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77475U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77475U
CN201477475U CN2009201554165U CN200920155416U CN201477475U CN 201477475 U CN201477475 U CN 201477475U CN 2009201554165 U CN2009201554165 U CN 2009201554165U CN 200920155416 U CN200920155416 U CN 200920155416U CN 201477475 U CN201477475 U CN 201477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olding section
housing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54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美容
詹佳潢
边辉
王文德
钟哲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ntek Computer Suzhou Co Ltd
Pega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intek Computer Suzhou Co Ltd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ntek Computer Suzhou Co Ltd,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Maintek Computer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554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77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77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774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影像撷取单元、遮蔽单元以及第二壳体。影像撷取单元设置于第一壳体。遮蔽单元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枢接于第一壳体。当第一壳体朝着第二壳体运动并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时,遮蔽单元与第二壳体之间的作用力使得遮蔽单元滑动,以自动遮蔽影像撷取单元。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摄像头防窥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速度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感光成像技术的成熟并大量用于影像撷取单元的制造,使得影像撷取单元的价格降到消费者可以承受的水平。消费者开始广泛使用影像撷取单元在网络上进行有影像、有声音的交流。
具内置影像撷取单元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因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而受到消费者欢迎。具内置影像撷取单元的可携式电子装置通常将影像撷取单元设置于显示器上,便于拍摄使用者,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视频交流。通过安装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中的影像撷取单元驱动器来控制影像撷取单元的开启和关闭。
然而,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使用者的隐私越来越不安全。当可携式电子装置被病毒或者黑客入侵时,影像撷取单元可能会自行启动,隐私就会被他人窃取并且有被在网络上散播的风险。
图1为一已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已知可携式电子装置1具有可转动的影像撷取单元11。图2A、图2B为图1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影像撷取单元的作动示意图。如图2A所示,影像撷取单元11包括镜头111。当影像撷取单元11的镜头111不面对影像撷取单元基部12时,影像撷取单元11开启。如图2B所示,当影像撷取单元11的镜头111转动到面对影像撷取单元基部12时,影像撷取单元11被关闭。
然而当使用者忘记将影像撷取单元旋转至关闭位置,于下次开启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影像撷取单元仍会处于开启状态,如此则不能有效地保护使用者的隐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影像撷取单元、遮蔽单元以及第二壳体。影像撷取单元设置于第一壳体。遮蔽单元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枢接于第一壳体。当第一壳体朝着第二壳体运动并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时,遮蔽单元与第二壳体之间的作用力使得遮蔽单元滑动,以自动遮蔽影像撷取单元。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影像撷取单元时推开遮蔽单元,影像撷取单元才可工作。不使用影像撷取单元时,可推动遮蔽单元遮蔽影像撷取单元。如果使用者忘记推动遮蔽单元遮蔽影像撷取单元,在关闭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影像撷取单元会自动被遮蔽。如此下次开启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影像撷取单元会处于遮蔽状态。此时即使病毒或者黑客入侵,隐私也无法通过影像撷取单元被窃取。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已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图1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影像撷取单元的作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遮蔽单元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影像撷取单元于遮蔽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影像撷取单元于暴露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关闭时的作动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开启时的作动示意图。
图9C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关闭时的作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遮蔽单元的示意图。请一并参考图3和图4。
于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3为笔记本电脑。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3亦可为其它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携式电子装置3包括第一壳体31、影像撷取单元32、遮蔽单元33、第二壳体34以及显示单元35。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具有滑槽311与两个卡合部(第二卡合部312与第四卡合部313,所示于图5A和图5B)。滑槽311设于显示单元35上方。两个卡合部设于第一壳体31内,并可位于滑槽311一侧,例如,可为滑槽311的上方,用于定位遮蔽单元33。并且两个卡合部形状可相同,例如可为表面光滑的凸块。然而,本实用新型对卡合部的数量、位置及其形状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显示单元35设于第一壳体31。显示单元35可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以接收来自主机单元(图未示)的信号并显示图像。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单元32设置于第一壳体31。例如,其可位于显示单元35上方,并可露出于第一壳体31以撷取影像。影像撷取单元32可为电荷耦合器(CCD)摄像头,用以撷取影像数据,然后通过串、并接口、IEEE1394接口或者USB接口传到主机单元中。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遮蔽单元33设置于第一壳体31,用以遮蔽影像撷取单元32。遮蔽单元33包括遮蔽件331和推钮332。
于本实施例中,遮蔽件331设于第一壳体31内,并且其可于第一壳体31内滑动。于本实施例中,遮蔽件331可为金属件。遮蔽件331具有第一卡合部3311和第三卡合部331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3311和第三卡合部3312的形状可相同,例如为对应于第二卡合部312和第四卡合部313的形状的凹陷部。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3311和第三卡合部3312设于遮蔽件331的上边缘,并可具有光滑表面。第一卡合部3311和第三卡合部3312之间的距离对应于第二卡合部312和第四卡合部313之间的距离。
于本实施例中,推钮332表面设置有凸起部位,便于使用者推移推钮332。推钮332设于滑槽311内。推钮332的形状与滑槽311的形状相匹配。推钮332可于滑槽311内滑动,从而带动遮蔽件331于第一壳体31内滑动,以遮蔽或露出影像撷取单元32。
于本实施例中,推钮332与遮蔽件331可为一体成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推钮332与遮蔽件331亦可具有其它连接方式。如推钮332具有卡勾,遮蔽件331具有开孔,推钮332的卡勾穿过遮蔽件331的开孔,使推钮332耦接遮蔽件331。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4枢接于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4包括本体341与磁铁342。磁铁342设置于本体341,例如,可设置于本体341内。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磁铁342亦可设于本体341的上表面。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影像撷取单元于遮蔽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影像撷取单元于暴露状态时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5A和图5B。
于本实施例中,当影像撷取单元32处于遮蔽状态时,推钮332位于滑槽311的左端。遮蔽件331的第一卡合部3311卡合于第一壳体31的第四卡合部313,遮蔽件331的第三卡合部3312卡合于第一壳体31的第二卡合部312,以定位遮蔽件331,不使其随意移动。
于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影像撷取单元32时,使用者对推钮332施加向右的推力。推力用以克服第一卡合部3311和第四卡合部313之间以及第三卡合部3312和第二卡合部312之间的干涉作用。于本实施例中,由于卡合部之间的卡合量仅为0.5mm,且卡合部表面光滑,故遮蔽件331在第二卡合部312和第四卡合部313的抵触下仍能滑动。
于本实施例中,推钮332在推力的推动下沿滑槽311朝右滑动,遮蔽件331在推钮332的带动下亦随之于第一壳体31内朝右滑动。此时,第一卡合部3311脱离第四卡合部313的卡合,第三卡合部3312脱离第二卡合部312的卡合。当推钮332滑至滑槽311的最右端时,第一卡合部3311可卡合于第二卡合部312,以定位遮蔽件331。确保遮蔽件331不会在使用者无意识触碰推钮332的情况状态下发生滑动。此时影像撷取单元32暴露于第一壳体31外,以进行影像撷取工作。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关闭时的作动示意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5A、图5B、图6A及图6B。
于本实施例中,如果使用者忘记在关闭可携式电子装置3前推动推钮332来遮蔽影像撷取单元32,则在关闭可携式电子装置3的过程中,影像撷取单元32可自动被遮蔽。具体过程,描述如下。
当使用者关闭可携式电子装置3时,第一壳体31逐渐朝着第二壳体34运动。当遮蔽单元33进入设于本体341的磁铁342的磁场范围时,由于遮蔽件331为金属件,故遮蔽件331与磁铁342之间产生磁力。磁力随着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4的接近不断增加。
于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4之间的距离为一预设距离H时,磁力大于第一卡合部3311与第二卡合部312之间的干涉作用力。此时遮蔽件331可在磁力的吸引下于第一壳体31内向左滑动以自动遮蔽影像撷取单元32。推钮332在遮蔽件331的带动下亦随之沿着滑槽311向左滑动。于本实施例中,此预设距离H取决于该磁铁342所提供的磁场范围。
于本实施例中,当推钮332滑至滑槽311最左端,此时遮蔽件331的第一卡合部3311卡合于第一壳体31的第四卡合部313,遮蔽件331的第三卡合部3312卡合于第一壳体31的第二卡合部312。影像撷取单元32被自动遮蔽。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局部分解图。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
于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7为笔记本电脑。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7亦可为其它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携式电子装置7包括第一壳体71、影像撷取单元72、遮蔽单元73、第二壳体74、弹性件75以及显示单元76。
于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单元72和显示单元76的结构和功能,皆如第一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就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71具有上盖711、下盖712以及滑槽713。上盖711与下盖712形成容置空间(图未示)以容置显示单元76。
于本实施例中,下盖712于显示单元76上方设有第三开孔7121。下盖712具有第二卡合部7122,以定位遮蔽单元73。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合部7122可为表面光滑的凸块,然而本实用新型对第二卡合部7122的形状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滑槽713设于第一壳体71的顶面上,例如,一部分可位于上盖711的顶面,另一部分可位于下盖712的顶面。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遮蔽单元73设置于第一壳体71,用以遮蔽影像撷取单元72。遮蔽单元73包括遮蔽件731和推钮732。
于本实施例中,遮蔽件731设于上盖711与下盖712之间的容置空间中,并可于该容置空间中滑动。遮蔽件731具有第一卡合部7311和第二开孔731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7311可为表面光滑的凸块,然而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卡合部7311的形状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推钮732具有卡勾7321、操作部7322、延伸部7323以及通孔7324。
于本实施例中,卡勾7321设于延伸部7323并向外延伸,以使卡勾7321能够依次穿过第二开孔7312和第三开孔7121而突出于第一壳体71。并且于本实施例中,卡勾7321可于第三开孔7121中移动。
于本实施例中,操作部7322表面设置有凸起部位,便于使用者用手指推移推钮732。操作部7322设于滑槽713内,并可于滑槽713内滑动,从而带动遮蔽件731于第一壳体71内滑动,以遮蔽或露出影像撷取单元72。
于本实施例中,延伸部7323连接于操作部7322。延伸部7323设于上盖711与下盖712间的容置空间中。通孔7324位于延伸部7323的一端。
于本实施例中,推钮732通过卡勾7321与遮蔽件731相互卡合。于其它实施例中,推钮732与遮蔽件731亦可具有其它连接方式。如推钮732与遮蔽件731可为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74枢接于第一壳体71。第二壳体74包括第一开孔741。第一开孔741的长度可略小于第三开孔7121的长度,以使第一壳体71与第二壳体74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H时,卡勾7321与第一开孔741的侧壁相触碰。于本实施例中,预设距离H取决于卡勾7321突出于第一壳体71的长度。
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75一端设置于推钮732的通孔7324中,另一端连接第一壳体71(图未示)。如此弹性件75一端可随着推钮732的推动而处于拉伸和非拉伸状态,以提供弹力使得遮蔽单元73于第一壳体71内滑动。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75可为弹簧。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75亦可具有其它形式,如橡皮筋。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图9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图9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开启时的作动示意图。图9C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关闭时的作动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9A至图9C。
于本实施例中,当可携式电子装置7为闭合状态时,第一壳体71覆盖于第二壳体74,此时遮蔽单元73的卡勾7321卡合于第一开孔741。弹性件75处于非拉伸状态。
于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7时,推动推钮732向右滑动,推钮732的卡勾7321脱离与第一开孔741的卡合状态。此时可将第一壳体71与第二壳体74相分离。
同时,于本实施例中,由于遮蔽件731连接于推钮732,因此其可在推钮732的带动下,随之于第一壳体71内向右滑动,并拉伸弹性件75。待第一壳体71与第二壳体74分离后,可松开推钮732,遮蔽单元73在弹性件75回复力的带动下向左滑动。此时,影像撷取单元72处于遮蔽状态。
于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影像撷取单元72时,使用者对推钮732施加向右的推力,推动推钮732向右滑动,直至遮蔽件731的第一卡合部7311越过第一壳体71的第二卡合部7122,并卡合于第二卡合部7122的右侧。此时,弹性件75处于拉伸状态。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75亦可设置于推钮732的另一侧,以使得向右推动推钮732时,弹性件75处于压缩状态。
于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卡合部7311与第二卡合部7122卡合量仅为0.5mm,且第一卡合部7311和第二卡合部7122表面光滑,故较小的推力即可使第一卡合部7311越过第二卡合部7122从而卡合于第二卡合部7122的右侧。此时,影像撷取单元72处于暴露状态。
于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不需使用影像撷取单元72时,可对推钮732施加一个向左的推力,使第一卡合部7311脱离第二卡合部7122的卡合。此时使用者可选择停止对推钮732施加向左的推力,遮蔽单元73即可在弹性件75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左继续滑动,从而遮蔽影像撷取单元72。或者使用者亦可继续对推钮732施加向左的推力,遮蔽单元73在弹性件75的回复力和推力的双重作用下向左滑动,从而遮蔽影像撷取单元72。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如果使用者忘记在关闭可携式电子装置7前推动推钮732来遮蔽影像撷取单元72,则在关闭可携式电子装置7的过程中,影像撷取单元72可自动被遮蔽。具体过程,描述如下。
当使用者关闭可携式电子装置7时,第一壳体71逐渐朝着第二壳体74运动。当第一壳体71与第二壳体74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H时,突出于第一壳体71的卡勾7321会接触到第一开孔741的侧壁,并与其产生作用力F。
于本实施例中,作用力F可分解为垂直向上的力F1和水平向左的力F2。垂直向上的力F1使得第一卡合部7311脱离第二卡合部7122的卡合。此时,遮蔽单元73在水平向左的力F2作用下向左滑动,且受弹性件75的弹力(回复力)而进一步向左滑动。影像撷取单元72自动被遮蔽。当第一壳体71覆盖于第二壳体74上时,卡勾7321卡合于第一开孔74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影像撷取单元时推开遮蔽单元,影像撷取单元才可工作。不使用影像撷取单元时,可推动遮蔽单元遮蔽影像撷取单元,有效地保护隐私不在使用者无意识的状态下被窃取。如果使用者忘记推动遮蔽单元遮蔽影像撷取单元,在关闭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影像撷取单元会自动被遮蔽。下次开启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影像撷取单元仍处于遮蔽状态,此时即使病毒或者黑客入侵,隐私也无法通过影像撷取单元被窃取。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壳体;
影像撷取单元,设置于上述第一壳体;
遮蔽单元,设置于上述第一壳体;以及
第二壳体,枢接于上述第一壳体,
其中当上述第一壳体朝着上述第二壳体运动并与上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时,上述遮蔽单元与上述第二壳体之间的作用力使得上述遮蔽单元滑动,以自动遮蔽上述影像撷取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遮蔽单元具有第一卡合部,上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二卡合部,当上述遮蔽单元位于第一位置以露出上述影像撷取单元时,上述第一卡合部卡合于上述第二卡合部以固定上述遮蔽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遮蔽单元还具有第三卡合部,上述第一壳体还具有第四卡合部,当上述遮蔽单元位于第二位置以遮蔽上述影像撷取单元时,上述第一卡合部卡合于上述第四卡合部,上述第三卡合部卡合于上述第二卡合部以固定上述遮蔽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弹性件,耦接于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遮蔽单元,当上述遮蔽单元受上述作用力使得上述第一卡合部脱离上述第二卡合部时,上述弹性件提供弹力以使上述遮蔽单元进一步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遮蔽单元具有卡勾,上述卡勾突出于上述第一壳体,上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一开孔,当上述第一壳体覆盖于上述第二壳体时,上述卡勾卡合于上述第一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当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为上述预设距离时,上述卡勾与上述第一开孔的侧壁之间产生上述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预设距离取决于上述卡勾突出于上述第一壳体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遮蔽单元包括遮蔽件与推钮,上述推钮耦接上述遮蔽件,上述推钮用于控制上述遮蔽件遮蔽或露出上述影像撷取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壳体包括本体与磁铁,上述磁铁设置于上述本体,且上述遮蔽单元的上述遮蔽件为金属件,当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为上述预设距离时,上述遮蔽件与上述磁铁之间的上述作用力使得上述遮蔽单元滑动,以自动遮蔽上述影像撷取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预设距离取决于上述磁铁所提供的磁场范围。
CN2009201554165U 2009-05-13 2009-05-13 可携式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77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54165U CN201477475U (zh) 2009-05-13 2009-05-13 可携式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54165U CN201477475U (zh) 2009-05-13 2009-05-13 可携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77475U true CN201477475U (zh) 2010-05-19

Family

ID=42413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541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77475U (zh) 2009-05-13 2009-05-13 可携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7747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6127A (zh) * 2013-04-15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遮挡盖滑动结构及具有该遮挡盖滑动结构的视讯设备
CN104181981A (zh) * 2013-05-23 2014-12-03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利用磁力开启的电子装置
CN110213464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CN113126700A (zh) * 2021-04-25 2021-07-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406997A (zh) * 2018-03-02 2021-09-17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遮蔽模块及操作方法
CN113687562A (zh) * 2021-08-25 2021-11-23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遮蔽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6127A (zh) * 2013-04-15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遮挡盖滑动结构及具有该遮挡盖滑动结构的视讯设备
CN103246127B (zh) * 2013-04-15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遮挡盖滑动结构及具有该遮挡盖滑动结构的视讯设备
CN104181981A (zh) * 2013-05-23 2014-12-03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利用磁力开启的电子装置
CN110213464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CN110213464B (zh) * 2018-02-28 2021-06-15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CN113406997A (zh) * 2018-03-02 2021-09-17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遮蔽模块及操作方法
CN113126700A (zh) * 2021-04-25 2021-07-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687562A (zh) * 2021-08-25 2021-11-23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遮蔽器
US11809074B2 (en) 2021-08-25 2023-11-07 Lanto Electronic Limited Shutt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77475U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US704623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displaying movement recognizable standby state, method of showing recognizable movement, method of displaying movement recognizing process, an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CA239770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bstracting portions of information that is represented with finite-state devices
WO2016176979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257826A (zh) 移动终端基于指纹识别来实现导航键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TW200944892A (en) Portable terminal
CN104184891A (zh)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1203100B (zh) 锁扣装置
CN102740632A (zh) 卡合模块
CN100556258C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3389776A (zh) 电子装置
CN201859605U (zh) 显示器
CN204946029U (zh) 一种新型指纹识别传感器
CN203828277U (zh) 一种电子产品保护套
CN204304530U (zh) 一种充电装置
JP5545080B2 (ja) 媒体装填スロット、ドライブ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5847675A (zh) 一种照相机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TWI403250B (zh) 電子裝置的門蓋結構
CN205648248U (zh) 一种具有防尘的遥控器外壳
CN108227470A (zh) 一种滑盖智能手表
CN102830912B (zh) 一种移动电子设备及其解锁的方法
CN202406191U (zh) 一种滑盖摄像头
CN202395821U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壳
CN103064603B (zh) 电子装置及控制其解除锁定状态的方法
WO2015188496A1 (zh) 一种调用多功能组合界面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