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08032U - 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508032U CN201508032U CN2009200617415U CN200920061741U CN201508032U CN 201508032 U CN201508032 U CN 201508032U CN 2009200617415 U CN2009200617415 U CN 2009200617415U CN 200920061741 U CN200920061741 U CN 200920061741U CN 201508032 U CN201508032 U CN 2015080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infrared ray
- warm
- end cap
- hot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包括成型有风道的热风管,风道内壁生成有半导体红外线电热膜膜层,热风管端部贴覆有波浪形电极片;热风管进风端罩设有进风端盖,进风端盖成型有入口设置有倒角的进风口;电极片夹设在进风端盖与热风管之间;由于电极片呈波浪形,被进风端盖和热风管夹住后,因受挤压变形而产生复位弹力,使电极片保持与电热膜的接触,保证电极片与热风管接触良好;电极片不外露,避免电极片与其它部件接触而发生漏电事故;其中,由于设置了倒角,有效减小了气流紊流,从而减小风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吹风等输送热空气的电器,其发热元件一般使用电热丝或生成有半导体红外线电热膜膜层的发热管。其中,电热丝发热元件具有电感特性,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危害使用者的健康;而喷涂过电热膜的发热管,虽然不会产生电磁辐射,但是其风阻较大,同时,现有的电热膜发热管,其导电的电极片一般设置在发热管两端,不但易发生漏电事故,而且易由于电极片与发热管之间接触不良而影响发热管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风阻小,且电极片接触稳定,使用效果好的结构改良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它包括热风管,所述热风管成型有风道,所述热风管端部贴覆有导通所述电热膜的电极片;所述风道内壁生成有半导体红外线电热膜膜层,所述电极片呈波浪形;所述热风管进风端罩设有进风端盖,所述进风端盖成型有与所述风道相匹配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腔壁入口端设置有倒角;贴覆于热风管进风端的电极片夹设在所述进风端盖与热风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纵剖面呈喇叭状,其入口端截面面积大于出口端截面面积。
更优选地,所述热风管出风端罩设有出风端盖,所述出风端盖成型有与所述风道相匹配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纵剖面呈喇叭状,出风口的出口端截面面积小于入口端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管与进风端盖接触处周缘设置有限制进风端盖径向滑移的定位挡块,所述热风管与出风管端盖接触处周缘亦设置有限制出风端盖径向滑移的定位挡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包括与所述风道腔壁相匹配的环圈状本体,以及弯折成型在所述本体上的用于连接导线的引脚,所述引脚贴覆于所述风道内壁。
其中,所述引脚与所述本体间设置有加强肋。
根据以上的,所述热风管成型有同心设置的至少2圈的风道,每圈风道内壁均生成有半导体红外线电热膜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管成型有同心设置的2~5圈风道。
更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内沿热风管径向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表面生成有半导体红外线电热膜膜层。
其中,所述风道内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由于电极片呈波浪形,则所述电极片被进风端盖和热风管夹住后,因受挤压变形而产生复位弹力,该复位弹力使电极片保持与涂覆于热风管风道内壁的电热膜的接触,从而保证电极片与热风管接触良好;同时,由于电极片夹设在热风管与进风端盖之间而不外露,从而避免电极片与其它部件接触而发生漏电事故;其中,由于进风端盖的进风口腔壁入口端设置有倒角,该倒角有效减小了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时的紊流,故而风阻小,风量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片的俯视图。
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中包括:
1——热风管;11——风道;12——定位挡块;13——连接板;2——电极片;21——本体;22——引脚;23——加强肋;3——进风端盖;31——进风口;32——倒角;4——出风端盖;41——出风口;5——导线;6——温度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的说明,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包括热风管1,所述热风管1成型有风道11,所述风道11内壁生成有半导体红外线电热膜膜层,所述热风管1端部贴覆有导通所述电热膜的电极片2;所述电极片2呈波浪形;所述热风管1进风端罩设有进风端盖3,所述进风端盖3成型有与所述风道11相匹配的进风口31,所述进风口31腔壁入口端设置有倒角32;贴覆于热风管1进风端的电极片2夹设在所述进风端盖3与热风管1之间。
其中,所述进风口31纵剖面呈喇叭状,其入口端截面面积大于出口端截面面积;所述进风口31起聚风导流的作用,本实施例所述结构的进风口31有利于增大进风量,减小进风口31入口端的气流紊流。
见图1或图2所示,所述热风管1出风端罩设有出风端盖4,所述出风端盖4成型有与所述风道11相匹配的出风口41,所述出风口41纵剖面呈喇叭状,出风口41的出口端截面面积小于入口端截面面积,这样热空气从所述出风口41喷出,出风均匀,有利于增强红外辐射。
其中,所述热风管1采用能受热放射出远红外线的基材制备,其风道11内壁生成有所述膜层。安装时,将所述电极片2贴覆于热风管1两端,再在所述热风管1进风端罩设所述进风端盖3,在所述热风管1出风端罩设所述出风端盖4,进风端盖3和出风端盖4固定在热风管1两端后,电极片2即被夹紧而紧贴于热风管1两端,电极片2与生成于热风管1风道11内壁的电热膜接触而电连接。由于电极片2呈波浪形,则所述电极片2被进风端盖3、出风端盖4和热风管1夹住后,因受挤压变形而产生复位弹力,该复位弹力使电极片2保持与涂覆于热风管1风道11内壁的电热膜的接触,从而保证电极片2与热风管1接触良好;同时,由于电极片2夹设在热风管1与进风端盖3之间,以及夹设在热风管1与出风端盖4之间而不外露,从而避免电极片2与其它部件接触而发生漏电事故;其中,由于进风端盖3的进风口31腔壁入口端设置有倒角32,该倒角32有效减小了气流从所述进风口31进入时的紊流,故而风阻小,风量大。
本热风装置应用于电吹风等输送热风的电器,使用时,气流从所述进风端盖3的进风口31进入所述热风管1,生成于所述风道11内壁的电热膜由于电极片2接通电源而发热,从而使进入所述热风管1并流经所述风道11的气流受热而温度升高,所述热风从所述出风端盖4的出风口41吹出。从而形成热风。
见图1或图2所示,所述热风管1与进风端盖3接触处周缘设置有限制进风端盖3径向滑移的定位挡块12,所述热风管1与出风管端盖接触处周缘亦设置有限制出风端盖4径向滑移的定位挡块12。所述定位挡块12用于防止进风端盖3和出风端盖4沿所述热风管1径向移动,起到固定进风端盖3和出风端盖4的作用。
见图3、4、5所示,所述电极片2包括与所述风道11腔壁相匹配的环圈状本体21,以及弯折成型在所述本体21上的用于连接导线5的引脚22,所述引脚22贴覆于所述风道11内壁。
见图4所示,所述引脚22与所述本体21间设置有加强肋23,所述加强肋23提高了引脚22与所述本体21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电极片2的使用寿命。
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热风管1成型有同心设置的至少2圈的风道11,每圈风道11内壁均生成有半导体红外线电热膜膜层。这样增加了热风管1内电热膜的表面积,故而能更快地对流经电热管的气流进行加热,以提高热风产生速度。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热风管1成型有同心设置的2~5圈风道11。所述风道11的圈数可以根据电器的使用功率及热风管1的直径大小等因素合理设置。
见图2所示,所述风道11内沿热风管1径向均匀设置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表面生成有半导体红外线电热膜膜层;所述连接板13既提高了所述热风管1的强度,从而提高了热风管1的使用寿命,且由于所述连接板13表面亦生成有所述膜层,故而进一步增加了电热膜的表面积。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热风管1的直径合理设置连接板13的数量。
其中,所述风道内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6,所述温度控制装置6用于控制所述膜层的加热温度,避免热风管内温度过高或过低。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它包括热风管,所述热风管成型有风道,所述热风管端部贴覆有导通所述电热膜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壁生成有半导体红外线电热膜膜层,所述电极片呈波浪形;所述热风管进风端罩设有进风端盖,所述进风端盖成型有与所述风道相匹配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腔壁入口端设置有倒角;贴覆于热风管进风端的电极片夹设在所述进风端盖与热风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纵剖面呈喇叭状,其入口端截面面积大于出口端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出风端罩设有出风端盖,所述出风端盖成型有与所述风道相匹配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纵剖面呈喇叭状,出风口的出口端截面面积小于入口端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与进风端盖接触处周缘设置有限制进风端盖径向滑移的定位挡块,所述热风管与出风管端盖接触处周缘亦设置有限制出风端盖径向滑移的定位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与所述风道腔壁相匹配的环圈状本体,以及弯折成型在所述本体上的用于连接导线的引脚,所述引脚贴覆于所述风道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与所述本体间设置有加强肋。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成型有同心设置的至少2圈的风道,每圈风道内壁均生成有半导体红外线电热膜膜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成型有同心设置的2~5圈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沿热风管径向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表面生成有半导体红外线电热膜膜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617415U CN201508032U (zh) | 2009-08-04 | 2009-08-04 | 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617415U CN201508032U (zh) | 2009-08-04 | 2009-08-04 | 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508032U true CN201508032U (zh) | 2010-06-16 |
Family
ID=42469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06174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08032U (zh) | 2009-08-04 | 2009-08-04 | 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50803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99782A (zh) * | 2015-10-13 | 2016-02-03 | 无锡普爱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转轮除湿装置 |
-
2009
- 2009-08-04 CN CN2009200617415U patent/CN20150803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99782A (zh) * | 2015-10-13 | 2016-02-03 | 无锡普爱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转轮除湿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88289U (zh) | 分水器 | |
CN201712137U (zh) | 远红外辐射注塑机料筒加热节能圈 | |
CN201014704Y (zh) | 即热式水电加热器 | |
CN201508032U (zh) | 一种内孔镀膜的红外线电热膜热风装置 | |
CN2935696Y (zh) | 螺旋线形电热膜式电热管 | |
CN201063876Y (zh) | 可输送热风的加热元件 | |
CN201131062Y (zh) | 搪瓷电热膜加热管 | |
CN207963155U (zh) | 风洞电加温器 | |
CN200994195Y (zh) | 蜂窝陶瓷电热膜元件 | |
CN203443083U (zh) | 水冷预热式加热体 | |
CN213020293U (zh) | 液体加热器 | |
CN201407798Y (zh) | 高效节能即热式电热水器 | |
CN207963129U (zh) | 复合型电热水装置 | |
CN106059489A (zh) | 一种被动光伏散热器 | |
CN207262886U (zh) | 高碳刺丝干燥设备 | |
CN201007525Y (zh) | 室内速热升温器 | |
CN207006513U (zh) | 一种分级加热式热水器 | |
CN201248675Y (zh) | 一种用于蒸汽拖把的加热装置 | |
CN211903290U (zh) | 用于氰基吡啶生产的空气电加热器 | |
CN2331905Y (zh) | 微波热水器 | |
CN218251302U (zh) | 一种漆包线烘干装置 | |
CN104456919B (zh) | 一种适用于多种介质的换热器及制造方法 | |
CN217604276U (zh) | 一种加湿器雾化ptc加热装置 | |
CN206695366U (zh) | 一种加热器以及智能坐便器 | |
CN207350796U (zh) | 一种熔盐加热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