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40953U - 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40953U
CN201540953U CN2009201749178U CN200920174917U CN201540953U CN 201540953 U CN201540953 U CN 201540953U CN 2009201749178 U CN2009201749178 U CN 2009201749178U CN 200920174917 U CN200920174917 U CN 200920174917U CN 201540953 U CN201540953 U CN 201540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ubstrate
connection point
antenna assembly
sim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749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烽吉
杨坤山
林东赋
郑清汾
李至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ytrex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hytrex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ytrex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Phytrex Tech Corp
Priority to CN2009201749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40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40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40953U/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6687 priority patent/WO2011035686A1/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天线装置,包含:一接点基板,所述接点基板的一侧表面设有一第一接点介面,所述第一接点介面由复数个电气接点组成;一天线基板,设置有一天线;以及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介于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中间段,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接点基板与所述天线基板一体成型连接;其中,所述中间段具有至少一弯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上述弯角可以界定出至少一水平段与至少一垂直段,具有更佳的适配性。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天线装置有关。更具体言之,是关于一种具有可挠曲折迭的连接部的天线装置,可通过该连接部的折迭状态提升天线装置装设在移动通讯装置内部的适配性。
背景技术
手机,或任何类型的移动通讯装置,已成为现代人会随身携带的配备。以往移动通讯装置的主要功能仅限于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无线上网等大众已知的功能。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由于手机携带方便、人手一支的特点,业界开始设想将某些需具备该些特点的功能整合到手机上,在此方面应用之大宗即为非接触式的智能卡。所谓非接触式智能卡,即为通过近距离的感应方式来使卡片内设置的芯片发挥作用,行使各项功能的卡片。目前日常生活中应用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场合非常多,诸如采行PayPassTM与VISAWAVE规格的非接触式信用卡、大众运输系统的悠游卡、7-11的icash卡、具ID辨识功能的门禁卡与会员卡等等。上述智能卡可提供使用者在日常生活方面许多非常便利的服务,故业者无不积极研发要将该些具有各种用途的智能卡功能整合到人人都会随身携带的手机上,让原本多用来收听电话的手机亦可拿来刷卡、作为电子钱包、搭大众运输系统、或是识别身份。
目前具备非接触式智能卡功能的装置或卡片大多采用射频辨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或其进阶的近距离无线通讯(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技术,其作法为将支持该技术的芯片置入非接触式装置或卡片中来行使其功能。仿上述作法,先前业界设计将具备该些功能的非接触式通讯芯片整合至手机内部的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中,并通过手机原有的天线来执行感应动作。采上述作法无疑能将市面上各种的智能卡功能整合在手机上,但却有诸多实施上的制肘。一者,由于非接触式功能模块芯片须整合至SIM卡中,故欲新增或扩充此功能的手机用户势必要更换新的SIM卡;二者,就算更换了具备该些功能的SIM卡,并非所有市面上的手机皆可支持实施其SIM卡上的非接触式功能模块。
针对上述问题,业界开发了一种带有天线的SIM卡贴片,如图1所示,该技术的作法为将非接触式功能模块的芯片100设计在一SIM卡贴片101上,该SIM卡贴片101具有接点103可与SIM卡相接。于实际装设中,SIM卡贴片103会与SIM卡贴合后再一起装入手机的SIM卡容置部位中,并通过该SIM卡贴片的接点103来与手机产生电气连结。SIM卡贴片101通过连接线105与一天线107耦合,并通过该天线107与外界感应达成信号传输的功能。在大多数的手机设计中,手机中SIM卡的容置部位或出入口多会以手机电池加以盖覆或遮挡。故就此等SIM卡贴片装设,其亦预设以手机电池盖住整个SIM卡、SIM卡贴片及天线来装设。而在手机电池不足以盖覆包含天线107在内整个SIM卡贴片101装置的情况下,即手机电池或其设置槽位面积小于整体SIM卡贴片加上天线的面积,天线107可通过该连接线105的挠曲沿着手机电池表面折合到手机电池的另一面贴合而达成设置目的。
上述的SIM卡贴片与天线装置无疑能取代传统将非接触式功能模块整合至SIM卡内部的作法。然于实际装设中,如图2A至图2H所示,手机电池槽位201中的SIM卡卡座203有多种的预设位置,亦有各种装设方式,如卡座置入式、卡槽插入式、或卡匣插入式等,故单以上述的SIM卡贴片暨天线装置并不能适配于所有的手机暨SIM卡设置。故此,目前业界尚须更具适配性的的改良型设计,以让SIM卡贴片装置得以应用与所有的手机设计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欲新增或扩充非接触式智能卡功能的手机用户势必要更换新的SIM卡,以及就算更换了具备该些功能的SIM卡,并非所有市面上的手机皆可支持实施其SIM卡上的非接触式功能模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天线装置,包括:一接点基板,所述接点基板的一侧表面设有一第一接点介面,所述第一接点介面由复数个电气接点组成;一天线基板,设置有一天线;以及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介于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中间段,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接点基板与所述天线基板一体成型连接;其中,所述中间段具有至少一弯角。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揭露一种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含:一接点基板,所述接点基板的一面可与一SIM卡贴合并设有一第一接点介面,所述第一接点介面上排设有复数个与所述SIM卡接点对应的接点;一天线基板,设置有一天线;以及一连接部,介于所述接点基板与所述天线接板之间并与所述接点基板与所述天线接板一体成型连接,所述连接部具有至少一水平段与至少一垂直段,且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垂直段大体上彼此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态样中,天线装置的接点基板两面各对应设置复数个接点,分别与SIM卡贴合产生电气连结,并与手机的SIM卡接点产生电气连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态样中,天线装置的连接部具有至少一弯角界定出相互垂直的水平段与垂直段,予本新型天线装置连接部更多的挠折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态样中,天线装置的连接部可以进行多处长轴方向与短轴方向的挠折,使天线装置的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之间可呈任意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态样中,天线装置的连接部系沿手机电池的表面挠折,挠折后天线装置的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会分别贴覆在手机电池的正面与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水平段与垂直段的连接部的天线装置,使天线装置可装设并适用于使用SIM卡设置的通讯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装置具有更佳的适配性。
阅者可以了解到,本新型天线装置的其他观点在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士参阅下列细节描述后会更为显见,其是以图说方式于文中天线装置的多种观点实例中进行表示与说明。阅者将能领会文中所揭露天线装置的各种观点能够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揭露的精神与范畴情形下予以其他多种方面的修改。于此,文中随附的图示与细节描述其本质上应视为解说而非限制性质。
就本新型的天线端设置而言,由于原有手机内部设计来装设SIM卡的内平面,如SIM卡已无任何剩余空间可供天线装设,故本实用新型的作法为将其折挠至电池的另一面与的贴合,以将整个天线装置收纳在手机内部。而本新型天线装置可调变长短与两基板相对位置的特征更可让本新型的结构适用在各种SIM卡装设配置的手机设计中,如具有不同的SIM卡装设平面大小,不同的SIM卡装设方位、不同的SIM卡装设方式(如凹槽贴装式、卡槽插入式、或转动式卡匣插入等多种SIM卡装设方式)。
如此,天线装置的天线基板会裸露在外,此时再沿电池周围折合使天线基板贴附在电池相对于接点基板的另一端,便可完整收容在电池内部,而不影响其外观及功能性。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其天线基板会设计成正方形的形状,以在任何折迭实施例下提供最平均的垂直与水平方向长度设置。
附图说明
参阅后续的附图与描述将可更了解本新型的系统及方法。文中未详列暨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则请参考该后续图式的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SIM卡贴片暨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H为一般各种手机SIM卡卡座的设置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一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一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天线装置连接部折曲前其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天线装置通过连接部的折曲后改变其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天线装置连接部折曲前其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天线装置同时通过连接部水平段与垂直端的折曲后改变其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天线装置连接部可折曲区域的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天线装置与手机电池折合后的正视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天线装置与手机电池折合后的侧视图;及
图9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天线装置与手机电池折合后的后视图。
附图标号
100  芯片
101  SIM卡贴片
103  接点
105  连接线
107  天线
201  电池槽位
203  卡座
301  接点基板
303  第一接点介面
305  接点
307  天线基板
309  天线
311  连接部
313  第一端
315  第二端
317  中间段
321  集成电路
323  集成电路
325  弯角部位
327  水平段
329  垂直段
331  虚线
601  接点基板
607  天线基板
611  连接部
701  接点基板
707  天线基板
711  连接部
901  接点基板
911  连接部
940  手机
941  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所提出与附图有关的细节描述系为本新型天线装置多种设置观点与实施方式的说明,并非意欲代表或含括本实用新型观点中所有可能实行的方式与特征。文中实施例的描述可能包含特定的细节,以使阅者对本新型天线装置的多种观点有通盘性的了解。然,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士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可在不具备这类特定细节的情况下施行。在一些例子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观念,领域中现有的结构与元件于本文将仅作简略描述,或是以方块图的形式来表示。
首先参照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天线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天线装置300含有一接点基板301,该接点基板301的一侧表面为一第一接点介面303,其上排设有复数个电气接点305来与对应的接点(如一SIM卡的接点或一手机的SIM卡接点)相接以产生电气耦合;举例而言,在一实作中,接点基板301会以其第一接点介面303来与一SIM卡贴合,此时第一接点介面303表面会涂布一层粘着剂来与SIM卡主动面粘合,接点基板301之上覆有一剥离层(未图示)可自由地从第一接点介面303剥下以进行接点基板301与SIM卡的黏合动作。接点基板301通过该复数个电气接点305与SIM卡上对应的接点相接而产生电气连结。为此实施手段之故,天线装置300的接点基板301面积设计成不大于或与SIM卡的外型齐平,并可于贴合后一齐装入手机上SIM卡的容置部,如SIM卡卡座、卡槽、或卡匣中。
本新型的天线装置300更含有一天线基板307,其上设置有天线309,如图中的线圈所示。本新型的天线装置300可通过天线309来与外部装置通讯耦接,以传出或从外部接收信号,如通过无线射频感应等方式来传输信号。此外,接点基板301与天线基板307间设置有一连接部311以耦接两者。该连接部311具有一第一端313、一第二端315与一介于该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中间段317,该第一端313与第二端315分别与前述之接点基板301及该天线基板307一体成型连接。经由该连接部311的耦接,天线基板307通过天线309从外部接收到的信息可以传送到接点基板301,而接点基板301所产生的信息亦可传送到天线基板307再通过天线309传送到外部。再者,接点基板301与/或天线基板309上可设置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IC芯片或功能模块),如图中的321,323所示,其分别与第一接点介面及天线电气连接。该等集成电路搭配天线共同运作将可赋予天线装置各种不同的功用,如作为电子钱包储值、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FID)之用。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连接部亦可能仅提供两者连接的功能,其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之间并无任何信息传递的动作。须注意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311的第一端313可接在接点基板301的任一周边区段上,而非仅限于图中所示的转角处,以适应如图2A至图2H所示SIM卡容置部在手机中各种不同的设置位置及实施例。同样地,连接部311的第二端315亦可接在天线基板307周边的任一部位上,而非仅限于图中之处。在此实施例中,连接部311的中间段317具有一弯角部位325。该弯角部位325可将中间段区317分为一水平段327与一垂直段329,该水平段327与垂直段329大体上彼此垂直。然,在其他的实施实施例中,连接部311亦可能具有复数个弯角部位325,如图4与图5所示,其可界定出一个以上的水平段与垂直段,其中水平段与垂直段的长度、数目、天线基板的大小、以及其弯角部位的配置设计成能将整个包含接点基板301、天线基板307、及连接部在内的天线装置囊括在一矩形区域内为佳,如图中的虚线331所示,以方便装置的制作并加强整体天线装置的可适性。
接着请参照图6A与图6B,其为本新型天线装置通过连接部的折曲来改变其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本新型的天线装置立意于通过连接部的折迭状态来达成改变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间相对位置及连接部在各方向长度的功效,其折迭状态可能有折线或无折线。在本实用新型中,天线装置的连接部以可挠曲或折迭的材质制成,如PVC材质的软排线,并可通过该连接部中间段的折曲改变天线装置接点基板601与天线基板607间的相对位置,且不影响其电气连结性质,以方便天线装置的设置并增加其适配性。举例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其连接部611可分别沿水平段上的虚线A与水平段上的虚线B折迭,折迭后接点基板601与天线基板607间的相对位置如图6B所示,可从图中看到接点基板601与天线基板607在长轴X方向上的距离变长,此段多出来的距离可提供本新型天线装置以折合方式设置在手机内部中所需的长度,如将接点基板601与天线基板607分别折合在手机电池两面的方式,其将于后述实施例中说明。
上述实施例为描述天线装置在其长轴X方向的折迭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连接部711亦可同时具有与该长轴X垂直方向上(如图中的短轴Y)的折迭实施例。在图中,天线装置的连接部711可再沿另一水平虚线C折迭,折迭后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间相对位置如图7B所示,可从图中看到接点基板701与天线基板707之间短轴Y方向上的距离亦改变。通过该长轴X方向与短轴Y方向上距离的改变即可决定出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之间的相对距离与方位,亦加强本新型天线装置的可配置性与可适应性。
上述图6A、图6B与图7A、图7B所述的折迭实施例仅为一实施范例,然而在实作中连接部的折迭可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如图8所示,天线装置的连接部共具有四个转角部位,共界定出五块阴影区域,该些阴影区域内皆为可供连接部折合的区域,而非仅限于图6A、图6B与图7A、图7B等图中两端对齐转角的折线。通过沿阴影区域内折线的折合,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装置可定出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间任何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的相对位置。简言之,在连接部水平段的折迭状态决定了该长轴X方向上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之间的距离;在连接部垂直段的折迭状态则决定了该短轴Y方向上接点基板与该天线基板的距离。
在说明了本新型天线装置各部件组合与各种折迭实施例后,接下来文中将说明本新型天线装置实际装设在手机的实施范例。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天线装置通过连接部垂直段与水平段的折迭而决定出所要的连接部水平与垂直长度、以及其接点基板与天线基板的相对位置后,接点基板便可以其接点介面与SIM卡贴合,两者的复数个电气接点会与SIM卡产生电气连接,之后再将其一同装入手机中的SIM卡容置部中。请参照图9A至图9C,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天线装置实际装设在手机内部的示意图。如现有技术中所说明,天线装置会通过其连接部折合的方式将其接点基板901与天线基板907分别贴合在手机电池941的两面,如图9A与图9C所示。从图9B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天线装置装设于手机940内部时,其SIM卡943夹置在手机电池941与接点基板901之间,接点基板901的第一接点介面会与SIM卡接点电气连结,而第一接点介面的背面则与手机上的接点电气接合。天线装置的天线基板907则通过连接部911沿手机电池941周围折曲而贴合在手机电池941的另一面(即朝向电池槽开口的那一面)。在此例中接点基板提供作为原本SIM卡与手机之间的介面。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作为介面的接点基板可以独立于手机以外运作,仅提供SIM卡与手机线路间的电气连接,其所设置的芯片与原有手机的功能或运作无关,如提供前述电子钱包或无线射频辨识等扩充性的智能卡功能。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装置上所设置的芯片(无论是设置在接点基板上或天线基板上)亦可与手机电路共同运作,作为扩充原有手机预设功能或达到使用者所要功能之用。
就本新型的天线端设置而言,由于原有手机内部设计来装设SIM卡的内平面,如SIM卡已无任何剩余空间可供天线装设,故本实用新型的作法为将其折挠至电池的另一面与的贴合,以将整个天线装置收纳在手机内部。而本新型天线装置可调变长短与两基板相对位置的特征更可让本新型的结构适用在各种SIM卡装设配置的手机设计中,如具有不同的SIM卡装设平面大小,不同的SIM卡装设方位、不同的SIM卡装设方式(如凹槽贴装式、卡槽插入式、或转动式卡匣插入等多种SIM卡装设方式)。
如此,天线装置的天线基板会裸露在外,此时再沿电池周围折合使天线基板贴附在电池相对于接点基板的另一端,便可完整收容在电池内部,而不影响其外观及功能性。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其天线基板会设计成正方形的形状,以在任何折迭实施例下提供最平均的垂直与水平方向长度设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包含:
一接点基板,所述接点基板的一侧表面设有一第一接点介面,所述第一接点介面由复数个电气接点组成;
一天线基板,设置有一天线;以及
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介于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中间段,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接点基板与所述天线基板一体成型连接;
其中,所述中间段具有至少一弯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藉由所述转角区分至少一水平段与至少一垂直段,且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垂直段大体上彼此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平面上从所述接点基板朝向所述天线基板的方向界定为一长轴方向,所述水平段大体上平行于所述长轴方向,所述垂直段大体上垂直于所述长轴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的折迭状态决定所述接点基板与所述天线基板之间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段的折迭状态决定所述接点基板与所述天线基板之间在垂直于所述长轴方向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的折迭状态定义所述接点基板与所述天线基板的相对距离。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段的折迭状态定义所述接点基板与所述天线基板的相对距离。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迭状态是有折线或无折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点基板的一侧表面设置一集成电路,且所述集成电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接点介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基板的一侧表面设置一集成电路,且所述集成电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接点介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一接点介面经由所述连接部电气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基板呈正方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点基板可与一SIM卡贴合后一起装入一手机的SIM卡容置部位中,且所述接点基板夹置于所述SIM卡与所述SIM卡容置部位的接点之间。
14.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包含:
一接点基板,所述接点基板的一面可与一SIM卡贴合并设有一第一接点介面,所述第一接点介面上排设有复数个与所述SIM卡接点对应的接点;
一天线基板,设置有一天线;以及
一连接部,介于所述接点基板与所述天线接板之间并与所述接点基板与所述天线接板一体成型连接,所述连接部具有至少一水平段与至少一垂直段,且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垂直段大体上彼此垂直。
CN2009201749178U 2009-09-23 2009-09-23 天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40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749178U CN201540953U (zh) 2009-09-23 2009-09-23 天线装置
PCT/CN2010/076687 WO2011035686A1 (zh) 2009-09-23 2010-09-07 天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749178U CN201540953U (zh) 2009-09-23 2009-09-23 天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40953U true CN201540953U (zh) 2010-08-04

Family

ID=42592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7491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40953U (zh) 2009-09-23 2009-09-23 天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40953U (zh)
WO (1) WO201103568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5686A1 (zh) * 2009-09-23 2011-03-31 钒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7853A (zh) * 2013-11-20 2015-05-27 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动通讯装置点数交易系统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58300B2 (ja) * 2002-06-21 2008-03-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携帯情報装置
US20080099559A1 (en) * 2006-10-31 2008-05-01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Dual Interface SIM Card Adapter with Detachable Antenna
CN101193135A (zh) * 2006-11-20 2008-06-04 太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迭层卡组合
US20080277483A1 (en) * 2007-05-11 2008-11-13 Taisys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actless IC card system with partible antenna
CN101383018B (zh) * 2007-09-04 2011-11-09 上海瀚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存储卡和手机实现非接触式支付的方法
CN201111067Y (zh) * 2007-12-07 2008-09-03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
CN201234291Y (zh) * 2008-06-25 2009-05-06 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及加强sim卡功能的模组
TWM361728U (en) * 2009-01-23 2009-07-21 Phytrex Technology Corp Antenna device
CN201540953U (zh) * 2009-09-23 2010-08-04 钒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5686A1 (zh) * 2009-09-23 2011-03-31 钒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35686A1 (zh) 2011-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8226B2 (en) Multiple interface card in a mobile phone
JP4382044B2 (ja) ポータブル装置のためのデュアル汎用集積回路カード(uicc)システム
CN202435145U (zh) 近场通讯与无线充电共享的感应模块
EP2302568A2 (en) Antenna device
US20100190528A1 (en)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EP2280489A1 (en) Contactless adaptor device
CN201000653Y (zh) 用户识别模组卡及其与射频识别天线的组合
CN201540953U (zh) 天线装置
US8761667B2 (en) Mobile telephone and NFC communication
CN206574841U (zh) 显示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1797536U (zh) 薄膜信号处理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移动通讯装置
CN201425750Y (zh) 一种Micro SD卡
CN201418091Y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支付系统
CN201111067Y (zh) 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
CN201479128U (zh) 双芯片的信号转换装置
EP2472730A1 (en) Contactless adaptor device
EP2256674A2 (en) Signal conversion device with dual chip
CN202259897U (zh) 具有射频辨识模块的智能卡连接器
CN204145553U (zh) 移动终端及其中拓展nfc功能的sim卡托架
CN201360036Y (zh) 天线装置
CN204089893U (zh) 一种带有卡扣的手机卡座
CN204103960U (zh) 一种sim卡卡托
CN210780765U (zh) 一种卡槽与贴膜卡的集成模块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01974828U (zh) 多接口移动支付智能卡
KR101141809B1 (ko) Rfid 리더를 가진 이동 단말기용 유심카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