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60634U - 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60634U
CN201460634U CN2009201107104U CN200920110710U CN201460634U CN 201460634 U CN201460634 U CN 201460634U CN 2009201107104 U CN2009201107104 U CN 2009201107104U CN 200920110710 U CN200920110710 U CN 200920110710U CN 201460634 U CN201460634 U CN 201460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sonnel
information
door leaf
camber
leaf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107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同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wei Heng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r Dimension-Johns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 Dimension-Johns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r Dimension-Johns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107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60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60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606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涉及金融安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包括:壳体,带有顶盖和下台面的两固定弧型筒壁,弧型筒壁具有入口和出口,在弧型筒壁外侧具有一沿弧型筒壁延伸的门页扇,在壳体内设置驱动控制机构,旋转机构,系统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体重检测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身份识别模块包括身份信息输入单元和指纹信息输入单元,体重检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信息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比对单元。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对进出高级别安全区域人员严格控制,有效防止尾随进入的非法行为,从而提高金融流通过程中的安全级别。

Description

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融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金融流通过程中,现金要经过接收、清点、储存、再次分发等过程,对于流通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其中,现金中心,和运钞车是金融流通中的重要环节。现金中心的作用是交接和存放现金,它为处理现金、金条以及其他贵重物品创造了绝对安全的环境,中央控制室是现金中心的最核心区域,负责对整个现金中心的监控和运营控制,如果中央控制室遭到破坏,被非法人员侵入,整个现金中心就会失去功效,现金中心内的现金安全和人员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而中央控制室的进出通道是非法人员进入的首选,也最容易遭受攻击和破坏;对于运钞车而言,为现金或贵重物品的中转提供运输服务,商业企业越来越多使用运钞车执行现金运送任务。
因此,对于如现金中心和运钞车等存放现金、运输现金的场所的安全防护全关重要。如果对现金中心或运钞车等的进出通道的防护安全做好充分的准备,会为现金的安全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目前,现有的现金中心或运钞车的进出通道大多还是使用门结构,只是对门进行加强和加固特殊处理,具有抗枪击,抗物理袭击能力,但是,对于进出人员没有进行识别验证,未经过授权,或,未不具有资格进入的人员也可以进入,尤其对于进出人员数量没有进行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人能同时进出,这样,就为非法尾随进出的行为提供了机会,非工作人员(或没有授权资格进入的工作人员)进出的非法行为不能有效的预防。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在金融流通过程中的安全,尤其对于重点区域和高级别安全区域人员的准入/准出控制,防止尾随进出的行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可以作为运钞车,现金中心等一切需要高级别安全防护区域的进出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人员输送传递系统中,通过在系统中加入身份识别模块和体重检测模块,利用身份识别模块对现场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指纹信息检测验证,加强人员进出的控制管理,利用体重检测模块对现场人员的体重信息进行检测,防止尾随工作人员进入,并与事先存放在信息处理模块中的数据存储单元中的具有授权资格的人员身份信息、指纹信息、体重信息分别进行匹配,比对分析,这里,身份信息、指纹信息、体重信息是绑定在一起的信息,只有全部信息都匹配成功,才意味着验证通过,如果身份信息、指纹信息、体重信息都验证通过,则放行,允许人员进入,否则,阻止人员进入,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同类产品采用了更高级别的安全防护措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机械结构方面,也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门页扇的材料、结构及运动方式,旋转机构的安装,和驱动机构的安装等方面部照现有技术有明显的改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包括:壳体,带有顶盖和下台面的两固定弧型筒壁,弧型筒壁具有入口和出口,在弧型筒壁外侧具有一沿所述弧型筒壁延伸的门页扇,在壳体内设置设置驱动控制机构,旋转机构,
弧型筒壁外部设有弧形轨道,门页扇在弧形轨道上滑动,门页扇的由防弹玻璃材料和隔板材料构成,门页扇的宽度分别大于弧型筒壁的入口宽度和出口宽度,
系统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体重检测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
身份识别模块包括身份信息输入单元和指纹信息输入单元,用于对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进行检测,接收,然后发送给和信息处理模块;
体重检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压力信息,检测,然后发送给和信息处理模块;
信息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比对单元,用于将身份识别信息,指纹信息和压力信息,与数据存储单元中预存人员的身份识别信息,指纹信息和重力信息分别进行匹配,比对分析。
其中,
门页扇的中部区域由防弹玻璃材料构成,边缘区域由隔板材料构成;
驱动控制机构由电机驱动;
旋转机构为支座轴承加齿轮齿条啮合结构;
系统还包括电磁锁装置,用于锁住门页扇;
系统还包括呼叫装置,警报装置。
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对进出高级别安全区域人员严格控制,并且有效防止尾随进入的非法行为,从而提高金融流通过程中的安全级别。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提供的人员输送传递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中提供的人员输送传递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提供的人员输送传递系统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可以作为运钞车,现金中心等一切需要高级别安全防护区域的进出通道,尤其可以用于安全区与非安全区之间人员输送传递。如图1、图2所示,系统具体包括:
壳体,安装于建筑物墙壁中,如现金中心,或者安装于车上,如运钞车上;其上部、下部、侧面部分中空,为放置控制模块、旋转机构和驱动机构等模块预留了空间;壳体的材料最好采用钢板结构,可以防止高强度撞击;优选方式,钢板厚度可以选择5mm,6mm,8mm。
弧型筒壁,为两段圆弧形钢板结构,外表面为圆弧,内表面可以为圆弧,或其他流线型,或阶梯型,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阶梯型,弧型筒壁上面有顶盖,下面有下台面,弧型筒壁固定存壳体上,固定不动,弧型筒壁具有入口和出口,入口,出口的宽度原则上能保证一人进出即可,优选方式,入口、出口的宽度介于0.25米-0.75米之间.
门页扇,置于弧型筒壁外侧,相对于旋转轴线可旋转的方向,并且沿弧型筒壁延伸,旋转轴线是指弧型筒壁对称中心所在的、并与弧型筒壁平行的轴线,优选方式,在弧型筒壁的外侧,设置一滑轨,门页扇置于滑轨上,与滑轨配合并在具上滑动。门页扇由防弹玻璃和隔板材料构成;
防弹玻璃一般由多层玻璃、并在多层玻璃中间添加粘性、抗拉材料制成,如可以使用三层玻璃并在其间间隔添加两层粘性、抗拉材料;
隔板材料为复合材料,是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为增强体组合而成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
门页扇的中部区域一般使用防弹玻璃,这样,既可以防止枪弹攻击,也可以实现内部对外部的观察;门页扇的其余区域(边缘)由隔板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经过测试具有抗枪击,抗物理袭击能力;防弹玻璃的大小只要能满足观察即可,当然也可以大一些;
门页扇的宽度分别大于所述弧型筒壁的入口和出口宽度,这样就可以封住入口或出口。
旋转机构,可以采用蜗轮蜗杆结构,也可以采用支座轴承加齿轮齿条啮合传递旋转,作为优选方式,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支座轴承加齿轮齿条啮合旋转传递的方式;
驱动控制机构,有驱动器,电机,PLC(可编程控制器)组成,除此,还配备有微处理器,变频器,变速箱等;
驱动控制机构和旋转机构的工作过程为:壳体固定连接支座轴承,门页扇固定连接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连接轴,轴和支座轴承套接,这样,壳体,和门页扇的相对关系就固定;在轴的带齿条的部分,与齿轮啮合连接,齿轮接到变速箱上,由电机带动旋转,电机由PLC和变频器控制;
支座轴承与壳体的连接,固定板与门页扇的连接,都可以采用焊接方式;
驱动控制机构、施转机构可以设置于壳体内,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将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部,在弧型筒壁的顶盖上部和下台面下部,及壳体侧面内部;
作为优选方式:驱动器在壳体侧面,电机,变速箱,齿轮齿条连接轴,轴与轴承,固定板均分布在顶盖上部和下台面下部;
信息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采集分析单元,用于将现场人员的身份识别信息,指纹信息和压力信息,与数据存储中顶存的人员身份识别信息,指纹信息和压力信息进行匹配,比对分析;
其中,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授权人员的身份信息,指纹信息,体重信息,这些信息会定期进行更新,以适宜工作的不断变化,或者人员体重的变化;
对于具有资格(授权)进入区域的人员,会事前对其身防信息、指纹信息和体重信息采样,将上述信息绑定起来作为一个人的信息,存储到信息处理模块的数据存储单元中,当其进入系统时,就会核查并验证其上述信息,当上述三项信息匹配成功,系统才会放行,否则,系统将其退出;
身份信息的比对:一般来讲,每个人都具有唯一的标识,具有唯一性,可以是身份证号,也可以是设定的某一标识;
指纹信息的比对:根据生物学,具有唯一性;
体重信息的比对:由于人的体重会有变化,加上衣服穿多穿少,都会引起体重变化,所以,体重信息的比对是信息的相对一致,即相差不多,如可以设定某一区间范围,凡是两者差值在这一区间范围内的都认为是验证通过(匹配成功),区间范围可以设定相差比例值,或者绝对体重数值,对于设定为相差比例值,如设置为人体重的上下浮动0-10%之间的任意值(不包括0);对于设定绝对体重数值,可以设置于一般小于2个人体重的值即可,如小于100千克,或小于120千克,或小于150千克等,根据东方人和西方人的体态有所变动,这样就可以防止两个人同时进出,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设定为相差比例值,5%--10%;这样,还可以限制进出人员随身携带大量现金的出入,更加保护了现金的安全。
另外,利用电磁锁装置:用来锁住门页扇,防止被人为推动,进入安全区;
电磁锁由锁、电磁线圈、线路接口等组成,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电磁场,利用磁场引力进行开/关锁;
实现过程:在未接到控制指令时是处于锁住状态,人员不能人为推动门页扇从而进入安全区,仅当控制模块进行信息对比后,当人员允许被放行的情况下,控制单元输出指令,电磁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电磁场,开锁,门旋转,人员进入安全区。
此外,在壳体的侧面外部安装呼叫装置和语音装置,用于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的沟通:
此外,在壳体的侧面外部安装警报装置,用于当违规操作或不合法信息输入时报警提醒;
本实施例中的人员输送传递系统,还可以设置定时时间,即,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对于工作时间内的操作可执行,非工作时间内的操作不予受理,该功能可以通过在系统中设置时钟和定时器实现。
下面以人员从非安全区进入安个区为例,介绍本实施例中的人员输送传递系统的操作过程,如图3所示:
第一步:门页扇开口处于中间停顿位置,现场人员通过呼叫装置和语音装置呼叫开门;
第二步:门页扇逆时针转过90度,现场人员进入弧型筒内,体重感应检测单元感应现场人员体重,递交给控制芯片模块,控制程序发出旋转指令,门页扇顺时针旋转90度到门页扇开口处于中间停顿位置;
第三步:现场人员输入身份证号,然后把手指放在指纹识别器上,递交给驱动控制模块,程序检索数据存储单元,调出此身份证号的记录信息,体重信息和指纹信息,与体重检测单元递交的体重信息进行匹配,人员输入完身份证号后,按指纹信息输入单元,指纹信息输入单元进行采样,递交给递交给驱动控制模块,程序进行匹配,当体重,指纹,身份证号都匹配上,驱动控制模块发出控制指令给旋转机构;
第四步a:现场人员信息匹配成功,门将会顺时针旋转90度,现场人员到安全区;
第四步b:现场人员信息匹配未成功,壳体侧面外部安装的警报装置将发出报警信号,同时,门页扇开口将逆时针转过90度,回到非安全区;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确保每次只能有一个完全有资格的人员进入或离开一个高级别的安全区。
因此,现场人员进出必须经过如下信息的验证:
输入身份ID;
利用指纹信息输入单元进行指纹确认;
利用内部集成的识别人员体重的压力传感器进行个人体重确认;
此外,还可以设置时间,在每天的规定时间内,才进行人员进出识别。
每个工作人员只有在以上四个功能都有效的情况下才能进出。从而,能够阻止其他人员强行进入的可能(工作人员被绑架时)。
旋转门受一个嵌入式控制系统管理,当系统直接连到一个网络开关时,能够允许任何被提名的,运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安装了预订大楼进出控制系统(BACS)软件的网络计算机进入。
从而,任何不正确的人员数据将会使人员被自动拒绝并返回门系统的非安全区(在进入的时候),或回到安全区(在出去的时候)。
本实施例中的人员输送传递系统的特征还包括:
全数据库数据检索系统用的是微软的ACCESS数据库;
模块的集成设计能够让系统适合大部分的门并且与整个门厅的装饰一致;
任何时候提供防弹和防物理攻击双重保护,级别BS51/1988,G2/S86;
合成设计能够适合大部分的出入口;
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对进出高级别安全区域人员严格控制,有效防止尾随进入的非法行为,从而提高金融流通过程中的安全级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包括:壳体,带有顶盖和下台面的两固定弧型筒壁,所述弧型筒壁具有入口和出口,在所述弧型筒壁外侧,具有一沿所述弧型筒壁延伸的门页扇,在所述壳体内设置驱动控制机构,旋转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型筒壁外侧设有弧形轨道,所述门页扇在所述弧形轨道上滑动,所述门页扇由防弹玻璃材料和隔板材料构成,所述门页扇的宽度分别大于所述弧型筒壁的入口宽度和出口宽度;
所述系统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体重检测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
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身份信息输入单元和指纹信息输入单元,用于对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和指纹信息进行接收,检测,然后发送给信息处理模块;
所述体重检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压力信息,检测,然后发送给信息处理模块;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身份识别信息,所述指纹信息和所述压力信息,与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预存人员的身份识别信息,指纹信息和重力信息分别进行匹配,比对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输送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页扇的中部区域由防弹玻璃材料构成,边缘区域由隔板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输送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机构由电机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输送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为支座轴承加齿轮齿条啮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员输送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磁锁装置,用于锁住门页扇。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员输送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呼叫装置,警报装置。
CN2009201107104U 2009-08-07 2009-08-07 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0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107104U CN201460634U (zh) 2009-08-07 2009-08-07 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107104U CN201460634U (zh) 2009-08-07 2009-08-07 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60634U true CN201460634U (zh) 2010-05-12

Family

ID=42387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1071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0634U (zh) 2009-08-07 2009-08-07 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606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8192A (zh) * 2015-01-19 2016-08-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校验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8192A (zh) * 2015-01-19 2016-08-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校验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4101A (zh) 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
US9695617B2 (en) Access control system
US9224257B2 (en) Payment authorized lock system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20120044047A1 (en) Electronic access control of hazardous zones
CN103129523A (zh) 汽车智能指纹锁装置及其汽车监控系统
US7221273B1 (en) Automated locking system
CN201460634U (zh) 一种人员输送传递系统
CN206675280U (zh) 一种实现枪弹分隔储存的保险柜
EP1636770B1 (de) Aufbewahrungsautomat für gegenstände
CN205297066U (zh) 一种新型枪锁
CN214532499U (zh) 留滞业务库安全间
CN201111193Y (zh) 一种具有称重识别功能的门禁控制器
CN103670044B (zh) 防护系统
CN205955391U (zh) 防盗锁中控制手把空转的装置
CN108756661A (zh) 一种物联网家用防盗智能安全门
JP2009037524A (ja) 自動販売機
CN205140062U (zh) 票胆存取柜
CN207847514U (zh) 一种两翼防尾随货运一体全高闸
CN106408750A (zh) 公交自助收银管理系统
WO2008136031A1 (en) Device for handling small safe deposit boxes
JP2006125054A (ja) ロッカー管理システム
GB2496727A (en) A security safe unit with multiple safes and an access control device
CN110084926A (zh) 一种基于双门互锁的监狱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8917664U (zh) 网点高柜安全检测系统
CN2408226Y (zh) 一种保安系统中用于人员进出的安全旋转通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SIWEI HENG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OUR DIMENSION-JOHNSON INDUST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8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819

Address after: 101407 Beijing Yanqi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Road No. 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iwei Heng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407 Beijing Yanqi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Road No. 9

Patentee before: Four Dimension-Johnson Indust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