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60808U - 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60808U
CN201560808U CN2009202693714U CN200920269371U CN201560808U CN 201560808 U CN201560808 U CN 201560808U CN 2009202693714 U CN2009202693714 U CN 2009202693714U CN 200920269371 U CN200920269371 U CN 200920269371U CN 201560808 U CN201560808 U CN 201560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bypass
flow channel
volute
bypass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693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延昭
王航
郭宗利
郭锡禄
杨恒星
郭伦海
李永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yu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UANG KANGYUE TURBOCHAR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UANG KANGYUE TURBOCHAR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UANG KANGYUE TURBOCHAR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693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60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60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608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包括涡轮壳,涡轮壳内设有涡壳进气主流道,涡壳进气主流道具有涡壳进气口,所述涡壳进气主流道的一侧设有旁通进气流道,旁通进气流道与涡壳进气主流道之间设有间隔壁,所述涡壳进气主流道和旁通进气流道在靠近间隔壁远离涡壳进气口的端部位置连通,所述间隔壁上设有旁通流道进气口,在旁通流道进气口上安装有放气阀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保证普通的涡轮机满足发动机全工况范围的增压需求,同时不存在旋叶式和轴向移动式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可靠性隐患,产品简单、可靠。该类型增压器整体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成本与普通的旁通结构增压器相近,容易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截面废气涡轮增压器,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旁通进气流道的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属于内燃机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中国,随着国III排放法规的实施,人们对于能够兼顾发动机高低速性能的发动机增压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废气涡轮增压器采用固定截面的涡轮壳装置,只能兼顾发动机的某一段使用工况,在其他工况采用废气放气的方式进行粗略的调节,已到达保护增压器的目的。这样的调节方式没有办法满足人们对高性能、低排放发动机的需求。在这种技术背景下,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成为了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重点,目前普遍采用了涡轮机内部增加旋转的喷嘴叶片的结构以及轴向改变扩压流道结构来满足变截面的要求。但该类型的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因为存在复杂的调节机构,增加了空间要求,同时在高温环境下,高温排气对于旋转的喷嘴叶片、传动机构、轴向运动部件等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可靠性成了该类型涡轮增压器的致命因素,为了提升产品可靠性,必然产生更高的材料成本和加工装配成本,市场推广压力大,可靠性指标差,无法满足未来低成本推广需求。
因此,希望设计一种变截面涡轮涡轮机装置,在满足发动机对变截面增压器性能需求的基础上,利用最简单的调节装置,在不改变涡轮增压器轴承系统的前提下,通过对涡轮壳进气流道的设计,用简单、可靠、低成本的控制方式来改变进入涡轮转子的高温气体的流动形式,解决发动机对高可靠性、低成本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传统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局限性,提供一种具有旁通进气能力的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增压器固定截面增压器和废气旁通增压器的使用缺陷,同时减少旋叶式和轴向移动式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复杂的调节结构,实现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包括涡轮壳,涡轮壳内设有涡壳进气主流道,涡壳进气主流道具有涡壳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涡壳进气主流道的一侧设有旁通进气流道,旁通进气流道与涡壳进气主流道之间设有间隔壁,所述涡壳进气主流道和旁通进气流道在靠近间隔壁远离涡壳进气口的端部位置连通,所述间隔壁上设有旁通流道进气口,在旁通流道进气口上安装有放气阀门。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旁通进气流道靠近旁通流道进气口的位置具有旁通流道控制室,所述放气阀门位于旁通流道控制室内并与进气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改进:
所述放气阀门上设有放气阀门配合面,所述旁通流道进气口设有与放气阀门配合面配合的旁通流道进气口法兰面。
所述旁通流道控制室设有控制室上端盖,以实现旁通流道涡壳进气口法兰面的加工和对放气阀门的限位。
进一步改进:
所述进气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涡轮壳外部的控制执行器,所述控制执行器通过阀门传动销片与放气阀门传动连接,所述放气阀门与阀门传动销片通过焊接或者铆接成一体,在控制执行器的推动下沿轴套中心进行旋转,以实现放气阀门配合面的开启和关闭,通过对放气阀门配合端面开度的控制,来控制从涡壳旁通流道进气口进入涡壳进气旁通流道内的气体流量和气体压力,以实现变截面涡轮机的功能。
进一步改进:
放气阀门开启时,放气阀门配合面与旁通流道进气口法兰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旁通流道开启角,为减少气体流动损失,外流道开启角值为0-60度。
进一步改进:
旁通进气流道呈渐缩状,旁通进气流道与旁通流道控制室连接的旁通进气流道连接端部截面为圆形,以减少旁通气体流动损失。
更进一步改进:
所述旁通进气流道的出口位置具有旁通流道进气喉口,涡壳进气主流道的出口位置具有涡壳流道进气喉口,所述旁通流道进气喉口所在位置平齐或者滞后于涡壳流道进气喉口。
当旁通进气流道通过放气阀门打开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通过旁通进气口进入旁通进气流道,然后通过旁通调节喷嘴调节进入涡壳进气流道的气体的流量和流动方向,从而更好的控制涡轮壳的截面积。
更进一步改进:
所述间隔壁上靠近旁通流道进气喉口的端部位置连接有旁通调节喷嘴叶片。
旁通调节喷嘴叶片通过旁通调节喷嘴旋转轴与间隔壁转动连接,旁通调节喷嘴叶片通过沿着旁通调节喷嘴旋转轴进行旋转,进行调节旁通流道截面的大小,产生不同的旁通调节流动方向,然后与涡壳进气主流道中的气体混合,更加细致的调整涡壳的流通面积,起到了变截面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调节部分的可靠性及较高的成本问题,实现了对常规的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的控制。采用增加旁通进气的方式,调节形成了不同的通流截面,有效的调节涡壳零度喷嘴面积。该实用新型中的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充分利用了常规的涡轮增压器结构,保证发动机连接管路不变、承办维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简单的控制阀门,实现了通过旁通流道组合来改变涡轮机截面积的目的。
综上,采用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可以有效保证普通的涡轮机满足发动机全工况范围的增压需求,同时不存在旋叶式和轴向移动式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可靠性隐患,产品简单、可靠。该类型增压器整体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成本与普通的旁通结构增压器相近,容易实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中控制装置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中控制装置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中旁通调节喷嘴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中旁通调节喷嘴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涡轮壳;2-旁通进气流道;3-旁通进气流道连接端部;4-旁通流道控制室;5-放气阀门;6-阀门传动销片;7-控制室上端盖;8-轴套;9-旁通流道进气口法兰面;10-涡壳进气口;11-放气阀门配合面;12-旁通流道进气口;13-涡壳进气流道流动方向;14-旁通流道进气喉口;15-涡壳流道进气喉口;16-间隔壁;17-控制执行器;19-涡壳旁通流道流动方向;20-旁通调节喷嘴旋转轴;21-旁通调节喷嘴叶片;22-旁通调节流动方向;23-涡壳进气主流道;α-涡壳进气夹角;β-旁通流道开启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包括涡轮壳1,涡轮壳1内设有涡壳进气主流道23,涡壳进气主流道23具有涡壳进气口10,所述涡壳进气主流道23的一侧设有旁通进气流道2,旁通进气流道2与涡壳进气主流道23之间设有间隔壁16,所述涡壳进气主流道23和旁通进气流道2在靠近间隔壁16远离涡壳进气口10的端部位置连通,从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直接沿涡壳进气口10进入涡壳进气主流道23然后沿周向给涡轮转子提供动力,形成了涡壳进气流道流动方向13,间隔壁16上设有旁通流道进气口12,在旁通流道进气口12上安装有放气阀门5。旁通进气流道2靠近旁通流道进气口12的位置设有旁通流道控制室4,放气阀门5位于旁通流道控制室4内并与进气控制装置连接。
进气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旁通流道进气口12处的放气阀门5和控制放气阀门5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执行器17,放气阀门5通过阀门传动销片6与控制执行器17传动连接,放气阀门5与阀门传动销片6通过焊接或铆接在一体,放气阀门5可通过安装在涡轮壳体上的轴套8中旋转。
为了减少从旁通流道进气口12进入旁通进气流道2的气体的流动损失,涡壳进气夹角α为锐角。
放气阀门5靠近旁通流道进气口12的一侧设有放气阀门配合面11,旁通流道进气口12设有旁通流道进气口法兰面9,旁通流道进气口法兰面9位于旁通流道控制室4中并与放气阀门配合面11配合。
放气阀门5在控制执行器17的带动下,在轴套8中旋转运动,放气阀门5开启时,放气阀门配合面11与旁通流道进气口法兰面9之间形成旁通流道开启角β,旁通流道开启角β值在0-60度之间,控制执行器17控制放气阀门配合面11的旁通流道开启角β,从而控制从旁通流道进气口12进入旁通流道控制室4中的废气的流量。
当旁通流道开启角β为0度时,从涡壳进气口10中进入的发动机废气只沿着涡壳进气流道流动方向13进行传递,如图2所示,当旁通流道开启角β为大于0度时,发动机废气将沿着涡壳进气流道流动方向13和涡壳旁通流道流动方向19同时流动,沿着涡壳旁通流道流动方向19流动的气体在旁通进气流道2的末端与涡壳进气流道12交汇,旁通进气流道2的出口位置设有旁通流道进气喉口14,涡壳进气主流道23的出口位置设有涡壳流道进气喉口15,旁通流道进气喉口14所在位置平齐或者滞后于涡壳流道进气喉口15。
旁通进气流道2中的气体在涡壳流道进气喉口15之后汇集,从而改变了原先涡壳的流通面积,起到了变截面的作用。
旁通流道控制室4的上部设有控制室上端盖7,实现对旁通流道控制室4的密封功能。当旁通流道开启角β达到外流道最大流量设定值时,放气阀门5的上部与控制室上端盖7接触,从而限制旁通流道开启角β继续增大,限制进入旁通流道控制室4中的废气流量。
旁通进气流道2呈渐缩状,旁通流道控制室4与旁通进气流道2之间为了保证气流平稳过渡,与旁通流道控制室4连接的旁通进气流道连接端部3为圆形过渡。
本实用新型专利针对未来涡轮增压器对变截面涡轮机的需要,完成了变截面涡轮机中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开发,有效的利用旁通进气的方式来控制进入涡轮壳内的废气能量。该实用新型控制简单、可靠,不存在复杂的传动控制装置,可以再传统涡轮增压器的基础上改进实现。
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包括涡轮壳1,涡轮壳1内设有涡壳进气主流道23,涡壳进气主流道23具有涡壳进气口10,所述涡壳进气主流道23的一侧设有旁通进气流道2,旁通进气流道2与涡壳进气主流道23之间设有间隔壁16,所述涡壳进气主流道23和旁通进气流道2在靠近间隔壁16远离涡壳进气口10的端部位置连通。
从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直接沿涡壳进气口10进入涡壳进气主流道23然后沿周向给涡轮转子提供动力,形成了涡壳进气流道流动方向13,所述间隔壁16上设有旁通流道进气口12,在旁通流道进气口12上安装有放气阀门5。旁通进气流道2靠近旁通流道进气口12的位置设有旁通流道控制室4,放气阀门5位于旁通流道控制室4内并与进气控制装置连接。
进气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旁通流道进气口12处的放气阀门5和控制放气阀门5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执行器17,放气阀门5通过阀门传动销片6与控制执行器17传动连接,放气阀门5与阀门传动销片6通过焊接或铆接在一体,放气阀门5可通过安装在涡轮壳体上的轴套8中旋转。
为了减少从旁通流道进气口12进入旁通进气流道2的气体的流动损失,涡壳进气夹角α为锐角。
放气阀门5靠近旁通流道进气口12的一侧设有放气阀门配合面11,旁通流道进气口12设有旁通流道进气口法兰面9,旁通流道进气口法兰面9位于旁通流道控制室4中并与放气阀门配合面11配合。
放气阀门5在控制执行器17的带动下,在轴套8中旋转运动,放气阀门5开启时,进气阀门配合面11与旁通流道进气口法兰面9之间形成旁通流道开启角β,旁通流道开启角β值在0-60度之间,控制执行器17控制放气阀门配合面11的旁通流道开启角β,从而控制从旁通流道进气口12进入旁通流道控制室4中的废气的流量。
间隔壁16上靠近旁通流道进气喉口14的端部位置连接有旁通调节喷嘴叶片21,旁通调节喷嘴叶片21通过旁通调节喷嘴旋转轴20与间隔壁16转动连接,旁通调节喷嘴叶片21通过沿着旁通调节喷嘴旋转轴20进行旋转,进行调节旁通流道截面的大小,产生不同的旁通调节流动方向22,然后与涡壳进气主流道23中的气体混合,更加细致的调整涡壳的流通面积,起到了变截面的作用。
当旁通流道开启角β为0度时,从涡壳进气口10中进入的发动机废气只沿着涡壳进气流道流动方向13进行传递,如图4所示,当旁通流道开启角β为大于0度时,发动机废气将沿着涡壳进气流道流动方向13和涡壳旁通流道流动方向19同时流动,沿着涡壳旁通流道流动方向19流动的气体在旁通进气流道2的末端与涡壳进气流道12交汇,旁通进气流道2的出口位置设有旁通流道进气喉口14,涡壳进气主流道23的出口位置设有涡壳流道进气喉口15,旁通流道进气喉口14所在位置平齐或者滞后于涡壳流道进气喉口15。
旁通进气主流道23中的气体在涡壳流道进气喉口15之后汇集,从而改变了原先涡壳的流通面积,起到了变截面的作用。
旁通流道控制室4的上部设有控制室上端盖7,实现对旁通流道控制室4的密封功能。当旁通流道开启角β达到外流道最大流量设定值时,放气阀门5的上部与控制室上端盖7接触,从而限制旁通流道开启角β继续增大,限制进入旁通流道控制室4中的废气流量。
旁通进气流道2为渐缩状,旁通流道控制室4与旁通进气流道2之间为了保证气流平稳过渡,与旁通流道控制室4连接的旁通进气流道连接端部3为圆形过渡。

Claims (8)

1.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包括涡轮壳(1),涡轮壳(1)内设有涡壳进气主流道(23),涡壳进气主流道(23)具有涡壳进气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涡壳进气主流道(23)的一侧设有旁通进气流道(2),旁通进气流道(2)与涡壳进气主流道(23)之间设有间隔壁(16),所述涡壳进气主流道(23)和旁通进气流道(2)在靠近间隔壁(16)远离涡壳进气口(10)的端部位置连通,所述间隔壁(16)上设有旁通流道进气口(12),在旁通流道进气口(12)上安装有放气阀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进气流道(2)靠近旁通流道进气口(12)的位置具有旁通流道控制室(4),所述放气阀门(5)位于旁通流道控制室(4)内并与进气控制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涡轮壳(1)外部的控制执行器(17),所述控制执行器(17)通过阀门传动销片(6)与放气阀门(5)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阀门(5)上设有放气阀门配合面(11),所述旁通流道进气口(12)设有与放气阀门配合面(11)配合的旁通流道进气口法兰面(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放气阀门(5)开启时,放气阀门配合面(11)与旁通流道进气口法兰面(9)之间形成旁通流道开启角(β),旁通流道开启角(β)值为0-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旁通进气流道(2)呈渐缩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进气流道(2)的出口位置具有旁通流道进气喉口(14),涡壳进气主流道(23)的出口位置具有涡壳流道进气喉口(15),所述旁通流道进气喉口(14)所在位置平齐或者滞后于涡壳流道进气喉口(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壁(16)上靠近旁通流道进气喉口(14)的端部位置转动连接有旁通调节喷嘴叶片(21)。
CN2009202693714U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60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93714U CN201560808U (zh)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93714U CN201560808U (zh)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60808U true CN201560808U (zh) 2010-08-25

Family

ID=4262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69371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60808U (zh)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608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7004A (zh) * 2017-12-19 2018-07-24 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 防爆水冷增压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7004A (zh) * 2017-12-19 2018-07-24 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 防爆水冷增压器
CN108317004B (zh) * 2017-12-19 2020-04-03 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 防爆水冷增压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9178A (zh) 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
CN101694166B (zh) 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控制装置
CN101598038B (zh) 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
CN102536433B (zh) 阶段式可调流量涡轮壳
EP2385218B1 (en) Turbine housing for a turbocharger and corresponding turbocharger
WO2016134584A1 (zh) 一种满足egr循环需要的可变截面废气旁通涡轮机
CN101694178A (zh) 非对称双流道变截面涡轮增压器
WO2013049971A1 (zh) 可变几何的脉冲进气涡轮机的蜗壳装置
CN201443420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
CN203214165U (zh) 一种可变截面的涡轮增压器
CN202500652U (zh) 一种混合式可变流量蜗壳
CN202560331U (zh) 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
CN107740710B (zh) 涡轮壳壳体结构
CN201581937U (zh) 一种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控制装置
CN102536435B (zh) 混合式可变流量蜗壳
CN101344033B (zh) 防漏气的涡轮增压器旁通阀的传动轴和轴套结构
CN201062538Y (zh) 防漏气的涡轮增压器旁通阀的传动轴和轴套
CN201560808U (zh) 一种旁通进气变截面涡轮机装置
CN202391495U (zh) 一种可变流道的蜗壳装置
CN101949325A (zh) 可变流道涡轮机装置
CN201581938U (zh) 一种可变流动涡轮增压器
WO2016078444A1 (zh) 满足egr循环需要的可变截面废气旁通涡轮机及导叶组件
CN202266306U (zh) 一种可变几何的脉冲进气涡轮机的蜗壳装置
CN201554544U (zh) 一种非对称双流道变截面涡轮增压器
CN201794658U (zh) 一种可变流道涡轮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ANGYUE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OUGUANG KANGYUE TURBOCHARG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11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62711 GUCHENG SUBDISTRICT OFFICE, SHOUG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TO: 26270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AREA, SHOUG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111

Address after: 26270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Zone, Shouguang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Kangyu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2711 Shoug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ncient city streets do

Patentee before: Shouguang Kangyue Turbocharger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