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6172U - 节能房屋 - Google Patents

节能房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26172U
CN201526172U CN2009202057193U CN200920205719U CN201526172U CN 201526172 U CN201526172 U CN 201526172U CN 2009202057193 U CN2009202057193 U CN 2009202057193U CN 200920205719 U CN200920205719 U CN 200920205719U CN 201526172 U CN201526172 U CN 201526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energy
collecting plate
energy collecting
solar
balcon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057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振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2057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26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26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261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房屋,包括用于整栋多层房屋支撑的主体受力框架,与主体受力框架上固定连接的围蔽外墙、阳台、顶盖板,所述围蔽外墙是由整体预制的复合外墙板和整体预制的用于采集太阳能的太阳能外墙板拼装而成,上下相邻阳台之间或/和阳台外侧壁设有太阳能供电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满足节能要求、并充分利用再生能源太阳能、可产业化生产并降低能耗的节能房屋。

Description

节能房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房屋,尤其涉及一种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房屋。
背景技术
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其中,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掉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因此,近年来提出了建筑节能的理念,并出台了相应的规范。所谓建筑节能,最初定义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建筑节能应该是:通过提高建筑物外墙外保温、屋面保温、改善门窗的热性能和密闭性,使建筑环境更加舒适。但现在建筑节能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即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太阳能作为最好的再生能源,目前在建筑房屋是应用不是很广泛,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在建筑中一般设置在建筑的顶部或其他局部,没有足够的日照面积,无法满足能源需求,特别是高层建筑,顶部的面积相对较小,无法安装足够量的太阳能装置。
另外,目前民用建筑多采用传统的钢筋砼结构体系,采用各种圬工材料并以现场湿作业为主要的建造方式。这种建造方式耗用大量木材做底模板和支撑材料,能耗大,施工效率低,施工时间长,产生较大噪音和大量尘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另外,传统的钢筋砼结构体系房屋所采用的圬工材料,其自身重量较大,延性较差,需在钢筋砼结构中配置较多的钢筋材料才能满足抗震要求,并且这种房屋围蔽体的热传导系数较大,不能满足对节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满足节能要求、并充分利用再生能源太阳能、与产业化生产共同降低能耗的节能房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房屋,包括用于整栋多层房屋支撑的主体受力框架,与主体受力框架上固定连接的围蔽外墙、阳台、顶盖板,所述围蔽外墙是由整体预制的复合外墙板和整体预制的用于采集太阳能的太阳能外墙板拼装而成,上下相邻阳台之间或/和阳台外侧壁设有太阳能供电装置。
所述的太阳能外墙板包括主体结构层,主体结构层的外侧设有太阳能采集板,在太阳能采集板和主体结构层之间设有隔热材料层。
所述主体结构层包括设置在隔热材料层周边钢筋骨架片、在隔热材料层侧面设置的并与钢筋骨架片连接的钢筋网片,混凝土灌封在钢筋骨架片、钢筋网片、隔热材料层周围的空隙形成主体结构层,所述主体结构层与隔热材料层粘结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采集板、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太阳能采集板设置在安装架上,安装架通过螺栓固定在主体受力框架上。
所述的主体受力框架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梁,阳台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之间,上下相邻的阳台之间的间距不低于5米,所述太阳能采集板为长条形,设置在每个阳台的上方或外侧壁,并通过安装架可拆卸固定在支撑梁或支撑柱上。
太阳能采集板上下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的太阳能采集板都倾斜设置,太阳能采集板的倾角α为45~75°。
太阳能采集板上下间隔设置三个,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太阳能采集板、第二太阳能采集板、第三太阳能采集板,其中第一太阳能采集板、第二太阳能采集板的倾角α为75°,第三太阳能采集板的倾角α为45°。
第一太阳能采集板、第二太阳能采集板、第三太阳能采集板之间的间距为日光照射太阳能采集板时,第一太阳能采集板、第二太阳能采集板、第三太阳能采集板相互不遮光的最小间距。
所述整体预制的复合外墙板是由起支撑骨架作用的配筋砼层、填充在配筋砼层内侧的至少一块轻质填充块、隔热材料层组成一体的外墙板,其中,隔热材料层贴合在轻质填充块外侧,最外侧为配筋砼层,配筋砼层将隔热材料层、轻质填充块之间的间隙填充,并粘结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外墙板。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房屋中,围蔽外墙采用整体预制的复合外墙板和太阳能外墙板拼装而成,其中太阳能外墙板设置在能接受日照的位置,用于采集太阳能,上下相邻阳台之间或阳台外侧壁也设有太阳能供电装置,整体房屋的结构体现了充分利用所有能利用的空间位置来采集太阳能,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体现了节能和能源充分利用的目的。
房屋的主体受力框架、太阳能供电装置、复合外墙板、整体预制阳台等主要构件都可以采用工厂产业化生产,施工现场将这些构件进行安装、连接和修饰。这样大大减少施工能耗、水耗、施工用地,节约施工用材,减少施工噪声、尘土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工厂产业化生产有利于采用节能新技术、节能新材料和再生能源的应用。
除了房屋围蔽外墙采用太阳能采集板来采集太阳能,为了增加采光面积,在阳台和房屋的顶盖板上面也设有太阳能供电装置。太阳能供电装置中的主要部件——太阳能采集板安装在上下相邻的阳台之间或阳台的外侧壁上,为了不影响房间采光和通风,太阳能采集板主要为长条形,可设置在阳台上很多位置,特别是由于现在很多建筑阳台之间的间距较大,很多上下相邻阳台之间的间距在5米以上,因此太阳能采集板可以设置在阳台的上方。
在阳台的上方、围蔽外墙的外壁设置太阳能采集板,一方面可以得到太阳充分的照射,获得能源,另一方面还起到遮阳的作用,减少阳光对房屋的直接照射,降低室内温度,节约空调等能源消耗。
为了设置在阳台上方的太阳能采集板既得到更多的日照面积,又不影响房屋采光和通风,长条形的太阳能采集板间隔设置至少两块,相邻的太阳能采集板之间间距以不相互影响采光为准,相邻的太阳能采集板之间的间隙满足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并且太阳能采集板都倾斜45~75°设置,与阳光的光线尽可能垂直,以增加太阳能的采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阳台上方太阳能采集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整体预制的复合外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剖视图;
图6是整体预制的太阳能外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以钢结构的主体受力框架为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主体受力框架的支撑梁和支撑柱分别为钢梁和钢柱。
如图1、2所示,一种节能房屋,包括主体受力框架1、围蔽外墙4、顶盖板5、阳台3,所述围蔽外墙4由整体预制的复合外墙板和太阳能外墙板拼装而成,其中在能接受日照的外墙位置设置太阳能外墙板,在没有日照的位置设置复合外墙板,阳台3为提前预制好的整体预制阳台,直接吊装到设计位置进行安装,所述的主体受力框架1为钢结构受力框架,钢结构的主体受力框架1包括钢梁11、钢柱12,钢梁11、钢柱12通过焊接或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整体预制的复合外墙板、整体预制的太阳能外墙板、阳台3固定在主体受力框架1上。上下相邻阳台3之间设有太阳能供电装置。在围蔽外墙4的外壁、房屋的顶盖板5上面也设有太阳能供电装置。
如图1、2、3所示,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采集板21、蓄电池(图中未示出)、太阳能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由于太阳能供电装置为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太阳能采集板21还可以用于太阳能热水器,为房屋提供热水。所述太阳能采集板21设置在安装架6上,安装架6根据安装位置可以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在钢柱12或钢梁11上,也可以同时固定在钢梁11和钢柱12上。
阳台3设置在用于承托阳台3的钢梁11上,并通过阳台3两侧设置的钢柱12进行固定,上下相邻的阳台3之间的间距不低于5米,所述太阳能采集板21为长条形,设置在每个阳台3的上方或外侧壁上,还可以同时设置在每个阳台3的上方或外侧壁上。
在阳台上方设置的太阳能采集板21上下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的太阳能采集板21都倾斜设置,太阳能采集板21的倾角α为45~75°。本实施例的太阳能采集板21在阳台3上方上下间隔设置三个,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太阳能采集板21a、第二太阳能采集板21b、第三太阳能采集板21c,其中第一太阳能采集板21a、第二太阳能采集板21b的倾角α为75°,第三太阳能采集板21c的倾角α为45°。第一太阳能采集板21a、第二太阳能采集板21b、第三太阳能采集板21c都安装在安装板6上,第一太阳能采集板的安装板6通过螺栓固定在钢梁11或钢柱12上,第二太阳能采集板21b、第三太阳能采集板21c的安装板6通过螺栓固定在钢柱12上。
第一太阳能采集板21a、第二太阳能采集板21b、第三太阳能采集板21c之间的间距为日光照射太阳能采集板时,第一太阳能采集板21a、第二太阳能采集板21b、第三太阳能采集板21c相互不遮光的最小间距。
如图4、5所示,为整体预制的复合外墙板的结构图。整体预制的复合外墙板是主要由起支撑骨架作用的配筋砼层41、填充在配筋砼层内侧的三排共12个轻质填充块43、隔热材料层42形成的一体结构的外墙板,轻质填充块43的形状、大小没有特殊要求,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块,尺寸一般在500~850mm之间,也可以是三角形等其他形状。隔热材料层42贴合在轻质填充块43外侧,墙板的最外侧为配筋砼层41,配筋砼层41将隔热材料层42、轻质填充块43之间填充,粘结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外墙板。所述隔热材料层42是挤塑泡沫板层,所述轻质填充块43为陶粒砼预制块,容重≤500kg/m2,所述轻质填充块43平行排列一层,相邻轻质填充块43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配筋砼层41为配筋砼层,包括设置在整体预制的复合外墙板周边及轻质填充块之间的钢筋骨架片411、在隔热材料层42外设置的并与钢筋骨架片411连接的钢筋网片412,整体预制的复合外墙板周边的钢筋骨架片411为由钢筋弯折捆扎成的方框形,钢筋网片412为经纬编织制成的钢筋网,将混凝土灌入钢筋骨架片411、钢筋网片412、隔热材料层42与轻质填充块43周围的空隙形成配筋砼层,所述混凝土为细石砼,细石砼为C30级及P6抗渗等级。所述配筋砼层将隔热材料层42、轻质填充块43粘结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外墙板。所述相邻轻质填充块43的间隙中也设有隔热材料形成隔热材料层42,在轻质填充块43内侧用轻质珍珠岩砂浆将内表面抹平形成墙板内表面420。
如图6、7所示,为整体预制的太阳能外墙板的结构图。太阳能外墙板包括主体结构层45,主体结构层45的外侧设有太阳能采集板46,在太阳能采集板46和主体结构层45之间设有隔热材料层47。所述主体结构层45包括设置在隔热材料层47周边钢筋骨架片451、在隔热材料层47侧面设置的并与钢筋骨架片连接的钢筋网片452,混凝土灌封在钢筋骨架片451、钢筋网片452、隔热材料层47周围的空隙形成主体结构层45,所述主体结构层45与隔热材料层47粘结连接成一个整体。每块太阳能外墙板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的太阳能采集板46,太阳能采集板46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461固定在主体结构层45上,本实施例的可拆卸的连接件461采用螺栓和在主体结构层45上预埋的内螺纹套筒,可拆卸的连接件461还可以采用压紧框,压紧框在太阳能采集板46四周边缘压紧,松掉压紧框,可以拆掉太阳能采集板46。

Claims (9)

1.一种节能房屋,包括用于整栋多层房屋支撑的主体受力框架,与主体受力框架上固定连接的围蔽外墙、阳台、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蔽外墙是由整体预制的复合外墙板和整体预制的用于采集太阳能的太阳能外墙板拼装而成,上下相邻阳台之间或/和阳台外侧壁设有太阳能供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外墙板包括主体结构层,主体结构层的外侧设有太阳能采集板,在太阳能采集板和主体结构层之间设有隔热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层包括设置在隔热材料层周边钢筋骨架片、在隔热材料层侧面设置的并与钢筋骨架片连接的钢筋网片,混凝土灌封在钢筋骨架片、钢筋网片、隔热材料层周围的空隙形成主体结构层,所述主体结构层与隔热材料层粘结连接成一个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采集板、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太阳能采集板设置在安装架上,安装架通过螺栓固定在主体受力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受力框架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梁,阳台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之间,上下相邻的阳台之间的间距不低于5米,所述太阳能采集板为长条形,设置在每个阳台的上方或外侧壁,并通过安装架可拆卸固定在支撑梁或支撑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采集板上下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的太阳能采集板都倾斜设置,太阳能采集板的倾角α为45~7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采集板上下间隔设置三个,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太阳能采集板、第二太阳能采集板、第三太阳能采集板,其中第一太阳能采集板、第二太阳能采集板的倾角α为75°,第三太阳能采集板的倾角α为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第一太阳能采集板、第二太阳能采集板、第三太阳能采集板之间的间距为日光照射太阳能采集板时,第一太阳能采集板、第二太阳能采集板、第三太阳能采集板相互不遮光的最小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预制的复合外墙板是由起支撑骨架作用的配筋砼层、填充在配筋砼层内侧的至少一块轻质填充块、隔热材料层组成一体的外墙板,其中,隔热材料层贴合在轻质填充块外侧,最外侧为配筋砼层,配筋砼层将隔热材料层、轻质填充块之间的间隙填充,并粘结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外墙板。
CN2009202057193U 2009-09-29 2009-09-29 节能房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6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57193U CN201526172U (zh) 2009-09-29 2009-09-29 节能房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57193U CN201526172U (zh) 2009-09-29 2009-09-29 节能房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26172U true CN201526172U (zh) 2010-07-14

Family

ID=42517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0571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6172U (zh) 2009-09-29 2009-09-29 节能房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2617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2598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张永清 工业化绿色抗震精美建筑
CN103669903A (zh) * 2012-08-28 2014-03-26 李尚喜 一种太阳能楼房
CN104675032A (zh) * 2015-02-11 2015-06-03 湖南工业大学 太阳能集热一体化屋面板及其制造安装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2598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张永清 工业化绿色抗震精美建筑
CN103132598B (zh) * 2011-11-28 2015-09-09 张永清 工业化绿色抗震精美建筑
CN103669903A (zh) * 2012-08-28 2014-03-26 李尚喜 一种太阳能楼房
CN104675032A (zh) * 2015-02-11 2015-06-03 湖南工业大学 太阳能集热一体化屋面板及其制造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2359B (zh) 一种全装配式村镇民居类复合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1526172U (zh) 节能房屋
CN106802001A (zh) 一种集热集电整体模块化钢结构框架住宅的建造方法
CN201704870U (zh) 保温外墙板
CN2818613Y (zh) 可转换阳光热能的装配式墙体
CN207988131U (zh) 一种集成房屋
CN202117345U (zh) 泡沫砼集成节能房屋体系
CN111101594A (zh) 一种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建筑
CN203412312U (zh) 一种模板保温一体化墙板建筑房屋
CN214034410U (zh) 一种光伏一体发电模块及其建的屋顶安装结构单元
CN212613167U (zh) 一种分层组装式耐久装饰墙体
CN204804379U (zh) 农村太阳能整体空间模块化拼搭式建筑
CN209163199U (zh) 装饰保温围护承重一体化密肋复合预制外墙板
CN203320751U (zh) 模板保温一体化墙体
CN202969631U (zh) 全组装整体灌注复合式墙体
CN2225511Y (zh) 轻质大型屋面板
CN203531205U (zh) 一种自平衡超大面积屋面蓄水池
CN207892081U (zh) 快速安装承重保温装饰一体复合板t形墙
CN202645048U (zh) 一种可长期居住的太阳能房屋
CN201395908Y (zh) 一种空腔式小框体保温隔热复合板
CN201901976U (zh) 蜂窝复合墙板
Ying Application of passive green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n rural construction
CN203008411U (zh) 工厂化生产环保节能型智能房屋
CN201228392Y (zh) 能转变增长方式的基础设施
CN2581567Y (zh) 建筑轻钢复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