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90380U - 显示埠插座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埠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90380U
CN201490380U CN2009201618487U CN200920161848U CN201490380U CN 201490380 U CN201490380 U CN 201490380U CN 2009201618487 U CN2009201618487 U CN 2009201618487U CN 200920161848 U CN200920161848 U CN 200920161848U CN 201490380 U CN201490380 U CN 201490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component
port socket
insulating body
plate bod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18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荣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s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OMPUPACK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s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s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she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618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90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90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903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埠插座,包括一第一复合构件与一第二复合构件。第一复合构件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密合包覆于多枚端子的部分区域周围,使端子于其板体表面外露形成导通区;第二复合构件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密合包覆于多枚端子的部分区域周围,使端子于其板体表面外露形成导通区。第一复合构件的板体与第二复合构件的板体相互贴合,共同形成一耦合板体,以对接于一显示埠接头。藉由预先分别将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二绝缘本体与个别对应的端子整合为第一复合构件与第二复合构件,再相互对应组装,可提高端子定位强度,进而提升插座制品可靠度。

Description

显示埠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埠(DisplayPort)插座。
背景技术
显示埠(DisplayPort)为视讯电子标准协会(VESA)所推动的新一代数字式视讯介面标准,为电脑显示器的传输介面,具备支援随插即用的功能,可望取代传统LVDS、DVI及VGA传输介面。
请参阅图1所示,该图为一典型的显示埠插座的应用状态示意图。图中包括一显示埠插座10与一显示埠接头15,分别符合显示埠标准所规范的设计规则,具有用以相互对应顶抵以电性导通的端子。任一显示埠介面即由显示埠接头15插接于显示埠插座10,来达成信号传输。
接着,请参阅图2所示,该图为一现有习知的显示埠插座的分解立体图,用以显示一现有显示埠插座20的简明架构。如图所示,显示埠插座20是由一绝缘本体21、一第一端子部231、一第二端子部232以及一金属壳体25共同组装构成,绝缘本体21设有一耦合板体210与一端子槽213。端子槽213贯通绝缘本体21,并延伸至耦合板体210的上下板体表面。第一端子部231与第二端子部232分别包括多枚端子,经由端子槽213卡设于绝缘本体21,外露于耦合板体210,以形成导通区。而金属壳体25再包覆于绝缘本体21外围,从而构成显示埠插座20。
以上为显示埠插座20的简明架构,用以说明现有显示埠插座制品的组立流程。其中,端子以卡合紧抵于端子槽的方式来定位于绝缘本体,为目前业界普遍采取的设计型态。然而这种以机构件相互顶抵的组装方式,难免会造成端子定位歪斜的情形,致使制品端子尺寸与设计值间存在差异,不但直接影响机构特性,更将对连接介面上传输的高频信号造成影响,降低信号品质。
目前已公布的显示埠标准为1.1版,其机构与电性架构仍在发展当中。苹果(Apple)公司更推出微型显示埠(Mini DisplayPort)设计规则,提供小型化的介面设计,而此设计规则将纳入新版显示埠标准。倘若沿袭现有设计,势将造成产品品质下滑,而影响产能,进而导致后端应用装置可靠度下滑,影响消费者权益。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显示埠插座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显示埠插座,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显示埠插座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显示埠(DisplayPort)插座,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藉由将端子与绝缘本体整合为复合构件,使绝缘本体密合包覆端子,可提高端子的定位强度,使其更为稳固,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显示埠插座,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藉由增设辅助屏蔽构件,可提升抑制电磁干扰能力,维护电子信号传输品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显示埠插座,符合显示埠(DisplayPort)设计规则,该显示埠插座包括:一第一复合构件,包括多枚端子及一第一绝缘本体,该第一绝缘本体密合包覆于该多枚端子的部分区域周围,并具有一第一组合部及一板体,该板体具有一设有多个裸孔的表面,该多枚端子藉该多个裸孔外露形成多个导通区;以及一第二复合构件,配合组装于该第一复合构件,该第二复合构件包括多枚端子以及一第二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密合包覆于该多枚端子的部分区域周围,并具有一第二组合部以及一板体,该板体具有一设有多个裸孔的表面,该多枚端子藉该多个裸孔外露形成多个导通区;其中,该第一组合部与该第二组合部相互卡合,使该第一复合构件的板体与该第二复合构件的板体相互贴合,且个别的多个导通区外露,共同形成一耦合板体,藉以配合对接于一显示埠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中该第一绝缘本体以及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材质为一塑胶材料。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中所述的第一绝缘本体是经由塑胶射出成型,以密合包覆于该第一复合构件个别的多枚端子周围。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中所述的第二绝缘本体是经由塑胶射出成型,以密合包覆于该第二复合构件个别的多枚端子周围。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中该第一复合构件个别的多枚端子以及该第二复合构件个别的多枚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脚,外露于该第一绝缘本体以及该第二绝缘本体外部。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更包括一底座,配合组装于该第一复合构件以及该第二复合构件,其中该底座包括多个端子导孔,分别用以承接该第一复合构件以及该第二复合构件个别的多枚端子的接脚对应插设定位。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更包括一辅助屏蔽构件,设置于该底座,该辅助屏蔽构件具有一屏蔽片,设于该第一复合构件与该第二复合构件个别的端子的接脚外围,正对该耦合板体的方向上。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中所述的底座设有一容置槽,用以收纳该屏蔽片。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中所述的辅助屏蔽构件具有一定位部,该底座设有一定位槽,该定位部对应组合于该定位槽,以使该辅助屏蔽构件定位于该底座。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中所述的第二复合构件设有至少一弹性耳,该底座设有至少一定位孔,该弹性耳对应组合于该定位孔,以使该第二复合构件与该第一复合构件共同定位于该底座。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更包括一金属壳体,设于该第一复合构件、该第二复合构件及该底座的周围。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中所述的金属壳体具有一开口,藉由该开口,该金属壳体与该耦合板体共同形成一耦接槽,以配合承接该显示埠接头的插接。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中所述的金属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壳体,分别由该耦合板体方向,与该第一复合构件的端子接脚方向,对接包覆该第一复合构件、该第二复合构件及该底座。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中所述的第一壳体设有至少一组装孔,该第二壳体设有至少一组装翼,该组装翼对应嵌设于该组装孔,以将该第二壳体固设于该第二壳体。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中所述的第一复合构件具有至少一挡块,该第一壳体设有至少一组装孔,该挡块对应嵌设于该组装孔,以将该第一壳体固设于该第一复合构件、该第二复合件与该底座外围。
前述的显示埠插座,其中所述的第二复合构件具有至少一挡块,该第一壳体设有至少一组装孔,该挡块对应嵌设于该组装孔,以将该第一壳体固设于该第一复合构件、该第二复合件与该底座外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显示埠插座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显示埠插座,经由预先将第一绝缘本体与端子整合为第一复合构件,将第二绝缘本体与端子整合为第二复合构件,使第一复合构件与第二复合构件个别的端子分别被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二绝缘本体密合包覆,其后再共同配合组装,将可提高端子定位强度,使其更为稳固。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埠插座增设辅助屏蔽构件,藉由将屏蔽片设于第一复合构件与第二复合构件个别的端子的接脚外围,将可提升抑制电磁干扰能力,维护电子信号传输品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可收提升插座制品可靠度实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显示埠插座,藉由预先分别将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二绝缘本体与个别对应的端子整合为第一复合构件与第二复合构件,再相互对应组装,可提高端子定位强度,进而提升插座制品可靠度。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典型的显示埠插座的应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现有习知技术的显示埠插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埠插座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复合构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复合构件的立体图。
图6以及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复合构件与第二复合构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与辅助屏蔽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埠插座的部分组合的侧视图。
图10以及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埠插座的部分分解图的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埠插座的立体示意图。
10、20、30:显示埠插座                    15:显示埠接头
21:绝缘本体                              210、31:耦合板体
213:端子槽                               231、42:第一端子部
232、52:第二端子部                       25、80:金属壳体
31:耦合板体                              32:装配挡块
33:装配槽                                35:耦接槽
40:第一复合构件                           41:第一绝缘本体
42:第一端子部                             410、510:板体
411、415、511、515:表面                   420、520:端子
421、521:导通区                           423、523:接脚
43、44:第一组合部                         45:第一挡块
50:第二复合构件                           51:第二绝缘本体
52:第二绝缘本体                           53、54:第二组合部
55:第二挡块                               56:弹性耳
60:底座                                   600:端子导孔
61:容置槽                                 63:定位槽
65:定位孔                                 67:定位柱
70:辅助屏蔽构件                           71:屏蔽片
73:定位部                                 75:卡钩
81:第一壳体                               810:开口
815:定位销                                811:组装孔
85:第二壳体                               850:组装翼
851:接地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埠插座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显示埠(DisplayPort)插座,符合显示埠标准,以下显示埠插座实例是采用苹果(Apple)公司所订定的微型显示埠(MiniDisplayPort)设计规则,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各项特点。
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埠插座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一显示埠插座30包括一第一复合构件40、一第二复合构件50、一底座60、一辅助屏蔽构件70,以及一金属壳体80,其中金属壳体80是由一第一壳体81与一第二壳体85共同组成。
请参阅图4以及图5所示,分别为第一复合构件40与第二复合构件50的立体图。第一复合构件40包括一绝缘本体41与一第一端子部42,第一端子部42是由多枚排成一列的L型端子420所共同组成,第一绝缘本体41密合包覆于这些端子420的部分区域周围。第一绝缘本体41具有一板体410,板体410具有一表面411,其上设有多个裸孔,端子420藉该等裸孔外露于板体表面411,形成多个导通区421,用以配合顶接于显示埠接头端的端子,以达成电性导通传输信号。端子420并具有个别的接脚423,外露于第一绝缘本体41外部,这些外露的端子接脚423是排成一列,呈表面焊接型接脚型态,以配合搭接于电路板上所设的焊垫。
第二复合构件50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51与一第二端子部52,第二端子部52是由多枚排成一列的L型端子520所共同组成,第二绝缘本体51是密合包覆于这些端子520的部分区域周围。第二绝缘本体51具有一板体510,板体510具有一表面511,其上设有多个裸孔,端子520藉该等裸孔外露于板体表面511,形成多个导通区521,用以配合顶接于显示埠接头端的端子,以达成电性导通传输信号。端子520并具有个别的接脚523,外露于第二绝缘本体51外部,这些外露的端子接脚523排成两列,呈插脚型态,以配合插接于电路板的导接通孔。
本案的特点为预先经由第一绝缘本体41与第二绝缘本体51的工艺工序,将第一端子部42与第一绝缘本体41整合为第一复合构件40,将第二端子部52与第二绝缘本体51整合为第二复合构件50。藉以取代现有组装工序,使得第一绝缘本体41密合包覆第一端子部42的各个端子423的部分区域周围,且第二绝缘本体51密合包覆第二端子部52的各个端子523的部分区域周围。如此一来,将提高端子的定位强度,使其更为稳固,不易因外力歪斜,从而确保制品端子间距符合设计值,使制品符合标准所规范的机构及电子特性,提高其可靠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是利用第一绝缘本体41与第二绝缘本体42的成型工序来制作第一复合构件40与第二复合构件50。采用热塑型塑胶材料作为材料,经塑胶射出成型为第一绝缘本体41与第二绝缘本体42。以第一复合构件40为例,吾人可根据物件尺寸设计注塑成型模具,预先将第一端子部42的各个端子420定位于模具中,再注入塑料固化成型。藉由塑料的热形塑特性,使得第一绝缘本体41与端子420在邻接区域紧密贴合,这种结构将使其具有高度机械定位强度。
接着,请参阅图6以及图7所示,为第一复合构件40与第二复合构件50的组装示意图。第一复合构件40中,绝缘本体41于板体表面411(请参阅图4)的相对表面415上,设有第一组合部43、44,在垂直于板体表面411(请参阅图4)、415的表面上设有第一挡块45。第二复合构件50中,绝缘本体51在板体表面511(请参阅图5)的相对表面515上,设有第二组合部53、54,在垂直于板体表面511(请参阅图5)、515的表面上设有第二挡块55,在第二挡块55下方设有弹性耳56。
图中,第一组合部43、44与第二组合部53、54分别以对应的插槽与卡榫作为图例,可将第一复合构件40紧密组装于第二复合构件50,使第一复合构件40的板体410与第二复合构件50的板体510相互贴合,且个别的多个导通区外露,共同形成一耦合板体31,如此即可对接于一显示埠接头。
此时,第一挡块45与第二挡块55亦对应组合为一装配挡块32。
本案的另一特点为增设了辅助屏蔽构件70。请参阅图8以及图9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与辅助屏蔽构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埠插座的部分组合的侧视图,藉以透视辅助屏蔽构件与接脚的对应位置关系。
如图所示,辅助屏蔽构件70具有一屏蔽片71、一翼状定位部73,以及一卡钩75。底座60设有一容置槽61、一定位槽63及一定位孔65。辅助屏蔽构件70组装于底座60,其中容置槽63配合屏蔽片71而开设,以收纳屏蔽片71,定位槽63则配合定位部73而开设,定位部73插设于定位槽63,从而将辅助屏蔽构件70固设于底座60,并使屏蔽片71落入容置槽中。
底座60设有多个端子导孔600,其配置位置是对应于第一端子部42与第二端子部43(请参阅图6)各个端子接脚,用以承接这些端子接脚对应插设定位,从而将图7所显示的第一复合构件40与第二复合构件50的组合件进一步组合于底座60,并藉由将设于第二复合构件50的弹性耳56嵌入定位孔65,以完成组装。
此时,屏蔽片71恰位于第一端子部42与第二端子部52各个接脚,朝向耦合板体31方向的外围,以抑制端子接脚的高频信号向外辐射泄漏,并防止外部杂讯干扰端子信号。
最后,请参阅图10、图11、图12所示,图10以及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埠插座的部分分解图的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显示埠插座的立体示意图。第一复合构件40与第二复合构件50的组件组合于底座60之后,进一步与第一壳体81以及第二壳体85共同组装,使第一壳体81与第二壳体85包覆于前述组件的外围。
第一壳体81大致呈一矩形柱状壳体,具有一开口810,并设有一定位销813与多个组装孔811。第一复合构件40与第二复合构件50的组件组合于底座60之后,形成一装配槽33,而辅助屏蔽构件70(请参阅图8)的卡钩75(请参阅图8)将外露于装配槽33中,第一壳体81的定位销815正可插设入装配槽33,并抵接于卡钩75(请参阅图8)。同时,装配挡块32亦嵌入组装孔811中。
第二壳体85则由端子接脚方向对接于第一壳体81,第二壳体85设有多个组装翼850与二接地片851,组装翼850嵌设于第一壳体81上对应的组装孔811,从而将第一壳体81与第二壳体85固设于第一复合构件40、第二复合构件50与底座60的组合组件上。藉由开口810,金属壳体80与耦合板体31将共同形成一耦接槽35,以承接该显示埠接头的插设。而设于底座60的定位柱67与第二壳体85的接地片851则分别用以辅助显示埠插座30定位于电路板以接地机能。
附带一提的是,关于显示埠插座30的脚位配置及尺寸、大体结构尺寸与零件材质等细节均遵循显示埠标准的规范要求,故在此不再多作赘述。
另外特别说明的是,显示埠插座可进一步与其他规格连接器共同组合为复合式插座,以利配置于资讯设备使用。本案的概念可进一步应用于复合式插座,只要在实务设计时,根据插座配置模式,弹性变更端子接脚长度及结构,并设计适用的金属壳体,即可应用本案特点来制作复合式插座。
藉由以上实例详述,当可知悉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埠插座,经由预先将绝缘本体与端子整合为复合构件,将可提高端子定位强度,使其更为稳固。此外,藉由将辅助屏蔽构件的屏蔽片设于第一复合构件与第二复合构件个别的端子的接脚外围,将可提升抑制电磁干扰能力,维护电子信号传输品质。如此一来,将可确保显示埠插座制品的电子机构特性符合标准,并提升制品可靠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显示埠插座,符合显示埠设计规则,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埠插座包括:
一第一复合构件,包括多枚端子及一第一绝缘本体,该第一绝缘本体密合包覆于该多枚端子的部分区域周围,并具有一第一组合部及一板体,该板体具有一设有多个裸孔的表面,该多枚端子藉该多个裸孔外露形成多个导通区;以及
一第二复合构件,配合组装于该第一复合构件,该第二复合构件包括多枚端子以及一第二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密合包覆于该多枚端子的部分区域周围,并具有一第二组合部以及一板体,该板体具有一设有多个裸孔的表面,该多枚端子藉该多个裸孔外露形成多个导通区;
其中,该第一组合部与该第二组合部相互卡合,使该第一复合构件的板体与该第二复合构件的板体相互贴合,且个别的多个导通区外露,共同形成一耦合板体,藉以配合对接于一显示埠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绝缘本体以及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材质为一塑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绝缘本体是经由塑胶射出成型,以密合包覆于该第一复合构件个别的多枚端子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绝缘本体是经由塑胶射出成型,以密合包覆于该第二复合构件个别的多枚端子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复合构件个别的多枚端子以及该第二复合构件个别的多枚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脚,外露于该第一绝缘本体以及该第二绝缘本体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底座,配合组装于该第一复合构件以及该第二复合构件,其中该底座包括多个端子导孔,分别用以承接该第一复合构件以及该第二复合构件个别的多枚端子的接脚对应插设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辅助屏蔽构件,设置于该底座,该辅助屏蔽构件具有一屏蔽片,设于该第一复合构件与该第二复合构件个别的端子的接脚外围,正对该耦合板体的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座设有一容置槽,用以收纳该屏蔽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辅助屏蔽构件具有一定位部,该底座设有一定位槽,该定位部对应组合于该定位槽,以使该辅助屏蔽构件定位于该底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复合构件设有至少一弹性耳,该底座设有至少一定位孔,该弹性耳对应组合于该定位孔,以使该第二复合构件与该第一复合构件共同定位于该底座。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金属壳体,设于该第一复合构件、该第二复合构件及该底座的周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金属壳体具有一开口,藉由该开口,该金属壳体与该耦合板体共同形成一耦接槽,以配合承接该显示埠接头的插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金属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壳体,分别由该耦合板体方向,与该第一复合构件的端子接脚方向,对接包覆该第一复合构件、该第二复合构件及该底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壳体设有至少一组装孔,该第二壳体设有至少一组装翼,该组装翼对应嵌设于该组装孔,以将该第二壳体固设于该第二壳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复合构件具有至少一挡块,该第一壳体设有至少一组装孔,该挡块对应嵌设于该组装孔,以将该第一壳体固设于该第一复合构件、该第二复合件与该底座外围。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埠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复合构件具有至少一挡块,该第一壳体设有至少一组装孔,该挡块对应嵌设于该组装孔,以将该第一壳体固设于该第一复合构件、该第二复合件与该底座外围。
CN2009201618487U 2009-07-06 2009-07-06 显示埠插座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90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18487U CN201490380U (zh) 2009-07-06 2009-07-06 显示埠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18487U CN201490380U (zh) 2009-07-06 2009-07-06 显示埠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90380U true CN201490380U (zh) 2010-05-26

Family

ID=42429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1848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90380U (zh) 2009-07-06 2009-07-06 显示埠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9038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0735A (zh) * 2011-05-18 2011-12-14 东莞市扬明精密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hdmi焊板式连接器及其制作工艺
CN102684010A (zh) * 2011-03-15 2012-09-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0197971A (zh) * 2018-02-26 2019-09-0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件组件及具有该接触件组件的接触单元、连接器
TWI741786B (zh) * 2020-07-24 2021-10-01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端子結構和電連接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4010A (zh) * 2011-03-15 2012-09-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2684010B (zh) * 2011-03-15 2015-07-0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2280735A (zh) * 2011-05-18 2011-12-14 东莞市扬明精密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hdmi焊板式连接器及其制作工艺
CN110197971A (zh) * 2018-02-26 2019-09-0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件组件及具有该接触件组件的接触单元、连接器
CN110197971B (zh) * 2018-02-26 2021-07-30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件组件及具有该接触件组件的接触单元、连接器
TWI741786B (zh) * 2020-07-24 2021-10-01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端子結構和電連接器
US11621525B2 (en) 2020-07-24 2023-04-04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0726B2 (en) Waterproof audio jack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TWI476996B (zh) Multi - pole connector
CN201927733U (zh) 电连接器
JP3178073U (ja) 複数の伝送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CN104377510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204333399U (zh) 可正反插的电源插头连接器
JP3229958U (ja) コネクタ変換器
CN201490380U (zh) 显示埠插座
CN105261870A (zh) 结构强化之插座电连接器
CN201570732U (zh) 一种微矩形电连接器
CN104795658A (zh) 一种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座及其制作方法
CN201656165U (zh) 电源连接器的插座和插头、以及电源连接器
CN204516956U (zh) 一种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座
CN106898906A (zh) 双线端子台结构
CN203192972U (zh) 一种d 型hdmi 连接器
CN201478641U (zh) 双层式视频接口插座
CN205646372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5282744U (zh) 双线端子台结构
CN102468561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888048B (zh)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7572604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1417836Y (zh) 通用序列总线插座
CN205178115U (zh) 结构强化之插座电连接器
CN201230060Y (zh) 电子装置及其插座连接器
CN200941520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