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63684U - 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蒸发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蒸发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63684U
CN201463684U CN2009201096542U CN200920109654U CN201463684U CN 201463684 U CN201463684 U CN 201463684U CN 2009201096542 U CN2009201096542 U CN 2009201096542U CN 200920109654 U CN200920109654 U CN 200920109654U CN 201463684 U CN201463684 U CN 201463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ion tube
inflow pipe
effuser
internal diameter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096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宝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YK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YK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YK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YK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096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63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63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636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蒸发管,所述蒸发管包括具有制冷剂流入口的流入管以及与所述流入管相连通的具有制冷剂流出口的流出管;所述流入管的内径小于所述流出管的内径。本实用新型的蒸发管制冷效果好并且确保回油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蒸发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管。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蒸发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制冷设备的蒸发管通常使用等径的金属管,采用这样的蒸发管加工简单。但是,在相同的条件下:(1)如果蒸发管的管径比较大,制冷剂在蒸发管中的流动速度比较慢,制冷系统回油效果差,因此压缩机需要的润滑油供应不足,容易造成压缩机损坏;(2)如果蒸发管的管径比较小,制冷剂吸热汽化以后会使得制冷剂在蒸发管中流动的阻力变大,影响制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冷效果好并且确保回油效果好的蒸发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蒸发管,所述蒸发管包括具有制冷剂流入口的流入管以及与所述流入管相连通的具有制冷剂流出口的流出管;所述流入管的内径小于所述流出管的内径。
上述蒸发管,所述流入管的内径与所述流出管的内径之比为1∶1.1-1.4。
上述蒸发管,所述流入管的内径与所述流出管的内径之比为1∶1.15-1.3。
上述蒸发管,所述流入管与所述流出管的总表面积之比为0.25-0.6∶1。
上述蒸发管,所述流入管与所述流出管的总表面积之比为0.3-0.4∶1。
上述蒸发管,所述蒸发管仅由一段所述流入管和一段所述流出管组成。
上述蒸发管,所述蒸发管为螺旋状的蒸发盘管。
上述蒸发管,所述流入管的螺旋方向与所述流出管的螺旋方向相反。
上述蒸发管,所述流入管位于所述流出管螺旋后形成的空腔内。
上述蒸发管,所述流入管与所述流出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制冷剂从内径较小的流入管进入蒸发管,流速比较快,不会存在润滑油不随制冷剂流动的现象;部分汽化的制冷剂从流出管流出所述蒸发管的时候,由于所述流出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流入管的内径;因此,部分汽化的制冷剂不会产生过大的阻力而阻碍制冷剂在所述蒸发管中的流动;从而解决了制冷剂在蒸发管的进口和出口的速度不协调一致的问题,使制冷剂在蒸发管中始终保持合理流速,一方面使得制冷设备保持一种高效的换热状态,确保制冷效果好;另一方面也使得润滑油随制冷剂以合理的速度流动,确保回油效果.优选所述流入管的内径与所述流出管的内径之比为1∶1.1-1.4,所述流入管与所述流出管的总表面积之比为0.25-0.6∶1;使得制冷剂在所述流入管与所述流出管保持合适的流速,从而使得制冷设备能够达到较佳的回油效果和制冷效果.(2)所述蒸发管是由螺旋状的所述流入管和所述流出管组成的蒸发盘管,并且所述流入管的螺旋方向与所述流出管的螺旋方向相反,螺旋状的所述流入管位于螺旋状的所述流出管形成空腔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蒸发管制作工艺简单、占用空间小、外观美观,并且所述流入管与所述流出管连接安装方便,制冷剂自所述流入管流入所述流出管的时候阻力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蒸发管的流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蒸发管的流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蒸发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蒸发管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流入管,2-流出管,3-制冷剂流入口,4-制冷剂流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蒸发管为螺旋状的蒸发盘管,其包括一段流入管1和一段流出管2,所述流入管1的螺旋方向与所述流出管2的螺旋方向相反,两者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流入管1位于所述流出管2螺旋后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流入管1的内径与所述流出管2的内径之比为1∶1.15,所述流入管1与所述流出管2的总表面积之比为0.3∶1。本实施例的蒸发盘管在使用的时候,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入口3进入所述流入管1,然后进入所述流出管2,最后从制冷剂流出口4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制冷剂从内径较小的所述流入管1进入蒸发管,流速比较快,不会存在润滑油不随制冷剂流动的现象;部分汽化的制冷剂从所述流出管2流出所述蒸发管的时候,由于所述流出管2的内径大于所述流入管1的内径;因此,部分汽化的制冷剂不会产生过大的阻力而阻碍制冷剂在所述蒸发管中的流动;从而解决了制冷剂在蒸发管的进口和出口的速度不协调一致的问题,使制冷剂在蒸发管中始终保持合理流速,一方面使得制冷设备保持一种高效的换热状态,确保制冷效果好;另一方面也使得润滑油随制冷剂以合理的速度流动,确保回油效果。此外,所述蒸发管是螺旋状的蒸发盘管,并且所述流入管1的螺旋方向与所述流出管2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流入管1位于所述流出管2形成空腔内;使得本实施例的蒸发管制作工艺简单、占用空间小、外观美观,并且所述流入管1与所述流出管2连接安装方便,制冷剂自所述流入管1流入所述流出管2的时候阻力较小。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只要所述流入管1的内径小于所述流出管2的内径,均可以使得部分汽化的制冷剂不会产生过大的阻力而阻碍制冷剂在所述蒸发管中的流动,解决制冷剂在蒸发管的进口和出口的速度不协调一致的问题,使制冷剂在蒸发管中始终保持合理流速。优选所述流入管1的内径与所述流出管的内径之比为1∶1.1-1.4,所述流入管与所述流出管的总表面积之比为0.25-0.6∶1;进一步优选所述流入管1的内径与所述流出管2的内径之比为1∶1.15-1.3,所述流入管1与所述流出管2的总表面积之比为0.3-0.4:一方面使得制冷设备保持一种高效的换热状态,确保制冷效果好;另一方面也使得润滑油随制冷剂以合理的速度流动,确保回油效果。使得制冷剂在所述流入管与所述流出管保持合适的流速,从而使得制冷设备能够达到较佳的回油效果和制冷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蒸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包括具有制冷剂流入口(3)的流入管(1)以及与所述流入管(1)相连通的具有制冷剂流出口(4)的流出管(2);所述流入管(1)的内径小于所述流出管(2)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管(1)的内径与所述流出管(2)的内径之比为1∶1.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管(1)的内径与所述流出管(2)的内径之比为1∶1.15-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管(1)与所述流出管(2)的总表面积之比为0.25-0.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管(1)与所述流出管(2)的总表面积之比为0.3-0.4∶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蒸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仅由一段所述流入管(1)和一段所述流出管(2)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为螺旋状的蒸发盘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管(1)的螺旋方向与所述流出管(2)的螺旋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管(1)位于所述流出管(2)螺旋后形成的空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管(1)与所述流出管(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CN2009201096542U 2009-06-30 2009-06-30 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蒸发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3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096542U CN201463684U (zh) 2009-06-30 2009-06-30 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蒸发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096542U CN201463684U (zh) 2009-06-30 2009-06-30 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蒸发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63684U true CN201463684U (zh) 2010-05-12

Family

ID=42391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0965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3684U (zh) 2009-06-30 2009-06-30 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蒸发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636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3238A (zh) * 2013-01-31 2013-05-29 华能无锡电热器材有限公司 螺旋形换热管
CN110319728A (zh) * 2019-04-15 2019-10-11 俞力克 一种均匀炉温的换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3238A (zh) * 2013-01-31 2013-05-29 华能无锡电热器材有限公司 螺旋形换热管
CN110319728A (zh) * 2019-04-15 2019-10-11 俞力克 一种均匀炉温的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3954U (zh) 低能耗制冷系统
CN201463684U (zh) 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蒸发管
CN202177260U (zh) 一种空调用小管径蒸发器
CN202149640U (zh) 一种螺杆机组的热虹吸油冷却系统
CN203163576U (zh) 变径波节换热管
CN206488407U (zh) 一种水源热泵机组装置
CN204329177U (zh) 自带过冷装置的室内机
CN204187824U (zh) 具有喷气增焓的热泵热水器
CN2901185Y (zh) 变径型套管蒸发器
CN204202252U (zh) 两端分流引气的管式蒸发器
CN201653223U (zh) 可调节换热性能和压降的插入件式换热管
CN201277766Y (zh) 蒸发器
CN202001677U (zh) 具有节流功能的单向阀装置
CN103090574A (zh) 一种磁悬浮热泵机组
CN202141369U (zh) 空调换热系统及提高其换热效率的装置
CN203100277U (zh) 一种磁悬浮热泵机组
CN208040683U (zh) 一种节能增压装置
CN205137991U (zh) 具有地暖冷气功能的热泵热水器
CN202501654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02393284U (zh) 降膜式蒸发管
CN203561064U (zh) 水箱换热器及热泵热水器
CN201844719U (zh) 紧凑型冷凝换热器
CN206068562U (zh) 一种新型双层储油罐
CN205138017U (zh) 一种带立式虹吸贮液器的热虹吸油冷却装置
CN204987590U (zh) 一种带卧式虹吸贮液器的热虹吸油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506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