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79499U - 支撑结构及采用其的便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支撑结构及采用其的便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79499U
CN201479499U CN2009201341830U CN200920134183U CN201479499U CN 201479499 U CN201479499 U CN 201479499U CN 2009201341830 U CN2009201341830 U CN 2009201341830U CN 200920134183 U CN200920134183 U CN 200920134183U CN 201479499 U CN201479499 U CN 201479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axis
supporter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elastome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341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思权
陈先兵
陈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341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79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79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794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便携设备的主体,包括支撑体和弹性体;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柄和连接在支撑柄一端的转动轴,支撑体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主体上,所述转动轴的部分外周具有至少三个棱;所述主体上具有放置转动轴的限位槽,弹性体挡设在限位槽外形成转动轴的限位孔,转动轴放置在限位孔中,限位孔保证转动轴与弹性体的始终接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以上支撑结构的便携设备,通过转动轴外周各棱与弹性体的变换接触,所述支撑结构以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便携设备能够实现多角度稳定的支撑。

Description

支撑结构及采用其的便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特别是用于便携设备的支撑结构,以及采用该结构的便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已不仅仅局限于通话的基本功能,而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多媒体功能,手机视频、手机电视逐渐成为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果由使用者握持便携设备,长时间欣赏手机电影、手机电视的时候,时常会感到手臂酸累,而且会因为手臂的抖动而使手机成像效果不好,画面不清晰,严重影响收视水平。如果将该便携设备直接摆放在桌上又会出现摆放角度不合适等问题,因此需要有一个支撑结构与这些多媒体便携式电子设备配套使用。
独立支撑结构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由于长时间手持手机造成的疲劳感和因为手臂抖动造成的手机画面晃动。但是由于独立于手机本体之外,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高,携带不方便,因此这种独立的手机支架有其固有的使用局限性。
还有一种集成于基座本体上的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具有稳定的支撑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定位机构,该机构仅仅可以实现支架的简单开合,不能实现多种角度的变化,从而使之应用受到局限。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支撑结构克服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支撑结构以提供稳定的多角度支撑。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具有支撑结构的便携设备,所述支撑结构提供对便携设备主体的稳定的多角度支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便携设备的主体,包括支撑体和弹性体;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柄和连接在支撑柄一端的转动轴,支撑体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主体上,所述转动轴的部分外周具有至少三个棱;所述主体上具有放置转动轴的限位槽,弹性体挡设在限位槽外形成转动轴的限位孔,转动轴放置在限位孔中,限位孔保证转动轴与弹性体的始终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便携设备,包括主体以及以上所述的便携设备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结构通过转动轴外周各棱与弹性体的变换接触,所述支撑结构以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便携设备能够实现多角度稳定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体外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体内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轴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1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2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3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4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1至6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如图1至6中所示的便携设备主体上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体3和弹性体5,支撑体3包括支撑柄31和转动轴4,在第二壳体2上有放置转动轴4的限位槽22,支撑体3通过转动轴4和限位槽22连接于主体上,所述弹性体51通过螺钉61、63分别紧固在限位槽22凸台231、233上的相应的螺孔241、243上,所述弹性体52通过螺钉62、64分别紧固在限位槽22凸台232、234上的相应的螺孔242、244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指位孔25,便于将支撑柄31从第二壳体2中拉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2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支撑体3的收容槽21,这样在支撑结构收起时,支撑体3镶嵌在第二壳体2内,使得整体结构简洁紧凑。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体3上包括支撑柄31、轴孔32和转动轴4。支撑柄31与第二壳体2配合将主体支起;转动轴4套设在轴孔32上,两者为为过盈配合,轴孔32用于放置和固定转动轴4。支撑柄与转动轴也可以做成一体,本实施例为分开的两个部件。
具体的,所述弹性体5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弹簧片,其与限位槽22构成限位孔7,转动轴4两端卡设在限位孔7中,限位孔7保证转动轴4与弹性体5的始终接触,转动轴4的最短直径等于限位槽深,这样在每一个定位状态下,弹性体5无弹性变形。此种采用弹性体与限位槽结合构成限位孔的结构为本实施例一个结构优化的体现。
更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转动轴4的部分外周有至少三个棱,棱数范围3~6个,本实施例优选为五个,分别为第一棱41、第二棱42、第三棱43、第四棱44、第五棱45,如图7至10所示,通过扳动支撑柄31选择转动轴4上不同的棱与弹性体5配合,实现支撑体3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角度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对主体的多角度支撑。此种通过简单操作即可达到支撑角度的变化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更优使用效果的体现。
下面通过图2至图10描述该支撑结构的具体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非工作状态下,弹性体5与转动轴4的外周圆弧面46接触,弹性体5处于扩张状态,且对转动轴4产生一定的弹性力、摩擦力阻碍转动轴4的转动,使其保持静止状态。
当需要使得支撑结构处于工作状态时,从指位孔25用力拉起支撑体3的支撑柄31,支撑柄31带动转动轴4转动,此时弹性体5的形变量逐渐减小,当弹性体5与转动轴4上的第一棱41、第二棱42完全接触时,弹性体5的形变量为零,当没有足够外力迫使转动轴4转动时,由于弹性体5的弹性力限制转动轴4的转动,整个机构处于锁紧状态,保持住第一个角度的定位,如图7所示。
再次拉动支撑柄31,转动轴4克服与弹性体5的弹性力和摩擦力转动,弹性体5的形变量由零变为最大值,当与第二棱42、第三棱43完全接触时又变为零,从而实现第二个角度的定位,如图8所示。同理,可以实现第三、第四个角度的转变与定位,如图9、图10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便携设备,所述便携设备包括主体以及以上所述的支撑结构,所述主体可以为移动终端、mp3、mp4、个人掌上电脑、数码相框、液晶电视等,也可以设置于键盘等外部设备,只要可以采用到该支撑结构的设备都可以作为被支撑的主体。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是为了帮助理解本专利的精神和要点,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便携设备的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和弹性体;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柄和连接在支撑柄一端的转动轴,支撑体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主体上,所述转动轴的部分外周具有至少三个棱;所述主体上具有放置转动轴的限位槽,弹性体挡设在限位槽外形成转动轴的限位孔,转动轴放置在限位孔中,限位孔保证转动轴与弹性体的始终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体一端为支撑柄,另一端设置有轴孔,所述转动轴套设在所述轴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体上的轴孔与转动轴为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柄与转动轴可以做成一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轴的部分外周具有3~6个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收容支撑体的收容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上设置有打开支撑体的指位孔。
8.一种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
CN2009201341830U 2009-07-22 2009-07-22 支撑结构及采用其的便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79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341830U CN201479499U (zh) 2009-07-22 2009-07-22 支撑结构及采用其的便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341830U CN201479499U (zh) 2009-07-22 2009-07-22 支撑结构及采用其的便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79499U true CN201479499U (zh) 2010-05-19

Family

ID=42415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3418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79499U (zh) 2009-07-22 2009-07-22 支撑结构及采用其的便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794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65376A1 (zh) * 2014-04-29 2015-11-05 王玮冰 移动设备背面壳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65376A1 (zh) * 2014-04-29 2015-11-05 王玮冰 移动设备背面壳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8983B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824878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7986525B2 (en) Suppor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017235B2 (en) Dual-directional hinge
US20090165251A1 (en) Double hing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320113B2 (en) Foldable device
CN102236365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US20120325987A1 (en) Portable and foldable support bracket
JP5473976B2 (ja) タッチペン
US8325163B2 (en) Stylus
CN201479499U (zh) 支撑结构及采用其的便携设备
TW201128355A (en) Slide-type electronic device
CN102053731A (zh) 触控笔
US11637579B1 (en) Protective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
KR100682634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US20080047105A1 (en) Hinge unit
CN102334807B (zh) 保护装置及使用该保护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1282623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1496392U (zh) 双向枢纽器
CN101340792B (zh) 翻盖机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JP2011139422A (ja) スライド式電子装置
US20150144672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218567931U (zh) 一种可捆绑于臂部的平板壳
CN201610893U (zh) 枢纽器
CN107785945B (zh) 一种接口位置可调的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