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58787U - 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58787U
CN201458787U CN2009200468730U CN200920046873U CN201458787U CN 201458787 U CN201458787 U CN 201458787U CN 2009200468730 U CN2009200468730 U CN 2009200468730U CN 200920046873 U CN200920046873 U CN 200920046873U CN 201458787 U CN201458787 U CN 201458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drum
powder
absorption cell
activated carbon
powdered activ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468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全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NSHEN WATER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NSHEN WATER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NSHEN WATER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NSHEN WATER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468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58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58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587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该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通过呼吸口的呼气作用将粉尘随空气由呼吸口呼入呼吸管中,再由呼吸管进入吸收槽中,粉尘被吸收槽中的水吸收,洁净空气从呼吸槽中排出,被水吸收的这部分粉尘与水形成粉末活性炭与水的混合液,当混合液中粉末活性炭的浓度达到投加要求时,可打开放空阀,使混合液从放空管放出,并可投加至需要投加活性炭的工艺投加点,该装置在保留呼吸口的呼吸功能的同时,解决了混合筒在给料时所产生的粉尘污染,而且使收集的粉尘得到再利用,节约了粉末活性炭,又且装置投入和运行成本低、运行可靠、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尘吸收装置,该装置用于吸收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在给料时所产生的粉尘。
背景技术
我国的饮用水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源中的有机物种类多,在水处理过程中,通常投加活性炭吸附去除原水中的有机物等杂质。由于粉末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有效去除原水的色度、浊度和异味,有效降低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粉末活性炭的投加方式通常采用湿式投加方式,即将粉末活性炭与水混合后,再通过计量泵将粉末活性炭与水的混合液投入原水中。
粉末活性炭湿式投加设备具有若干混合筒,混合筒一般带有搅拌装置,粉末活性炭与水在混合筒中混合均匀后,再通过计量泵将混合液投入原水中。在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若干混合筒串联,粉末活性炭和水都是自动加入混合筒中的,混合筒为封闭式,为了使混合筒中的压强保持恒定,以确保粉末活性炭和水能顺利地加入混合筒中及混合液能顺利地给出,混合筒上端需要开设与外界大气相通的呼吸口,但是粉末活性炭在加入混合筒的过程中会产生扬尘,正是由于混合筒上端的呼吸口,容易使扬尘跑出混合筒,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不仅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粉末活性炭的浪费。于是有业者在这个呼吸口处装设了布袋除尘器,以减少粉尘污染,但效果欠佳而且还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投入成本和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该装置可解决混合筒在给料时所产生的粉尘污染,且装置投入和运行成本低、运行可靠、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包括若干封闭式的带搅拌装置的混合筒,相邻混合筒的上部间通过空气补偿管相连通,相邻混合筒的下部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至少一个混合筒的上端设有呼吸口,吸收槽内部与外界大气相通,吸收槽上部连通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上设有给水阀,所述给水阀可阻断其所在管路内的水流通,呼吸管一端与所述呼吸口相连通,呼吸管另一端伸入吸收槽内的液体中,所述吸收槽底部连通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上设有放空阀,所述放空阀可阻断其所在管路中的液体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在高程上,所述吸收槽槽底与所述混合筒筒底间的相对高度存在限定关系,此限定关系足以防止所述混合筒在吸气时产生虹吸现象。
所述呼吸管的最高点与吸收槽的液位间存在纵向距离,此纵向距离足以保证吸收槽中的液体不被吸回混合筒中。
所述吸收槽分为水平段和第一、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竖直段一体相通,所述第一竖直段上端封闭,所述第二竖直段上端敞开,所述水平段和第一、二竖直段使所述吸收槽呈类U形,所述呼吸管另一端从第一竖直段上端伸入吸收槽内的液体中。
所述第一、二竖直段之一上稍高于所述水平段的部位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通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可阻断其所在管路内的液体流通。
优选的是所述呼吸口设有一个,且设于混合筒中位于最下游的一个混合筒上。
所述呼吸管上靠近呼吸口的部位连通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和呼吸管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阻断其所在管路的呼气。这样止回阀使得吸气口只能吸气不能呼气,当呼吸口处于吸气状态时可从吸气口进气;当呼吸口处于呼气状态时由于止回阀的存在,吸气口不呼气,粉尘随空气由呼吸管进入吸收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通过呼吸口的呼气作用将粉尘随空气由呼吸口呼入呼吸管中,再由呼吸管进入吸收槽中,粉尘被吸收槽中的水吸收,洁净空气从呼吸槽中排出,被水吸收的这部分粉尘与水形成粉末活性炭与水的混合液,当混合液中粉末活性炭的浓度达到投加要求时,可打开放空阀,使混合液从放空管放出,并可投加至需要投加活性炭的工艺投加点,该装置在保留呼吸口的呼吸功能的同时,解决了混合筒在给料时所产生的粉尘污染,而且使收集的粉尘得到再利用,节约了粉末活性炭,又且装置投入和运行成本低、运行可靠、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包括若干封闭式的带搅拌装置的混合筒1,相邻混合筒的上部间通过空气补偿管2相连通,相邻混合筒的下部间通过连接管3相连通,至少一个混合筒的上端设有呼吸口4,吸收槽5内部与外界大气相通,吸收槽上部连通有给水管6,所述给水管上设有给水阀7,所述给水阀可阻断其所在管路内的水流通,呼吸管8一端与所述呼吸口相连通,呼吸管另一端伸入吸收槽内的液体中,所述吸收槽底部连通有放空管9,所述放空管上设有放空阀10,所述放空阀可阻断其所在管路中的液体流通。
在高程上,所述吸收槽5槽底与所述混合筒1筒底间的相对高度存在限定关系,此限定关系足以防止所述混合筒在吸气时产生虹吸现象。
所述呼吸管8的最高点与吸收槽5的液位间存在纵向距离,此纵向距离足以保证吸收槽中的液体不被吸回混合筒中。
所述吸收槽分为水平段51和第一、二竖直段52、53,所述水平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竖直段一体相通,所述第一竖直段上端封闭,所述第二竖直段上端敞开,所述水平段和第一、二竖直段使所述吸收槽呈类U形,所述呼吸管另一端从第一竖直段上端伸入吸收槽内的液体中。
所述第一、二竖直段之一上稍高于所述水平段的部位设有溢流口11,所述溢流口连通有溢流管12,所述溢流管上设有溢流阀13,所述溢流阀可阻断其所在管路内的液体流通.
优选的是所述呼吸口设有一个,且设于混合筒中位于最下游的一个混合筒上。
所述呼吸管8上靠近呼吸口4的部位连通有吸气口14,所述吸气口和呼吸管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止回阀15,所述止回阀阻断其所在管路的呼气。这样止回阀使得吸气口只能吸气不能呼气,当呼吸口处于吸气状态时可从吸气口进气;当呼吸口处于呼气状态时由于止回阀的存在,吸气口不呼气,粉尘随空气由呼吸管进入吸收槽中。
本实用新型操作过程如下:
吸收槽5注水完成后关闭溢流阀13,所述放空阀10关闭,向最上游的混合筒1给料时,呼吸口4处于呼气状态,粉尘随空气由呼吸口4及呼吸管8进入吸收槽5中,粉尘被水吸收,洁净空气从吸收槽中排出,被水吸收的这部分粉尘与水形成粉末活性炭与水的混合液,当混合液中粉末活性炭的浓度达到投加要求时,可打开放空阀10,使混合液从放空管9放出,并可投加至需要投加活性炭的工艺投加点。混合筒中的粉末活性炭与水混合均匀后,由最下游的混合筒将混合液排出,此时呼吸口处于吸气状态,被吸入混合筒中的气体从吸气口14进入。

Claims (7)

1.一种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包括若干封闭式的带搅拌装置的混合筒(1),相邻混合筒的上部间通过空气补偿管(2)相连通,相邻混合筒的下部间通过连接管(3)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混合筒的上端设有呼吸口(4),吸收槽(5)内部与外界大气相通,吸收槽上部连通有给水管(6),所述给水管上设有给水阀(7),所述给水阀可阻断其所在管路内的水流通,呼吸管(8)一端与所述呼吸口相连通,呼吸管另一端伸入吸收槽内的液体中,所述吸收槽底部连通有放空管(9),所述放空管上设有放空阀(10),所述放空阀可阻断其所在管路中的液体流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高程上,所述吸收槽(5)槽底与所述混合筒(1)筒底间的相对高度存在限定关系,此限定关系足以防止所述混合筒在吸气时产生虹吸现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管(8)的最高点与吸收槽(5)的液位间存在纵向距离,此纵向距离足以保证吸收槽中的液体不被吸回混合筒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槽分为水平段(51)和第一、二竖直段(52、53),所述水平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竖直段一体相通,所述第一竖直段上端封闭,所述第二竖直段上端敞开,所述水平段和第一、二竖直段使所述吸收槽呈类U形,所述呼吸管另一端从第一竖直段上端伸入吸收槽内的液体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竖直段之一上高于所述水平段的部位设有溢流口(11),所述溢流口连通有溢流管(12),所述溢流管上设有溢流阀(13),所述溢流阀可阻断其所在管路内的液体流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口设有一个,且设于混合筒中位于最下游的一个混合筒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管(8)上靠近呼吸口(4)的部位连通有吸气口(14),所述吸气口和呼吸管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止回阀(15),所述止回阀阻断其所在管路的呼气。
CN2009200468730U 2009-06-30 2009-06-30 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58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468730U CN201458787U (zh) 2009-06-30 2009-06-30 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468730U CN201458787U (zh) 2009-06-30 2009-06-30 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58787U true CN201458787U (zh) 2010-05-12

Family

ID=42386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46873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58787U (zh) 2009-06-30 2009-06-30 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587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5083A (zh) * 2009-06-30 2011-01-05 江苏瀚深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5083A (zh) * 2009-06-30 2011-01-05 江苏瀚深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CN101935083B (zh) * 2009-06-30 2013-02-13 江苏瀚深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9868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废渣收集装置
CN101934159B (zh) 粉末活性炭手自一体湿式投加装置及其粉尘吸收装置
CN201458787U (zh) 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CN201517041U (zh) 粉末活性炭手自一体湿式投加装置及其粉尘吸收装置
CN101935082A (zh) 粉末活性炭手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CN101935083B (zh) 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CN201458788U (zh) 粉末活性炭湿式投加设备中料仓的粉尘吸收装置
CN101935084A (zh) 粉末活性炭湿式投加设备中料仓的粉尘吸收装置
CN201517040U (zh) 粉末活性炭手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
CN205868505U (zh) 一种高效动物尸体处理除尘系统
CN205412500U (zh) 一种提高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的装置
CN204874073U (zh) 一种高效油水分离器
CN211754852U (zh) 一种反应釜用废气收集装置
CN209039217U (zh) 一种化工用快速净化污水装置
CN211712768U (zh) 一种垃圾及废气废水综合处理设备
CN201328725Y (zh) 一种内循环溶解臭氧的洗菜机
CN209596894U (zh) 氟化氢尾气的处理装置
CN219823798U (zh) 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8325515U (zh) 一种渗滤液真空抽吸设备
CN214552996U (zh) 一种垃圾渗透液处理装置
CN215539624U (zh) 一种化制罐出料口气体收集装置
CN218858749U (zh) 一种中药颗粒分装机的除尘装置
CN210561601U (zh) 一种环保型沥青站
CN217367701U (zh) 一种用于氰尿酸加工的废气处理用烟气处理塔
CN217462225U (zh) 一种防止煤矿瓦斯超限的通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63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