向第二内套筒第二端方向的盘面与第二摩擦盘摩擦接触,第二内套筒的第二端与所述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中间盘套在所述第二内套筒上,所述中间盘朝向第二内套筒第一端方向的盘面与第二摩擦盘摩擦接触,所述中间盘朝向第二内套筒第二端方向的盘面与所述的碟形弹簧组件的第一端侧接触;外套筒包围于第一内套筒的第一摩擦法兰盘、第一摩擦盘、第二内套筒的第二摩擦法兰盘、第二摩擦盘、中间盘以及碟形弹簧组件的外围,在外套筒的第二端设置有承接所述碟形弹簧组件第二端侧的法兰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并紧盘,所述并紧盘与所述的外套筒螺纹连接,该并紧盘位于所述的第一摩擦法兰盘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套筒的第一端与输入轴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的滚珠轴承、推力轴承通过设置在所述的输出轴安装中心孔一端的止口凸环和卡于所述的输出轴安装中心孔另一端的卡簧以及旋与所述输出轴第一端端部的螺栓和设置在输出轴中部的台阶限制轴向串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摩擦法兰盘设置在靠近第一内套筒第一端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摩擦法兰盘上周向均布有导柱孔,在所述的中间盘上均布有若干向第一摩擦法兰盘方向延伸并插入到对应的导柱孔内的导柱。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摩擦法兰盘面向第一内套筒第二端方向的盘面上设置有容纳第一摩擦盘环状的摩擦槽,所述的第一摩擦盘放置在该摩擦槽内并与该摩擦槽摩擦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内套筒的内筒面与所述第一内套筒的外筒壁之间间隙配合且在第二内套筒的内筒面与第一内套筒的外筒壁之间设置有一滑环。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内套筒的第二端与所述的输出轴之间通过传动销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盘与所述的第二内套筒间隙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轴与第一内套筒的第一端螺纹连接。
CN2010200328085U 2010-01-07 2010-01-07 一种摩擦离合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82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0328085U CN201582318U (zh) 2010-01-07 2010-01-07 一种摩擦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0328085U CN201582318U (zh) 2010-01-07 2010-01-07 一种摩擦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82318U true CN201582318U (zh) 2010-09-15

Family

ID=4272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03280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82318U (zh) 2010-01-07 2010-01-07 一种摩擦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823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3592A (zh) * 2019-08-28 2021-03-05 力山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绞盘机的过载保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3592A (zh) * 2019-08-28 2021-03-05 力山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绞盘机的过载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6342Y (zh) 收卷装置
CN201604071U (zh) 金相磨抛机
CN201209634Y (zh) 干式摩擦安全离合器
CN106081971A (zh) 机械传动双向自锁装置
CN204458910U (zh) 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和具有其的强夯机或起重机
CN201582318U (zh) 一种摩擦离合器
CN201998008U (zh) 一种加工深孔的内圆磨头
CN201483099U (zh) 攻丝动力头传动卸荷机构
CN202032013U (zh) 一种摩擦离合器
CN207372566U (zh) 一种回转机构
CN202625690U (zh) 一种磁流变离合电动绞盘机
CN108296573A (zh) 一种汽车齿轮外周打磨装置
CN204025330U (zh) 一种可调节轴承
CN103758961A (zh) 一种可以实现单根轴直线与旋转联合运动的装置
CN102785164B (zh) 一种立式磨床主轴传动系统
CN201659409U (zh) 一种工件旋转下压找正装置
CN201494966U (zh) 用于收线张力控制的磁滞差速器
CN208854641U (zh) 一种应用于导游机器人的基于双止推轴承的头部云台机构
CN208723701U (zh) 一种电动磁耦合驱动器及使用该驱动器的真空设备
CN2815494Y (zh) 螺纹调节式耐用磨浆机
CN207145540U (zh) 一种减速总成
CN204437209U (zh) 一种新型无级调速装置
CN102912421B (zh) 一种用于区熔炉的内轴运动装置
CN203404272U (zh) 干式摩擦片式离合器
CN206969879U (zh) 一种便携式绕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