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91414U - 机箱与手把的组合 - Google Patents

机箱与手把的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91414U
CN201491414U CN2009201619507U CN200920161950U CN201491414U CN 201491414 U CN201491414 U CN 201491414U CN 2009201619507 U CN2009201619507 U CN 2009201619507U CN 200920161950 U CN200920161950 U CN 200920161950U CN 201491414 U CN201491414 U CN 201491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handgrip
side wall
door bolt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19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子雯
杨棨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09201619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91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91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914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箱与手把的组合,包括一机箱与多个手把。机箱具有多个组装孔及多个扣孔。手把装配至机箱,各手把包括一框架、一闩扣件与多个卡勾。框架具有一第一侧壁与一相对于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相邻机箱。闩扣件具有一扣持部,闩扣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侧壁,而各扣持部对应扣持于机箱的扣孔的其中之一。卡勾配置于第一侧壁并对应扣持于组装孔。

Description

机箱与手把的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箱与手把的组合,且特别涉及一种手把易于从机箱上拆卸下来的机箱与手把的组合。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机箱与手把的组合中,手把是利用螺丝锁固于机箱上,让使用者可以便于搬运机箱。但是,因为手把是以螺丝锁固在机箱上,所以装卸螺丝相当地耗时,因此如何快速地将手把装配至机箱上,或是将手把从机箱上拆卸下来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箱与手把的组合,其手把具有容易装配至机箱或从机箱上拆卸下来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箱与手把的组合,包括一机箱与多个手把。机箱具有多个组装孔及多个扣孔。手把装配至机箱,各手把包括一框架、一闩扣件(latch)与多个卡勾。框架具有一第一侧壁与一相对于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相邻机箱。闩扣件具有一扣持部,闩扣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侧壁,而扣持部对应扣持于机箱的扣孔的其中的一。卡勾配置于第一侧壁并对应扣持于组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侧壁具有一穿孔与一辅助握把,穿孔位于辅助握把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框架具有一限位件,以相对远离该箱的方向凹陷于第一侧壁,且闩扣件未连接于第一侧壁的另一端相邻于限位件,而限位件限制闩扣件的移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闩扣件与框架为一体成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这些卡勾均朝向同一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闩扣件未连接于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为一解锁部。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机箱与手把的组合的手把相当容易装配至机箱,也能轻易地从机箱上拆卸下来。在装配时,仅需沿着一装配方向将卡勾扣持于机箱的对应组装孔,并且将扣持部扣持于对应的扣孔,即可将手把安装于机箱。在拆卸时,仅需扳动闩扣件使扣持部脱离机箱的扣孔,然后以装配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力于手把,即可将手把卸除于机箱。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机箱与手把的组合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手把的示意图。
图3A是手把与机箱的装配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卡勾与闩扣件扣持于组装孔的示意图。
图4A是图3A的闩扣件往第二侧壁移动的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闩扣件往第二侧壁移动后扣持部脱离扣孔的剖面示意图。
图4C是图4A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是手把卸除于机箱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机箱与手把的组合    100:手把
110:框架               112:第一侧壁
114:第二侧壁    114a:辅助握把
120:闩扣件      122:扣持部
124:解锁部      130:卡勾
140:限位件      150:固定件
200:机箱        210:组装孔
220:扣孔        D1:装配方向
D2:拆卸方向     D3:施力方向
H: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机箱与手把的组合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机箱与手把的组合10包括一机箱200与多个手把100,其中机箱200具有多个组装孔210以及多个扣孔220。在图1中,一个机箱200搭配四个手把100,且这些手把100分别装配至机箱200的四个角落。
图2是图1的手把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各个手把100包括一框架110、一闩扣件120与多个卡勾130。框架110具有一第一侧壁112与一相对于第一侧壁112的第二侧壁114,且卡勾130均设置于第一侧壁112。当手把100装配于机箱200上时,第一侧壁112较第二侧壁114相对接近机箱200。
闩扣件120具有一扣持部122,用以扣持于机箱200上的扣孔220。此外,组装孔210与扣孔220的位置会与各个手把100的卡勾130与扣持部122相对应。闩扣件12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侧壁112,在本实施例中,闩扣件120为一弹片,且其以固定件150固定于第一侧壁112上,其中固定件150可为螺丝或铆钉。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闩扣件120也可以是与框架110一体成形,如此可省去固定件150的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手把100的第二侧壁114可具有一穿孔H与一辅助握把114a,穿孔H位于辅助握把114a旁,而辅助握把114a由部份的第二侧壁114弯折而成。使用者的手可伸入穿孔H以顺势地握持辅助握把114a,便能轻易地施力于手把100。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10还可具有一限位件140,位于第一侧壁112与第二侧壁114之间。此限位件140以远离机箱200的方向凹陷于第一侧壁112,且可相邻于闩扣件120的解锁部124,以限制闩扣件120的移动范围,防止使用者过度弯曲闩扣件120而产生永久形变。
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手把100装配以及拆卸于机箱200的步骤。
图3A是手把与机箱的装配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卡勾与闩扣件扣持于组装孔的示意图。在图3B中,以透视的方式呈现出位于机箱200后的手把100,以明确表示手把100与机箱200之间的组合关系。请参照图3A与图3B,欲将手把100装配至机箱200时,只需将卡勾130以装配方向D1扣持于对应的组装孔210中。在装配的同时,卡勾130沿着组装孔210的轮廓移动,而扣持部122沿着机箱200的侧壁移动直至对应扣持于扣孔220中,以使手把100固定于机箱200。手把100装配于机箱200后,当手把100受到一相反于装配方向D1的施力时,因为扣持部122仍受到扣孔220的限位,所以手把100仍固定于机箱200,并不会被拆卸下来,且卡勾130的方向均朝向机箱200的上缘,所以使用者搬运此机箱与手把的组合10时,对手把100施加的是沿着装配方向D1的力量,因此让卡勾130更稳固地扣持于组装孔210,使搬运过程中不需担心手把100会从机箱200上掉下来。
图4A是图3A的闩扣件往第二侧壁移动的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闩扣件往第二侧壁移动后扣持部脱离扣孔的剖面示意图、而图4C是图4A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4A、图4B及图4C,当使用者要拆卸手把100时,首先扳动闩扣件120的解锁部124往第二侧壁114移动,其中解锁部124可为闩扣件120折弯形成的一折边,位于闩扣件120未连接于第一侧壁112的另一端。使用者可施力于解锁部124,以轻易地扳动闩扣件120,使扣持部122沿着手指的施力方向D 3以脱离扣孔220,解除限位。解锁部124为折弯闩扣件120的一折边因此可以方便使用者握持于穿孔H与辅助握把114a时,只需要利用拇指扳动解锁部124,即可轻易地带动闩扣件120往第二侧壁114移动。
图5是手把卸除于机箱的示意图。请再参照图5,然后对手把100施加一沿着拆卸方向D2的力,此时扣持部122与扣孔220已解除限位,所以手把100受力后会离开机箱200,并且卡勾130可从组装孔210脱离,手把100从机箱200上拆卸下来。在本实施例中,闩扣件120可选用具有弹性的材料或结构制成,例如弹片。当使用者停止对闩扣件120施力,闩扣件120通过其本身的弹性恢复力即可回到初始位置。
综上所述,在本创作的机箱与手把的组合中,利用结构的配合让手把可以容易地装配于机箱上,或是从机箱上拆卸下来。进一步而言,使用者欲装配手把时,仅需沿着装配方向将卡勾扣持于机箱的对应组装孔,且使扣持部与扣孔互相限位,即可将手把稳固地装配至机箱上。当使用者要拆卸手把时,仅需以手指扳动闩扣件,使扣持部脱离扣孔,再沿着拆卸方向施力,即可将手把从机箱上拆卸下来。所以,对于使用者而言,具有组装及拆卸便利的优点。此外,手把的穿孔与辅助握把,还可让使用者易于握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机箱与手把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箱,具有多个组装孔及多个扣孔;
多个手把,装配至该机箱,各该手把包括:
一框架,具有一第一侧壁与一相对于该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相邻该机箱;
一闩扣件,具有一扣持部,该闩扣件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侧壁,而各该扣持部对应扣持于该机箱的所述多个扣孔的其中的一;以及
多个卡勾,配置于该第一侧壁并对应扣持于所述多个组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与手把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侧壁具有一穿孔与一辅助握把,该穿孔位于该辅助握把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与手把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具有一限位件,以相对远离该机箱的方向凹陷于该第一侧壁,且该闩扣件未连接于该第一侧壁的另一端相邻该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与手把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闩扣件与该框架为一体成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与手把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卡勾均朝向同一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与手把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闩扣件未连接于该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为一解锁部。
CN2009201619507U 2009-07-09 2009-07-09 机箱与手把的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91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19507U CN201491414U (zh) 2009-07-09 2009-07-09 机箱与手把的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19507U CN201491414U (zh) 2009-07-09 2009-07-09 机箱与手把的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91414U true CN201491414U (zh) 2010-05-26

Family

ID=42430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195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91414U (zh) 2009-07-09 2009-07-09 机箱与手把的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914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6015B (zh) * 2019-06-26 2021-01-1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把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6015B (zh) * 2019-06-26 2021-01-1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把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4176289A (ja) 差込固定式ケーブルタイ
CN201491414U (zh) 机箱与手把的组合
CN205793876U (zh) 一种6u板卡的大力矩助插助拔机构
CN201115148Y (zh) 固定组件
CN208044486U (zh) 把手结构
CN210443266U (zh) 一种快拆式固态硬盘
US20140082909A1 (en) Assembling tool
CN210550935U (zh) 一种能用于拆盖的夹具
CN108255252A (zh) 硬盘托盘及硬盘托架组件
CN2874600Y (zh) 扩展卡的固定装置
CN102469731A (zh) 两段同向退卡把手机构
CN101995921B (zh) 用来将电子装置抽拉出框架的拉带机构
CN207115296U (zh) 板卡紧固结构及板卡安装装置
CN204009710U (zh) 固定件、资料存取装置固定模组及机箱
US20120324722A1 (en) Disassembly device
CN210328328U (zh) 可插拔模块及电子设备
CN208676967U (zh) 一种用于安装窗帘的固定件
CN219042194U (zh) 实现驱动外壳体的端盖结构
CN212846641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主板
CN218446546U (zh) 一种快拆结构
CN214445953U (zh) 内存卡拆卸治具及电子设备
JP4599846B2 (ja) 帯状把手を備えた蓄電池
CN203263165U (zh) 炊具钣金手柄
CN216752336U (zh) 一种侧板及插框
CN219978804U (zh) 一种兼容两种不同长度的电源固定弹片扣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