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67508U - 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67508U
CN201467508U CN2009200031019U CN200920003101U CN201467508U CN 201467508 U CN201467508 U CN 201467508U CN 2009200031019 U CN2009200031019 U CN 2009200031019U CN 200920003101 U CN200920003101 U CN 200920003101U CN 201467508 U CN201467508 U CN 201467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dance
parallel
emitting diode
electric energy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031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泰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67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675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2Pulse-contro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1Phase-contro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2Pulse-control circuits
    • H05B45/325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4Voltage stabilisation; Maintaining constant voltage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该电路为一种以脉动电能为电源,供输往呈串联电容性阻抗及电感性阻抗,在各阻抗形成串联谐振(series resonance)的双向分压电能,经整流装置整流后输出直流电能,以驱动单向导电的发光二极管。

Description

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LED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以交流电能或直流电能为电源的LED驱动电路,其为了限制LED的电流,通常必须串联限流电阻作为阻抗,串联电阻性阻抗的电压降,将会虚耗损电能,以及造成积热为其缺陷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是以脉动电能为电源,供输往呈串联的具有电容性的阻抗元件及具有电感性的阻抗元件,其串联后的固有串联谐振(series resonance)频率,与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呈串联谐振状态,串联谐振时,在电容性阻抗元件或电感性阻抗元件两端,形成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经整流装置整流作直流电能输出,以驱动单向导电的发光二极管为特征。
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为一种以脉动电能为电源,供输往呈串联的具有电容性的阻抗元件及具有电感性的阻抗元件,其中,其串联后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用于与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呈串联谐振状态,串联谐振时,在电容性阻抗元件或电感性阻抗元件两端,形成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经整流装置整流作直流电能输出,以驱动单向导电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中,其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为由至少一个电容性阻抗元件构成第一阻抗,以及由至少一个电感性阻抗元件构成第二阻抗,第一阻抗与第二阻抗两者串联后,其固有的串联谐振频率,与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呈串联谐振状态;其中,第一阻抗与第二阻抗串联后的两端,用于供:1)输入直流脉动电能;或2)输入来自直流电源所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3)输入来自交流电能经整流为直流电能,再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4)输入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能,经整流为半波或全波的直流脉动电能;
以及设有至少一组整流装置,其交流输入端供输入第一阻抗Z101或第二阻抗Z102的两端,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或设有至少两组整流装置,其各交流输入端分别供输入第一阻抗或第二阻抗两端,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
以及由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单向导电的发光二极管组,供接受整流装置的正负输出端所输出的直流电能所驱动;
通过第一阻抗或第二阻抗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经整流装置整流为直流电能,以供驱动至少一个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或供驱动至少两个分别并联于第一阻抗及第二阻抗两端的整流装置,以由整流装置分别接受第一阻抗及第二阻抗的交流电能整流为直流输出,驱动个别的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进而构成所述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构成含:
第一阻抗Z101主要为由至少一个电容性阻抗元件所构成,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容性阻抗元件,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或
第一阻抗Z101含设有至少一个电容性阻抗元件,和/或电感性阻抗元件、和/或电阻性阻抗元件,其中各种阻抗元件分别各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
第二阻抗Z102主要为由至少一个电感性阻抗元件所构成,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感性阻抗元件,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或
第二阻抗Z102含设有电感性阻抗元件,和/或电容性阻抗元件、和/或电阻性阻抗元件,其中各种阻抗元件分别各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
至少一个第一阻抗Z101与至少一个第二阻抗Z102为呈互相串联;第一阻抗Z101与第二阻抗Z102互相串联后的两端供:
1)输入直流脉动电能;或
2)输入来自直流电源所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3)输入来自交流电能经整流为直流电能,再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4)输入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能,经整流为半波或全波的直流脉动电能;
第一阻抗Z101及第二阻抗Z102两者,用于串联后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为与脉动电源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可产生串联谐振的状态,第一阻抗Z101及第二阻抗Z102用于对输入的脉动电能,形成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分压的电能供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
整流装置BR101:为供并联于第一阻抗Z101或第二阻抗Z102两端,或同时在第一阻抗Z101及第二阻抗Z102的两端个别并联设置整流装置BR101,以将第一阻抗Z101或第二阻抗Z102两端,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整流为直流电能,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整流装置可为由桥式整流装置所构成,或由半波整流装置所构成;整流装置BR101的数目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为由一个发光二极管顺发光电流极性设置所构成;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二极管顺发光电流极性串联或并联所构成;或为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发光二极管顺发光电流极性作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
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供接受整流装置BR101输出的直流电能所驱动;
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第一阻抗Z101、第二阻抗Z102、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以及整流装置BR101,各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通过第一阻抗或第二阻抗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经整流装置整流为直流电能,以供驱动至少一个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或供驱动至少两个分别并联于第一阻抗及第二阻抗两端的整流装置,以由整流装置分别接受第一阻抗及第二阻抗的交流电能整流为直流输出,驱动个别的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进而构成所述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阻抗Z101、第二阻抗Z102、整流装置BR101、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发光二极管LED101及所述各项选择性辅助性电路元件,设置或不设置,及选择其设置数量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若为选用一个以上,则应用时选定相对极性关系,作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
藉此项设计应用于电源为高频双向电能时,可有效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及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例方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例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电路中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加设齐纳二极管的电路例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电路于发光二极管及所串联限流电阻两端,并联可蓄放电装置的电路例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3电路于发光二极管两端,并联可蓄放电装置的电路例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串联于串联式电能功率调控器的电路例方框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并联于并联式电能功率调控器的电路例方框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接受直流变直流变流器输出的电能所驱动的电路例方框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串接阻抗元件的电路例方框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串接的阻抗元件藉开关装置作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的操控电路例方框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以自耦变压器的自耦变压的电源侧绕组取代第二阻抗的电感性阻抗元件构成升压电路例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以自耦变压器的自耦变压的电源侧绕组取代第二阻抗的电感性阻抗元件构成降压电路例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具有分离式变压绕组的分离式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取代第二阻抗中电感性阻抗元件的电路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为由至少一个电容性阻抗元件构成第一阻抗,以及由至少一个电感性阻抗元件构成第二阻抗,第一阻抗与第二阻抗两者串联后,其固有的串联谐振频率,与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呈串联谐振状态。
第一阻抗与第二阻抗串联后的两端,是供:
(1)输入直流脉动电能;或
(2)输入来自直流电源所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3)输入来自交流电能经整流为直流电能,再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4)输入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能,经整流为半波或全波的直流脉动电能。
以及设有至少一组整流装置,其交流输入端供输入第一阻抗Z101或第二阻抗Z102至少其中之一阻抗的两端,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或设有至少两组整流装置,其各交流输入端分别供输入第一阻抗或第二阻抗两端,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
以及由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单向导电的发光二极管组,供接受整流装置的正负输出端所输出的直流电能所驱动。
通过第一阻抗或第二阻抗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经整流装置整流为直流电能,以供驱动至少一个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或供驱动至少两个分别并联于第一阻抗及第二阻抗两端的整流装置,以由整流装置分别接受第一阻抗及第二阻抗的交流电能整流为直流输出,驱动个别的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进而构成此项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例方框示意图,于图1所述中为藉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以作相关电路功能的运作,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其构成含:
——第一阻抗Z101主要为由至少一个电容性阻抗元件所构成,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容性阻抗元件,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或
——第一阻抗Z101含设有至少一个电容性阻抗元件,以及依需要选择性增加的电感性阻抗元件、或电阻性阻抗元件,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阻抗元件所构成,或增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阻抗元件所构成,而各种阻抗元件分别各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
——第二阻抗Z102主要为由至少一个电感性阻抗元件所构成,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感性阻抗元件,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或
——第二阻抗Z102含设有电感性阻抗元件,以及依需要选择性增加的电容性阻抗元件、或电阻性阻抗元件,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阻抗元件所构成,或增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阻抗元件所构成,而各种阻抗元件分别各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
——至少一个第一阻抗Z101与至少一个第二阻抗Z102为呈互相串联;第一阻抗Z101与第二阻抗Z102互相串联后的两端供:
(1)输入直流脉动电能;或
(2)输入来自直流电源所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3)输入来自交流电能经整流为直流电能,再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4)输入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能,经整流为半波或全波的直流脉动电能.
第一阻抗Z101及第二阻抗Z102两者串联后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为与脉动电源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可产生串联谐振的状态,第一阻抗Z101及第二阻抗Z102对输入的脉动电能,形成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分压的电能供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
——整流装置BR101:为供并联于第一阻抗Z101或第二阻抗Z102两端,或同时在第一阻抗Z101及第二阻抗Z102的两端个别并联设置整流装置BR101,以将第一阻抗Z101或第二阻抗Z102两端,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整流为直流电能,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整流装置可为由桥式整流装置所构成,或由半波整流装置所构成;整流装置BR101的数目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为由一个发光二极管顺发光电流极性设置所构成;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二极管顺发光电流极性串联或并联所构成;或为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发光二极管顺发光电流极性作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
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供接受整流装置BR101输出的直流电能所驱动。
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第一阻抗Z101、第二阻抗Z102、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以及整流装置BR101,可依需要选择各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通过第一阻抗或第二阻抗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经整流装置整流为直流电能,以供驱动至少一个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或供驱动至少两个分别并联于第一阻抗及第二阻抗两端的整流装置,以由整流装置分别接受第一阻抗及第二阻抗的交流电能整流为直流输出,驱动个别的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进而构成此项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为方便说明,以下各代表性实施例中,其电路例所例举的组成元件选择如下:
(1)以设置一个第一阻抗Z101、一个第二阻抗Z102、一个整流装置BR101及一个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构成实施例,但非作为实际应用时对相关装置选择数量的限制;
(2)以电容性阻抗元件作为代表,构成第一阻抗Z101,及以电感性阻抗元件为代表,构成第二阻抗Z102作为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可依需要选择各种电容性阻抗元件、电感性阻抗元件、或选择性设置电阻性阻抗元件作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混合使用,而其第一阻抗与第二阻抗串联后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为能与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以产生串联谐振的状态,兹说明如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例示意图,其主要构成含:
——第一阻抗Z101:为由至少一个电容性阻抗元件所构成,尤指由电容器C100所构成,第一阻抗的数目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第二阻抗Z102:为由至少一个电感性阻抗元件I200所构成,第二阻抗的数目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至少一个第一阻抗Z101与至少一个第二阻抗Z102呈串联,两者串联后的两端供:
(1)输入直流脉动电能;或
(2)输入来自直流电源所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3)输入来自交流电能经整流为直流电能,再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4)输入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能,经整流为半波或全波的直流脉动电能。
第一阻抗Z101及第二阻抗Z102两者串联后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为与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可产生串联谐振的状态,以将输入的脉动电能形成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
——整流装置BR101:为设置至少一个整流装置BR101,供输入来自第一阻抗Z101或第二阻抗Z102两端的分压电能,或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整流装置BR101,以分别输入来自第一阻抗Z101及第二阻抗Z102两端的分压电能,以将第一阻抗Z101或第二阻抗Z102两端,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整流为直流电能,以供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整流装置可为由桥式整流装置所构成,或由半波整流装置所构成;整流装置BR101的数目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为由一个发光二极管LED101顺发光电流极性设置所构成;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二极管LED101顺发光电流极性串联或并联所构成;或为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发光二极管LED101顺发光电流极性作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
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可依需要选择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
通过第一阻抗Z101、第二阻抗Z102、整流装置BR101、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依上述线路架构连接构成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
上述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中,其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电路的运作功能进一步包括:
——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可借着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经整流装置BR101与第二阻抗Z102并联形成的电流分流效应,在电源电压变动时,可减少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两端相对于电源的电压变动率。
——第二阻抗Z102的电感性阻抗元件1200两端,于串联谐振时形成的分压电能,供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整流装置BR101输出的直流电能,供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并藉构成第一阻抗Z101的电容器C100的电容性阻抗以限制其输出电流。
——第一阻抗Z101的电容器C100两端,于串联谐振时,形成的分压电能,供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整流装置BR101输出的直流电能,供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并藉构成第二阻抗Z102的电感性阻抗元件1200的电感性阻抗限制其输出电流。
本实用新型为通过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作电路功能的运作,在实际应用时,可如图1及图2所示,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以下辅助性电路元件,包括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及选择其设置数量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一个以上所构成,若为选用一个以上,则依电路功能需要选定相对极性关系作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其选择辅助性电路元件包括:
——放电电阻R101:为选择性设置的元件,供并联于构成第一阻抗Z101的电容器C100两端,以供作为泄放电容器C100的残存电荷;放电电阻R101可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放电电阻R101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
——限流电阻R103:为选择性设置的元件,供个别与构成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的发光二极管LED101呈串联,以限制通过发光二极管LED101的电流;限流电阻R103亦可由电感性阻抗I103取代;限流电阻R103可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限流电阻R103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而电感性阻抗元件I103可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电感性阻抗元件I103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
此外为保护发光二极管及防止发光二极管LED101遭受异常电压损坏或减少寿命,此项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可进一步在构成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的发光二极管LED101两端,并联齐纳二极管,或由齐纳二极管先与至少一个二极管串联,共同产生齐纳电压效应的功能,再并联于发光二极管LED101两端。
如图3所示为图2电路中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加设齐纳二极管的电路例示意图,其构成含:
——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供构成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的发光二极管LED101两端,并联齐纳二极管ZD101,其极性关系为以齐纳二极管ZD101齐纳电压,限制发光二极管LED101两端工作电压;齐纳二极管ZD101可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齐纳二极管ZD101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
——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供构成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的发光二极管LED101两端,并联齐纳二极管ZD101,其齐纳二极管ZD101,可依需要选择加设二极管CR201与齐纳二极管ZD101串联,以共同产生齐纳电压效应的功能,二极管CR201可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二极管CR201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其选择设置的优点为(1)保护齐纳二极管ZD101防止不正常逆向电压;(2)二极管CR201与齐纳二极管ZD101,两者具有温度补偿效果。
于本实用新型的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为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稳定度,可进一步在发光二极管LED101设置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可供随机充电或释出电能,以稳定发光二极管LED101的发光安定度减少亮度脉动,或在电源供应中断时,由可蓄放电装置ESD101输出储存电能,以驱动可蓄放电装置ESD101继续发光。
如图4所示为图2电路于发光二极管及所串联限流电阻两端,并联可蓄放电装置的电路例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为图3电路于发光二极管两端,并联可蓄放电装置的电路例示意图。
图4及图5的构成含:
——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进一步可结合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包括如图4所示在发光二极管LED101与限流电阻R103或电感性阻抗元件I103串联后的两端,或如图5所示直接在发光二极管LED101两端,依极性并联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可供随机充电或释出电能,除可稳定发光二极管LED101的发光安定度外,在电源供电中断时,由可蓄放电装置ESD101输出储存电能,以驱动发光二极管LED101继续发光。
上述可蓄放电装置ESD101为由各种已用可充放电的电池、或超电容、或电容器所构成。
——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可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
图1~图5所示电路例中基于应用需要,其第一阻抗Z101、第二阻抗Z102、整流装置BR101、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发光二极管LED101及前述各项选择性辅助性电路元件,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及选择其设置数量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若为选用一个以上,则应用时可依电路功能需要选定相对极性关系,作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其构成如下:
1、第一阻抗Z101可为由一个电容器C100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电容器C100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
2、第二阻抗Z102可为由一个电感性阻抗元件I200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电感性阻抗元件I200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
3、发光二极管LED101可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而呈顺极性串联或同极性并联或串并联;
4、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中:
(1)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可选择为设置一组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或选择设置一组以上的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呈串联、并联、或串并联;若为选择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时,可为共同接受同一阻抗Z102的分压电能,经所匹配的整流装置BR101所驱动,或个别匹配于多组呈串联或并联的第二阻抗Z102,由多组第二阻抗Z102的分压电能,经个别设置整流装置BR101,以个别驱动所匹配的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2)若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设有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则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中的发光二极管LED101,为由连续直流通电发光;
若未设置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则发光二极管LED101呈间歇导电,发光二极管LED101可依输入的电压波形及导电与断电时间的比例(DutyCycle),及相对选定其通电发光的顺向电流值(Forward Current),以及相对选择构成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每一发光二极管通电发光的顺向电压的峰值(Peak of Forward Voltage),包括选择如下:
1)以低于发光二极管LED101的额定顺向电压(Rate Forward Voltage)为通电发光的顺向电压峰值;或
2)以发光二极管LED101的额定顺向电压为通电发光的顺向电压峰值;或
3)电路中发光二极管LED101若为间歇导电的驱动状态,则可依导电及断电时间的比例,而相对选定以高于额定顺向电压作为通电发光的顺向电压峰值,而且其通电发光的顺向电压峰值以不损害发光二极管LED101为原则;
4)藉上述通电发光的顺向电压(Forward Voltage)的高低及波形,以产生相对于通电发光的顺向电压对通电发光顺向电流比值(Forward Voltage vs.Forward Current)的电流大小及电流波形;而且通电发光的顺向电流峰值以不损害发光二极管LED101为原则;
5)并可依需要选择为固定电压通电发光,或通过操控顺向电流(ForwardCurrent)的大小及波形,以产生所需的电流对相对亮度的比值(Forward Currentvs.Relative Luminosity)的亮度或作有段或无段的亮度调控变化。
于本实用新型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在应用时,可供输入以下各种形态的脉动电能,脉动电能包括:
(1)输入直流脉动电能;或
(2)输入来自直流电源所转换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3)输入来自交流电能经整流为直流电能,再转换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4)输入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能,经整流为半波或全波的直流脉动电能。
以及可进一步依需要选择结合以下各种主动调控电路装置,其各种应用电路如下:
1、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串联于串联式电能功率调控器的电路例方框示意图;串联式电能功率调控器的构成含:
——串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300:为由已用机电元件或固态功率元件及相关电子电路元件所构成,以供调控双向电能的输出功率;或
——串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360:为由已用机电元件或固态功率元件及相关电子电路元件所构成,以供调控稳定电压的直流电能、或脉动直流电能的输出功率。
电路的运作功能如下:
(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串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360,供串联于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两者串联后,供输入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经由串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360,调控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PulseWidth Modulation)、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以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或
(2)可依需要选择设置串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300,供串联于第二阻抗Z102与整流装置BR101交流输入端之间,经由串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300,调控来自第二阻抗Z102两端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以经整流装置BR101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或
(3)可依需要选择设置串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360,供串联于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输出端,与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之间,经由串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360,调控来自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以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2、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并联于并联式电能功率调控器的电路例方框示意图;并联式电能功率调控器的构成含:
——并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400:为由已用机电元件或固态功率元件及相关电子电路元件所构成,以供调控双向电能的输出功率;或
——并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为由已用机电元件或固态功率元件及相关电子电路元件所构成,以供调控稳定电压的直流电能、或脉动直流电能的输出功率。
电路的运作功能如下:
(1)可依需要选择设置并联式交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其输出端供并联于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而并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的输入端供输入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藉并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调控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以驱动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或
(2)可依需要选择设置并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400,其输出端供并联于整流装置BR101的双向电能输入端,而并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400输入端供并联于第二阻抗Z102两端,经由并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400调控来自第二阻抗Z102两端呈双向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以经整流装置BR101整流为直流电能,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或
(3)可依需要选择设置并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其输出端供并联于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而并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输入端,供并联于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输出端,经由并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调控来自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以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3、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接受直流变直流变流器输出的电能所驱动的电路例方框示意图;
其主要构成含:
——直流变直流的变流器(DC to DC Converter)5000:为由已用机电式或固态功率元件及相关电子电路元件所构成,其输入端供输入直流电能,其输出端为输出依需要选定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
电路的运作功能如下:
——直流变直流的变流器5000的输入端供输入直流电能,其输出端供输出直流脉动电能,而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并联于直流变直流脉动电能的变流器(DC to DC Converter)5000的输出端;而直流变直流脉动电能的变流器5000的输入端,为供输入依需要选定固定或可变电压的直流电能、或输入来自交流电能整流后的直流电能;
——直流变直流变流器5000的输出端,则为输出依需要选定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脉动电能,供操控及驱动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
——此外并可依需要选择性通过操控直流变直流变流器5000的输出功率,以操控输往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或对所输出的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供操控及驱动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
4、由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串接于至少一个已用阻抗元件500再并联于电源,阻抗元件500包括:
(1)阻抗元件500:为由具电容性阻抗特性的元件所构成;或
(2)阻抗元件500:为由具电感性阻抗特性的元件所构成;或
(3)阻抗元件500:为由具电阻性阻抗特性的元件所构成;或
(4)阻抗元件500:为由单一阻抗元件而同时具有电容性阻抗、或电感性阻抗、或电阻性阻抗其中至少两种的合成阻抗特性的元件所构成,以提供直流性质的阻抗或交流性质的阻抗;或
(5)阻抗元件500:为由单一阻抗元件而具有电感性阻抗、及电容性阻抗的合成阻抗特性的元件所构成,而其合成共振频率与所通过双向电能的频率或单向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可产生并联谐振(parallel resonance)的状态;或
(6)阻抗元件500:为由电容性阻抗元件、或电感性阻抗元件、或电阻性阻抗元件所构成,包括由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阻抗元件所构成,或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阻抗元件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以提供直流性质的阻抗或交流性质的阻抗;或
(7)阻抗元件500:为由电容性阻抗元件与电感性阻抗元件相互串联所构成,其串联后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与所通过双向电能的频率或单向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可产生串联谐振的状态,并相对在电容性阻抗元件或电感性阻抗元件两端,呈串联谐振的相对端电压;
或由电容性阻抗与电感性阻抗呈相互并联,其并联后的固有并联谐振频率,与所通过双向电能的频率或单向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可产生并联谐振的状态及呈现相对的端电压。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串接阻抗元件的电路例方框示意图;
5、由至少两个第4项所述的阻抗元件500,藉结合机电元件或固态元件所构成的开关装置600,作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的切换,以调控输往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的功率;如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串接的阻抗元件藉开关装置作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的操控电路例方框示意图。
此项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供选择作为第二阻抗Z102的电感性阻抗元件1200,可进一步为由具有电感效应的变压器电源侧绕组所取代,变压器可选择为具有自耦变压绕组的自耦变压器ST200,或为具有分离式变压绕组的变压器IT200。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以自耦变压器的自耦变压的电源侧绕组取代第二阻抗的电感性阻抗元件构成升压电路例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中,自耦变压器ST200为具有升压功能的自耦变压绕组W0,自耦变压器ST200的自耦变压绕组W0的b、c端为电源侧,可取代第二阻抗Z102中的电感性阻抗元件I200,以构成第二阻抗Z102,其与第一阻抗Z101的电容器C100呈串联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为与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呈串联谐振状态,自耦变压器ST200的自耦变压绕组W0的a、c输出端供输出升压交流电能,以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而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输出端,供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以自耦变压器的自耦变压的电源侧绕组取代第二阻抗的电感性阻抗元件构成降压电路例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中,自耦变压器ST200为具有降压功能的自耦变压绕组W0,自耦变压器ST200的自耦变压绕组W0的a、c端为电源侧,可取代第二阻抗Z102中的电感性阻抗元件1200,以构成第二阻抗Z102,其与第一阻抗Z101的电容器C100呈串联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为与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呈串联谐振状态,自耦变压器ST200的自耦变压绕组W0的b、c输出端供输出降压交流电能,以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而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输出端,供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具有分离式变压绕组的分离式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取代第二阻抗中电感性阻抗元件的电路例示意图;如图13所示中分离式变压器IT200为由具有一次侧绕组W1及二次侧绕组W2所构成;一次侧绕组W1与二次侧绕组W2两者呈分离,以由一次侧绕组W1构成第二阻抗Z102,其与第一阻抗Z101的电容器C100呈串联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为与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呈串联谐振状态,其分离式变压器IT200二次侧绕组W2的输出电压,可依需要选择为升压或降压,二次侧绕组输出的交流电能,供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而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输出端,供输往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借着上述以变压器的电源侧绕组取代第二阻抗Z102中的电感性阻抗元件1200,而分离式变压器IT200二次侧升压输出的交流电压,或降压输出的交流电能,供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再由整流装置BR101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能,供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此项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构成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的个别发光二极管LED101的颜色,可依需要选择为一种或一种以上颜色所构成。
此项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构成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的个别发光二极管LED101间的排列位置关系可呈(1)依顺序线状排列;(2)依顺序面状排列;(3)呈交错线状排列;(4)呈交错面状排列;(5)依特定平面几何位置排列;(6)依特定立体几何位置排列。
此项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各项构成电路元件组成的形态含:(1)由个别电路元件单独构成再互相连结;(2)由至少两个电路元件组成至少两个部份功能的单元,再互相连结;(3)全部呈一体共构的组成形态。
综合上述,此项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藉电容单极性充放电以驱动发光二极管,可提供省电、低热损以及低成本的进步性能为特征。

Claims (20)

1.一种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为一种以脉动电能为电源,供输往呈串联的具有电容性的阻抗元件及具有电感性的阻抗元件,其中,其串联后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用于与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呈串联谐振状态,串联谐振时,在电容性阻抗元件或电感性阻抗元件两端,形成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经整流装置整流作直流电能输出,以驱动单向导电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中,其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为由至少一个电容性阻抗元件构成第一阻抗,以及由至少一个电感性阻抗元件构成第二阻抗,第一阻抗与第二阻抗两者串联后,其固有的串联谐振频率,与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呈串联谐振状态;其中,第一阻抗与第二阻抗串联后的两端,用于供:1)输入直流脉动电能;或2)输入来自直流电源所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3)输入来自交流电能经整流为直流电能,再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4)输入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能,经整流为半波或全波的直流脉动电能;
以及设有至少一组整流装置,其交流输入端供输入第一阻抗(Z101)或第二阻抗(Z102)的两端,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或设有至少两组整流装置,其各交流输入端分别供输入第一阻抗或第二阻抗两端,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
以及由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单向导电的发光二极管组,供接受整流装置的正负输出端所输出的直流电能所驱动;
通过第一阻抗或第二阻抗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经整流装置整流为直流电能,以供驱动至少一个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或供驱动至少两个分别并联于第一阻抗及第二阻抗两端的整流装置,以由整流装置分别接受第一阻抗及第二阻抗的交流电能整流为直流输出,驱动个别的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进而构成所述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构成含:
第一阻抗(Z101)主要为由至少一个电容性阻抗元件所构成,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容性阻抗元件,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或
第一阻抗(Z101)含设有至少一个电容性阻抗元件,和/或电感性阻抗元件、和/或电阻性阻抗元件,其中各种阻抗元件分别各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
第二阻抗(Z102)主要为由至少一个电感性阻抗元件所构成,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感性阻抗元件,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或
第二阻抗(Z102)含设有电感性阻抗元件,和/或电容性阻抗元件、和/或电阻性阻抗元件,其中各种阻抗元件分别各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
至少一个第一阻(抗Z101)与至少一个第二阻抗(Z102)为呈互相串联;第一阻抗(Z101)与第二阻抗(Z102)互相串联后的两端供:
1)输入直流脉动电能;或
2)输入来自直流电源所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3)输入来自交流电能经整流为直流电能,再转换的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4)输入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能,经整流为半波或全波的直流脉动电能;
第一阻抗(Z101)及第二阻抗(Z102)两者,用于串联后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为与脉动电源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可产生串联谐振的状态,第一阻抗(Z101)及第二阻抗(Z102)用于对输入的脉动电能,形成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分压的电能供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
整流装置(BR101):为供并联于第一阻抗(Z101)或第二阻抗(Z102)两端,或同时在第一阻抗(Z101)及第二阻抗(Z102)的两端个别并联设置整流装置(BR101),以将第一阻抗(Z101)或第二阻抗(Z102)两端,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整流为直流电能,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整流装置可为由桥式整流装置所构成,或由半波整流装置所构成;整流装置(BR101)的数目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为由一个发光二极管顺发光电流极性设置所构成;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二极管顺发光电流极性串联或并联所构成;或为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发光二极管顺发光电流极性作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
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供接受整流装置(BR101)输出的直流电能所驱动;
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第一阻抗(Z101)、第二阻抗(Z102)、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以及整流装置(BR101),各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通过第一阻抗或第二阻抗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经整流装置整流为直流电能,以供驱动至少一个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或供驱动至少两个分别并联于第一阻抗及第二阻抗两端的整流装置,以由整流装置分别接受第一阻抗及第二阻抗的交流电能整流为直流输出,驱动个别的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进而构成所述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阻抗(Z101)、第二阻抗(Z102)、整流装置(BR101)、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发光二极管(LED101)及所述各项选择性辅助性电路元件,设置或不设置,及选择其设置数量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若为选用一个以上,则应用时选定相对极性关系,作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构成含:
第一阻抗(Z101):为由至少一个电容性阻抗元件所构成,尤指由电容器(C100)所构成,第一阻抗的数目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第二阻抗(Z102):为由至少一个电感性阻抗元件(I200)所构成,第二阻抗的数目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至少一个第一阻抗(Z101)与至少一个第二阻抗(Z102)呈串联,两者串联后的两端供:
整流装置(BR101):为设置至少一个整流装置(BR101),供输入来自第一阻抗(Z101)或第二阻抗(Z102)两端的分压电能,或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整流装置(BR101),以分别输入来自第一阻抗(Z101)及第二阻抗(Z102)两端的分压电能,以将第一阻抗(Z101)或第二阻抗(Z102)两端,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整流为直流电能,以供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整流装置可为由桥式整流装置所构成,或由半波整流装置所构成;整流装置(BR101)的数目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为由一个发光二极管(LED101)顺发光电流极性设置所构成;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光二极管(LED101)顺发光电流极性串联或并联所构成;或为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发光二极管(LED101)顺发光电流极性作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
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
通过第一阻抗(Z101)、第二阻抗(Z102)、整流装置(BR101)、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依所述线路架构连接构成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
所述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中,其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电路的运作功能进一步包括:
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可借着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经整流装置(BR101)与第二阻抗(Z102)并联形成的电流分流效应,在电源电压变动时,可减少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两端相对于电源的电压变动率;
第二阻抗(Z102)的电感性阻抗元件(I200)两端,于串联谐振时形成的分压电能,供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整流装置(BR101)输出的直流电能,供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并藉构成第一阻抗(Z101)的电容器(C100)的电容性阻抗以限制其输出电流;
第一阻抗(Z101)的电容器(C100)两端,于串联谐振时,形成的分压电能,供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整流装置(BR101)输出的直流电能,供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并藉构成第二阻抗(Z102)的电感性阻抗元件(I200)的电感性阻抗限制其输出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选择辅助性电路元件包括:
放电电阻(R101):供并联于构成第一阻抗(Z101)的电容器(C100)两端,以供作为泄放电容器(C100)的残存电荷;放电电阻(R101)可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可在构成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的发光二极管(LED101)两端,并联齐纳二极管,或由齐纳二极管先与至少一个二极管串联,共同产生齐纳电压效应的功能,再并联于发光二极管(LED101)两端,其构成含:
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供构成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的发光二极管(LED101)两端,并联齐纳二极管(ZD101),其极性关系为以齐纳二极管(ZD101)齐纳电压,限制发光二极管(LED101)两端工作电压;齐纳二极管(ZD101)可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的发光二极管(LED101)两端,并联齐纳二极管(ZD101),其齐纳二极管(ZD101),加设二极管(CR201)与齐纳二极管(ZD101)串联,以共同产生齐纳电压效应的功能,二极管(CR201)可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其选择设置的优点为(1)保护齐纳二极管(ZD101)防止不正常逆向电压;(2)二极管(CR201)与齐纳二极管(ZD101),两者具有温度补偿效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可在发光二极管(LED101)设置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其中,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可供随机充电或释出电能,以用于稳定发光二极管(LED101)的发光安定度减少亮度脉动,或在电源供应中断时,由可蓄放电装置(ESD101)输出储存电能,以驱动可蓄放电装置(ESD101)继续发光,其构成含:
所述可蓄放电装置(ESD101)为由各种已用可充放电的电池、或超电容、或电容器所构成;
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可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中: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可选择为设置一组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或选择设置一组以上的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呈串联、并联、或串并联;若为选择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时,可为共同接受同一阻抗(Z102)的分压电能,经所匹配的整流装置(BR101)所驱动,或个别匹配于多组呈串联或并联的第二阻抗(Z102),由多组第二阻抗(Z102)的分压电能,经个别设置整流装置(BR101),以个别驱动所匹配的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中设有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则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中的发光二极管(LED101),为由连续直流通电发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LED101)用于若未设置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则呈间歇导电,发光二极管(LED101)可依输入的电压波形及导电与断电时间的比例,及相对选定其通电发光的顺向电流值,以及相对选择构成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每一发光二极管通电发光的顺向电压的峰值,电路中发光二极管(LED101)若为间歇导电的驱动状态,则可依导电及断电时间的比例,而相对选定以高于额定顺向电压作为通电发光的顺向电压峰值,而且其通电发光的顺向电压峰值不损害发光二极管(LED10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用于若未设置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则通电发光的顺向电压的高低及波形,以产生相对于通电发光的顺向电压对通电发光顺向电流比值的电流大小及电流波形;而且通电发光的顺向电流峰值不损害发光二极管(LED101)。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用于在应用时,可供输入以下各种形态的脉动电能,其中,脉动电能包括:
1)输入直流脉动电能;或
2)输入来自直流电源所转换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3)输入来自交流电能经整流为直流电能,再转换的直流脉动电能;或
4)输入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能,经整流为半波或全波的直流脉动电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可串联于串联式电能功率调控器,串联式电能功率调控器的构成含:
串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300):为由已用机电元件或固态功率元件及相关电子电路元件所构成,以供调控双向电能的输出功率;或
串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360):为由已用机电元件或固态功率元件及相关电子电路元件所构成,以供调控稳定电压的直流电能、或脉动直流电能的输出功率;
电路的运作功能如下:
1)串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360),供串联于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两者串联后,供输入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经由串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360),调控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以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或
2)串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300),供串联于第二阻抗(Z102)与整流装置(BR101)交流输入端之间,经由串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300),调控来自第二阻抗(Z102)两端呈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以经整流装置(BR101)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或
3)串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360),供串联于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输出端,与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之间,经由串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360),调控来自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以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可并联于并联式电能功率调控器,并联式电能功率调控器的构成含:
并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400):为由已用机电元件或固态功率元件及相关电子电路元件所构成,以供调控双向电能的输出功率;或
并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为由已用机电元件或固态功率元件及相关电子电路元件所构成,以供调控稳定电压的直流电能、或脉动直流电能的输出功率;
电路的运作功能如下:
1)并联式交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其输出端供并联于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而并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的输入端供输入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藉并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调控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以驱动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或
2)并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400),其输出端供并联于整流装置(BR101)的双向电能输入端,而并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400)输入端供并联于第二阻抗(Z102)两端,经由并联式双向电能功率调控器(400)调控来自第二阻抗(Z102)两端呈双向串联谐振的双向分压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以经整流装置(BR101)整流为直流电能,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或
3)并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其输出端供并联于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而并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输入端,供并联于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输出端,经由并联式直流电能功率调控器(460),调控来自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以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可接受直流变直流变流器输出的电能所驱动,其主要构成含:
直流变直流的变流器(5000):为由已用机电式或固态功率元件及相关电子电路元件所构成,其输入端供输入直流电能,其输出端为输出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直流脉动电能;
电路的运作功能如下:
直流变直流的变流器(5000)的输入端供输入直流电能,其输出端供输出直流脉动电能,而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并联于直流变直流脉动电能的变流器(5000)的输出端;而直流变直流脉动电能的变流器(5000)的输入端,为供输入固定或可变电压的直流电能、或输入来自交流电能整流后的直流电能;
直流变直流变流器(5000)的输出端,则为输出固定或可变电压,及固定或可变周期的脉动电能,供操控及驱动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
此外通过操控直流变直流变流器(5000)的输出功率,以操控输往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或对所输出的电能,作脉波宽度调变、或导电相角控制、或阻抗调控等方式的功率调控,供操控及驱动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LED单向驱动电路(U100),串接于至少一个已用阻抗元件(500)再并联于电源,阻抗元件(500)包括:
1)阻抗元件(500):为由具电容性阻抗特性的元件所构成;或
2)阻抗元件(500):为由具电感性阻抗特性的元件所构成;或
3)阻抗元件(500):为由具电阻性阻抗特性的元件所构成;或
4)阻抗元件(500):为由单一阻抗元件而同时具有电容性阻抗、或电感性阻抗、或电阻性阻抗其中至少两种的合成阻抗特性的元件所构成,以提供直流性质的阻抗或交流性质的阻抗;或
5)阻抗元件(500):为由单一阻抗元件而具有电感性阻抗、及电容性阻抗的合成阻抗特性的元件所构成,而其合成共振频率与所通过双向电能的频率或单向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可产生并联谐振的状态;或
6)阻抗元件(500):为由电容性阻抗元件、或电感性阻抗元件、或电阻性阻抗元件所构成,包括由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阻抗元件所构成,或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阻抗元件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所构成,以提供直流性质的阻抗或交流性质的阻抗;或
7)阻抗元件(500):为由电容性阻抗元件与电感性阻抗元件相互串联所构成,其串联后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与所通过双向电能的频率或单向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可产生串联谐振的状态,并相对在电容性阻抗元件或电感性阻抗元件两端,呈串联谐振的相对端电压;
或由电容性阻抗与电感性阻抗呈相互并联,其并联后的固有并联谐振频率,与所通过双向电能的频率或单向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可产生并联谐振的状态及呈现相对的端电压。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供选择作为第二阻抗(Z102)的电感性阻抗元件(I200),可进一步为由具有电感效应的变压器电源侧绕组所取代,其中,自耦变压器(ST200)为具有升压功能的自耦变压绕组(W0),自耦变压器(ST200)的自耦变压绕组(W0)的b、c端为电源侧,可取代第二阻抗(Z102)中的电感性阻抗元件(I200),以构成第二阻抗(Z102),其与第一阻抗(Z101)的电容器(C100)呈串联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为与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呈串联谐振状态,自耦变压器(ST200)的自耦变压绕组(W0)的a、c输出端供输出升压交流电能,以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而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输出端,供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供选择作为第二阻抗(Z102)的电感性阻抗元件(I200),可进一步为由具有电感效应的变压器电源侧绕组所取代,其中,自耦变压器(ST200)为具有降压功能的自耦变压绕组(W0),自耦变压器(ST200)的自耦变压绕组(W0)的a、c端为电源侧,可取代第二阻抗(Z102)中的电感性阻抗元件(I200),以构成第二阻抗(Z102),其与第一阻抗(Z101)的电容器(C100)呈串联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为与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呈串联谐振状态,自耦变压器(ST200)的自耦变压绕组(W0)的b、c输出端供输出降压交流电能,以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而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输出端,供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供选择作为第二阻抗(Z102)的电感性阻抗元件(I200),可进一步为由具有电感效应的变压器电源侧绕组所取代,其中,分离式变压器(IT200)为由具有一次侧绕组(W1)及二次侧绕组(W2)所构成;一次侧绕组(W1)与二次侧绕组(W2)两者呈分离,以由一次侧绕组(W1)构成第二阻抗(Z102),其与第一阻抗(Z101)的电容器(C100)呈串联的固有串联谐振频率,为与来自电源的脉动电能的脉动周期相同,而呈串联谐振状态,其分离式变压器(IT200)二次侧绕组(W2)的输出电压,为升压或降压,二次侧绕组输出的交流电能,供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而整流装置(BR101)的直流输出端,供输往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借着所述以变压器的电源侧绕组取代第二阻抗(Z102)中的电感性阻抗元件(I200),而分离式变压器(IT200)二次侧升压输出的交流电压,或降压输出的交流电能,供输往整流装置(BR101)的交流输入端,再由整流装置(BR101)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能,供驱动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选择辅助性电路元件包括:
限流电阻(R103):供个别与构成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的发光二极管(LED101)呈串联,以限制通过发光二极管(LED101)的电流;限流电阻(R103)亦可由电感性阻抗(I103)取代;限流电阻(R103)可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而电感性阻抗元件(I103)可为由一个所构成,或为由一个以上所构成而呈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单向导电发光二极管组(L100)进一步可结合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包括在发光二极管(LED101)限流电阻(R103)电感性阻抗元件(I103)联后的两端,或直接在发光二极管(LED101)端,依极性并联可蓄放电装置(ESD101)可蓄放电装置(ESD101)供随机充电或释出电能,除可稳定发光二极管(ED101)发光安定度外,在电源供电中断时,由可蓄放电装置(ESD101)输出储存电能,以驱动发光二极管(LED101)继续发光。
CN2009200031019U 2008-01-14 2009-01-12 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750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80208P 2008-01-14 2008-01-14
US61/020,802 2008-01-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67508U true CN201467508U (zh) 2010-05-12

Family

ID=408500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0310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7508U (zh) 2008-01-14 2009-01-12 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CNA2009100034172A Pending CN101489332A (zh) 2008-01-14 2009-01-12 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034172A Pending CN101489332A (zh) 2008-01-14 2009-01-12 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49428B2 (zh)
CN (2) CN201467508U (zh)
TW (1) TW20093205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0056A (ja) * 2008-03-26 2009-10-15 Tai-Her Yang マルチセット電磁始動装置の直並列接続操作制御電気回路
US20090262480A1 (en) * 2008-04-21 2009-10-22 Tai-Her Ya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ing device with coils capable of holding electrifica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after being actuated in parallel connection
US8791639B2 (en) * 2011-04-06 2014-07-29 Tai-Her Yang Solid-state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controllable multiphase reactive power
JP5602781B2 (ja) * 2012-03-30 2014-10-08 株式会社 ヘイワ Led素子の駆動方法及び駆動用電源装置
CN102752912B (zh) * 2012-06-01 2015-11-25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电路
RU2638958C2 (ru) * 2012-11-06 2017-12-19 Филипс Лайтинг Холдинг Б.В. Сх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д лампа, содержащая это сх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4269039B (zh) * 2022-03-01 2022-06-14 南昌硅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电光调制带宽的led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37923A1 (de) * 1999-08-11 2001-02-15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mindestens einer Leuchtdiode
US20070109827A1 (en) * 2003-12-10 2007-05-17 Delacruz Moises Ac to dc converter circuit
US20080018261A1 (en) * 2006-05-01 2008-01-24 Kastner Mark A LED power supply with options for dimm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2058A (en) 2009-07-16
US8049428B2 (en) 2011-11-01
CN101489332A (zh) 2009-07-22
US20090179576A1 (en) 200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8768U (zh) 双极性充放电的led驱动电路
CN201369848Y (zh) 双向电能阻抗分压的led双向驱动电路
CN201436828U (zh) 单极性充放电的led驱动电路
CN201571219U (zh) 脉动电能非谐振的led双向驱动电路
CN101489326A (zh) 双向电能并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CN201369852Y (zh) 脉动电能并联谐振的led双向驱动电路
CN201467508U (zh) 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CN201571220U (zh) 双向电能并联谐振的led双向驱动电路
CN101489330B (zh) 双向电能阻抗分压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CN201369849Y (zh) 脉动电能并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CN201369851Y (zh) 脉动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双向驱动电路
CN201369850Y (zh) 双向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双向驱动电路
CN201499345U (zh) 脉动电能非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CN201444708U (zh) 双向电能串联谐振的led单向驱动电路
KR20100118725A (ko) 양방향 전기에너지 임피던스 분압의 단방향 led 구동회로
KR20170018373A (ko) 양방향 전기에너지 임피던스 분압의 단방향 led 구동회로
KR20100104237A (ko) 펄스 전기에너지 병렬공진의 단방향 발광다이오드 구동회로
KR20100104238A (ko) 펄스 전기에너지 병렬공진의 양방향 발광다이오드 구동회로
KR20100107688A (ko) 양방향 전기에너지 병렬공진의 단방향 발광다이오드 구동회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