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49768U - 突波泄放器 - Google Patents

突波泄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49768U
CN201549768U CN2009202140383U CN200920214038U CN201549768U CN 201549768 U CN201549768 U CN 201549768U CN 2009202140383 U CN2009202140383 U CN 2009202140383U CN 200920214038 U CN200920214038 U CN 200920214038U CN 201549768 U CN201549768 U CN 201549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ging
sheet metal
shielding casing
bleeder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140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赞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2140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49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49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4976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突波泄放器,包括一遮蔽壳体及若干个金属片,遮蔽壳体由绝缘材质一体成形制成,遮蔽壳体的底部设有一开孔,遮蔽壳体底面对应该开孔的位置设有若干个容纳槽道,所述各金属片底端分别设有一接脚,用于连接到一电路或电路板,金属片至少一侧缘设有至少一个尖端部,金属片的一侧面上凸设有一弹性凸片,当金属片顶端被安装在容纳槽道时,弹性凸片抵靠开孔的内侧表面,且相邻金属片上的尖端部彼此间相互对应,并相隔一定距离。这样,当电路或电路板上产生突波时,会在相邻金属片上彼此对应的尖端部间,产生一电弧,形成一放电路径,避免电子装置受到突波的影响而损坏。

Description

突波泄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突波泄放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遮蔽壳体为一体成形制成,具尖端状的金属片仅需插设至遮蔽壳体中即能够快速成形的突波泄放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现代人已越来越习惯使用电子产品,因此,众多厂商无不努力研发防范电子产品产生误动作的技术,以避免影响人们在使用上的便利。一般而言,最容易令电子产品产生误动作的情况,是电子产品在运作时,因接收到突波(即瞬态过载电压),而对电子零件产生干扰,甚至损坏电子零件,而产生突波的主要原因有两种:
(1)由打雷闪电所产生的雷突波(Lightning Surge,浪涌);例如:当有雷电击中邻近的电力线时,会有部份电流随着电力线进入相连接的建筑物中,并经由插座或电源线进入电子装置中,而形成突波,并影响电子装置中的电子零件。
(2)由电路开闭所造成的开闭突波(Switching surge);例如:当电子零件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导通状态时,电子装置中的电路的电压量会突然产生大幅度的变化,而形成突波,导致电子零件接收到突然变化量大的电压。
如上所述,若电子装置内使用了继电器(Relay)、电子开关(switch)、螺管线圈(solenoid)等控制组件,则在电子装置运作的过程中,这些电子零件必须进行大量的关闭及导通状态的转换,容易产生大量的突波,进而对电子装置的电路产生影响,造成电子装置误动作。因此,有些厂商设计了一种突波保护器,用于在电子装置遭受突波时,形成一放电路径,保护电子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该突波保护器1包括一第一壳体11、一第二壳体13及两个金属片15,其中第一壳体11的一侧面凸设有若干个卡榫111,且其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第一凹槽113,第一壳体11的一侧面还设有两个槽沟115,二槽沟115与第一凹槽113相连通,且可供二金属片15容置其中,另外,第二壳体13的一侧面凹设有若干个开孔131,以供卡榫111能嵌卡在开孔131中,令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3能组合成一个壳体,第二壳体13的一侧面的中央位置设有一第二凹槽133,在壳体11、13相互组合时,凹槽113、133相对应,结合成一个容置空间,二金属片15的一端分别凸设有一尖端部151,当二金属片15容置于二槽沟115时,二尖端部151会位于容置空间,且二金属片15的另一端会凸出壳体,这样,当突波保护器1连接到一电路板上,且电路板产生一突波时,由于集肤效应(skin effect)的影响,电子会倾向于在金属表面移动,在表面曲率较大的部份,会聚集较多的电子,进而在二尖端部151的间产生电弧(即尖端放电),形成一放电路径,避免突波影响到电子装置的正常运作。
然而,请参阅图1所示,由于突波保护器1由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3组合成一个壳体,且在连接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3的前,工作人员还必须先将二金属片15置入二槽沟115中,才能组装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3,所以突波保护器1的整体组装程序较多,会延长组装时间,又由于二金属片15仅是藉由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3的夹合而避免脱落,因此,在生产突波保护器1的过程中,若二金属片15的厚度较厚,或者是槽沟115的高度较薄时,就会造成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3无法紧密接合成一个壳体,进而导致壳体的周缘形成缝隙,甚至在搬运或移动电子装置时,会使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3分离,无法包覆住二金属片15的尖端部151,此时,若电子装置中发生突波,并在尖端部151之间产生电弧时,由于现今电子装置的轻薄化,电子零件相距较密,因此,二金属片15间所产生的电弧,就可能会透过壳体间的缝隙,而击中邻近的电子零件,造成电子零件损坏,更何况电弧在产生的过程中,会产生高温,若壳体无法确实地遮蔽住电弧,还可能造成电子装置起火,严重影响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另外,除上述情况外,由于突波保护器仅有两个接脚(即连接到火线与零线),因此,若电子装置中的线路设有火线(line)、零线(neutral)及地线(ground)时,使用者必须安装三个突波保护器,才能够完全解决任二线路间的突波,由于一般电子装置上通常具有输入部及输出部,因此,为能确保电子装置的安全性,则电子装置需安装有六个突波保护器(即输入部安装三个突波保护器,输出部安装三个突波保护器),造成生产成本很高。
综上所述,传统的突波保护器在使用上存在缺陷,进而造成使用者的困扰或危险,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保护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实用新型的一种突波泄放器,能有效提高产品性能和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便利及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突波泄放器,用来安装在一电路或电路板上,包括一遮蔽壳体及若干个金属片,其中遮蔽壳体由绝缘材质一体成形制成,遮蔽壳体的底部设有一开孔,遮蔽壳体的底面对应开孔位置设有若干个容纳槽道,金属片的底端分别设有一接脚,以连接到电路或电路板,金属片的至少一侧缘设有至少一个尖端部,金属片的一侧面上凸设有一弹性凸片,弹性凸片的一端连接到金属片,弹性凸片的另一端则朝远离金属片的方向延伸成一自由端,并与金属片间形成一预定夹角,当金属片被安装在遮蔽壳体内,且金属片的顶端容置于容纳槽道时,弹性凸片的另一端抵靠住开孔的内侧表面,且相邻金属片上的尖端部呈彼此间相互对应,并相隔一预定距离。
又,所述遮蔽壳体内对应弹性凸片的位置,还凹设有一槽沟,在金属片被安装在遮蔽壳体的情况下,弹性凸片抵靠在槽沟的内侧表面。
所述遮蔽壳体呈矩形状。
所述相邻金属片上的尖端部邻近对应的第二容纳槽道。
所述遮蔽壳体呈圆柱状。
所述各金属片上的尖端部位于开孔的中央位置。
所述弹性凸片设在对应于尖端部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如上述的结构,当电路或电路板上产生突波时,就会在相邻金属片上彼此对应的尖端部间,产生一电弧,形成一放电路径,避免电子装置受到突波、静电的影响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突波保护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突波泄放器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突波泄放器一剖面的示意图;
图4是仅设有两个金属片的突波泄放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突波泄放器另一剖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突波泄放器另一遮蔽壳体形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
本实用新型突波泄放器,主要用于安装在一电路或电路板上(图中未示)。请参阅图2所示,突波泄放器2包括一遮蔽壳体21及若干个金属片23,在本实施例中,以三个金属片23为例(如图3所示)进行说明,其中遮蔽壳体21呈矩形状,且由绝缘材质一体成形制成,绝缘材质的绝缘强度大于空气的绝缘强度,以遮蔽突波泄放器2内安装的零件,遮蔽壳体21的底部设有一开孔210,遮蔽壳体21的底面对应开孔210的位置设有若干个第一容纳槽道211及若干个第二容纳槽道213,等容纳槽道211、213彼此间隔排列,惟,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能够依生产需求,而仅设有两个第一容纳槽道211A及一个第二容纳槽道213A(如图4所示)。
请参阅第2及3图所示,金属片23的底端分别设有一接脚231,以能连接到电路或电路板(图中未示),金属片23的至少一侧缘设有至少一个尖端部233(如图3中,左、右侧的金属片23仅有一侧缘设有尖端部233,中间的金属片23则有两侧缘设有尖端部233),各尖端部233朝远离金属片23的方向延伸,金属片23的一侧面上对应于尖端部233的位置凸设有一弹性凸片235,弹性凸片235的一端连接到金属片23,弹性凸片235的另一端则朝远离金属片23的方向延伸成一自由端,并与金属片23间形成一预定夹角θ(如图5所示),当各金属片23被安装在遮蔽壳体21内,且各金属片23的顶端容置于第一容纳槽道211内(如图3中,金属片23的顶端接触到遮蔽壳体21的底面)时,弹性凸片235的另一端抵靠住开孔210的内侧表面,且相邻金属片23上的尖端部233会邻近对应的第二容纳槽道213,且彼此间相互对应,并相隔一预定距离L,使得第二容纳槽道213及其对应的部份开孔210形成一泄放空间(如图3中的虚框A),这样,当电路或电路板上发生突波时,由于遮蔽壳体21自身的绝缘强度大于空气的绝缘强度,尖端部233与遮蔽壳体21间并不会产生电弧,而只会在相邻金属片23上彼此对应的尖端部233间产生电弧,并形成一放电路径,由此泄放能量。由于遮蔽壳体21为一体成形,遮蔽壳体21上并不会形成任何缝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突波泄放器2只有唯一的泄放路径,而不会像传统的突波保护器一般,电弧会经由壳体的缝隙泄放出去,以避免安装在电路或电路板上其它的电子零件受到突波的影响而损坏。
另外,请参阅图2所示,遮蔽壳体21内对应弹性凸片235的位置,还凹设有一槽沟212,在金属片23插设至遮蔽壳体21内,且金属片23的顶端容置于第一容纳槽道211时,弹性凸片235抵靠在槽沟212的内侧表面(如图5所示),嵌卡住金属片23,避免金属片23任意位移或脱落,这样,可以提高金属片23安装在遮蔽壳体21上的稳固性,确保金属片23被插设至遮蔽壳体21后,不会因使用者搬运或晃动电路或电路板,造成相邻金属片23上的尖端部233无法彼此对应,影响突波泄放的效果,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突波泄放器2的遮蔽壳体21为一体成形,工作人员只需将金属片23插设至遮蔽壳体21内,即可藉由弹性凸片235嵌卡在遮蔽壳体21上,因此,若在生产的过程中,金属片23的厚度发生偏差,仍能藉由弹性凸片235自身的弹性调整,稳定地插设至遮蔽壳体21中,且突波泄放器2在组装到电路或电路板上后,也不会发生遮蔽壳体分离的情况,有效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突波泄放器2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且整体制程也较简便,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突波泄放器的遮蔽壳体并不仅限于矩形,可以依生产需求,改为其它样式,请参阅图6所示,该突波泄放器3包括一呈圆柱状的遮蔽壳体31及若干个金属片33,其中遮蔽壳体31的底部设有一开孔310,开孔310呈放射状,遮蔽壳体31的底面对应开孔310的位置设有若干个第一容纳槽道311及第二容纳槽道313,容纳槽道311、313彼此之间相互间隔排列,且在开孔310的中央位置形成一泄放空间(如图6中的虚框B),另外,金属片33能插设至遮蔽壳体31中,且等金属片33的顶端位于对应的第一容纳槽道311中,其底端分别设有一接脚331,金属片33的一侧缘设有至少一个尖端部333,尖端部33朝远离金属片33的方向延伸,金属片33的一侧面上凸设有一弹性凸片335,在金属片33的顶端被安装在对应的第一容纳槽道311的情况下,弹性凸片335位于开孔310上所设的一槽沟312中,并抵靠住槽沟312的内侧表面,金属片33上的尖端部333位于开孔310的中央位置(即泄放空间中),且彼此间相互对应,并相隔一预定距离,如此,在突波泄放器3安装在一电路板上,且等接脚331分别连接到火线(line)、零线(neutral)及地线(ground)时,当任二接脚331间产生突波时,对应的尖端部333间会因尖端放电作用而产生一电弧,形成一放电路径,避免突波影响到其它电子零件,且在电子装置上安装突波泄放器3时,只需在电子装置的输入部及输出部各安装一个即可,而不必像传统的突波保护器一般,需安装六个才能完全达到突波泄放的效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片的数量,并非仅限定于实施例中的三个,而可为两个,也就是本实用新型突波泄放器能仅设有连接火线及零线的金属片(如图4所示),这样,使用者可依自身需求,调整金属片的数量,使突波泄放器更加符合电路需求,而不必增加数量,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突波泄放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领域内,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轻易思及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7)

1.一种突波泄放器,用来安装在一电路或电路板上,其特征是,包括:
一遮蔽壳体,由绝缘材质一体成形制成,且绝缘材质的绝缘强度大于空气的绝缘强度,以遮蔽突波泄放器内安装的零件,遮蔽壳体的底部设有一开孔,遮蔽壳体的底面对应该开孔的位置设有若干个第一容纳槽道及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道,各第一容纳槽道及第二容纳槽道彼此间隔排列;
若干个金属片,其底端分别设有一接脚,用于连接到电路或电路板,金属片的至少一侧缘设有至少一个尖端部,尖端部朝远离金属片的方向延伸,金属片的一侧面上凸设有一弹性凸片,弹性凸片的一端连接到金属片,弹性凸片的另一端则朝远离金属片的方向延伸成一自由端,并与金属片间形成一预定夹角;
在金属片被安装在遮蔽壳体内,且金属片的顶端容置于对应的第一容纳槽道的情况下,弹性凸片的另一端抵靠住开孔的内侧表面,且相邻金属片上的尖端部彼此间相互对应,并相隔一预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是,所述遮蔽壳体内对应弹性凸片的位置,还凹设有一槽沟,在金属片被安装在遮蔽壳体的情况下,弹性凸片抵靠在槽沟的内侧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是,所述遮蔽壳体呈矩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是,所述相邻金属片上的尖端部邻近对应的第二容纳槽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是,所述遮蔽壳体呈圆柱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是,所述各金属片上的尖端部位于开孔的中央位置。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突波泄放器,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凸片设在对应于尖端部的位置上。
CN2009202140383U 2009-11-20 2009-11-20 突波泄放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49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140383U CN201549768U (zh) 2009-11-20 2009-11-20 突波泄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140383U CN201549768U (zh) 2009-11-20 2009-11-20 突波泄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49768U true CN201549768U (zh) 2010-08-11

Family

ID=42604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1403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49768U (zh) 2009-11-20 2009-11-20 突波泄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497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3262A (zh) * 2018-06-28 2018-11-3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火花放电器、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3262A (zh) * 2018-06-28 2018-11-3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火花放电器、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108923262B (zh) * 2018-06-28 2020-09-1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火花放电器、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49768U (zh) 突波泄放器
CN202019073U (zh) 用于电源分配单元带电维护的功能模块
CN202495330U (zh) 一种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可靠接地结构
CN201975272U (zh) 一种梅花触头
CN205016477U (zh) 一种插入式小型断路器壳体安装结构
CN209071874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控制开关箱
CN208636173U (zh) 一种可带电校验sf6气体密度表的辅助装置
CN204707382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控箱
CN202018917U (zh) 一种真空灭弧室的外部屏蔽结构
CN206774460U (zh) 一种后备保护器外壳结构
CN203631754U (zh) 一种变电站用可扩展端子排
CN205282405U (zh) 漏电断路器
CN108306161A (zh) 一种三相带互感器二次端子快速短接装置
CN205070285U (zh) 一种充气柜
CN204390957U (zh) 刀闸操作孔遮挡装置
CN202695239U (zh) 微动开关
CN207381802U (zh) 一种交流低压控制箱箱体结构
CN202695220U (zh) 簧片自动模
CN203491204U (zh) 漏电断路器
CN202696161U (zh) 一种集成模块电容器
CN203277147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及其灭飞弧装置
CN215550409U (zh) 一种注塑机线路保护接口装置
CN204045885U (zh) 一种便携式组合接插件
CN201975355U (zh) 保护开关
CN207677299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