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60705U - 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 - Google Patents

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60705U
CN201460705U CN2009200985633U CN200920098563U CN201460705U CN 201460705 U CN201460705 U CN 201460705U CN 2009200985633 U CN2009200985633 U CN 2009200985633U CN 200920098563 U CN200920098563 U CN 200920098563U CN 201460705 U CN201460705 U CN 201460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section
terraced frame
frame
terraced
combine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985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振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ma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ma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ma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ma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985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60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60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607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中,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一体压制出环绕梯级本体外壁的第三限位部、第四限位部,该第三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形成容置梯框的第一限位槽;该第四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形成容置梯框的第二限位槽。本案涉及梯级与主梯框连接方式,特别是中空的梯框与中空的梯级踏棍的连接构造。本案设置的各个限位部形成夹紧梯框的构造,有效保障梯框的强度和梯子的安全性,无需加置支撑件优化了装配工艺,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案涨型凸起限位部的巧妙设置,又进一步方便了装配,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梯子领域,涉及梯级与主梯框连接方式,特别是中空的梯框与中空的梯级踏棍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已知技术如已公开的中国专利200520027109.0一种梯踏棍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包括装置在两中空梯柱之间的踏棍本体,其中,踏棍本体的两端具有与梯柱联结的装配端部;在梯框与梯踏棍结合处预置可横向支撑中空梯框内壁的支撑套。本案设置恰恰支撑中空梯框内壁的支撑部件,使每一踢踏辊上装置的支撑套对中空的梯框形成若干个支撑部件,从而有效的提高梯框的强度和梯子的安全性。
上述习知的技术是本申请人的在先贡献,它有效的提高了梯框的强度和梯子的安全性,但此构造在生产环节中存在梯棍装入梯框时不够方便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需要更方便装配的梯级与梯框结合构造问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前述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方便装配的梯级与梯框结合构造。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包括装置在梯框上的梯级本体,梯级本体的端部具有与梯框联结的装配端部,其中,所述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一体压制出环绕梯级本体外壁的第一限位部;该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还设置环绕梯级本体外壁的第二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夹紧梯框的间距;所述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一体压制出环绕梯级本体外壁的第三限位部,该第三限位部紧贴梯框第一内壁的位置,该第三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形成容置梯框的第一限位槽;所述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一体压制出环绕梯级本体外壁的第四限位部,该第四限位部紧贴梯框第二内壁的位置,该第四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形成容置梯框的第二限位槽。
本案解决技术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的第三限位部、第四限位部构造相同。
前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为第一涨型凸起限位部,第四限位部设置为第二涨型凸起限位部;所述涨型凸起限位部是指限位部的外缘周长略大于梯框装配孔的孔径周长,形成能够借由梯框装配孔的涨力变形使得梯级的涨型凸起限位部挤进梯框装配孔的构造,该梯框装配孔是指梯级与梯框结合的装配孔。
前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第一涨型凸起限位部与第二涨型凸起限位部之间形成支撑部。
前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紧贴梯框第一侧a形成限制,第二限位部紧贴梯框第二侧b形成限制。
前述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是挤压成型的凸脊。
前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第二限位部是固定装配翻边构造或是挤压成型的凸脊构造。
前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中,所述梯级本体是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或半圆形任意一种的中空管材;
前述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中,所述的梯框是横截面为长方形管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优异的结构配置下,至少有如下的优点:
本案设置的各个限位部形成夹紧梯框的构造,有效保障梯框的强度和梯子的安全性,无需加置支撑件优化了装配工艺,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案涨型凸起限位部的巧妙设置,又进一步方便了装配,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梯级与梯框结合构造的主视面示意图;
图2是梯级与梯框结合构造的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为了简单和清楚的目的,下文恰当的省略了公知技术的描述,以免那些不必要的细节影响对本技术方案的描述。
参见图1、2所示,一种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包括装置在两梯框1之间的梯级本体2,其中,
所述的梯级本体为中空管材,如横截面为方形、圆形或半圆形管材,图1所示为横截面为方形中空管材梯级本体的实施例;
所述梯框也为中空管材,图1所示是横截面为长方形管材梯框的实施例;
梯级本体的两端具有与梯框联结的装配端部21,两端的装配端部构造相同;所述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一体压制出环绕梯级本体外壁的第一限位部211,第一限位部211可以是挤压成型的凸脊,该第一限位部紧贴梯框第一侧a形成限制,该梯框第一侧为梯子的内侧,该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还设置环绕梯级本体外壁的第二限位部212,该第二限位部紧贴梯框第二侧b形成限制,该梯框第二侧为梯子的外侧,该第二限位部可以是固定装配的铆压翻边,也可以是与第一限位部相同构造的挤压成型的凸脊;该第一限位凸脊与第二限位凸脊之间形成夹紧梯框1的间距;所述固定装配翻边构造和挤压成型的凸脊构造都是惯常手段不予赘述;
如前所述梯框为中空管材,所述梯框第一侧a、梯框第二侧b均为中空梯框的外壁,相应的梯框第一侧a之内壁称为梯框的第一内壁a’,梯框第二侧b之内壁称为第二内壁b’;
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一体压制出环绕梯级本体外壁的第三限位部213,该第三限位部213紧贴梯框第一侧a的内壁即梯框第一内壁a’的位置,该第三限位部213与第一限位部211形成容置梯框的第一限位槽210;
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一体压制出环绕梯级本体外壁的第四限位部213’,该第四限位部紧贴梯框第二侧b的内壁即梯框第二内壁b’的位置,该第四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212形成容置梯框的第二限位槽210’;
此构造第一限位部与第三限位部结合,第二第一限位部211与第四限位部结合,夹紧梯框有效保障梯框的强度和梯子的安全性,无需加置支撑件优化了装配工艺,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
所述的第三限位部、第四限位部构造相同,第三限位部设置为第一涨型凸起限位部,第四限位部设置为第二涨型凸起限位部;所述涨型凸起限位部是指限位部的外缘2131周长略大于梯框装配孔216的孔径周长,形成能够借由梯框装配孔的涨力变形使得梯级的涨型凸起限位部挤进梯框装配孔的构造,该梯框装配孔是指梯级与梯框结合的装配孔;第一涨型凸起限位部与第二涨型凸起限位部之间形成支撑部214;
第三限位部、第四限位部可在梯级穿入梯框后用专用设备成型制出。
如此,梯级与梯框装配时,用力推动梯级借由梯框装配孔的涨力变形使得梯级的涨型凸起限位部挤进梯框装配孔形成紧贴梯框第一内壁a’的限位构造;此构造即可保障梯框的强度和梯子的安全性,又进一步方便了装配。
在详细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该项技术人士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下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包括装置在梯框(1)上的梯级本体(2),梯级本体的端部具有与梯框联结的装配端部(21),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一体压制出环绕梯级本体外壁的第一限位部(211);该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还设置环绕梯级本体外壁的第二限位部(212),该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夹紧梯框的间距;
所述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一体压制出环绕梯级本体外壁的第三限位部(213),该第三限位部紧贴梯框第一内壁a’的位置,该第三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形成容置梯框的第一限位槽(210);
所述梯级本体的装配端部一体压制出环绕梯级本体外壁的第四限位部(213’),该第四限位部紧贴梯框第二内壁b’的位置,该第四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形成容置梯框的第二限位槽(2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限位部、第四限位部构造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为第一涨型凸起限位部,第四限位部设置为第二涨型凸起限位部;所述涨型凸起限位部是指限位部的外缘(2131)周长略大于梯框装配孔(216)的孔径周长,形成能够借由梯框装配孔的涨力变形使得梯级的涨型凸起限位部挤进梯框装配孔的构造,该梯框装配孔是指梯级与梯框结合的装配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涨型凸起限位部与第二涨型凸起限位部之间形成支撑部(2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紧贴梯框第一侧a形成限制,第二限位部紧贴梯框第二侧b形成限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是挤压成型的凸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是固定装配翻边构造或是挤压成型的凸脊构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本体是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或半圆形任意一种的中空管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框是横截面为长方形管材。
CN2009200985633U 2009-09-01 2009-09-01 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0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985633U CN201460705U (zh) 2009-09-01 2009-09-01 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985633U CN201460705U (zh) 2009-09-01 2009-09-01 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60705U true CN201460705U (zh) 2010-05-12

Family

ID=42388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9856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0705U (zh) 2009-09-01 2009-09-01 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607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3878A (zh) * 2010-08-27 2012-03-14 新疆金成美工贸有限公司 扦插卯接钢管直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3878A (zh) * 2010-08-27 2012-03-14 新疆金成美工贸有限公司 扦插卯接钢管直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005005A3 (ko) 자전거의 프레임 결합구조
CN201460705U (zh) 梯级与梯框的结合构造
CN203416676U (zh) 一种单体钢架大棚
CN208317217U (zh) 一种封闭型框架型材
CN202925788U (zh) 一种采用嵌入式立柱的组装护栏
CN204168835U (zh) 一种木塑温室大棚
CN201690844U (zh) 可折叠填充式保温大棚
CN208777697U (zh) 一种中横梁挂模现浇施工设备
CN206802650U (zh)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上的横梁
CN203283335U (zh) 自行车上下管取代车首管的改良结构
CN205276613U (zh) 一种可以明框和隐框通用的玻璃幕墙装置
CN108316644A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组装大模装置
CN205696271U (zh) 收纳筐
CN207003737U (zh) 一种带外墙装饰板的组装墙体结构
CN205077982U (zh) 一种快速组装凉篷架及凉篷
CN202889558U (zh) 带弹片的受话器支架
CN202754224U (zh) 无桶箍拼装桶
CN203788803U (zh) 一种木塑大棚骨架
KR200468157Y1 (ko) 비닐하우스 프레임 연결구
CN201256584Y (zh) 鸡笼
CN201048630Y (zh) 加强的伞中棒结构
CN209339403U (zh) 幕墙用组合式抗扭矩立住结构
CN203347442U (zh) 一种推拉门用平下滑结构
CN102535645B (zh) 一种立柱和横梁的连接组件
CN103422612B (zh) 高度方向弯曲的波形板钢梁及制造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