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6997A - 一种遮蔽模块及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遮蔽模块及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06997A
CN113406997A CN202110547175.4A CN202110547175A CN113406997A CN 113406997 A CN113406997 A CN 113406997A CN 202110547175 A CN202110547175 A CN 202110547175A CN 113406997 A CN113406997 A CN 113406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door
tactile
groove
projection
closed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71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子久
张瑞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471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069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06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69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遮蔽模块及操作方法,干涉部位于拉门的遮盖面上、第一触觉凸块和第二触觉凸块位于限位槽的底面上,干涉部、第一触觉凸块和第二触觉凸块均未设置于拉门的侧面以及限位槽的侧壁上,因此,可在不增加该遮蔽模块厚度的情况下,延长干涉部、第一触觉凸块和第二触觉凸块的长度,从而提升干涉部与第一触觉凸块之间、干涉部与第二触觉凸块之间的耐磨程度,在保证干涉部分别与第一触觉凸块、第二触觉凸块之间具有较高耐用度的同时,还能够兼顾拉门的薄形化问题,避免增加拉门厚度。拉门在滑动时可通过干涉部滑过第一触觉凸块的震动感、以及干涉部滑过第二触觉凸块时的震动感提示用户拉门已到达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遮蔽模块及操作方法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10173224.0,申请日为2018年3月2日,发明名称为“遮蔽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遮蔽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的功能也逐渐多元化,例如文件处理、上网、视频聊天、游戏等功能。兼具视频聊天功能的电脑上装设有可连接网络的摄像头,摄像头能够拍摄并记录影像,并将该影像经由网络即时传输至另一使用者的电脑中。
视频聊天功能在方便用户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弊端。如黑客可以通过网络将恶意的木马程序植入用户的电脑中,随后可借助木马程序入侵用户的电脑,并进行远程操控。此过程中,摄像头可能会在黑客的远程操控下而开启,造成用户隐私的泄漏。
为保护用户的隐私,电脑上一般设置有用于遮盖摄像头的滑盖。当用户不使用摄像头时,可使用滑盖遮住摄像头,这样一来,即使摄像头被黑客入侵而开启,也不会暴露用户的隐私。滑盖与电脑的壳体一般通过卡扣连接,拉动滑盖以使卡扣形成有效连接时会向用户传递震感,以对用户产生触觉反馈,从而使用户得知滑盖已经移动至打开或者关闭位置。然而,现有的卡扣连接若要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触觉反馈,会导致滑盖厚度增加,不利于薄形化,且耐用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蔽模块及操作方法,能够提供良好的触觉反馈,且利于薄形化,耐用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遮蔽模块,包括:
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个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向内凹设形成一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一个底面、一个通口、以及一个第一触觉凸块,所述通口设置于所述底面上,所述第一触觉凸块凸设于所述底面上;
一个拉门,所述拉门在所述限位槽内具有一个打开位置和一个关闭位置,所述拉门能够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滑移,以显露或遮盖所述通口,所述拉门包括一个遮盖面,所述遮盖面朝向所述底面,所述遮盖面向内凹设,以形成一个让位槽以及与所述让位槽相邻的一个干涉部,所述干涉部与所述遮盖面平齐设置;
所述拉门由所述打开位置滑移至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干涉部跨过所述第一触觉凸块以产生触觉反馈。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遮蔽模块的优选方案,所述让位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一触觉凸块凸出所述底面的高度一致。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遮蔽模块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还包括一个第二触觉凸块,所述第二触觉凸块凸设于所述底面上,所述拉门由所述关闭位置滑移至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干涉部跨过所述第二触觉凸块以产生触觉反馈。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遮蔽模块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包括一个第一止挡面,所述第一止挡面连接于所述底面,所述拉门滑移至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拉门止挡于所述第一止挡面。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遮蔽模块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还包括一个第二止挡面,所述第二止挡面连接于所述底面,并与所述第一止挡面相对设置,所述拉门滑移至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拉门止挡于所述第二止挡面。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遮蔽模块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一个限位贴片,所述限位贴片上设置有一个窗口,所述限位贴片贴附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拉门还包括一个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窗口内。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遮蔽模块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至少一个导轨,所述导轨连接于所述拉门上,所述导轨与所述限位贴片间隔设置。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遮蔽模块的优选方案,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缺口,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上凸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能够卡扣于所述缺口。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遮蔽模块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上还凸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导轨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底面之间滑移。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遮蔽模块的优选方案,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分别连接于所述拉门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导轨汇合于一个凸缘,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上还凸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拉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凸缘受限于所述第二限位块。
一种遮蔽模块的操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个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向内凹设形成一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一个底面、一个通口、以及一个第一触觉凸块,所述通口设置于所述底面上,所述第一触觉凸块凸设于所述底面上;
提供一个拉门,所述拉门在所述限位槽内具有一个打开位置和一个关闭位置,所述拉门能够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滑移,以显露或遮盖所述通口,所述拉门包括一个遮盖面,所述遮盖面朝向所述底面,所述遮盖面向内凹设,以形成一个让位槽以及与所述让位槽相邻的一个干涉部,所述干涉部与所述遮盖面平齐设置;
拉动所述拉门,所述拉门上的干涉部跨过所述第一触觉凸块以产生触觉反馈,从而提示用户所述拉门由所述打开位置已经滑移至所述关闭位置;
反向拉动所述拉门,所述拉门上的干涉部反向跨过所述第一触觉凸块以再次产生触觉反馈,从而提示用户所述拉门由所述关闭位置已经滑移至所述打开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遮蔽模块,干涉部位于拉门的遮盖面上、第一触觉凸块和第二触觉凸块位于限位槽的底面上,干涉部、第一触觉凸块和第二触觉凸块均未设置于拉门的侧面以及限位槽的侧壁上,因此,可以在不增加该遮蔽模块的厚度的情况下,延长干涉部、第一触觉凸块和第二触觉凸块的长度,从而提升干涉部与第一触觉凸块之间、以及干涉部与第二触觉凸块之间的耐磨程度,在保证干涉部分别与第一触觉凸块、第二触觉凸块之间具有较高耐用度的同时,还能够兼顾拉门的薄形化问题,避免增加拉门厚度。另外,拉门在滑动时可通过干涉部滑过第一触觉凸块的震动感、以及干涉部滑过第二触觉凸块时的震动感来提示用户拉门已经到达打开位置或者关闭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遮蔽模块操作方法,拉动拉门,拉门上的干涉部跨过第一触觉凸块以产生触觉反馈,从而提示用户拉门由打开位置已经滑移至关闭位置;反向拉动拉门,拉门上的干涉部反向跨过第一触觉凸块以再次产生触觉反馈,从而提示用户拉门由关闭位置已经滑移至打开位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遮蔽模块与摄像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壳体与拉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拉门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拉门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第一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拉门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第二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壳体与拉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遮蔽模块;20-摄像模块;
100-壳体;200-拉门;300-导轨;400-限位贴片;
110-外表面;120-限位槽;130-外容置槽;140-内容置槽;150-滤光片;160-滑槽;
121-底面;122-通口;123-第一触觉凸块;124-第二触觉凸块;125-第一止挡面;126-第二止挡面;127-第一限位块;128-第二限位块;
129a-第一定位凸块;129b-第二定位凸块;
161-组装缺口;
210-遮盖面;220-让位槽;230-干涉部;240-操作部;
310-缺口;350-凸缘;320-组装凸块;
410-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遮蔽模块10。图1是遮蔽模块10与摄像模块20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壳体100与拉门2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遮蔽模块10用于遮盖或露出摄像模块20。示例性地,摄像模块20可以包括双镜头以及能够为摄像补充光线的多个光源。遮蔽模块10包括一个壳体100、一个拉门200、两个导轨300以及一个限位贴片400。示例性地,壳体100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用于装设显示面板的外壳。壳体100包括一个外表面110、一个限位槽120、一个外容置槽130、一个内容置槽140以及一个滤光片150。限位槽120由上述外表面110向内凹陷形成,且限位槽120具有一个底面121、多个通口122、一个第一触觉凸块123以及一个第二触觉凸块124。底面121与外表面110的朝向相同。每个通口122均设置于限位槽120的底面121上,即,通口122均贯穿壳体100,并分别显露出上述摄像模块20的双镜头以及用于补充光线的多个光源。第一触觉凸块123和第二触觉凸块124均凸设于限位槽120的底面121上,且第一触觉凸块123相较于第二触觉凸块124更靠近通口122。可选地,第一触觉凸块123和第二触觉凸块124的表面均为弧形面。
限位槽120还包括一个第一止挡面125、一个第二止挡面126、多个第一限位块127以及一个第二限位块128。第一止挡面125和第二止挡面126均连接于底面121。第一止挡面125和第二止挡面126分别为限位槽120相对的两个槽侧面,且第一止挡面125相较于第二止挡面126更靠近上述的通口122。多个第一限位块127沿限位槽120的周向设置,并朝向限位槽120内部凸设。多个第一限位块127两两为一组,两组第一限位块127均位于第一止挡面125和第二止挡面126之间,且两组第一限位块127沿第一止挡面125朝向第二止挡面126的方向依次排列。第二限位块128凸设于第一止挡面125上。
本实施例中,限位槽120还包括多个定位凸块。定位凸块包括多个第一定位凸块129a和多个第二定位凸块129b。多个第一定位凸块129a和多个第二定位凸块129b设置于限位槽120的周向侧壁,并朝向限位槽120的内壁凸设。第一定位凸块129a相较于第二定位凸块129b更靠近第一止挡面125。
外容置槽130位于限位槽120的外侧,内容置槽140位于限位槽120的内侧,且二者均与限位槽120连通。即,由外表面110向内依次为外容置槽130、限位槽120以及内容置槽140。此外,上述的多个通口122均位于内容置槽140的槽底。滤光片150位于内容置槽140内并贴附于壳体100,以使滤光片150能够覆盖上述的多个通口122。通过设置滤光片150以覆盖通口122,能够起到防尘效果、以及过滤影响摄像模块20拍摄的光线,从而提高摄像模块20的拍摄质量。
参阅图4至图6,图4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1中C-C方向的剖视图。拉门200在限位槽120内具有一个打开位置和一个关闭位置,拉门200能够在限位槽120内由打开位置(参见图4)滑移至关闭位置(参见图8),以显露或者遮盖上述的多个通口122。拉门200包括一个遮盖面210,且该遮盖面210朝向上述的底面121。遮盖面210向内凹设,以形成一个让位槽220以及与让位槽220相邻的一个干涉部230,即,自遮盖面210缩减拉门200的厚度以形成一个让位槽220以及与让位槽220相邻的干涉部230。参见图5,将让位槽220的深度(即让位槽220向内缩减的深度)定义为D,第一触觉凸块123和第二触觉凸块124凸出底面121的高度定义为H,D等于H。干涉部230与遮盖面210平齐设置,也就是说,干涉部230靠近底面121的表面与遮盖面210共平面。
另外,拉门200背向遮盖面210的一侧还具有一个操作部240,用户通过拖拉操作部240以带动拉门200相对壳体100滑动。
两个导轨300分别设置于拉门200相对的两侧,且两个导轨300与拉门200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参见图6,拉门200在第一限位块127和限位槽120的底面121之间滑移,当拉门200在该限位槽120中滑移时,第一限位块127能够限制导轨300脱离限位槽120。两个导轨300相对的两侧各设置有缺口310。缺口310与第一限位块127一一对应设置,以使两个导轨300能够通过这些缺口310避开第一限位块127的干涉而顺利安装于限位槽120内。另外,两个导轨300位于第一限位块127和限位槽120的底面121之间时,上述的缺口310能够可选择地与第一定位凸块129a或第二定位凸块129b配合,以使拉门200定位于打开位置或者关闭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拉门200靠近第一止挡面125的一侧还设置有一个凸缘350,两个导轨300汇合于该凸缘350,即,两个导轨300分别连接于凸缘350相对的两端,凸缘350与第二限位块128对应设置。
限位贴片400位于外容置槽130内并贴附于壳体100。限位贴片400上设置有一个窗口410,且该窗口410能够显露出操作部240,当拉门200处于打开位置时,窗口410显露出通口122以及摄像模块20。限位贴片400抵靠于拉门200远离限位槽120的底面121的一侧,以避免拉门200脱离限位槽120,并能够提升该遮蔽模块10的美观度。
此外,参见图5,两个导轨300与该限位贴片400间隔设置,且间距为L,以使拉门200在相对壳体100滑动时,减少限位贴片400对拉门200造成的阻力,从而使拉门200的滑动更加顺畅。
参阅图4以及图7至图9以说明该遮蔽模块10具体的工作过程:
如图4和图7所示,当用户使用摄像模块20时,拉门200处于打开位置,以使限位贴片400的窗口410显露出摄像模块20。拉门200位于打开位置时,拉门200的干涉部230会滑移至第二触觉凸块124和第二止挡面126之间,第二触觉凸块124和第二止挡面126能够对干涉部230起到限制作用,以使拉门200固定于打开位置。另外,导轨300的缺口310同时也会与第二定位凸块129b卡合,以加强对拉门200的定位效果。
如图8和图9所示,定义拉门200由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滑移的方向为a方向,当用户不再使用摄像模块20时,则通过操作部240拉动拉门200,以使拉门200沿a方向滑动。当拉门200沿a方向滑动时,拉门200的干涉部230会先与第二触觉凸块124相干涉并沿第二触觉凸块124的表面滑过,以对用户产生第一次触觉反馈。随着拉门200的继续滑动,干涉部230会再和第一触觉凸块123相干涉并沿第一触觉凸块123的表面滑过,以对用户产生第二次触觉反馈,从而告知用户拉门200已经达到关闭位置。拉门200向关闭位置移动时,拉门200的干涉部230会滑移至第一触觉凸块123和第一止挡面125之间,第一触觉凸块123和第一止挡面125能够对干涉部230起到限制作用,以使拉门200固定于关闭位置。而且,设置于拉门200上的凸缘350同时受限于第二限位块128,进一步避免拉门200脱离限位槽120,另外,导轨300的缺口310同时也会与第一定位凸块129a卡合,以加强对拉门200的定位效果。
当用户再次使用摄像模块20时,则通过操作部240反向拉动拉门200,反向拉动过程中,待出现第二次触觉反馈时,则代表拉门200已经到达打开位置。
由上述遮蔽模块10的使用过程可知,拉门200通过干涉部230与第一触觉凸块123和第二触觉凸块124的干涉作用能够产生触觉反馈以达到拉门200位置提示的效果,另外,第一触觉凸块123和第一止挡面125配合使用、以及第二触觉凸块124与第二止挡面126配合使还能够对拉门200进行定位和固定。进一步地,由于干涉部230位于拉门200的遮盖面210上、第一触觉凸块123和第二触觉凸块124位于限位槽120的底面121上,干涉部230、第一触觉凸块123和第二触觉凸块124均未设置于拉门200的侧面以及限位槽120的侧壁上,因此,可以在不增加该遮蔽模块10的厚度的情况下,延长干涉部230、第一触觉凸块123和第二触觉凸块124的长度,从而提升干涉部230与第一触觉凸块123之间、以及干涉部230与第二触觉凸块124之间的耐磨程度,在保证干涉部230分别与第一触觉凸块123、第二触觉凸块124之间具有较高耐用度的同时,还能够兼顾拉门200的薄形化问题,避免增加拉门200厚度。
本实施例中,通口122的数量为多个,与摄像模块20的镜头与光源的数量相对应,但不仅限于此。若摄像模块20仅包括单个镜头且无外加光源,则通口122的数量相应地设置为一个。另外,第一触觉凸块123和第二触觉凸块124各设置有一个,第一触觉凸块123用于将拉门200定位于关闭位置,第二触觉凸块124用于将拉门200定位于打开位置,但不仅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将拉门200定位于关闭位置的第一触觉凸块123。
本实施例中,导轨300的缺口310与限位槽120上的第一限位块127配合,以实现拉门200与壳体100的组装以及对拉门200进行限位,但不仅限于此。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遮蔽模块的操作方法,具体包括:
提供一个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一个外表面110,所述外表面110向内凹设形成一个限位槽120,所述限位槽120包括一个底面121、一个通口122、以及一个第一触觉凸块123,所述通口122设置于所述底面121上,所述第一触觉凸块123凸设于所述底面121上。
提供一个拉门200,所述拉门200在所述限位槽120内具有一个打开位置和一个关闭位置,所述拉门200能够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滑移,以显露或遮盖所述通口122,所述拉门200包括一个遮盖面210,所述遮盖面210朝向所述底面121,所述遮盖面210向内凹设,以形成一个让位槽220以及与所述让位槽220相邻的一个干涉部230,所述干涉部230与所述遮盖面210平齐设置。
拉动所述拉门200,所述拉门200上的干涉部230跨过所述第一触觉凸块123以产生触觉反馈,从而提示用户所述拉门200由所述打开位置已经滑移至所述关闭位置。
反向拉动所述拉门200,所述拉门200上的干涉部230反向跨过所述第一触觉凸块123以再次产生触觉反馈,从而提示用户所述拉门200由所述关闭位置已经滑移至所述打开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水雾遮蔽模块的操作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通过触感反馈来提醒用户拉门已经到达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提高便利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遮蔽模块10,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参见图10,图10为本实施例中壳体100与拉门200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一个限位槽120、两个滑槽160、以及多个组装缺口161。两个滑槽160分别位于限位槽120相对的两侧。组装缺口161与两个滑槽160相连通。与实施例一致,拉门200同样具有让位槽220以及与让位槽220相邻的干涉部230。两个导轨300同样分别连接于拉门200相对的两侧,但两个导轨300上各设置有两个组装凸块320。这些组装凸块320可分别对应穿过上述的组装缺口161,并使得两个导轨300分别位于两个滑槽160内,并且,当拉门200相对壳体100滑动时,这些组装凸块320受限于滑槽160内,以避免拉门200脱离出限位槽120。
本实施例提供的遮蔽模块10,由于干涉部230、以及第一触觉凸块123和第二触觉凸块124分别位于拉门200的遮盖面210以及限位槽120的底面121,而不是分别位于拉门200的侧面以及限位槽120的槽侧面上,因此,可以在不增加遮蔽模块10的厚度的情况下,增加干涉部230和触觉凸块的长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干涉部230与第一触觉凸块123之间的耐磨程度、以及干涉部230与第二触觉凸块124之间的耐磨程度。如此一来便可兼顾拉门200的薄形化设计以及提升干涉部230与两个触觉凸块间的耐用度这两个问题。
再者,拉门200在滑动时可通过干涉部230与第一触觉凸块123和第二触觉凸块124的干涉所产生的震动感来提示用户拉门已达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
此外,借用限位槽120本身具有的两个止挡面与两个触觉凸块即可达到拉门200的定位效果。如此一来,即可简化壳体100的定位结构的配置,仅通过单个触觉凸块即可定位拉门。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遮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一个外表面(110),所述外表面(110)向内凹设形成一个限位槽(120),所述限位槽(120)包括一个底面(121)、一个通口(122)、以及一个第一触觉凸块(123),所述通口(122)设置于所述底面(121)上,所述第一触觉凸块(123)凸设于所述底面(121)上;
一个拉门(200),所述拉门(200)在所述限位槽(120)内具有一个打开位置和一个关闭位置,所述拉门(200)能够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滑移,以显露或遮盖所述通口(122),所述拉门(200)包括一个遮盖面(210),所述遮盖面(210)朝向所述底面(121),所述遮盖面(210)向内凹设,以形成一个让位槽(220)以及与所述让位槽(220)相邻的一个干涉部(230),所述干涉部(230)与所述遮盖面(210)平齐设置;
所述拉门(200)由所述打开位置滑移至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干涉部(230)跨过所述第一触觉凸块(123)以产生触觉反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220)的深度与所述第一触觉凸块(123)凸出所述底面(121)的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20)还包括一个第二触觉凸块(124),所述第二触觉凸块(124)凸设于所述底面(121)上,所述拉门(200)由所述关闭位置滑移至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干涉部(230)跨过所述第二触觉凸块(124)以产生触觉反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20)包括一个第一止挡面(125),所述第一止挡面(125)连接于所述底面(121),所述拉门(200)滑移至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拉门(200)止挡于所述第一止挡面(1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20)还包括一个第二止挡面(126),所述第二止挡面(126)连接于所述底面(121),并与所述第一止挡面(125)相对设置,所述拉门(200)滑移至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拉门(200)止挡于所述第二止挡面(1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限位贴片(400),所述限位贴片(400)上设置有一个窗口(410),所述限位贴片(400)贴附于所述壳体(100)上,所述拉门(200)还包括一个操作部(240),所述操作部(24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窗口(41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蔽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导轨(300),所述导轨(300)连接于所述拉门(200)上,所述导轨(300)与所述限位贴片(400)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00)上设置有缺口(310),所述限位槽(120)的槽壁上凸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能够卡扣于所述缺口(31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20)的槽壁上还凸设有第一限位块(127),所述导轨(300)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块(127)与所述底面(121)之间滑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300)分别连接于所述拉门(200)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导轨(300)汇合于一个凸缘(350),所述限位槽(120)的槽壁上还凸设有第二限位块(128),所述拉门(20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凸缘(350)受限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28)。
11.一种遮蔽模块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个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一个外表面(110),所述外表面(110)向内凹设形成一个限位槽(120),所述限位槽(120)包括一个底面(121)、一个通口(122)、以及一个第一触觉凸块(123),所述通口(122)设置于所述底面(121)上,所述第一触觉凸块(123)凸设于所述底面(121)上;
提供一个拉门(200),所述拉门(200)在所述限位槽(120)内具有一个打开位置和一个关闭位置,所述拉门(200)能够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滑移,以显露或遮盖所述通口(122),所述拉门(200)包括一个遮盖面(210),所述遮盖面(210)朝向所述底面(121),所述遮盖面(210)向内凹设,以形成一个让位槽(220)以及与所述让位槽(220)相邻的一个干涉部(230),所述干涉部(230)与所述遮盖面(210)平齐设置;
拉动所述拉门(200),所述拉门(200)上的干涉部(230)跨过所述第一触觉凸块(123)以产生触觉反馈,从而提示用户所述拉门(200)由所述打开位置已经滑移至所述关闭位置;
反向拉动所述拉门(200),所述拉门(200)上的干涉部(230)反向跨过所述第一触觉凸块(123)以再次产生触觉反馈,从而提示用户所述拉门(200)由所述关闭位置已经滑移至所述打开位置。
CN202110547175.4A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遮蔽模块及操作方法 Pending CN1134069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7175.4A CN113406997A (zh)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遮蔽模块及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7175.4A CN113406997A (zh)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遮蔽模块及操作方法
CN201810173224.0A CN110221652A (zh) 2018-03-02 2018-03-02 遮蔽模块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3224.0A Division CN110221652A (zh) 2018-03-02 2018-03-02 遮蔽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6997A true CN113406997A (zh) 2021-09-17

Family

ID=678217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7175.4A Pending CN113406997A (zh)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遮蔽模块及操作方法
CN201810173224.0A Withdrawn CN110221652A (zh) 2018-03-02 2018-03-02 遮蔽模块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3224.0A Withdrawn CN110221652A (zh) 2018-03-02 2018-03-02 遮蔽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40699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6997A (zh) * 2018-03-02 2021-09-17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遮蔽模块及操作方法
CN113778169A (zh) * 2020-06-10 2021-12-1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77475U (zh) * 2009-05-13 2010-05-19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1945911U (zh) * 2010-12-02 2011-08-24 青岛恒佳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pc一体机内隐藏摄像头的简易结构
CN202257374U (zh) * 2011-09-02 2012-05-3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功能的摄录装置及其计算机系统
US20140065860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Chi Me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Slidable butt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US20140333831A1 (en) * 2013-05-07 2014-11-13 Lg Electronics Inc. Terminal case,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assembly including the terminal case and the mobile terminal
CN204334753U (zh) * 2015-01-09 2015-05-13 江苏吉菲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蓝宝石摄像头保护盖
CN106454016A (zh) * 2016-07-15 2017-02-22 杭州鸿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带机械锁闭装置的墙面摄像头
KR20170045647A (ko) * 2015-10-19 2017-04-27 (주)스티글 노트북 카메라의 가림장치
TWI643016B (zh) * 2018-02-07 2018-12-01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遮蔽模組
CN110221652A (zh) * 2018-03-02 2019-09-10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遮蔽模块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77475U (zh) * 2009-05-13 2010-05-19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1945911U (zh) * 2010-12-02 2011-08-24 青岛恒佳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pc一体机内隐藏摄像头的简易结构
CN202257374U (zh) * 2011-09-02 2012-05-3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功能的摄录装置及其计算机系统
US20140065860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Chi Me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Slidable butt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US20140333831A1 (en) * 2013-05-07 2014-11-13 Lg Electronics Inc. Terminal case,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assembly including the terminal case and the mobile terminal
CN204334753U (zh) * 2015-01-09 2015-05-13 江苏吉菲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蓝宝石摄像头保护盖
KR20170045647A (ko) * 2015-10-19 2017-04-27 (주)스티글 노트북 카메라의 가림장치
CN106454016A (zh) * 2016-07-15 2017-02-22 杭州鸿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带机械锁闭装置的墙面摄像头
TWI643016B (zh) * 2018-02-07 2018-12-01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遮蔽模組
CN110221652A (zh) * 2018-03-02 2019-09-10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遮蔽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1652A (zh) 2019-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3016B (zh) 遮蔽模組
US7754982B2 (en) Lock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US10841407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2977551U (zh) 电子设备
CN113406997A (zh) 一种遮蔽模块及操作方法
US2007014853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891994B2 (en) Hous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20048170A1 (zh) 移动终端
US8414197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with shutter
KR20050012927A (ko) 휴대용 컴퓨터
CN113315861B (zh) 电子设备
JP2008042771A (ja) 防水式電子機器
CN111901463B (zh) 电子设备
JP4454285B2 (ja) 機能拡張カード
JPH10307642A (ja) 電子機器
US2011008528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TWM563722U (zh) 用於電子裝置連接埠之可快速開啟閉合防水防塵掀蓋
CN210983215U (zh) 用于终端设备的壳体及终端设备
CN218473268U (zh) 可关闭物理摄像头的装置
CN217767291U (zh) 一种具有防偷窥摄像头模组的笔记本电脑
KR102149898B1 (ko) 카메라가 장착된 기기용 카메라 커버
JP2013148771A (ja) 携帯用機器
CN219349323U (zh) 一种摄像头遮蔽结构及车辆
CN217787562U (zh) 摄像头组件
CN213960146U (zh) 防尘的摄像头遮挡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