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77235U - 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77235U
CN201477235U CN2009201620504U CN200920162050U CN201477235U CN 201477235 U CN201477235 U CN 201477235U CN 2009201620504 U CN2009201620504 U CN 2009201620504U CN 200920162050 U CN200920162050 U CN 200920162050U CN 201477235 U CN201477235 U CN 201477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pad
switch system
fibre core
remot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20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骏行
戎家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INGMI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范骏行
戎家铨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范骏行, 戎家铨 filed Critical 范骏行
Priority to CN2009201620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77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77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772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每个支撑板彼此相对的一侧设置用于支撑纤芯远程交换系统中的交换板的支撑装置,所述两个支撑板左右两侧之间的在所述交换板的上下侧中的至少一侧各固定设置一导轨,每根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支撑板上,在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左右两侧中的一侧与该侧的导轨平行设置一根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到一个支撑板的内侧,另一端与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设置丝杆的一侧、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光栅尺,光栅尺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内侧。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为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提供支撑和运动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
背景技术
作为通信传输的基础承载网络-光纤网络中交换设备是完成光纤之间交换的关键性设备。目前,对于光纤网络中的交换设备通常需要人工到现场去跳纤操作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交换,在日常工作中这样的人工操作工作量巨大而且费时,因此如何实现远程控制光纤之间进行交换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在探索实现远程控制光纤交换的设备的同时,也迫切需要与之适应的支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能够支撑可以实现光纤芯全交换的远程交换系统,并且能够为该远程交换系统提供驱动装置、运动装置和支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每个支撑板彼此相对的一侧设置用于支撑纤芯远程交换系统中的交换板的支撑装置,所述两个支撑板左右两侧之间的在所述交换板的上下侧中的至少一侧各固定设置一导轨,每根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支撑板上,在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左右两侧中的一侧与该侧的导轨平行设置一根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到一个支撑板的内侧,另一端与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设置丝杆的一侧、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光栅尺,光栅尺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之间的在所述交换板的上下两侧都各固定设置一根导轨。
优选地,所述两个交换板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置一根丝杆,所述两个丝杆分别位于所述交换板的上侧和下侧,所述两根丝杆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可活动的连接到一个支撑板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两个交换板的左右两侧之中的一侧之间设置两根丝杆,所述两根丝杆分别位于所述交换板的上侧和下侧,所述两根丝杆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可活动的连接到一个支撑板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光栅尺设置在该光栅尺所在侧的导轨和丝杆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导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之间还各通过一根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步进电机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安装孔,所述步进电机镶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安装孔中。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能够支撑可以实现光纤芯全交换的远程交换系统,并提供运动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以下分别记为11a和11b。每个支撑板彼此相对的一侧设置用于支撑纤芯远程交换系统的交换板的支撑装置12,其中,交换板是纤芯远程交换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所有外部线路光纤接入到该交换板中,并通过绳路光纤实现交换。在支撑板11a和11b之间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导轨,分别记为13a和13b,该两个导轨13a和13b均位于交换板的上侧或者均位于交换板的下侧。导轨13a和13b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板11a和11b上,具体地,可以是采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方式。在支撑板11a和11b之间的左右两侧中的一侧与该侧的导轨平行设置一根丝杆14,该丝杆14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一个支撑板(例如支撑板11b)的内侧,另一端固定在步进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步进电机2可以固定在用于固定放置本实施例中的支架的外部箱体的内壁上。丝杆14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11b的内侧具体可以实现为:在支撑板11b的结合部固定安装一个轴承,丝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轴承的内圈中。
在纤芯远程交换系统中,一个滑块3a穿在导轨13a和丝杆14上,另一个相对的滑块3b穿在导轨13b上,滑块3a和滑块3b之间连接导轨和丝杆(图中未示),滑块3a和滑块3b之间导轨和丝杆不仅可以支撑滑块3a和3b同步移动,而且还可以用于控制安装用于插拔链接器的插拔器的工作台在滑块3a和3b之间移动。通过步进电机2的驱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丝杆14进行转动,在滑块3a中设置与其配合的内螺纹,并在导轨13a的导向下,滑块3a可以沿着导轨13a的方向进行前后被动的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在两个支撑板11a和11b之间的丝杆14的一侧,与该丝杆14平行设置光栅尺15,该光栅尺15的两端固定在两个交换板11a和11b的内侧。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光栅尺15设置在光栅尺15所在侧的导轨和丝杆的外侧,这样可以在将滑块3a安装到导轨13a和丝杆14上时,设置在外侧的光栅尺15不会影响到安装在内侧的交换板的空间,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内侧的空间用于安置交换板,提供空间利用效率。在实际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中,该光栅尺15用于测量滑块3a在沿着导轨13a前后移动的距离。仅仅利用输入到步进电机2的驱动信号脉冲数也可以得到滑块3a的前后移动距离,但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过程中发现:长时间使用的步进电机会产生机械磨损,进而产生机械误差,因此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光栅尺15对滑块3a的移动距离进行精确测量,有利于提高系统控制精度。
另外,仅仅利用位于支撑板11a和11b左右两侧之间的导轨13a和13b已经可以对支撑板11a和11b进行支撑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板11a和11b之间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支撑板11a和11b之间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单独的支撑杆16a和16b。支撑杆16a和16b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到两个支撑板11a和11b上。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步进电机可以设置在支架上,例如,在支架上设置一个安装孔,将步进电机设置在安装孔中,这样,可以不再需要将步进电机固定在箱体上。
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可以对纤芯远程交换系统进行支撑,并能够提供运动装置和驱动装置。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的立体示意图,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支架的位于交换板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导轨和丝杆。具体地,请参照图2,该支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11a和11b。每个支撑板彼此相对的一侧设置用于支撑纤芯远程交换系统的交换板的支撑装置12。在支撑板11a和11b之间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两个导轨,分别记为13a、13b、13c和13d。其中导轨13a和13c均位于左侧,13b和13d均位于右侧,并且导轨13a和13b均位于安置交换板位置的上侧,导轨13c和13d均位于安置交换板位置的下侧。导轨13a、13b、13c和13d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板11a和11b上,具体地,可以是采用可拆卸地固定方式。在支撑板11a和11b之间的左右两侧中的一侧与该侧每根导轨各平行设置一根丝杆,分别记为14a和14b,例如图2中特别地以丝杆14a和14b均位于导轨13a和导轨13c一侧为例。丝杆14a和16b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一个支撑板(例如支撑板11b)的内侧,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各自对应的步进电机2a和2b的动力输出端。步进电机2a和2b可以固定在用于固定放置本实施例中支架的外部箱体的内壁上。丝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板11b的内侧具体可以实现为:在支撑板11b的结合部固定安置一个轴承,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轴承的内圈中。
在纤芯远程交换系统中,一个滑块3a穿在导轨13a和丝杆14a上,另一个相对的滑块3b穿在导轨13b上,滑块3a和滑块3b之间连接导轨和丝杆(图中未示)。滑块3a和3b之间的导轨和丝杆不仅可以支撑滑块3a和3b同步移动,而且还可以控制安装用于插拔链接器的工作台在滑块3a和3b之间移动。通过步进电机2a的驱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丝杆14a进行转动,在滑块3a中设置与其配合的内螺纹,并在导轨13a的限制和导向下,滑块3a可以沿着导轨13a的方向进行前后被动移动。在设置丝杆14a的一侧,与该丝杆14a平行设置光栅尺15a,该光栅尺15a的两端固定在两个交换板11a和11b的内侧。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光栅尺15a设置在光栅尺15a所在侧的导轨和丝杆的外侧,这样可以在将滑块3a安装到导轨13a和丝杆14a上时,设置在外侧的光栅尺15a不会影响到安装在内侧的交换板的空间,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内侧的空间用于安置交换板,提供空间利用效率。在实际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中,该光栅尺15a用于测量滑块3a在沿着导轨13a前后移动的距离。
同理,一个滑块3c穿在导轨13c和丝杆14b上,另一个相对的滑块3d穿在导轨13d上。滑块3c和3d之间连接导轨和丝杆(图中未示),滑块3c和3d之间的导轨和丝杆的作用与滑块3a和滑块3b的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同理,通过步进电机2b的驱动,丝杆14b进行转动,在导轨13c的导向和限制下,滑块3c沿着导轨13c的方向进行前后移动。在设置丝杆14b的一侧,与该丝杆14b平行设置光栅尺15b,该光栅尺15b的两端固定在两个交换板11a和11b的内侧。与光栅尺15a类似,光栅尺15b的位置优选设置在丝杆14b和导轨13c的外侧。该光栅尺15a用于测量滑块3c在沿着导轨13c的方向前后移动距离。
另外,仅仅利用位于支撑板11a和11b左右两侧之间的导轨13a、13b、13c和13d已经可以对支撑板11a和11b进行支撑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板11a和11b之间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支撑板11a和11b之间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单独的支撑杆16a和16b。支撑杆16a和16b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到两个支撑板11a和11b上。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步进电机可以设置在支架上,例如,在支架上设置一个安装孔,将步进电机设置在安装孔中,这样,可以不再需要将步进电机固定在箱体上。
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可以对双向对接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进行支撑,并能够提供运动装置和驱动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下两个丝杆和相应的光栅尺均设置在左右两侧中的一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将两个丝杆分别设置左右两个,以及将光栅尺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每个支撑板彼此相对的一侧设置用于支撑纤芯远程交换系统中的交换板的支撑装置,所述两个支撑板左右两侧之间的在所述交换板的上下侧中的至少一侧各固定设置一导轨,每根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支撑板上,在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左右两侧中的一侧与该侧的导轨平行设置一根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到一个支撑板的内侧,另一端与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设置丝杆的一侧、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光栅尺,光栅尺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之间的在所述交换板的上下两侧都各固定设置一根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交换板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置一根丝杆,所述两个丝杆分别位于所述交换板的上侧和下侧,所述两根丝杆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可活动的连接到一个支撑板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交换板的左右两侧之中的一侧之间设置两根丝杆,所述两根丝杆分别位于所述交换板的上侧和下侧,所述两根丝杆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可活动的连接到一个支撑板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尺设置在该光栅尺所在侧的导轨和丝杆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之间还各通过一根支撑杆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板上与所述步进电机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安装孔,所述步进电机镶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安装孔中。
CN2009201620504U 2009-06-30 2009-06-30 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77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20504U CN201477235U (zh) 2009-06-30 2009-06-30 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20504U CN201477235U (zh) 2009-06-30 2009-06-30 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77235U true CN201477235U (zh) 2010-05-19

Family

ID=42413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2050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77235U (zh) 2009-06-30 2009-06-30 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77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09155Y (zh) 一种可直线移动的四自由度机械手
CN203982070U (zh) 可自动升降的全息投影装置
CN103230972B (zh) 臂架自动生产线包板机
CN103879889B (zh) 一种滑触线自动取电装置
CN109560454B (zh) 用于蝶形半导体激光器自动耦合封装的管壳夹具装置
CN201489141U (zh) 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
CN201477235U (zh) 一种纤芯远程交换系统支架
CN205393853U (zh) 一种多功能焊接操作机
CN101644797B (zh) 一种插拔装置
CN204060722U (zh) 一种栈桥台车调中机构
CN103118304A (zh) 一种基于clos交叉矩阵算法的机械式光纤配线系统
CN207904132U (zh) 玻璃切割机拖链装置
CN204719290U (zh) 一种新型光纤配线架
CN215419411U (zh) 一种通信走线架
CN201477233U (zh) 一种插拔装置
CN204030372U (zh)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专用调试工具
CN203265347U (zh) 臂架自动生产线包板机
CN208368269U (zh) 一种线缆打标辅助导向装置
CN202956513U (zh) 单面光纤总配线架
CN204964811U (zh) 一种光纤对接找正工具
CN216387469U (zh) 一种通信光缆跳线生产用的接头压接机
CN204595265U (zh) 光收发模块光学器件耦合治具
CN203713374U (zh) 一种基于高能激光束的高效雕花机
CN108545451A (zh) 一种依靠气缸加齿轮齿条实现长距离滑动的滑台装置
CN112414659B (zh) 用于机载设备柔性测试的组合式适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RONG JIAQUAN

Owner name: NINGBO YINGMING ELECTRONIC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AN JUNXING

Effective date: 201007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5470 NO.1, HAITONG ROAD, INDUSTRY FUNCTION AREA, SIMEN TOWN, YUYA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O: 315473 CHUANGYE ROAD, SIMEN TOWN, YUYA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701

Address after: 315473 enterprise road, Si gate town, Yuyao,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NINGBO YINGMI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470, No. 1, Haitong Road, industrial town, Si gate town, Zhejiang, Yuyao

Co-patentee before: Rong Jiaquan

Patentee before: Fan Junxin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