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72536U - 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蓬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72536U CN201472536U CN2009201411250U CN200920141125U CN201472536U CN 201472536 U CN201472536 U CN 201472536U CN 2009201411250 U CN2009201411250 U CN 2009201411250U CN 200920141125 U CN200920141125 U CN 200920141125U CN 201472536 U CN201472536 U CN 2014725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er
- bar
- rod
- flexibly connects
- contraction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篷装置,防水布篷顶通过多个魔扣与透明薄膜活动连接;防水布篷顶与多条坚固带连成一体,坚固带内套有多根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设置方向相反;第一收缩杆包括:大杆、中杆、小杆;内设有第一墩卡孔的墩卡上的凹口内活动连接有多根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其通过弹簧与防水布篷顶活动连接;大杆与弯折杆活动连接,弯折杆与第二收缩杆活动连接,第二收缩杆与活动脚活动连接,活动脚与轨道板活动连接。该产品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省力省时,不仅造价较低,经久耐用、安全可靠、安装容易和使用范围广,无论是在骄阳下,还是下雨天,都可使用,灵活机动,携带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的外部护套装置,尤其是一种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蓬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驾驶摩托车、电动车或骑自行车出门在外的人,因为车上没有设有遮阳装置,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分秒难熬,特别是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时,等待绿灯短短的几分钟,车主人为了躲日晒,常常跑到附近的屋檐下或树荫下,等到绿灯一亮就匆匆过马路,存在交通隐患;申请人常常遇到在十几、二十几米甚至三、四十米远的绿化带树荫下,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排起了长龙,一旦绿灯亮起,众人犹如脱缰之马、离弦之箭,争先恐后往直冲,经常出现撞车的交通事故;另外,驾驶摩托车、电动车或骑自行车遇到下雨时,虽然可拿出雨衣挡雨,但拿出和穿上雨衣也需要时间,如躲避不及时,还要停车寻找某地方换上雨衣,费时又费力,不符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省力省时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蓬装置,不仅造价较低,经久耐用,安全可靠,而且安装容易、使用范围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蓬装置,包括:收缩杆、防水布蓬顶,防水布蓬顶上设有收缩杆、墩卡、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坚固带、魔扣;防水布蓬顶通过多个魔扣与透明薄膜活动连接;防水布蓬顶与多条坚固带连成一体,坚固带内套有多根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设置方向相反;第一收缩杆包括:大杆、中杆、小杆,它们依次设于防水布蓬顶的前中后部,其两端分别穿过第二墩卡孔与墩卡固定连接,它们之间由小杆套入大杆;内设有第一墩卡孔的墩卡上的凹口内活动连接有多根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其通过弹簧与防水布蓬顶活动连接;大杆与弯折杆活动连接,弯折杆与第二收缩杆活动连接,第二收缩杆与活动脚活动连接,活动脚通过螺母、螺纹与轨道板活动连接。
活动脚上部设有加强板,其通过螺钉与第二收缩杆活动连接,下部设有螺母、螺纹;轨道板上设有轨道和多个活动铰,活动脚通过轨道与轨道板活动连接;轨道板可安装在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的后架上。
墩卡上的第二墩卡孔下端设有垫片,其可固定穿过第二墩卡孔的第一收缩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省力省时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蓬装置,不仅造价较低,经久耐用、安全可靠、安装容易和使用范围广,无论是在骄阳下,还是下雨天,都可使用,灵活机动,携带方便,只要在车后架上的安装好,就可达到“常备无患”,而且使用时可随人所愿地调整阳雨蓬的角度、长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防水布蓬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车后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轨道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轨道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活动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活动脚与第二收缩杆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墩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弯折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弯折杆1、第一收缩杆2、活动脚3、轨道板4、墩卡5、弹簧6、第一支撑杆7、防水布蓬顶8、过渡接头9、透明薄膜10、加强板11、垫片12、魔扣13、坚固带14、接口15、第二支撑杆16、第一墩卡孔17、第二墩卡孔18、大杆19、中杆20、小杆21、凹口22、螺母23、螺纹24、第二收缩杆25、透明薄膜26、轨道27、螺钉28、活动铰29。
防水布蓬顶8上设有收缩杆2、墩卡5、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16、坚固带14、魔扣13;防水布蓬顶8通过多个魔扣13与透明薄膜26活动连接;防水布蓬顶8与多条坚固带14连成一体,坚固带14内套有多根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16,第一支撑杆7与第二支撑杆16的设置方向相反;第一收缩杆2包括:大杆19、中杆20、小杆21,它们依次设于防水布蓬顶8的前中后部,其两端分别穿过第二墩卡孔18与墩卡5固定连接,它们之间由小杆套入大杆;内设有第一墩卡孔17的墩卡5上的凹口22内活动连接有多根第一支撑杆7或第二支撑杆16,其通过弹簧6与防水布蓬顶8活动连接;大杆19与弯折杆1活动连接,弯折杆1与第二收缩杆25活动连接,第二收缩杆25与活动脚3活动连接,活动脚3通过螺母23、螺纹24与轨道板4活动连接。
活动脚3上部设有加强板11,其通过螺钉28与第二收缩杆25活动连接,下部设有螺母23、螺纹24;轨道板4上设有轨道27和多个活动铰29,活动脚3通过轨道27与轨道板4活动连接;轨道板4可安装在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的后架上。
墩卡5上的第二墩卡孔18下端设有垫片12,其可固定穿过第二墩卡孔18的第一收缩杆2。
工作原理:
弯折杆:弯折杆采用早已公开的台灯弯折杆;弯折杆是阳雨蓬的创新,它不仅不受角度、区域等的局限,随心所欲地完成“万向功能”,弯折杆越长,旋转的角度越大,目前市场上的台灯弯折杆的支撑承受力比较弱,如果使用到本作品上,须加以加强。
多节收缩杆:收缩杆也是早已公开了的雨伞收缩杆或者说是旧式电视机天线收缩杆,收缩杆是弯折杆和互补互助,多节收缩杆全杆最少6节,6节分为二部分。每三节为一部分,中间插穿弯折杆。(上下各要至少三节)。
活动脚:阳雨蓬做个活动脚,目的有二个:①美观;②方便,不使用蓬子时,把蓬子从活动脚中压到尽低点捆在车架上,就达到美观方便不影响车架的使用,行动脚的具体做法是:使用6CM长的直径大过蓬杆的2CM左右。管子分二段,每段3CM,管下上截3CM处开一道口,“口”的宽度比蓬杆稍大2MM,口长3CM。管子下截3CM处外周有罗纹。管子开口的两旁对应钻开一眼。蓬杆底部1。5CM左右也同钻有开通眼,这样,管眼、蓬杆眼形成一线,用铁杆类串起,就成了活动脚。为了保障杆的稳定性。加一铁板插入管内,长出管口2CM左右,就达到目的效果。
轨道板:轨道板做成活页式,活页板长10CM以上根据脚的大小,可大可小;上下有相对应的轨道口。轨道两边各有一道螺钉道,轨道口的宽比活动脚的管子稍大2CM左右,轨道板是车子有后尾箱加长之用,这是第一用途,第二是担负起阳雨蓬与车子的连接,第三是承载阳雨蓬整体的重量,所以轨道板必须要求3MM以上的金属层板做,金属层板越强越好。
墩卡:墩卡是用于卡蓬杆又是安置弹簧所用。因圆、短、粗故叫墩卡。墩卡采用圆柱类材料,(无论空心,实心均可)把墩高的二分之一和周围的五分之三剖去。剩下部分的中间二分之一钻一孔,蓬杆穿得过的孔。根据杆的大小而作。其实用来卡杆安置弹簧的办法,还可以使用磁铁做成双夹板。这要求很强的磁场磁铁板。这种成本相对高。
弹簧:弹簧是自动打开蓬的功能,弹簧的长度要求6CM左右。
支撑杆:支撑杆采用雨伞的双连杆。双连杆从弹簧的中空穿过。并用线类从中间的杆眼把弹簧拴在一起,就成了自动打开器。
防水布蓬顶:蓬顶的长度、宽度根据二分之一撑杆来定,无论蓬的大小长短,四边均预留10CM的宽做边溜。边溜隔一段距离钉上魔扣,用于连接透明薄膜。蓬顶有布条缝成的“小肠”,小肠与支撑杆同长。小肠用于穿支撑杆。小肠中间额外留出足够“容纳”墩卡的空间。在小肠、墩卡相对应的地方同开一孔,蓬杆就从小肠墩卡穿串起。第一杆先穿小肠后穿墩卡。其它先穿墩卡后穿小肠。收拆蓬子时第一个墩卡的支撑杆相反方向。目的是不致使支撑杆太长。蓬顶的四边角对剪开直至支撑杆的尾部。然后缝成平行45度角,这样既美观,遮阳的角度尽可能地低一些。也便于粘贴薄膜。
透明薄膜:透明薄膜应用于下雨时使用,用时把薄膜的魔扣与蓬顶的魔扣对粘。可成帐幔样,就可达到挡雨的作用。使用透明薄膜的目的是不影响车手的视线。
过渡接头:接头是三杆连通的必须。三杆的依次是收缩杆+弯折杆+收缩杆。
垫片:在构件不稳固时,可使用一些垫片作加固。
套袋:使用一个套袋,把收拢的蓬子整体收藏起来,更美观,也便于携带。
阳雨蓬有二种结构,第一种是本产品,第二种可以全程采用弯折杆。第二种比第一种更简单。除了全程弯折杆外,其他构件与第一种相同,但价格不菲。
阳雨蓬可做成各种大小长短不同的规格。
注意事项:阳雨蓬无论调整什么样的角度,但不能遮挡视线为前提。双支撑杆尾使用套子可预防杆尾顶穿布和伤手等。中间过长部分剪掉一点。现有的雨伞支撑杆过小,使用本作品要加大。弹簧应使用中间大,宽距离。两头较上的弹簧。而且强度应采用全程弯折杆造型的阳雨蓬杆的卡的宽度,不可超出2CM。阳雨蓬不单是供人使用,还可以作车子的“保护伞”,在露天的情况下,有了阳雨蓬,车子不怕日晒雨淋。
Claims (3)
1.一种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蓬装置,包括:收缩杆、防水布蓬顶,其特征在于:防水布蓬顶(8)上设有收缩杆(2)、墩卡(5)、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16)、坚固带(14)、魔扣(13);防水布蓬顶(8)通过多个魔扣(13)与透明薄膜(26)活动连接;防水布蓬顶(8)与多条坚固带(14)连成一体,坚固带(14)内套有多根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16),第一支撑杆(7)与第二支撑杆(16)的设置方向相反;第一收缩杆(2)包括:大杆(19)、中杆(20)、小杆(21),它们依次设于防水布蓬顶(8)的前中后部,其两端分别穿过第二墩卡孔(18)与墩卡(5)固定连接,它们之间由小杆套入大杆;内设有第一墩卡孔(17)的墩卡(5)上的凹口(22)内活动连接有多根第一支撑杆(7)或第二支撑杆(16),其通过弹簧(6)与防水布蓬顶(8)活动连接;大杆(19)与弯折杆(1)活动连接,弯折杆(1)与第二收缩杆(25)活动连接,第二收缩杆(25)与活动脚(3)活动连接,活动脚(3)通过螺母(23)、螺纹(24)与轨道板(4)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脚(3)上部设有加强板(11),其通过螺钉(28)与第二收缩杆(25)活动连接,下部设有螺母(23)、螺纹(24);轨道板(4)上设有轨道(27)和多个活动铰(29),活动脚(3)通过轨道(27)与轨道板(4)活动连接;轨道板(4)可安装在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的后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卡(5)上的第二墩卡孔(18)下端设有垫片(12),其可固定穿过第二墩卡孔(18)的第一收缩杆(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411250U CN201472536U (zh) | 2009-07-29 | 2009-07-29 | 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蓬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411250U CN201472536U (zh) | 2009-07-29 | 2009-07-29 | 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蓬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72536U true CN201472536U (zh) | 2010-05-19 |
Family
ID=42408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14112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72536U (zh) | 2009-07-29 | 2009-07-29 | 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蓬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7253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43011A (zh) * | 2015-03-31 | 2015-07-01 | 谢绪金 | 电动车防雨篷 |
CN107060399A (zh) * | 2017-01-16 | 2017-08-18 | 安溪钟泰专利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智能自行车服务系统 |
CN110001835A (zh) * | 2019-05-21 | 2019-07-12 | 汤一飞 | 一种可收缩的电动车遮雨棚 |
-
2009
- 2009-07-29 CN CN2009201411250U patent/CN20147253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43011A (zh) * | 2015-03-31 | 2015-07-01 | 谢绪金 | 电动车防雨篷 |
CN107060399A (zh) * | 2017-01-16 | 2017-08-18 | 安溪钟泰专利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智能自行车服务系统 |
CN107060399B (zh) * | 2017-01-16 | 2019-07-12 | 广州市欧伊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智能自行车服务系统 |
CN110001835A (zh) * | 2019-05-21 | 2019-07-12 | 汤一飞 | 一种可收缩的电动车遮雨棚 |
CN110001835B (zh) * | 2019-05-21 | 2020-10-23 |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可收缩的电动车遮雨棚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72536U (zh) | 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遮阳挡雨蓬装置 | |
CN208273728U (zh) | 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节能型光伏大棚 | |
CN202124083U (zh) | 可伸缩折叠的晴雨篷 | |
CN209120925U (zh) | 一种卷帘式设施养羊防雨大棚 | |
CN106171660A (zh) | 一种多功能复合伸缩大棚 | |
CN207560956U (zh) | 一种火龙果花避雨器 | |
CN207607585U (zh) | 电动摩托车御寒阳雨棚 | |
CN208202118U (zh) | 一种屋顶球场的遮阳装置 | |
CN209017559U (zh) | 隐藏式裸根树移植支撑装置 | |
CN215290596U (zh) | 一种走廊连廊膜结构 | |
CN206087025U (zh) | 电动车/摩托车挡风雨防晒罩 | |
CN201211908Y (zh) | 电动自行车挡风遮阳防雨罩 | |
CN2662702Y (zh) | 太阳伞调节支架 | |
CN209398315U (zh) | 一种窗帘平衡控制结构 | |
CN208030506U (zh) | 一种用于安装于儿童用品上的伞 | |
CN2628396Y (zh) | 自行车遮阳屏 | |
CN208396421U (zh) | 一种大型民族特色帐篷 | |
CN213548748U (zh) | 一种园林工程用苗木扶木支撑装置 | |
CN209105792U (zh) | 一种葡萄架及葡萄支撑装置 | |
CN209898589U (zh) | 一种防雨式书包 | |
CN201048664Y (zh) | 防雨书包 | |
CN208794285U (zh) | 一种摆动式家用照明led路灯 | |
CN202035588U (zh) | 两用伞 | |
CN208925114U (zh) | 一种稻谷晾晒装置 | |
CN207173815U (zh) | 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动车车棚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1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